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桃夹子是怎么样一个故事
圣诞夜,小女孩嘉丽和小朋友们一起拆看圣诞礼物,嘉丽得到了一枚克里克拉开心胡桃项坠和一个威武得像个士兵一样的胡桃夹子,嘉丽十分开心,给胡桃夹子起名叫西蒙。邻居小男孩吉米在与嘉丽争抢胡桃夹子时不小心把西蒙的胳膊拉掉了,于是小朋友们不欢而散。圣诞夜,嘉丽抱着受伤的希蒙进入梦乡。她梦见酷鼠三兄弟抢走了她的克里克拉开心胡桃项坠,还要夺走希蒙,情急之下,嘉丽勇敢地脱下鞋子打中了鼠老大的头,救下希蒙,但自己却被老鼠的魔法变得跟玩具一样大小了。嘉丽急哭了。希蒙和猫头鹰纽曼博士召来了嘉丽所有的玩具--小侠女米拉拉、冰冰、嘟嘟、莱尔、欧利和玩具兵们,大家用智慧战胜了以"鼠老大"为首的酷鼠三兄弟,帮助嘉丽解除了魔法。太阳从窗子外面照进来,照亮了客厅里的圣诞树。嘉丽从梦中醒来,好像变了一个人,她和勇敢、机智、友善的玩具们变成了要好的朋友,也和邻居吉米成为了好朋友。
2. 《胡桃夹子》里的那种带毛茸茸高帽子的玩具士兵是以什么为原型的
英国白金汉宫外面的仪仗队吧,他们的帽子就是那种用动物毛皮做的很高的筒装帽子,你看看
3.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这部作品共有几首乐曲组成,分别是什么
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胡桃夹子》这部作品是三部舞剧的第三部,根据舞剧的音乐,组成一组组曲,共分3大段8曲:
一、小序曲,这是一只轻盈活泼的进行曲,从整体上展示胡桃夹子的形象世界。
二、6首特性舞曲,第2幕的一系列嬉游曲:
1.孩子们围着圣诞树的儿童进行曲,
2.糖果仙子舞曲—糖果仙子用钢片琴表现。
3.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
4.阿拉伯舞曲--咖啡,
5.中国舞曲—茶,
6.芦笛舞曲—玩具牧童吹的牧笛。
三、花之圆舞曲
4. 《胡桃夹子》的故事是什么
《胡桃夹子》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精巧地使用弦乐,使作品的背景光彩闪耀,而且展现出一般乐曲少见的逼真写实,尤其在《雪花圆舞曲》中的童声,和第一幕其他乐曲中的儿童乐器。为传统乐器所谱写的音乐,也是创意十足,尤其是第二幕的插曲,以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以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中国舞代表茶;但全曲最美妙之处仍在《糖果仙子》中钢片琴独奏,依照剧本的描写,迷人地暗示出水滴“从喷泉中溅出”。
在旋律较为平淡的地方,柴可夫斯基的处理方式仍然杰出。第二幕《双人舞》的动机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下降音阶,然而和声与分句方式以及温暖的弦乐音色,赋予它强大的情感。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在序曲中超越了题材:不用大提琴和低音乐器,而以小提琴和中提琴来画分六个声部,他加进三角铁和短笛来模拟古典乐派乐团的声音。这首序曲闪闪发亮、充满童趣,规模虽不大,但却充满清亮的音色,正适合圣诞夜前夕。
第1幕第1场:舒塔尔巴姆家的正门前
19世纪初,德国纽伦堡市内的舒塔尔巴姆家要开圣诞晚会。女儿克拉拉、儿子弗里茨和他们全家人都在门口迎接客人。
第1幕第2场:舒塔尔巴姆家的起居室
圣诞晚会开始了。克拉拉的教父德罗赛尔梅亚带来一个漂亮硕大的手摇八音匣,从中取出可爱的少女、滑稽的小丑、强悍的阿拉伯人三个木偶为孩子们表演。最后,德罗赛尔梅亚拿出了其貌不扬的胡桃夹子,克拉拉求德罗赛尔梅亚把这个木偶送给她。她怀抱着胡桃夹子,静静地进入了梦乡。
第1幕第3场:舒塔尔巴姆家的起居室
熟睡的克拉拉被惊醒了,正看到七头鼠王带着一大群老鼠,要带走胡桃夹子。胡桃夹子突然变大了,指挥着木偶和老鼠军展开大战。克拉拉被这场面吓得昏了过去。当她醒来的时候,胡桃夹子解决了老鼠魔法变成一个英俊的王子,王子邀请克拉拉到自己统治的糖果王国去作客。两个人乘上了木马,踏上了旅途。
第1幕第4场:雪国
王子和克拉拉来到了雪国,这里是一片晶莹的世界。冰雪女王和国王带领着雪的精灵们变成随风飘落的雪花,跳着舞蹈欢迎他们。克拉拉从女王和国王那里得到了一块美丽的披肩和王子一起又上路了。
第2幕第1场:雪国
水的妖精们看到克拉拉和王子乘坐的木船,喧嚷起来。一阵阴风吹过,还没有被消灭掉的老鼠们又来反扑,但最后都在王子的宝剑下丧了命。
第2幕第2场:糖果王国的首都
消灭了老鼠,克拉拉和王子来到糖果王国,这是用各种点心建成的豪华宫殿。巧克力、糖豆、奶油等各种各样的精灵们跳起华丽的舞蹈欢迎他们。克拉拉和王子跳起了在糖果王国作为结婚仪式跳的双人舞。克拉拉不知不觉地已经深深爱上了王子,但也隐约感到了王子将会离开她远去。怀着这种不安,克拉拉静静地入睡了。
5. 胡桃夹子怎么样
经常向学生们推荐童书,但是从来没推荐过西方传统的童话故事,比如灰姑娘、睡美人、丑小鸭等等,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对这些故事已经耳熟能详,另一方面,真的觉得这些故事已经很难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但是有两个故事例外,那就是《胡桃夹子》和《木偶奇遇记》。这两个故事都是大师级的作品,不仅故事精彩,而且语言也很棒,虽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但是丝毫不因为时间的久远而褪色。 我非常喜欢带插图的书,而且很看重插图,但是专门为了插图而去买书也并不多见,但是英诺森提的插图却足以打动你的心,除了他的绘本外,他绘制插图的《木偶奇遇记》和《胡桃夹子》都很景点。我喜欢他那种很细腻很写实的绘画风格,很古典很唯美。和我一样英诺森提的粉丝也有很多,他的书不多,不像我喜欢的另一个插图画家沃尔夫,我更喜欢沃尔夫的插图,但是沃尔夫的产量太高,动辄一套十几本,连续出版好几套,虽然每次也都咬牙去买,但是很多故事太老套,书也不是很精美,无论买还是不买,都挺为难,好像一块鸡肋。而英诺森提却喜欢精耕细作,出的书不多,但是却都是精品。而且每本书都很大气,开本大,装帧精美,一律都是铜版纸印刷,这样精心制作的书才配得上这样的插画和故事。 和《木偶奇遇记》相比,很多人并不熟悉《胡桃夹子》,一提起这个名称,很多人还以为是一出舞剧,这都是因为这个故事的名气大,被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改编成了一出芭蕾舞剧,里面的音乐也非常流行,成为很多弹钢琴的练习曲。结果时间长了我们倒忘记了《胡桃夹子》原来是一部童话。 《胡桃夹子》出自德国的豪夫童话,豪夫童话和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相比,知名度要小得多。但是这却是一个很引人入胜的故事,大故事里面嵌套着小故事,真故事和梦境结合起来,在期间来回穿越,让你弄不清那部分是真实的那部分是想象出来的。这种讲故事的方法很厉害,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你看到最后也没弄清楚“胡桃夹子”到底是不是教父的侄子变成的?书里并没有告诉你答案,却让你回味无穷。 如果不论这些童话故事的内容是否吸引人,单就写故事的技巧来看,能把故事写到这种程度的确不多,在传统的西方童话中能够在这个方面超越《胡桃夹子》的作品,也不是很多。
6. 胡桃夹子是什么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胡桃夹子》剧本是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全剧共分两幕,描绘了儿童的独特天地。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胡桃夹子》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精巧地使用弦乐,是作品的背景光彩闪耀,而且战线出一般乐曲少见的逼真写实,尤其在《雪花圆舞曲》中的童声,和第一幕其他乐曲中的儿童乐器。为传统乐器所谱写的音乐,也是创意十足,尤其是第二幕的插曲,以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以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中国舞代表茶;但全曲最美妙之处仍在《糖梅仙子之舞》中钢片琴独奏,依照剧本的描写,迷人地暗示出水滴“从喷泉中溅出”。
在旋律较为平淡的地方,柴可夫斯基的处理方式仍然杰出。第二幕《双人舞》的动机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下降音阶,然而和声与分句方式以及温暖的弦乐音色,赋予它强大的情感。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在序曲中超越了题材:不用大提琴和低音乐器,而以小提琴和中提琴来画分六个声部,他加进三角铁和短笛来模拟古典乐派乐团的声音。这首序曲闪闪发亮、充满童趣,规模虽不大,但却充满清亮的音色,正适合圣诞夜前夕。
首演于1892年3月19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之前九个月,柴可夫斯基就从全曲中一套组曲,让《胡桃夹子》中最具特色的曲子广受欢迎。组曲是以序曲开始,然后是第一幕的进行曲和第二幕双人舞的《糖果仙子之舞》。接下来是第二幕,插曲中的四首曲子:俄罗斯舞、阿拉伯舞、中国舞、芦笛舞(Mirlitons),压轴的是第二幕的《花之圆舞曲》,也是柴可夫斯基最知名的圆舞曲之一。
7. 胡桃夹子动画片的介绍 你会吗帮一下忙
克拉拉(芭比饰)收到她最喜欢的阿姨送的一件漂亮木头胡桃夹子开始的.那天晚上,胡桃夹子为抵挡老鼠国王入侵克拉拉的卧室而复活.克拉拉醒来并与胡桃夹子联手作战,可是鼠王用一个魔咒将她缩小了.克拉拉和胡桃夹子于是出发去寻找唯一能够破解魔咒的甜梅仙子.克拉拉(芭比饰)收到她最喜欢的阿姨送的一件漂亮木头胡桃夹子开始的.那天晚上,胡桃夹子为抵挡老鼠国王入侵克拉拉的卧室而复活.克拉拉醒来并与胡桃夹子联手作战,可是鼠王用一个魔咒将她缩小了.克拉拉和胡桃夹子于是出发去寻找唯一能够破解魔咒的甜梅仙子. 途中有善良的小精灵解危,最后魔咒解除,胡桃夹子也变成了英俊的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