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阅舰式都有哪些军舰
参加检阅的国家:亚洲:中国、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尼、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土库曼斯坦、印度
中东:伊朗、沙特、阿曼、巴林、卡塔尔、埃及、以色列
欧洲: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土耳其
非洲:苏丹、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毛里求斯、塞舌尔、纳米比亚、尼日尔爾利亚、突尼斯
美洲: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智利
澳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
三哥人缘好啊,各个军火外贸大国的座上宾。
参阅的各国舰艇包括:
美国: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中国:
054A型导弹护卫舰(855青海湖舰未参加)
英国:
45型驱逐舰
法国:
阿基坦级多用途驱逐舰
澳大利亚:
佩里级护卫舰
日本:
初雪级护卫舰
俄罗斯:
527型救援拖船
孟加拉国:
汉密尔顿级巡逻舰
斯里兰卡:
Sukanya级巡逻舰
马尔代夫:
海岸警卫队260吨级巡逻艇
越南:
猎豹级护卫舰
泰国:
053HT型护卫舰
马来西亚:
Kasturi级轻型护卫舰
印尼:
Bung Tomo级轻型护卫舰
缅甸:
Aung Zeya级护卫舰
伊朗:
Alvand级护卫舰
阿曼:
Khareef级轻型护卫舰
南非:
Valour级护卫舰
尼日尔爾利亚:
P18N型轻型护卫舰
毛里求斯:
Kora级轻型护卫舰
塞舌尔:
260吨级巡逻艇
巴西:
Amazonas级轻型护卫舰
东道主印度:
基洛级攻击潜艇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
维拉特号航空母舰
德里级导弹驱逐舰
布拉马普特拉级导弹护卫舰
格莫雨达级巡防舰
迪帕克级综合补给舰
乔迪级油料补给舰
❷ 军舰的分类是怎样的
军舰,过去也叫兵舰,是指有武器装备,能在海洋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船只。主要有战斗舰艇和勤务舰船两大类。具体的划分则主要根据其基本作战使命而定。战斗舰艇依其使命有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艇)、布雷舰(艇)、扫雷舰(艇)、登陆舰(艇)、潜艇、导弹艇、炮艇和鱼雷艇、猎潜(舰艇)等;勤务舰船依其使命分为修理舰船、运输舰船、补给舰船、测量船、打捞救生船、医院船、拖船等。而在同种舰艇中,根据其排水量和主要武器装备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级别。战斗舰艇中,根据习惯,一般把排水量为500吨以上的水面舰只称为舰,而把排水量为500吨以下的水面舰只称为艇。潜艇无论吨位大小均称为艇。
航空母舰依舰载机的情况分为专用和多用途的航空母舰。专用航空母舰可分为攻击型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或直升机母舰)。攻击型航空母舰主要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反潜航空母舰载有反潜直升机。多用途航空母舰既载有直升机,又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
航空母舰按满载排水量大小可分为大型航母(排水量6万吨级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吨以下);按动力装置可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是以其舰载机编队,夺取海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巡洋舰具有多种作战能力,是海军在远洋作战的主要舰种之一。现代巡洋舰按排水量的不同,分为轻型导弹巡洋舰和重型导弹巡洋;按动力装置分为常规动力巡洋舰和核动力巡洋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发展一度受到影响,以后,随着核动力巡洋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发展一度受到影响,以后,随着核动力和舰用导弹的出现,又推进了巡洋舰的发展。
驱逐舰是以导弹、鱼雷、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战斗舰只,是海军舰队编成中的重要舰种之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分类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驱逐舰的主要武器为火炮,满载排水量大都在1000~1300吨,所以当时没有严格的分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随着海军舰艇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潜艇和鱼雷的广泛应用,驱逐舰要担负各种不同的任务,于是出现了海洋驱逐舰、舰队驱逐舰、驱逐舰、护航驱逐舰等类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驱逐舰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导弹、舰载直升机同舰炮一样成了舰上的主要武器。到了70年代中期,人们按吨位把排水量7000吨以上的驱逐舰划为巡洋舰,把排水量3000吨以下的舰队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划为护卫舰,把排水量3000~7000吨的各型驱逐舰统称为驱逐舰。目前,一般按用途把驱逐舰分为导弹驱逐舰、反潜驱逐舰和多用途驱逐舰等。
护卫舰是一种以水中武器、舰炮、导弹为主要武器的轻型军舰,用于执行护航、反潜、警戒等战斗性任务。目前护卫舰按排水量的大小可分为中型护卫舰(1000~3000吨)和小型护卫舰(600~1000吨)两种,按使命可分为反潜型、对空型和对海型三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把扫雷舰艇划分为舰队扫雷舰、基地扫雷舰和扫雷艇三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新型水雷的出现,扫雷舰艇的吨位也随之增大,于是人们把扫雷舰艇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远洋舰队扫雷舰、中型沿海扫雷舰、小型港湾江河扫雷艇和艇具合一扫雷艇等四类。大型扫雷舰可排除50~100米水深范围的水雷,排水量为700~1000吨。中型沿海扫雷舰排水量一般为200~600吨。小型港湾江河扫雷艇的排水量从几十吨至200吨。艇具合一扫雷艇是一种艇本身就为扫雷具的扫雷艇,排水量一般在100吨以上。
登陆舰艇是指在实施登陆作战时,负责将登陆兵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等迅速输送到登陆地点以保障登陆作战成功的舰艇。按登陆方式可分为登陆舰艇和两栖舰艇。登陆舰艇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登陆舰排水量为2000~10000吨,可装载15~20辆中型
坦克或一个加强营的登陆兵力,也可作为专门运载坦克实施登陆的坦克登陆舰。中型登陆舰的排水量为600~1000吨,可装载1~10辆坦克或一个加强连的登陆兵力。小型的为登陆艇,排水量500吨以下,可载坦克1~3辆或一个加强排的登陆兵力。目前,小型登陆艇正向着气垫艇的方向发展。
导弹艇在海军舰艇中出现最晚,是以舰对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舰艇。目前各国海军装备导弹艇的排水量大多在60~300吨之间。现代导弹艇有的采用水翼和气垫等新技术。气垫艇是一种利用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底和水面(或陆地、冰面)间形成的
气垫使船体部分或全部脱离水(陆、冰)面的一种船舶。目前气垫导弹艇还处在试验阶段。
军用气垫船按其结构原理可以分为全浮式军用气垫船和侧壁式军用气垫船两大类。全浮式军用气垫船能脱离水面巡航。侧壁式军用气垫船只能在水中巡航,无越障能力和两栖功能。目前最大的军用气垫船要数苏联的“德盖奇”号导弹气垫艇。它全长67.6米,宽17米,
总重650吨,航速65节,采用双体船身。主要武器为2座四联装SS-N-22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SA-N-4舰空导弹,2座工76毫米舰炮,2座30毫米6管“格林”炮。
现代潜艇按动力推进方式可分为核动力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按排水量可分为大型潜艇(2000吨以上)、中型潜艇(600~2000吨)、小型潜艇(100~600吨)和袖珍潜艇(100吨以下)按携载武器可分为弹道导弹潜艇、巡航导弹潜艇和鱼雷潜艇;按作战使命可分为战略潜艇、攻击型潜艇和辅助潜艇(也称特种潜艇)等。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按动力推进方式、携载武器和作战使命的分类方法。
苏联海军独特的军舰分类法
--------------------------------------------------------------------------------
水面战斗舰艇分类
在1945年7月22日苏联海军节上,斯大林发表演说:“苏联的红色舰队将航行在世界各大洋,以支援世界革命。”斯大林崇拜彼得大帝,同时也是一位大舰巨炮主义者。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的入侵打破他从30年代起建设“大舰队”的计划。在卫国战争中,苏联海军表现平庸,一直把海军力量视为大国地位象征的斯大林对此耿耿于怀。因此,二战一结束,苏联海军又制定了庞大的第二次“大舰队”计划,开始了从近岸海军到远洋海军的曲折历程。
尽管1953年在斯皮特黑德举行的英国女王伊利莎白加冕纪念阅舰式上,漂亮雄伟的“斯维尔德洛夫”号巡洋舰引起西方海军的赞叹,但同年斯大林的逝世又使他的“大舰队”计划成为泡影。继任的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是个唯火箭核武器论者,认为在即将到来的导弹时代里,一切海军任务都可由潜艇完成。1956年,主张发展大型军舰的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被解职并降为海军中将,继任者是46岁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当时在战略火箭军、国土防空军、陆军、空军和海军这苏联武装力量五大军种中,海军排在最后一位。戈尔什科夫没有让海军沉沦下去,他奋斗了近30年,到1985年底将权力移交给契尔纳温海军元帅时,苏联海军已成为可向美国海军挑战的、世界一流的新型远洋海军。因此,有人把戈尔什科夫称为“现代苏联海军之父”。
二战中,纳粹德国的V-1、V-2导弹极大地影响了战后美苏海军武器的发展。和美国海军50年代专门研制攻击城市和战略目标的飞航式导弹“天狮星”不同,苏联海军大力发展攻击舰船的战术飞航导弹。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一系列空对舰、舰对舰导弹陆续入役,装备在海军岸基轰炸机和各种舰艇上。面对强大的美国航母特混舰队,苏联海军没有海上制空权,因此他们的战术是实行“先发制人”的水上打击战——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远程反舰导弹进行“饱和攻击”,以突破航母舰队的重重防空网,消灭航空母舰。这种战术成为独特的新型舰——导弹舰出现的基础。在俄文中“火箭”和“导弹”都是一个单词,所以起初也有人把导弹舰译为火箭舰。到60年代,针对“北极星”导弹核潜艇对苏联的严重威胁,苏联海军又努力发展了装备反潜导弹、火箭、鱼雷、直升机和声呐的反潜舰艇。从执行任务上分,苏联海军舰艇形成两大系列:导弹舰和反潜舰。
此外,苏联海军对水面战斗舰艇的分类有独特的风格,除按任务分为导弹舰、反潜舰两大系列外,还大致按大小(但也不全是按大小)分为巡洋舰、大型舰、驱逐舰、护卫舰、小型舰和艇六类。
巡洋舰
苏联海军并不把“基辅”级(40 500吨、满载排水量,下同)称为航空母舰,而是称为战术航空巡洋舰。有人认为此举是为了避免《蒙特娄条约》中不准航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限制。实际上从它搭载的强大反舰导弹群也可说明其对海打击力量。西方称为直升机母舰的“莫斯科”级(17 500吨)装备反潜直升机和变深声呐,苏军称为反潜巡洋舰。
和美国以区域防空导弹为主要武器,专门护卫航母的导弹巡洋舰不同,苏联导弹巡洋舰是以远程反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水上打击力量。为了自身生存,它们也装备防空导弹,所以舰上众多武器重叠安置,有一种武装到牙齿的感觉。它们包括“肯达”级(5550吨)、“克列斯塔I”级和“光荣”级。“基洛夫”级(23400吨)被称为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它舰体庞大、武器齐全,使美国的“长滩”号(14200吨)都相形见绌,所以西方甚至称其为战列巡洋舰…………
❸ 大国海魂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p871
《大国海魂》的作者是夏天的风和雨。
❹ 鼎盛时期的日不落帝国到底有多少海军
英国海军最强盛的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是强大的海军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❺ 请问谁有1914年英国皇家海军阅舰式的高清图,非常出名的那一幅
1914年阅舰式盛况空前。
❻ 德国什么时候崛起的,那时候英法在干嘛
1、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德国大约就在这个时代崛起的,英国那时候正是国家的巅峰,例如:
1 8 9 7年阅舰式的时候皇家海军有1 6 5艘军舰,共有21艘战列舰和44艘巡洋舰受阅,他们的名字就显示出一个世界帝国的自信:胜利号,声望号,强盛号,可畏号,尊严号和战神号。这场壮观且带有威 慑力的阅舰式既是给盟国也是给敌国看的,让他们了解大英帝国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如此庞大舰队的集结并不需要从保卫地中海以及帝国其他海运线的分舰队中抽 调一艘船只。
而那时候,德国只有老旧的6艘萨克森级铁甲舰(即定远级 改进型),那时候的德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根本无法对英国构成威胁!
3、当时的英国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号称两洋海军,即海军实力等于第二第三两个国家的总和!而法国是第二海军强国!另外,那个时候,德国有一位最出名的宰相——俾斯麦!
❼ 决定战争胜利与否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般我们认为决定战争的因素有三个方面,那就是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和军事力量方面。但是如果通俗易懂的说,能够决定战争的最主要因素只有经济这一方面。因为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的战争,发动战争的一方其目的都是从受难国获取想要土地和资源,这点在我们国*家是有切身*体会的。
❽ 鼎盛时期的英国海军到底有多强大
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扫尾有段对白,妙语。——皇上对苏乞儿:“你们丐帮几千万人,一天不解散,我怎样心安?”苏乞儿:“丐帮有多少人不是我决议的,是你决议的。假设你真的英明神武,让百姓安居乐业,鬼才情愿当乞丐呢!
❾ 二战期间,中国有没有大型军舰,威力如何
虽然没有了定远镇远这样的大型主力舰,但二战时期中国海军仍有不少排水量上千吨的“大型舰艇”。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继承了清朝时期大量的海军遗产,其中就包括排水量达4300吨的防护巡洋舰,海天号和海圻号。这两艘4000吨级的防护巡洋舰建造于甲午战争之后,一直到七七事变之前,都是中国海军最大的水面舰艇。
图为海天号巡洋舰
然而,由于水兵内部起义,这艘军舰很快就遭到了来自国民党的攻击,并最终在无望的情况下再次自沉。甲午过后,中国虽然意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却也没有能力再向西方采购大型舰艇。而且,近代中国政权更替动荡,仅有的几艘大型军舰也颠沛流离,海天号、海圻号、重庆号巡洋舰在服役时,其实就已经注定了其悲剧的命运。
所以,二战期间,中国政府拥有海天号和海圻号,这两艘4000吨级的防护巡洋舰。但是相较于世界顶尖水平,还是比较落后。重庆号沉没后,仅有的大型军舰都相继没落,海军水平也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