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伦敦塔里的帝国皇冠上最大的钻石有多重
英帝国王冠 英帝国王冠上镶有人类历史上极珍贵的数颗宝石,如着名的“黑王子宝石”(王冠总部正中,红色),世界第二大钻石“非洲之星第II”(王冠下部正中)和圣爱德华蓝宝石(王国顶部十字架中心)。王冠上共镶有4粒红宝石,11粒祖母绿,16粒蓝宝石,227粒珍珠和超过2800粒大大小小的钻石。“非洲之星第Ⅱ”,方形,64个面,重317.克拉,镶在英帝国王冠上。
⑵ 英国国王权杖上的那个钻石现在值多少钱
坦桑尼亚政府以约100万美金买下库里南钻石,并送呈英王爱德华七世。
历时8个月之后,该原石被分割加工成9颗大钻石和96颗小钻。库里南1号,也称“非洲之星”,重530.2克拉,也是至今为止加工为成品的最大钻石,成梨形,镶嵌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库里南2号重317.4克拉,是加工为成品的第三大钻石,成梨形,镶嵌在英国国王的皇冠上;库里南3号重95克拉,现在英国女王皇冠的尖顶;库里南4号重63.7克拉,镶在英国女一皇冠边缘。
⑶ 世界最大的钻石多少克拉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多少克拉呢?不是几十克,也不是几百克,而是1905年1月25日出土的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色调的极品钻石“库利南”,它的重量是3106克拉。
据了解,这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后来被成功劈开,三个熟练工匠历时8个多月的时间,雕琢出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这9粒中最大的钻石多少克拉呢?重量为530.2克拉,被镶在了英国国王的权仗上,命名“非洲之星I”。那么第二大钻石呢?它被称为非洲之星II,重量是317.4克拉,镶在英国国王皇冠下方的正中间。
⑷ 英国女王皇冠上的钻石有多少克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有多少克拉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是1905年1月在南非的普列米尔金刚石矿山发现的、号称“非洲之星”的“库利南”钻石,是一块晶体不太完整的金刚石块,颜色为无色透明、无任何瑕疵、质地极佳、重达3106克拉。当时就用该矿总经理的名字“库利南”来命名。
1905年1月,南非普列米尔金刚石矿山的监督员佛烈德维尔,在矿场散步时,在夕阳的反射中发现一件闪光物体,对这件晶莹有光的东西,他以为是掉在泥里的玻璃瓶,用手杖把它挑起、刮去泥土,他几乎不信自己的眼睛,竟是一块大如拳头的金刚石。由于他获得奇宝,得到了一万美元的赏金。
这块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英国政府用75万美元买下,运往英国,并于1907年献给英王爱得华七世,作为英王六十六岁的寿礼。后来这块巨大的金刚石被送往荷兰首都进行切磨,这块“非洲之星”经过多位专家几个月的研究分析评估,定为世上无价之宝,举世无双。最后众多专家一致决定把该金刚石分割成三颗大钻。专家们慎重地研究了它的分裂方向,并在分裂方向上先开一个四分之一寸的缺口,在1908年2月10日下午,由英王亲自选定的一位荷兰着名钻石分割专家约瑟菲赤兄弟二人分割。在分割现场有一顾问小组陪同,随时研究变化情况,并请一位医生和两个护士现场保驾。假如他们的估计有丝毫偏差或用力不当或下锤角度错误,这块金刚石可能会分裂成上万粒碎石,那时分割专家的前途名望将就此终结。此时房内空气十分紧张,分割专家将钢刀锋刃直插预先划定的缺口处,举起木锤猛力向刀背一击,刀锋断了,巨钻丝毫未裂,此时分割专家已是大汗淋漓了,但还算镇静。再举木锤,此时紧张得连呼吸也感困难了,分割专家大力一锤打在了新换上的刀背上,钻石按所愿完整地分割成三块。此时分割专家立即昏倒在地,以后又在医院里休养了很长时间,才恢复了常态。
巨钻分割完毕后,于同年3月3日开始切磨,由三位琢磨专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费了八个月时光,琢磨成最大的四粒钻石。
“库利南第一”为梨形、三件中最重的一粒,重530.2克拉,后来镶在英王的权杖上,这粒巨钻称“非洲之星”。它有74个刻面。
“库利南第二”为方形、重317.4克拉,后镶饰在英王的王冠上。
“库利南第三”为梨形,重94.4克拉,镶在英女王王冠的尖顶上。
“库利南第四”为方形,重63.6克拉,它是由分割专家把其中最小的一件钻石分割为二,即“库利南第三”和“库利南第四”而成。它镶饰在英女王王冠的边上。
“非洲之星”一共切割成九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分别作为王冠、权杖及其它装饰之用。九颗钻石余下的五颗是:第五颗为心形、重18.8克拉;第六颗为船尖形、重11.5克拉;第七颗为船尖形、重8.8克拉;第八颗为长方形、重6.8克拉;第九颗为梨形、重4.39克拉。另外尚有96颗小钻石,已分散在世界各地共重8克拉。余下非常细小不能琢磨的碎石一堆、重9.5克拉。
这块巨型重达3106克拉的“非洲之星”原石,共切磨成105颗钻石、共重1064.26克拉,和9.5克拉没法切磨的碎石。成品的重量只占原石的三分之一,可见原石琢磨成钻石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
“非洲之星”的真实故事还远未说完。又过了14年之久的1919年、还是在同一座矿山、离找到“非洲之星”金刚石不远处,又找了一颗重1500克拉的不完整金刚石块、按重量应居世界第二,是一定要单独命名的,但人们对此块金刚石的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它的晶体特征、裂开形状等特点,认定它是1905年发现的“非洲之星”同属一块晶体,只是裂开后先后发现而已,因而未再给它命名。也就是说,要是“非洲之星”的“库利南”没有裂开的话,其总重量应在4606克拉以上
希望你采纳,帮你找了好久 虽然不是自己打的 嘿嘿 希望你采纳
⑸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是几克拉的价值多少钱啊
1905年1月25日,这是钻石发现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正是在这一天,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达3106克拉的“库利南”问世了。“库利南”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也是最尊贵的钻石,堪称名钻中的名钻。经过切割后,“库利南”占据了象征权势和尊贵的英国权杖和女王王冠。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坎坷问世
每年的英国议会开幕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会头戴王冠,盛装出席,这顶世界上最华丽、历史瑰宝最多的王冠正前方是名钻库利南2号。
更为有名的库利南1号镶嵌在英国权杖上,与其他皇冠珠宝同存于英国伦敦塔的珍宝馆内,每年都会有无数游客走进伦敦塔,一睹世界巨钻的风采。这两颗钻石同出于1905年1月发现的“库利南”钻石,那枚巨钻曾轰动世界,它的产地普里米亚矿区也得以闻名于世。
发现“库利南”
1725年巴西发现钻石前,印度是世界上唯一的钻石产地,这种状况直到19世纪下半期才有所改变。由于印度的钻石矿源逐渐枯竭,非洲钻矿代之而起,从而掀开了钻石史上最具魅力的时期。1902年5月,当时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取得了对南非布尔人战争的胜利。是年,来自英国约翰内斯堡的建筑承包商托马斯•库利南,伙同探矿工作者珀西瓦尔•特雷西以52000英镑买断了位于南非德蓝士瓦的一座金伯利岩筒矿。随后,他俩组建了普里米亚采钻公司。普里米亚矿后来成为世界上最为有名的钻石矿区,因为这里先后出产了数枚价值连城的名贵钻石,包括钻石“库利南”。
“库利南”的发现是相当偶然的。1905年1月25日傍晚,正在进行采矿作业的矿工对地面经理威尔士先生说,在露天矿壁上有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威尔士滑进30英尺深的坑里,看到了这颗惊人的晶体,大得连手掌都遮不住。他用小刀在这颗宝石四周使劲地抠。宝石终于被抠出来了,那竟是一块巨大的金刚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重量有3106克拉(1克拉合0.2克)。它有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那么大,通体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是最佳品级的钻石了。
威尔士先生将它交给了矿山的经理库利南,这块金刚石也因此而得名“库利南”。威尔士先生的选择看来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拥有这样一块无价宝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很容易就会招来盗贼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在此之前也不知道发生过多少这样的流血事件。
作为稀世珍宝的发现者——威尔士将金刚石上缴之后领到1万美元的奖金,这笔钱在当时是极其可观的,也算是他应得的补偿了。
库里南钻石被发现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刚刚恩准南非政府制订自己的宪法。根据当时的德兰士瓦政府总督、后来担任第一任南非联邦总理的路易斯•博塔将军的指示,政府不惜斥资15万英镑买下了这枚大坯钻,并准备在爱德华七世66岁生日时作为礼物进贡王室,以表谢意。
运送“库利南”
当库里南钻石被赠给新主人后,它轻松浪漫的旅行仍在继续着,而且比它的发现更加有趣。自从南非发现了大钻石的消息传开,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了。钻石要运往伦敦的消息一传开,不知道有多少海盗准备要在大西洋上动手截下这颗钻石。德兰士瓦政府考虑到此钻石被偷的各种可能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缜密的安全措施保护那只表面看上去是装有巨钻运往伦敦的箱子,而这些都是瞒天过海之计。在戒备森严、声势浩大地押运钻石的同时,英国国王悄悄派人从南非把“库利南”当成普通的货物用轮船邮寄到英国,当时该包裹的保价仅为5英镑!这一招果然奏效,当装着“库利南”的邮包从南非送抵英国皇宫时,海盗们才如梦初醒。
到了伦敦,这出喜剧在继续上演。经过多次协商,爱德华国王指定由当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极具盛名的钻石商艾斯特兄弟公司切割这颗钻石,加工费8万英镑。在把钻石从伦敦运送到阿姆斯特丹时,又一次采用暗渡陈仓的计谋。在乐队的伴奏下,皇家海军把一个空盒子运过了北海,甚至连船长本人也不知道他船上这只严加保护的盒子竟是空的。与此同时,亚伯拉罕•艾斯特怀揣这颗库里南钻石回到了家!
切割“库利南”
亚伯拉罕的兄弟——约瑟夫承担了切割钻石的任务。分割钻石显然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稍一出差错,整块钻石就有可能裂成无数小碎片。由于害怕毁坏这颗巨钻,约瑟夫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库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状造了一个玻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他先用这些工具对玻璃模型试验,结果模型按照预想的要求被劈开。
1908年2月10日,约瑟夫和助手来到专门的工作室中,将库利南放在一个大钳子里紧紧钳住,然后将一根特制的钢楔放在它上面预先磨出的槽中。约瑟夫用一根沉重的棍子敲击钢楔,“啪”的一声,库利南纹丝不动,钢楔却断了。约瑟夫脸上淌着冷汗,在那紧张得像要爆炸的气氛中,他放上了第二根钢楔。再使劲地敲击一下,这一次,“库利南”应声裂开,和预定计划完全一致。不幸的是,约瑟夫因巨大的心理压力,随之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后来,他在医院里休养了很久才恢复过来。
库利南被劈开后,由三个熟练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琢磨了8个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9粒大钻石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这105粒钻石总重量1063.65克拉,其中享有“世纪之最”美誉的是“库利南1号”,又称“非洲之星”,重达530.2克拉。这颗有74个折射面的“库利南1号”钻石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成型的钻石。英王室为显示其权势,将这颗巨钻镶嵌在1661年制作的象征英王权势的权杖上。“库利南2号”重达317.4克拉,被镶嵌在皇家帝国皇冠上。“库利南”3号和4号的重量分别为94.4克拉和63.6克拉,被镶嵌在玛丽女王的皇冠上。
⑹ 英国女王的皇冠,有多奢华
女王不愧是女王,英国英王的皇冠也是举世无双的,女人的皇冠,也是她最重要的珠宝之一,她的皇冠有多少?多的令人难以想象,需要一个溜冰场这么大的空间来存放,就存放在白金汉宫,地下40英尺处。
乔治四世皇冠,也是女王非常喜欢的,钻石皇冠镶嵌了,1333颗钻石,还有一颗四克拉生的黄色钻石,总重量320克瓦。王冠的设计玫瑰,蓟草和三叶草,分别代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孩皇冠非常美,女王经常戴着她,可以在任何年代的照片里,找到女王戴着这顶皇冠的照片。
⑺ 英国女王皇冠上的重达800克拉的光之山钻石,是从哪儿得来的
英国女王皇冠上的光之山钻石是从印度而来,这颗钻石的原钻石是重达800克拉,最后给磨成玫瑰形状,还有191克拉,到后来又被维多利亚女王给分割开,分别镶钻在皇冠不同的位置上。
后来维多利亚去世后,这可钻石又被镶嵌到其他的王后的王冠上,最后镶嵌到伊丽莎白的王冠上,现在被保存到了应该保存珠宝的伦敦塔里。
印度曾经多次向英国提出应当归还这颗珠宝,但是被英国拒绝了,英国说当年是送给维多利亚的怎么可以随意要回。如果当年不是因为英国,印度应该很难走向现在正规的道路。
⑻ 王冠的世界着名王冠
2004年3月1日,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展出了罗曼洛夫王朝一顶珍贵王冠。王冠的女主人不是别人,正是俄国着名大诗人普希金的孙女索非亚。当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惊叹于王冠富丽精美的同时,也为一段尘封已久的凄美爱情故事深深打动。
(光彩流溢的半月型王冠记载了普希金孙女的情爱故事)1890年前后,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孙子米哈依尔·米哈伊诺维奇大公在舞会上结识了年仅22岁的索非亚。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出落得楚楚动人,年轻的大公对她一见钟情,而他的风流倜傥也给索非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不顾门户偏见,很快就私定终身。
为了赢得未婚妻的欢心,米哈依尔大公不惜一掷千金,专门找来俄国着名珠宝世家K·E·林公司的高级工匠负责设计一顶王冠。在沙皇王朝被推翻前的200多年里,K·E·波林公司的历届掌门人曾经先后当过六代沙皇的宫廷珠宝匠。
K·E·波林公司的珠宝工匠接受了大公的重托,开始不分昼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1891年,这顶令人期待已久的纯金王冠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它呈流畅的半月型,镶嵌有822颗钻石和72颗红宝石,在灯光的映照下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最独特的是,王冠的其中一部分还可以巧妙地拆卸下来,用作胸针和头簪。
1891年,索非亚在圣雷蒙市与米哈依尔大公携手踏上了婚姻的殿堂。神圣的教堂音乐悠扬地飘荡在空中,米哈依尔把流光溢彩的金王冠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他的新嫁娘,两人深情地对望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骤然凝固……
年轻的索非亚对婚后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她深深地为丈夫着迷,对外界一切非议和责难都毫不在乎。然而麻烦从两人相识的那一天起就缠上了他们。虽然索非亚的母亲贵为普希金的小女儿,而父亲又是德国王子,但由于母亲是非皇族的缘故,她从小就被禁止继承父亲家族的封号。
在当时严格的等级观念下,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拒绝承认“平民”索非亚与米哈依尔大公的婚姻,这对新婚夫妇在俄国上流社会处处遭到排挤。天意弄人,可怜的索非亚被迫走上母亲当年的道路,和丈夫移居海外,那顶见证着两人爱情辛酸的王冠也被带到了英国。
所幸在英国,索非亚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厚待,被赐予德托比伯爵夫人的封号,其后裔也成为地位显赫的大贵族,英国现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即是索非亚女婿的侄子。1927年,索非亚在英国逝世,死前留下遗言,希望有朝一日能让珍贵的王冠重返故国。
如今,王冠为英国米尔福德港的莎拉侯爵夫人所拥有,她已经决定与这一家族的无价艺术之宝说再见。为了遵循家族遗愿,莎拉侯爵夫人特意就出售王冠一事征询俄罗斯着名企业家阿尔腾·米哈伊诺维奇·塔拉斯科的意见。塔拉斯科认识到只有在俄罗斯,这顶王冠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历史价值。他建议莎拉侯爵夫人推迟出售王冠,同时还自掏腰包为王冠购买了巨额保险。
塔拉斯科设立了一个名叫“拯救国家文化及历史遗产”的慈善组织,正计划筹集更多的资金以便协助这件稀世之宝重返俄罗斯。从3月1日起,这顶王冠在圣彼德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进行为期两周的展览。俄罗斯一些知名的专家正在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最终的出售价将由这些专家决定。初步估计,这顶王冠价值500万美元 (莫诺马赫王冠)
公元1237~1240年左右,蒙古大军入侵俄罗斯,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生活遭到极大破坏,濒临崩溃的边缘。
据史料记载,这期间,俄罗斯的能工巧匠以及熟练技工要么死于战乱,要么整批整批地被蒙古人虏掠去当奴隶,以致于俄罗斯各公国普遍出现了人才枯竭。有例为证,1240年左右,基辅的珐琅制品商店就因为缺乏熟练技师纷纷倒闭,制作景泰蓝的技术也一度失传。
莫诺马赫王冠是由东方工艺匠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制作而成,传说它是蒙古金帐汗国的乌兹别克汗赐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的礼物,由于蒙古人入侵期间,一批着名的俄罗斯珠宝匠被征调去为可汗工作,因此这顶王冠多少保留了俄罗斯传统珠宝工艺的特色。从外形上看,整顶王冠同普通的貂皮帽没什么两样,但它是用黄金材料制成,帽子四周镶嵌着珠宝并用传统的黑貂毛衬里。
在16世纪时,这顶王冠逐渐被人称为莫诺马赫王冠。莫诺马赫源自中世纪早期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的名字。当时俄罗斯人认为拜占庭帝国是宇宙的中心,尊称拜占庭的君主为“沙皇”,而认为俄罗斯大公们都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弗拉基米尔一世第一个引进拜占庭仪典的东正教作为国教,从而决定了未来俄罗斯的命运和文化发展方向。把王冠命名为莫诺马赫,也正象征着权力从拜占庭帝国到俄罗斯君主的成功过渡。1682年彼得大帝加冕时,就是戴着按照莫诺马赫王冠原型设计的王冠登上沙皇宝座。自那以后,俄罗斯沙皇每逢举行登基大礼时都戴上这顶王冠。 它属于喀山公国最后一名统治者埃迪戈尔·迈赫曼特所有,制作于16世纪,是俄罗斯最古老的王冠之一,镶嵌了数十颗珍珠、红宝石和绿宝石,底部由舒适柔软的黑貂皮制成。
1547年,18岁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俄罗斯君主,正式改称沙皇,而莫斯科公国也正式改称沙皇俄国。伊凡四世以严酷的手段加强中央集权,通过不停的屠杀,将许多大贵族彻底消灭。在1547~1552年的远征中,他率领军队吞并了由蒙古鞑靼人统治的喀山公国,同时也将喀山公国的王冠收入囊中。灭掉喀山公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彻底改变了俄罗斯人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对比。 它又名莫诺马赫王冠Ⅱ,由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工场于1682年制作,高20.3厘米,制作材料包括黄金、白银、宝石和黑貂皮。关于王冠别名的由来,有一段着名的宫廷政变故事。
1682年,沙皇费多尔三世辞世。按照规定,王位本应该传给他的弟弟,年仅14的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但由于他病弱低能,不能参与国政。纳雷什金家族推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彼得为沙皇,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对此不满,唆使近卫军发动政变,推伊凡并立为沙皇。此后召开的全俄缙绅会议确认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为第二沙皇。但伊凡即位后不过是名义上的沙皇而已,实际权力被同母姐姐索非亚公主掌握,直到1689年俄罗斯宫廷再次发生政变,将索非亚囚入修道院。此后权力落入彼得手中,即俄罗斯历史上最着名的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被确认为第二沙皇时,只有10岁。在加冕大礼上,哥哥伊凡头戴传统的莫诺马赫王冠,而弟弟彼得则戴上了这顶特意赶制的莫诺马赫王冠Ⅱ。
在王室珠宝匠的巧手下,彼得的加冕王冠几乎与传统的莫诺马赫王冠一模一样,由黄金打造,有八个棱面,冠顶饰有精致的十字架,而底部衬里用的是传统的黑貂毛,黑貂毛在俄罗斯古典礼仪服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象征着繁荣和财富。
彼得大帝死后37年,先后有6位平庸的君王当政。直到1762年,俄罗斯帝国才迎来另一位在历史上被称作“大帝”的君主———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原是德意志小国安哈尔特·泽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与17岁的皇储彼得(即位后称“彼得三世”)成亲。此前,她皈依了东正教,并取教名叶卡捷琳娜。
彼得三世即位后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的拥护下发动政变,废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加冕,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天才的宫廷珠宝匠波吉耶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礼制作的大皇冠以其富丽精美赢得世人称赞,他创造了一个钻石荟萃的新世界。大皇冠总共镶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颗钻石,其中装饰冠顶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红天鹅绒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为前苏联七大历史名钻之一。长期以来宝石专家都认为这是一颗红宝石,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稀有的尖晶石。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从北京购买的呢,1676年根据阿里赫塞·米克亥罗维奇的命令,俄国特使尼古拉·斯帕菲尔来访中国,在北京用2672金卢布购买了这块尖晶石。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953年6月2日继承王位。举行加冕礼时,王室大主教把“圣爱德华王冠”高高举在空中,然后放下,戴在27岁的伊丽莎白头上。从此,一位年轻的王室少妇,就成为“无可争议的女王陛下”。圣爱德华王冠,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设计制作的,到乔治六世时,上面又增镶了许多奇珍异宝。传到伊丽莎白二世,这顶英国帝国王冠更是价值连城,仅钻石就有2800多粒,还有4粒红宝石、11粒祖母绿、16粒蓝宝石和227粒珍珠。每年,当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参加议会开幕典礼时,帝国王冠会由马车运送到威斯敏斯特宫的更衣室,女王在这里戴上王冠参加典礼。
王冠上着名的珍宝有:王冠正中的“黑王子红宝石”,它已有几百年历史。“黑王子红宝石”正下方是名为“非洲之星第Ⅱ”的世界第二大钻石,重达317克拉;王冠十字架正中则镶有“圣爱德华蓝宝石”,重达330克拉,据说是在17世纪琢磨成的。仅仅这三件珍宝就足以使这顶王冠举世闻名。象征英国王室最高权力的帝国王冠图案,在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硬币上随处可见。但1995年3月19日英国女王出访南非时,却遇到了尴尬的王冠钻石风波。风波来自据称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大钻石“非洲之星”。
⑼ 英国女王的“库里南”权杖,究竟有多值钱
库里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原石,出产在南非,原石重3106克拉,被切割成9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库里南2号被镶嵌在女王的帝国王冠上,代表皇权的高贵和荣耀,其中,最大的一颗钻石库里南1号,对于镶嵌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重达530克拉,象征日落帝国无上权威与荣耀。
加上其余的7颗钻石,都被制成珠宝,库里南3号4号,被制成胸针,我们经常看见英国女王,戴上这款胸针,参加各种活动。5号,6号库里南,9号库里南被设计成钻石戒指。也还有96颗小钻石,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除了1号2号,一个镶嵌在钻石王冠,一个镶嵌在权杖上,是英国皇室所有,其余7颗小钻石,则属于女王的私有财产,价值也不菲。所以做女王,真的太好了,可以不花钱,可以得到无数珠宝。
⑽ 欧洲历史上最漂亮的皇冠(王冠)是哪个
大皇冠
彼得大帝死后37年,先后有6位平庸的君王当政。直到1762年,俄罗斯帝国才迎来另一位在历史上被称作“大帝”的君主———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原是德意志小国安哈尔特·泽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与17岁的皇储彼得(即位后称“彼得三世”)成亲。此前,她皈依了东正教,并取教名叶卡捷琳娜。
彼得三世即位后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的拥护下发动政变,废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加冕,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天才的宫廷珠宝匠波吉耶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礼制作的大皇冠以其富丽精美赢得世人称赞,他创造了一个钻石荟萃的新世界。大皇冠总共镶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颗钻石,其中装饰冠顶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红天鹅绒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为前苏联七大历史名钻之一。长期以来宝石专家都认为这是一颗红宝石,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稀有的尖晶石。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从北京购买的呢,1676年根据阿里赫塞·米克亥罗维奇的命令,俄国特使尼古拉·斯帕菲尔来访中国,在北京用2672金卢布购买了这块尖晶石。
大皇冠的设计深受古代拜占庭帝国王冠的影响,它由两个半球组成,分别象征着东西罗马帝国,中部是一个橡叶状花环和橡树果,象征着沙皇帝国的神圣权力。皇冠总重1907克,高27.5厘米,下部周长64厘米,是当时欧洲最贵重的物品。传说大皇冠后来传到沙皇尼古拉二世手上,由于它太重戴在头顶显然不怎么舒适,可怜的尼古拉二世竟因此患上偏头痛,前额还被大皇冠挤压出一道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