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准会造成哪些影响
一,固收类理财收益率会继续降低
降准意味着市场上的资金会变多,流动性宽松之下,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会继续下降。
二,国债利率不变,大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不变
央行是降准不是降息,所以国债利率不会调整,3年期、5年期利率仍然是4%、4.27%;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会保持不变,但少部分银行会根据市场及自身的资金状况对利率进行调整。
三,利好股市
央行降准导致流动性宽松,市场上的钱变多了,一部分钱可能就会流向股市,对股市而言属于利好。不过从过去央行降准、降息之后股市的表现来看,涨跌不一。从周一的表现来看,各大指数均上涨,可见降准还是对股市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四,房贷不受影响,未来房贷利率走势不确定
对于背负着房贷压力的人来说,最喜欢看到央行降息,这样房贷利率就会下调,但是降准的影响却比较小,房贷利率和月供会保持不变。
贷款基准利率切换为LPR之后,央行降准之后,贷款基准利率会随之下降,但是未来房贷利率却未必会随之下降。目前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严控阶段,近期多地房贷利率出现上调,未来房贷利率的调整主要还是要看政策。
五,降准对房价影响甚微
降准对房市来说属于利好,房企的资金会更加充裕,从理论上来说,会推动房价上涨。但实际情况中,房价主要还是受供求关系和政策影响最多,降准对房价的影响微乎其微。
2. 降准意味着什么意思
1、降准全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央行降低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放在央行的比例,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为10%,那么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的存款,需要放在央行10元,保证存款用户可以随时赎回自己的存款,同时可以避免出现大额度赎回,银行没有资金的情况。
2、降准实施后可以释放一定的资金给商业银行,这时这部分资金会以贷款的形式发放给企业或者创业者,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有效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存款准备金率是否降低一般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的相应调整。
3、降准对股市也有一定的利好,降准增加了市场货币供给,这时有部分货币会进入股市,对股票市场中的股价起到推高的作用。不过央行降准时一般会规定资金的流向,也就是虽然降准了,有可能央行规定资金不准流入股市,这时就会产生较小的影响。
拓展资料:
发展历程
1、2019年9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释放了“降准信号”。会议指出,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2、2019年9月6日,央行网站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3、2019年以来,央行已实施过两轮降准,此次是年内第三轮降准。第一轮是在1月的全面降准,分别于1月15日和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5万亿。第二轮是定向降准,分别在5、6、7月三次实施到位,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
3. 降准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降准的话会形成释放流动性的预期,股市就会流进资金,形成利好!降准长期效用比短期作用更明显。
降准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宽松的预期。A股市的上涨大多是资金推动型的,资金面的宽松给股市的上涨提供弹药充足的预期,货币宽松会扶持或者刺激实体经济,改善人们对未来股市的预期。降准对银行股是直接利好。
降准会直接利好以下几大板块:
利好一:银行板块
央行降准预计释放1万亿资金,这笔资金都是通过银行的手中流通到市场的,说白了就是银行才是降准的最大受益者。
降准就是对银行最大利好,意味着银行手里有更多的钱,银行在手里有钱了,对银行的创收增加了,银行的业绩好了,业绩增长对银行板块当然是利好的,
利好二:地产板块
根据历史以往央行降准释放的资金之后,其实很多资金都是直接进入地产行业,真正流入到中小企业的资金是相对比较少的。
4. 降准是什么意思
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重点内容:
一、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三、不包括三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
四、定向下调: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降准的意义
通过降准,一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强的信贷投放能力,准备金下调以后,银行的资金相对更宽裕,对于投放信贷是有好处。
二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性相对宽松,有助于市场利率水平下降,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后,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约150亿元成本下降。
成本下降后,也有助于银行在未来能够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和信贷资金。同时,不排除接下来将MLF利率下调来影响牵引LPR利率的下调,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降准
5. 国家降准降息意味着什么
降准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解冻在央行里的部分资金,流动资金增加、基础货币增加。基础货币通过在金融体系的反复流转可以产生数倍的广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是社会上存款、现金的总和,可以理解为社会上钱的总量。
拓展资料:
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的金融方式。当银行降息时,于金融机构而言,放贷利率下降,融资者的成本降低;于普通个人而言,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房地产股、保险股等“息口敏感股”上述股票和板块,属于香港称呼中的“息口敏感股”。尤其是对于房地产股来说,利率下调,有利于减轻人们分期付款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保险业同样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预期”的推动。
但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国债、企业债券银行利率的下调,不仅仅凸显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对于年利率百分之二点九五或以上、没有利得税的国债来说,其投资价值同样凸显。较之于税后实为百分之一点五八四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利率高出百分之一点三六六。尤其是,存款利率仅仅降低百分之零点二五,还有降息预期。有利于国债、企业债券的慢牛行情。
6. 国家降息降准意味着什么
法律分析:央行降息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意味着银行的存贷款利息都开始变低,人们更乐意将钱取出来,银行开始增加贷款的力度,企业有了贷款以后,能更好的产生,搞活经济;
2、企业经济好了,股票的财报就好看,股市也会跟着上涨,人们手中的钱开始增多,也会选择投资股市,投资实体,乐于消费,拉动内需导致经济的上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