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的时候,主要的原油产区有哪些,对战争有影响吗
石油这个被称为工业的血脉,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它都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战争中石油的作用,国家所储备的石油资源的多少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战争的走向,我们都知道中东是现在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地区,带在二战时期尽管中东也生产石油但他不是石油的主产区,在二战时期世界的石油主产区集中在美国,苏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罗马尼亚以及南洋等地。也就是说中东地区在这个时期里所产油的比例是比较少的,它所占世界石油总产量仅为5%。而这也就间接了为什么德国当时在极度缺少石油的情况下并没有去攻打中东,因为德国人对中东石油的渴望度并不及德国对苏联的渴望度那么高。
B. 关于二战英国的石油来源
中东地区有很多英国的油田,美国也提供很多,英国国内还有煤矿资源,可以代替部分石油需求。
C. 德国在二战中使用的石油从哪来的
石油来源主要是罗马尼亚和苏联。之后主要是罗马尼亚普利耶什帝油田。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D. 日本、英国的石油主要来自什么地方
西亚的波斯湾沿岸国家。谢谢!
E. 二战英国的石油来源在哪里
我觉得美国的石油输出,很多。英国一个岛国,工业生产,军用全靠海运。
阿拉伯中东的石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LZ可以去查。
二战时,我知道全世界两大石油产地,菲律宾,北非。苏联的东南部资源也很丰富,是朱可夫强调唯一要固守的前线。
F. 英国石油的主要来源地是哪里,日本石油的主要来源地呢
日本的石油资源主要来源地是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故选:c.
G. 德国在二战中使用的石油从哪儿来
1、二战爆发前,全球石油产量90%控制在英美手中,不仅仅是有资源,其他战略资源和全球水道基本掌握在英美手中,另外世界金融中心,也在英美手中。因此欧洲本土,只有两个国家拥有石油,第一就是罗马尼亚,第二就是苏联。德国二战发动战争前的石油,许多是从罗马尼亚和苏联采购储备的。
2、德国入侵波兰后,英美开始了全球经济封锁、金融封锁和资源封锁,所以德国就面临一个非常非常被动的局面,也就是如果战争长期化,德国的资源无法支撑战争。
战争中,遭受世界金融中心封锁国家的货币是无法有效使用的,另外罗马尼亚油田在苏联军力势力范围内,因此德国无法拥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购买苏联石油的,苏联也不会白给。
所以德国不列颠空中战役失败,预示战争陷入了长期化,资源匮乏,以及英国与苏联的互动,以及美国参战迹象明显和苏联军力对于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最终迫使德国被迫东扩苏联,抢夺石油资源,陷入多线作战的窘地。
3、另外德国在战争以前就知道,德国石油是一个是其命脉,因此德国大力发展合成燃油工业,用煤炭通过技术合成石油,当然这种做法肯定成本大,但是也是没有办法。战争爆发期间,德国燃油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合成燃油了,但是面对英美强大的战略空中力量的对于工业能力,能源生产打击,德国最终能源一步一步走向枯竭,德国能源匮乏,导致军队作战和训练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
H. 关于二战苏联的石油来源
当时苏联并不缺少原油,巴库区域是当时全球闻名的产油区,而且除了42年一度受威胁外,基本没有停产。苏联缺少的主要是炼油设备和高品质的航空燃油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给予苏联航空汽油628400美吨,浅色分馏汽油732300美吨,英国通过阿巴斯顿石油工厂为苏联提供航空汽油14700美吨,浅色分 馏汽油902100美吨,从英国别的工厂(包括加拿大)还提供航空汽油573000美吨。西方援助的优质汽油总计为2850500美吨,其中航空汽油为 1216100美吨,占战争期间苏联优质汽油总产量的51.5%,
此外,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了一批炼油设备
I. 二战主要参战国的石油来源
苏联的石油来自高加索地区美国的石油来自本土,如宾夕法尼亚 还有一部分来时东南亚日本的石油来自菲律宾和印尼等地英国的来自其殖民地 有中亚和北非的德国的石油来自罗马尼亚
J. 英国石油主要来源于哪个油田
欧洲大陆西北部和大不列颠岛之间的北海海底油田。沿岸国中英国获得51平方公里的面积。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油,80年代起大规模开采,使英国成为世界重要产油国之一。挪威其次,产量除满足本国需要外并大量出口。北海油田是欧洲的重要石油、天然气产区。位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海域 ,大部分是英国和挪威的专属经济区,东南部为丹麦、德国和荷兰专属经济区。由于周围陆地均为基岩出露,加上海洋条件恶劣,所以长时期没有被油气勘探工作者注意,直到1959年在荷兰沿海发现格罗宁根大气田以后,1965年首先在北海南部发现气田群,1969年在中部的中央地堑区发现埃科菲斯克大油田,1971年在北部的维京地堑发现布伦特大油田,从此出现了勘探开发北海油气田群的高潮,现已成为世界大油气产区之一 。 南部以上二叠统砂岩为主要目的层,有勒曼、因迪法蒂格布尔、休伊特、西索尔、欧德雷等大气田;中部以下第三系砂岩和白垩层为主要生产层,有埃科菲斯克和福蒂斯大油田,弗里格大气田等;北部以侏罗系砂岩为主要生产层,有布伦特、国家湾、锡斯尔、尼尼安、奥塞贝格、古尔法克斯、斯诺里、西斯莱普纳、派珀、克莱莫尔大油田和特罗尔大气田等。北海油区是指中部和北部以地堑构造为基础的油气田群,已知储量石油约47亿吨,天然气约1.5万亿立方米,年产原油已超过8630万吨。北海是大西洋的边缘海,在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之间,面积约50多万平方千米,绝大部分位于大陆架上。北海油气资源丰富,海底石油藏量仅次于波斯湾和马拉开波湾而居世界第三位。这对于贫油的西欧来说具有 重大的意义。所以尽管北海地区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全年2/3以上的时间是阴雨天,风大浪高,但沿岸国家仍下决心开采。目前在北海大陆架大量开采的油气主要集中在英国和挪威所属海域。英国勘探北海油气始于60年代,1975年开始产油,1984年产量突破亿吨;挪威90年代起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油气生产国。北海 油田生产的油、气,除满足英、挪两国自身消费外,还大量出口。在北海主要油田的集中海域,新建了许多新的输油管道、石油终点站和油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