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红十字会成立150周年,当年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英国红十字会当年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受到自然灾害冲突等影响的人,这些人不仅仅指的是弱势群体,同样也是突然遭受到噩耗的普通人,而在这次新冠疫情中,这个机构也一直贯彻实施这种初衷,帮助了很多在疫情中的弱势群体和穷人。
这个组织所表达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鼓舞了英国的所有人,也鼓舞了社会上的很多人。他们的存在让人知道了,社会还是有温暖存在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让很多正处于水生火热温暖和救助比喻遭受到自然习击,无家可归的人应该会就会伸出援手,给它们建立救助中心,对于那些在灾难中身体受到损伤的,也会及时的派出志愿者和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他们就如同一群真正的天使一般默默的守护着英国的其他人,在面对危难的时候,肯定是政府和医疗机构冲在最前面,而英国十字会就是在后面默默的为他们保驾护航,去解决他们那些细小的失误。
⑵ 红十字会哪年建成的
西元1863年,杜南先生将他的大爱化为行动,号召了四位日内瓦公民 — 古斯塔 · 莫尼(Gustave Moynier ) ,吉勒姆亨利·达福 (Guillaume-Henri Dufour),路易斯 · 阿皮亚(Louis Appai),西奥多·莫诺(Theodore Maunoir)等,加上杜南先生本人共五人联合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Relief of the Wounded) .其后再演变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 ,此即红十字会的起源.
⑶ 红十字知识有哪些
红十字知识问答
1、亨利•杜南先生出生年月日是多少?他与红十字运动有什么关系?
亨利•杜南诞生于1828年5月8日,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2、亨利•杜南先生哪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和平奖用以鼓励什么?
亨利•杜南先生于190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奖用以鼓励为红十字运动作出的巨大贡献。
3、索尔弗利诺在什么地方?索尔弗利诺战役发生于哪年?是涉及哪些国家军队的战役?
索尔弗利诺在意大利北部。索尔弗利诺战役发生于1859年。是涉及奥地利和法国、意大利军队的战役。
4、索尔弗利诺战役对红十运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索尔弗利诺战役激烈战斗后的惨况促使亨利•杜南先生写成《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红十字运动由此诞生,以及为保护战争受害者而签署日内瓦公约。
5、《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哪年出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于1862年出版。这本书记录了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战役中的经历,描写4万多受伤或垂死之人遗弃在战场,提出两项重要建议。
6、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的主要内容是各国在和平时期应建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签定一份给予军事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的国际公约。
7、五人委员会的首次会议是在哪年召开的?它的正式名称是什么?现在仍然存在吗?
五人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于1863年召开。它的正式名称是"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现在仍然存在。
8、哪年的什么会议上,通过了采用白底红十字做为保护性标志的决议?
在1863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通过了采用白底红十字做为保护性标志的决议。
9、红十字运动作为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是哪一年的什么会议?
红十字运动作为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是在1864年的日内瓦外交会议。
10、签署第一部日内瓦公约的外交会议是哪年召开的?这部公约的名称是什么?
签署第一部日内瓦公约的外交会议于1864年召开。这部公约的名称叫《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第一公约)。
11、《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共有多少条款?
《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共有10项条款。
12、《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规定了什么内容?
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
13、《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提出什么原则?
公约提出"受伤或患病的战斗员,不论属何国籍,都应得到收容和保护"这一重要原则。
14、《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宣布了什么?
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
15、《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向各国政府呼吁了什么?
公约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16、红十字标志在哪一场战争中被首次采用?
红十字标志首次在战争中被采用是在1864年的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的日勒苏益格战役。
17、国际战俘局成立于哪年?它相当于今天的什么机构?
国际战俘局成立于1870年。它相当于今天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央寻人局。
18、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央寻人局是做什么的?
中央寻人局的任务是登记战俘的名单并将名单交给敌方,以便通知他们的家人。它同时也为战俘和家人提供传递书信的服务。
19、红新月被用作保护性的标志,是在哪一次战争中、哪一个国家首先提出并使用的?
红新月被用作保护性标志,是在1876年土耳其与俄罗斯战争中、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首先提出并使用的。
20、穆斯林国家为什么要使用红新月标志?
在1876年土俄战争中,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提出"红十字是对穆斯林士兵的亵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考虑到救护伤兵的紧迫性,提出暂时接受红新月标志。战后这种作法一直沿用至今。
21、红新月标志于哪年被确认享有与红十字标志具有同等地位?
198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25届红十字国际大会上,红新月就与红十字取得了同等资格。
22、亨利•杜南先生于哪年逝世?
亨利•杜南先生于1910年逝世。
23、红十字协会创立于哪年?哪年改为什么组织?
红十字协会创立于1919年,1991年改为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
24、本运动正式称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哪一年?
本运动正式称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1986年。
25、哪一部日内瓦公约将保护的范围扩展至海上战船及战伤的士兵?它是哪一次会议上签定的?在同一会议上还签定了什么?
1899年日内瓦公约将保护的范围扩展至海上战船及战伤的士兵,是在海牙签定的。在同一会议上还签定了一套海牙公约,即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
26、第一部日内瓦公约于哪年首次修订?修订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日内瓦公约(即《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及病者境域之公约》)于1906年首次修订。这次修订把适用的范围扩大到病者。
27、首份关于战俘待遇的国际公约于哪年获得通过?在同一时间还有哪一部国际公约被修订?
首份关于战俘待遇的国际公约于1929年获得通过。该国际会议还同时修订了1906年保护伤兵的日内瓦公约。
28、在哪一年的什么会把什么日子定为世界红十字日?
1948年的国际红十字协会理事会把每年的5月8日即亨利•杜南先生的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
29、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对世界红十字日有什么要求?
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
30、重新修订的日内瓦四公约于哪年正式签定?分别简称为什么?
重新修订的日内瓦四公约于1949年正式签定。这四部公约分别简称为陆地、海上、战俘、平民公约。
31、日内瓦四公约增加两个附加议定书是在哪年 ?这两个议定书的名称是什么?
1977年日内瓦公约增加了两个附加议定书。第一个议定书是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二个议定书是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
33、国际委员会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哪年,以后又分别在哪年获得该奖?
国际委员会于1917年首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44年和1963年分别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34、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1986年10月在日内瓦国际红十字大会第25次会议通过的《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章程》中确立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
35、国际委员会哪年在联合国获得观察员身份?
1989年国际委员会在联合国获得观察员身份。
36、国际联合会哪年在联合国获得观察员身份?
于1995年国际联合会在联合国获得观察员身份。
37、红十字协会由哪些国家发起,在哪年、什么地方成立?后来发展成哪个组织?
红十字协会由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发起,于1919年在巴黎成立,后来发展成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
38、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于哪年正式公布?是哪七项原则?
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于1965年正式公布。七项原则是: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
39、在哪年本运动正式称为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
1986年本运动正式称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
⑷ 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是哪里
简·亨利·杜南1828年5月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他的父亲简·雅克·杜南是个银行家兼任救贫收容局督导员,负责管理孤儿院,母亲笃信宗教。当时人们最关注人道问题,如废除死刑、改革监狱、劳工立法等,而传教士们则宣传普渡众生。杜南及其一家人深受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杜南18岁就加入赈济协会,业余时间都用在访贫问病的活动上。1859年,杜南为恢复法籍公民身份,并陈述他对开发阿尔及利亚的设想,决定前往意大利北部晋见正在那里指挥作战的法皇拿破仑三世。6月25日,途经索尔弗利诺,他目睹了极其悲惨的战后情景。刚刚结束的法奥之战把4万多死伤的士兵遗弃在这里,伤兵们都在烈日蒸晒下呻吟嚎叫。他立即动员组织当地的居民(包括医生和护士)收容和安置4千多名伤兵,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护和治疗。杜南返回日内瓦后,着手写他的名着《索尔弗利诺回忆录》,并于1862年11月自费出版,分别送给他的朋友和欧洲各国的君主和政治家。杜南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签订一份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者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的国际公约。英国的南丁格尔女士复信积极支持他的建议。日内瓦公共福利会的成员为杜南的着作所感动,决定把他的建议付诸实施。1863年2月9日,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五人委员会在日内瓦成立,瑞士陆军总司令杜福尔将军担任主席,杜南担任秘书,其他三位成员是:莫瓦尼埃律师,阿匹亚医生、莫诺瓦医生。五人委员会倡仪在日内瓦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研究战地伤兵保护的方式和方法。为此,杜南到处奔走,行程3千多公里,游说他的主张,最终得到了各国的广泛支持。10月26日至29日,16个国家的36名代表在日内瓦雅典宫召开预备会议。会议决定:敦促各国建立伤兵救护委员会。不仅救护伤兵的机构和人员应该中立化,就是伤兵本人也应中立化。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志愿救护人员的识别标志。1864年8月8日到22日,瑞士联邦委员会和法国政府联合召集日内瓦外交代表会议,其中有12名特命全权代表。经过辩论,会议通过了国际委员会起草的《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1867年,第一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在巴黎举行,作为国际委员会的代表,杜南在会上首次提出1864年日内瓦公约所采纳的人道主义原则应扩大适用于战俘。
1871年,由于他经营的公司破产,使他负债累累。在此后的12年里,他简直成了流浪汉,经常睡在亭子间或公园里,贫病交加,受尽了折磨,最终于1892年住进海登地区医院而不被人知晓。在那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18年。
1895年,一位新闻记者去海登医院采访,无意中发现了杜南,并得知他就是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于是在报上作了报道。这篇报道轰动了全世界。瑞士联邦委员会颁发特奖,表彰杜南的行动“促进和平与团结”。莫斯科国际医学大会也为他颁奖,颂扬他为受苦人民所作的贡献。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急切希望接纳他为会员或担任名誉会长。1895年,杜南参加了妇女裁军大同盟活动。1901年,挪威政府授予他首届诺贝尔和平奖,但杜南未能去领奖,因为那时债主还在向他逼债。1910年10月30日,杜南在海登逝世,终年82岁。他在遗嘱中决定把他遗产的大部分捐赠给挪威和瑞士的慈善团体。
1948年,也即杜南逝世之后的第38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执行委员会建议,各国红十字会应尽量选择杜南生日(5月8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同年举行的协会第二十次理事会议正式批准这一建议。此后,每年5月8日,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既是庆祝世界红十字日也是纪念杜南这位世界红十字运动的伟大创始人。
⑸ 红十字会与世界城市
红十字标志 (redcross )
红十字来源于基督教的十字架,后被慈善机构广泛使用。其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红十字标志是红十字运动的象征,体现着当今世界的人道与同情。它的存在和正确使用,对于执行人道主义保护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十字作为救护团体应有识别标志的想法,是由五人委员会的成员之一阿皮亚医生最先提出来的。1863年10月,他建议采纳“白底红十字”的臂章作为伤兵救护团体志愿人员的识别标志。五人委员会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日内瓦公约明文指出红十字标志系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这样做是为了对日内瓦公约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从此,白底红十字旗帜逐渐飘扬到世界各个角落。人们看到红十字,就想到人道主义,也想到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瑞士。
此外,1876年,正在同沙俄交战的土耳其政府通知瑞士联邦委员会,红十字标志冒犯该国士兵的宗教信仰,该国陆军已采用红新月标志代替红十字标志。随后,一些阿拉伯和伊斯兰教占优势的国家也相继采用红新月标志。但黎巴嫩、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虽然伊斯兰教的影响较强,仍然沿用多数国家所使用的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标志有三种,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白底红十字”,伊斯兰国家使用“白底红新月”,以色列等对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抵制的国家使用“红水晶”。
1、红十字
“白底红十字”标志,是为了对红十字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其中不含有任何政治或宗教因素。
1863年月10月26日至29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首次外交会议决定。使用“白底红十字”作为在战场上从事伤员救护的医务人员、场所及其交通工具的保护标志,并将其列入大会通过的《红十字决议》之中。翌年又在《红十字公约》(即后来的日内瓦公约)中加以明确。
2、红新月
“白底红新月”是将土耳其国旗上的新月用红色画在白底上而成。
土耳其于是1865年承认日内瓦公约。1876年在与沙俄交战中,土耳其政府提出:“白底红十字这个标志使信仰伊斯兰教的士兵感到不快。”因此土耳其将改用国旗上的新月用红色画在白底上作为标志。“白底红新月”这个标志在1929年被列入日内瓦公约,在伊斯兰国家广泛使用。
3、红水晶
《日内瓦公约》缔约国的代表8日在日内瓦以压倒多数的表决结果同意国际红十字运动设立“红水晶”新标志,从而为以色列加入该运动铺平了道路。
29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修订了《运动章程》以引入与红十字和红新月有同等地位的新增标志红水晶。根据决议,以色列的红大卫盾会与巴勒斯坦的红新月会成为运动的正式成员。
在不能使用红十字与红新月标志时,使用红水晶标志还可以为处于冲突局势下的战争受害者及人道工作者提供额外的保护。
红十字标志的含义
l、标明性标志:表明与红十字运动有关的人或物。
2,保护性标志:表明一个受国际人道法保护,不应受到攻击的人或物。
历史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索尔弗利诺的村庄,正赶上奥地利陆军与法国一撤丁联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回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的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此地目睹了无助伤兵痛苦挣扎的惨状,为之所震惊,当即决定放弃个人事业,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投入战场救护。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日内瓦写下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把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一切情景,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出来,表达了他想对伤兵进行救护,但又力不从心的遗憾和不安。此书的出版,在欧洲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他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和平安定时期,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持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定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演化为当今以四部日内瓦公约及其两部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法律文书)。亨利、杜南先生用热情和人道精神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首先得到瑞士的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杜福尔将军、阿皮亚医生和莫诺瓦医生的赞赏和支持。成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为“日内瓦5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亨利、杜南先生为实现其理想,不断努力向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和政府呼吁,得到了支持。1863年10月26日,来自欧洲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共36名代表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在各国建立救护团体,为表示对瑞士国的敬意,其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1864年8月8日-22日又签定了《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且被各国相继承认。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运动开始运作起来,并得到了国际法的保障。
1901年,亨利·杜南先生回其对红十字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
亨利·杜南先生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1948年,红十字协会(即现在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前身)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
红十字青少年
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红十字青少年作为富有生气的力量,很早就开始了活动。
1870年普、法战争时,荷兰的中小学生利用旧亚麻布自制绷带,以作战伤救护之用。
1880年,英、荷波尔战争时,加拿大的学生以枫叶为标志,志愿为红十字会工作。
1892年,捷克斯洛伐克摩拉维亚州的妇女委员会倡议组织青少年参加红十字会活动,并向第5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提出了议案。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国家的红十字会组织青少年参加救济士兵和战争受难者工作。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匈牙利、新西兰、波兰、瑞士、南斯拉夫、法国、罗马尼亚、日本、瑞典等国红十字会陆续建立起红十字青少年部。
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协会理事会的第18项决议,阐明了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建议各国根据具体情况,在中小学学生中发展青少年会员。两年后,理事会进一步决定,组织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以校内为主,但也可以扩展到校外。其宗旨和任务是:保护生命和健康;相互帮助,加强国际友谊;传播红十字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
红十字青少年的责任
作为红十字青少年,我们的力量很薄弱。但即使是这样的我们,仍旧会因为“爱”而走到一起,用我们微小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宣传知识、带给别人欢乐!把人间的爱传递给需要他的人们。是红十字青少年永远的责任。
世界红十字日(05月08日)的来历
2008年5月8日是第60个世界红十字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鉴于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首先倡议每年举行为期3天的“红十字休战日”活动。该会的倡议和做法,普遍受到了国际红十字界的赞赏和支持。
1921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向各国红十字会推荐捷克斯洛伐克的做法。1930年第14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根据大会的一项决议,设立了由捷克、比利时和协会共同指派的三国委员会,负责在3年期内亲赴现场实地考察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红十字休战日的组织工作和实践经验。193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5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听取了三国委员会的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红十字休战日的活动。193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16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红十字休战日的做法再次得到肯定。到1946年协会举行第19次理事会会议时,世界红十字日的活动已比较普遍。理事会在决议中指示协会秘书处研究确定一个固定的日子为国际红十字日,各国红十字会在这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1948年协会召开的执行委员会会议正式建议,今后各国红十字会尽量选择5月8日亨利·杜南(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创建人)的生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协会第20次理事会会议上,批准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于是,国际红十字会正式确定每年的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是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成员,目前全国有32个分会。
中国红十字会简史:
清光绪帝30年(1904年)2月,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争夺殖民地,在我国东北发动了日俄战争,东北人民被铁蹄和战火蹂躏。当时的社会名流对此十分关注。工部尚书吕海寰约集上海官纳及各驻沪代表,倡议成立红十字会。由海关道沈敦和等三位中国办事总董与英、法、德、美等国人士组成的外国办事总董们拟定了会章。同年,国际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成立。
红十字会刚一建立,就利用各地绅商将劝募的20余万两款银和清廷颁发的内帝银10万两组派义务工作队赶赴东北,救出难民数万人,并对他们进行了赈济、救护、资谴和留养。
1906年,清政府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翌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为大清红十字会。1911年清朝覆灭,1912年将大清红十字会改为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在历次战乱、灾荒中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
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协会。在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做了大量救护、赈灾及查人转信等工作。
1950年8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代表会议,协商改组事宜,并向政务院作了汇报。周恩来总理亲自审阅了报告,亲笔修改了会章,9月6日批准了章程和领导机构。10月,改组后的中国红十字会在国际红十字会第21届理事会上当选为协会执行理事。1952年,恩来总理代表政府发表声明,承认1949年关于改善战地伤病员境遇等4项日内瓦公约,同年7月,第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此后,红十字会在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救护训练及交换战俘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中国红十字协会
【简介】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简称中国红基会)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致力于改善最易受损害人群的境况,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改善最易受损害人群的境况,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机构使命。
【公益项目】
目前,中国红基会主要实施两大系列的公益项目:一是助医领域的“红十字天使计划”,一是助学系列的“博爱助学计划”。
〖红十字天使计划〗
为践行其宗旨和使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自2005年8月以来在医疗健康领域重点推动一项面向贫困地区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红十字天使计划”。该计划的宗旨是:关注农民和农民工的生命与健康,广泛动员国际国内的社会资源,建立我国第一个“红十字天使基金”,以所募资金和医疗物资,对患有重大疾病(包括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农村贫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实施医疗救助,协助政府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捐建“红十字天使医院”,培训农村医务人员,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医疗救护水平,促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几年来,该项目筹资和资助均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内容不断完善和丰富,已经成为中国最着名的公益品牌之一。2008年4月,“红十字天使计划”荣获了我国慈善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目前,“红十字天使计划”已经初步形成包括援建乡村博爱卫生院(站)、培训乡村医生、开展贫困农民和儿童大病救助三个方面内容,直接捐资救助和资助设备通过定点医院免费治疗救助两种救助模式,大病救助种类包括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脑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唇腭裂、目盲、聋哑、癌症、心脏病、城市亚健康等十多个病种。
〖博爱助学计划〗
“博爱助学计划”主要目标是帮助贫困地区农村改善教学条件,资助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援建博爱小学;捐赠博爱电脑教室;捐赠“红十字书库”;设立博爱助学金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上大学等。
【会标释义】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会标体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整体造型与中国国旗(五星红旗)相似,暗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中国”特征;中央大红十字与半围绕的四个小红十字,象征社会各界爱心的汇聚、红十字基金的积累和红十字精神的传播。
⑹ 玫瑰红十字会(神秘学)相关的知识
十七世纪初在德国创立的一个秘密会社。托称为15世纪的罗森克洛兹所创。会名可能得自该会的标记即十字架上一朵玫瑰花,或来自该会传说中15世纪创建者之名基督徒罗森克洛兹(Rosenkreutz),意为“玫瑰十字架”。可能因强调保密的缘故,各类玫瑰十字会会社间似乎很少有历史上的联系。自称拥有自古代传下的神秘宇宙知识;折衷采纳神秘主义、哲学和科学的观点,提出借“神秘智能”改造世界的主张;普遍认为神弥漫于宇宙万物之中,人只要一旦意识到神就存在于自己之内,而他作为一个宇宙的缩影,就能够主宰宇宙的力量。
玫瑰十字会
(Rosenkreutzer,Rosicrucians) 现代信徒认为,那些学科最好从象征性的意义去理解。反对天主教而支持路德宗的教义。其实际活动则从事炼金术和神秘方术。 据德国文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 1744-1803)论述,该会所散发的文章最早见于1612年。该会的许多观念其实在古希 玫瑰十字会
腊时的哲学家、约与耶稣同时代的埃及诺斯替派(Gnostic)和隐逸派(Hermetic)的研究者,以及印度哲人处就已经存在。那些观念在中世纪时有些是以秘密的方式流传,尤其是在犹太神秘哲学信徒(Cabalists)中传布。 文艺复兴时,有些思想家如帕拉切尔苏斯(Paracelsus)和米兰多拉(Pico della Mirandola)也曾表现出类似的观点。 今存有《整个辽阔世界的全面普遍改造》(1614)、《弟兄社团的传说》(Fama fraternitatis,1615)、《西米雪婚礼》(Chymische Hochzeit,1616)等。其中《弟兄社团的传说》作者不详,其中记述罗森克洛兹如何在修道院里受教、在阿拉伯旅行中得知宇宙奥秘,以及在他的祖国德国创建修道式玫瑰十字兄弟会,直到他于120岁卒后猜测是1484年的一生经历。这本小册子鼓动人们加入会社,透过把宗教和科学融汇一体,为宇宙的道德振兴与和平作出贡献。《西米雪婚礼》叙述的另一位身为老人的罗森克洛兹的故事,相传是由罗森克洛兹本人所写。后来,路德派神学家安德烈亚(J.V.Andre?)承认此书是他所写,纯属一种年轻人的恶作剧。他也很可能是《兄弟会的传说》的作者。尽管这类着作引起过很大的争议,后该会逐渐流传于西欧各国,形成一些使用共同名称的类似社团,但并非统一的组织。后在北欧各地建起由医生、科学家和其它人组成的许多小社团。此后,社团的数量时增时减,变化不定。这些社团通常对罗森克洛兹其人所知甚少,而且经常与同济会和通神学有联系。 现存的社团有盎格鲁玫瑰十字会,即为统辖着许多分会的英国社团,包括一个较秘密的法国会社和4个美国会社。
基本理论
(1)唯一的真知,只有借助于火的烧炼来对所有各物进行分析,才能获得; (2)上帝在其“恩宠王国”和“自然王国”中都以同一的规律行事,因而在宗教和科学之间,具有一种完全相符的并发情况; (3)神的灵魂或能力,通过无形体的结构弥漫于整个宇宙,有时称作宇宙精神,有时称作“阿基巫”(Achaeus)。
⑺ 红十字会的起源
国际红十字运动起源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索尔弗利诺的村庄,正赶上奥地利陆军与法国一撤丁联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回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的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此地目睹了无助伤兵痛苦挣扎的惨状,为之所震惊,当即决定放弃个人事业,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投入战场救护。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日内瓦写下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把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一切情景,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出来,表达了他想对伤兵进行救护,但又力不从心的遗憾和不安。此书的出版,在欧洲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他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和平安定时期,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持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定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演化为当今以四部日内瓦公约及其两部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法律文书)。亨利、杜南先生用热情和人道精神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首先得到瑞士的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杜福尔将军、阿皮亚医生和莫诺瓦医生的赞赏和支持。成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为“日内瓦5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亨利、杜南先生为实现其理想,不断努力向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和政府呼吁,得到了支持。1863年10月26日,来自欧洲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共36名代表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在各国建立救护团体,为表示对瑞士国的敬意,其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1864年8月8日-22日又签定了《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且被各国相继承认。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运动开始运作起来,并得到了国际法的保障。
1901年,亨利、杜南先生回其对红十字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
亨利、杜南先生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1948年,红十字协会(即现在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前身)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
红十字青少年
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红十字青少年作为富有生气的力量,很早就开始了活动。
1870年普、法战争时,荷兰的中小学生利用旧亚麻布自制绷带,以作战伤救护之用。
1880年,英、荷波尔战争时,加拿大的学生以枫叶为标志,志愿为红十字会工作。
1892年,捷克斯洛伐克摩拉维亚州的妇女委员会倡议组织青少年参加红十字会活动,并向第5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提出了议案。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国家的红十字会组织青少年参加救济士兵和战争受难者工作。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匈牙利、新西兰、波兰、瑞士、南斯拉夫、法国、日本、罗马尼亚、日本、瑞典等国红十字会陆续建立起红十字青少年部。
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协会理事会的第18项决议,阐明了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建议各国根据具体情况,在中小学学生中发展青少年会员。两年后,理事会进一步决定,组织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以校内为主,但也可以扩展到校外。其宗旨和任务是:保护生命和健康;相互帮助,加强国际友谊;传播红十字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
⑻ 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
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1986年,在日内瓦召开第25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上通过的“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运动章程”,将“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等七项基本原则作为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
人道: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不管是国际冲突还是国内冲突。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疾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
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
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涉及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
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会是本国政府人道工作的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始终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服务:本运动是志愿救济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形式得到回报。
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在这个运动中,所有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都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并相互支援。
⑼ 英国红十字会成立150周年之际,举行了什么活动
在英国红十字会成立150周年之际,英国的女王携带着皇室成员向其致敬。
红十字会是一个慈善组织,更是世界上所有慈善组织的一个典型代表,而昨天正值英国红十字会成立的150周年之际,现在担任英国女王的伊丽莎白二世戴着皇室成员一起向其表示致敬,这个红十字会机构在1870年成立,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受到自然灾害冲突而无家可归,或者说是没有生存能力的人进行帮助,在英国发生疫情之后,红十字会对许多患者都提供了支持,也对那些在疫情中遭受了重大打击的弱势群体进行了帮助,可以看出英国的这个红十字会是一个十分具有良心的慈善组织。真正的诠释了慈善组织应该做什么事。
我也想对世界上所有的慈善组织表示由衷的感谢,如果不是你们的存在,可能现在社会上的糟糕事件会更多一点,正是你们一点点的做事,用你们的力量一点点解决社会上糟糕的事,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才让现在的社会更加美好。
⑽ 联合国欧洲总部及国际红十字会总部在哪
日内瓦
日内瓦位于西欧最大的湖泊——美丽的莱蒙湖畔,处在Jura山和ALPs山之间,市内公园星罗棋布,湖畔鲜花遍地,美不胜收。城市的标志是位于市中心旁边日内瓦湖面上的高大喷泉、沿岸围绕着绚烂的花园和公园。
日内瓦是一个国际化城市,甚至有人说"日内瓦不属于瑞士"。其中的原因很多:这里集中了像联合国欧洲总部、国际红十字会这样的国际机构;这里是世界各国游客聚集的地方;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里有许多从各国来工作的人。这其中也有个历史原因,那就是自从加尔文宗教改革以来,这里成了一个反对旧体制的人避难的场所.在对革新思想非常宽容的日内瓦人中间产生了让�6�1雅克�6�1卢梭,而像伏尔泰、拜伦,还有列宁等人,为了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也来到了这些日内瓦人中间。可以说,日内瓦,这个国际城市是在500多年的历史中孕育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