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干隆生日英国使者送什么礼物

干隆生日英国使者送什么礼物

发布时间:2022-10-31 06:11:21

⑴ 干隆君王给英国国王的一道圣旨,乔治三世看过后,为何假牙都笑掉了

因为乔治本来就是想用先进的武器跟康熙做生意,没有想到康熙那么自负,说他看不上这些小玩意,康熙看不上的小玩意,其中就有火药等,我们都知道火药的威力了,所以乔治笑康熙太过自负了。

总结一下,其实西方国家一直都在提醒大清政府,可是大清政府就一味以为自己就是最厉害的,导致最后落后给挨打了,所以乔治收到圣旨才会笑到假牙都掉了。

⑵ 当年,干隆因为何事给英国国王下了一道圣旨,现存大英博物馆,看完后让人开怀大笑

干隆八十岁大寿时,英国使者奉乔治三世之命前来贺寿,同时提出要和中国互通商贸往来,干隆却下了一道圣旨,上面的大概意思是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你们喜欢中国的丝绸瓷器,可以赐予你们,不需要和你们通商,这道圣旨当时引起乔治三世的哂笑,至今圣旨还在大英博物馆里保存着,其狂傲自大的态度让后世人看了忍不住开怀大笑。

至于通商的要求,干隆亲自给乔治三世写了一道圣旨作为回复,圣旨的大概内容是,我们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不需要和你们小国互通商贸,你们如果仰慕中华的瓷器和丝绸,每年可以赏赐给你们就是了,你们路途遥远,不用再来进贡了。据说被称为疯子皇帝的乔治三世看到这道唯我独尊的圣旨时,笑的假牙都掉出来了,这封妄自尊大的圣旨至今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供后人参观,至今游客看到干隆当初妄自尊大的口吻,仍然会忍俊不止。

⑶ 英国使节见干隆行跪礼,百年后清朝使节见女王行什么礼

百年后清朝的使节见英国女王时摘下帽子向女王鞠躬,行使的英国的外交礼仪,他使用这种得体的礼仪保住了大清的外交脸面。

这件事情发生后英国的矛头直接指向清朝,扬言要和清朝断交,并派兵驻扎清朝。还要求捉拿云南总督,借此要求清朝开放云南边界对外贸易等。

为了安抚英国,清朝当时和英国签署了《烟台条约》并答应安排使节到英国去赔礼道歉

就这样百年后的清朝使节去见英国女王,这使节叫做郭嵩焘,他行使的则是英国本地的礼仪,他非常聪明,并很有头脑。他到英国后,在见英国女王前,他先多方请教外国人见女王的礼仪问题。因此他见到英国女王时,只是摘下帽子向女王鞠了一躬。

⑷ 干隆给国王下了圣旨,圣旨中说了什么,看后笑掉大牙

在干隆时期清朝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在干隆八十大寿这一年当时的欧洲虽然已经掀起了工业革命不过那时候工业革命的成果还没有让他们的国力增强,因此对于这个东方大国的皇帝办80大寿,西方国家还是很重视的,派出了很多使者来祝寿。

圣旨上写的意思就是说,我大清早物产丰富啥都不缺,人民生活自给自足,你如果想要跟我做贸易的话,没有这个必要,你需要啥?我每年可以赏赐你一点儿,而且朝贡的礼物也不需要送给我,在心里边儿有个意思就行。也正是因为这一道圣旨让英国看到了清朝的狂妄自大。之后的英国大力发展工业,而清朝却因为闭关锁国丧失了跟英国贸易往来的机会,没有坐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班车。

⑸ 精彩发现:历史上的干隆盛世是真的吗

在清朝时期,总共有两个时期,被称为盛世,一个是康熙年间,一个是干隆年间,而在干隆年间,威震海内国库充盈,表面上是巅峰的时代,然而事实上却是个饥饿的盛世,有一位英国的使者,叫马嘎尔尼,前来为干隆80岁生日祝寿,他对中国充满了期待,从小他就从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中,看到了中国的富饶和美丽,简直就是天堂一样,于是马嘎尔尼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来到中国,见证这里的一切,但是在这里却发生了几件事情,让马嘎尔尼却直摇头。

马嘎尔尼一行人达到了700多人,干隆皇帝听说英国的使臣前来给自己祝贺,非常的高兴,便派了几名官员,带上礼物,去迎接英国的使者,但是由于礼物过多,并且路上还有一些死的家禽,英国人只好将一些礼物,丢进了大海,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许多当地的百姓,纷纷跳进了大海,进行了打捞,并用盐对家禽进行腌制,一时间清朝的官员也非常的尴尬,马嘎尼尔看见后直摇头,没想到清朝的百姓如此贫穷。

等到马嘎尔尼一上岸,还有等着他的是,清朝的官员对百姓的压榨,当时马嘎尔尼一行人,需要当地人领路领航去天津港,但是却发现清朝的官员却抓一些人去当领航,还不给银子,如果有什么事情,还要受到严厉的处罚,马嘎尔尼为了见到了干隆皇帝,还和清朝礼仪官员吵了一架,原来礼仪官员觉得马嘎尔尼应该实行跪拜礼,最后得到妥协,马嘎尔尼只用单膝跪拜的礼节见干隆,当时马嘎尔尼还提出了几个贸易条约,还要求签署条约,而且这些要求对当时清朝的发展非常的有利。

马嘎尔尼还给干隆,送去了西方的钟表,望远镜,100门炮舰模型,武器等物件,但是却遭到了干隆的拒绝,干隆觉得清朝是个大国,不需要和英国进行贸易,自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后来马嘎尔尼使团在清朝待了一段时间后,便返回了英国,马嘎尔尼的部下还说,我们进入清朝的时候像乞丐,居住哪里的时候像囚犯,离开的时候像个小偷,马嘎尔尼还把自己在清朝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回忆录,试想如果干隆当初能英国建立贸易关系,认清形势,清朝会灭亡吗?小编认为干隆盛世都是假的。

⑹ 康乾盛世时,一外国使者见了干隆一面回国后预言了大清的灭亡吗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其实力是远超外国的,直到清朝末年落后的封建制度遭到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不过封建王朝还是缔造了很多盛世,比如康乾盛世,那时的大清在世界的实力还是首屈一指的,各个国家年年都来中国拜见。不过干隆是个典型的败家子,挥霍了整个大清为以后的屈辱买下来了伏笔。

就这样马戛尔尼吃了瘪回到英国,将来华的过程都记录在日记里。他对此行是这么评价的“中国是一个神权专制的国家,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最终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最终也如马戛尔尼所预料到的,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屈辱的历程,最终导致大清王朝崩塌。

⑺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派马戛尔尼,给干隆祝寿之前,就预谋准备用鸦片挑起战争,还是之后呢

是之后的,因为;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到了十九世纪,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销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十九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由于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利益集团,立即掀起一片侵华战争叫嚣。英国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来受到严惩。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爱国将领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5月,英军逼近广州城外,清军全部退入城内。下旬,新任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乞和,与英国订立了可耻的城下之盟——《广州和约》,规定由清朝方面向英军交出广州赎城费600万元。
英国政府不满足义律从中国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舰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厦门。9月英军侵犯台湾。10月攻陷定海、镇海、宁波。1842年5月,英军继续北犯,6月攻陷长江口的吴淞炮台,宝山、上海相继失陷。接着,英军溯江西上,8月5日到达江宁(南京)江面。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此结束。
与清朝统治者相反,沿海各地人民始终坚持了反对侵略的斗争。1841年5月广州北郊三元里一百零三乡人民群众围歼英军的战斗,是人民群众自发抗英的高峰。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⑻ 清朝皇帝过生日收到什么礼品

康熙过寿
60大寿特设“千叟宴”
礼物:百寿纹瓶、万寿纹尊

沿街30里铺满细软的黄沙,一路张灯结彩。每一处街铺,每一座城门,都用朱漆彩绘,写满“寿”“福”字。彩幡飘扬,旌旗猎猎。路边的戏台上,精彩的剧目不断上演。百姓早早停下手中的活计,载歌载舞,参与到盛大的欢庆活动中来……这是康熙60大寿时的真实记载。

在这场历时数十天的庆典中,康熙认为像自己一样活到这个岁数的君王再无他人,因此决定与天下老者同庆,凡是65岁以上的,无论官民,都可以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也就是至今流传的“千叟宴”。各位皇子、皇孙、宗室子孙年纪在10岁以上、20岁以下的,都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扶80岁以上老人到康熙帝面前亲视饮酒,以示恩宠,并赏给外省老人银两不等。一时间,从全国各地来京为皇帝祝寿的65岁以上的寿星们,齐集京师,多达数千人,仅浙江省的耆老就有300余人。

南京博物院的王成介绍,古代皇族的生日成为普天下的节日,叫做“万寿节”,而瓷器因为历朝历代都喜欢,所以常被大臣们用来作为给皇帝祝寿的贺礼。

在南京博物院的瓷器馆内,就有曾经是皇帝生日礼物的宝贝。一件是青花百寿纹瓶,这件瓶子看上去并不耀眼,白底青色的字。但仔细看,上面写了一百个“寿”字,每一个“寿”字都不一样,有圆形、三角形,还有的绘制成了蟠桃的形状,有的“寿”字上半部分是小山的形状,寓意寿比南山,也有的“寿”字线条蜿蜒复杂,寓意生命连绵不断。

另外一件青花万寿纹尊更是让人惊叹。一米多高的青花瓷瓶,瓶口和瓶底的一圈都各写着48个寿字,瓶身共70行,130排寿字,总共约一万个“寿”字,因此称为万寿瓶。与百寿纹瓶一样,每个寿字都不相同,分别有着独特的含义,十分精巧。这么多的寿字,寓意“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祝福。

“这两件都是康熙60大寿时,臣子送的生日礼物。”南京博物院的王成介绍。

康熙皇帝活到了69岁,而干隆皇帝活到了89岁。

干隆80岁生日时,为给干隆祝寿,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经过和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各剧种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干隆60大寿时,有个贺礼是“黄底青花龙捧寿纹六棱瓶”。

黄色的瓶底象征着皇家的高贵之气,瓶身六条棱,六个面,线条优美。每个面上都有一条五爪龙,每个面上写着一个篆体的“寿”字,寓意皇帝是“九五至尊”。瓶子的顶部和底部各有一圈回纹,接下来一圈是如意云纹。此外,还有连珠纹、香草龙纹、蕉叶纹等各种花纹,做工之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慈禧太后的专用瓷器,上面都有“大雅斋”三字。当年,慈禧太后为了庆祝自己的60大寿,不惜花费150万两白银修建颐和园。而且,在此期间,她更说出“谁让我不开心,我就让谁不高兴”的话。

但就在她60大寿期间,兵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王朝逐渐走向灭亡。

慈禧太后70大寿时,收到的礼物多多,其中有一个粉彩寿桃纹天球瓶,据记载也是当时的贺礼之一。

这个瓶粗直的瓶颈、滚圆的瓶身,看上去十分敦实。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瓶身上画着大片的寿桃,瓶颈上是一只红色的蝙蝠。

为什么画的是桃子而不是苹果呢?孩子们想了老半天,说“桃子吃了长生不老”。王成给孩子们讲起了孙膑的故事。他说,孙膑有好几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突然想起来母亲要过生日,于是回家给老母亲祝寿,当时没有其他礼物,就带了桃子。这桃子说来神奇,孙膑母亲吃了以后立刻变年轻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吃桃子可以年轻,长命百岁。所以,寿桃就成了祝寿的必备品。

那为什么要画蝙蝠呢?因为,“蝠”与“福”“富”谐音,蕴含了美好的祝愿。

据介绍,除了瓷器,古代皇族过寿,寿礼多为字画、屏风等风雅之物。

来看一眼康熙60大寿时,众皇子给他送的清单:雍亲王送的是万寿海屋添筹玻璃插屏、万寿鎏金镶嵌集锦宝鼎、万寿珐琅四方平安花尊、天然灵芝献寿仙桃盘、群仙庆寿寿山珐琅盆景、南极呈祥图(仇英画)松鹤图围屏等。而十四贝子送的是万寿围屏、观音莲花经、万寿双喜鼎、四喜汉铜炉、百子献寿玉杯、瑶草琪花瓶(成窑)、群仙拱寿图等。生日礼物多是珍贵的笔墨纸砚、瓷器、盆景、字画等。

⑼ 干隆时期,英使送给大清的榴弹炮,后来去哪了

清朝覆灭的最终原因在其闭关锁国、自视甚高,虽然闭关锁国从根本上使得清朝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清朝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是一步一步走向了极端化。顺治年间清朝为了防范逃出海外的明朝余党卷土重来,他们采取了更为严苛的海禁政策,甚至连寻常的贸易也不能正常进行。

这样的禁令在清朝平定三藩之后才有了转机,当时社会稳定,清政府没有了政治危机,而且有人提出海禁政策影响经济收入,可能导致国库亏损。

那个时候的清朝由康熙皇帝统治,康熙为人开明,便同意了开放海外贸易。广州、宁波等通商口岸都是在那时被允许开放,并且一些外国的商船也被同意来华贸易。而清朝在那次的贸易中获利不少,年平均关税高达四五十万两白银。


对于英国使者送来的各种礼物,干隆皇帝也没有显露出太多的诧异,他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英国的这些东西在他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

在经过选择之后,干隆皇帝将英国人送来的各种刀剑等,甚至是榴炮弹等都放进了库房,只留下了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新奇的钟表,交给工匠们研究如何使用。关于干隆皇帝的做法,在我们后人看来,他错过了与世界联系的最佳时期。

不过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当时的人眼里,他们并不知道地球仪能够指导人们环球航行,也不理解气压计是物理学发展的产物,更不懂得榴炮弹是无机化学与热力学结合的复杂的且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武器,干隆皇帝甚至也没有想到清王朝会终结在西方的炮火之下。那一次的访华对英国来说可能只是一次外交,对中国来说但却是古代中国接触近代科学最近的机会。

⑽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为何干隆不屑一顾

由于中国一直是古老的文明大国,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们传说,中国是以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的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亲爱和睦。英国人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

其实在在明朝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开始产生。中国的茶叶和瓷器等物品开始大量向西方出口。满清统治中国后,下了许多禁令。尤其是干隆皇帝上台后,闭关锁国更加严重。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饮茶之风已经形成,英国人的商业头脑十分发达。所以英国女王希望能和中国做贸易。

英国包揽了中国出口的所有茶叶,然后英国在转手卖给欧洲的其他国家。仅仅是茶叶一项,英国人每年就赚到了330万英镑,这个数字是英国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一。英国也要付给清朝400万银子,再加上瓷器和其他商品,每年有600万两银子流入中国。但是满清入关后,就中断了此项生意。

1793年,英国女王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是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清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清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了与中国打好关系,英国此次派出了800多人的代表团。英国送给中国的礼物装满了两艘船只。

英国从来没正眼瞧过任何国家,尤其是瞧不起和中国齐名的古代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英国女王为了这次访华,在礼物上做了充分的准备。马嘎尔尼代表团走了9个月,才从遥远的英国来到中国。当时的中国皇帝是干隆,英国使者将带来的礼物清单给干隆看,干隆一看,颇为不屑一顾,差点就扔到地上。

到底是什么礼物让干隆皇帝如此不屑一顾呢?周边附属国觐见的礼物都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而英国使者带来的是他们的科技。英国人的礼单: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热气球、豪华四轮大马车、座钟、怀表等十分齐全,还包括了8门最先进的野战炮和世界最大战舰君主号的模型。清朝大臣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他们对此不感兴趣,甚至一致认为他们是奇淫技巧。

君主号战舰可以装110门火炮,在当时等同于美国的航母。英国使者见干隆皇帝和满朝文武都不屑一顾,只好拿出最后的杀手锏,一套纯银制作的太阳系运动仪。只可惜干隆只知道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连英国是哪里的都不知道,更别说太阳系了。英国使团的礼物没能博得干隆的欢心,自然得不到好脸色。咽炎问题,需注重方式方法,程老师(薇:yy91051)专注咽炎多年,帮你对症调理.

马戛尔尼使团这次访华算是失败了,作为惯例,清政府回赠了因果使者3000多件礼物,多是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之类的东方产品。而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科技却静静的躺在仓库里,上面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清朝后世皇帝也无人正眼看它一眼。

马嘎尔尼失望了,他对中国的评价是:“中国就行一艘破旧的战舰,它之所以没有沉没,全在于精明的船长。一旦一个无能之人走上指挥位置,它将无法承受暴风骤雨。”50年后,英国用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的大门。

阅读全文

与干隆生日英国使者送什么礼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音箱多少钱一对 浏览:784
中国有哪些气质女星 浏览:244
印度牛皮为什么这么便宜 浏览:502
印尼旅游注意什么时候 浏览:829
最火的越南童音是什么歌 浏览:379
孟买和伊朗什么关系 浏览:765
意大利青皮是什么 浏览:76
印尼的钱1000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129
伊朗为什么袭击石油设施 浏览:699
越南地下城现在怎么样 浏览:547
香港有多少人有英国户籍 浏览:674
伊朗藏红花什么水果 浏览:560
印度式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浏览:363
印尼选票为什么要人工数 浏览:538
越南什么时候盛行东风 浏览:482
意大利哪里买gucci 浏览:14
固安英国宫一期怎么走 浏览:534
英国爱它美奶粉价格是多少 浏览:119
印度用海南话怎么说 浏览:936
中国六十年代支援越南多少物资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