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ANSYS收购SpaceClaim时打着什么样的如意算盘
近日CAE厂商ANSYS 8500万美元收购Spaceclaim一事,虽然谈不上震惊行业,但的确也引发了许多行业人士的热议。国外CAD行业其实一度对SpaceClaim的发展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有许多CAD专家认为SpaceClaim有可能成为下一个Solidworks。碰巧的是,SpaceClaim与Solidworks还有不少历史渊源。SpaceClaim是Mike Payne于2005年创立的。如果你了解这个行业的话,Mike Payne对你来说应该是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了。他参与创立的公司包括PTC和Solidworks。这些公司都深刻地影响着,甚至改变了机械设计行业发展的轨迹。
SpaceClaim的产品很容易上手掌握,并拥有直接建模这一招牌功能。创始人有多次成功的创业经历,团队开发出不错的产品,CAD业内人士也对其产品给予极高的认可,这听上去一切都如此顺利。但即使前路看似一片光明,SpaceClaim还是免不了要接受一场行业内“风雨的洗礼”。
有些人可能会说Spaceclaim没有取得像Solidworks早期那样的快速发展都是因为产品定价策略失误导致的。SpaceClaim很早就推出按需订购服务(subscription)的收费模式,当时采取这种模式的厂商还寥寥无几。由于该定价策略没能成功,最终SpaceClaim抛弃这种方式改为更传统的永久授权模式。然而,这个领域已经早被Solidworks和Pro/E吞噬了,要从这些厂商手中抢夺用户无异于虎口拔牙。
SpaceClaim的战略实际上是让用户必须要有两个CAD系统,但是这并不是CAD用户想要的。然后,他们就会成为CAE软件、CAM系统、甚至是ECAD系统的前端应用。或许,用户会使用它来查看、转换CAD数据。但如果需要更多的功能,还是用回Solidworks或Pro/E方便一些。这样一来,SpaceClaim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
在上年12月份,SpaceClaim宣称其拥有40,000名用户。这听上去挺好,但是并不足以改变整个行业大环境。因为其竞争者Solid Edge的用户数量一早就已经超过这个数字了。
联合创始人的离开
当一个创立者离开了自己的公司,然后加入了同行业中另一家公司时,这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对SpaceClaim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SpaceClaim的联合创始人Blake Coulter在2013年初离职选择加入另一家创业公司Grabcad。Grabcad于2013年推出云端的CAD应用服务,其CEO甚至放言说要把Grabcad做成全球最大的机械设计软件提供商,其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也令行业其他对手不得不重视这家创业公司。相比之下,SpaceClaim的市场目前则处于低迷状态。Blake在SpaceClaim时总是不知疲惫地在网上跟他的朋友讨论技术问题,邀请行业人士对产品进行测评,加上时不时对一些使用SpaceClaim的大客户案例的宣传,这些都让SpaceClaim的名声不断提升。而更具打击性的是,其市场部副总裁Bernie Buelow在Blake离开不久后也选择了离去。目前这一职位一直空缺着。
白色骑士ANSYS
这个时候,ANSYS出现了,以8,500万美元收购了SpaceClaim。这一数字乍一看可能感觉挺不错,卖了个好价钱。但是如果跟达索17年前收购Solidworks的3.1亿美元相比,恐怕有点相形见绌。更具讽刺性的是,那时候Solidworks只有6,000个用户,而今天的SpaceClaim已经有4万个用户了。
CAD业内人士表示,达索收购Solidworks是为了快速获取他们已经建立的经销商渠道,但更重要的是Solidworks被收购前已经是行业新星,发展态势非常迅猛。
同在一条船
SpaceClaim已经跟ANSYS早有合作。SpaceClaim早就为ANSYS开发3D建模的前端应用。这看似合情合理,作为CAE解决方案,ANSYS的优势并不在建模上,而SpaceClaim的专长则是直接建模技术。但是为什么要花重金去收购一个依附于你的产品呢?还要为之付8,500万美元?这里小编并没有查收确切的数字说ANSYS每年要为SpaceClaim支付多高的授权费。但从长远看,将Spaceclaim收入麾下除了能够节省一笔不小的授权费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做更好的产品整合。
对Autodesk的回应
如果你看过微小网早前针对Autodesk 2.7亿美元收购CAD/CAM厂商Delcam的新闻,你应该很容易能理解为什么说这是对Autodesk的回应。Autodesk虽然靠到处砸钱收购了不少公司而将产品线拉得非常长,但行业人士对其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家传统CAD厂商。Autodesk 2.7亿收购了全球最大的CAM厂商Delcam弥补其在CAM领域的短板之后,不免会引起其他巨头的骚动。不过这一收购并不为行业人士看好。一家CAD公司对结构分析能懂多少?谁会相信他们提供的软件分析解决方案?他们现在渠道并不能很好的支撑这个产品的服务。“不像我们,我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们有可行的解决方法。我们的结果是精确的。我们有一大批博士帮我们写程序,又有一大批博士在使用我们的程序。Autodesk有什么?”国外一个CAE论坛上有CAE厂商这么吐槽Autodesk收购Delcam一事。
这样带有偏见甚至攻击性的言论估计都被CAE行业的领导者ANSYS看在眼里。ANSYS看到了Autodesk正享受着这些“攻击性言论”带来的名气。就像Autodesk希望为其CAD用户提供CAE服务一样,ANSYS又为什么不能通过收购让其CAE行业用户也更好地使用上CAD工具呢?这玩的是同一个把戏。
最有可能对ANSYS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感兴趣的是机械CAD用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机械工程师。这些用户所接受的教育或培训基本都会包括有限元分析和其他分析工具的使用。ANSYS加SpaceClaim的解决方案,对吸引这些工程师来说可谓是绝配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组合。或许ANSYS还有其他收购对象可以选择,但是既然已经与SpaceClaim早有合作,收购已经有紧密合作关系的伙伴比重新去物色另一家厂商显然要靠谱太多了。
❷ 如意算盘的意思
如意算盘释义:
比喻考虑问题时从主观愿望出发,只从好的方面着想打算。
[拼音] [rú yì suàn pán]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好便宜!你倒会打如意算盘;十三个半月工钱;只付三个月!你同我了事;我却不同你干休!”
❸ 雕刻的如意算盘代表什么意思
手拿算盘估计是刻的白圭,据说白圭是商人的祖师爷,据《史记.货殖列传》云:“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意思是说,天下经商作生意的人,都尊白圭为祖师爷。因为他善于经营,重视经营,他的经营理念和成就,为后世经营者们所师法,所以后世的商人都尊他为本行业的祖师爷。一直到1949年以后,有一些商店还供奉着白圭,只是现在许许多多的商家都开始供奉财神爷了。
❹ 香港回归过程中英国制造了什么事件阻止
核弹,以核为威胁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当时的香港不仅是英国工业制品的倾销地,还成为英国与亚洲各国经济往来的桥梁,许多英国大型公司也纷纷在香港落户。
与此同时,香港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1959年7月,英国内阁大臣诺曼·布鲁克在致首相麦克米伦的信中就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对英国的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经济意义。从战略上讲它已经是我们在远东地区最后的反共堡垒了,基于政治考虑,我们不能放弃它。”
当时,英国很担心中国会搞突然袭击,以武力“夺取”香港。为了继续留在香港,英国认为,用常规战争不能达到目的,英国政府决定在必要时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核计划政策并不是英国政府的突发奇想。1952年英国成功试爆原子弹后不久,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就制定了一份“全球战略文件”,明确提出将使用核武器遏制对手。1956年,英国人在一份绝密作战计划中写道,如果东盟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话,中国军队有可能进入缅甸,届时英国将毫不犹豫地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这是英国首次将核战争的目标对准中国。
几年后,英国再次讨论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可能性。1961年2月22日,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姆致信首相麦克米伦,认为“如果中国政府有一天要动用武力收复香港了,英国政府可以采用常规武器或实施核打击来解决,但显然动用核武器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一建议得到麦克米伦的赞同,到1961年3月,英国政府内的主要负责官员已经对核打击中国的计划达成了“一致意见”。
在新加坡部署核轰炸机
为贯彻英国政府的核计划,英国军方开始为核轰炸中国进行秘密的准备。当时,英国的“胜利者”、“勇士”和“火神”三种重型轰炸机可以携带原子弹,但由于中英距离遥远,它们无法从英国本土起飞,执行轰炸中国的任务。英国在东南亚的军用机场也由于设施有限,不能支持这些轰炸机起降,所以无法对中国实现核打击。
为此,英国空军决定,从1957年起,在马尔代夫的冈岛修建重型轰炸机场,同时扩建新加坡的丁加机场。英国空军认为,它们不仅能作为皇家空军远程奔袭中国的落脚点,还能成为英国原子弹轰炸机的临时基地。1958年,英国国防部又在丁加机场秘密兴建了一座永久性核武器储存基地,并准备把48枚核弹头运往该基地。
1962年,英国首次将“红胡子”战术原子弹运往丁加机场,原子弹轰炸机也开始进驻该机场。紧接着,英军在丁加基地进行了频繁的模拟原子弹投掷训练。在整个六十年代,英国的核轰炸机不断在这一地区进行核攻击演习。为了扩大打击范围,英国还在马来西亚的巴特沃思机场和肯尼亚的一处军事基地修建了特别设施储存核武器。此外,英国还轮番派遣携带有核弹的航母到东南亚海域巡逻,并一度计划将装备有“北极星”核导弹的战略核潜艇部署到东南亚地区。
美军参与对华核战争计划
由于英国在防务上极端依赖美国,因此极力想拉美国参加对中国的核战计划,以便为保卫香港提供“双保险”。为此,英国国防大臣威金逊建议首相麦克米伦,让英军参谋总长蒙巴顿勋爵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费尔特上将秘密会谈,并向美国许诺,如果美国在核战中打击中国,那么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将配合美军行动。外交大臣赫姆也认为,“香港无法以传统方式来防卫,美国人对此一定非常了解……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需要非正式地与美方就使用核武器交换意见。”
1961年3月,蒙巴顿受命与费尔特在夏威夷举行秘密接洽。在会晤中,蒙巴顿表示英国无法依靠常规武器保住香港,“对中国实施核打击是保住远东桥头堡的不二选择!”蒙巴顿希望美英能够在此问题上共同行动。费尔特则表示,如果中国强行收复香港,美国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此后,英美两国官员又多次在访问香港的美国航母上秘密会谈,敲定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细节问题。
消息传回英国后,威金逊大喜过望,他对手下说:“我们一定要让中国政府明白美国的真实意图,那就是美国会随时启用核武器来报复中国政府试图以武力收复香港的行为!”有了美国这个后台,英国以为它的核讹诈计划很快就能成功,香港将会永远处在自己的统治之下。
中国试爆原子弹英国核计划偃旗息鼓
然而,英国的如意算盘打得过早了。先是在东南亚殖民地存放核武器的计划遭到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对。1957年年初,英国公开宣称,将在马来亚和新加坡储存核武器。全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就连英国驻新加坡总督也表示坚决反对。
此后,英国对中国的核战计划不得不在更为秘密的状态下进行准备。后来,英国虽然在新加坡的丁加基地部署了核武器,但却一直瞒着新加坡政府,就连一向亲英的马来西亚首相拉赫曼都不知情。不过,由于忌惮东南亚国家的反对,英国在丁加基地最多时也只部署了6架原子弹轰炸机。这个数量的轰炸机显然无法突破中国严密的防空网,更别提完成轰炸任务了。
1964年,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英国的核攻击计划遭到了致命一击,这场核战争闹剧终于就此偃旗息鼓。而英国一直恋恋不舍的香港,也在1997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❺ 英国军队是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目标计划的
事实上,英国政府最高层从一开始就固执地认为,核武器不仅仅对威慑欧洲十分重要,而且对威慑远东特别是中国也同样重要。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1956年,一份绝密报告放在了英军总参谋长的桌面上,这份绝密报告中直言不讳地挑明:一旦东盟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那么英国将毫不犹豫地使用核武器!一个针对中国进行核战的计划开始秘密进行。
1957年,英国空军部向总参部打报告,由于航线沿途重要机场的跑道太短和支援设施有限,可以携载原子弹的英国皇家空军的“勇士”、“火神”和“胜利者”重型轰炸机(由于这三种飞机的第一个英文字母都是“V”字打头,所以被英国人称为“V”中队)根本无法起降,所以根本无法对远东地区实现核打击。为此,空军部建议,英国皇家空军应该在马尔代夫的冈岛上修建一个重型轰炸机机场,作为远程奔袭远东的落脚点,同时扩建现有新加坡的丁加机场,使其成为英国皇家空军原子弹轰炸机中队的临时基地。
同年,英国皇家空军的原子弹轰炸机中队派出轰炸机,在没有携带原子弹的情况下对上述航线进行熟悉性飞行训练。
1958年,英军决定在新加坡的丁加机场修建一个永久性的核武器储存基地。到1960年,英军已经开始制定对远东地区(中国)实施核打击的目标计划。
1962年,在时任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的亲自密令下,一架载有“红胡子”战术原子弹的皇家空军大型运输机取道利比亚、也门和马尔代夫飞抵新加坡机场,一些核武器专用设备同时运抵。4个原子弹轰炸中队同时进驻丁加机场,其中3个是具有高空投掷原子弹能力的“V”轰炸机中队,1个是可以进行低空原子弹轰炸的“堪培拉”轰炸机中队。此外,英军还在肯尼亚的恩巴卡西机场和马来西亚的巴特沃思机场部署了核武器的特别处理装备。
1963年11月,英军开始在新加坡进行教练原子弹投掷训练。
不过,英国人的如意算盘很快落空了。由于英国与印尼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所以在1963年至1966年间,英国皇家空军只在丁加部署了4到6架重型原子弹轰炸机。
然而,在整个六十年代期间,英国的原子弹轰炸机不断在这一地区进行核攻击演习。到1963年末,“堪培拉”中队开始在丁加机场进行低空核轰炸演习,并且一直呆到1970年。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英国轰炸机的攻击目标还包括缅甸。因为英国军方异想天开地认为,一旦中国与东盟开战,那么中国军队肯定要向缅甸挺进,所以原子弹打击的范围必须包括缅甸境内的目标!
与此同时,英国皇家海军也卷入了所谓的东盟保卫战,加入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行动计划。
1959年,英国海军首次装备“红胡子”战术核武器,配备给航母的“短弯刀”舰载机。
1960年,英国皇家海军的“胜利者”和“赫尔墨斯”号航母抵达新加坡。在接下来的十年间,英军航母轮番游弋东南亚地区,并且在东盟与中国战争计划中扮演重要的核打击角色。根据作战方案,核弹头与裂变物资平时分开放置,一旦形势需要,游戈在这一地区的英国航母就能把舰上的核武器卸到新加坡的码头上,然后运到丁加空军基地进行组装。
到1968年,已经装备了核武器的英国军舰包括5艘航母、2艘弹药储存舰、2艘“虎”级反潜巡洋舰;到1970年,英军开始装备新型的WE177核弹之后,几乎所有的英国军舰都有可能装备核武器,而且,由于WE177换了常规弹头后还可以当成普通的深水炸弹,所以更具隐蔽性。
1971年,英国海军被迫撤出新加坡,此后,海军的部署和注意力才重新回到北大西洋。1992年,英国将海军的战术核武器全部撤走,但保留了4艘装备了“三叉戟”导弹的潜艇。不过,这些潜艇再也没有进行海外访问或者部署。
❻ 什么叫如意算盘
本意是从主观意愿出发,盘算得很美。
如意算盘,汉语成语,拼音是rú yì suàn pán,比喻考虑问题时从主观愿望出发,只从好的方面着想打算。出自《官场现形记》。
❼ 如意算盘是什么意思
释义 比喻考虑问题时从主观愿望出发,只从好的方面着想打算。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好便宜!你倒会打如意算盘!十三个半月工钱,只付三个月!你同我了事,我却不同你干休!”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