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建筑造价多少

英国建筑造价多少

发布时间:2022-10-25 00:09:37

⑴ 世界十大现代建筑有哪些

1.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2.埃及吉萨大埃及博物馆
3.阿联酋迪拜布吉大楼
4.耶路撒冷“宽容博物馆”
5.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
6.伦敦现代美术馆扩建工程
7.罗马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
8.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址
9.伦敦主教门大厦
10.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

⑵ 英国一套房子多少钱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英国房价指数(HPI),截至2018年12月,英国的平均房价为230,776英镑(折合约205.3万元人民币),指数为121.04。 房地产价格较上月上涨0.2%,与上年相比上涨2.5%。

以房型来区分,独立屋(别墅)的平均房价为349,871英镑(折合约311.3万元人民币);半独立式房屋的平均房价为219,116英镑(折合约194.9万元人民币);排屋的平均房价为187,198英镑(折合约166.6万元人民币);公寓的平均房价为203,578英镑(折合约181.1万元人民币)。

英国不同房产类型的平均价格(2009年1月—2018年12月)

英国每平方米房价地图

来源:哈利法克斯(Halifax)

更多英国房价问题可以向居外网进行提问。

⑶ 白宫是什么样的

【建设地点】: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宾夕法尼亚西北大道
【开工时间】:1792年10月13日
【竣工时间】:1800年11月1日竣工
【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
【建筑高度】:主楼高26米,宽52米
【建筑层数】:3层美国白宫卫星地图
【结构形式】:白色的新古典风格砂岩
【建筑造价】:二百四十万美元
【投资单位】:美国政府
【建设用途】:官邸和办公室
【英文名称】:white house
【设计人】:爱尔兰人James Hoban(詹姆斯·霍本)
【全称】: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
[编辑本段]名字的由来
美国白宫是美国国会和总统办公的场所。1812年英国和美国发生战争,英国军队占领了华盛顿城后,放火烧了包括美国国会大厦和总统府之类的建筑物。过后,为了掩盖被大火烧过的痕迹,1814总统住宅棕红色的石头墙被涂上了白色。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它称为“白宫”。
[编辑本段]白宫的简介
白宫位于华盛顿市区中心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地理坐标:38°53'51.33"N 77°2'11.70"W,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
白宫从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称白宫,而被称作“总统大厦”、“总统之宫”。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1814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此后这栋总统官邸边一直被称为“白宫”。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是美国总统府所在地,对人们来说白宫总是充满了神秘感。根据白宫支出由全体纳税人担负的原则,白宫的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向全世界公民开放,因此成了游人观光的热点。
[编辑本段]白宫的历史
在200年岁月中,白宫风云深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白宫建筑群也成了历史性建筑。它带有浓厚的英国建筑风格,又在随后的主人更替中一层层融入了美国建筑的风格。朴素、典雅,构成白宫建筑风格的基调。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宫的总统并不是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而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从此,美国历届总统均以白宫为官邸,使白宫成了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的设计者是着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他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美国总统华盛顿的三点要求:宽敞、坚固、典雅
方案出台之前,华盛顿对未来的美国总统官邸就早有定见:它决不能是一座宫殿,决不能豪华,因为在这里工作的主人是国家仆人。他提出了建造总统官邸的三点要求:宽敞、坚固、典雅,给人一种超越时代的感觉。他相信自己的国家会很快富强起来,扩展疆域,在世界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造总统官邸含糊不得。对于即将开始设计和建造的总统官邸,华盛顿执意认为无须高大,有三层高就足够了。
英国乡村建筑风格的方案中选
从各地来的设计方案不少,选择余地相当大。一位名叫霍本的年轻人前来费城拜会了华盛顿,告诉总统说,他准备亲自到首都看过地形后再作设计。果然,霍本赶到乔治镇住下,用20天时间画出了设计图,实际上他一定是早有腹稿了。 7月16日,华盛顿也来到乔治镇,于次日召集杰弗逊等人选定设计方案。霍本的设计脱颖而出,成为首选。
爱尔兰出生的建筑师詹姆斯·霍本设计的总统官邸方案是从18世纪英国乡村建筑风格中发展出来的。
大规模的施工从1793年开始,霍本亲自担任施工建筑师。首先是在今天白宫北面的草坪一带垒造了三个砖窑,烧制砖块,供国会大厦和白宫建筑的需要。
建筑师对施工质量要求极高,建筑材料有许多来自美国各着名产地,所以施工期拖得较长,以致首任总统华盛顿并没有在这里住过。在他离任的时候,官邸刚刚

⑷ 建筑高度世界排名前30位的建筑

建筑设计专业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专业,正越来越受到艺术留学生的欢迎。建筑设计留学哪里好?本文将详细为大家解析世界大学建筑学排名top5。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系提供四个方向的硕士学位:

1)建筑学硕士(Master of Architecture);

2)建筑研究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 Studies),主要研究领域有:建筑史(History)、建筑艺术理论和批评(Theory and Criticism of Architecture and Art)、建筑技术(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建筑设计和计算(Design and Computation)、伊斯兰建筑研究(Islamic Architecture)、建筑和城市化(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3)建筑技术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ilding Technology);

4)视觉艺术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Visual Studies)。

同时,麻省理工学院还提供建筑学博士(Ph.D.),主要包括建筑史(Building Technology)、艺术和建筑的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 of Archite-cture)、建筑科技、设计和计算等研究领域。

每年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MIT研究生入学和奖学金申请表格、本科学校官方成绩单、3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GRE和TOEFL成绩,以及70美元申请费。

除建筑技术科学硕士外,建筑学系要求每个申请者提交建筑作品集。作品集提交的形式可以是笔记本、文件夹或信封,但不接受幻灯片、CD光盘和视频等形式(视觉艺术科学硕士除外)。

2.伦敦大学学院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学本科专业,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学专业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建筑学院建筑系下设的一门理科学士学位课程。

巴特莱建筑学院一直以来以具有创新精神的教授、研究者和学生而着名,并且塑造了不同以往也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建筑风格;近年来,一直被建筑师杂志评为“英国最好的建筑学院”。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学本科专业学习进程:

第一学年:学生主要的时间会花费在工作室项目上,这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设计和创意的展示能力,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理论课程作补充,主要是历史、建筑环境、建筑理论和技术等;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会有一次欧洲城市的实地参观学习“短途旅行”。

第二、三学年:学生会参加十个最好的设计工作组之一,这些设计工作组都各有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在这里学生有机会和研究课题为电影、时尚、历史、哲学或科学等的建筑师一同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同时,成功地取得本校建筑学理科学士学位。

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其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程科学领域,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

2016年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土木工程位列世界第5,建筑学位列世界第4。在代尔夫特这座古老的小城里,这座着名的大学与这座城市相得益彰,互相成就。

在建筑学系内,建筑教学根据其研究方向的不同分成了不同的分支:Complex Project,Interior, Methods and Analysis,Why Factory, Dwelling,Public Building, RMIT(建筑保护更新),Hyperbody等等。

在硕士学习的头两个学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分支下的设计studio。有时同一个分支下,会有不同的studio;有时也有跨分支建立的studio。

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专业把建筑学同环境设计结合起来,同时还开设了个性化较强的针对每个学生的课程。通过核心课程,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建筑学的基础知识。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专业入学要求:

1、高中毕业,成绩优秀;

2、有ACT或SAT成绩。

3、托福笔考550分,机考220分,网考83分;雅思7分; 5.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欧洲大陆第一理工大学,盛产诺贝尔奖的大学。根据世界三大排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均高居世界Top20,连续多年位居欧洲大陆理工高校翘首,在全世界范围亦与麻省理工学院享有同样崇高的声誉。其中2015年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第12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全世界范围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享有同样崇高的声誉,连续多年位居欧洲大陆理工高校翘首,享有“欧陆第一名校”的美誉。该校现有来自于一百多个国家的两万六千名师生分布于16个系,教研领域涵盖建筑、工程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截止06年诞生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1位诺贝尔奖得主,是目前世界大学获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学校之一。

关于世界大学建筑学排名top5的院校,小编就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建筑设计留学的相关院校、作品集案例、申请要求等内容,欢迎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专家。

⑸ 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是碎片大厦。

碎片大厦是伦佐·皮亚诺设计的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大厦,于2012年7月5日正式揭幕,高达1017英尺(309.6米),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大厦,仅次于莫斯科水星城(修建完成后为欧洲最高建筑)。

碎片大厦的整体形态是下宽上窄,最后顶部的塔尖渐渐消失在空中,就像16世纪的小尖塔或高桅横帆船的桅杆。建筑的形式以伦敦具有历史性的尖顶和桅杆为基础而设计。

2013年1月11日,英国首都伦敦一座新的地标性建筑——造价20亿英镑,高309.6米,共95层的碎片大厦正式落成,并将自2月1日起对公众开放。

设计特点:

皮亚诺运用了精密复杂的玻璃幕墙,这个极富表现力的建筑立面由成角度的窗玻璃组成,同时反射光线,改变天空的变化模式。这种立面处理可以让建筑形式根据天气和季节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这个建筑将弥补基地不规则的形态。每一寸表皮都是由外向内倾斜并依次向上生长的玻璃薄片覆盖,最后组成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最终塔顶的玻璃板将互不接触,形成一个开放空间,为整座建筑提供一个可以呼吸的开口。

⑹ 世界上排名前十名的最高建筑

今天,美行思远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大学,想申请建筑设计留学,或者对建筑感兴趣的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这些院校。

⑺ 谁有英国白宫的资料啊要英国的(中文)

【地点】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宾夕法尼亚西北大道 【开工】1792年10月13日 【竣工】1800年11月1日 【占地】7.3万平方米 【面积】5100平方米 【高度】主楼高26米,宽52米 【层数】3层 美国白宫卫星地图 【结构形式】白色的新古典风格砂岩 【造价】二百四十万美元 【投资】美国政府 【用途】官邸、办公室 【英文】White House 【设计】詹姆斯·霍本 【全称】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 [编辑本段]由来 美国的白宫是总统和政府办公的场所。1812年英国和美国发生战争,英国军队占领了华盛顿城后,放火烧了包括美国国会大厦和总统府之类的建筑物。过后,为了掩盖被大火烧过的痕迹,1814年总统住宅棕红色的石头墙被涂上了白色。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它称为“白宫”。 [编辑本段]简介 白宫从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称白宫,而被称作“总统大厦”、“总统之宫”。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1814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此后这栋总统官邸一直被称为“白宫”。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是美国总统府所在地,对人们来说白宫总是充满了神秘感。根据白宫支出由全体纳税人担负的原则,白宫的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向全世界公民开放,因此成了游人观光的热点。 [编辑本段]历史 在200年岁月中,白宫风云深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白宫建筑群也成了历史性建 筑。它带有浓厚的英国建筑风格,又在随后的主人更替中一层层融入了美国建筑的风格。朴素、典雅,构成白宫建筑风格的基调。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宫的总统并不是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而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从此,美国历届总统均以白宫为官邸,使白宫成了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的设计者是着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他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华盛顿的三点要求:宽敞、坚固、典雅 方案出台之前,华盛顿对未来的美国总统官邸就早有定见:它决不能是一座宫殿,决不能豪华,因为在这里工作的主人是国家仆人。他提出了建造总统官邸的三点要求:宽敞、坚固、典雅,给人一种超越时代的感觉。他相信自己的国家会很快富强起来,扩展疆域,在世界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造总统官邸含糊不得。对于即将开始设计和建造的 白宫的第一位主人:约翰·亚当斯总统官邸,华盛顿执意认为无须高大,有三层高就足够了。 英国乡村建筑风格的方案中选 从各地来的设计方案不少,选择余地相当大。一位名叫霍本的年轻人前来费城拜会了华盛顿,告诉总统说,他准备亲自到首都看过地形后再作设计。果然,霍本赶到乔治镇住下,用20天时间画出了设计图,实际上他一定是早有腹稿了。1792年7月16日,华盛顿也来到乔治镇,于次日召集杰弗逊等人选定设计方案。霍本的设计脱颖而出,成为首选。 爱尔兰出生的建筑师詹姆斯·霍本设计的总统官邸方案是从18世纪英国乡村建筑风格中发展出来的。 大规模的施工从1793年开始,霍本亲自担任施工建筑师。首先是在今天白宫北面的草坪一带垒造了三个砖窑,烧制砖块,供国会大厦和白宫建筑的需要。 建筑师对施工质量要求极高,建筑材料有许多来自美国各着名产地,所以施工期拖得较长,以致首任总统华盛顿并没有在这里住过。在他离任的时候,官邸刚刚完成了建筑轮廓。 从1800年起允许公众参观 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吩咐每天早晨打开总统官邸房门,公民可以在不影响总统办公的前提下参观官邸。这是杰弗逊民主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在欧洲的经历告诉了他,社会公众对政府首脑的办公室都很感兴趣。 那时,前来参观的人不少,杰弗逊本人也会在某一休息时刻走出办公室,与素不相识的客人握握手,表示欢迎。消息传开,有更多的人远道赶来,就是为了见见杰弗逊。杰弗逊有时仅凭一封友人的介绍信就会请陌生的来客共进下午茶。 争议之后定名“白宫” 英美战争后大火破坏了官邸,1815年,官邸在原设计师和总监工霍本主持下重修。为了消除大火后的烟痕,霍本吩咐工匠把整座官邸粉饰成白色。从此,总统官邸被人们称做“白宫”(The White House)。“白宫”是中文的雅译,如果按照英文直译的话,应该译作“白房子”。 从19世纪中叶始,白宫的名称混乱了起来,有人称“总统官邸”、有人叫“总统府”。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地定名为“白宫”。随即,白宫进行了始建后的第一次大修,工程于当年即告竣工。 [编辑本段]建筑 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共有底层、一楼和二楼3层。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之地,因而成为美国政府的代称。 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铺着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 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中不乏美国各个时期着名作家的代表作。此外,这里还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 地图室珍藏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是罗斯福总统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从1970年起,此处已改为接待室,室内挂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和美国19世纪哈得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画《山间湖水》等。 金银器陈列室藏有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 瓷器室收藏有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从中国进口的名瓷。 白宫是美国政要名流的舞台,也是全世界最好客的元首官邸,两个世纪以来四十多位白宫主人在这里工作与生活。它的每个房间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新的主人为了显示其统治权总喜欢改变原有的装潢或摆饰,以表明新主人的不同品味,白宫总是以新的面貌迎接它的主人。 从正门进入的国家楼层(State Floor)共有五个主要房间,由西至东依序是:国宴室、红室、蓝室、绿室和东室。东室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会、舞会和各种纪念性仪式的庆典。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在此发生:这里曾经停放过七位总统遗体,这里也曾举行过许多位总统女儿们的婚礼,罗斯福在此观赏过日本相扑表演,肯尼迪则在此欣赏优美演奏…… 总统办公的椭圆办公室最让人好奇,可能是因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那里治理国家大事而感使人到神秘吧!椭圆办公室位于西厢的旁边位置,对面是总统专属的玫瑰花园,相传肯尼迪的子女常在花园和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的游玩,年轻的总统常在办公的闲暇时与他们玩耍,留下许多温馨的画面。在肯尼迪时代,他曾邀请过各种音乐大师、诗人作家、演员歌者等到白宫来表演,白宫又成了这些人展示艺术的舞台。 东厢前花园是贾桂琳花园,贾桂琳是对白宫最有贡献的第一夫人了。她为了将白宫变成 一座极有价值的博物馆,开始有系统的收集白宫历史和文物,四处搜寻古董真迹。在白宫历史学会成立后,她请来史密松宁博物馆的专家将白宫所有收藏重新审视整理编目,赋予了白宫历史的内涵。现在许多房间里陈设的精致古董,大半是门罗总统(James Monroe)时期的收藏,尤其是蓝室充满法国皇家气派: 室内以蓝色为主饰以金边花纹的墙壁,衬托出蓝室豪华的风格,因此这个房间经常用来招待贵宾:其中包括1878年到访的第一位清朝中国使节。克利夫兰总统的婚礼就是在蓝室举行的,每年白宫圣诞树也固定在这里闪耀。蓝室之下是外交使节接待室,是专供各国大使呈递到任国书之处。 蓝室的阳台面对南院草坪,是总统与贵宾经常向民众挥手露面的地方。南草坪上许多树木也是总统或夫人亲手种植,这可能是名垂青史的一种方法吧。当年杰克逊为纪念亡妻而种的一棵木兰花,至今已成枝叶茂盛的百年老树,它和这个国家一起成长茁壮。南草坪正位于整栋大楼中央位置,与上下楼层共三个房间同属椭圆型。 蓝室之上的椭圆房间,曾经是总统办公室还做过内阁室和签约室,现在则属于家庭楼层不对外开放,林肯曾在这个房间签署了着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因而爆发分裂国家的南北战争,也埋下日后遭到暗杀的导火线。 蓝室左右两旁的红室和绿室都是小型接待室,以不同色调装饰各有不同用途:绿室在杰弗逊时期是他的私人餐室,门罗则用来玩牌,内战时林肯爱子在绿室病死,这里成为林肯夫人的伤心之地,从此再不肯踏入一步。 红室是第一夫人们最喜爱的房间,红室布置成1830年早期型式,摆设在大理石壁炉上的一座十八世纪法制音乐钟,是法国总统在1952年所赠送。从桃莉的时代起,每周三晚在这里的盛会。红室之旁的国宴室(State Dining Room),摆放一张门罗时期的十三尺长桌,其上镂刻精致的纹饰是令人赞叹的杰作是白宫的精品之一。国宴室可容纳130位宾客用餐,在大理石壁炉上方铭刻着第一位白宫主人亚当斯在1800年11月2日写给夫人信中的一段话:“我祈求上苍赐予最大福份给这所房屋和所有此后居住的人,但愿只有诚实和智慧的人住在此屋檐下。” 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形厅等。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着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签字。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荷兰女王等贵宾。 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其中最主要的厅室是西翼内侧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它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蓝色地毯,地毯正中织有美国总统的金徽图案:50颗星排列成圆形,环绕着一只鹰。办公室后部两侧分别竖立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帜。正面墙上是身着戎装威容凛然的华盛顿油画像,两边摆着两只雅致的中国古瓷花瓶。办公室左边墙架上陈设的外国贵宾赠送的礼物中,有中国1979年赠送的“马踏飞燕”仿古青铜器。总统的大办公桌上放置着这样一条座右铭:“这里要负最后责任。” 白宫的后方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总统的直升飞机座机可在此起落。由于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池塘四周的花圃里,姹紫嫣红。南门前两侧8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木兰树,已有150年树龄。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每年春天的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都要在这里举行传统的游园会。 白宫现在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它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 国家楼层之上是总统和家人居住休息的地方,也用来招待重要贵宾,世界各国领袖或王公贵族都以住过白宫为荣,1943年中国蒋介石总统夫人宋美龄访问白宫时,曾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嘉宾,并在此住宿过,蒋夫人的许多中国式的规矩也让美国人大开了眼界。 从海斯夫人开始,在各个房间悬挂总统及夫人画像成为白宫新旧主人的共同爱好。目前在蓝室挂有四位早期总统画像:亚当斯、杰弗逊、门罗和泰勒,国宴室则悬挂林肯画像,东室有华盛顿画像──这是喜爱社交的麦迪逊夫人多莉对白宫唯一的功绩。两百多年时光弹指流逝,只有华盛顿的画像屹立在这里,注视着由他一手创立的国家。 注:白宫1902年拆花房改建行政办公室大楼,后称西厢;1909年扩建西厢,设总统椭圆办公室。1934年西厢扩建椭圆办公室移至玫瑰花园前。预计未来的20年,将花费国库3亿美元修筑新的地下设施,其中包括停车场等。
希望采纳

⑻ 帝国大厦修建用了多少年和多少材料

【建设地点】:美国纽约州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
【开工时间】:1930年3月
【竣工时间】:1931年5月1日
【占地面积】:0.8 公顷
【建筑面积】:204,385平方米
【建筑高度】:天线448.7米, 屋顶381 米
【建筑层数】:102层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造价】:6700万美元
【设计单位】:Shreeve, Lamb, and Harmon-威廉·拉姆
【建设用途】:综合
【施工单位】:Starrett Brothers and Eken
【英文名称】:Empire State Building
【别称】:帝国州大厦
纽约帝国大厦始建于1930年3月,是当时使用材料最轻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 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在世界贸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后,继续接任纽约第一大楼的头衔,直到自由塔建成.
帝国大厦是一栋超高层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它和自由女神像一起被称为纽约的标志。地上建筑有381米高的帝国大厦,自1931年以来,雄踞世界最高建筑的宝座达40年之久,直到1971年才被世贸中心超过。这时,世贸中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帝国大厦也只能从世界第一高楼世界最高建筑排名的宝座上退了下来。但后来几十年里,又有很多建筑超过了帝国大厦,如马来西亚的双子塔等。“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帝国大厦也只能重新成为纽约最高的建筑。此大厦在美国经济最萧条,最不景气的时候,以仅仅不到2年的时间建成。 在86楼及102楼有了望台,由于是露天的望台,台上的风力相当大。晴天的时候可远望至100公里远的地方。帝国大厦耸立于曼哈顿(Manhattan)市区,高达443米,在上面可以日夜像“金刚”(King Kong)一样环视四周的地平线的美景。天气晴朗时,游客可以从102层观景台和86层观景台外步行道眺望五个州。
帝国大厦在世界贸易中心兴建之前,一直是纽约市最高的建筑,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全球最高的建筑。在它兴建之前克莱斯勒大厦是全球最高的建筑。目前它是美国第二高的建筑,排在芝加哥的西尔斯大楼之后。帝国大厦原本共381米,20世纪50年代安装的天线使它的高度上升至443.5米。根据估算,建造帝国大厦的材料约有330000吨。大厦总共拥有6500个窗户、73部电梯,从底层步行至顶层须经过1860级台阶。它的总建筑面积为204385平方米。

曼哈顿岛的地基非常好,再加上帝国大厦由花岗岩、印第安纳砂石、钢铁、铝材等建成,大厦显得非常坚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帝国大厦一直是世界最高建筑。直到1973年世贸中心和1974年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建成,它才退居第四。目前,帝国大厦是全世界第九高的大楼,参观过帝国大厦的着名人士包括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英国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古巴总统卡斯特罗、苏联已故总理赫鲁晓夫。
帝国大厦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在建筑史上创每周修建4层半楼的纪录;每天参加施工的人员高达4000人,全部工作量超过700万工时;共使用6万吨钢、1000万块砖、80万公里长的电缆与电线、192公里长的管道;1600公里长的电话电缆;6500扇窗户;1860阶台阶;安装了73部电梯、电梯速度高达每分钟427米。帝国大厦占地面积为2.66公顷,当时全部造价4100万美元,后来的维修费用累计为6700万美元。

⑼ 两次世界大战对西方近现代建筑的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席卷全球,形成了所谓“国际式”的风格。这类建筑大都是简单的几何形体,外面用轻灵的大玻璃或别的材料包裹起来,没有细部装饰,外表显得光秃秃。与此同时,建筑师们又在进行多种建筑风格的探索,形成了“后现代建筑”新流派。

后现代派认为现代建筑太贫乏,太千篇一律,缺乏艺术感染力。主张建筑要装饰,“建筑是带有装饰的遮蔽所”,提倡建筑要走向大众化,可以各行其是,这样才能使建筑多样化。所以,后现代派的建筑师重视研究各民族的、各地方的传统文化,从历史式样中寻求灵感,密切结合当地环境,以便作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建筑来。

1978年在美国新奥尔良市建造的意大利喷泉广场,是后现代派的典型作品。喷泉广场原址是当地群众举行庆典的地方。设计人查尔斯·穆尔用意大利艺术复兴式的建筑片断组成了一个弧形廊子,围绕着一个24米长的石头铺砌的意大利地图,具有明显的象征性。

同年,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纽约电报电话公司大厦,是后现代派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实例。大厦基部式样取自15世纪一座意大利小教堂,顶部的设计受文艺复兴“巴洛克”风格的启示,有人说他的设计灵感来自老式座钟。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建于1969—1973年。它是由两座并立的塔式摩天楼及4幢7层建筑组成。两座塔式大楼均为110层,另加地下室7层,地面以上建筑高度为411米,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如果连地下室算在内,它是当今世界上层数最多的摩天楼,建筑总造价达7.5亿美元
一战
近、现代建筑是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在二百年内,已有了空前的变化,不论在建筑规模上、数量上、类型上、技术上、速度上都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的。

由于社会的发展,促使了近、现代建筑的革命,它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越来越多地体现着功能与科学技术的特征。

上京新航线绚丽起航

建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现代建筑无疑地要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特点。在西方近现代建筑流派中,应特别提到的是以下几大流派:

一、复古主义建筑流派

这一流派主要兴起于西方工业革命后,即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从思想背景来看,它是在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它的基本倾向就是回到古代去,复兴古典建筑的风格。在这一大流派中,由于所复兴的对象不同,又可分成三个小流派,一派为古希腊、罗马建筑复兴派;一派为哥特式建筑复兴派;一派为折衷派。这三派建筑倾向的形成,都与工业革命后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需要分不开。所以,从一定意义来讲,这些复古主义建筑流派的出现,正是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古希腊、罗马复兴派的中心在法国。这一派的建筑杰作有两座,一座为“巴黎万神庙”,一座为巴黎明星广场上的“凯旋门”。

哥特复兴的流派和思潮则主要集中于英国。其典型的建筑杰作是英国国会大厦。它建于1868年,是一个建筑群,由上、下议院,威斯明斯特教堂,钟塔,维多利亚塔等组成。整个国会大厦的建筑形式,都是哥特式的,强调垂直线,注重高耸、尖峭。由于哥特式建筑充满了一种浪漫情调,所以,在习惯上人们又称这一时期的哥特复兴建筑为浪漫主义的建筑。哥特复兴派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为浪漫派。

折衷派的建筑主要盛兴于法国。它的特点是以历史为蓝本,但不拘于哪一个时代的建筑,也不专注于哪一种风格,常常是将几种风格集于一身,故人们又称其为“集仿主义”。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巴黎歌剧院,它的设计者就是折衷主义的狂热崇拜者格林尔。从正面看,这座建筑有一排宏伟的柱廊,在正立面上又采用了“洛可可”的装饰风格,雕刻上了极其繁琐的卷曲草叶和花纹,将新兴资产阶级对财富的炫耀尽展于此种华丽的风格上。

复古派在建筑艺术方面创造了众多杰作,也就完成了它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历史使命。进入20世纪后,一种更具创造活力的思潮和流派又历史地被推到了建筑革命的前沿,这就是现代主义思潮及其现代派。

二、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建筑与绘画、雕刻等纯艺术相比,有一个极重要的区别,就是建筑具有实用性和工程性。

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不到一年的限期内,造出一座庞大的新型展览馆--水晶宫”。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采用钢结构造出内部净跨度达115m的机器陈列馆,同时建成高达328米的埃菲尔铁塔。1901年,芝加哥建成22层的高楼。1909年纽约建成50层的商业办公楼。这些都是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的产物。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社会文化心理终于出现了转折。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各国的绘画和雕刻方面出现种种背离传统的新浪潮。当绘画和雕刻领域已经出现新风格之后,建筑师探索新的建筑风格就不可避免了,何况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早已为建筑风格的转变准备了物质基础。 此时旧大陆的改革浪潮却不断推进,相应于美术界的各种新潮流,建筑界也出现了“未来派”、“主体派”、“构成主义”、“表现主义”、“风格派”等新的建筑观点和建筑艺术风格。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对建筑改革发生重要影响,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在德国威玛创办一所新型的设计学校--国立威玛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他网罗当时西欧及俄国的新潮美术家和设计家,按照新的教学计划和方式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德国另一位着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以及其他青年建筑师也都积极创新。在法国,勒·柯布西耶是激进的改革派建筑师的代表。勒·柯布西耶非常重视建筑艺术,但当时他提倡的是一种机器美学。 20年代到3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德国的包豪斯校舍、巴黎附近的萨伏伊别墅、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巴黎瑞士学生宿舍、芬兰帕米欧疗养院、荷兰鹿特丹万勒尔烟草工厂是其中比较着名的几座。

从30年代起,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和建筑风格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在德国由于希特勒政权提倡古典主义建筑,包豪斯被视为异端而遭解散。格罗皮乌斯和密斯等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移居美国。摩天楼是20世纪美国最具特征的建筑类型。30年代以前,多数摩天楼里采用钢框架结构,但外表仍以砖石墙面和传统装饰雕刻装扮起来。第二次大战结束后,摩天楼的体形趋于整齐简单,墙面改用工厂预制的轻质幕墙,材料有玻璃、不锈钢、铝等等。传统的砖石建筑的厚、重、粗、实的外貌被轻、光、透、薄的幕墙的新装束所替代。其中着名的有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利华大楼、西格拉姆大厦、纽约世界贸易中心(2001.9.11毁灭)以及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后两座建筑都是110层,至今仍是世界上层数最多的摩天楼。总之,到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作为一种新的建筑艺术语言已被广泛接受。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和风俗在50—60年代成为世界建筑舞台上的主角,由于世界各地的现代主义建筑有明显相似的形象,人们就称它为“国际式”。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进入70年代,世界建筑舞台呈现出新的多元化局面。70—80年代,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如果说1923年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经典着作,那么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年出版的着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便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书。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建筑师M.格雷夫斯设计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政大楼、英国建筑师J.斯特林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市国立美术馆新馆是两座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例子。1987年柏林国际建筑展中的一批建筑物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次集中表现,它们与1927年斯图加特住宅展览会恰成对照。

四、其他建筑风格与流派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兴起与嬗变是20世纪世界建筑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现象。然而20世纪还出现过存在着众多的其他风格与流派,有的是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变种;有的与它们完全不同;有的规模和影响相当大;有的只是少数建筑师的个人风格。

美国建筑师赖特不赞同学院派复古主义的建筑创作道路,他力主创新,早期的建筑作品对欧洲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过启发推动作用,然而赖特的建筑观点与欧洲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有重要区别。赖特明确反对勒·柯布西耶将住宅看作是“居住的机器”的观点。他主张建筑应该象植物一样,有机地同环境紧密结合,应该是从人的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环境中产生。赖特一生设计了大量的建筑,位于美国匹兹堡附近的“流水别墅”是他的一个杰作。这座别墅将这种建筑类型的设计艺术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堪称世界建筑史中的—件瑰宝。

在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实际上有一个蜕变和过渡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已经出现了突破和背离20年代正统现代主义的端倪。意味深长的是勒·柯布西耶本人在50年代初就一反他在《走向新建筑》中倡导的理性主义观点,创作了一批被称为“野性主义”的建筑。其中最着名的是在法国孚日山区中一个小天主教堂--朗香教堂,它座落在一个小山头上,周围是群山和河谷。朗香教堂标志着勒·柯布西耶本人在建筑创作上的深刻转变,在某种意义上,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预示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兴起。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本世纪中期建成的一座着名的演出建筑,它的外形与历来的一切剧院都不同。这是较早地突破正统现代主义建筑“形式跟从功能”信条的一座优美的建筑作品,尽管悉尼歌剧院的造价一再突破预算,工期拖延长达十多年,而一旦建成后,立即获得公众广泛的喜爱而成为悉尼市的标志物。 在50—60年代,当后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之前,有少数建筑师提倡将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加以融合,这一趋向被称为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美国建筑师斯东和雅马萨基是着名的代表人物。斯东设计的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是将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的型制与现代演出建筑结合起来。雅马萨基是日裔美国人,他注意吸收东方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他在1959年新德里世界农业展览会美国馆的设计中,运用架在水池上的长廊和金色的圆穹顶,使建筑物带上明显的东方色彩,他设计的沙特阿拉伯达兰机场候机室,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壳结构,但供券的线条及墙面纹饰经他巧妙的处理以后,使这座现代建筑具有浓厚的阿拉伯情调。

斯东及雅马萨基与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一种被称为高技派的建筑风格。巴黎蓬皮杜文化与艺术中心、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及伦敦劳埃德大厦都是高技派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充分坦露结构,暴露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人们在这类建筑的内外,看到巨大的梁柱,裸置的升降机,不加掩盖的多种管道线缆。这种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检查维修,增添改造变动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使用效率,但是实际上设计者的出发点主要还不是此种功能性或经济上的考虑,更多的还是出于一种美学考虑,它的基础是机器美学或技术美学。

五、第三世界的现代建筑

20世纪中后期,随着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高涨,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情况逐步改变。一方面亚、非、拉美新兴国家努力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建筑业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打破文化上的西方中心主义,抛弃全盘西化的思潮,努力结合本民族本地区建筑文化传统创造新的有各自特色的现代建筑,这是一条困难的道路,然而经过第三世界建筑师的自觉探索,也包括那些尊重各民族文化的西方建筑师的尝试,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已经出现了许多现代化的然而又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优秀建筑作品。 作为亚洲经济起飞最早的国家日本,其建筑师一方面大力吸收西方先进建筑科学技术,同时,又有许多建筑师自觉探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吸收和发扬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创造日本的现代建筑。世界知名的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于50年代创作的日本香川县厅舍将日本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形象特色融汇入现代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之中,巧妙自然。他设计的东京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是另一个优秀作品,得到国内外好评,是日本现代建筑达到国际水难的一个标志。 中国建筑师长期探索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结合的途径,1929年建成的南京中山陵是中国建筑中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一个起点。从平面规划布局到建筑细节,都表现出中国特色,反映着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新觉醒。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北京古老的皇城入口天安门前建成新的天安门广场。广场两侧有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两座新型建筑物,它们都没有采用传统的中国大屋顶,然而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个广场和两旁的建筑,体现了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特色的成功结合。 印度新德里的巴赫伊教礼拜堂是伊朗出生的建筑师萨帕的作品,萨帕说:“我要设计新的、典雅的、非外来的,令人感到熟和亲切的”建筑形象。在这样的创作思想引导下,他将教堂外形做得如同一朵巨大的白莲花,在印度次大陆,莲花传统上被当作完美无暇的象征,这座教堂恰当地体现了印度人民的美好感情和善良愿望。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国际机场是一座技术先进规模宏大的先进机场。在设计开始之前,沙特阿拉伯国家就要求这座机场既要是现代化的又要是伊斯兰的。设计者美国HOK建筑设计事务所遵从这种精神,仅一座现代化机场塑造得富有阿拉伯情调,机场中布置着一个有圆形穹顶的清真寺,更使得这个建筑群具有明白无误的民族识别性。

事实表明,建筑的现代化同民族性和地域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克服现代化即西方化的认识偏见之后,各国人民都能创造出自己独具特色的现代建筑。传统与现代化结合愈来愈成为世界各国大多数建筑师的共识。人们有理由相信,在20世纪最后的年月中,广大第三世界将出现更多更优美的民族化和地域化的现代建筑艺术奇葩。

阅读全文

与英国建筑造价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蚝海鲜意大利面怎么做 浏览:875
印度的鸡肉怎么去皮 浏览:492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380
伊朗驻欧佩克代表什么 浏览:833
中国男篮奥运落选赛哪里看 浏览:709
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穿的衣服叫什么 浏览:118
绿茶在英国怎么说 浏览:394
越南人自己怎么做水泥 浏览:724
中国哪个省种樱桃 浏览: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么兼职 浏览:41
英国炸鱼薯条多少钱 浏览:647
英国总共有多少运输机 浏览:477
美国海运到中国港口需要多久 浏览:372
美国给中国转钱怎么办 浏览:938
人在英国怎么玩微博 浏览:701
英国留学回国有什么补贴 浏览:181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么种族 浏览:511
目前英国女王管辖多少国家 浏览:738
注销中国电信宽带怎么办理 浏览:29
越南人怎么养鸡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