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英国大学学习压力大吗
大和不大要怎么定义呢。。
实话说我没在国内上过大学,不知道跟国内本科怎么对比。但是就给你讲讲事实吧。
压力大小非常取决于学的专业。比如我的学校(nottingham university,不算太好,但是英国前10-15左右逛荡吧)学商科的一些朋友可以不怎么去上课,作业随便写写,每天晚上KTV通宵这种,最后还可以first class毕业,你说压力大不大。也有苦逼医学院的(比如我)每天上课基本排满(根本没有选修课,全部必修,没有选择余地)好不容易不上课的时间要泡图书馆(因为真的太难,作业不泡在图书馆没法写)还有各种实验课等等。最后考试期间基本上两周是住在图书馆的(连续图书馆熬夜是常态),回家只是洗澡换件衣服。然后最优秀的同学(英国人)也考不到first class,全班平均分50几分毕业。哦对了忘记说,我的专业全班30多个同学没有一个中国人。这种你说压力大不大。
吐槽就这么多吧,正经说,至少从我学的专业来看,平时考勤基本不算分(偶尔有的老师算,但是最多算5%),作业不算分,所有分数就看一次考试。可能你觉得平时学习压力并不大,但是考试前真的有一种绝望想死的感觉。另外我所有的论文、实验报告这些全部要查重审查,查重超过10%的不合格,连续两次直接警告,或者超过20%也是直接警告。更高的还有劝退风险。
‘贰’ 国外的留学生压力那么大吗
为什么在美国留学比在留在国内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理解在美留学生的生活状况有一个捷径。然而要真正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社会适应方面、中美文化差异方面、学业压力方面以及情感方面来讨论。
第一、社会适应
语言沟通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试想如果你突然穿越(用“穿越”这个词来描述坐飞机到地球另一边的国家生活的经历并不夸张)到一个只会讲A语言的国家,没什么人懂得汉语,你不仅需要开始学习A语言来买食物,坐公交,上课做作业,与房东交涉租房子,还要用A语言找工作,与老板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业余时间提升自我修养但只有A语言的书,觥筹交错为了争取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自我价值……你需要多久才能熟练的像你说中文一样说A语言呢?任何一本穿越小说的主人公估计都会被虐的体无完肤。即使是做父母的,事业成功的,心理积极健康的中年人,如果你们突然一无所有地到了另一个“星球”生活,语言能力变成了一个“小学生水平”,你们有多大把握能承受这种巨变呢?
安全问题是在美国生活的另一个不适应。当美国人都可以合法拥有枪支而你却因为身份不可以有此类武器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不安全呢?一到天黑就在马路上看不到人,路灯不像国内一样灯火通明,持刀持枪抢劫强奸案件在报纸上时常刊出,你会不会因为这种生活环境而感到不安呢?
有些美国人标榜美国是文化最多元的国家,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多并不代表他们之间相处的和谐。种族歧视问题在美国从来都被热议且不容忽视。正如《我从新疆来》的故事侧面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留学生,亚裔美国人,拉美裔非裔……在美国主流白人或者其他少数民族人群眼中的形象就是你们看“新疆人”“外地人”“南方人”“文科生”的印象。如果你问问自己你这一个月中有几次和新疆人主动交流?有几次看到他们就走开?有几次遇到普通话不标准的同事你心中产生了对这个人某些带有偏见的心理活动?想过说过听过“外地人”来抢我们的工作啦,污染我们的城市啦,“没素质”啦……国内这些“自然”的想法就是很多美国人对你们的孩子、朋友的看法。大部分的汉族人,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学生,对来到美国突然变成“二等公民”的社会身份十分不能接受。
第二、文化差异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美国留学生在国外有哪些朋友可靠?许多中国留学生因为“困”在中国学生圈子而感到苦恼,美国社交圈又无法融入。社交上的成功依赖许多文化认同以及熟悉。比如你美国同学今天又讲了一个段子,所有人都笑了,可是你不知道Geico,%¥#@是什么,你一点也没听懂。好不容易你想到了一个段子,用拗口的英语终于讲完了,你自己都不觉得好笑了,美国人礼貌地“哦~~”这样得需要多少耐心能交到朋友?由于你的英文没有那么出众,经常会被人打断,你说着说着别人就去聊别的了。你跟美国朋友出去玩,有许多不知道的活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美国人有耐心给你解释是幸运的,但美国人更注意活动流畅和大部分人的情绪。在美国,如果有一个美国朋友问你有关你在中国的生活,估计都会感动得想哭。美国人对中国人,不像中国人对美国人那么好奇,那么热情。
美国的食物实在是无话可说了,除非你生活在一个大城市,是真正的大城市。美国所谓的一般城市可能还不及国内三线城市。并且你有足够的钱让你出去吃你在国内可以用很少的钱吃到的美食。娱乐?除了少数真正的大城市,大部分美国人的娱乐活动真的是不敢恭维。你会发现美国人笑点如此的低,动不动就激动的要跳到天上了,一定是生活太无聊了。一个全国大学生球赛可以动员国内相当于全省的人开着车大老远一路上呼哈乱叫的跑去看,这在中国能想象吗?只有奥运会的级别才可能吧。没有好吃的饭店可以呼朋唤友,没有商圈可以招上心仪的对象逛街,一片绿地就可以叫公园,公园也看不到人。当酒吧就像国内茶馆一样供大叔大妈们消遣看球赛,跟“夜店”这个刺激的词一点关系也没有,KTV只能是站在酒吧中央对着全酒吧的大叔大妈唱。一到晚上一个人都没有,回到国内再看到广场舞大妈的时候,真希望她们能占领美国。人是社会动物,热闹的集体活动一定能让人心理健康多一重保障!
第三、学业压力
且不说听说读写都在用英文,当你的生活、社交都不顺心的时候,可能唯一有所慰藉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剩下了学业。而且中国人本来一直都对成绩很看重,并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将学习成绩看得比个人健康生活well-being还要重要。导师期望和家长期望可能让留学生压力更大。由于文化和教育系统背景的不同,有些导师认为你应该知道的事而我们并没有那么“应该知道”,因此会被误解为无能,没有责任感,不上进。在遇到难题时很多留学生不敢跟家里说,报喜不报忧怕家人担心但又不能做什么也是徒劳,学业上也无法“成功”的时候最害怕面对父母以及他们经济上的投入,因此就更容易被逼上绝路。
第四、情感压力
留学是一个情感拉锯的过程。当美国同学都有经济收入来支撑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你却找不到工作甚至在基本生活层面上挣扎,自尊受到严重的挑战。你想要有家人在身边,想要照顾你的父母或是祖辈,但是却因为留学不能尽义务而感到内疚和罪恶。然而在国外没有“成功”,没有好工作,似乎更成为了对父母的一种伤害,这种害怕父母失望的恐惧更深刻地挑战着留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所以留学应该是慎重的决定,不仅是经济上,更是在情感上、精神承受能力上能够“支撑”的起。如果留学生真的有想念家人,想要承担家庭责任,承担经济负担的想法,只是因为他们也开始走向成年人的正常过程,而不该将他们像孩子一样高高挂起。希望任何一个认识留学生的人,都不要用“只要你学习好也值了。”“你只要关心学习,其他的都不要在意。”“坚持就是胜利!”“失败由于XXX,成功由于XXX”这样的话来回应,因为没有以上对他们的经历的同理心,这样的话并不能真正减轻他们的压力,甚至相反会催化问题严重程度。当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连米面都吃不上,一个吃着鱼肉的旁观者告诉他“不能安心啃糟糠是不能成功的”是残忍且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你正在美国留学,上述的压力你是不是正在经历着?今天这篇关于美国留学压力的文章是希望大家认识到这些问题,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不要因为这些问题而让自己在美国留学的生活和学习收到影响。小编希望在美国留学的每一个同学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对待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和压力。如果你有关于美国留学的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天道教育在线顾问,我们讲竭诚为您服务。
‘叁’ 英国留学怎么样
英国教育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以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而名扬四海。科教方面,英国曾得过 90 次诺贝尔奖;很久以来,英国的大众传媒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金融领域,伦敦货币市场的交易量比纽约和东京的总和还大;英国的时装在国际上久负盛名;而英国历史悠久的艺术遗产为所有留学的人提供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氛围。一般来说,在英国攻读大学荣誉(学士 学位只需要 3 年,大多数硕士学位的取得,只需要 1 年的时间,而其他国家的硕士一般都需要 2―3 年。所以选择去英国读书,无形中节约了金钱和时间。英国有超过 90 所的大学和 50 多所高等教育学院,其中很多院校有几百年延续下来的优良传统,英国政府设置教评委员会,定期对所有的大学及同级学院做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调查,且全面公开评鉴报告,因此,英国的学位在国际上广受承认和推崇。英国被其自身历史悠久且至今仍激动人心的文化和艺术所围绕,它的音乐、剧院、电影、文学,时装无疑都可以使来此学习的海外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充分地领略和享受完全不同于中国的文化氛围。英国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干净的城市环境,恬静的古朴小镇,英国是一个不分种族、宗教和肤色的多元化的国家,它欢迎来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们。同时,英国也是全世界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英国提供多种奖学金以资助优秀的海外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这些奖学金大多数是为攻读研究生提供,一般需要提前 1 年向有关的机构提出申请。还是英语的发源地,在英国学习,除了在自己的专业上能够学到世界最领先的知识,同时,由于随时随地都生活在英语世界中,到处都会有充分的机会练习并运用。
望采纳谢谢
‘肆’ 英国的大学学习累吗
英国大学学习压力还是不小的,英国大学课程虽短,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学术要求更为严格。
英国大学的学业竞争从大一开始就开始了,大一升大二的通过率排行榜中,牛津剑桥、皇家音乐学院等学校常年位于前列
千万别以为,牛剑通过率高,就意味着名校好升学。这只能说明这些学校的学生够拼,够努力。每天跑图书馆,课堂宿舍两点一线,朝九晚五读书钻研可能是常态。应该说,英国几乎所有的Top20名校都是这样的学习状态。
再来看通过率排行榜倒数的那些院校,这些学校大一升大二的通过率都经常低于86%左右,意味着十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没办法升上大二。排名最后的学校的数值甚至有四分之一。桑德兰大学和伦敦城市大学等名校也常年在列。
当然,不同的专业的学习难度和学术严格程度不一。计算机专业的挂科率稳居榜首,常年高达10%-11%左右。这点大家应该毫不意外。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广告、农业、艺术、建筑师以及商科。而最容易通过的是历史、语言和药学。
而根据此前THE进行过的一次调查研究表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每天做梦都会梦到学校相关的事情。
这份调查抽取了1,331名大学生的样本,通过问卷了解他们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相关的问题。其中,大约84%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饱受与学校相关的噩梦困扰。
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噩梦根源是:
考试迟到,没能参加考试,没能完成考试
考试挂科,没拿到学位
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个人健康,牙齿疼,头发脱落,精神压力
学生贷款
大约69%的学生表示自己平均每晚睡7个小时。但74%的学生坦言,为了学习,作业和考试而经常熬夜。有41%的学生承认在讲座或研讨会上至少睡着过一次。当被问及考试期间的睡眠问题时,有69%的人表示他们的睡眠在这段时间和之前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由此也能看到英国学习的压力还真是不小的
‘伍’ 去英国留学的优缺点
一、享誉全球的高质量教育水准
英国教育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以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而名扬四海。科教方面,英国曾得过 90 次诺贝尔奖;很久以来,英国的大众传媒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金融领域,伦敦货币市场的交易量比纽约和东京的总和还大;英国的时装在国际上久负盛名;而英国历史悠久的艺术遗产为所有留学的人提供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氛围。
对于到英国留学的优点与缺点都应该要理智看待。要学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分析到底英国如何选择,作出合适自己的选择。
‘陆’ 英国大学生的生活是怎样的
英国生活费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在英国的生活消费部分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险及个人消费。英国官方给出的生活费用,一般是分为两种:伦敦地区和非伦敦地区。伦敦地区的生活消费大概在810英镑的样子/月,非伦敦地区的生活费用大概在610英镑/月。因此,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皇家霍洛威大学等伦敦地区就读的同学,生活压力较大。
英国生活费因人而异:
由于每个到英国的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同,因此花费也各不相同。如果学生住校内,一般每周租金在60-90英镑,而伦敦地区则要高出10-20英镑的样子。如果学生在当地租房,花费相对要、低一些。生平均每月用于食物的花费一般是110英镑。其他诸如交通和零用,每月130英镑是平均的开销。由此大概推算出,通常中国生9个月的生活费大约在4500英镑-5500英镑。
学费这件事,真心分地区的。其实合理的算法是按周算,基本住宿是110-130英镑一周,更便宜的会相对比较住的委屈。生活费自己做饭相对便宜。总体费用控制在一周200英镑左右差不多。伦敦地区住宿费150-200不等。生活费用这块再算差价。也就是说其实吃啊花不了太多钱的。主要是住宿大头+学费。所以非伦敦地区,一个月基本900英镑,伦敦基本1200-1500左右可以过的比较爽了。
20w~35w 本科和研究生没差太多
英国本科学费是根据学校的差异,地域的不同而定的。学费因专业的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文科学费较低,为8000–10000英镑/年;商科9500–12000英镑/年;理科较高,为12000-15000英镑/年;医科更高,为13000– 20000镑/年-
英国本科学费是根据学校差异,城市不同、专业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一般来说,英国的学费是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所以学费一年比一年贵。英国本科学费除部分商科、传媒和医学类较高以外一般平均每年折合成人民币在12万到18万之间,加生活费等一年费用大概在30-35万左右。
英国生活费
在英国,生活费因地区差异较大伦敦周边地区,以及牛津,剑桥的生活费较高,约为10000英镑每年。但是,并不是所有大城市的物价都很高,比如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都还算是比较便宜的,在6000英镑左右。
英国奖学金
英国的奖学金很少,一般是排名比较靠后的大学提供1000-2000英镑左右的奖学金;奖学金申请要综合参考学生的学术背景,个人陈述,雅思成绩等因素。
英国打工
建议以学习为主,适当可以累积一些工作经历;学生签证一周不超过20个小时的打工时间,假期不限打工时间,每小时最低的工资标准6英镑左右。
‘柒’ 为什么大部分留学生在外读书都很吃力
学习压力大 熬夜现象普遍
绝大多数海外学子都反映,到国外读书,会有接连不断的考试、测验和作业,要拿到A的成绩,就要保证在每一次作业和考试中都不能有太大的失误。“我刚到国外时,除了学习专业课程,还在同时学习语言,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非常累。而且国外的大学会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报告,然后在课堂上发表演讲。这就需要在课下花大量的时间准备。因为是和韩国学生合作,而那时我的韩语又不过关,所以每次都压力很大,生怕自己拖了小组的后腿。”就读于韩国高丽大学的许致鑫说道。
刘璇就读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她说:“英国的大学很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完成很多专业论文,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一篇论文刚交上去就要马上准备下一篇。学校在论文格式、引用率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经常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
学子在留学期间会有很多不得不熬的夜。“我经常熬夜,不是在写论文,就是在准备展示。”刘璇说。
就读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的王昊瑜说:“马来西亚是一个节奏相对较慢的国家,晚上一两点的时候,学校门口大排档前还会有很多人,生活很闲适。”熬夜对自身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熬夜对我的致命影响就是记忆力明显下降。以前我的记忆力很好,大人们都夸我是‘聪明宝宝’,现在很多事情转身就忘了。所以我现在根本不敢熬通宵。”王昊瑜说道。
生活交流有压力 孤独没朋友
学子独自到国外读书,许多事情都要依靠自己。初到国外,一时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许致鑫说:“留学前我虽然学习了韩语,但是和当地人面对面交流还是会怯场。另外饮食上也不习惯,韩国饭菜多冷多辣、少油少肉。开始有一周左右我都吃不下饭,瘦了很多。”
在国外,学子身边没有深交的朋友,加上陌生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时难以进入别人的社交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被边缘化的感觉。刘璇分享道:“我刚来到国外,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交通工具,天天下课后就在屋里待着,特别难受。那时我也没有朋友,到了晚上自己偷偷躲在被窝里哭,觉得很孤独,特别特别想家。看到同学三三两两地结伴走在校园里,我就会特别羡慕,也很想念国内的朋友们。”
关注身体健康 学会缓解压力
在外留学,身心健康是本钱。面对学习、生活上的不适应,难免会有很多压力。刘璇说:“作为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学生,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就会在图书馆加班。有时候吃饭也比较简单,为了省事儿、省时间,常常吃方便面或挂面。”
有调研发现,44.9%的青少年留学生表示,在留学过程中感到孤独。面对学业、社交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少学子常常陷入烦躁、孤独、压抑等情绪中。“自己一个人在国外会有很多的压力,我情绪不好的时候,通常会哭一场,发泄一下。”刘璇说道。面对压力,学会自我调适,化解消极情绪是很重要的。许致鑫说:“我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去做运动,运动可以化解郁闷,让人畅快很多。也可以窝在家里休息,放松一下。”
另外,如果在国外生病,及时就医很重要。而有的学子会因为医疗费用高而不去医院。王昊瑜说:“一方面我在国外没有医保,医疗费很贵;另一方面怕家里人担心。所以每次回国都会去医院做一次全身体检。父母不强求我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所以,留学在外,想方设法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捌’ 英国一年硕士学习压力大吗
英国一年制硕士,向来以含金量高、时间成本低吸引着全球各地的学子。然而,时间短是一把“双刃剑”,如此短的时间获得全球通认高含金量的文凭本来是个矛盾体,是的,隐藏在背后的,是紧凑的课程,不算低的淘汰率。
赴英读硕的中国学生,由于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足,中英教学方式的差异,通常需要1-3个月去适应全英文的课堂和教学模式,正是由于不适应,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如此紧张的课程安排,不允许由于适应问题造成课程耽搁或者跟不上进度,因此,缩短适应时间才是提升硕士学位获得率的关键。
赴英读硕的同学,可选择现在国内读英国硕士预科,提前适应英国的学习节奏,掌握读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该项目学生在海外毕业率高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