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伯明翰有多少中国人

英国伯明翰有多少中国人

发布时间:2022-09-14 21:40:37

Ⅰ 伯明翰城市大学中国人多吗

英国每个地方都有很多中国人,已经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了。

Ⅱ 英国哪些名校中国留学生最多

根据HESA的统计,招收非欧盟留学生最多的学校是UCL,紧随其后的是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

这些专业中,很多也是热门留学申请专业哦~比如商业、教育、计算机科学等等,想学这些专业的小伙伴,看看哪些名校值得选择吧~

英国商业专业热门学校曼彻斯特大学 世界排名35克兰菲尔德大学 世界排名51-100利兹大学 世界排名51-100阿迪顿大学 世界排名51-100兰卡斯特大学 世界排名51-100数据来源:

2019QS世界大学商业&管理研究专业排名

英国工程技术专业热门学校

曼彻斯特大学世界排名55

南安普顿大学世界排名101布里斯托大学 世界排名128

谢菲尔德大学世界排名138

诺丁汉大学世界排名146

数据来源:2019QS世界大学工程和技术专业排名

英国教育专业热门学校

曼彻斯特大学 世界排名34

伯明翰大学 世界排名36

诺丁汉大学 世界排名43

布里斯托大学 世界排名49

格拉斯哥大学 世界排名49

数据来源:2019QS世界大学教育专业排名

英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热门学校

曼彻斯特大学大学 世界排名51-100

格拉斯哥大学 世界排名101-150

南安普顿大学 世界排名101-150

数据来源:2019QS世界大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专业排名

详情请戳大连学为贵订阅号(dlguixue)

Ⅲ 求助留学学校选择!英国伯明翰大学和约克大学

楼主你好,对于你专业的背景问题,我并不是非常清楚,因为我在英国学的不是工科。然后说说后面的问题吧。伯明翰中国人的确不少,甚至还有中国城。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在伯明翰的同学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尤其你是学工科的,商科的中国人那才叫多。。。工科的话,据我了解,以一般的认知来看,中国人应该不会很多。这两个城市我都有去过,约克的话,个人更偏爱一点,氛围也很好,还有着名的约克大教堂在那里。伯明翰是英国第二大城市,人非常多,外来移民多,而且坦白的说,和其他的英国城市想比,这里真的不太安全,有听过很多中国学生在伯明翰的一些不太好的遭遇,我本人只去过伯明翰2次,第二次的时候差点也有遇到麻烦,还好顺利跑过了,有一次跟一个剑桥的出租车司机聊,他也说伯明翰的人不太好,他的同行几乎每周都会遇到打车不给钱就跑的,但是他在剑桥那么多年,一起都没有遇到过。就学校的认可度而言,综合上自然不必说,是约克了,英国人应该也会认为约克更好一点。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和经历,你仅供参考。具体的专业性问题,我推荐你去太傻论坛的英国留学版中可以得到更好的解答,也方便认识即将去往那里的同学。

Ⅳ 伯明翰大学中国人多吗

如果从综合声誉来说,曼大、谢菲尔德、伯明翰和纽卡斯尔这四个学校里,个人感觉曼大的口碑和入学标准更严格一些。城市而言,都不是小城市,但曼城和伯明翰应该更繁华一些。从城市的知名度来说,曼城和伯明翰肯定要超过纽卡和谢菲尔德,回国的话,学校牌子可能会更好用一些。毕竟,由于PSW和高新技术移民签证的取消,现在毕业后留在英国的难度已经很高了,不要太抱希望。另外,曼大的整体声誉要超过伯明翰。

还有,我觉得中国人多少不是选择学校最重要的指标,中国人多或少各有利弊。如果你将来要回国发展,那你学校班级里的中国同学,可能会成为你将来在国内发展的人脉资源。

我在英国呆了差不多9年,工作4年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感觉,如果只有这四所大学且专业排名相差不大,是我的话,我会选择曼大。

Ⅳ 伯明翰大学中国人多吗

伯明翰可是英国第二大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里面有20%的亚裔,商学院的mba和经济学院的各个硕士专业,基本上每个班的中国留学生都占到了70%以上。尤其是会计专业、营销专业、银行学和金融学,每个班的中国学生都占到了90%。

Ⅵ 伯明翰大学中国人多么

伯明翰可是英国第二大城市,光市中心就有三个火车站呢,生活在这里的人里面有20%的亚裔,伯明翰大学有3个最挣钱的学院,分别是商学院、经济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在上述学院中,商学院的mba和经济学院的各个硕士专业,基本上每个班的中国留学生都占到了70%以上。尤其是会计专业、营销专业、银行学和金融学,每个班的中国学生都占到了90%。另外,各个专业也是不同的,像比较冷门的专业的中国人就会少很多。但总体还是很多的。

Ⅶ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中国人多不多

兰卡斯特的中国人不算多的,伦敦,伯明翰和曼城是非常多的。

兰卡斯特大学就业率:

本科:97.1%;

研究生:95.6%

兰卡斯特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

教学重点是与当代英国社会工作实践相关问题有关,并探讨了社会学的方法,法律、社会政策和心理学通知,帮助学生加强专业社会工作。

兰卡斯特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在21世纪,管理土地、空气、水和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这个非常受欢迎的,职业性地相关硕士课程计划将会为你提供深入的对于关键管理问题和挑战的理解,以及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为未来的就业环境领域打基础的实践知识。

留学以自己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大学,可参考留学志愿参考系统:把你的GPA、语言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211/985/双非)等信息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匹配出与你成绩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可以依据自己的条件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留学案例,了解一下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他/她们都去了哪些院校,作为自己选择院校的参考。

Ⅷ 伯明翰大学跟伯明翰城市大学什么区别

伯明翰大学跟伯明翰城市大学有以下区别:

一、学校地位

1、2018/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世界第79位(历年最高62)。在2017年英国官方组织的教学卓越框架(TEF)评估中,居全英第3名。

2、伯明翰城市大学在2015年卫报英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英第88位 ,在2015年完全大学指南英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英第82位,在2016年泰晤士报艺术及设计类专业排名中位居全英第65位。

二、建校历史

1、伯明翰大学始建于1825年,是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老牌名校。

2、伯明翰城市大学是英国较为现代化、多元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历史最早可溯到1843年,位于英格兰城市伯明翰。

三、师资力量

1、伯明翰大学基本保持有27,000多名学生及6,000名教职员工,其中共有来自150个国家的4500多名国际学生。伯明翰大学有欢迎国际学生的悠久传统,拥有英国最大的国际学生团体之一。

2、伯明翰城市大学大学现有2,000多名员工,提供300多个专业课程;在校学生25,000名,其中本科生占78%,研究生约17%;中国留学生500多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4%;另外还有来自其他不同国家的留学生。

(8)英国伯明翰有多少中国人扩展阅读:

伯明翰大学知名校友:

1、内维尔·张伯伦:英国前首相,毕业于伯明翰大学。

2、斯坦利·鲍德温:英国前首相,曾3次担任英国首相,毕业于伯明翰大学。

3、罗伯特·安东尼·艾登:英国前首相,曾任伯明翰大学校监。

4、胡赐道:新加坡前财政部长。

5、安威特库姆:英国前内务大臣。

6、阿莫斯女男爵:联合国副秘书长。

7、安德里·兰:OBE帝国勋章军官,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舰长。

8、迈克·杰克逊爵士: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最高司令,英国陆军中将。

Ⅸ 华人最多的海外城市是

海外华人有多少?这个数字,可能什么人也说不清楚。过去,有人估计有2000余万人,现在的说法是3000余万人,由于各地没有正式进行登记,也就没有准确的数字,2000余万和3000余万只是一个约略估计的数字而已,不过,多数人是持3000万这个数字的。

别说全球的华人有多少难说,菲律宾的华侨有多少,华人又有多少,谁也说不准,没有准确的数字。为什么呢?同样的原因,有关当局没有进行正式的登记,哪里有准确的数字。

过去,根据一般说法,每年向菲律宾移民局登记的华侨约有5万人,与入籍的华人加在一起,全体华人大约有150万至200万人,占菲律宾总人口的2%左右。但是,根据慈侨基金会最近从移民局获得的资料,每年向移民局登记的华侨有7万余人,如果连那些持旅游证件而没到移民局进行常年报到者算在内,菲律宾的华侨可能不止7万这个数字。

最近20年来进入菲律宾的中国公民,大约有几万至几十万之多,虽然这些人有的已经改变了身份,但是保持中国籍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没有进行常年报到,如果连这些人加在一起,以10万人来算大概不为过吧?

由于缺乏正式的统计,不但菲律宾的华侨和华人数字说不准,东南亚其它的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一次到中国出席会议,碰到印尼泗水《千岛日报》社长张明开先生,谈话中涉及印尼华人数字。他告诉笔者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印尼的华人绝大部分都加入当地的国籍,但是华人有多少?印尼官方的说法是1000万,但是根据当地华人自己估计,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大约有1600万人。1000万和1600万,相差600万人,由于没有正式的统计,何者正确就难说了。

鉴于几十年来各地对当地的华侨和华人没有正式进行登记,要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是不可能的。菲律宾是这样,印尼也是这样,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这样,全球华人的数字,也只能约略来说,大概有3000万余人。

现在海外华人总资产有:
第六次世界华商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华商们的母亲国隆重召开了。届时数千海内外华商才俊共聚一堂,这是何等欢喜。“华商携手新世纪,和平发展共繁荣”。这不仅是全球商界翘楚们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但是海外华人华商的现状如何,我们将从12个方面做一介绍。
话题1:海外华人究竟有多少?
中国人大规模迁移海外始自19世纪中叶。1999年的资料表明,海外华人至少有3455万人。
中国人称民国外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大规模迁移海外却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100年里,中国人出国人数将近1000万,足迹遍及五大洲数十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际化的发展,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移民政策的调整,欢迎国外移民流入,致使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跟随着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华裔人口,也向发达国家移动。世界各地的华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
东南亚各国是中华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区。据台湾报纸报道,截至1999年底,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外的海外华族人口总数已达3455万余人,其分布以亚洲地区为最多,共约2678.8万多人,占77.63%。其次为美洲地区,约有601.3万多人,占17.43%;欧洲有96.8万多人,大洋洲有65.5万多人,非洲有13.2万多人。
在亚洲的华族人口,新加坡约占80%,马亚西亚约占30%,泰国约占10%,在印尼和菲律宾所占的比重很小。
近20的来,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华裔人口增加很快。华裔人口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中数量是最多的。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美国华裔人口已达160万,自1980年以来10年间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国华裔达306万人。
华族人口遍布全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的科威特、伊拉克和孟加拉,美洲的尼加拉、阿鲁巴和乌拉圭,欧洲的荷兰、波兰和卢森堡,大洋洲的诺鲁、索罗门群岛及塞班岛,非洲的加纳、坦桑尼亚及莫桑比克,天涯海角,处处有华人的足迹。
话题2:何谓“海外华人”?
“华侨”、“华人”、“华裔”各有所指。关于海外华人的称谓,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海外华人如同上述是指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华族人口,所以有“海外华人3000万”这句口头禅。
西方学者和中国大陆的人说海外华人,往往是指中国大陆以外的所有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海外同胞,因此大约就有5700万多人,这是广议的说法。
海外华人90%以上已经加入其所在国的国籍,他们因此成为有别于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的“华人”;所以对海外华人一般又联称“华侨华人”。在海外出生的华侨华人的子女为华裔,但往往又用“华裔”统称所有的华族人群。
中国海外移民的老一代人,包括现在年纪较大的一代人,他们离乡背井,多随海水漂流,到海外谋求生计,艰难营生。也有一些大陆商人过海经商。还有许多人是被殖民者掠卖的华工。
其主要的移民地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沿江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藉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与拼搏进取精神,艰苦创业,始于小本经营,逐步资本积累,在世界各地发展华族农工商企业。
郭芳枫先生1911年出身在福建省同安县连花镇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由于家境贫寒,14岁那年,他只身抱着一卷草席下南洋,到新加坡谋生,先在一位亲戚开的五金店当学徒,白天劳作繁杂辛苦,晚上坚持去夜校补习功课。后来他被老板晋升为五金店经理,小店日益红火。当手中有了一定的积蓄后,请其三个兄弟也到新加坡,一起开办了一家取名“丰隆”的小店,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与发展,终于成为当今亚洲最大的华商财团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所在国民族政策的一时调整和其他政治原因,有一部分在东南亚国家的华裔人口向邻国或美、欧、澳地区迁移。
话题3:何谓世界华商?
这是对具有华族人特质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的泛称。一般地,国内所称的“海外华商”仅指中国境外的华商企业及企业家
顾名思义,世界华商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那一部分华族群体,其核心部分是指具有华族人特征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泛泛地说,世界华商也泛指包括华族经济界和非经济界的各种机构、团体和人士。
1995年开始在北京连年出版的《世界华商经济年鉴》认为,世界华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华商,比较集中的东南亚各国的华商,散布在北美、澳洲及世界各地的华商。
我们说到“海外华商”,当然是指中国境外的华商,或仅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
话题4:海外华人资产究竟有多少?
首先海外华人资本不是一个整体,它是各驻在国民族资本的一部分。估计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台湾或接近一个韩国,其资产总额在2.5万亿美元左右。海外华人资本或资产究竟有多少?这是人们在研究和了解海外华人的经济成就或经济实力时难免感兴趣的问题 。
海外华侨华人大量聚居在东南亚各国,海外华商的资本和企业在东南亚国家也比较集中。1995年8月中旬,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发表了一份长达350页的海外华人经济网络研究报告,称逾七成的东南亚上市公司由海外华商的资本控制。略同时期,日本东京的富士通研究所调查了亚洲5个主要国家的上市公司,发现其资产额中的绝大部分为华人所有。
除了上市公司的资产统计之外,分布在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经济细胞主要是成千上万的中小型商贸企业,它们为当地社会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就业机会。
近20年来海外华人资本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国家,也有相当的发展。来自东南亚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华人资本,大规模地向澳大利亚输入,对那里的经济增长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有一些研究和报道,涉及全球华人资本或资产的总量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和美国俄亥俄大学海外华人问题中心等估计,当时中国境外海外华人的资产约在1.2万亿至2万亿美元之间;据2000年9月台湾的报纸报道,一项关于海外华人状况的研究估计当时海外华人的一年总所得约有2.65万亿至3.09亿美元,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台湾或接近一个韩国,其资产总额可达2.5万亿美元。
这些估计虽然只是一种推断的结果,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海外华人资本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实力。
有的研究者认为,海外华人资本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早在80年代,一些日本学者和媒体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海外华人拥有的资本或资产总额。他们提出这一观点,是为了论证海外华人特别是在东南亚,华人正在同中国联合“主宰”东亚经济,这些华人资本就是所谓跨国家的“华人经济圈”的基础和根据。宣传这种耸入听闻的诊断,显然不利于亚太地区的民族和谐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有研究者分析,海外华人资本由两大类组成。
第一类是华人在当地积累起来的资本。上文已经提到,早期移居各国的华人并没有携带任何资本,他们中的一些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甚至经历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积累今日的资产。因此,他们的资本积累过程与所在国家民族资本的积累过程是一致的。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东南亚各国原来的华侨已经陆续成为所在国的公民,他们的资本自然成为该国民族资本的一部分。
第二类华人资本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国内一些企业家,包括香港、澳门的华人企业家,在海外开始有少量的投资。60年代以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中国企业家在海外的投资额大量增加。这些华人的投资是一种资本输出。它们在投资接受国内,很自然地被看作外国资本,而不是该国的民族资本。但是,其在海外建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是在投资接受国注册的,它们的生产总值同样被计入投资接受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它们以各种形式与投资接受国内民族资本相结合。所以,这一部分华人资本也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单纯博士认为,海外华人政治上效忠于当地社会,经济上是当地主流经济中的一个有民族特色的补充部分,并可利用民族纽带进行全球经济合作。我们可以通过华人资本属性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研究各国的华裔公民在该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睦共处与经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话题5;世界华裔网络有何特色?
由族群关系构成的华裔网络既可规避风险又便于抢占市场,它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和多元选择,比单纯依靠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淘汰转移要优越得多。
当代世界华商的经贸网络,主要是以东南亚地区的华商网络为基础而发展、扩大起来的;而东南亚地区的华商网络的形成,更集中地体现华商网络的基本特点,它是依托于华族移民的族群关系,随着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包容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之中,而扩散到全球。
近代中国的海外移民,是属于国弱外流以谋生和追求和平的生存空间为目的,自发地依靠家族和乡土关系的牵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漂洋过海,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父引子兄领弟,子代传孙,形成一条民族移民的世代走廊。
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多来自广东、福建两省和江苏、浙江一带,那里方言众多,移民们来到移居地后形成了以方言和地域为主体的群体,结成商帮,主要有广东帮、潮洲帮、福建帮、客家帮和海南帮,还有晋帮、徽帮、宁波帮等。并在帮内建立了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宗亲会和同乡会组织,以便于他们互相帮助,同舟共济。各帮移民很会经商做生意,各帮的商业活动也侧重于一些地方和某些物产。例如米业,早期是由潮洲人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操纵和控制。华商间的业缘和物缘关系得到发展。
随着各帮移民经商生意越来越红火,宗亲与乡亲会馆便成为华商集会的重要场所。中华商会逐步突破了亲缘和地缘的限制,作为华商们业缘组织,便由此发展起来。由同姓宗亲会到异姓同乡会,由方言群的会馆到中华商会和中华总会,一层层地扩大,不是由于政治统属,而是由于族群关系的组合,构成了海外华人社会集合点和华商网络的一种形式。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华商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华商经贸网络的企业形态多种多样。母公司之下设立分公司、转投资企业等;在企业外部发展联营,建立合资企业、联营公司、联系公司、联号公司、控股公司、跨国公司等等。华商传统的合伙制向股份制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后,华人财团的崛起,在传统伙伴制的基础上互相掺股,组成具有实力的集团,进行多角跨国经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华人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过程,对华商来说,既能有效地避开一个时期中一国国内政策对它发展的限制,或地区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外部网络的办法来分散风险;又能适时、有效地占领世界市场。
世界性的华商网络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和多元选择,比单纯依靠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淘汰转移要优越得多,它能直接参与新型产业上游产品的销售并很快引进技术,进行高效投资生产。
华人企业通过网络寻求的是市场优先效益,这就是为什么华人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甚至服务都无法与美、日企业抗衡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企业高效运传的原因。世界华商经贸网络在全世界的拓展,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华商经贸网络及其在全世界的扩展,主要不是通过某种制度结构来体现,而是以族群联系和人际关系为基础,进而通过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华商网络具有网状开放性和共通性的特点。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把华商企业之间的关系比作当今电脑的互联网网络。认为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特征上二埂都十分相似。互联网电脑网络中没有统一的控制中心,任何一位入网成员都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独立和自由,网络的价值来自于信息市场的扩大;在华人圈,企业网络也可以无限扩大,没有权力中心。他说:“那是很隐形的、复杂微妙的网络。华人家族企业其实就是宗族和同乡之网,许许多多小网交织成一大面铺盖全球的网络”。作为华商网络形态之一的华商社团,日益呈现国际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纸,历来被称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进入70年代以后,海外华人经济活动迅速发展,海外华人社团组织也迅速增加,目前总数已发展到1万个左右,其中工商社团有1000多个。
这些遍布全球多资多彩的华人社团,为所在地的华侨华人服务,通过它们不断扩大华人族群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为世界华商经济活动的发展作出积极度的贡献。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海外华人分布范围的扩大以及华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世界性的华人社团组织相继成立。这些社团目前已多达70多个,其中近70%是80年代以后建立的。近10年来,各种国际性的宗亲或同乡恳亲联谊会纷纷召开。
潮汕人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创始于1980年,每两年在世界各地召开。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个客族社团的代表参加,其中境外代表1700多人。这些华人族亲国际性联谊聚会,进一步加强了华商的凝聚力,更为他们加强相互联系与交流,发展世界各地区商贸关系,特别是发展广大海外华商与其祖籍国的经济关系与文化交流,发挥重要的作用国际性的华商组织,有在1963年4月成立的世界华商贸易会议。
由新加坡总商会,联合香港中华总商会和泰国中华总商公共同发起的世界华商大会,从199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相继在新加坡、香港、泰国的曼谷、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及即将在中国南京召开。世界华商大会把世界华商的国际网络联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阅读全文

与英国伯明翰有多少中国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匡威越南产怎么辨别 浏览:358
越南芽庄可以带什么吃的 浏览:509
意大利发生了什么 浏览:115
印尼一共有多少人啊 浏览:66
越南首都河内有什么景点 浏览:759
越南酸辣酱料怎么做 浏览:139
越南自卫反击什么时候 浏览:790
印尼的手机是什么版本 浏览:623
意大利申根签证自己怎么办 浏览:332
中国a股是什么意思 浏览:221
印度人如何治疗鼻炎 浏览:510
印度战争怎么爆发的 浏览:691
越南最穷的国家有哪些 浏览:556
伊朗来款对于银行有什么影响 浏览:283
伊朗马汉航班怎么样 浏览:546
今年印尼斋月什么时间 浏览:262
伊朗的星期一怎么写 浏览:7
英国和美国有多少搅屎棍 浏览:927
伊朗的眉毛为什么很黑 浏览:881
英国留学生接机注意什么 浏览: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