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特斯拉Q3营收未达预期,马斯克放狠话,释放了哪些信号
特斯拉Q3这款车型在上市之后,营收并没有达到原先的预期,而马斯克对于这个信息也放出了狠话,并且还透露出了对于未来的规划。通过股价信息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刚开始的时候呈现出了迅速上涨的趋势,但是在后面也立刻下跌。面临压力的马斯克也表示会研发一款价格亲民的汽车,这款车型的售价跟model3相比要便宜一半,这也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毕竟对于一些预算不多的人群来说,便宜的纯电动车型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特斯拉品牌旗下的大部分车型在售价方面都是普遍偏高的, Model3的售价在29万起,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个价格也是有一些偏贵的。而马斯克即将要推出的新款车型,价格区间大概会在15万元左右,相信在销量方面也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㈡ 理想汽车Q3财报解读:毛利率19.8%,挣钱能力叫板特斯拉
各车企9月单门店月销量
结语:理想汽车不断向好
智能电动车时代,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玩家们已经用实力证明,自己将成为影响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一环。
作为其中的关键玩家、国内新能源车企中的一个创新者,理想汽车也在变得越来越好,让人开始期待,它以后还会给产业带来哪些惊喜。
从发展路径看,不管是打造增程式电动汽车还是坚定地发展L4,理想汽车从为什么要做到如何去做,都已经想得很明白了。上市后首份财报则表明,理想汽车还是一家实干、高效的新造车公司。丰富的资金和人才储备,为其实现自己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成立 21 年,市值破万亿,Google 凭什么
2020 年 1 月 16 日,在美股收盘后,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股价报收在 1451.70 美元,比前一天增长了 0.87%;由此,Alphabet 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大关,达到 10012 亿美元——凭借这一成绩,Alphabet 成功进入 “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成为继苹果、微软和亚马逊之后,第 4 家实现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国 科技 公司。
对于已经成立超过 21 年的 Google(Alphabet)来说,这个成绩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图自:9to5 Google
对于 Google(Alphabet)来说,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最大支撑,其实来自于它的业务营收能力和利润能力——这一点,可以从 Google(Alphabet)在 2019 年 10 月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得出结论。
根据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发布的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的 2019 年 Q3 财报,Alphabet 在 Q3 当季的总营收为 404.99 亿美元,较 2018 年同期的 337.40 亿美元增长了 20%。
对于 Alphabet 这样的巨头来说,这样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堪称稳健。不仅如此,如果从分析师的眼光来看,Alphabet 第三季度的总营收实际上是超过预期的——雅虎 财经 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32 名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的 Alphabet 第三季度营收为 403.2 亿美元。
在营收之外,Alphabet 的 Q3 净利润为 70.68 亿美元,较 2018 年同期的 91.92 亿美元下降了 23%。但这是因为 Q3 Alphabet 营收成本研发支出、销售与营销支出、总务和行政支出均高出 2018 年同期——由此,净利润较 2018 年同期有所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见,从 Alphabet 的整体经营层面来说,它依然是处于平稳发展状态,而且在积极求变。
从业务来看,Alphabet 的绝对核心是 Google,而 Google 的核心则是广告。 根据 Q3 财报,Google 第三季度广告营收(由网站营收和网络营收组成)为 339.16 亿美元,高于 2018 年同期的 289.54 亿美元,增长了 17%,占比 84%。
对于广告业务的这个成绩,来自信托基金 Synovus Trust Co. 的高级经理 Dan Morgan 评价认为:
除了广告这个稳定的现金牛,Alphabet(Google)也在积极开拓新业务。
根据 Q3 财报,Google 其它收入(包括 Pixel 手机等硬件和云产品)在第三季度增长了 39%,达到 64.3 亿美元。尽管 Google 并未在其他收入中指出硬件产品和云产品的具体收入,但云计算业务的收入无疑是其中的重点。
尽管 Google Cloud 仍远远落后于领先的亚马逊和微软,但 雷锋网了解到,在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7 月期间,其收入运行速度从每季度 10 亿美元增加到 20 亿美元,翻了一番。 不仅如此,该公司预计,随着其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包括将其销售队伍增加三倍,并壮大其 Google Cloud Health 部门,明年将有类似的增长。
一直到 2020 年,Google Cloud 还在为其自身业务扩张做大量的工作,目前最新的一个重磅动态是与 IBM 达成合作关系(参见雷锋网此前报道),在 Google Cloud 上推出 IBM Power Systems,以便吸引更多的企业客户。
总体来看,Google(Alphabet)在整体经营上呈现出一种稳健而求变的状态,在广告营收稳固的基础之上,也在云计算等新业务上持续发力,颇有守旧开新的意味——而 Google(Alphabet)在财报和业务层面的表现,为它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业绩之外,外界对于 Alphabet 的价值空间想象,一定程度上来源于 Alphabet 在人事层面的重大变革。
2019 年 12 月,Alphabet 在其官网上宣布了重大人事变动,即 Google(Alphabet)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分别卸任 Alphabet 首席执行官和总裁的职务;而 Larry Page 的职位由现任 Google 首席执行官 Sundar Pichai 来继任,也就是说,Sundar Pichai 同时成为 Alphabet 和 Google 首席执行官。
与此同时,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留在 Alphabet 的董事会,通过各自的股权来对公司进行控制。他们在公开信中写到:
这次变革,让 48 岁的 Sundar Pichai 成为 Alphabet 帝国的掌舵者。
Sundar Pichai 在 Google(Alphabet)已经有 16 年的职业生涯;他从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角色做起,逐渐负责 Google Chrome、Chrome OS、Android 等业务,并在 2015 年 8 月的公司重组被任命为 Google CEO,在 2017 年 7 月 24 日加入到 Alphabet 董事会——最终在 2019 年 12 月被任命为 Alphabet CEO。
对于已经进入成熟发展稳定期的 Alphabet 来说,Sundar Pichai 无疑是一个理想的掌舵者。
他伴随着 Google 一路成长,深谙 Google 文化和管理机制,同时也为 Google 的业务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负责任和性格温和的管理者,Sundar Pichai 比两位 Google 创始人更加擅长处理 Alphabet 所要面临的复杂管理事务——无论是财报电话会议还是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代替 Alphabet 出面的,都是通常面带笑意的 Sundar Pichai。
图自:NDTV
对于 Sundar Pichai 的最新角色,外界颇有人持以乐观态度。
有分析人士认为,Sundar Pichai 可能通过增加回购或有可能在公司 历史 上首次派发股息,来进一步提振 Alphabet 的股价;毕竟,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Sundar Pichai 的大部分奖金都与股价表现挂钩。
值得一提的是,雷锋网观察到, 自从 Sundar Pichai 在 2019 年 12 月 3 日被正式任命为 Alphabet CEO 之后,Alphabet 的股价已经从当天的 1294.74 美元上涨到 2020 年 1 月 16 日的 1450.16 美元,前后的上涨幅度高达 12%。
这个成绩,足以证明 Sundar Pichai 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对于 Alphabet 市值的加持。
在这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
首先,万亿美元市值,是一个市场价值层面的数字里程碑,因而从某种层面来说,也是市场对一家公司在价值层面的认可。作为一代 科技 巨头,Alphabet 通过万亿美元市值的实现获得了这种认可,这对于成立 21 年的 Alphabet 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 Alphabet 是第四家进入到 “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的美国 科技 公司,但如果从各自挂牌上市的时间算起,Alphabet 是四家 科技 巨头之中最快达到万亿市值的那一个——这也是一个值得自豪的点。
当然, 从 Alphabet 未来的发展来说,万亿市值并不是终点,它甚至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目标——在更长远的层面来看,如何实现自身业务在未来的持续增长,保持强大的业务竞争力,才是 Alphabet 真正要关心的问题。
从产品布局来看,Alphabet 凭借 Google 搜索、Android、Gmail、Youtube 等多个十亿用户产品拥有了全球最大的产品体系之一;从技术能力来说,Google 凭借它在 AI 领域的 “硬件+软件+算法+数据+开源生态”等全方位布局,成为当之无愧的 AI 老大;而从架构和管理层面来说,Alphabet 也越来越走向成熟……
看起来,Alphabet 足够优秀——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家已经拥有超过 10 万名员工的巨头企业也在面临诸多危机。
比如说,公司内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各类激烈冲突,无可避免的大公司病,来自外界各类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压力……这些也都是带在 Alphabet 头上的 “紧箍咒”,时刻在阻碍着这家 科技 巨头继续前行的脚步。
但无论如何, 以 Google 为核心载体,Alphabet 与苹果、微软等 科技 巨头一样,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影响力最为巨大的企业之一。 正如 Baron Capital Opportunity Fund(该基金是 Alphabet 的持股者)的管理者 Michael Lippet 所言:
㈣ 特斯拉Q3营收214.54亿美元,低于预期,马斯克对此业绩是否满意
马斯克对特斯拉Q3的业绩是否满意我们无从知晓,但是这份数据并没有停止马斯克前进的脚步,他对于未来依旧充满希望和信心,只不过吗,马斯克这份信心并没有传染给特斯拉的高层,他们对于特斯拉Q3的业绩忧心忡忡,特斯拉Q3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的原因有很多,不过这些都不影响马斯克展望Q4的决心,马斯克对于这次Q3的业绩肯定也有不满之处,只不过如今现状就是如此,即便再不满意也无法改变这一结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解决问题,马斯克自然也不会因为此事受到影响。
我们无法得知马斯克的真实想法,即便再怎么不满他也不会表现出来,不过马斯克的这份积极乐观并没有传递给特斯拉的高层,他们觉得照这样的形势下去,未来特斯拉很有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处境。
㈤ 下周机构最看好的六大黑马
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2021Q3 公司收入利润继续保持高增,略超预告上限。
投资要点
营收、归母净利如期高增,略超预告上限
公司2021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4.75 亿元(+134.01%),归母净利3.39 亿元(+89.48%),扣非归母净利3.06 亿元(+86.74%);单Q3 营收94.41 亿元(+123.50%),归母净利1.23 亿元(+88.45%),扣非归母净利1.06 亿元(+75.93%)。整体略超预告上限,逆势持续高增难能可贵。
盈利能力:原材料上涨周期盈利能力略有波动,整体水平保持稳定
21Q3 毛利率3.01%(-1.27pct),环比Q2 下降0.35pct;期间费用率0.43%(-1.12pct),整体费用管控和规模效应均较为明显;净利润率1.30%(-0.24pct),环比Q2 下降0.44pct,预计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游谈判难度增加,叠加公司新品类收入增长较快所致。
经营现金流改善,经营质量继续提高
Q3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4 亿大幅改善,同期单Q3 为负;应收款项融资12.75亿,较年初增长106.9%,主要系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货币资金约为36 亿元(+133.11%),储备充足。
云工厂顺利推进,成为重要助推力,开启供应链数字化新阶段
2021 年公司“百家云工厂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共有20 家云工厂参与到此次双十电商节,包括钛、卫生用品、纸、润滑油、肥、玻璃、粮油、碳产业等多个领域。云工厂是公司生产数字化和供应链数字化改造的体现,推动公司开启数字化平台新阶段。
双十电商节订单高基数下持续高增,云工厂成为亮点
21 年双十产业电商节订单总额为90.58 亿元,同增106.71%,高基数下高增长,预计为Q4 及全年业绩提供有力支撑。20 家云工厂在双十电商节集中亮相,包括钛产业、纸产业、润滑油等产业链的多家工厂,成为亮点。
盈利预测及估值
随着公司业绩高增逐季兑现,“平台、 科技 、数据”战略也不断落地,我们认为云工厂的落地有望提高估值中枢;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5.24/8.82/15.59 亿元,EPS 为1.52/2.56 /4.53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复购率下降;新客户增速降低;云工厂业务不及预期。
合盛硅业(603260):盈利再创新高 四季度有望景气持续
类别:公司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永磊/董伯骏 日期:2021-10-29
事件:
2021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03 亿元,同比增长596.08%;营业收入141.15 亿元,同比增长123.34%;基本每股收益5.09 元,同比增长561.04%。
投资要点:
盈利持续创新高,三费控制优异
202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13 亿元,同比+200.15%,环比+44.90%;公司Q3 实现归母净利润26.30 亿元,同比+875.66%,环比+78.7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6 亿元,同比+91.34%。加权平均ROE 为18.86%。销售毛利率/净利率/费用率55.04%/41.15%/3.75% , 同比+24.10/+28.33/-10.30 pct , 环比+8.30/+7.68/-1.43 pct。三费方面,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1%/3.15%/0.49%,同比-5.45/-2.22/-1.21 pct。
工业硅、有机硅量价齐升,长期供给端从紧
21年第三季度再创新高。分业务板块看,工业硅销量16.16 万吨,环比-1.54%,同比+83.61%;均价1.62 万元/吨,环比+38.34%,同比+60.89%。有机硅板块110 生胶/107 胶/混炼胶/环体硅氧烷/气相法白炭黑销量分别为4.17/4.29/1.05/1.33/0.18 万吨, 环比+16.68%/+52.80%/+0.23%/-23.00%/+8.89% , 同比+22.52%/+85.81%/-5.07%/+97.45%/-5.67% ; 销售均价分别为3.40/3.01/2.80/2.96/2.96 万元/ 吨, 环比
+33.15%/+25.64%/+22.26%/+26.34%/+26.34% , 同比+124.56%/+106.10%/+85.56%/+102.48%/+102.48%。景气度持续上行。碳中和背景下,多晶硅等行业需求提振,未来工业硅、有机硅景气有望持续向好。供给端,工业硅等高耗能行业准入更严,海外产能退出,供给端长期从紧。
四季度工业硅、有机硅有望保持高位
随着西南地区冬季枯水期到来及限产限电等因素影响,我们预计四季度行业供给仍将受限,工业硅、有机硅产品仍将保持高位。10 月工业硅均价为5.52 万元/吨,较9 月环比+34.54%。有机硅中间体价差为2.51 万元/吨,较9 月环比+45.62%;均价为5.98 万元/吨,较9 月环比+37.14%。我们预计公司四季度各产品有望持续景气。
龙头继续扩张有望扩大规模优势
截至2021年半年度,公司已有工业硅产能73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93 万吨/年,未来还将继续扩张,打造完整的硅产业链体系。公司拟在云南昭通市工业园区进行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80 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60 万吨型煤加工生产(一期)投资建设,项目预估总投资40.84 亿元。
此外公司还将在新疆鄯善县石材工业园区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投资建设,项目预估总投资43.79 亿元。子公司还将投建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40 万吨工业硅项目,项目预计投资额40.84 亿元;新疆合盛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将投建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项目投资额达35.32 亿元。
通过扩产工业硅、延伸有机硅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强化公司龙头地位,扩大规模化优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在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链完整,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上下游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加强,随着在建项目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预计2021/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76/96.26/111.07 亿元,对应PE 为21/18/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产能大幅扩张的风险。
远兴能源(000683):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天然碱主业发展顺利
类别:公司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汪强 日期:2021-10-29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93.82 亿元(同比+72.93%),实现归母净利润20.80 亿元(去年同期-0.53 亿元)。其中21Q3 实现营收36.42 亿元(同比+87.50%),实现归母净利润8.25 亿元(同比+3260.21%)。
甲醇装置复产,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报告期公司经营稳健,主营产品价格上涨明显。甲醇装置方面,根据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内蒙古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分别于2021 年3 月、4 月对自身40 万吨/年及60 万吨/年甲醇装置恢复生产,从而实现100 万吨/年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全部恢复生产,为公司相关业务开展提供保障。
同时,公司多举措优化自身业务结构,2021 年9 月23 日发布公告,拟对全资子公司远兴江山进行清算注销,9 月15 日发布公告,拟将所持控股子公司博源煤化工的全部70%股权以36.64 亿元转让给赛蒙特尔煤业,当前公司不再控股煤炭生产型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果。
纯碱行业景气上行,持续聚焦天然碱主业
近期我国纯碱行业景气度在供需双侧拉动下持续提升,需求端来看,在当前我国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光伏和锂电行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纯碱形成较大需求,供给端来看,合成法纯碱作为生产过程高耗能且副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产品,产能大概率将受到政策端限制,在当前环保政策不断趋严的背景下大概率仅天然碱产能有望逐步扩张。
天然碱作为在生产成本以及碳排放等方面均有显着优势的产能,是极少能满足长期新能源快速增长需求的稀缺资源,其价值有望得到重估。未来随着相关产能的陆续投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受到显着提振。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1 年-2023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0.5 亿元、35.6 亿元、50.2 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在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不及预期。
类别:公司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苏铖 日期:2021-10-29
事件:公司披露2021 年三季报。1-9 月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后归母净利111.87/10.44/10.26 亿元,与去年调整后数据同比+23.89%/-1.94%/+137.34%;备考口径下,同比+23.89%/+23.20%/+53.63%。21Q3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后归母净利40.48/4.22/4.15 亿元,与去年调整后数据同比+17.97%/+0.20%/+91.07%;备考口径下,同比17.97%/+33.35%/+84.89%。
销量逆势表现优异,吨价提升显着
2021年1-9月份,公司实现啤酒销量241.68万千升,同比+18.29%,(根据国家统计局,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总产量2924.13 万千升,同比+4.11%),大幅跑赢行业增速。21Q3,公司实现啤酒销量86.7 万千升,同比增长11.31%(同期行业产量分别同比20/19 年下滑6.50%/9.56%),反映出三季度疫情反复下公司反应迅速,通过渠道调整等多种方式抵消负面影响。
产品升级+成本控制促使毛利率上升,费用平稳,净利率提升好于预期
在行业成本上行的背景下,公司成本控制优秀,Q3 吨成本同比-1.31%,主要由于:
1)销量提升+高端化带来的规模效应;
2)三季度公司已在部分地区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
3)持续进行供应链优化(江苏盐城工厂已于7 月份投产,一定程度上缓解运费成本)。
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叠加成本控制良好,Q3 综合毛利率达到55.07%,同比增加3.32pct。费用端,Q3销售费用率19.63%,同比下滑1.95pct(去年Q3 基数较高,今年前三季度几乎持平),体现出公司持续进行高端化投入的同时保证费效比;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0.89/+0.33pct。综合导致Q3 归母/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1.20/1.78pct。
今年以来行业成本压力上行,根据业绩交流会信息,公司拟陆续针对不同产品/区域/渠道进行提价,幅度约在4-8%之间,有望较好地对冲成本上涨。伴随公司进一步深耕乌苏疆外销售渠道、积极拥抱新零售,持续完善供应链布局、提升效率,期待公司在全国化征程中继续稳步成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2.51、3.13、3.68,维持“买入-A”评级,给予6 个月目标价172 元,对应22 年55X PE。
风险提示:
高端化进程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高端啤酒行业竞争加剧。
㈥ 蔚来Q3销量营收毛利均大幅增长 第二代平台NT2.0即将亮相
11月18日,蔚来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蔚来三季度总营收达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21.7%;净亏损10.47亿元,同比下降58.5%,环比下降11.0%。
营收增长、净亏损收窄以及运营成本下降也让蔚来积累了可观的现金流。截止三季度末,蔚来现金储备达222亿元,较二季度增长近一倍,让蔚来有更多资本投入研发。
得益于三季度全方位的上佳表现,蔚来对四季度的运营也制定了更高的目标。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蔚来预计第四季度将交付16500至17000辆新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总收入将介于62.587亿-64.358亿元之间,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20%。
同时,蔚来的第四款车型,也是蔚来的首款轿车产品将于四季度的NIODAY上对外发布,第五款车型也将是一款轿车,目前已经处于研发阶段。
这两款新车都将基于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0开发。李斌表示,蔚来正在加速研发NT2.0平台,该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是行业领先的量产自动驾驶系统。
产能方面,蔚来预计2021年1月起每月产能将提升到7500辆,目前全年9万辆的产能将再次提升,江淮蔚来制造基地年产12万辆的产能或将不能满足明年的需求,蔚来第二制造基地有望提前投入使用。
总结:10月份开始,蔚来当月交付量已经突破5000辆大关,如果月交付量能够稳定在这个水平,EC6的销量也能进一步增加,那么,整体产销规模的扩大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届时,蔚来将能够实现季度盈利,到达一个新的里程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特斯拉Q3营收137.57亿美元,在全球汽车行业是什么水平
特斯拉Q3营收137.57亿美元,在全球汽车行业是什么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顶尖的状态,其次就是引领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长期发展,再者就是特斯拉正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来更好的完成一些核心的发展任务,另外就是特斯拉自身发展动力非常强劲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特斯拉Q3营收137.57亿美元,在全球汽车行业是什么水平。
一、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顶尖的状态
首先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顶尖的状态 ,对特斯拉而言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如果是处于顶尖的状态那么对于他们的长期发展会产生很多的利好作用,并且可以更好提升特斯拉汽车的品牌影响力。
特斯拉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合作。
㈧ 永冠新材公司怎么样,有熟悉的吗
挺好的,业绩表现靓丽,高景气度延续。
2021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6.5亿元,同比上升52.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40.2%至1.9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上升46.2%。
1.业绩归因
盈利增速亮眼,业绩增长景气持续。公司Q3实现营收9.7亿元,同比上升47.3%,环比上升0.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362.6万元,同比下降9.1%,环比下降9.5%。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2.6%、40.2%、46.2%,业绩整体大幅增加。此外,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利润贡献度为85.8%(上年同期:81.5%),高景气度延续。
2.成本费用
毛利率下滑。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4%,同比下降3.44pct;净利率为7.3%,同比下降0.65pct;费用方面,21Q3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5%/1.5%/1.1%/4.2%,YOY分别为-2.99pct/-0.25pct/-0.95pct/+0.14pct,环比变动分别为-0.23pct/+0.07pct/+0.29pct/+0.38pct。21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6%/1.5%/0.7%/3.9%,YOY分别为-2.53pct/-0.25pct/-0.22pct/-0.16pct;综合来看,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7%(去年同期9.9%),费用管理效果显着。
3.现金流量
资本开支持续增加。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078.2万元,同比下降131.8%;21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1.7万元,同比下降93.5%。销售商品、劳务收到的现金26.1亿元/YOY+62.5%,收现率为98.5%。此外,公司不断加大资本开支,报告期内,公司资本开支为6.6亿元,资本开支增速达34.1%,持续高强度的资本开支奠定长期成长。货币资金方面,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8.8亿元,同比增加2.3%;应收账款方面,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7亿元,同比增加47.5%,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20.7%;资本结构方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7.7%,同比增加2.5pct。
㈨ 全球企业动态:苹果公布季度业绩,可穿戴等业务营收大增
苹果公布业绩可穿戴等业务营收大增。英国5G网络建设将允许华为有限参与。飞利浦将对其家电业务评估战略选择。雷诺任命大众前高管为CEO。空客支付30亿欧元达成巨额和解。
苹果(Apple Inc.)发布截至2019年12月28日的2020财年第一财季业绩 。净营收918.19亿美元,去年同期843.10亿美元;净利润222.36亿美元,去年同期199.65亿美元。其中,iPhone营收559.57亿美元,去年同期519.82亿美元;服务营收127.15亿美元,去年同期108.75亿美元; 可穿戴、家居和配件营收100.10亿美元,去年同期73.08亿美元 ;Mac营收71.60亿美元,iPad营收59.77亿美元,均低于去年同期。大中华区营收135.78亿美元,去年同期131.69亿美元。
多位员工发表署名公开信,要求亚马逊(Amazon)放弃与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客户的云计算合同 。该领域的客户包括英国石油(BP)、壳牌(Shell)以及GE石油天然气(GE Oil & Gas)。此次亚马逊的员工联合活动,发生在谷歌、微软等公司内部的激进抗议之后,这传达出的信号是,大型 科技 公司的员工有信心公开对高管表达不满。亚马逊方面曾表示,鼓励员工表达意见,但鼓励的是在内部进行表达。
英国政府确认,在英国5G网络建设中将允许华为有限参与 。英国将华为排除在“与安全相关”和“关键安全”的网络建设之外。华为只能参与外围网络建设、市场占有份额最高只能达到35%。目前英国四家移动通讯公司中的三家已经宣布,将在其外围设备中使用华为的5G产品。华为回应称,这使得英国能获得全球领先技术,同时确保一个有竞争力的市场。
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Philips)周二表示,将开始对其家电业务评估战略选择 ,该项业务去年的销售额为23亿欧元(约合25.4亿美元)。该公司表示,将开始建立一个单独的法律结构,预计评估进程将在12到18个月内完成。
法国 汽车 制造商雷诺(Renault)周二任命大众 汽车 西雅特(Seat)品牌前负责人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为下一任首席执行官 ,填补了这家法国公司在2018年因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在东京被捕后留下的巨大空白。梅奥将于7月1日开始就职。德梅奥和雷诺董事长塞纳德将面临艰巨的任务,以扭转雷诺的颓局。雷诺目前正寻求弥合与日本日产(Nissan)之间紧张的联盟关系。
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迎来新的掌舵人 。公司创始人Marc Raibert卸任首席执行官(CEO), 此后将担任公司董事长,原公司首席运营官(COO)Rob Playter将担任波士顿动力CEO一职。去年下半年,波士顿动力开始向外界租赁其首个商用四足机器人Spot,目前包括美国和海外在用的Spot数量已超过100台。2013年,波士顿动力公司被谷歌收购。2017年,软银从谷歌母公司手中买下波士顿动力。
卡特彼勒(Caterpillar)周一宣布,因应对737MAX危机不力而被迫下台的波音公司前CEO丹尼斯-米伦伯格(Dennis Muilenburg)已退出该公司董事会 。卡特彼勒表示,已接受米伦伯格的辞职,即刻生效,并且表示,他的辞职并非因为与公司存在任何意见分歧。米伦伯格上月辞去了波音CEO职位,由大卫-卡尔霍恩(David Calhoun)接替。
空客集团(Airbus)周二表示,已与法国、英国和美国当局就针对其贿赂和腐败丑闻的调查达成和解 。和解协议仍需得到法国和英国法院以及美国法院和监管机构的批准。空客为达成和解可能支付了约30亿欧元的巨额罚款。此前空客因10多年前涉嫌从事的腐败行为而受到法国和英国当局调查,并因涉嫌违法美国出口管制规定而受到美国当局调查。
空客天津A320总装线已成功实现月产6架的生产速率 ,比原产能提高50%,这也是空中客车在2021年实现全球月产63架A320系列飞机目标的重要进展之一。截至2019年末,空客天津A320总装线已完成总装并交付467架飞机,其中向非中国客户交付飞机16架。从2020年下半年起,空中客车天津宽体飞机完成和交付中心将开始A350XWB宽体飞机的客舱安装、飞机喷漆等工作,并计划于2021年交付其首架A350飞机。
美国制药公司正在向中国卫生部门运送抗病毒药物,以评估这些药物是否有助于遏制在中国的呼吸道病毒感染 。包括艾伯维(AbbVie)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在内的制药公司已开始向中国运送获准用于治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而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正在考虑是否应该向中国运送其正在研发的抗病毒药物。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药物,尤其是一种尚未被批准用于治疗传染病的药物,是否能够帮助感染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
英国超市巨头Sainsbury's周二承诺,到2040年将在公司范围内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比英国政府制定的2050年的目标提前10年。Sainsbury’s是英国第二大超市集团,在英国和爱尔兰雇佣着18.5万名员工,每周接待超过2700万顾客。该公司表示,将投入10亿英镑,以达到2040年零排放目标。该公司还计划与供应商合作,并将要求供应商们自己也做出减少碳排放的承诺。
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正商讨以大约3.40亿英镑(合4.45亿美元)收购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纽卡斯尔联队(Newcastle United F.C.)。 买家包括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以及一个由英国金融家组织的投资者财团。卖方是英国商人阿什利(Mike Ashley)。他于2007年以1.34亿英镑收购纽卡斯尔联队,成为英国足球界受欢迎度最低的东家之一。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英国重要的 旅游 客源地 ,赴英 旅游 的中国人数量不断增加, 旅游 偏好和消费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根据英国 旅游 局提供的最新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赴英游客数量为13.9万人次。中国游客在英消费额达2.57亿英镑,同比增长14%。相比以往全程跟团 旅游 ,现在中国游客更加注重自由体验,不少人拆分行程,选择短期短途团。同时,中国孩子来英国参加游学团或夏令营,也是不少家庭的选择。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的情况下,韩国主要旅行社全部取消本周赴华 旅游 订单,部分酒店采取测量体温、配备清洁剂和口罩等防控措施 。乐天酒店旗下各地酒店备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和红外热像仪等进行监控。同时,酒店备齐清洁剂,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新罗酒店也在前台安装了红外热像仪测量体温,并在公共洗手间等处配置了洗手消毒液。同时,酒店还备有口罩,以供顾客不时之需。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前妻麦肯齐已出售了所持部分亚马逊股份,套现约4亿美元。 麦肯齐目前持有亚马逊1950万股股票,较她离婚时获得的1970万股少了约20万股。在贝佐斯婚外恋曝光导致两人离婚后,麦肯齐获得了亚马逊的4%股份,价值约370亿美元,跻身全球三大女富豪行列。
㈩ 是什么让英伟达一夜市值暴跌230亿美元
2019财年Q3财报,基本宣告了英伟达增长神话的破灭。而上周五的股价暴跌,算是一个不太客气的告别式。
英伟达周五大跌18.76%,创下十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周四盘后发布的财报,市值跌倒1000亿美元以下,一夜之间损失了230多亿美元,跌去了一个AMD,AMD是英伟达的有力竞争对手。截止周五收盘时,AMD市值为201亿美元。
最新财报显示,英伟达2019财年Q3游戏收入不振,数据中心业务增长放缓,当期营收不及市场预期。2019财年Q3营收增长21%,过去九个季度中首次增幅低于30%。
实际上,从2018财年Q3之后,英伟达增速就开始放缓,当期营收增速只有31.54%;此前四个季度,英伟达营收均获得50%左右的高速增长。除了挖矿热一度使2019财年Q1营收增长60%以上,过去五个季度增速基本都在20%-40%之间。
不巧的是,近期又发生了 2080Ti 烧卡事件。而英伟达对下季度的预期也很不乐观,预计2019财年Q4营收将达到27亿美元,上下浮动2%,这相当于同比下跌7.2%左右。这就意味着英伟达将迎来首次五年以来的首次营收下滑,成为压垮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英伟达近期业绩压力要追溯到挖矿热,加密货币对英伟达来说曾是一笔意外之财。
在2019财年Q1的财报中,英伟达首次公布数字加密货币营收,其中显示英伟达从数字加密货币芯片中获得了2.89亿美元的收入,受此影响当期营收录得60%以上高速增长。
可是加密货币的退潮,也让英伟达的业绩付出代价。由于加密货币价格的下滑,以及新币开采成本持续攀升,导致大量矿商抛售设备,二手矿卡充斥市场,分流了GPU的需求,上一代的Pascal 游戏芯片库存难以清理。
老款显卡库存无法消化,是当期业绩不振最重要的原因,并将持续影响到四季度。这就造成对清理库存的担忧,这实际上也是本次股价下跌的主要动因。
财报显示英伟达本季度的库存价值Q3高达14.17亿美元,明显高于此前两个季度,2019财年Q1库存价值为8亿美元,Q2为10.9亿美元。英伟达预计库存的问题将得到修正,预计四季度末将回归正常水平。
受此影响,英伟达游戏显卡销售乏力。财报显示,Q3英伟达游戏收入17.64亿,同比增长13%,过去七个季度以来首次增速放缓到10%的段位。此前六个季度中,有四个季度游戏收入增幅在50%左右或更高,两个季度低于30%,但也都在25%以上。
英伟达因为AI浪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谷歌、微软、亚马逊、BAT都在购买英伟达芯片,以便在各自的数据中心部署人工智能。不过,目前其营收的重头依然来自游戏,因此游戏业务不振,会造成其短期业绩的巨大压力。
不过,对于英伟达的长期前景,资本市场还是看好。英伟达在AI芯片上所占据的优势依然明显,其数据中心业务、专业可视化和智能驾驶业务都在得享其利。
这三项业务中,目前需求最大、增长最快的就是数据中心业务,2018财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0%,可视化业务增长23%,智能驾驶业务增长12%。虽然这块业务的增速在放缓,Q3同比增长降至58.1%,创造了过去七个季度以来的新低,但总体来说依然会保持长期的增长。
智能驾驶是AI应用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但落地进展实际上并没那么迅速,因此这块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依然遥远。在这三项业务中,智能驾驶业务增速最慢,营收贡献也最小,在Q3营收占比只有5.4%。它对英伟达的意义更多在于捕捉未来的战略机会。
当然,英伟达的竞争对手们也在从四面八方分食它的优势。英特尔2017年斥资167亿美元收购了全球第一大FPGA(可编程阵列)公司Altera,FPGA可针对特定框架进行深度优化定制,根据不同计算需求进行修改。AMD发布了面向数据中心的7纳米GPU,可用于机器学习训练和推理。这些都会跟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形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