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二战英国藏了多少坦克

二战英国藏了多少坦克

发布时间:2022-09-15 08:30:43

❶ 二战各个国家所有坦克的资料。数据。

美国: 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共生产4621辆。 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105mm生产了起码够美军有16个M4装甲师用的。 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共生产6000余辆。 二次大战中美军至少装备49000辆M4谢尔曼(Sherman)中型坦克 M26 Pershing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备美军,没有来得及在大战中发挥作用。 1944年4月试生产了24辆以后,该坦克被正式命名为M24“霞飞”轻型坦克。到1945年6月,一共生产了4070辆M24轻型坦克。 T23只有40几辆,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全部用于研究。 日本: 1929年4月在大阪兵工厂完成,同年定型为89型中型坦克(日本定名为“八九式中战车”)。有甲乙两型,甲型装汽油发动机,乙型为柴油发动机。甲型自1931年投产,数量很少,36年后生产的都是乙型。八九式坦克参加了1938年的苏日哈桑湖冲突和1939年的诺门坎冲突,在与苏军坦克的实战中被证明存在诸多缺陷,是故很快被淘汰。 九七式“奇哈”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日本定名为“九七式中战车”。该坦克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于1937年制成,1938年开始装备,一直服役到1945年,共装备1500多辆。其中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了1224辆,日立的龟有工厂和相模工厂生产了300多辆。 一式“奇黑”中型坦克,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而于1941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这种坦克共生产了587辆。 二战的初期和中期,日本军队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为主,战斗全重仅15吨,车子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坦克作战的能力。共生产了约150辆。 四式中型坦克的研制代号为“奇托”(日文假名为チト),研制工作于1942年9月开始。仅制成6辆。 五式中型坦克,是作为“本土决战兵器”而研制的。研制大纲中要求,首先要增强火炮威力,其次要强化装甲,随之而来的必然要增大发动机的功率。研制的代号为“奇利”(日文假名チリ)。但仅仅停留在样车阶段,没有投产。 英国: 英军在1940年的敦刻尔克战役中使用的Matilda I坦克由于性能较差,抵挡不住德军的PzKpfw III型坦克为主的进攻而很快被淘汰,转而开始生产Matilda II型步兵坦克。Matilda II步兵坦克的研制代号为A12,1939-1945年间在英军中服役。它是英军自始至终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着名坦克。在阿拉曼战役之前,它是英军第8集团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在阿拉曼战役之后,逐步被美制的M3和M4坦克所取代。 “马蒂尔达”1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1吨,乘员2人,车长4.85米,车宽2.29米,车高1.87米。无论从尺寸和战斗全重来看,还是从乘员人数来看,都只能算是轻型坦克一列。 “马蒂尔达”2型坦克的试制一号车于1938年4月完成。1939年9月,开始装备英军。其生产一直持续到1943年,总生产量达2 890辆,它几乎参加了英军二战中的所有主要战斗。 “十字军”巡洋坦克于1940年初开始生产,到1943年停止生产为止,Ⅰ、Ⅱ、Ⅲ型三种坦克的总生产量达5 300辆,成为英军在二战前期的主力战车。 苏军: T-34中型坦克于1939年初由共产国际工厂制造出样车, 1939年12月,对样车进行改进后正式命名为T-34中型坦克。1940年6月,开始成批生产,到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时,共生产出1225辆。 KV-1重型坦克于1939年2月由科京领导的设计小组研制,以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K·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命名。1940年2月,由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生产,到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时共生产了636辆。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由坦克城共生产了13500辆KV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 IS重型坦克以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由车里雅宾斯克城的工厂设计处研制,在二战期间发展了3个型号:IS-1、IS-2和IS-3。从1943年秋到1945年6月共生产了3752辆。 T-40轻型水陆坦克于1941年初装备苏军侦察部队和坦克通信部队。其车体与船的形状有点相似,它的前部宽大而低矮,炮塔装在车体左侧略靠后的地方。车体备有浮动油箱以便提高浮动能力。水上行驶时,由装在车体尾部的一个四片螺旋桨驱动,由2个舵操纵航向。战斗全重5.6吨,乘员2人。武器有12.7毫米机枪和7.62毫米机枪各1挺,弹药基数分别为550发和 2016发。发动机为6缸水冷汽油机,功率62.5千瓦。最大公路速度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50千米,最大水上速度6千米/小时。T-40系列轻型水陆坦克共生产230辆,于1941~1946年在苏军中服役,并参加过二战中的某些战役。 T-60轻型坦克于1940年11月由高尔基汽车制造厂投入生产,1941年底至1942年初被改进成T-60A轻型坦克。T-60和T-60A轻型坦克的总生产量为6022辆。 T-70轻型坦克在T-60轻型坦克的基础制成,1942年1月底由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生产并装备部队,1943年夏被改进成T-70A。到1943年秋,T-70和T-70A轻型坦克共生产8220辆。 德军: 1933年德军重整军备时,急需一种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且适合训练用的坦克以供新成利的装甲部队进行训练并从中吸取经验。 德国埃森( Essen) 和克虏伯 (Krupp) 兵工厂便及时提供了一种符合要求的LK-B1的原型车。此车受英国维克斯 (Vickers)六顿坦克影响甚大, 故外型上有多处象似。1934年2月三日完成第一次试车后,德国陆军即定购150辆,定其型号为 Pzkpfw I Model A。改进后的Model B型推出后, 德国陆军部再次大批定购(2000)辆。 1939年3月15日,德军侵入布拉格,占领了捷克全境。这样,捷克在二战期间便成为德国的“保护国”。二战期间,捷克共生产了 LT-38坦克 (德国人称为38(t)战车)A型一G型1414辆(含原型车3辆),各型号之间仅有微小差别。 在1939年5月一11月间共生产A型150辆。其特点是由原型车的3名乘员改为4名乘员,换装了德国制造的电台和瞄准镜。 1940年1月一5月间共生产了B型110辆,C型110辆。A型-C型参加了德国入侵法国的战斗,装备了德国的第7、第8坦克师。 D型共生产105辆。E型共生产了275辆。E型在车体和炮塔的正面均装有附加装甲,车体侧面的装甲厚度也增加到30mm(原为15mm)。 F型共生产了250辆。 S型共生产了90辆,这是因为它是由瑞典特许生产再归德军使用的,因此得名。 G型共生产了321辆。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下令德国各军工公司研制一种重15t,装备有37mm或者50mm火炮的装甲指挥坦克。古德里安打算让这种坦克成为德国新组建的装甲师的主力装备。1936年,苯兹公司在柏林制造出第一辆原型车,其他公司也制造出他们的样车。1937年5月,苯兹公司制造出第一辆PzKpfw III.A战斗坦克。其后又有3种改进型:B,C,D型。不过PzKpfw III.A,B,C,D这4种型号都属于试验型,生产量很小。1939年德国开始生产E型,这种型号是正式装备部队的初生产型,后期的E型开始装备一门50mm短身管火炮,这个型号是德军入侵波兰的主力坦克。到1941年,德国又开发了F,G,H这3种型号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它们统一的编号为Sd.Kfz.141,这几种型号的III型坦克和以后J型早期型都装备短身管50mm或者37mm火炮。1941年到1943年之间PzKpfw III战斗坦克又增加了4种型号:J,L,M,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都安装一门长身管50mm火炮。J,L,M统一编号为Sd.Kfz.141/1。而在1942年至1943年间生产的N型则是装备一门短身管的75mm火炮,它的编号为Sd.Kfz.141/2。在它的12种型号中J型是生产量最大的,分两批一共生产了3OOO余辆。到1945年,各种型号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大约生产了6000辆(有些资料上说有12000辆之多)。 (Pzkpfw-Ⅳ型 中型坦克 )Perzf-Ⅳ型坦克(PzkpfwⅣ)即Ⅳ号坦克,为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是战争期间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希特勒于1934年下令开始研制装备75mm火炮的Ⅳ号坦克,Ⅳ号坦克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作为对轻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辆A型坦克出厂,战前Ⅳ号坦克的A、B、C型仅有小批量生产,大多用于测试和训练,但波兰战役中的部分参战坦克受到部队的高度赞誉。1939年10月D型投产,成为最初的生产型。1940年E型投产,1941年F型(F1)投产,Ⅳ号坦克F1型之前主要武器皆为短身管的75mm火炮。至苏德战争开始时,Ⅳ号坦克装备数量不过数百。 战争开始后,面对苏联新型的T-34和KV-1坦克,德国性能最好的Ⅲ、Ⅳ号坦克也大为逊色。短管坦克炮穿甲能力严重不足,相当部分反坦克任务只能依靠步兵火力完成。而且德国坦克的装甲薄弱,难以抵挡苏联步兵反坦克武器攻击。但德国坦克战术运用的出色,以及良好的步坦协同,所以能够避实击虚,在战争初期取得很大战果,此外苏联各级军事指挥的无能也促成了这一结果。但Ⅳ号等坦克的性能劣势是无法回避的,随着苏联红军战术指挥能力的逐步回复,结果就是德国在莫斯科战役的惨败。 而后,德国人除开始研制新型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外,也开始对Ⅲ、Ⅳ号坦克大加改进。首先Ⅳ号坦克F1型改装长身管75mm火炮,成为F2型,然后42年G型投产,两种型号坦克的增强了装甲,火力也大为加强,勉强可对抗T-34/76。此外Ⅳ-F2型也运至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该坦克火力强、结构好,是当时非洲战场德意军队最倚重的装备。 1943年H型和J型投产,进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护,产量均超过3000辆,在数量上逐步取代Ⅲ号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西西里岛、诺曼底、阿登等战役中,Ⅳ号坦克一直是冲锋陷阵的主力之一。由于德国生产能力不足,因此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Ⅳ号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产,以弥补德军“虎”式、“黑豹”式数量的不足。整个战争期间,Ⅳ号坦克总产量达8000辆以上。此外,Ⅳ号从战争初期开始就推出变形车,包括旋风式自行高炮、野蜂式150mm自行榴弹炮、熊式155mm自行榴弹炮等。最重要的当属以Ⅳ号底盘发展的驱逐战车,安装了75mm和88mm反坦克炮,简称“Ⅳ驱”。这些变形车数量达2859辆,在各个战场的德军装甲兵团、装甲炮兵以及步兵部队中都有广泛使用。 黑豹”坦克是德国二战后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视,在后期德国坦克生产中平均产量最高,D、A、G三中型号达到了6042辆。1944年5月还开始研制“豹”F型,但到战争结束只生产了20辆左右。此外,豹式的后继型号豹2准备安装88mm火炮,但只出现了原型车。 “黑豹”坦克与对方的T-34/85相比,防护性能绝对优于T-34/85,火炮口径虽然为75mm,但70倍口径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于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于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从全方位性能上超过英美各型同类坦克。不过这一切的背后就是豹式全重高达44~46吨之多,几乎和苏联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个级别。但同样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颇有标准不同的缘由。豹式的工艺复杂,产量难以和T-34、M4“薛尔曼”等盟军坦克相比,因此经常处于战场上的数量劣势地位。豹式还是最先安装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坦克,开创了坦克夜战设备的时代。豹式坦克的变形车主要包括豹式指挥坦克和“猎豹”坦克歼击车等。豹式指挥坦克产量多达1750辆,是豹式变形车数量最多的一种。而赫赫有名的“猎豹”歼击车则有“二战时期最优秀坦克歼击车”的美称,火力堪与“虎2”坦克相比,装甲防护也超过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样出色的机动性,成为德军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过“猎豹”产量只有382辆。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王”重型坦克在1943年1月的时候,德国就计划制造一种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公司着手研制。随后这3家公司提出了4种方案,并制成了样车,分别是波尔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尔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进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后德国陆军兵器局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 “鼠”式坦克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是它极差的机动能力几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的火力点,而且生产的比较晚,数量也很少,根本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❷ 二战英国坦克

UK二战的坦克有名的就几种前期有名的是马蒂尔达(前期德军只有88炮才能对付,后期是渣)。范泰伦侦察坦克,丘吉尔重型坦克(火力、速度不怎么样,但防御力一流),克伦威尔(装备的数量很大,但实力一般,勉强对付的了德军各型4号坦克),UK最着名最实用的是萤火虫(用M4改的对付虎、豹无压力,单防御力和M4一样差)1943年至1944年西线盟军唯一能远程击毁虎、豹的坦克。UK二战最强的百人队长主战坦克没有实战(刚运欧洲大陆没几天战争结束了)但在中东战争,朝鲜战争中表现不错 还有彗星可以对付所有型号的德军四号坦克,勉强对付豹式坦克,无法对付虎式,更别说虎王

❸ 二战结束时美国和苏联各自装备有多少坦克

1945年5月1日,苏军总共(包括远东和中亚)拥有中型和重型坦克9908辆,轻型坦克4221辆,中型和重型自行火炮2387辆,轻型自行火炮5184辆,总计21700辆
同期(各部队于1945年4月20日或4月30日统计),盟军在欧洲大陆至少部署了中型和重型坦克13832辆,轻型坦克3604辆,中型坦克歼击车2169辆,轻型坦克歼击车427辆,总计20032辆。

注,盟军的坦克数字不包括部署在英国本土以及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战区储备,仅包括美国第12集团军群,美国第6集团军群,英国第21集团军群,英美第15集团军群所属坦克以及美国在欧陆的战区储备。苏联的坦克数字包括从柏林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属于苏军的每一辆坦克

❹ 介绍一下英国二战的坦克

二战期间英国坦克

巡洋坦克

A9 (A9E1) 巡洋坦克Mk I,1935 建造数量 125辆

A10 (E1, E2) 巡洋坦克Mk II。1934 建造数量 175辆

A13 Mk I (E2, E3) 巡洋坦克Mk III,1937 建造数量 65辆

A13 Mk II 巡洋坦克Mk IV,1937 建造数量 655辆

A13 Mk III 巡洋坦克Mk V"盟约者"(Covenanter),1937 建造数量 1771辆

A15 (A15E1) 巡洋坦克Mk VI"十字军"(Crusader),1938 建造数量 5300辆

A24 (A24E1) 巡洋坦克Mk VII"骑士"(Cavalier),1941 建造数量 500辆

A27 (A27M) 巡洋坦克Mk VIII"克伦威尔"(Cromwell) 1942 建造数量 4016辆

A30 巡洋坦克"挑战者"(Challenger) 1943 建造数量 200辆

A34 巡洋坦克"彗星"(Comet),1944 建造数量 1186辆

步兵坦克

A11 (A11E1) 步兵坦克Mk I"马蒂尔达"(Matilda),1936-38 建造数量 140辆

A12 (A12E1) 步兵坦克Mk II"马蒂尔达",1938-39 建造数量 2987辆

A10 (A10E3) 步兵坦克Mk III"瓦伦丁"(Valentine), 1938 建造数量 8275辆

A22 步兵坦克Mk IV"丘吉尔"(Churchill) 1941 建造数量 7368辆(所有种类合计)

空降坦克

A17 (A17E1) 空降坦克Mk VII"领主"(Tetrarch), 1939 建造数量 177辆

A25 (A25E1) 空降坦克Mk VIII"哈利·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1941 建造数量 100辆

❺ 为何英国在二战中的坦克型号很多

英国的坦克多,第一个原因就是其对坦克分类比较老套,分成了步兵坦克(重甲+低机动+中等火力)、巡洋坦克(轻甲+高机动+轻火力)和轻型坦克(包括空降坦克)三类,而且每类坦克又研制了很多种。比如步兵坦克主流型号有马蒂尔达I/II、范伦泰、丘吉尔,巡洋坦克有十字军I/II/III、克伦威尔、彗星,轻型坦克有各种维克斯和提特拉奇。 另一个原因是英国接收美国军事援助又引入了美国的坦克体系,即中型坦克+轻型坦克,所以又有了M3格兰特/李、M4谢尔曼(包括萤火虫)、M3/5斯图亚特,还有加拿大的公羊和灰熊(因为这两种坦克用的是美国底盘,所以归入美系)。这样一来英国的坦克型号就更加驳杂了。

❻ 谁能大概告诉我二战中英国有多少种坦克

有20种各类坦克。1 卡登洛依德轻型坦克 2 维克斯中型坦克 3 维克斯A6中型坦克 4 A9巡洋坦克 5 A10巡洋坦克 6 A11玛蒂尔达1步兵坦克 7 A12玛蒂尔达2步兵坦克 8 A13同盟者巡洋坦克 9 A17小郡主轻型坦克 10 A15十字军巡洋坦克 11 A22丘吉尔步兵坦克 12 A27M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13 A27L半人马座巡洋坦克 14 A30挑战者巡洋坦克 15 A34彗星巡洋坦克 16 A41百夫长坦克 17 A43黑王子步兵坦克 18 瓦伦丁步兵坦克 19 萤火虫中型坦克(改装版美国谢尔曼坦克) 20 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美国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❼ 二战时参战各国总共生产了多少轻型和中型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❽ 英国在二战都有那几种坦克介绍一下。

巡洋坦克
A9 (A9E1) 巡洋坦克Mk I,1935 建造数量 125辆
A10 (E1, E2) 巡洋坦克Mk II。1934 建造数量 175辆
A13 Mk I (E2, E3) 巡洋坦克Mk III,1937 建造数量 65辆
A13 Mk II 巡洋坦克Mk IV,1937 建造数量 655辆
A13 Mk III 巡洋坦克Mk V"盟约者"(Covenanter),1937 建造数量 1771辆
A15 (A15E1) 巡洋坦克Mk VI"十字军"(Crusader),1938 建造数量 5300辆
A24 (A24E1) 巡洋坦克Mk VII"骑士"(Cavalier),1941 建造数量 500辆
A27 (A27M) 巡洋坦克Mk VIII"克伦威尔"(Cromwell) 1942 建造数量 4016辆
A30 巡洋坦克"挑战者"(Challenger) 1943 建造数量 200辆
A34 巡洋坦克"彗星"(Comet),1944 建造数量 1186辆

步兵坦克
A11 (A11E1) 步兵坦克Mk I"马蒂尔达"(Matilda),1936-38 建造数量 140辆
A12 (A12E1) 步兵坦克Mk II"马蒂尔达",1938-39 建造数量 2987辆
A10 (A10E3) 步兵坦克Mk III"瓦伦丁"(Valentine), 1938 建造数量 8275辆
A22 步兵坦克Mk IV"丘吉尔"(Churchill) 1941 建造数量 7368辆(所有种类合计)

空降坦克
A17 (A17E1) 空降坦克Mk VII"领主"(Tetrarch), 1939 建造数量 177辆
A25 (A25E1) 空降坦克Mk VIII"哈利·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1941 建造数量 100辆

❾ 二战英军坦克问题

楼上的,阿拉曼战役可是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已经是中期了,那时英国在北非的主力应该是马蒂尔达2型和十字军坦克,楼主说的应是十字军坦克了。
十字军”巡洋坦克于1940年初开始生产,到1943年停止生产为止,Ⅰ、Ⅱ、Ⅲ型三种坦克的总生产量达5 300辆十字军”巡洋坦克有Ⅰ、Ⅱ、Ⅲ三种型号。型号不同,在战技性能上也有若干差异。
“十字军”Ⅰ型是最初生产的型号,与“盟约者”坦克的共同点最多,战斗全重为19吨,乘员为5人。在结构上,它的最大特点是,除了有1个主炮塔外,在车体前部左侧还有1个小的机枪塔,可以作有限的独立转动。主要武器是1门2磅火炮,口径40毫米。很明显这样的火炮口径,其威力是很有限的,用这种40毫米火炮的穿甲弹不能击穿德国的Ⅲ型和Ⅳ型坦克的主装甲。弹药基数为110发,主要弹种为穿甲弹。辅助武器为2挺7.92毫米机枪,1挺是并列机枪,1挺是车体前机枪,装在小机枪塔上,由专门的车体机枪手射击。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5000发。此外,车内还有1挺对空射击用的“布伦”轻机枪,但不是固定武器。还有一种近战支援型的“十字军”型坦克,称为“十字军”Ⅰ型CS巡洋坦克,其特点是用76.2毫米榴弹炮取代2磅火炮,弹种以榴弹和烟幕弹为主。
Ⅱ型是Ⅰ型的改进型,也称为Ⅰ型的装甲强化型。其特点是所有的装甲厚度都加厚了6~10毫米,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焊接上14毫米厚的附加装甲板。Ⅰ型和Ⅱ型的生产数量都不算多。Ⅰ型和Ⅱ型在外观上的差别很小。 图片:http://post..com/f?kz=157051722

阅读全文

与二战英国藏了多少坦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委内瑞拉为什么离开伊朗船队 浏览:362
意大利食品的保质期怎么看 浏览:923
印度芒果为什么降价 浏览:393
中国家训共同点有哪些 浏览:896
匡威越南产怎么辨别 浏览:358
越南芽庄可以带什么吃的 浏览:509
意大利发生了什么 浏览:115
印尼一共有多少人啊 浏览:66
越南首都河内有什么景点 浏览:759
越南酸辣酱料怎么做 浏览:139
越南自卫反击什么时候 浏览:790
印尼的手机是什么版本 浏览:623
意大利申根签证自己怎么办 浏览:332
中国a股是什么意思 浏览:221
印度人如何治疗鼻炎 浏览:510
印度战争怎么爆发的 浏览:691
越南最穷的国家有哪些 浏览:556
伊朗来款对于银行有什么影响 浏览:283
伊朗马汉航班怎么样 浏览:546
今年印尼斋月什么时间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