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杜鹃花的简介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是一种常绿或平常绿灌木。杜鹃花的得名来自于一个传说,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杜鹃花因此得名。
杜鹃花的花期一般在春季,每簇花有2-6朵,杜鹃花的花冠呈漏斗状,颜色丰富,有红色、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杜鹃花一般生长在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杜鹃花还是检验我国中南及西南是否是酸性土的指示性植物。
② 1763年,一位伦敦的园艺家把庞蒂卡姆这种杜鹃花引进英国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由于当地的暖湿气候和酸性土壤,以及自身根部的强大固氮力和非凡的耐寒力,使它如鱼得水。它的繁殖力极强——不但种子能生根发芽,而且枯枝也能“触地生根”,并很快发出许多新芽,接着每簇植株每年又产生几百万枚种子。不但如此,它的花朵色彩异常艳丽,成了向传粉昆虫“求爱”的“白马王子”,其他植物的处境可想而知。更有甚者,它还配备了一套完善的“化学武器”——叶子产生的酚类物质确保自己免被动物啮食,分泌毒素阻止其他植物发芽。
就这样,庞蒂卡姆高10米、覆盖100平方米“星团”的叶片,使98%的阳光无法照射到地表,所有在它下面的植物都被判了死刑。就这样,它以魔鬼般的蔓延速度,在当年拿破仑未能染指的大不列颠群岛西部入侵成功——威尔士地区斯诺敦尼亚天然公园的3000公顷土地因它而寸草不生。就这样,“花中美人”成了“美丽杀手”。
③ 杜鹃花名字的由来
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生活得十分幸福。富足的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嫖赌逍遥,有时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
当时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是一个勤勉的君王,他看到人们乐而忘忧,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把握春光。
不过,杜宇积劳成疾,最终告别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对百姓还是难以忘怀。他的灵魂化为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啼叫:布谷,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人们被感动了,开始学习他们的好国君杜宇,变得勤勉和负责。他们把那小鸟叫作杜鹃鸟,他们把那鲜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鹃花。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
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④ 你知道哪些关于杜鹃花的冷知识
提问见到过的养过的叫洋鹃,你见过的一般都是红色的白色的,恐怕没见到过绿色的吧,在我们这儿,有山杜鹃,一篷篷的,漫山遍野,白的象雪,红的似火,大理有罕见的黄杜鹃。开在树上的,叫大树杜鹃,又叫马樱花,可以移植到公园栽培。这就是关于杜鹃的冷知识!
杜鹃花是一种常见花卉,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等,早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观赏植物,花卉市场东西非常多,但是杜鹃花可并非只有一种,如今全世界的杜鹃花至少有上千种,但大部分都是人为培育出来的。
5月26日,有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在四川省凉山州进行野外考察时,在对某山区开展为期2天的调查过程中,在深山中发现了一株花团锦簇的杜鹃,队员们表示从未见过这样的杜鹃花,经过与已知的杜鹃品种模式标本比对和中国植物志核对,确认发现了这颗杜鹃花为枯鲁杜鹃。
已有的资料显示,枯鲁杜鹃产于中国四川西南部木里县,主要生于海拔3350-3550米的松林中。最早发现于1929年9月,一位叫洛克的美国植物学家在四川西南部的枯鲁山区采到一份枯鲁杜鹃标本,但当时未命名。
1953年时,该杜鹃标本被作为粘毛杜鹃的变种发表,世人才知有这种杜鹃,1978年该物种被提升为单独的种类,中文名以发现地命名为枯鲁杜鹃。
但是这种杜鹃十分少见,从1929年发现他之后,只在2008年时,有植物学家在野外考察时于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发现了“疑似枯鲁杜鹃”,部分被制作为标本,并且被收入为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2008年之后,植物学家们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它,于是在2013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以及覃海宁等(2017)发表的《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里,枯鲁杜鹃都被评估为“野外灭绝(EW)”。因此此次重新在野外发现这种杜鹃,对其物种的延续来说有重大意义。
枯鲁杜鹃和其他杜鹃一样是一种灌木,叶片形状也很相似,叶柄和花柄处有粘毛状物,花朵较大,以粉红色为主,非常美丽。考察人员表示,因为目前已知这种野生杜鹃全球仅一棵,有必要对这种杜鹃进一步采取“地毯式”系统调查,彻底摸清该物种的资源本底,同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和系统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
《光明网》5月27日文章《仅1株!中国发现被宣布野外灭绝的枯鲁杜鹃!网友:千万不能说在哪儿~》
我国是世界杜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中心,主要园艺品种均起源于我国。杜鹃属在全世界有900多种,产在中国的就有530余种。杜鹃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 历史 ,也深得人们的喜爱。
其中江西、安徽、贵州等省以 杜鹃为省花;长沙、丹东、九江、无锡、韶关等七八个城市定杜鹃为市花。自18~19世纪,欧美等国从我国收集了大量的杜鹃花的种子,带回本国进行栽培育种,杜鹃花已成为这些国家园林中必不可少的观赏植物。
目前,全世界注册的杜鹃花栽培品种约有9000左右, 它们中的母本不少是我国的资源。据近几年的统计,在美国栽培的杜鹃花杂交品种已超过5000个,而在欧洲则远远超过此数。
在欧洲尤其在英国,每当踏进一处被称作植物园的地方您都能找到杜鹃花,而这些杜鹃花总能与中国联系在一起,因此就有了“没有中国的杜鹃,就没有英国的园林”之说法。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在华盛顿国家树木园中,70000多株杜鹃在早春时节如潮竞放。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育种和栽培事业停滞不前, 以至于还要从国外进口种子、种苗。我国的很多野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杭州市的园林中应用杜鹃的种类最多,也只有8种,而英国的园林中应用的来自于中国的杜鹃就有306种。
中国的杜鹃事业需要育种家们和花农们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育种家培育出优良的品种,另一方面需要花农们采用规范化的栽培技术,齐心协力提高中国杜鹃花种苗和盆栽的品质。
我国杜鹃花主要产地是滇、藏、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 其错综复杂的地形、地势,构成了特殊的气候,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垂直分布明显。在1000~2000米低平谷地,有尖叶杜鹃、大树杜鹃等;2000~2800米处,气候温凉,有亮毛杜鹃、粗柄杜鹃、云南杜鹃、腋花杜鹃等;2800~4000米沟谷阳坡,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的混交林,在其林缘或草坡由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毛喉杜鹃、草原杜鹃等组成密不可人的杜鹃林或灌丛。
这些地方杜鹃花种类最多,花期4~7月,五颜六色,璀璨如锦,有时可覆盖整个山头达一二十平方公里; 海拔4000~4500米地带,乔灌木很少,高10~20厘米的多枝杜鹃、平卧杜鹃、黄金杜鹃等成为垫状植物,繁衍于石砾地或流石滩上;海拔4500米以上则无杜鹃花分布。
高山常绿杜鹃长期生长在湿润、冷凉的高海拔山区,引种必须创造类似的环境条件,如地面不积水,土壤pH5~6,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并有遮阴、喷水、降温等设备。
杜鹃属各种类的共同要求是喜酸性土,忌碱性和黏质土壤;喜光和凉爽湿润气候,怕烈日暴晒,在烈日下嫩叶易灼伤枯死。但不同种类其差异也很大,一般而言,落叶类和半常绿类杜鹃是原产南方的种类,虽有较高的耐热性,但多怕烈日而喜半阴环境。
而一些原产北方或高山区的种类如蓝荆子、照山白等则喜欢阳光充足、夏季凉爽的气候,耐热性较差;而一些常绿性的高山杜鹃则喜空气湿度高的环境条件,其中原产于高海拔地区者,多喜欢全日照条件,产于低海拔地区者,多需半阴条件。
这是我对杜鹃花的知识解答,请接收
⑤ 关于杜鹃花的特征
杜鹃花简介 1杜鹃花外貌特征 杜鹃花(Rhododendron)的拉丁署名来源于希腊语,系玫瑰之意,是当今世界上最着名的花卉之一。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花,被誉为“花中西施”。 杜鹃花为木本花卉,野生的杜鹃花多为1~2米高的小灌木和小乔木,有常绿性,也有落叶性的。最高的杜鹃花高达10米以上(如大树杜鹃)几个人合抱也包不过来,最矮的不足15厘米(如平卧杜鹃)匍匐于岩石表面。少数也有单花顶生(如香花百杜鹃)或腋生(如红麻银花);单花最小的仅为1厘米(如召通杜鹃),最大的长约10厘米(如大喇叭杜鹃)。叶片多为革制,最大可长达50-70厘米(如凸尖杜鹃),最小仅约1厘米(豆叶杜鹃)。 2杜鹃花的分布 杜鹃花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主产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以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最丰富。中国是杜鹃花的原产地,云南在其分布中心,生长于海拔800-5000米的高山.中山或低丘,尤其是2800-4000米的滇西北高山冷湿地带种类最为丰富 。野生杜鹃花的花期因气候和种类有所不同,据我们研究三明这儿的杜鹃花多为二,三月开放,花朵成管状,形状貌似遮阳伞,色彩绚丽 3.杜鹃花的种类 杜鹃花的生命力极强,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都能找到它。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世界野生杜鹃花约有960种,我国有524种,云南就有306种。我国现在较为普及的杜鹃花可分为四个类型:东鹃,毛鹃,西鹃和夏鹃。其中毛鹃是中国原产的,俗名就是锦绣杜鹃或映山红,因叶片粗糙多毛而命名。西鹃为四种中最美的一类,多为大众喜爱,作为家庭盆栽的对象。 1.东鹃:即东洋杜鹃,来至日本:体形较小,分枝较散,叶色较淡,开花较早。花色多种,着花繁密,花朵较小,单瓣或套瓣,少有重瓣。 2.毛鹃:即锦绣杜鹃和映山红。体形高大,生长健壮,幼枝密备有棕色刚毛,叶片粗糙多毛。可露地栽培,花色多种,花大单瓣。 3.西鹃:即西洋杜鹃,体形矮小,开花较早,花色多种,多重瓣和半重瓣。该类是花型.花色最多的一类,但习性娇嫩,怕晒怕冷。 4.夏鹃:原产印度和日本,在日本称为皋叶杜鹃。发枝在先,开花最晚,树冠丰满,分枝稠密,枝条现西,花型.花色同西鹃一样丰富多彩。 二.医用地理价值 我们对它做初步了解:明朝李时珍巨作《本草刚木》亦有记载杜鹃花:漏斗状的花,花瓣味酸,可当水果吃,但不可过多食用,否则这会鼻出血。作为研究地理地貌的重要文献《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了杜鹃花的多种种类。 三. 杜鹃花文化 杜鹃花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做了一些研究。 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次百花姐妹约定春天在“花都”大理坝比美,推选“花王”。杜鹃花家族大,姐妹多,就派她们的佼佼者马缨花作代表去参加竞选。马缨花觉得自己长得漂亮,不把众姐妹看在眼里,因而姗姗来迟。众花姐妹等的不耐烦,只好开始选举。待马缨花梳妆打扮好磨磨蹭蹭到了大坝的时候,“花王”的桂冠早就被山茶花夺去了,气的马缨花一气跑回山上,发誓永远不下坝。直到后来人们到处美言赞赏她,才把她请下山来。马缨花,其名来自民间,因其似马帮领头马头上佩戴的红绣球而得名。可见,杜鹃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由于杜鹃的广泛分布和受人喜爱,被称为“木本花卉之王”。早在公元492年,南北朝时就有着作《本草经集注》记录了杜鹃花的踪迹。自唐宋以来,诗人,词人皆多题咏。美丽的杜鹃花始终闪烁于山野,妆点于园林,自古以来就博得人们的欢心。上自唐宋诗人白居易.杜牧.苏东坡.辛弃疾,下自明清杨升庵.康熙帝都有赞誉杜鹃花的佳作。大诗人李白见杜鹃花想起家乡的杜鹃鸟,触景生情,怀念家乡,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还有个优美而离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明朝李时珍着《本草纲目》亦有记载杜鹃花。明代,清代也有多部记载杜鹃的书。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也多次提到了它。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西方多国就多次派人前往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发现采走了309种杜鹃新种,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多来自云南。而1919年傅利斯在云南发现了“杜鹃巨人”大树杜鹃。它一棵高25米,胸径87厘米,树龄高达280年的大树砍倒,锯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带回国,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公开展出,一时轰动世界。发现大树杜鹃受到国家保护,它是云南的骄傲,中国国宝。听老人们说,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是由于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它记载了那段悲壮的抗战。 杜鹃花,它已经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成为了历史的点缀品,又蕴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这祖国的宽阔大地上,西南边疆的山山水水中,无不闪耀着杜鹃花它迷人的色彩。 --------------- 四.结尾 杜鹃花的研究使我们增长了许多的知识,我们希望杜鹃花的研究能唤起人们对花卉文化的兴趣,热爱自然,热爱国家。
杜鹃花多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乔木,亦有高仅几厘米、匍匐于岩石地面的旬行杜鹃、紫背杜鹃,也有高达数丈、繁花万朵的大树杜鹃、巨魁杜鹃。杜鹃花的顶成伞形花絮,由数朵钟状或漏斗状的花朵组成,宛如有一个饱满的绣球。叶片多为革质.大如批把,小似指甲,尚有一种吐尖杜鹃,叶片竟长达70多厘米, 宽20多厘米;果为蒴果,种子细如尘埃,播种须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杜鹃花在云南生长于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以滇西部高山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钟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丛和纯林,竟有连绵一二十公里尽为杜鹃花“花海”的奇观。杜鹃花的花期依气候和各种而不同,低山暖热地带多在2—3月开放,中山温凉地带多在4—6月开放,高山冷凉地带多在7—8月开放。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块,粉红的、洋红的、橙黄色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着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
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重要价值,我国品种丰富的社鹃花资源早就为西洋各国所觊觎。早在19世纪初,他们曾不惜巨资多次派人前来云南采集标本、种子,现今英国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花系多自云南采集培育,早已蔚然成林,花蕾盛开之际,英伦士女,往来如梭,流连忘返。
1919年,英国采集家傅利斯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西坡,意外地发现了他从未见过的“杜鹃巨人”——大树杜鹃。贪婪之心,驱使他雇来苦力,横着心,举起斧,硬将这一株高达25米、胸径达87厘米、树龄达280年的大树杜鹃砍倒,捞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回去,至今仍陈列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但在63年之后,1981年2月,科学家又在原址,找到了这世界已知的最高最大的杜鹃花王。后经腾冲县林业局进一步调查,现有胸径在1米以上的大树杜鹃尚有12株,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其径粗达3.07米,树龄在500年以上。大树杜鹃的花序是一个十分秀美的花团,水红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长6厘米—8厘米、口径6厘米的钟形花朵组成,花序直径达25厘米。这项天立地的大树杜鹃,茂盛的树冠遮天蔽日,灿烂的花朵美如云霞,它是云南的骄傲,它是祖国的骄傲!
⑥ 西洋杜鹃花的由来是怎样的
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穹(Robert Fortune)在中国江南发现早花性的映山红杜鹃,于1850年引入欧洲,并与东亚杜鹃、牡丹杜鹃、(毛)白杜鹃等杂交,育出许多优美大花型并能供冬季催花的品种群。由于当时的育种中心在比利时的根特市,故欧洲及园艺界习称为“比利时杜鹃”。此后欧美人都用此类品种供圣诞节催花之用。传入我国之后习称为“西鹃”。
西洋杜鹃,简称为西鹃。它因植株矮小,枝叶繁密,花色艳丽,花大花多,五彩缤纷而诱人。现在,西洋杜鹃莳养普遍。
西鹃20世纪30年代引入中国,在沿海城市栽植,继而中国科技人员也培育出一批国产品种,比如丹东较早就成为我国的西鹃生产基地。目前,不少城市花卉生产单位都可批量生产栽培西鹃。
西洋杜鹃的主要品种有天女舞、王冠、四海枝、春燕、残雪、晓山、白凤等。
西洋杜鹃不仅花大鲜艳,多重瓣,而且花色千变万化,有淡紫色、黄绿色、白青色、红白色、复色、洒金斑点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西洋杜鹃将更多地进入普遍百姓家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异彩。
⑦ 杜鹃花的特点以及分类是什么
杜鹃花的品种很多,所以品种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那么杜鹃花有哪些常见品种有什么呢,有大叶杜鹃、皋月杜鹃、东鹃、比利时杜鹃、高山杜鹃、黄杜鹃、云锦社鹃、丁香杜鹃、钝叶杜鹃、百合花杜鹃等品种,各有各的特点。
1、大叶杜鹃
比利时杜鹃也可以叫做西洋杜鹃,它四季都有花,开出来的花颜色繁多,鲜艳而又美丽,它生长得慢,但是它的生命力极强,被称为世界盆栽主要种类之一,十分适合养殖在室内,比利时杜鹃深受花友们的喜爱,比利时杜鹃的分布地区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在比利时十分常见。
⑧ 大树杜鹃的植物文化
大树“杜鹃王”位于腾冲县以北的界头乡大塘村,在千峰叠翠的高黎贡山半山腰。是世界上近千种杜鹃花中树型最大、花朵最大的品种,被科学家们称为“大树杜鹃王”。
1918年,英国生物学家、传教士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在腾冲高黎贡山的森林中发现了一种高达20多米的杜鹃花,后来被人们称作大树杜鹃。为了想办法把它运回英国,他雇来工人砍倒了一株高25米,树龄280年的老树,并将树干锯成圆盘运走。时至今日,这枚从“杜鹃花王”身上取下的巨大圆盘仍陈列在大英博物馆中。
大树杜鹃是一种极度濒危的植物,它们只生长在很狭窄的区域内,并且数量很少。如今,杜鹃花王的兄弟姐妹和子孙后代们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但由于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就在30多年前学者们还不明确这些巨大的杜鹃树生长的确切位置。
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取标本的70年后,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多次深入高黎贡山腹地考察,终于在1982年4月,在大塘大河头以北的高黎贡山山腰发现了世界罕见的大树杜鹃群落。在面积为0.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四十多棵大树杜鹃,胸径1米左右的有12棵,可以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杜鹃王国。其中最大的一棵,基部直径3.07米,高28米,树冠61平方米,树龄五百多岁,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一棵大树杜鹃,被科学家誉为“大树杜鹃王”,这棵大树杜鹃在离地面20厘米处分成两大植株。
杜鹃为常绿乔木,现在世界上已知道的杜鹃品种有850多个,而大树杜鹃是家族中最大的一种,它的生长地要在海拔2250-2480米的山麓地带。大树杜鹃每年1至3月开花,呈粉红色,每朵花团直径在25厘米左右,它的美丽花容非同一般。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生物学家、植物学家的目光,扬名天下。
⑨ 有关杜鹃花资料
杜鹃花简介 1杜鹃花外貌特征 杜鹃花(Rhododendron)的拉丁署名来源于希腊语,系玫瑰之意,是当今世界上最着名的花卉之一。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花,被誉为“花中西施”。 杜鹃花为木本花卉,野生的杜鹃花多为1~2米高的小灌木和小乔木,有常绿性,也有落叶性的。最高的杜鹃花高达10米以上(如大树杜鹃)几个人合抱也包不过来,最矮的不足15厘米(如平卧杜鹃)匍匐于岩石表面。少数也有单花顶生(如香花百杜鹃)或腋生(如红麻银花);单花最小的仅为1厘米(如召通杜鹃),最大的长约10厘米(如大喇叭杜鹃)。叶片多为革制,最大可长达50-70厘米(如凸尖杜鹃),最小仅约1厘米(豆叶杜鹃)。 2杜鹃花的分布 杜鹃花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主产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以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最丰富。中国是杜鹃花的原产地,云南在其分布中心,生长于海拔800-5000米的高山.中山或低丘,尤其是2800-4000米的滇西北高山冷湿地带种类最为丰富 。野生杜鹃花的花期因气候和种类有所不同,据我们研究三明这儿的杜鹃花多为二,三月开放,花朵成管状,形状貌似遮阳伞,色彩绚丽 3.杜鹃花的种类 杜鹃花的生命力极强,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都能找到它。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世界野生杜鹃花约有960种,我国有524种,云南就有306种。我国现在较为普及的杜鹃花可分为四个类型:东鹃,毛鹃,西鹃和夏鹃。其中毛鹃是中国原产的,俗名就是锦绣杜鹃或映山红,因叶片粗糙多毛而命名。西鹃为四种中最美的一类,多为大众喜爱,作为家庭盆栽的对象。 1.东鹃:即东洋杜鹃,来至日本:体形较小,分枝较散,叶色较淡,开花较早。花色多种,着花繁密,花朵较小,单瓣或套瓣,少有重瓣。 2.毛鹃:即锦绣杜鹃和映山红。体形高大,生长健壮,幼枝密备有棕色刚毛,叶片粗糙多毛。可露地栽培,花色多种,花大单瓣。 3.西鹃:即西洋杜鹃,体形矮小,开花较早,花色多种,多重瓣和半重瓣。该类是花型.花色最多的一类,但习性娇嫩,怕晒怕冷。 4.夏鹃:原产印度和日本,在日本称为皋叶杜鹃。发枝在先,开花最晚,树冠丰满,分枝稠密,枝条现西,花型.花色同西鹃一样丰富多彩。 二.医用地理价值 我们对它做初步了解:明朝李时珍巨作《本草刚木》亦有记载杜鹃花:漏斗状的花,花瓣味酸,可当水果吃,但不可过多食用,否则这会鼻出血。作为研究地理地貌的重要文献《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了杜鹃花的多种种类。 三. 杜鹃花文化 杜鹃花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做了一些研究。 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次百花姐妹约定春天在“花都”大理坝比美,推选“花王”。杜鹃花家族大,姐妹多,就派她们的佼佼者马缨花作代表去参加竞选。马缨花觉得自己长得漂亮,不把众姐妹看在眼里,因而姗姗来迟。众花姐妹等的不耐烦,只好开始选举。待马缨花梳妆打扮好磨磨蹭蹭到了大坝的时候,“花王”的桂冠早就被山茶花夺去了,气的马缨花一气跑回山上,发誓永远不下坝。直到后来人们到处美言赞赏她,才把她请下山来。马缨花,其名来自民间,因其似马帮领头马头上佩戴的红绣球而得名。可见,杜鹃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由于杜鹃的广泛分布和受人喜爱,被称为“木本花卉之王”。早在公元492年,南北朝时就有着作《本草经集注》记录了杜鹃花的踪迹。自唐宋以来,诗人,词人皆多题咏。美丽的杜鹃花始终闪烁于山野,妆点于园林,自古以来就博得人们的欢心。上自唐宋诗人白居易.杜牧.苏东坡.辛弃疾,下自明清杨升庵.康熙帝都有赞誉杜鹃花的佳作。大诗人李白见杜鹃花想起家乡的杜鹃鸟,触景生情,怀念家乡,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还有个优美而离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明朝李时珍着《本草纲目》亦有记载杜鹃花。明代,清代也有多部记载杜鹃的书。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也多次提到了它。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西方多国就多次派人前往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发现采走了309种杜鹃新种,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多来自云南。而1919年傅利斯在云南发现了“杜鹃巨人”大树杜鹃。它一棵高25米,胸径87厘米,树龄高达280年的大树砍倒,锯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带回国,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公开展出,一时轰动世界。发现大树杜鹃受到国家保护,它是云南的骄傲,中国国宝。听老人们说,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是由于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它记载了那段悲壮的抗战。 杜鹃花,它已经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成为了历史的点缀品,又蕴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这祖国的宽阔大地上,西南边疆的山山水水中,无不闪耀着杜鹃花它迷人的色彩。 --------------- 四.结尾 杜鹃花的研究使我们增长了许多的知识,我们希望杜鹃花的研究能唤起人们对花卉文化的兴趣,热爱自然,热爱国家。
杜鹃花多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乔木,亦有高仅几厘米、匍匐于岩石地面的旬行杜鹃、紫背杜鹃,也有高达数丈、繁花万朵的大树杜鹃、巨魁杜鹃。杜鹃花的顶成伞形花絮,由数朵钟状或漏斗状的花朵组成,宛如有一个饱满的绣球。叶片多为革质.大如批把,小似指甲,尚有一种吐尖杜鹃,叶片竟长达70多厘米, 宽20多厘米;果为蒴果,种子细如尘埃,播种须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杜鹃花在云南生长于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以滇西部高山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钟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丛和纯林,竟有连绵一二十公里尽为杜鹃花“花海”的奇观。杜鹃花的花期依气候和各种而不同,低山暖热地带多在2—3月开放,中山温凉地带多在4—6月开放,高山冷凉地带多在7—8月开放。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块,粉红的、洋红的、橙黄色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着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
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重要价值,我国品种丰富的社鹃花资源早就为西洋各国所觊觎。早在19世纪初,他们曾不惜巨资多次派人前来云南采集标本、种子,现今英国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花系多自云南采集培育,早已蔚然成林,花蕾盛开之际,英伦士女,往来如梭,流连忘返。
1919年,英国采集家傅利斯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西坡,意外地发现了他从未见过的“杜鹃巨人”——大树杜鹃。贪婪之心,驱使他雇来苦力,横着心,举起斧,硬将这一株高达25米、胸径达87厘米、树龄达280年的大树杜鹃砍倒,捞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回去,至今仍陈列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但在63年之后,1981年2月,科学家又在原址,找到了这世界已知的最高最大的杜鹃花王。后经腾冲县林业局进一步调查,现有胸径在1米以上的大树杜鹃尚有12株,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其径粗达3.07米,树龄在500年以上。大树杜鹃的花序是一个十分秀美的花团,水红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长6厘米—8厘米、口径6厘米的钟形花朵组成,花序直径达25厘米。这项天立地的大树杜鹃,茂盛的树冠遮天蔽日,灿烂的花朵美如云霞,它是云南的骄傲,它是祖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