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人什么时候独立

英国人什么时候独立

发布时间:2022-10-03 10:14:26

① 苏格兰做了三百年的英国人,为何最近却要闹独立呢

我觉得原因也是比较简单的,就是之前跟着“日不落”帝国,可以发大财,全天下都是当时英国的殖民地,而现在的英国虽然也比较强,但是在所有的方面可以说都是与之前相比是一落千丈,苏格兰当然不愿意了,就想自己单独发财。

苏格兰自己也是测算过,那就是如果自己独自占据石油资源,那么他的人均GDP立刻就会成为西方数一数二,甚至将会比美国还要高,比英格兰更是高出不少。所以在英国衰弱后,没有任何好处的苏格兰自然是不愿意继续做英国人了,而成为苏格兰人自己独自发财,那要实际的多,所以这个原因那是十分现实的。

英国什么时候独立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宗教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即使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室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室。
具体的请看
http://hi..com/hanwanying/blog/item/2d3838a57e4c9af19052ee8d.html

③ 英国人什么时候登上了美国

1620年9月6日,载有包括男、女及儿童在内的102名清教徒的五月花号由英国普利茅斯出发,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随着美国的独立,该船就此名闻遐迩。1957年在英国德文郡(Devon)布里克瑟姆(Brixham)建造了“五月花”号,作为送给美国的纪念礼品。1995年美国普利茅斯城决定复原“五月花”号作为一艘展览船,作为普利茅斯移民社会发展的标志。

④ 英国成立多少年了

到2019年成立了206年。

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国力迅速壮大。

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 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到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的地位被美国取代。

(4)英国人什么时候独立扩展阅读;

英国人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场合穿着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饮食式样简单,但注重营养。由于气候原因,英国人特别喜爱阳光,喜欢日光浴、在日光下读书等活动。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和园艺,酷爱运动,也喜欢外出旅游度假。

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作、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英国人一直顶着个绅士的头衔,他们也确实很注重礼仪和仪表。不过英国人最引以为豪的是他们的幽默感,泡酒吧是家常便饭,聊天气则是人们见面时不可或缺的话题。

⑤ 奥大利亚从英国稙民地独立是那一年

澳大利亚对外公布的建国时间是1788年1月26日,1830年,英国人声称对整个澳洲拥有主权。1901年宣布独立并正式成为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因其成功的农业和居世界第一位的牛羊出口而闻名于世。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国首批移民抵澳,开始建立殖民地。这一日后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1900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 “不列颠自治领条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1931年,澳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1986年,英议会通过“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澳获得完全立法权和司法终审权。

⑥ 爱尔兰独立时间是什么时候

1949年爱尔兰脱离英国独立。

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和英国隔海相望,是个面积不算大的岛国。历史上,英国人曾多次入侵爱尔兰,并统治爱尔兰长达300多年,直到1949年爱尔兰才彻底从英国独立出去。

虽然爱尔兰获得了独立,但北部六郡也就是所谓的“北爱尔兰”地区却依然留在了英国的治下,成为了大英帝国的一部分。

爱尔兰人宗教信仰

爱尔兰人绝大部分信仰天主教,北爱尔兰有部分人信仰新教各派。爱尔兰人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大约90%以上的人是天主教徒,其它居民则信奉基督教新教等,许多其它宗教传统也得以充分体现并受到尊重。

爱尔兰人宗教信仰自由与道德观的选择权已明确写入爱尔兰宪法,而且在最近的几十年来,爱尔兰的宗教、社会及政治兼容性得到普遍的体现与重视,因而在这方面它已成为一享有国际盛誉的国家。其它宗教和教派有圣公会、新教各派、犹太教等。属欧罗巴人种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多信天主教。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爱尔兰、网络——爱尔兰人

⑦ 美国都是英国人为什么要独立

第一,早在17世纪初英国人就已经在美国东海岸进行殖民,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北美十三州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和较强的民族意识,他们和英国的关系已经比较疏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的英国移民产生了较强的独立性,有了更多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但英国人拒绝给予当地土生英国居民更多的自治权力,为保持英国殖民当局在当地的控制,他们反而变相的压榨美国民众,阻碍当地经济发展,试图让美国一直作为英国的附庸。

由于美国土生英国居民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所以独立欲望越来越强,而英国人则加强了对当地的控制,双方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美国的独立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第二,北美是个形势比较复杂的地区,除英国人外,法国人、西班牙人等其他欧洲国家在北美的势力也很大,特别是法国人占据了美国辽阔的中央大平原和加拿大,严重威胁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安全,当地居民迫切需要英国人的保护

此外,早期英属北美经济不发达,严重依赖英国的经济援助,同时也需要英国的工业品和市场,所以最初美国人其实并不想脱离英国。但在1754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后,法国丢掉了在北美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也丢掉了佛罗里达,法国和西班牙的威胁已经消失,而美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所以美国人就有了独立的想法。

当然,并非所有的美国人都愿意独立,和英国联系密切的南方地区就不愿意独立,北方也有很多人不支持独立,美国建国后,这些铁杆的亲英派都逃到了加拿大。

第三,美国独立和当时的国际局势密切相关

由于英国人在七年战争中击败了法国,夺取了加拿大等法国殖民地,为安抚当地的法国人,英国人颁布了《魁北克法案》,承认了法国移民的天主教特权,并把密西西比流域和俄亥俄州都划给了法国人控制的魁北克省,如此一来激怒了一直试图西进的美国人,特别是激怒了和天主教不和的美国清教徒,这是当时美国和加拿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由于美国境内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对美国人进行了一系列严厉的惩罚措施,英国人的这些行为彻底激怒了美国民众,美国独立战争一触即发。

⑧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因为以英国为代表的的殖民国家衰落是一个趋势,实际上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就已经开始衰落。当时英国的工业和经济已经被美国和德国超越,而在军事上德国同样压倒了英国,所以德国人才会挑战英国人的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压制德国,英国人疯狂地和德国人死磕,结果元气大伤,国库都被掏空了,已经无力再维持自己的霸权。由于国力的衰退,大英帝国已经无法压制殖民地的反抗,所以大英帝国走向了土崩瓦解。

为了打赢二战,英国人曾许诺让印度、加拿大、南非等国家独立,所以战后这些国家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同时,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的民族觉醒,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的反殖民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让英国人应接不暇。



(8)英国人什么时候独立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二战后,英国人丢掉了霸主地位,美国和苏联两大强国崛起。美苏两个新兴的超级强国很快盯上了英国,因为英国人手里有辽阔的殖民地。为了抢夺势力范围,两国疯狂瓦解英国人的势力。他们不仅千方百计的打压英国,而且支持第三世界的独立运动,这让英国人苦不堪言。

可以说,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美苏有很大关系。英国人选择主动放弃殖民地其实也是认清了形势。有美苏作梗,想要维持其殖民统治根本不现实,即使殖民地的反抗没把英国拖垮,美苏也会整垮英国,所以英国人以退为进,主动放弃了殖民地,最终全身而退。

⑨ 英国人起源于那个世纪

从公元前5世纪起,英国人开始向全欧洲渗透和扩张。

英国人普遍专指英格兰人,而英格兰人的祖先则是凯尔特人。

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进犯并占领了不列颠诸岛,一部分凯尔特人在今天的爱尔兰和苏格兰定居下来,其余的一部分占领了今天的英格兰的南部和东部。

凯尔特人讲凯尔特语。今天居住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地的盖尔人仍使用这种语言。在英语形成之前凯尔特语是在不列颠岛上所能发现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据的最早的语言。

(9)英国人什么时候独立扩展阅读:

英国人的发展历史:

中世纪早期,爱尔兰的凯尔特人继续以小组形式生活,直到公元800年左右,伦斯特、蒙斯特、康诺特和阿尔斯特四省统一。

公元795年,维京人入侵爱尔兰,并于公元9世纪中叶开始在岛上建立永久性定居点。

大约在公元1000年,布莱恩·博罗成为第一位爱尔兰国王,并于1014年率领爱尔兰军队在都柏林克朗塔夫击败了丹麦人。

住在苏格兰的人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凯尔特部落Scotti入侵了苏格兰南部(今天的argyle),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以自己的部落命名这片新土地。他们向南扩张,吸收了当地的皮克特人(在此之前,皮克特人一直是南部罗马人的威胁)。

苏格兰王国很大程度上形成于11世纪,但南部的英格兰王国很快对这片土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苏格兰人以与法国建立“旧联盟”来回应英格兰的野心。几个世纪以来,这个“旧联盟”成为苏格兰外交的基础。

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绰号“长腿”和“苏格兰铁锤”)吞并了苏格兰。威廉华莱士(勇敢的心)领导苏格兰人争取独立,赢得了1297年的斯特林战役。

第二年,法尔柯克战败后,威廉华莱士领导了一场反对英国人的游击战,直到1305年,他被战友背叛,被爱德华一世处死。后来,罗伯特布鲁斯暗杀了他的主要对手,宣布自己为苏格兰国王。他在1314年赢得了班诺克本战役,把英国军队赶出了苏格兰。

⑩ 二战后英国何时放弃外交独立成为美国“小弟”

本文摘自:《嚣张的特权》,作者:巴里·埃森格林,出版:中信出版社
利用金融武器实现地缘政治目的一个例子就是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而使用这一武器正是美国。在超级油轮问世之前,西欧70%的石油是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的(现代超级油轮由于规模过于庞大而无法穿行)。基于该运河,从英国殖民地马来西亚运送锡和橡胶至欧洲的成本会大大降低。从更广泛意义上讲,这也会降低亚洲和欧洲之间商品运输的成本。因此,英国在苏伊士驻有80000人的卫戍部队,并与法国共同掌控苏伊士运河公司(SuezCanalCompany)的财务大权。
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当时的埃及也正经历着民族主义浪潮,并寻求自1952年起从英法联营公司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租借权。1952年7月22日,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了埃及的君主政权,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将军上台。纳赛尔上台之后,埃及与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之间关系都变得日趋紧张。1954年,纳赛尔与英国达成一项协议,后者同意撤离驻守苏伊士运河的卫戍部队。之后,纳赛尔提高赌注,于1956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作为中国台湾的盟友且一直对中国大陆持敌视态度的美国迅速作出反应,停止对埃及阿斯旺大坝的资金支持。英国早前参与了阿斯旺大坝的设计工作,而英国水文学家也参与了大坝的早期工程,但提供资金支持的是美国,这也反映了当时英国所处的窘境。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这一突然决定凸显了“冷战”政治家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的影响力。当时,刚刚经历过肠道手术的艾森豪威尔正处于康复期,而外交事务则委托给了一向以强硬着称的杜勒斯。
杜勒斯满以为纳赛尔会知难而退,但这位埃及总统却不愿意作出让步。阿斯旺大坝是纳赛尔心目中的金字塔,他要将它打造成现代埃及的象征。因此,他重申从英法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特许权,并将运河收归国有。对此,苏伊士运河公司的70000名法国股东愤怒不已。而令法国政府更为恼火的是纳赛尔对阿尔及利亚叛军的支持,这使得法国在北非的政治和军事问题进一步恶化。
为此,法国同以色列达成了一份秘密协定。长期以来,以色列就反对纳赛尔对途经苏伊士运河的以色列商船的阻挠。不久,它们得到一份紧急情报,获知埃及刚刚从苏联购买了一批“米格”战斗机。(这些战斗机是经由捷克斯洛伐克采购的,但这并不重要。)更为严峻的是,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飞行员已经驾驶这些战斗机抵达埃及。
在同法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秘密磋商之后,英国同意加入这一联盟。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先发制人,入侵西奈半岛。英国和法国则出兵夺取运河的控制权,表面声称是为避免运河遭以色列和埃及部队破坏。英法战斗机对埃及机场进行了轰炸。(“米格”战斗机自然也包括在内。)纳赛尔不甘示弱,将全部47艘航经运河的船只击沉,致使运河关闭。虽然来自亚洲和中东的商品及石油仍可绕经非洲之角抵达欧洲,但额外的成本却极为高昂,而且航运时间也大大延长。纳赛尔采取的行动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其中最恐怖的后果之一就是开普敦的舰船大拥堵,有超过平时3倍数量的船只在那里补给燃料。
虽然法国伞兵和英国突击队有能力以较低的代价夺取运河的控制权,但损失已经造成。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也因此而受到损害。虽然是外交官出身,但保守党首相安东尼·艾登在发起军事行动之前并未征求艾森豪威尔的意见。他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这位美国总统会支持他对埃及政府采取的行动,因为之前埃及已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之所以没有征求美国的意见,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时的艾登已对纳赛尔忍无可忍。艾登向来以自负着称,易感情用事,且当时正值暴怒之时。早在1938年时,他就因不满首相内维尔·张伯伦背着他接触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而愤然辞去外交大臣职务。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最终导致英国的和解政策(艾登是该政策的主要参与者)破产。在1951~1955年第三次出任外交大臣(第二次是在“二战”期间)时,艾登就曾亲自就英国驻苏伊士基地军队撤离问题与埃及进行磋商。
此时的纳赛尔已经成了艾登的眼中钉,他决心要推翻这位埃及领导人。折中办法是不可行的。对于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大臣安东尼·纳丁提交的备忘录,他的反应是:“你那份备忘录上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孤立纳赛尔,还有这个'中立'纳赛尔,这都是些什么胡话?我要打倒他,你明白吗?我要除掉他……我才不管埃及会不会出现混乱。”艾登之所以大为光火,原因就在于这份备忘录建议以外交手段解决与埃及的问题。
误会或许还与这样一个事实有关:艾登与美国驻英国大使温斯罗普·奥尔德里奇从未建立起良好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温斯罗普·奥尔德里奇是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的儿子,后者在建立美联储和推动美元国际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常来说,美国大使应该有一个传递美国总统和国务院看法的信息渠道。但艾登与奥尔德里奇关系相当冷淡,后者似乎更关心英国社会而非它的外交政策。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艾登对财政大臣哈罗德·麦克米伦的信任。麦克米伦盲目地认为英国可以依赖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就个人而言,麦克米伦与美国也有关联,她的母亲就是在印第安纳州出生的。此外,他与美国在任总统之间也有一种特殊关系。当时的艾森豪威尔任北非战区盟军最高司令,而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之间的战时联络工作就由麦克米伦负责的。在苏伊士运河战争前夕,麦克米伦在前往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时曾偷偷溜进白宫,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一次会面。在这次会面中,双方有无谈及苏伊士运河问题不得而知,但他给首相传递的信息却是非常明确的。“艾克(即艾森豪威尔)决意已定,”他写道,“不管以何种方式都要让纳赛尔下台。”但这只是一相情愿而已。
在苏联出兵镇压匈牙利革命之后,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院最不愿意做的就是与占领国为伍。杜勒斯看不惯任何与殖民主义沾边的东西,因为他认为这将会削弱美国在“冷战”中的地位。此外,基于预算考虑,美国财政部长乔治·汉弗莱-艾森豪威尔的内阁密友-也不赞成美国提供支持。
英国人也误解了美国的选举政治。1956年11月艾森豪威尔谋求连任的事实给了他们一种信心,让他们以为他会与英国和以色列站在一起,共同反对埃及。事实上,美国选民并不愿意美国再次介入一次军事行动。对于以捍卫和平为竞选口号的艾森豪威尔来说,反对苏伊士运河战争会为他赢得政治加分。出乎英国的意料,美国要求立即停止军事行动。
这就是地缘政治的整个背景,而金融背景则是英镑的脆弱性。英国的国外债主仍在寻求摆脱他们在“二战”期间获得金融请求权,而英国日渐宽松的资本管制则为他们提供了这样做的机会。与此同时,受制于高工资、低生产率和对抗式的劳资关系,英国也难以通过发展强劲的出口经济来抵消其弱势金融。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前,英国的储备甚至就已经快降到了被视为最低安全水平的20亿美元。基于这一背景考虑,参与一场昂贵的、不确定的军事行动是危险的。苏伊士运河的关闭将会增加航运成本,并会提高进口石油的价格。因此,苏伊士运河冒险行动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英国能否维持1英镑兑2。8美元的英镑兑美元汇率的怀疑。
这一汇率的下降或许会产生深远影响。那些习惯将其货币与英镑挂钩的英联邦国家和北欧国家将不得不决定是否延续这一习惯。它们或许会选择与美元挂钩,因为美国是一个更强大的经济体,也是一个更大的贸易国。如果是如此,那么对英镑区的凝聚力以及英镑区成员国在伦敦的银行业务来讲,都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苏伊士运河行动之前,艾登政府就已经知道,要想维持1英镑兑2。80美元的英镑兑美元汇率,它需要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这正是艾登和麦克米伦认为他们会获得美国无条件支持,并对此充满信心的原因。而这也正是他们作出严重误判的原因。美国国务院警告说,美国可以提供支持,但前提是英国政府必须承诺撤离其在埃及的军队。11月2日,美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一项停火决议。美英矛盾的公开化导致了英镑挤兑事件。之后,美国明确表示,它不仅要求停火,而且还要求实际撤军。这一声明使得英镑面临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至此,麦克米伦-他曾是美国政府内阁中主张对纳赛尔采取军事行动的最坚定支持者-突然改变立场。他也因此被反对党指责为表里不一的两面派,并被冠以“先进先出的麦克米伦”的绰号。但作为政府的财政大臣,他实际上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他的真正失败在于此前他对美国将会为英国提供帮助的过度自信。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英国政府一直在推诿,它表示接受停火协议,但仅同意撤出一个营的兵力。资本管控延缓了储备的外流速度,但引来了众多赌注英镑贬值的投机者。考虑到英镑可能贬值的情况,购买英国商品的外国买家要求延期付款,而向英国销售商品的卖家则要求提前付款。
妥协是痛苦的。保守党后座议员团体“苏伊士集团”(SuezGroup)并不愿意承认英国已经失去第一位阶地缘政治强国地位的事实,强烈反对撤离全部军队。艾登政府寻求金融支持的承诺,以便确保内阁在撤军问题上达成一致。但艾森豪威尔政府仍要求英国政府给出具体的撤军日期。英国人担心设定具体日期可能会引起混乱,导致部队无法正常撤离,并危及驻军的安全。因不堪重负,身体状况欠佳的艾登飞往黄金眼(Goldeneye)休养,这也是小说家伊恩·弗莱明在牙买加的度假地。但这并未激起人们对政府的信心。
所有人都知道危机会在12月4日进入最严峻的时刻,因为在这一天,麦克米伦将会就英国的储备情况发布月度报告。它将会表明英国的黄金和美元储备已降至20亿美元以下,这毫无疑问会引发新一轮的英镑挤兑事件。迫于这一时间的压力,艾登政府重申了它的撤军承诺,但仍试图避免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它采用了含混不清的语言向华盛顿保证,“(我们)已经决定准时撤离,而且我们也准备准时撤离”。
但所有的牌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他们不做任何事情就能迫使英国让步。12月2日,在财政大臣发布报告两天前,英国内阁同意将12月22日作为撤军的最后时限。12月3日,刚刚休假回来的美国财政部长汉弗莱同意支持英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款。
基于此,当12月4日麦克米伦作报告时,他可以说英格兰银行的储备已经降到20亿美元以下,但同时也可以声明,美国支持英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取全部的13亿美元的信贷额度。12月10日,在美国的支持下,英国的借款申请得到批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委员会的16名委员中,只有代表埃及的委员投了弃权票。这一行动标志着英国金融危机的结束。同时,这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曾经的经济大国英国追求独立外交政策的时代的结束,因为现在它不得不依赖一个更加强大的伙伴,这就是美国。

阅读全文

与英国人什么时候独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跟中国哪里 浏览:796
英国出产什么车 浏览:258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用筷子 浏览:802
希腊与伊朗哪个强 浏览:819
伊朗瓷砖怎么样 浏览:583
如何上好中国近代史这门课 浏览:298
意大利旅行哪里好 浏览:628
人民币9000对印尼多少钱 浏览:662
一块印尼放点什么都软了 浏览:282
中国有哪些技术领跑全球 浏览:853
越南对外战争有哪些 浏览:588
意大利和西班牙哪个是主场 浏览:767
为什么印度景色总是昏黄的 浏览:816
印尼产的摩托车怎么能看出来 浏览:730
意大利商务男装品牌有哪些 浏览:63
越南当兵去什么地方 浏览:238
印度红犬什么时候能长大 浏览:775
印尼电话卡上网慢怎么做 浏览:696
英国最厉害的时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浏览:644
越南岘港古镇有多少钱 浏览: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