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当年英国不把它的殖民地变为它的国土
对于英国这样的民主国家来说,把殖民地变成本土的组成部分,那就意味着殖民地居民从法律上应该享有与英国公民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投票选举和自由迁徙的权利,这对于英国政府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英国人对此也不会赞同,而且英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在交通和通讯并不便捷的时代,把它们纳入到本国版图也是不现实的,那样的话英国议会恐怕开一次会都不容易,因为代表没有到齐。而作为殖民地处置既可以从中获取利益,又不必承担很大的义务。
对于俄国这样的专制帝国来说,确实是把殖民地纳入本国版图,许多人都以为俄国没有殖民地,其实俄国占据的殖民地并不亚于西方列强,只不过由于这些殖民地都与本土接壤,所以都被纳入到帝国版图内。由于俄国的专制体制,本国公民也没有多少权利,所以殖民地居民自然也享受不到什么权利,纳入进来成本很低。
2. 为何英国殖民其他地区都没法把他消化成自己的国土(国家一衰弱,他们就全独立了),而中国不一样,夏朝的
英国并不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最早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兄弟率先占领了非洲和美洲殖民地最好的位置,占领的面积也是最大的,西班牙成为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也是全球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英国跟在西班牙之后,也在北美占领了一些殖民地。
但是相比西班牙,英国有一项优势,就是本土的手工业发达,因此,虽然英国初期在殖民地的获利虽然没有西班牙大,但是在北美殖民地发展种植业是为了给英国本土的手工业提供原料,促进了本土手工业发展。加上英国还从西班牙运输船那里抢夺金银,西班牙抢掠的金银在欧洲大肆购买很多金银流入英国,这些都促进英国本土手工业的繁荣,最终促使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随着英国国力的强大,英国不断开拓殖民地,超越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值得一说的是,英国只是垄断殖民地的经济贸易,并没有准备不计成本的永久占领。随着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各殖民地的民族意识觉醒,谋求独立的声音在殖民地越来越强烈。英国在18世纪末允许美国独立,1931年允许加拿大、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四个殖民地独立(但还是英联邦国家),二战后,英国所有殖民地都独立。
英国的理念是,占领殖民地是为了获得利润,是讲成本的,当统治成本高于收益的时候,就不强行“挽留”,让它独立。同时,英国的殖民地独立以后,基本不影响英国和他们继续开展贸易往来,英国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
3. 在你看来英国为什么不把殖民地变成领土呢
从17世纪到18世纪,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占领了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量法国殖民地,打败荷兰,成为世界第一殖民大国。美国独立后,英国把殖民地的重心转移到了印度,同时占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香港等地。近代,英国殖民了58个国家和地区。全盛时期,原住民、殖民地和托管地的总土地面积约为3300万平方公里。
对于英国这样的民主国家来说,将殖民地变成大陆的一部分,意味着殖民地居民在法律上应享有与英国公民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选举权和自由迁徙权。这显然不符合英国政府的成本效益,英国人民也不会同意。此外,英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在一个交通和通讯不便的时代,将它们纳入该国领土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英国议会召开会议并不容易,因为代表们没有出席。作为一种殖民地处置,它不仅可以获得利益,而且不必承担重大义务。这也是英国不愿意将殖民地变为领土的原因之一。
4. 英国的面积为什么那么小,为什么不开疆扩土,为什么不征服其他国家,把其他国家的领土变成英国本土
很难做得到。
殖民地比较容易,有点类似古代的诸侯,听调不听宣,自由度比较高。我认你为宗主,但我自己也有很大的自主权。如果是本土的话,那就没有什么自主权了,全要听王室的。用中国古代打个比方,你是愿意当青州刺史,还是愿意当齐王呢?多半是后者。
所以即使同人种同祖宗,也没有用。就像当年很多英国海盗都通过献金摆脱了海盗身份,甚至成了英国贵族。他们可以帮着英国海军去打西班牙,但不会加入海军,因为那样就没有了自由。
强行要求只会造成反抗。人种和祖宗,在政治面前毫无意义。西欧祖上几乎都是日耳曼人,希特勒不也没能统一欧洲么。
5. 英国为什么逐渐放弃殖民地
英国放弃殖民地的原因:
一、英属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英国在殖民地的疯狂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世纪初,世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英国殖民者受到了殖民地人民的激烈抗争,英国的殖民统治日趋瓦解。
二、经济危机的影响
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无力继续经营殖民统治。
三、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英国实力
在1940年纳粹德国进攻英国本土时虽然英军奋力抵抗将德军击退,但德国空军之后持续不断的轰炸伦敦等英国主要城市也给英国经济造成不小的打击,纳粹德国在1940年至1945年间占领了英国皇家属地海峡群岛。
至1945年德国投降前英国的战争物资基本全部依赖加拿大和美国,造成二战结束后英国经济对美依赖度增加。世界大战造成英国国力衰退,各自治领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决策权,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
四、二战后世界去殖民化运动兴起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英国从此失去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但也因此导致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印度独立后世界范围内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开始瓦解。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以色列建国。还有众多原英国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
(5)英国为什么不变成领土扩展阅读
现今英国的发展状况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英国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
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英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萎缩,80年代和90年代初两次经济衰退加剧了这一态势。英制造业中纺织业最不景气,但电子和光学设备、人造纤维和化工产品,特别是制药行业仍保持雄厚实力。
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零售、旅游和商业服务等,是英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2014年8月,英国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2012年英服务贸易总额3058.5亿英镑,约合4863亿美元。
截至2014年8月英国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从业人员约270万,占就业人口的9.1%。2012年来英游客达3108万人次,收入达186亿英镑,约合295亿美元。
6. 英国开发了众多殖民地,为何一块都没能纳入本国版图
因为不同殖民地的情况非常不同。
到那里后,许多人被当地土着人杀死。可以看出,当时英国实际上并未控制这些大陆的力量。因为英国殖民地太多,而本人却很少,他们只能在殖民地做生意以牟取暴利。至于将这些大洲纳入其领土,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没有力量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另一个原因。当时,欧洲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还是德国,法国和其他国家。他们在海外都有殖民地。大家互相看着,制衡了一下。英国一旦想国有化某一国土,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给英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英国不敢轻举妄动。
7.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本来就是英国人,也没有经历独立战争,英国为何把统治权移交给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让其独立
并不是,加拿大其实不想脱离英国。澳大利亚萌生了脱离的想法,但是不想完全脱离。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曾是英国的前殖民领。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虽然对着干了,但是有一件事,两国是一致的。就是让欧洲老牌国家,放弃海外的殖民领,至于海外的殖民地就先不管了。
老牌国家,就是英法两国。两国有着相当庞大的殖民领。法国称霸非洲,直到今天法国的影响力在非洲都是巨大的,说法语的非洲国家众多,我的意思也就是法国在非洲殖民领众多。英国是印度殖民领、加拿大殖民领、澳大利亚殖民领等等。而且,两国海外的殖民地也特别多。
P.S.:殖民地和殖民领是两个概念。比如,香港曾是海外殖民地,加拿大是海外殖民领。
苏联以输出.革.命.的理由威胁英国,美国则是好言相劝,给英国个台阶下,希望英国就坡下驴。而且,英国在二战后,大不如前。加拿大南方有个美国,威胁太大了。而加拿大也是因为美国的存在才不希望脱离英国。如果有战端,英国本土能否可以及时的支援自己的殖民领?这是个问题。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面对美苏的强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逐步崛起,英国再也无法保持自己对殖民领的统治了。
所以,“比猴子还精”的英国人,想了个办法。建立了一个多国家组织。把自己的前殖民领拉进一个新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全方位的同盟”,直译就是“国家联合体”,我们给翻译为“英联邦”。但其实,英联邦应该算作“共主邦联”。英联邦国家都尊“英王”为自己的国家元首,而自己国家设“总督”。当然,元首也只是名义上的,除了这点,英联邦国家都是独立国家。
综上,面对美苏的威胁和本国实力的下降,英国不得不放弃殖民领。
8. 以前殖民国家不把殖民地直接变成国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的殖民体是没有固定的领土的,所以如果有固定领土的话,就会涉及到统治的问题,想一下很早之前在那个科技技术很落后的年代,他想要去有效的去统治一个很远的土地是很难去实现的,因为知名的题他并不独立,所以很多的人有野心想要去统治一个国家就是殖民地,那么这样会导致中间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叛变。
所以随着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当地的人民也会对此行为感到愤怒不满,所以他们也想要去争取自己的权利,那么这样会导致殖民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产生很激烈的矛盾,所以矛盾也是会不断的激化,那么殖民国家就很难去把殖民地变成自己的土地,所以这种结果是不存在的。
9. 为什么英法没能像俄国一样把殖民地变成自己的“领土”
英联邦的松散程度,除了英联邦运动会和英国女王名义上是英联邦国家元首之外,实在是对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没什么影响力了,这些国家也是随时可以公投脱离英联邦的。
这就好像两个人谈恋爱,分手时好聚好散,也许以后还能打个招呼问个好。可要是一方还不依不饶死缠烂打,做着破镜重圆的美梦,只能把对方推得更远。
拿英法俄这三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做个对比,最心狠手辣的毫无疑问是俄国老毛子,人家压根就没有殖民地,我看上的地方统统划进我的领土,从西伯利亚到波罗的海三国再到芬兰,被老毛子盯上的地方连个骨头渣都不会剩下,“我的是我的,你的只要被我看上也是我的”唯一得以幸免的就是蒙古(这个当时也只是名义上独立,苏联解体前蒙古由苏联驻防,完全就是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新疆(如果不是共产党小弟取得了中国政权,苏联不好意思再下手,新疆被苏联搞去也只是时间问题)和阿富汗(这个必须要佩服,俄国人从19世纪开始企图染指阿富汗,一直没啃下来)。俄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做派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苏联解体之后,独联体也迅速瓦解,因为这些独立出来的国家无一不对俄国人心生忌惮,极其渴望拜托俄国人的影响,迅速向西方靠拢。俄罗斯人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之后,现在再也没有小伙伴敢和他走的太近了。即使天朝,也是笑里藏刀,对俄罗斯的戒备时刻没有放松过。
相比之下英国人要开明的多,在战后给予殖民地独立的机会,殖民地也给老东家卖个面子,成立一个英联邦,没有撕破脸皮。这源于英国人的自信吧,当时的英国依然保留着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余晖,美国并没有完全取代英国的地位,独立是国际潮流,英国人也没必要和这些二流三流国家计较,
法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欧洲乃至世界的中心,英国人虽然比法国人要成功的多,英国人语言文化方面的扩张和殖民地的成就,在法国人心目中只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商人小人得志而已。
法国之所以在海外扩张最终会失意于英国,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长期陷于欧洲大陆内部事务的原因。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具备成为一个陆权强国的条件,加之欧洲人很长时间都认为欧洲才是文明的中心,所以法国人更热衷于成为欧洲的主导者。当然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法国人也迅速的跟进,加入了瓜分世界的行列,却为时已晚,好肉都被英国人叼走了。
高傲的法国人并不甘心承认自己的失败,但在它的确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了。虽然可以继续在自己残留的前殖民地施加影响,但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大都已经被英语系国家所控制了。因此突出自己的文化,以期让其他国家承认法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变成了法国人证明自己还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现在法国拼命在法语地区进行控制渗透,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就是要弥补当初被英国拉开的距离,以证明自己依然是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的地位,这是人家英国人几百年前就做好的功课了。在战后的独立浪潮中,法国对殖民地独立反应是最激烈的,爆发了阿尔及利亚战争和越南战争,法国被打的灰头土脸,损失惨重。这些年在北非的冲突中法国介入的最深,可见依然将这一地区当做他的后花园。
说到底,还是民族性格和心态问题。俄国人是斤斤计较寸土不让,结果就是离心离德众叛亲离。英国人顺势而退,最后也赢了个面子。法国人自诩欧洲第一大国,不甘居于英国之后,想要证明自己依然具有全球影响力,将前殖民地依旧划进自己的势力范围,远程控制。然而有时越是这样,人家反而越不买账。
10. 为何英国在二战后几乎放弃了所有海外殖民地
因为二战发生以后,英国的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陷入了衰退,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对这些殖民地控制下去了,而且当时各地的民族意识渐渐开始加强,每个地方的独立浪潮也是一波一波的,英国如果不让他们独立的话,最后拖垮的也是自己国家的经济,所以英国这么做也是没办法了。
所以这个时候英国人知道,如果不让这些殖民地独立,那么英国必然要付出严重的代价,比如说让国家经济拖累越来越厉害,所以英国在当时这种情况,已经无法维持对这么多的殖民地统治,只能选择放弃这些海外殖民地,不然自己本国的经济也要被殖民地给拖垮了,而且这些殖民地的反抗还非常的强烈,就连美国和苏联也在支持各地独立,英国这个时候也是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