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皇室后代怎么命名

英国皇室后代怎么命名

发布时间:2022-10-04 19:40:49

A. 英国皇室继承人是怎么排序的

王位继承

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法律,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规定,王位应该传给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娅的有血缘关系的后代,而且继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

一些人认为该规定与英国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视的条款有冲突。不过实际上,绝大多数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开场合都大多宣称自己是圣公会成员。 此外该法案还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2011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亚珀斯举行的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与会英联邦各国首脑同意更改1701年《王位继承法》,王室成员无论男女都将能拥有同等继承权,不过这只会对查尔斯王子的后代产生影响,并不改变已有的王位继承顺序。同时,英国君主不得与天主教徒结婚的禁令也被废除,但君主本人还必须是新教徒。

第一继承人:查尔斯王子(威尔士亲王)(女王长子)

第二继承人:威廉王子(剑桥公爵)(查尔斯长子)

第三继承人:乔治·亚历山大·路易斯(威廉长子)

第四继承人:夏洛特·伊丽莎白·戴安娜(威廉长女)

第五继承人:路易斯·亚瑟·查尔斯(威廉次子)

第六继承人:哈里王子(萨塞克斯公爵)(查尔斯次子)

第七继承人:阿尔奇·哈里森·蒙巴顿-温莎(哈里王子长子 )

第八继承人:安德鲁王子(约克公爵)(女王次子)

第九继承人:比阿特丽斯公主(安德鲁长女)

第十继承人:尤金妮公主(安德鲁次女)

第十一继承人:爱德华王子(威塞克斯伯爵)(女王幼子)

第十二继承人:詹姆士子爵 (爱德华长子)

第十三继承人:路易丝·温莎勋爵(爱德华长女)

第十四继承人:安妮长公主(女王长女)

第十五继承人:彼得·菲利浦斯(安妮长公主长子)

第十六继承人:扎拉·菲利浦斯(安妮长公主长女)

(1)英国皇室后代怎么命名扩展阅读

根据2011年各王国商定的修正案,在各王国完成立法程序后王位继承的基本原则将从长子继承权改为长子女继承权;即从威廉王子的后代开始,无论是儿子或女儿都严格按照长幼继承王位成为继承人。男性子嗣不再在继承王位上相较女性成员享有优先特权,而是男女平等。

除此基本原则之外,王位继承规则还包括《1701年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所规定的规则:即王位应该传给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娅的有血缘关系的后代,而且继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一些人认为该规定与英国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视的条款有冲突。

不过实际上,绝大多数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开场合都大多宣称自己是圣公会成员。此法令还规定继承人也不得嫁娶天主教徒,但此规定也将在最近一次修正完成后被取消。此外该法令还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通过立法来决定,君主本人无权左右王位继承顺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英国王位继承顺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英国王室

B. 英国王室是怎么继承名字的

嗯,说几个主要人物吧,维多利亚女王的全名是Alexandrine Victoria,他的父亲想给她取名Elizabeth,因为当时新出生的维多利亚女王很可能继承英国王位,而Elizabeth又是英国着名女王Elizabeth一世的名字。但当时的摄政王,未来的乔治四世,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伯父不干,想让她叫Georgiana,也就是自己名字的女子变体,这样一来维多利亚女王的父亲当然也不情愿,后来两方互相退让一步,就让小女孩继承母亲的名字叫Victoria,Alexandrine是摄政王要求加在前面的,以表示对当时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尊重(Alexandrine是亚历山大的女子变体)

现在的英国女王的名字就更好解释了,她的全名是Elizabeth Alexandra Mary,Elizabeth是她母亲的Queen Elizabeth名字,Mary是她的奶奶Queen mary的名字,Alexandra是她爷爷的母亲Queen Alexandra的名字.所以这孩子长大肯定也是Queen的,呵呵。

由此看来呢,一般重要的王室成员的名字多源于自己家族内德高望重的成员和先祖们,以此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

C. 英国皇室中为何要取这么多的同名,而不直接取其他的名字,以至于一世二世这样的称谓的出现

西方大多数国家与我们国家不一样,他们的姓氏制度不发达,绝大数姓氏也现的较晚,长的也不过一千来年的时间,与我们国家长达几千年的姓氏制度差的太多了。所以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姓氏制度,变化频繁,数量巨大。 反之由于宗教和传统习俗等原因,他们的用作名的数量则很少,基本上以宗教经典中的人名、先哲先贤的名和本民族有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名的数量少,所以他们同名的现象很严重,就如同我们国家同姓的人一样。还有,他们为了表示对儿子或女儿的喜爱,往往会用自己的名字或母亲的名字给孩子命名。这样就造成父子同名、兄弟同名的现象。 为了表示区别,往往会在他们的全名后面加上“老(Sr)”、“大(the elder)”、“小(Jr)”等表示区别。如德国着名的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有两位,是父子关系,因此把父亲叫老约翰·施特劳斯(John Stauss Sr),儿子叫小约翰·施特劳斯(John Strauss Jr)。 如果同一家族中重名的太多,就以一世、二世、三世这样称呼。比如英国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James I),在苏格兰他被称为詹姆士六世(James VI),因为在苏格兰的王统中,他家族在他之前有五位国王都叫詹姆士。 总得来说,在人名后面标上“老”、“大”、“小”,或者用一世、二世、三世……,或者“第一”、“第二”等情况来区别同名同姓人物,主要原因就是可供选择的人名太少了。

D. 英国皇室姓什么,英国姓氏的起源

.“1917年英国王室采用了Windsor(温莎)这一新姓氏。何谓“采用一个新姓氏”?意思就是说,英王室废弃了祖传的姓氏,改用另一个姓氏。 按照我们常人的理解,平民百姓的祖传姓氏都是不能随意改动的,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王室。王室的姓氏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甚至历史不可改变,除非改朝换代,如果真是那样,就不仅仅是姓氏的改换了,连坐在御座上的那个人都换了。那么英国王室为什么在没有发生任何变故的情况下要改变自己家族的姓氏呢?问题就出在 “1917年”这个年份上。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卷入其中。仗打到了1917年时,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胜利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佛兰德战壕里的伤亡人数令人震惊,德国成了最可怕的敌人。英国人体味到了战争的辛酸苦辣,厌倦战争以及强烈的挫败感是那个时候许多英国人的普遍心态。为了发泄对德国人的畏惧和憎恨,人们歇斯底里地诅咒恶魔般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捣毁德国人的商店,拳打脚踢昔日备受宠爱的德国种小猎狗,人们对任何能够与可恶的德国人联系上的事情都大加鞭挞。这还不够解恨,反德的矛头直指皇室。这时候,只是将德国王室旗帜从温莎城堡的王室教堂里摘下来,已经远远不能平息民众的愤怒。于是有人建议,修改英王乔治五世身上的某些东西,那就是他的家庭姓氏——柯堡。人们认为这个姓氏和德国人有关系,怀疑英国君主同情德国人。英王室的家族姓氏和德国人有什么关系?这事说来话长。 一个朝代是由几代人延续下来的。为什么1917年德国的尊严在英国受到了侮辱,这就需要知道德国人是怎么进入英国王室的。事情要追溯到18世纪初的英女王安妮。 安妮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父亲詹姆斯二世是罗马天主教教徒,而她是个虔诚的新教徒。安妮在位的12年,英国在文学和艺术装璜方面达到了繁荣时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坚实而闪光的印记。但她个人生活却是灰色的,她的孩子不是流产就是夭折,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出于后继乏人的考虑和对家庭的忠诚,安妮女王最初倾向于遵从家族的意见,选择她的同父异母兄弟作为王位的继承人。然而,英国立法机关的成员们早在1702年安妮登基以前就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对于当时的大多数英国人来说,他们希望王位继承人依然是一位新教徒,而不是斯图亚特家族的天主教教徒。显然詹姆斯二世的宗教偏见所造成的伤害,依然使人们耿耿于怀。很清楚,下一个君王的人选要么是安妮女王的同父异母兄弟,要么是詹姆斯一世的后裔子孙——德国北部的汉诺威家族,他们是一个小公国的统治者,同时也是新教徒。这是令人较能接受的一家亲戚。宗教做出了决定:英国需要一位信奉新教的国君。于是立法机关的成员们将选票投给了安妮女王的这家德国亲戚。根据1701年的继承法,古老的斯图亚特家族被很小心地排除在外。 安妮死于1714年,于是下一个君主来自德国的汉诺威家族,这就是英王乔治一世,汉诺威家族的第一个国王。宗教将英国推进了乔治王朝时代。 乔治一世的即位为英国王室注入了德国血统。这位新君主只能说一点儿英语,只把一部分时间放在他的王国上。尽管这是一个愚钝的、不讨人喜欢的外国人,尽管詹姆斯二世的儿子和孙子一直都在觊觎王位,但是法律将王冠牢牢地戴在了乔治一世的头上,直至1727年。 乔治一世之后登基的是他的儿子乔治二世。乔治二世虽然政治上无能,但却具有卓越的军事才华。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亲自带兵征战沙场的君王。 乔治时代在位最长的是乔治三世。乔治三世是乔治二世的孙子,出生于英国,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多次的精神错乱为他的晚年笼罩上一层乌云。这个病传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四世。在乔治四世摄政和执政时期,英国在时装、家具和建筑方面成就显着。 下一个登上王位的是乔治三世的另一个儿子威廉四世,他在位仅七年。威廉四世宽厚、善良,然而又令人遗憾地常常犯错误。和其他君王比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被人遗忘的君主,人们之所以还能记住他,只因为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伯父。维多利亚是乔治三世第四个儿子的女儿,她将是威廉四世的继承人。威廉四世从心里讨厌维多利亚那个盛气凌人的母亲。作为国王,他的野心之一就是尽量活着,直到维多利亚度过18岁生日。到那时,维多利亚就可以不需要母亲的摄政而独自执政。威廉四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家族的最后一位君王。她的登基意味着汉诺威王朝结束了,由她而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维多利亚女王的出现并没有切断英国王室与德国的联系。事实上恰恰相反,她的母亲、家庭老师以及作为监护人的舅父莱奥波德都是德国人,都来自德国的柯堡家族,而女王自己也认为她是那个家族的成员之一。更重要的是,1840年也就是在即位的前三年,维多利亚和表兄、来自德国柯堡家族的王子阿尔伯特结了婚。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多年,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强大和繁荣的象征。“这个女人就是大不列颠帝国”。 19世纪盛行大家庭,女王也不例外,也是一位多产的母亲,共育有五男四女。到晚年时,她已是四世同堂的老祖母,共有37个孙子、近80个重孙。儿孙们的婚姻不能自主,而是专门有人为他们与外国王室牵线搭桥。于是女王的子子孙孙就成了德国、挪威、瑞典、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国王或王后。一张惊人的皇家亲属国际网就这样被织成,这张网上的一丝一缕都和女王相连。维多利亚女王不仅是柯堡家的祖母,也是欧洲的祖母。 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嫁到德国皇室,后来成为德国皇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的儿子即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德皇威廉二世,竟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统辖德军与英国开战。 要不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姑表兄弟的德国皇帝,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英王乔治五世也不至于受到国人非议,也无需忍辱负重地更改祖传姓氏。所幸的是,乔治五世还算是个明君。最初,他对这样的流言蜚语感到吃惊和伤心,但他也承认欧洲各国的王室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间有着复杂的联姻关系,所以他的家族姓氏和亲属的一些头衔听起来确实不那么“英国式”。于是乔治五世决定顺应民意,结果在战争进行到第三年即1917年年中,发表了一个正式而庄严的声明:英国王室将以“温莎”作为家庭的新姓氏,同时立即取消使用那些“德国式”的头衔。 在英王乔治五世君临王位的第八年,一个新命名的温莎王朝就这样诞生了,王家的传统和风格就这么变得“本国化”了。事后人们感到奇怪,像“温莎”这样一个具有民族性和本国化、且令大家都高兴的名字,以前怎么就没被用过呢?

满意请采纳

E. 英国皇室传到了几代姓氏是什么

没有共同的姓,英国的王室比较特别,比如历史上的亨利和爱德华这两个姓氏你会看到间隔出现,有的原因是因为后代不想和前代的王室一样,尤其是出现暴君的时候,其后的英国国王有的改了姓,也有像法国的女婿因为英格兰的内战而来到英格兰并称为新的国王。再者,英国王室后来因为男嗣的问题出现了女王,王室的姓氏更加不能继续下去,英国王室一般纳都是叫某某王朝,就和我们的朝代相似,现列举如下,

诺曼王朝
House of Norman
* 1066-1087 威廉一世 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征服王"
* 1087-1100 威廉二世 King William II Rufus "红毛王"
* 1100-1135 亨利一世 King Henry I Well-Ecated, Beauclerc "儒雅王"
* 1135-1154 斯蒂芬(King Stephen) (布洛瓦王朝)

安茹王朝
House of Anjou
* 1154-1189 亨利二世 King Henry II Curtmantle "短斗篷王"
* 1189-1199 理查一世 King Richard I Coeur de Lion "狮心王"
* 1199-1216 约翰 King John Lackland "无地王"

金雀花王朝
House of Plantagenet
* 1216-1272 亨利三世 King Henry III
* 1272-1307 爱德华一世 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长脚王"
* 1307-1327 爱德华二世 King Edward II
* 1327-1377 爱德华三世 King Edward III
* 1377-1399 理查二世 King Richard II

兰开斯特王朝
House of Lancaster
* 1399-1413 亨利四世 King Henry IV
* 1413-1422 亨利五世 King Henry V
* 1422-1461 1470-1471 亨利六世 King Henry VI

约克王朝
House of York
* 1461-1483 爱德华四世 King Edward IV
* 1483 爱德华五世 King Edward V
* 1483-1485 理查三世 King Richard III

都铎王朝
House of Tudor
* 1485-1509 亨利七世 King Henry VII
* 1509-1547 亨利八世 King Henry VIII
* 1547-1553 爱德华六世 King Edward VI
* 1553 简·格雷 Lady Jane Grey
* 1553-1558 玛丽一世 Queen Mary I the Bloody "血腥玛丽"
* 1558-1603 伊丽莎白一世 Queen Elizabeth I

斯图亚特王朝
House of Stewart
* 1603-1625 詹姆斯一世 King James I
* 1625-1649 查理一世 King Charles I

共和政府
* -1658 奥利弗·克伦威尔,护国公
* 1658-1659 理查·克伦威尔,护国公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House of Stewart
* 1661-1685 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
* 1685-1688 詹姆斯二世 King James II
* 1689-1691 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King William III and Queen Mary II)
* 1691-1702 威廉三世 King William III
* 1702-1714 安妮女王 Queen Ann

汉诺威王朝
House of Hannover
* 1714-1727 乔治一世 King George I
* 1727-1760 乔治二世 King George II
* 1760-1820 乔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
* 1820-1830 (1810-1820 摄政) 乔治四世 King George IV
* 1830-1837 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
* 1837-1901 维多利亚女王 Queen Victoria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House of Sachsen-Coburg-Gotha
* 1901-1910 爱德华七世 King Edward VII
* 1910-1936 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温莎王朝
The House of Windsor
* 1910-1936 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 1936 爱德华八世 King Edward VIII
* 1936-1952 乔治六世 King George VI
* 1952- 伊丽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F. 英国王室有名无姓,为何起名还有别的讲究

现在的英国,英国王室就是相当于是个吉祥物,只是起着纪念作用。其中英国王室的每个人,其实都算是有名无姓的,这个其实还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的英国王室了,正是那一辈在乱搞,所以导致现在英国王室流下来的传统就是每一位王室成员的姓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起名字还得看很多的因数

从1066年开始,从征服者威廉实现征服英格兰起,英国王室到现在差不多延绵已经有千年左右。在这千年之中,英国王室一直都是有名无姓。比如现在英国王室,女王伊丽莎白、王子查尔斯和小王子威廉,都是姓温莎。不过,官方只称他们的名字。除非退出王室,或者失去王室身份,才能拿回姓氏。所以,对于英国王室来说,起名就成了一门大学问。

G. 英国王室的名字中有许多重复的,为什么要这样起名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欧洲玩,主要是追求那里打折的奢侈品和感受浓厚的历史底蕴。而欧洲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堂多、博物馆多和古堡多这三个方面。

“第几世”主要在贵族谱系和历史文献当中标注,指代“这个爵位之下,第几个使用这个名字的人”,比如拿破仑三世,它表示是“法兰西历史上第三个叫拿破仑的君王”。

但是“第几世”不一定代表辈分,只代表继承顺序而已,拿破仑三世不是拿破仑一世的孙子,而是侄子,只是因为他用拿破仑这个名字作为帝号,而前面又有两个人使用过拿破仑这个名字做帝号(拿破仑本人和他的儿子拿破仑二世),所以他就是拿破仑三世。

H. 英国王室的王子和公主取名五花八门,那么王室公主王子取名有什么潜规则

英国王室取名都有什么讲究呢?

王室评论人理乍得表示,王室取名一般考虑这三个问题:

以路易斯为例,他全名为:路易斯·亚瑟·查尔斯。凯特王妃、路易斯王子、夏洛特公主、威廉王子、乔治王子

这个名字同时致敬了小王子的爷爷查尔斯王子和路易斯·蒙巴顿,蒙巴顿是女王的表兄,也是二战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而那些奇奇怪怪的:例如叫Goodchild(好孩子),Fairweather(好天气)之类的名字,果然也只是少数而已。

所以下一个皇室小孩,是不是又要叫乔治了呢?

I. 英国王室的姓氏

现今英国王室主要姓氏为“温莎”。(1917-至今)

爱德华七世之子乔治五世在位时期,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愿再使用敌对国德国的姓氏,将王室改姓为“温莎”(他们的老祖先一千年前的法国诺曼公爵建造了王室行宫“温莎堡”),朝代名称也改称为“温莎王朝”,温莎王朝一直延续至今。

英国王室(英文常简称Er,英女王的简称)是现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王室只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并不具备实质性权力。

(9)英国皇室后代怎么命名扩展阅读:

英国王室允许与王室有血缘关系的女性继承皇位,这造成了英国王室血缘相同而王朝名称不同的现象,诺曼底王朝建立者威廉一世与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无直接的血缘关系,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

威廉通过自己的姨祖母艾玛(埃塞烈德的妻子和爱德华的母亲),主张英国王位应该由他继承,威廉的妻子弗兰德的玛蒂尔达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阿尔弗烈德大帝的第七代直系后裔,她和威廉的婚姻提高了威廉要求王位的权利,威廉一世死后。

王位由威廉一世与弗兰德的玛蒂尔达所生的儿子威廉二世继承,威廉二世起所有的英格兰和联合王国的国王/女王都是弗兰德的玛蒂尔达(盎格鲁-撒克逊王朝)与威廉一世(诺曼底王朝)的后裔,目前英国王室世系有较远血亲的尚有几百万人。

J. 英国国王如何命名

詹姆士一世的儿子叫查理一世,说明查理一世的名字中有查理这两个字。而詹姆士二世之所以叫詹姆士二世,是因为他名字中有詹姆士,而他的爷爷是詹姆士一世,所以他就叫二世。但是如果詹姆士二世的儿子的名字中没有和父亲、爷爷、太爷爷一样的名字的话,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名字再另外用个称号。

英国国王都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连串的称号。比如,现为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的全称是“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领地的女王,英联邦首脑,信仰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

这些长长的称号主要是用来宣示英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也表明当朝者所统治的疆域范围。历史上,英国国王的称号曾有多次更改,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英国所走过的兴衰历程。

我们知道,大不列颠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组成。最早时,英国国王其实只是指英格兰国王。

1066年,英王爱德华(1042—1066年在位)死,因无子嗣,其表外甥、法国大封建主诺曼底公爵威廉声称爱德华生前曾经答应让他继承英国王位,纠集诺曼底贵族和来自法国各地的骑士,在教皇的支持下渡海征服了英国。

随后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称威廉一世(1066—1087年在位),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封建王朝——诺曼王朝(1066—1154),并同时以法王附庸的身份领有诺曼底。他的称号为:“蒙上帝恩赐的英格兰国王,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

1154年,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加冕为英王,建立“安茹王朝”(1154—1399),又称“金雀花王朝”。在此前的1150年,亨利已是诺曼底公爵;他的父亲是法国安茹伯爵,1151年他继承了其父的爵位;1152年通过联姻,他又领有阿奎丹等地。

因此,在他继承英国王位后,他的称号中加入了阿奎丹公爵和安茹伯爵两个爵位。至亨利的儿子约翰成为英王时,爱尔兰也在英国控制之下,所以约翰的称号中又增加了“爱尔兰领主”一项,其全称为“蒙上帝恩赐的英格兰国王、爱尔兰领主、诺曼底和阿奎丹公爵、安茹伯爵”。

1327年,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即位。此后,他一直想以法王外甥的身份继承法国王位,于是把自己的称号定为“蒙上帝恩赐的英格兰、法兰西国王,爱尔兰领主爱德华三世”。

为了争夺阿奎丹地区,英法两国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1337—1453)。尽管这场战争以英国失败而告终,但在爱德华三世之后的三个多世纪中,英王在自己的称号中一直保留着“法兰西国王”的头衔。

16世纪初,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即位。他于1543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创立英国国教。从他开始,英王称号增加了一个头衔——“信仰的保护者”。

1603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死,因无子嗣,由其远亲,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王位(英格兰国王,称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开始了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他的称号为“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和爱尔兰国王,信仰的保护者”。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共和国,君主制一度被取消。到1660年,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为了取得法国的援助,取消了国王称号中“法兰西国王”的头衔。

1801年,英国与爱尔兰签订同盟条约,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当时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年在位)的头衔为“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信仰的保护者”。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统治时期,英国建立了庞大的殖民体系,其中包括整个印度;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

至1902年,其子爱德华七世(1901—1910年在位)加冕为英王时,他的称号为“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所有大不列颠海外自治领的国王 ,信仰的保护者,印度皇帝爱德华七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衰落,其殖民体系开始动摇。英国政府被迫在1921年12月与爱尔兰签订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26个郡成立“自治邦”,享有自治权;北部6个郡划归英国。这样,英国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王的称号也相应改变。

1931年“英联邦”成立,英国海外自治领成为联邦内独立成员,与英国具有平等地位,英王称号中“海外自治领的国王”头衔只好除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英王称号又取消了“印度皇帝”的头衔。

(10)英国皇室后代怎么命名扩展阅读:

给皇家宝宝取名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说,取个“苹果公主”、“狐狸王子”之类的肯定不合适吧。一般来说,取名无非是三项原则:向合适的人致敬、紧跟潮流还有遵循传统。

英国王室给宝宝取名恐怕要先翻族谱。对于这一点,剑桥公主的名字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哥哥剑桥王子的名字“乔治·亚历山大·路易斯”亦是如此:“路易斯”就是为了纪念威尔士亲王最爱戴的叔父——路易斯·蒙巴顿公爵。

“夏洛特”这个来源于法语的名字,是“柔弱”、“自由人”的意思。这个名字在英国很受欢迎,在2013年的调查中,“夏洛特”在英国最受欢迎的名字排名中位居第21位,它曾在2000年一度攀升到第4位。

“紧跟潮流”这一点很好理解,1930年玛格丽特公主出生的时候,玛格丽特这个名字是当时第5流行的名字。至于安妮公主的名字,至今还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女孩名字前100位呢。

据《每日邮报》报道,女王曾否决爱德华王子要给他儿子取名为“西奥多”的建议,因为女王喜欢更传统一些的名字。

虽然很多现代英国人都“听音”起名,其实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不同的社会阶级意义。比如,“泰勒”经常让人想起酒馆的守门人,“史密斯”代表铁匠,“乔治”在十字军东征时开始流行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历史上有6位国王取名“乔治”,却没有一位国王叫“泰勒”的原因了。

正因为王室成员取名讲究很多,历代王室成员重名度高。比如,英国王室颇为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爱德华”和“乔治”轮流掌权。

阅读全文

与英国皇室后代怎么命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推拿流派有哪些 浏览:697
中国越南的战争有哪些 浏览:917
越南中文工资多少 浏览:282
英国月租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114
意大利语grigio是什么颜色 浏览:389
印度酸梅汤怎么做 浏览:334
中国都有哪些葡萄品种 浏览:22
越南红酸枝正尺多少钱一副 浏览:671
伊朗目前的策略是什么 浏览:464
越南语解封怎么说 浏览:411
英国红茶配什么搭配最好 浏览:939
英国每天生活都吃什么 浏览:440
用越南服怎么登录真实视频 浏览:159
越南人来中国要办什么证 浏览:466
红的印尼哪里有卖 浏览:148
印度尼西亚的物品是多少印尼 浏览:289
中国交通频道怎么直播 浏览:479
法国和意大利哪个城市化水平高 浏览:205
越南媳妇怎么申请华侨 浏览:479
北京八中国际怎么样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