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的最高领导者是首相还是女王
当然是首相,女王只是象征性的最高领导者
② 英国为什么以首相为领导
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里,国王/女王是没有实权的,所以需要首相/总统/总理领导政府,进行实际运作
③ 英国政府的什么是政府的领导核心。
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体制,首相代表女王行使行政权;议会拥有立法和司法权,议会分上下两院,其中上议院只是虚权,下议院才是实权。政府的领导核心就是以首相主的内阁。
④ 跪求几位英国统治者的领导风格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被称为“童贞女王”。她即位时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着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44年的统治期间英国宗教分歧的斗争非常强烈。1530年代里亨利八世与天主教决裂,英国圣公会建立。爱德华六世的短暂统治期间圣公会的教义日益完善。玛丽统治期间圣公会失去了其统治地位。伊丽莎白恢复了圣公会的地位。在伊丽莎白统治的最初两年间她就发布了至尊法和单一法令,规定国王同时是教会的最高领导人。
虽然她试图在宗教极端派之间寻找一条折衷的路来走,但她本人无疑是一个新教徒。尤其在爱尔兰天主教徒和其他被认为是异教徒的人被迫害。威廉·塞西尔是她政治上最亲密的顾问,为塞西尔她特地创立了柏利勋爵这个爵位。1598年塞西尔死后,他的儿子罗伯特·塞西尔成为伊丽莎白最亲密的顾问,但罗伯特远远不能达到其父亲的能力。她的管理机构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弗朗西斯·华兴汉爵士。华兴汉在整个欧洲建立了一个间谍网。他可以保证所有对女王的阴谋都被他所知。
詹姆斯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国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同时也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正面评价
仅管传统史学观点都将詹姆斯一世形容为一位昏庸、自大、迫害清教徒与英国宪政体制与愚蠢的君主,但二十世纪中期的西方历史学者开始认为詹姆斯一世在维持国内稳定与国际关系上有其成就;在詹姆斯一世时代,因为他的血统而统一的英伦三岛实际上并不存在统一的社会条件,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处于族群、文化与宗教的高度分裂与对立下:苏格兰的贵族长老议会与英格兰国会为了彼此的政治优越冲突不断,都试图支配对方并改变对方之政体国体,而爱尔兰对罗马天主教庭的高度虔诚也使其与英格兰主流的国教会、新教思想水火不容—这些内部矛盾在詹姆斯一世之子查理任内以血腥的内战(清教徒革命)作了最糟糕的结清。相对的,詹姆斯一世任内在国内事务表面上虽看似无能与无所作为,但却巧妙的令三地的对立维持在相互容忍与平衡之下,詹姆斯一朝在争议性的人事任命(主要是从英格兰委派苏格兰、爱尔兰地区政教领袖)上通常采取不刺激对方的尊重态度,几次较大胆任命造成的反弹也多以詹姆斯的让步解决,虽然詹姆斯一世无法解决王国内部的高度对立,但能维持超过二十年的平稳,已堪称伟大成就。
除了最后几年由白金汉公爵筹划的几次可笑的(也灾难性的)西班牙登陆外,詹姆斯一世的外交走的是不动干戈的和平政策—只要一想到当时的欧洲正因尼德兰战争与三十年战争而骚动不已,詹姆斯治世的和平就成了不可思议之事。事实上,当时欧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君王与宰相们也曾多次想诱使英国参加欧陆的战争但都为詹姆斯一世所拒,詹姆斯一世为何会拒绝参加欧陆战争?认为他爱好和平的朝臣谗媚的称赞他是“英国的所罗门”,认为他天性胆怯的欧洲外交官半讥讽的说他是“欧洲最聪明的傻瓜”,但英国的社会因避免了战争之害而丰足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当时文献都记录了詹姆斯一世的粗鲁言行与爱好奢靡,但他同时又是个博学之士,相传他参访牛津大学图书馆时曾望着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叹道:“若我不是个国王,我愿做这儿的囚徒。”事实上,詹姆斯读书量可能居当代欧洲之冠。也正因为如此,詹姆斯才会(意外地)留下他最伟大的功业—下令编纂英文版的圣经,英文随着这本真正渗透到英国各阶层的读物成为一种真正普遍性的读写文字,英语能成为当今世界最通用的语言亦是奠基于此;其贡献,可与莎士比亚的戏剧并称甚至更伟大。
詹姆斯五世(James V of Scotland) (1512年4月10日—1542年12月14日),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第七任君主,詹姆斯四世之子,1513年至1542年在位。
詹姆斯在其父战死之后即位,由其母玛格丽特·都铎摄政,次年其改嫁后由奥尔巴尼公爵继任。不久,其继父起兵驱逐奥尔巴尼公爵,将詹姆斯软禁于爱丁堡直至他于1528年亲政为止。
詹姆斯与法国结盟对抗英格兰,并与法国瓦卢瓦王朝联姻。但是他的两段婚姻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合法成年男性继承人。当他病逝时,只留下一个幼女继承王位,即玛丽.斯图亚特。
查理一世(CharlesⅠ,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国王,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
詹姆士一世的次子,1612年其兄威尔士亲王亨利去世后成为王储。1625年,即位为不列颠国王,称查理一世,并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妹妹亨利埃塔·玛丽亚公主结婚。1625年6月,召开第一次议会。由于议会对其宠臣白金汉公爵专权和西班牙战争失利的不满,拒绝了给国王征收关税的特权,形成了议会与国王的对立。1626年2月,召开第二次议会。议会因西班牙战争失利弹劾白金汉公爵,被拒绝。6月,解散议会。在此期间,查理未经议会同意而任意征税,军队也随意进驻民房,民怨四起。国会遂于1628年提出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改善,查理为求议会同意征税而签字。1629年,查理违反请愿书的规定,并且派人拘捕议会中言行激进的的议员,然后解散国议,之后的11年间,未再召开过议会,被称为“残酷统治”的11年。1640年4月,为解决对苏格兰战争的军费问题而召集议会,旋即因为拒绝重开战端而被解散,称为“短期议会”。11月,再次召集议会,即“长期议会”,但仍然拒绝与国王合作。由于议会强行逮捕了国王宠臣斯特拉福德伯爵并策划控制应由国王控制的军队。查理一世以叛国罪逮捕5名议员,并亲率卫队到议会抓人未果。这次事件标志着国王与议会的决裂,成为英国内战的导火索。查理一世到议会抓人的消息激怒伦敦人民,伦敦市民控制了伦敦,国王被迫于1642年元月10日北逃约克,并集结保王力量。6月,拒绝了议员的19条建议;8月22日,在诺丁查理一世被处死汉树起王旗,内战爆发。1644年,由于苏格兰人参战,进攻国王军,被迫放弃进攻伦敦。1645年6月14日,以费尔法克斯爵士和克伦威尔为正副司令的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战胜国王军。1646年春,议会军围困牛津,国王军投降,查理一世化装逃脱,第一次内战结束。5月5日,被苏格兰誓约派出卖给议会,后逃脱。在苏格兰人的支持下发动第二次内战。1648年,苏格兰军被议会军击败,第二次内战结束,查理一世被俘。王后逃亡法国寻求援助,遭到执政的法国首相马扎然红衣主教的冷落。1649年1月,特别法庭开始审判查理一世。27日,135名特别法庭中成员中59人签署了由克伦威尔下达的处死国王的命令。罪名是背叛他的国家,背叛他的人民。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宴会厅前被斩首。
查理二世,苏格兰及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年5月29日—1685年2月6日),苏格兰及英格兰国王。
查理一世与亨莉雅妲·玛利亚王后的长子,早年因其父王在内战中失败,生活孤独贫困,颠沛流离。1649年,父亲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被苏格兰议会立为苏格兰国王,以对抗以克伦威尔为首的清教徒共和国。1651年元旦在苏格兰的小镇加冕,称查理二世。8月,入侵英格兰,被克伦威尔打败;10月抵达法国,法国和荷兰的拒绝接纳他,被迫辗转欧洲。克伦威尔死后,1660年,在多佛登陆,回到伦敦。经与英国议会协议后,于1660年4月4日发表《布雷达宣言》。宣言保证大赦政治犯、保障宗教自由并保持在革命期间所获得的财产的所有权。答应同议会共同管理国家。国王不设常备军,只有王宫卫队和驻在苏格兰、爱尔兰各据点的人数较少的部队。王室土地在革命时期已被拍卖,在财政方面完全依靠议会,议会在所谓王室费项目下规定一定的款项来维持国王及其宫廷的开支。同年5月8日,议会通过决议,宣布查理二世为英国国王。1661年4月,加冕为不列颠国王;在首席大臣海德的斡旋下,只处死了九名签署其父王查理一世死刑命令的圆颅党人。1666年,曾经历英国的第一场大火(great fire).1678年,借“天主教阴谋案”将议会中的天主教徒清除出去。1679年,签署“人权保护法”。
查理二世意志坚定,随机应变,知人善任,在充满教派冲突的危机时仍能操纵大局。死后没有留下合法的后嗣,但至少和情妇有14个私生子。
1685年查理二世没有合法子女就死了。在他临死前他还皈依了天主教,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位。
⑤ 领导形象这个概念包括哪些方面的含义
领导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领导形象的载体是领导者。
领导者是领导形象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方面,他通过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所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来塑造和展示自身形象。一般地,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形象。一个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者就会产生良好的领导形象。反之,一个守旧、虚假、腐败、低能的领导者就会产生恶劣的领导形象。另一方面,他通过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和沟通途径,使公众在了解领导目标、过程、体制和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领导形象。
第二,领导形象的内容是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
这种印象和评价淀积于公众的社会心理之中,这种社会心理实际上是领导者内在素质与外在能力的一种有机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心理是对领导形象在思想感情变化上的一种互动,它往往通过印象和评价表达出来。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形成对领导者的初步印象,印象一经形成,公众便会从各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分析得失、优劣,最后总结出对领导者的综合评价。
第三,领导形象的评价者是领导者所面对的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是领导形象的感受者和评价者。一方面,社会公众作为整体是产生、监督和罢免领导者的权力主体,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公众评判的依据。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中的个体,在与领导者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领导者的感知和判断,虽然这些感知和判断是公众个体意识的产物,但正是这些个体意识的总和才构成了绝大多数公众的整体意识,并最终对领导形象产生影响。
⑥ 英国为何是女性执政如何客观的评价英国女王这个人
一直都听说英国女王,但是其实有个误区,英国是有男性国王的。英国为何是女性执政?如何客观的评价英国女王这个人?
⑦ 英国最高领导人是谁
英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过,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上院议员资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 取最多票当选的小选区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决定提前大选。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
简单来说英国没有总统,有女王,而且是象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