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欧洲动漫介绍
欧洲动画其动画风格特征与美式动画、日本动画并不相似,多方尝试各种不同媒材与表现手法,有时虽流于形式化,但亦不失创意,并不断翻新人们对动画的观感。 按制作国家分类 法国动画 英国动画 波兰动画 按制作公司分类 Aardman Animations(英国,专制黏土动画,代表作为酷狗宝贝) 疯影动画工作室(法国,代表作为大雨大雨一直下) 表现形式 传统动画 定格动画 黏土动画 沙动画 混合媒介动画 电脑flash动画 3D动画 代表作 酷狗宝贝 (英国) 大雨大雨一直下 (法国) 王子与公主 (法国) 黑魔岛 (法国) 至NET奇兵 (法国) 戆豆先生 (Mr. Bean - The Animation Series) (英国) 阿迪太空漫游 (法国)
② 欧洲动漫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1906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雷克顿(J. Stuart Blackton)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此后,来自法国的埃米尔·科尔(Emile Cohl)进一步发展了动画片的拍摄技巧,并且先后制作了250余部动画短片。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利用遮幕摄影的方法,将动画和真人表现结合起来的先驱者。正是因为科尔对于动画片发展的杰出贡献,他也被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
另一位对早期动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美国人温瑟·麦凯。他出生在美国的密西根州,早年曾经靠给马戏团、通俗剧团画海报为生,后来成为了报社记者和漫画专栏画家。1914年,麦凯推出了一部剧情动画片《恐龙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这部动画片的推出,改变了此前在动画作品中的纯艺术倾向,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组织成为互动式的情节,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而憨态可掬的恐龙葛蒂,更是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卡通明星。继《恐龙葛蒂》之后,麦凯又制作了《露斯坦尼亚号之沉没》。这是第一部以动画方式制作的纪录片。
温瑟·麦凯的成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以自己作为漫画家的修养和积累,开创了一种重视角色的塑造、故事结构和通俗趣味的新型动画创作模式。在麦凯之后,美国的动画家们开始走上了一条与他们的欧洲同行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属于新大陆的卡通时代就要到来了。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卡通艺术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而毋庸置疑的是,这种领先是全方位的。
早在1840年,波士顿的DC约翰斯顿公司就发行了名为《克赖斯帕》的单页画报,这可能是最早出现在美国的卡通作品了。此后,随着欧洲移民的不断涌入,原本流行于欧洲的卡通艺术也开始登陆美国。
1880年,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在他的《纽约世界》报上增设星期日特刊,并在其中增加了卡通专栏。此后不久,另一位报业巨头赫斯特也开始在自己旗下的《纽约杂志》和《美国幽默大师》等刊物上定期发表卡通作品。这意味着卡通作品在增加报刊发行量上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上述两大报系的强力介入,无疑是给还处在幼年期的美国卡通注射了一针助长剂,自此美国卡通的发展驶进了快车道。
1895年,着名漫画家奥特考特(R.F.Outcault)创作的系列漫画《黄孩子》(Yellow Kid)开始在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New York World)上发表。但不久之后,奥特考特带着“黄孩子”一起跳槽到了赫斯特旗下的《纽约杂志》(New York Journal)。《黄孩子》系列最初的名称是“Hogan’s Alley”,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纪在六、七岁,身着脏睡衣大脑袋,名叫“Mickey Dugan”的小孩儿。其实,这件睡衣在开始的时候是蓝色的。到了1896年,由于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够轻易的将纸染成黄色,Dugan也就此换上了黄衣。后来,奥特考特又在漫画里加上故事主人公的对白,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故事主题。这也使得《黄孩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连环画。由于“黄孩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精明的商人们便以这个形象为基础,开发了大量有关“黄孩子”的周边产品,其中包括玩具、塑像、广告招贴等。尽管“黄孩子”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但是在它首次面世后的第七年,即1902年,《黄孩子》系列终于出版了单行本。应该指出的是,《黄孩子》的成功不但促进了美国卡通漫画的发展,而且为漫画作品的商业运作提供了经典范式。
在整个二十世纪初,卡通漫画始终在寻找与美国文化的交汇点。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令人难忘的卡通形象。不过,直到三十年代初,美国卡通漫画的黄金时代才真的来临。
对于“黄金时代”,有这样一个精辟的描述:美国漫画的黄金时代就是超级英雄在廉价画报上横行的时代。众所周知的,诸如超人(SUPER MAN)、蝙蝠侠(BATMAN)、闪电侠(FLASH)、潜水侠(AQUA MAN)等众多的超级英雄形象都产生在这个时期。这些超级英雄的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健美运动员般的身材,常人无法具备的超能力,不断打倒邪恶又强悍的敌人,拯救世界。而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持续影响力的,恐怕就要算是超人和蝙蝠侠了。
《超人》的主角是一个来自氪星球、具有超能力的外星人克拉克。在他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便乘坐太空船从氪星来到地球,并被善良的肯特夫妇收养。长大后,他开始发现自己拥有地球人不具备的超能力。为了掩饰身份,克拉克从偏僻的小镇来到了大都市,并在《星球日报》担任编辑,从而结识了年轻貌美的女记者露易斯。从此以后,每当城市的安全和秩序受到恶势力的威胁时,总会有一个披着斗篷、身着紧身衣的飞天英雄及时显身,拯救那些陷入危机中的人们。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超人的主要任务都是英雄救美。
《超人》系列最先在《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第一期上发表,并迅速风靡全美。1939年1月16日,《超人》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到1941年,已经有超过三百种报纸每日连载《超人》漫画。而以“超人”为主题的动画片、电影和电视剧,更是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层出不穷。毫不夸张地说,“超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几乎是在超人取得成功的同时,“黄金时代”的另一位超级英雄蝙蝠侠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蝙蝠侠原名叫做昆布西,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富豪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被歹徒所杀,因而变成孤儿,由管家抚养长大。长大后,他发誓为铲除罪恶而战。于是,他便成为了身着蝙蝠装的蒙面豪侠。除暴安良,制裁法律的漏网者成了他最重要的使命。
蝙蝠侠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的第二十七期上。与超人相比,蝙蝠侠是一个没有超能力的普通人,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而蝙蝠侠用于对抗邪恶的主要工具是各式各样的科技发明,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那辆万能蝙蝠车。
在黄金时代的众多超级英雄中,神奇女侠(WONDER WOMAN)可以说是一个“另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打破了此前男性对于超级英雄形象的垄断,更为重要的是,她的出现彻底重构卡通世界中两性秩序,使得女性角色不再只是男英雄们的附庸,而真正成为主宰故事的主角。因此,当“神奇女侠”系列于1941年底在《全明星漫画》(ALL STAR COMICS)上推出后不久,便受到了众多女性读者的热烈欢迎。
漫画英雄的出现绝非偶然。事实上,它是漫画艺术与美国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所谓的“个人主义”。这是一种以崇尚个人奋斗和强调优先保护个人利益为要旨的文化。出于这种文化背景,特别是在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和二次大战给美国社会带来剧烈冲击的情况下,人们欣赏和渴望“救世主”式的超级英雄,将他们看作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这样的人物,于是人们便转而在杜撰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社会经济不但没有被战争拖垮,反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由于战争而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成为了当时美国文化的主流。于是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们也纷纷投入了保卫国家、反对纳粹的战斗中。“黄金时代”也迈向了巅峰。
随着卡通漫画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日趋增强,美国漫画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多元化,出现了教育漫画、科学漫画、西部漫画等新题材。与此同时,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炒作,使得美国漫画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激增,有的漫画出版物甚至赫然标明“儿童不宜”。由此,漫画业成为公众和舆论抨击的焦点,并最终导致了“黄金时代”的没落。
1945年春,弗雷德里克·魏斯曼博士的《引诱无辜》一书出版。魏斯曼博士是一位在当时的社会上相当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政界的知名人士。他始终坚信“充斥着暴力和阴暗内容的漫画,是助长青少年犯罪和社会混乱的根源”。虽然事后的调查表明,魏斯曼博士的绝大部分论断都是缺乏事实根据的,但这本书的出版恰恰迎合了当时主流舆论对漫画业的广泛批评,因此立即得到了各界的支持和肯定。一时间,漫画成为了超级禁书,人们时常用谈论毒品的口吻来谈论漫画。
1954年4月,美国联邦参议院青少年犯罪调查委员会针对漫画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举行公开听证会,魏斯曼博士以证人的身份出席。他声称:漫画是玷污儿童纯真,引发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相对于漫画而言希特勒只是小儿科。“孩子们往往从四岁开始,就遭受到漫画的毒害。”他甚至要求马上禁止漫画的出售。
虽然,这次听证会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参议院最终还是要求颁发一个检查标准,杜绝漫画中一切可能毒害青少年和败坏道德的内容。这其实就是在舆论上宣判了“黄金时代”的死刑。在参议院听证会后不久,漫画出版商们在1954年10月26日成立了“美国国内漫画杂志联合会”,并制定了“联合会内部检查标准”,还要求在此后出版的漫画封面上明确标明限制等级。
这无疑是一个对美国漫画业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由于这个多少有些矫枉过正的标准,此前畅销的恐怖、警匪类漫画几乎绝迹;西部漫画中的牛仔们也不得不大幅收敛,肉搏和枪战的场面明显减少;甚至于搞笑动物漫画里的“暴力”举动也变得畏首畏尾。许多出版社和漫画刊物因为发行量的急剧下跌而破产,大多数职业漫画家迫于生计压力也不得不转行。当然,像《美国上尉》的作者乔·西蒙这类少女漫画作家,也因为超级英雄的缺席而一度走红。不过,从整体上看,美国漫画业还是因此而元气大伤,虽然日后有所恢复,但终究还是没能重振昔日雄风。
与美国漫画业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相比,同时期的美国动画业却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要回顾这段历史,就不能不提到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迪斯尼公司。
事实上,在沃尔特·迪斯尼之前,美国已经拥有了不少杰出的动画家,但是作为后来者的沃尔特却是真正促使美国动画业走向飞跃的人。因此,我们有足够理由认为“沃尔特·迪斯尼是动画史上的第一位大师”。
1923年,年仅22岁的沃尔特·迪斯尼告别了故乡堪萨斯,动身前往好莱坞寻求发展。那时的好莱坞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而此时的电影仍处在默片阶段,至于动画片也只不过是摆在电影开演前的助兴节目而已。在那里,他白手起家,以仅有的3200美元注册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在沃尔特来到好莱坞的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动画作品——由真人和动画人物合演的无声动画片《爱丽丝在卡通国》。
在好莱坞的最初几年中,迪斯尼和他的公司渐渐的站稳了脚跟,但是在1927年沃尔特遭受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年,他创作的第一个广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幸运兔奥斯华”被发行公司用欺骗的手段夺走,公司因此几乎陷入绝境。恼火而无奈的迪斯尼踏上了返回故乡堪萨斯的列车。然而,正是在这次返乡的旅途中,沃尔特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老鼠。后来,沃尔特的夫人给这个崭新的卡通形象取了个响亮的名字“Mickey Mouse”!这就是日后享誉世界,为各个国家的儿童所喜爱的卡通明星——米老鼠。
米老鼠的出现,固然为迪斯尼公司提供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然而,要使米奇和他的伙伴们成为人见人爱的超级明星,迪斯尼公司还必须有新颖的制作理念。而新理念的核心就是重视剧情的设计和不断创新。
在迪斯尼之前,动画片作为普通电影放映前的垫场节目,往往只看重视觉效果而不太注意故事情节的安排。迪斯尼的米老鼠系列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制作的初期就对作品的情节进行周密的安排,让短短七八分钟的小片子变得非常引人入胜,再加上制作精良的画面,迪斯尼的动画片一下子就甩掉了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
除了先进的创作理念,对创新的敏感是迪斯尼的另一张王牌。20年代中后期,电影告别了默片时代,有声电影的出现引发了整个电影业的革命。沃尔特敏锐的察觉到了变革的来临,开始尝试制作有声动画片。1928年11月18日,作为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在纽约市的殖民大戏院隆重首映,并取得成功。到了1932年,迪斯尼又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除了预料之中的轰动之外,它也为迪斯尼赢得了奥斯卡动画短片奖。五年后,即1937年,迪斯尼耗费数年时间精心打造的第一部全动画卡通剧情片《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上映。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动画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因为这部作品所取得的巨大商业成功,使得迪斯尼的制作计划开始向长片倾斜。紧接着,在1940年里,迪斯尼公司连续推出了《木偶奇遇记》和《幻想曲》两部动画长片。其中,《幻想曲》更是被视为现代动画片的经典之作,推出伊始便获得了广泛赞誉。在不断推出新作的同时,迪斯尼的卡通明星阵容也不断扩充,除了米老鼠之外,米妮(Minnie)、布鲁托(Pluto)、高菲(Goofy)和唐老鸭(Donald Duck)等新形象也陆续出现在了迪斯尼的动画片中。伴随着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和卡通明星,迪斯尼公司终于在40年代初确立了它在卡通帝国中的霸主地位。
对于整个美国动画业而言,迪斯尼的成功具有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由于动画市场的扩展,许多新动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此时的好莱坞已经是全美、乃至全世界动画业的中心了。凡·伯伦制片厂(Van Beuren Studio)就是这些新动画公司中的一员,在他的旗下同样聚集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动画家。在30年代后期,这家公司推出了着名的系列动画片《汤姆猫和杰瑞老鼠》(Tom and Jerry),并获得成功。另一家有影响的动画制作机构是华纳制片公司在1934年创立的动画部,主要作品包括:《猪豆子》(Porky and Beans)、《达菲鸭》(Daffy Duck)、《邦尼兔》(Bugs Bunny)等系列动画片。与迪斯尼的米老鼠一样,它们也都是尽人皆知的卡通明星。
然而,在迪斯尼辉煌的成功里,危机也在悄然孕育着。成立之初的迪斯尼公司,以艺术和创造为信条网罗了大批一流的动画人才。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迪斯尼的艺术风格也逐渐趋于固定,迎合观众和市场的需求成为了节目制作的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迪斯尼的员工越来越感到,公司的繁荣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收入增长,不满情绪开始在迪斯尼的内部蔓延。到了四十年代初,迪斯尼公司属下的动画家们开始筹备成立工会,希望以此来与公司高层对抗,争取提高报酬。可是,高层的态度似乎要比想象中的更为强硬,由此也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最终,许多公司的业务骨干负气出走,并合伙成立了“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nited Proctions of America,简称UPA)。
虽然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是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依然是那个时代无可辩驳的成功者。今天的迪斯尼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娱乐王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证明了沃尔特的理想和成功是超越时代的。
总而言之,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美国的漫画业还是动画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围绕着卡通产品,美国的娱乐产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体系,实现了卡通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而“美式卡通”也正是以此为基础,才得以实现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成为了一股不容小视的文化力量
在二战前后,虽然欧美卡通产品依然占据着世界卡通市场的主流,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变革,卡通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无可否认的是,一股卡通业的新浪潮正在兴起,并将席卷全世界。
就在美国卡通走上商业化道路的同时,欧洲的漫画家和动画家们似乎依然在坚守着他们固有的艺术理念。但即使如此,这一时期的欧洲卡通也绝不乏经典之作。
在德国,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卜劳恩的原名叫做埃里西·奥塞尔,出生在德国萨克森州的一个偏僻小镇。后来由于工作变动的缘故,埃里西的父亲携全家移居到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而埃里西之所以会用“卜劳恩”作为自己的笔名,也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怀念。在1921年到1933年期间,埃里西以画家的身份发表了大量的卡通画,还为他的挚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纳的许多作品画过插图。然而,随着纳粹党的上台,德国的社会政治气候迅速右转。因为不满纳粹党的倒行逆施,埃里西创作了一些以纳粹党为讽刺对象的漫画作品,结果招来了纳粹头子约瑟·戈培等人的忌恨。埃里西的漫画作品一度被查禁。
后来,因为当时的《柏林画报》需要一位能够画连载漫画的画家,负责此事的着名作家、出版家和编辑库尔特·库森贝格博士便找到了埃里西·奥塞尔,希望能够由他来承担这项工作。最终,由于《柏林画报》的积极周旋,纳粹当局解除了对埃里西的禁令,但却附加了一系列苛刻的审查条件,并且绝对禁止他的作品中出现任何与政治有关的内容。
尽管如此,埃里西还是在1934年到1937年期间先后完成了200多套作品,这也就是着名的《父与子》系列漫画。在法西斯横行的岁月里,这套漫画作品宛如人性的绿洲,成为德国人民面对残酷现实生活时最好的心灵慰籍,因而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其声望很快就跨出了国界。
1929年,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开始创作《丁丁历险记》系列。从那时起直到1983年3月埃尔热逝世为止,《丁丁历险记》先后完成了二十余卷。1986年,作为埃尔热生前未能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丁丁和阿尔法艺术》出版,丁丁系列就此完结。评论界普遍认为,丁丁系列的成功应该归结为作者对于将故事主线和真实背景有机结合的充分重视,因此埃尔热也被称为是“漫画新闻记者”。不管怎样,由于融合了纪实风格和幽默风趣的创作元素,丁丁系列成为了漫画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埃尔热也因此而步入了漫画大师的行列。
就在美国的动画家们尽情享受“黄金时代”的时候,欧洲的动画家们却依然执着于试验与艺术化的道路。这从两者对于同步声音技术的运用上就可见一斑。在美国,人物声音主要用来展现角色的特征和个性;而在欧洲,声音效果却被用来作为实验的“素材”。事实上,欧洲的动画家几乎将动画片中的画面和音效之间的配合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动画片的表现手法,对动画艺术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动画片毕竟是一种需要高投入的文化产品,如果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撑就很难作大作强。随着美国动画片的大举进入,欧洲本土的实验动画也逐渐的凋敝了下去。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了欧洲动画业一次“中兴”的机会。由于大战的影响,原本连成一片的世界卡通市场被分割成了若干块,客观上刺激了各国卡通业的独立发展。同时,因为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动画片作为战争动员和宣传的重要手段,所以开始出现了以政府投资来扶植本国动画业发展的局面。
在战时的英国,新成立的“哈拉斯和巴契乐”动画公司受英国当局的委托,前后共制作了七十多部支援战争的动画宣传短片。这些短片在英国各地的影院和剧场里放映,对鼓舞英国人民的斗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类似的“战争动画”,也曾经出现在美国、日本这样的参战国家里。战后,虽然不必再将动画片作为战争动员的手段,但是它依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介,因而受到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广泛重视。动画片作为一种媒介被运用在公众关系、企业广告、文化教育,乃至政治竞选等方方面面。这使得欧洲的动画业找到了新的支点。
与西欧国家相比,东欧和前苏联的动画业稍显滞后,但却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和体系。亚历山大·巴斯克金、布拉姆帕格姊妹等都是前苏联动画界的杰出代表。其中,布拉姆帕格姊妹在1925年完成《中国烽火》(Chinese on Fire),更是为中国观众所熟知。虽然有的西方评论家认为俄国的动画片过于刻板,但是从总体上看,前苏联的动画家还是从本国的丰富文化遗产中发掘了大量优秀的素材,拍摄出了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
让我们再回到美国。在“黄金时代”末期出现的多元化的风格被新一代的美国漫画家所继承,从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漫画作品。
1950年10月2日,美国着名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Schulz)开始发表他的《花生》系列漫画(PEANUTS)。在那以后的五十年里,花生系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先后被翻译成21种语言,在75个国家的2600余家报纸上刊登过。漫画的主角小狗“史努比”更是成为了号称拥有“全球三亿五千万忠实读者”的超级漫画明星。《花生》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漫画业中新势力的崛起。类似的成功范例还包括吉姆·戴维斯和他的《加菲猫》系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斯曼事件”的影响逐渐淡化,超级英雄的故事也开始回到美国人的生活当中。1956年,在《秀场》杂志的第四期上,新一代“闪电侠”正是登场,从而标志着超级英雄的复归。自此之后,“黄金时代”的英雄们大都重出江湖,而新一代超级英雄更是不断涌现,这其中包括在1962年登场的“蜘蛛人”(SPIDER MAN)、1974年首次亮相的“狼人”(WOLERINE),以及在90年代初出现“鬼面骑士”(GHOST RIDER)等等。然而,新时代的超级英雄们似乎再也无法找回他们昔日的“雄风”了。毕竟,“黄金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对于英雄的渴望也已经逐渐消逝了。
这一时期,美国漫画业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商业盈利模式的巩固。美国漫画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初步形成了“漫画作者→出版商→分销网(含专卖店)→读者”的商业运作模式。在战后,这个运作模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动,所不同的是,销售网络的规模和对读者群的覆盖面有了明显的扩大。而一些原本不大介入漫画销售的普通书店也开始涉足漫画的经销。
如今,美国漫画业年的产值在23亿美元左右,虽然在绝对规模上还相当有限,但利润率相当可观。以美国最大的漫画出版商马威尔漫画出版社(Marvel)为例,该出版社在2000财政年度销售总额为2.31亿元,而净收入总额却高达8890万美元,占销售总额的38.9%。除了漫画期刊和图书出版以外,对于漫画周边产品的开发和知识产权的再开发(形象授权)也正在成为美国漫画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战后的美国动画界,迪斯尼公司的霸主地位仍然无人能敌。在整个五十年代,迪斯尼公司先后推出了《仙履奇缘》、《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飞侠》等童话题材作品,不但延续了迪斯尼动画的口碑,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票房业绩。不过,迪斯尼并没有为成功而陶醉,反而不断摸索创新。他们先后推出了全真人演出的《金银岛》,以现实社会作为动画场景的《小姐与流氓》,以动物角色为主角的《101忠狗》,还有改编自历史传奇的《石中剑》等等。在1964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真人表演与动画相结合的电影《欢乐满人间》,一举夺得13项奥斯卡年度最佳提名。这一切都表明,迪斯尼仍然是一家拥有良好创新能力的动画企业。
在动画领域取得成功的同时,沃尔特又大胆的率领他的公司进军游乐场业。1955年,沃尔特在位于西海岸的洛杉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时至今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热爱卡通的人们心中永远的乐土。
就在像迪斯尼这样的老牌动画企业坚持传统动画理念的同时,以UPA为代表的小型动画企业则开始尝试“有限动画”的制作理念。他们不再追求类似迪斯尼动画片的那种高成本、大制作的华丽场景,转而采用低成本的制作策略,并通过故事情节的精心设计和音响效果来弥补视觉上的不足。事实证明,这种前卫的理念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在电视作为崭新的大众传媒兴起之后,原本在电影院中放映的动画片,和其他类型的影片一样受到了强大的冲击。而凭借着“有限动画”的理念,动画片开始逐渐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要求,进而成为各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王牌节目。随着电视动画片市场的扩大,几乎所有的动画公司都把主要精力转向了电视动画的制作,电视机里的动画世界也因此而变得绚丽多彩。
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动画片的生产和制作面临新的革命。迪斯尼公司再次充当了新技术的弄潮儿,推出一系列大制作的动画巨片,包括取材于安徒生童话的《小美人鱼》(1990)、根据阿拉伯古典名着改编的《一千零一夜故事》(1992)、根据莎翁名着改编的《狮子王》(1994)、反映早期北美殖民生活的《风中奇缘》(1995),以及第一部全部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等等。这些动画大片的推出不但体现了迪斯尼驾驭新技术的能力,而且还引发了“剧场传统”的回归,人们不再守着家里的电视机而是买票到影院里去观看动画片。这是电视取代电影成为最重要的动画媒体之后从没有过的现象。另一方面,以“梦工厂”为代表的业界新锐也在与迪斯尼的竞争中逐渐崛起,不断为世界各国的卡通迷们奉上精美的“动画大餐”。
③ 英国动漫专业大学介绍
英国大学对于动漫专业有着自己的教育方式,也培养了许多的人才,也有很多英国着名大学有开设动漫专业。下面就为大家列举一下:
1. 伦敦传媒学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伦敦传媒学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2006年被英国电影协会(UK Film Council)和Skillset机构认定为影艺学院(Screen Academy)。自此伦敦传媒学院跻身于所有实践导师、生产者和技术专家的人际网络关系中,学生也将因此获益。
伦敦传媒学院不接受托福成绩,申请时本科雅思不低于6.0,研究生不低于6.5。学费15180英镑每年。
申请时作品集最好包含你近期的学术和商业活动作品,展示你的动画制作能力和运用活动图像的能力。并且需要说明你的研究和制作过程。
2.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不接受本科申请,只接受研究生申请。
2年制,RCA的动画专业处在实践和研究是国际数一数二的,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和教导的环境,在文化和科技快速变化的时代,学生能够扩大和熟悉动态变化领域。通过创新、实践研究和不同环境的理解、传统和历史、工作坊、讲座、辅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学校动画专业的重点是培养与产业有关的导演、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动画专业是非常注重视觉精致、创新、多学科艺术和设计,其中包括和需要发展的技能和专长。这个学科的毕业生在高级创意角色的成功说明导演、制片人的实行办法是非常有效的。
大致学费:£28,400。
三大强势专业:
Computer Animation and Visual Effects MSc:computing,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or science 专业的,2.1,优秀行业背景经验可视为同等学历,专业的证书也可以被视为同等荣誉学位,必须要参加一个面试,其他专业优秀的学生可被考虑进入面试环节 雅思要6.5,单项不低于6。
3D Computer Animation MA:art, media or design专业的,2.1,优秀行业背景经验可视为同等学历,专业的证书也可以被视为同等荣誉学位,必须要参加一个面试, 雅思要6.5,单项不低于6。
Digital Effects MA:art, media or design专业的,2.1,优秀行业背景经验可视为同等学历,专业的证书也可以被视为同等荣誉学位,必须要参加一个面试并提交作品集, 雅思要6.5,单项不低于6。
3. 提赛德大学 - University of Teesside
计算机学院是全英最好的,动画制作与计算机游戏是全欧洲最先进的,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世界着名梦工厂、DISNEY等大公司等非常欢迎该学院的毕业生,其中电影哈里波特HARRY PORTER、阿凡达AVATAR和魔戒Lord of Rings的部分动画都是该校毕业生制作的,并且大学每年举办吸引世界各地顶尖动画制作大师的国际动漫以及电脑游戏盛会——Animex(国际动画节)。
大致学费:£10,950。
Digital Character Animation:申请时需要提供作品集,雅思6分,单项不低于5.5。
Digital Animation, Sound and Visual Media:优秀行业背景经验可视为同等学历,申请时需要提供作品集,雅思6分,单项不低于5.5,二月有开学。
4. 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此学校对于发放奖学金方面较为慷慨。
Animation MA:雅思6.5,需要提供作品集。
大致学费:£10,250。
5. 桑德兰大学-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Animation and Design MA:此特色课程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法,课程传授给学生用于开发所有类型动画的技能,如:三维模型动画、电影、动画和细胞抽象和实践技术等。学生可以选择专业和混合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产生多样化的组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学生的创作技术技能可以得到很大提高。art, design or media related discipline such as graphics, illustration, digital media, film and TV, media or three-dimensional studies, or fine art.需要作品集。
大致学费:£9400。
6. 爱丁堡艺术学院Edinburgh College of Art
爱丁堡大学下设的爱丁堡艺术学院是欧洲最大、建校历史最长的艺术学院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60年的爱丁堡美术学院。爱丁堡艺术学院以其独创能力和研究着称,与许多工业企业及国有部门都有联系。学院可以为学生提供到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学习的机会。爱丁堡艺术学院的许多职员都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策展人和作家。该校的毕业生在阿德曼动画,Django电影,福克斯等知名公司工作。其他人设立了自己的获奖的公司。
Art & Design:
大致学费 £15,750(可以申请5000镑的奖学金,但必须提早申请)。
MA Animation:
入学要求:2.1,即使没有相关专业背景也可申请,有相关经验可以被考虑。
MSc Digital Animation。
入学要求:人文、社会科学或者其他相关背景。
雅思要求:6.5(四个单项不低于6.0)。
④ 干货,动画留学哪个国家好
学动画,选行业龙头培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是一所有着20年历史的行业知名动画教育品牌,至今在全国13个一二线城市都拥有直营校区。想知道王氏教育实体培训有多强,去校区现场考察下就知道了,如果暂时抽不出时间,也可以先进官网跟在线老师详细了解:
点击:【王氏教育全国实体校区课程-在线试听】 http://www.huixueba.net/school/donghua/?zdhhr-2y1r-1052255741204347659
王氏教育较同类培训机构的优势:无论是创始人还是管理层都是动画专业的专家,了解整个产业,需求,就业,无缝深入到市场,做到投资型教育机构所不能企及的细致入微。王氏教育的课程研发也一直是行业争相模仿的对象,每个专业都由一线公司的项目总监参与研发和用人对接,学员无缝输送对应企业。学员遍布全国各大动画公司。
而在教学辅助研发上一直也是无出其右的存在,多年来拥有着巨大口碑的教学辅助产品包括:绘学霸APP:苹果商店应用市场均可搜索【绘学霸】下载,里面的动画视频教程多达8000多套,涵盖了所有的动画类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http://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0&zdhhr-2022n2y1r-1052255741204347659
⑤ 英国的动画片为什么都那么幼稚
英国的动画片很幼稚,可能是各国人们的文化不一样,它的文化习俗不同,做出来的动画片给人的感觉也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
⑥ 英国动画
英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是世界上动画先进的国家之一,发展较之美国,日本等国要相对缓慢。1906年城市贸易公司的《艺术家之手》,由前魔术家沃尔特·布思拍摄,内容表现一个画家画出一个小贩和他老婆在跳舞。这是英国最早的动画片。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 有400多位动画片专家为25家公司(几乎都是广告公司)所雇佣,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约翰·哈拉斯(John Halas,1912-1995)和乔伊·巴切勒(Joy Batchelor,1914-1991)。约翰·哈拉斯 1912年4月16日诞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家乡从事实验动画数年后,先在巴黎待了一阵,于1936年去往英国。1940年他和妻子乔伊·巴切勒成立了Halas & Batchelor公司,专门从事动画制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为政府制作了一些鼓舞民众士气,反法西斯的宣传教育动画短片,如《弥补》(Filling the Gap,1941)、《挖掘胜利》(Digging for Victory,1942)、《丛林战》(Jungle Warfare,1943)等。1945年约翰·哈拉斯和乔伊·巴切勒为英国海军部绘制拍摄了一部供教学用的《船舶驾驶》(Handling Ships,1945),全片长达70分钟,是英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该片使用实物模型定格技术拍摄。之后还拍摄了数部相同类型的动画片,如1946年制作的专题短片《现代健康指南》(Modern Guide to Health,1946)、1948年的《水消防》(Water for Firefighting,1948)、1949年的《潜艇控制》(Submarine Control,1949)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1951年到1954年三年之间,他们投入了70名动画家的人力终于完成了英国史上第一部长篇动画《动物庄园》(Animal Farm,1954)。本片是根据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的小说《动物庄园》改编的同名动画影片,主要表现了受到虐待的动物们奋起抗争压迫的故事。片中动物们由于不堪忍受庄园主的压榨,所以团结起来进行革命,在胜利后建立起自己的庄园,但胜利的果实很快又被同类所窃取。影片就是通过对动物世界的寓言式描绘,影射人类的现实生活,引起观众们对极权主义和社会体制的深刻反思。这部动画片到现在仍被列为动画史上的经典名作。1963年哈拉斯夫妇制作了动画短片《2000自发疯狂症》(Automania 2000,1963),该片反映的是汽车工业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具有很强的讽刺性,该片也在1964年获第36届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约翰·哈拉斯和乔伊·巴切勒夫妇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各种形式的优秀动画片,为英国动画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约翰·哈拉斯个人不仅在动画导演、制作上发挥他的才华,甚至投身动画理论、评论、教学和经营ASIFA(国际动画协会)上,展现了他过人的能力,他的成就与贡献,确立了他在世界动画史上大师级的地位。
⑦ 想请高人帮我分析一下现如今各国的动漫现状
全是自己写的,以自己看了很多动画后的感受。
中国:中国动漫现在还在动漫的初级阶段徘徊。
主要的问题:人们的观念落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动画制作者总认为动漫是给小孩子看的,而家长对动漫中稍涉及“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如《虹猫蓝兔七侠传》),所以动漫低幼倾向严重。不仅如此,中国的电脑特技、影视技巧方面有待提高,也应该改改一味模仿的毛病。
美国:美国的动画可以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但是他们的漫画总是落于俗套,单纯搞笑和单纯教育式的动画片太多,不像日本将动漫涉及到了日常生活、心灵感受等领域。
日本:不用说,典型的动漫大国,动漫业的发展涉及生活各个领域,周边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对国外有很深的影响(比如中国、美国)。日本漫画剧情引人入胜、画技高超。动画制作精美,技术应用也恰到好处。可以说是世界动漫的number1。
法国:法国动画与其说是动画,不如说是艺术片。给人难以言喻的美感。。。而且内容不落俗套,意味深长(如《疯狂约会美丽都》),多社会现实题材,别具一格。但是很多人可能因为看不懂而无法接受。。。总之,法国动画是最具艺术美得动画。
英国:英国的动漫有些糟糕(或许是我个人没看到好的),总之感觉很老旧,没有跟上时代潮流。还有些装模作样-个人感觉。
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式的感觉。。。很有意义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2932984&iid=3988526&cid=9,与法国的动画同属于艺术片,但风格不同,你可以看看。。。
西班牙:浪漫、富有想象力、平民艺术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2HK4bJHtb0/
个人偏爱日本与法国的动画。
意大利:不是很出名,部分动画风格抽象,就像一般的讽刺漫画给做成了幻灯片。。。总体来说,不行。
欧洲除了法国,基本上动画业不怎么样。
另外,中国在动漫上的造诣确实也不能抹杀,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还得过国际大奖。而且80--90年代的中国动漫极具本国特色,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如邋遢大王、魔方、黑猫警长、葫芦娃、舒克和贝塔),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作品,至少比中国现在的四不像好多了。不过,中国最近做出了《秦时明月》、《三国演义》(中日合作)的等还不错(不能称好)的动画。我期待中国动漫的崛起!
⑧ 英国动画片有哪些
英国的许多动漫工作室在一系列专业领域内拥有全球公认的专业技能。其中,学龄前故事和涉及动漫尤其令英国引以为傲,如广为热播的多媒体定格动漫连续剧《查理与罗拉》(由Tiger
Aspect Proction制作)和《小羊肖恩》(由Aardman Animations制作)。
英国的动漫短片在国际上也口碑甚佳。比如Aardman
Animations公司的《超级无敌掌门狗》(Wallace & Gromit)系列就赢得了一连串奥斯卡大奖。
在英国,有一些世界顶级公司专门为影片提供计算机生成视觉效果,如Double
Negative公司。在该公司众多作品当中,《哈利 波特》系列尤为世人所熟知。
英伦风动漫 1、黑执事
《零之使魔》很好看的动漫呢 是魔法的恋爱动漫 剧情搞笑 动漫人气也很高的 声优阵容应该是强大的吧 男主打斗的时候很帅 女主很野蛮 是个后宫动漫 喜欢男主的很多 因此不少挨女主的揍 每季的结局都很好 (本人现在正在看这个)
《双子星公主》很萌的动漫啊~ 剧情搞笑的 人气 应该不是很低叭(这个本人正在看)
《Happiness!》魔法+校园+恋爱的动漫 男主因某些原因隐藏自己会魔法的事情 但是最后一集才展现出来 当然是最厉害的了 女主一直都喜欢男主的 当然也很卡哇伊的 剧情不错的 剧动漫里有高人气的伪娘来助阵 剧情肯定不错的
《爱丽丝学院》拥有天赋才能的力量以及有那个能力之人的总称,这部作品的主轴。<学院爱丽丝>TV版共26集+总结集,我很喜欢这个动漫的。
《机神咆吼》 推荐 ~ 女主是个魔法书 与男主定了契约(在男主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情况下) 后来就整天缠着男主 结果 男主就被迫接受这个契约了 好像是女主先喜欢上男主的吧 时不时会吃醋 在一次任务是时 男主中了某种毒气 差点把女主那什么了 幸亏女主禁得起男主的诱惑 推开了男主 以后他们俩就坠入了爱河 剧情也不错 人物都很好 结局也可以 OVA别看啊 是别的事情了
《染红的街道》剧情不错 人物很好 结局是烂尾 不推荐的 但是没有那结局的话 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动漫 这个动漫结局没有伤感 只是有点太惊讶了 所以称为烂尾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人物很好 内容也行 很推荐这个 (本人刚看完)
《草莓棉花糖》 很不错的动漫 特喜欢 人物很萌 非常搞笑 但是看得人好像不多 一共12集
《sa特优生》 台设立在私立白选馆学院高校,是一所成绩顺位从“A”开始至“F”为区分班级的学校,而成绩最优秀的“SA”班级只有七名学生,从制服到待遇都是特别的,因此本部作品是描写华园光等七人的极乐精英们优雅的学院生活故事
《金色琴弦》 校园+爱情+音乐 情节一般般,但音乐的却好听,看后有种想学习乐器的冲动,帅哥一大堆,连无名小卒都是帅哥,服装发型超美型,很养眼的
《skip·beat》(动画《下一站巨星》):由于发现被进入演艺圈的男2号欺骗感情而爆发怨念,进而全力冲击演艺圈的女主发誓向男2复仇的爆笑励志故事。
《翼年代记》:因为意外.令小樱的记忆羽毛四散至不同的空间,而法伊及黑钢亦为了不同理由与小樱及小狼共同进行穿梭在不同异世界去寻找小樱的羽毛的旅程。喜欢CLAMP的人不容错过,基本上所有创作过的角色全部粉墨登场,魔幻、温馨、思考都有涵盖,可惜有点长了……
《高达》太经典了 (话说本人有个哥哥 迷这个都迷的不行的 )我发现很多动漫人物都喜欢高达~如 军曹
《EVA》我感觉和高达差不多 共同点就是 本人都看不懂...
《吸血鬼骑士》: 十年前,名叫玖兰枢的吸血鬼救了优姬;十年后,日间部的优姬和锥生零一起担任学园的“守护者”,守护着夜间部(全是吸血鬼)的秘密……
《伯爵与妖精》: 妖精博士莉迪雅接受青骑士伯爵爱格德的邀请,协助他找寻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宝剑,故事围绕宝剑所引起的纷争。
《心跳回忆only love》恩 真的很好看的校园恋爱动漫 怎么说内 整个剧情以恋爱搞笑为主题 没有太多的悲伤 但是 毕竟是后宫的动漫 男主必定选其一 少不了伤感的 但是这伤感看起来又很温馨 这一说是不错的校园恋爱动漫
《阴守忍者》我看的最上火的动漫了 是后宫动漫 喜欢男主的也很多 但是最后男主肯定是女一号的了 但是看起来很上火的 女一号是个脑残 男主是个迟钝 脑残碰上迟钝看的急人啊 结局算是在一起了 为什么是“算是”的呢 自己看吧
《守护甜心》有2部,第二部《守护甜心 心跳》 还不错,画风也很好,剧情也不错,就是有点幼稚 魔法+变身
《蜜X蜜Drops》虽然只有两集,但还是很精彩的,人物美型。
《僵尸借贷》看了第一部,怎么说呢,恐怖也不恐怖,养眼,也还好,两个僵尸都蛮帅的。
《地下巧克力》一集就5分钟左右,一共13集,大概一小时就能看完,我觉得还蛮好玩的。
《吸血鬼骑士》全帅哥助阵,男后宫,女生一定要看,画风很好看,剧情也相当不错,08年4月强压鲁路修跃居人气排行榜第一
《地狱少女》主要讲的是人内心世界的丑恶,基本上一集一个故事,值得一看,人物设计不是那么好。
⑨ 英国动画片的发展史(急需)
英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诞生了象莎士比亚、牛顿和培根这样的世界巨匠。英国也是世界上动画先进的国家之一,发展较之美国,日本等国要相对缓慢。1906年城市贸易公司的《艺术家之手》,由前魔术家沃尔特·布思拍摄,内容表现一个画家画出一个小贩和他老婆在跳舞。这是英国最早的动画片。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 有400多位动画片专家为25家公司(几乎都是广告公司)所雇佣,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约翰·哈拉斯(John Halas,1912-1995)和乔伊·巴切勒(Joy Batchelor,1914-1991)。约翰·哈拉斯 1912年4月16日诞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家乡从事实验动画数年后,先在巴黎待了一阵,于1936年去往英国。1940年他和妻子乔伊·巴切勒成立了Halas & Batchelor公司,专门从事动画制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为政府制作了一些鼓舞民众士气,反法西斯的宣传教育动画短片,如《弥补》(Filling the Gap,1941)、《挖掘胜利》(Digging for Victory,1942)、《丛林战》(Jungle Warfare,1943)等。
1945年约翰·哈拉斯和乔伊·巴切勒为英国海军部绘制拍摄了一部供教学用的《船舶驾驶》(Handling Ships,1945),全片长达70分钟,是英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该片使用实物模型定格技术拍摄。之后还拍摄了数部相同类型的动画片,如1946年制作的专题短片《现代健康指南》(Modern Guide to Health,1946)、1948年的《水消防》(Water for Firefighting,1948)、1949年的《潜艇控制》(Submarine Control,1949)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1951年到1954年三年之间,他们投入了70名动画家的人力终于完成了英国史上第一部长篇动画《动物庄园》(Animal Farm,1954)。本片是根据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的小说《动物庄园》改编的同名动画影片,主要表现了受到虐待的动物们奋起抗争压迫的故事。片中动物们由于不堪忍受庄园主的压榨,所以团结起来进行革命,在胜利后建立起自己的庄园,但胜利的果实很快又被同类所窃取。影片就是通过对动物世界的寓言式描绘,影射人类的现实生活,引起观众们对极权主义和社会体制的深刻反思。这部动画片到现在仍被列为动画史上的经典名作。
1963年哈拉斯夫妇制作了动画短片《2000自发疯狂症》(Automania 2000,1963),该片反映的是汽车工业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具有很强的讽刺性,该片也在1964年获第36届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约翰·哈拉斯和乔伊·巴切勒夫妇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各种形式的优秀动画片,为英国动画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约翰·哈拉斯个人不仅在动画导演、制作上发挥他的才华,甚至投身动画理论、评论、教学和经营ASIFA(国际动画协会)上,展现了他过人的能力,他的成就与贡献,确立了他在世界动画史上大师级的地位。
⑩ 英国的动漫有什么特色
人物比日本的朴素很多
但造型比较喜欢夸大人物特征
喜欢用粗线条
你可以用中国现在的动画做比较(中国现在的动漫走的欧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