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为什么差

英国为什么差

发布时间:2022-09-24 09:32:19

⑴ 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为什么近些年在逐渐的走下坡路

首先英国的人口本来就不多。所以英国是缺少劳动力的。虽然说英国在17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国家,殖民也是覆盖的非常广,但之后因为英国的一些管理和不肯创新,导致了最后英国慢慢的越来越差。

所以说现在英国的领导人需要想一个办法来领导英国。重新在国际的舞台上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⑵ 英国在二战过后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在二战过后衰落的原因:
1. 二战结束后,英国沿袭二战时的计划体系。官僚系统过于庞大,资源集中于中央,工会势力强大,所以经济失去活性。
2. 经济的快速衰落,让英国国内政治也极不稳定。在撒切尔夫人之前,首相频繁下台,导致政策缺乏连续性。
3. 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改革虽然激活了经济,但公共服务部门如医疗和教育体系更趋于集中,消耗大量的资源。
4. 英国金融业发达,金融巨头的话语权也很大。为了保护金融业利益,英镑不断走高,导致国内制造业转移。
5. 二战后,英国参与了数次冲突,比如马岛海战和伊拉克战争。这带来经济上的包袱。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对德宣战后,却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采取了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静坐战争”,拥兵百万却按兵不动,听任德军放手进攻波兰,导致华沙于9月底沦陷。这实际上是英法在已经对德宣战之后仍在继续延续绥靖政策,希望德国在占领波兰后继续向东,进攻苏联。没想到1940年6月,德国在占领波兰后却立即转头进攻法国,6月22日法国沦陷,这也宣告了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绥靖政策没能让英国避免战争,从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开始,英国就面对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险恶的形势。除了派往欧洲大陆的远征军一路败退,在敦刻尔克丢弃了全部重装备后狼狈地撤回了英伦三岛以外,海上的局面更加严峻,英国是个岛国,海上运输线可以说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德国海军的潜艇从英国宣战的第一天起就对英国的海上交通线开始了袭击——9月3日“雅典娜”号客轮被击沉,从此以后被称为大西洋海战的海上破交和保交作战就全面展开,并一直持续了整个战争。

⑶ 大英帝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大英帝国因何衰落:

一、经济危机
从1825年到1900年,英国差不多每过十年就要进行一次经济危机。作为工业革命母国,虽有庞大的殖民地,但不能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问题,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受到质疑。
这产生的三种后果:
1、工业折旧率高,经济包袱重,再加上自身资源的匮乏,经济恢复速度慢。
2、资本的逐利性将注定资本家更愿意将国内的资本转向更为廉价的殖民地而不是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3、经济复苏的主要办法是对商品倾销地的争夺,尤其是亚洲和北美市场。

二、德国强势崛起
1、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已然由自由竞争时代发展到垄断竞争时代,其凶猛的竞争者是大陆霸者,法兰西,主要的竞争地由原来的亚洲转变成北美。另一方面,德意志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在1871年完成统一,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法兰西展开大陆霸权的争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2、德国工业用了差不过40年的世间就走完了英国百年的道路。19世纪90年代,德国鲁尔区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重工业区。此外,德国教育的全面兴起。20世纪初柏林已经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1914年,德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3、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崛起的不仅仅有德国,还有后来影响世界格局的俄国。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以国家的形式展开竞争,由此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也隐含着德国对英国王权的挑战。从参战双方看,一方为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另一方: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
产生后果:
1、英国自身实力的衰退,尤其是对海外殖民地控制的弱化,失去了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牵制德国发展的威胁被解除。另一方面,奥匈帝国的解体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强化了德国在东欧、北非事务上的国际话语权。
3、美国的迅速崛起,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对英国的旧王权发起挑战。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果把美国当做英国世界王权的继任者,二战依然是德国对世界第一王者的挑战。看参战方:德国、意大利、日本、保加利亚、匈牙利(奥匈),另一方: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俄国)。对比一战参战国,双方阵营没有多大区别。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只过了20年。而1900年至1920年,英国的经济是停滞的,本以为一战战后经济能够迅速恢复,可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让这一切化为泡影。而这次危机带来的后果不仅仅于此:
1、国家干预经济主义的兴起。大萧条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前所未有的灾难,不得不说和一战的损耗有极其重要的关联,尤其是身处战争漩涡中心的英国和法国。
2、苏联在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经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绩。经济快速发展。
3、德国法西斯的上台也采取了经济干预政策,经济迅速恢复。一战后的国际格局也促发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强势报复性反弹。

⑷ 为什么二战中的英国这么弱

现在仔细想来,二战时期的英国似乎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仗。不列颠空战中算是抗住了德国人,然而在北非被隆美尔一顿狠揍,后期在美国的强力支持下才打赢了阿拉曼战役;在东南亚动不动就是投降,甚至惨到中国都要帮他派遣远征军;欧战就更不行了,蒙哥马利搞了个“市场花园”,然后被德国人揍得满头包。而一战前的英国可是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帝国”,同时一战结束后它瓜分的战利品也是最多,德国的殖民地有百分之六七十都归了英国人了,它怎么就变成了二战中的弱鸡了呢?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并没有听取传统工业之外的声音,他们对于新兴工业重视不足。甚至于为了保护传统工业,英国政府不惜动用贸易保护来挽救那些生产效率低下的传统工业,使得新兴工业没有机会成为经济恢复的引擎。当英国人还在想方设法保护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时,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又给了英国人一记重拳。700万英国人因此而失业,为了保护国内就业,英国又执行了更为严苛的贸易保护。

这恶性循环就这样被建立了,为了保护就业,不能淘汰传统的低竞争力企业;又因为传统的低竞争力企业太多,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又引发了更强烈的贸易保护;这所谓的经济恢复政策,也就更难执行了。

⑸ 英国为什么走向了衰落

二战时候英国本土被轰炸太厉害,而且战后很多殖民地趁机独立,导致不能吸血。而美国本土没有经历战火,大发战争财。

⑹ 英国是怎样衰落到今天的地步的

英国的衰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二战大概是最重要,但是又最无奈的原因了。有很多人甚至认为,二战的最大战败国既不是发动战争的德国,也不是沦为非正常国家的日本,而是作为战胜国的英国。正是因为二战对英国军事工业和本土经济的毁灭性打击,才让英国在二战结束之后,没有办法继续维持大英帝国的体面。

在军力和经济实力上已经得不到殖民地信任的英国,才终于堕落成了一个现在的二流国家。

⑺ 英国为什么渐渐衰弱了

英国衰落的经济因素

英国衰落的具体表现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主要是随着“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后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消极因素,原来的优势开始转化为一些沉重的包袱,包括陈旧的生产部门,墨守陈规的技术,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等等。陈旧的生产部门是指在英国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传统的工业部门,新的生产部门发展迟缓。英国企业界的基本态度长时期是保守的,它不愿采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也不重视技术教育,以至于在技术上缺乏创新,因循守旧。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是指英国经济中长期保持了资本主义初期的那种传统的经营管理,无论是企业经营规模和组织还是企业的管理工作都大大落后于美国和德国。这一切不仅削弱了英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外流。资本过早地涌向国外,又反过来影响英国经济的增长率,使得英国工业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
同时在经济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精英阶层的队伍在英国也不稳定。由于英国工商界的经济待遇较差,令人遗憾地造成了大量工程及管理人才外流。

社会结构的因素

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独特的社会结构。即它不是像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那样,只有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的两层式的社会结构,而是有一个强大的中间阶层。正是这一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得当时的英国具有了其它欧洲国家所不具有的活力,由于中产阶级有条件积极地从事工商活动,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而到了维多利亚时代,从形式上看,已是中产阶级大获全胜的时期,土地贵族的政治和经济优势都在丧失。但这一趋势并不意味着贵族统治阶级已经消亡,已经被赶出历史舞台了。19世纪上半叶围绕着济贫法的一系列政治斗争,最终使贵族重塑自己社会主人的形象,而发了财的资产阶级不得不对自己的暴发户的形象进行修饰,并在不知不觉中向贵族阶层的价值观念靠拢。
这方面显示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产阶级对购买地产的热情。购买地产不是为了进行新的农业投资,为了发展农业,而纯粹是为了享受拥有土地的乐趣。换句话说,原来富有进取精神的资产阶级现在已经在向土地贵族的精神世界靠拢,他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了他们的前辈得以成功的那些精神因素,而接受了一个与竞争性的工业精神毫不相关的新概念绅士。而这一概念本质上是旧贵族价值观念在新形势下的复活。正如罗素所说,“绅士是贵族为了使中产阶级遵守秩序而发明的一个概念。”此外,英国贵族的结构相对松散,具有某种流动性,这种独特结构也使得它比欧洲的其他贵族更易于吸收新的精英进入自己的队伍。据庞弗里的统计,从1837至1911年间,新上升到英国贵族阶层的人中,其他非贵族出身的人越来越多,从1837年左右的10%上升到1911年的43%。不仅如此,英国的实业家还开始和贵族“融合”,由此而产生的一些英国垄断集团的特点是贵族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个世纪以前实业家就开始与贵族在经济上联系在一起,以后则是在社会文化方面进一步接近与结合,迄今英国还保留了让有爵位的人点缀大公司董事会的习惯。1978至1979年间,在英国最大的50家工业公司和24家存款与贸易银行的主席人选中,有31位爵士和11位勋爵。当英国的企业家们开始效仿贵族的生活方式时,公司的活力也就丧失了。

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因素

英国十分重视绅士文化与生活方式。绅士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把追求一种田园式的生活放在首位,当中产阶级把绅士作为自己的形象来效仿时,他就把自己赖以成功的工业精神丧失了。正如韩德森爵士所说:“英国的生活方式,即专心致志于追求悠闲的生活而非工作。”英国能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不被侵犯,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英国人的创新精神。这种不断的进取和创新精神,就是所谓的工业精神。到十九世纪中叶,斯迈尔斯等人曾认为工业和农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但在英国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英国式的理想是对一种田园牧歌生活方式的向往,而工业化却是与“黑暗的魔鬼般的工厂”联系在一起的。很多工业家把工商业活动只看作一种业余的事,常常有一些十分成功的企业家完全离开了工商业界,另外一些企业家尽管还在从事工商业活动,却只把它看作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经济上的机遇。这样一种心态最突出地反映在英国的家庭公司的发展上,英国在历史上最早产生了各种以家族为基础的公司,但却迟迟不能形成非个人性质的更大的垄断公司。因为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已为自己的家庭挣来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自己也具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现在他所需要的是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周末的休假,去参加各种绅士的娱乐活动,没有必要再纠缠于“俗务”之中了。所以,他们更乐意用一种“休闲”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社会角色。

政府的作用

由于历史的因素,英国长期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在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强国时对英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它有利于英国向其他国家倾销自己的产品。它是一个不大的岛国,人口在1890年时也不过3740万,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它的人口中的78%成为了城市人口,从而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在工业方面的从业人口,所以世界的主要大国如美、德、法和俄罗斯这些主要的对手还未来得及向它挑战。然而,就在1870年这个英国历史上公认的顶峰时期,美德等其它工业国开始赶上来了。它们的商品不仅巩固了本国的市场,而且进入了英国原来的势力范围。1870年德国的保护关税政策,1890年法国和美国的同样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英国的出口贸易。由于其他的各种制约因素,英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无法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其中固然有政府决策的责任,也与英国的各个行业有关,如棉纺业在原材料和成品两方面都依赖国外市场,英国城市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的粮食,如实行保护关税则势必使英国国内市场的粮食价格上升。这些因素都使得英国政府难以采取断然的措施。然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英国人古老的观念,即认为政府的干预是一件只有利于少数人的行为,是一种为既得利益集团服务的事。在这样的习惯制约下,英国政府长期未能采取一些有效的有利于发展的政策。比如对技术教育的忽视,使得英国在19世纪后期不能如德国和法国那样提供足够的技术工人。对一些重要的科研领域,政府也未能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而是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在20世纪的90年代,英国的职业培训在22个发达国家中也是倒数第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英国政府内居然没有一个主管工业的大臣。在经济上英国政府未能有效地帮助自己的工业发展,但在对外政策上英国政府却在有意无意地加重自己的经济负担。尽管英国的国力已经下降,并且一再发表从世界各地撤军的声明,但迄今仍然没有主动撤出任何一个殖民地。就这方面而言,英国政治家们没有正确估计自己国家的实力,在国际事务中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从而加重了英国的经济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英国的衰落。

既得利益集团的种种作用

英国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工业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利益集团。
然而,这些利益集团往往把自己的小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为了谋取自己小集团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特殊的利益集团关注的主要是分配领域,至于如何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能,则不是单个利益集团需要考虑的事。这一点,在英国的劳工运动和劳工组织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劳工运动的斗争目标主要是集中于分配领域。由于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工会结构与劳资关系也具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无论法国还是德国,都没有按行业划分的工会。一个人能否取得会员资格,取决于其工业部门,而非其所干的行业。这样,一个工业部门中某一行业,为了谋取本身利益而损害其他行业或整个企业利益的情况,便无发生的可能。法德两国工会的数目比英国少得多,参加工会的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也比英国小得多。换言之,英国独特的工会结构增加了劳资双方达成妥协的难度。此外,工会和类似的组织降低了社会吸收新技术来重新分配资源以便对变化了的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率。
这些类似利益集团发展到最后,往往产生一种本能的排外心理。比如外科医生,如果人数过多,那么医生的工资水平就会下降。所以,世界上的各种医生协会总是本能地限制其成员的增加。
利益集团的形成在每一个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清除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在发展中的负面影响,是每一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迄今为止尚无良策可以有效解决的问题。相对而言,在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上历史越久的国家,它要清除这些利益集团就越困难,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就越大。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在这方面所背的包袱自然也就最沉重。

1、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造成的),由日不落帝国到世界工厂到衰落
2、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中,英国的资本大量输出到殖民地,导致国内的技术和设备得不到更新(是由于资本家在殖民地获得利益更加容易)
3、第二次科技(工业)革命中英国的资本外流
4、一战和二战英国损失惨重

⑻ 大英帝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大英帝国衰落原因:

一、经济危机
从1825年到1900年,英国差不多每过十年就要进行一次经济危机。作为工业革命母国,虽有庞大的殖民地,但不能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问题,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受到质疑。
这产生的三种后果:
1、工业折旧率高,经济包袱重,再加上自身资源的匮乏,经济恢复速度慢。
2、资本的逐利性将注定资本家更愿意将国内的资本转向更为廉价的殖民地而不是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3、经济复苏的主要办法是对商品倾销地的争夺,尤其是亚洲和北美市场。

二、德国强势崛起
1、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已然由自由竞争时代发展到垄断竞争时代,其凶猛的竞争者是大陆霸者,法兰西,主要的竞争地由原来的亚洲转变成北美。另一方面,德意志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在1871年完成统一,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法兰西展开大陆霸权的争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2、德国工业用了差不过40年的世间就走完了英国百年的道路。19世纪90年代,德国鲁尔区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重工业区。此外,德国教育的全面兴起。20世纪初柏林已经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1914年,德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3、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崛起的不仅仅有德国,还有后来影响世界格局的俄国。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以国家的形式展开竞争,由此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也隐含着德国对英国王权的挑战。从参战双方看,一方为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另一方: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
产生后果:
1、英国自身实力的衰退,尤其是对海外殖民地控制的弱化,失去了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牵制德国发展的威胁被解除。另一方面,奥匈帝国的解体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强化了德国在东欧、北非事务上的国际话语权。
3、美国的迅速崛起,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对英国的旧王权发起挑战。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果把美国当做英国世界王权的继任者,二战依然是德国对世界第一王者的挑战。看参战方:德国、意大利、日本、保加利亚、匈牙利(奥匈),另一方: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俄国)。对比一战参战国,双方阵营没有多大区别。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只过了20年。而1900年至1920年,英国的经济是停滞的,本以为一战战后经济能够迅速恢复,可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让这一切化为泡影。而这次危机带来的后果不仅仅于此:
1、国家干预经济主义的兴起。大萧条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前所未有的灾难,不得不说和一战的损耗有极其重要的关联,尤其是身处战争漩涡中心的英国和法国。
2、苏联在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经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绩。经济快速发展。
3、德国法西斯的上台也采取了经济干预政策,经济迅速恢复。一战后的国际格局也促发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强势报复性反弹。

阅读全文

与英国为什么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的薯片有多少种 浏览:104
英国租房有什么问题 浏览:272
中国男篮对希腊徐杰得多少分 浏览:437
越南打表多少钱 浏览:332
电脑版越南服怎么改模组 浏览:264
中国什么省最有钱 浏览:962
印度有多少红茶 浏览:207
中国做了哪些努力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浏览:103
印度香蕉怎么煮最好吃 浏览:477
印尼花梨木多少钱 浏览:672
意大利语有了一点点基础该怎么学 浏览:941
英国禁用什么塑料 浏览:938
印度为什么屠宰牛 浏览:654
援伊朗医生有多少报酬 浏览:383
印度饼名字怎么样 浏览:478
在越南住一个胶囊酒店多少钱 浏览:459
印度的刘怎么写 浏览:800
越南缺哪些中国产品 浏览:845
意大利空耳什么意思 浏览:719
为什么伊朗有丝绸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