⑴ 问题:英国一个国土面积不到30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为什么可以成为殖民地遍布全球
这是因为:
1、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反过来又迫使英国必须为它的工艺品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市场,这刺激英国开辟殖民地的需求。
2、英国的经济优势使它可以维持一支全球最强大的舰队
3、工业革命后期,英国科技发展傲视全球,在军事技术上几乎领先所有国家。
⑵ 英国是怎样管理整个世界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系统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⑶ 美国称霸之前英国如何称霸世界
美国称霸前,英国是靠经济上战胜主要对手西班牙,殖民经济极大地扩张,形成“日不落帝国”而称霸世界的。
其历史渊源:
16世纪中期继位的伊丽莎白一世拥护英国国教,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对抗,她支援试图脱离西班牙统治实现独立的荷兰,而且为英国海盗颁发“抢劫特许状”,允许他们自由抢劫西班牙的商船。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激怒了,他派出23 000名士兵乘坐130艘船组成“无敌舰队”向英国发起进攻,却在英吉利海峡惨败于英国舰队。这就是1588年的英西海战。
教科书告诉我们,西班牙在这次海战后失掉了大国地位。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其实根本原因是两国经济实力的逆转。
英国和刚刚独立的荷兰分别在1600年和1602年相继设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了真正的亚洲贸易和殖民地经营。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经营和英国截然不同,这一点以后经常会被提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经营是富于极端掠夺性的,他们奴役当地人和奴隶开采金银、种植甘蔗和咖啡,各殖民地除了单一的经济作物,所有的衣食都依赖进口,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
但是英国为了摆脱贸易赤字,选择了与西班牙完全不同的道路,建立起以种植园为中心的殖民地产业。英国在获取的广袤殖民地上,驱使殖民地人和从非洲掠来的奴隶们种植棉花,促进棉纺织业发展,建立大型牧场生产羊毛,引进小麦发展面粉制造业。西班牙、葡萄牙虽然挖掘矿山掠夺了金银,开垦了甘蔗园和咖啡园,但最终没能在殖民地大规模创建各产业园区。最终这些是由英国完成的。
西方国家势力的大规模扩张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的纺织业,这是世界史上公认的说法。众所周知,1700年前后,印度纺织的一种平纹白布在英国非常流行,最终竟致使英国的纺织业者不断破产,于是英国政府禁止进口这种白布,后来干脆禁止民众穿这种白布制成的服装。据说,英国同时还拼命地制造各种织布机仿造这种白布,结果导致了工业革命,并最终帮助英国统治了世界。
修正这种学说的是沃勒斯坦和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法国年鉴学派,以及受年鉴学派影响的历史学家们。
他们主张“与其说是工业革命,倒不如说是新大陆的发现、对亚洲的侵略以及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导致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取得了世界霸权”。
当然,由于工业革命的先导作用,英国掌握了纺织业的技术,并且通过在殖民地生产棉花和羊毛控制了“衣”,这是英国国力增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国先是控制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不但在那里安置了从非洲掠来的奴隶,还迁入了英国国民,让他们种植谷物和饲养牲畜,并从欧洲引进美洲大陆本来没有的小麦进行大规模种植,就这样,美洲成了欧洲的“大粮仓”。19世纪英国的世界扩张战略就是最大限度地控制新大陆和欧洲之间的贸易。
结果,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中心的产业在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北美洲地区扎下了根。那么南美洲怎么样了呢?西班牙、葡萄牙残酷杀戮南美洲当地居民,“杀鸡取卵”式的掠夺金银,奴役奴隶并抢夺农田,但其统治下的国家除了砂糖和咖啡以外根本没能形成像样的产业。
唯一例外的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阿根廷,最终农业得以发展。阿根廷农业之所以能有特别的发展是因为在英国控制贸易的情况下,西班牙把阿根廷定位成欧洲,特别是英国的粮食生产基地。
英国占据着印度、锡兰或者说缅甸的广袤土地,利用当地人或者源源不断地从非洲运来的奴隶作为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种植园种植经济作物,英国也逐渐垄断了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
这令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状况。
即使是现在南北美洲的经济差距也仍然色彩鲜明地反映着旧宗主国的经营方针。而当时,殖民地产业的发达与否更加导致了其宗主国经济实力的差异。
也就是说:英国正是因为在殖民地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经济才超越了西班牙。
在工业革命以前,工业制品在贸易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日常交易的商品多数是“食品”和“衣物”。当然,羊毛、棉花之类的服装原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比它们更重要的是砂糖、咖啡、红茶之类的食品,控制“食品”方面的交易即是控制着世界经济。这就是英国继西班牙、葡萄牙开辟大航海时代之后所做的事情。
当时的英国控制了包括新大陆在内的全球市场,但是贸易的核心仍是农产品和衣料。英国通过累积“食品”和“衣料”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增强了国力,从而扩张了殖民地并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⑷ 英国当初是怎么成为世界霸权的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标志着英国的崛起。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不列颠治世”。
⑸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世界海洋的支配权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英国:通过建立大批海外殖民地来确立其世界海上霸权
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迎合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已经开始组织舰队和海盗,与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海上霸权,不过受限于当时英国的军力和经济实力,英国一直处于下风。不过这已经为海权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英国海权取得巨大的发展机遇是在16世纪后期。1588年,英国大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英国海权发展长期受制于西班牙,在无敌舰队的覆灭之后,雄心勃勃的英国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
17世纪,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海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与当时控制着世界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的荷兰发生利益从冲突。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击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之后,英国开始逐步取缔荷兰的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
18世纪,新兴的殖民帝国法国严重威胁到英国海上霸权的地位,英法为争夺海上霸权,发动了多次战争,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直到1756年~1763年“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英国夺取了法国在世界各地的大片海外殖民地,英国的海上霸权发展到了顶峰。
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英国海上霸权不断的到巩固,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
英国海权的结束:
两次次世界大战,沉重地冲击了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国力大损,经济实力大不如前,再也无力经营和维护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了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取代了日益衰落的英国。与此同时,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民族解放独立运动高涨,英国逐渐失去了在世界各地的各大殖民地,海上霸主地位不复存在。
⑹ 大国的崛起之路,英国是怎样成为世界强国的
英国摆脱封建态度是在15世纪末,是在1485年,当时英国出现了一个王朝是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王朝,是都铎王朝,英国对世界影响太大了,都铎王朝的奠基人就是这个人,这是他的儿子这是他的女儿,这三个人,祖孙三代,亨利七世二子,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女儿伊丽莎白,使英国第一次摆脱依附和落后的状态,成为欧洲强国,为英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这里面的故事很多很多了,如果说我给学生开英国史的课的话,这三个人的故事可以讲好几次,当然我也没那么多时间去讲,特别是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这两个人的故事多极了,但是无论这些故事是怎么说的,无论这些故事是表明这个主人公他人品好还是不好,它英明还是不英明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后来步步走在前面,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说英国,说英国那么强大,它造成的影响那么巨大是有道理的,这一步是它走出来,接下来还不止这一步,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正式结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是它建立了一个现代性质的政治结构,一个政体,当然这个政体在后来一二百年当中不断地改变。但是这次事件以后,英国就出现了一个非常适合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和政治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政治和社会的环境之下,英国开始了它的经济方面的大踏步的这种飞速的发展。
18世纪我们刚才说,17世纪的英国做一件事,解决政治制度的问题,18世纪的英国,做两件事,第一是发展经济,上半叶出现了所谓的农业革命,下半叶出现了工业革命。第二件事就是18世纪的英国,开始去争夺世界的大权了。这张图就表现英国在18世纪和其他的欧洲几个国家在世界上争夺殖民地的情况,特别是在这一百多年当中,英国和法国争夺世界的霸权,最终是以英国的胜利被告终的。这个胜利它的坚强的经济基础就是工业革命,我们看这样一组数字,我们就可以明白,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它的生产发展的情况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英国的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1801年的时候,英国它的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只占29.7%,农业是35.9%,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革命,在1860年的时候,我们看到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40%到50%,对外贸易占世界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出自于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英国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0.2%,而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2%,英国也是一个很小的国家。
英国小小的国家,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据一个半世纪之久,这是超常发挥。本来不应该是这样,本来不应该,它凭什么?它就这么大,就那么多人,它凭什么?根据我们刚才我刚才向大家介绍的情况来看,有一点是非常突出的,就是它的那种创造的能力。就是靠得这样的创造能力它能够超常的发挥,它发挥了本来根本就不可能发挥的作用,做本来根本不可能做的事。你看,它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巨大的创造力的,政治、经济、文化很多很多其他方面,它都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这是它成功的秘诀。
⑺ 请简述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进程
首先是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使得英国的资本得到迅速积累,于是导致了城市资产阶级的不断兴起,他们逐渐要求政治权利和地位,于是开始抗击封建贵族。英国是一个新教的国度,所以他们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不如天主教国家那么强,综上所述,英国的“光荣革命”就得以完美成功,这是英国政治上的优势。再加之英国人的性格而导致了他们的探险和科学精神,探险精神促使了海盗和掠夺,这也是早期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形式;科学精神促使了英国生产力的不断勃兴,使得经济发展加快。因为政治和经济上的领先,所以才有了“英西战争”的大胜,“七年战争”的大捷。于此同时,英国也不断地开拓海外殖民地,并把国内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海外殖民地,这就造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世界头把交椅不保的重要原因。。哎~~
⑻ 英国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
理由:葡、西最早支持开辟了新航路。政治: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确立;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新型娱乐传媒的出现;世界市场形成。
总的来说
英国是经过了近3百年的圈地运动,让很多农民流离失 所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英格兰国家银行的成立 取代了之前以国王的名义借债而满足皇室的需求 为英国发展累计了资金(国债),当然还有他们的殖民政策也是囤积了大量的资金,这样就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要素---资本和劳动力
而且同时期的国家相比 英国比较注重保护本国市场,而且把资金进行在投资,而其他的国家不是享乐就是做贸易赚差价,从而导致自己贸易逆差。(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后来会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了。)
正是因为英国注重开发市场和保护本国市场,所以他们的贸易越来越大,而同时欧洲其他国家因为宗教的迫害导致大量的技术人员流失,而这些人很多都来到了英国,英国收留他们的同时也要求他们传输自己的技术。而随着工艺的提升,市场的扩大,需求不满,一系列的发明也就随之而生了。我想你也应该知道吧,什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詹姆士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瓦特制成第一台蒸汽机等等 这就造成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崛起。
由于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急速的提高,产品的批量生产 促使他们要开拓更多的市场,(刚才说他们向中国输入鸦片 就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在中国没有销路)所以他们更渴望占领更多的殖民地。最后英国有 日不落帝国之称 也和他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情况 一直维持到 2战,这场世界大战导致英国经济后退,领先的地位丧失殆尽。
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简单来说 政治上 圈地运动-劳动力,长期奉行的殖民主义-资金 和保护并且接纳先进的技术人员,这样一系列的政策 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和以后发展壮大不可缺少的条件。
经济上主要是 在加上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对国外市场的开发 生产的飞速发展等等
⑼ 英国是如何成为19世纪的世界霸主的
英国的发展在新航路开辟以来快速展开,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主要发展龙头,另外夹杂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使得英国在19世纪成为了世界的霸主。那么,归根到底,英国成为这世界霸主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
东印度公司的开辟,是英国殖民地发展的一个典型。在英国的发展中,从殖民地获得的收入是很大一部分的收入。英国拥有广阔的商品和原料市场,在殖民地的征服中,英国利用殖民地的资源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家发展,为了自己成为世界霸主做出贡献。
在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进程中,经济、政治和世界因素都对英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⑽ 19世纪中叶,英国主导世界秩序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是工业的力量,使19世纪中叶英国主导世界秩序。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全盛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使全世界的贸易、交通、战争等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作为工业时代的先行者,工业化,正是它在当时世界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