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2年新冠疫苗第四针有吗加强针具体什么时候打
2022年新冠疫苗第四针有吗② 2022年新冠疫苗第四针有吗第四针加强针具体什么时候打
2022年新冠疫苗第四针有吗③ 新冠状疫苗是哪年开始的
2020年1月29日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包括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武汉博沃等6个研究团队正在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博沃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没有研制成功,大约需要3~6个月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研制出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
④ 英国牛津疫苗公布第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何时才能够大规模接种
如果计划顺利的话,明年四月份就可以完成所有接种了。近期,根据英国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公司合作研发的疫苗公布了第三期实验结果,其疫苗有效率达到了90%。临床实验的结果显示,当这种疫苗采用第一次一半剂量,第二次全部剂量的方式注射到志愿者身上的时候,其疫苗的有效率达到了90%。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两次注射疫苗之后的叠加效应导致的。该负责人还表示,这次志愿者人数超过了两万名,其中一半是英国人,一半是巴西人,在实验过程中,还未出现死亡的案例。
帝国理工学院的教授加尼也表示,目前疫苗不仅要注重其有效性,还要关注其是否可以顺利在全世界运送接种,如果运送成本过高,依然会给疫苗的接种,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
⑤ 英国将于开始为70岁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面对老人有何注意事项
对于现在在全国肆意横行的新冠疫情,老人们感染这种疾病的几率是很高的,而且这种病对老人的身体来说也是侵害非常大的,更有许多的老人因为免疫力不够强大,所以在疫情的时候而失去了生命。在1月18日的时候,英国的新闻报道,英国计划将为70岁的老人接冠新冠疫苗,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防范措施,而且对于众多老人的健康也是有着很大的作用,虽然为老人接种新冠疫情是很好的举措,但是在接种疫苗时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
在接种的时候,对接种的医生积极主动地交代自己是否有过敏史,还有近期是否吃过哪一些药都要如实的向医生说明,并且在填写同意书的时候,也认真地观看同意书上面的内容,并签写自己的名字。在接种过后,如果在接种部位出现了伤口,流血不止的情况应该立即找护士要棉签进行止血,止血过后的棉签要丢入医用垃圾袋,而不是随手乱扔,在接种疫苗结束之后,不要立即的离开医院,而是在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果没有异样的话再离开。
⑥ 英国批准使用二价新冠疫苗,目前当地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英国地区还未真正开始第二次疫苗接种。不过从上一次的疫苗接种工作来看,初期进展的并不会很顺利。
疫苗是人类抗争病毒最重要的产品,也是病毒唯一的克星。病毒对人类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人类与病毒总是在不断的抗争过程当中。随着人类医疗水平的进步,人类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对付绝大多数病毒。但是也有很多人类未知的病毒,人体一旦感染之后,会在短时间之内导致人体死亡。
根据英国媒体相关报道,由于英国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新冠疫情感染。而且绝大多数感染患者都是由变异毒株感染引起的,英国政府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决定在英国国内开展第二次二阶疫苗。相关政府以及卫生部门已经批准了此次二阶疫苗的生产研制以及接种方面的工作,接下来将会在英国本土进行疫苗接种工作。预计接种人数会达到两千六百多万人次,不过接种方面的工作还是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⑦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序贯接种新冠疫苗,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对于新冠疫苗的接种来说,现在很多接种点都在进行,只要时间上方面不影响注射,现在随时都可以到疫苗接种点进行加强针的注射
⑧ 英国11月22日起认可中国疫苗,我国国产疫苗的安全性有多强
当地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说,从 11 月 22 日星期一开始,世界卫生组织、科兴和科瓦辛的 Covid-19 疫苗将在英国得到承认,对于希望前往英国的已接种国药集团疫苗的摩洛哥游客来说,这是个好消息。我国国产疫苗的安全性很强,很多国家现在都开始使用我们的疫苗,没有出现什么不适应的症状。
自 2021 年 11 月 22 日起,已完全接种疫苗并获得疫苗接种通行证的摩洛哥乘客将无需在出发前进行 PCR 检测,他们在抵达后 8天内也不需要进行控制检测或自我隔离。但是,在 11 月 22 日之前抵达英国领土的摩洛哥人必须遵守本地的规定,对未完全接种疫苗的人进行排查。
⑨ 英国目前疫苗接种缓慢,英国首相表示什么
英国现在疫情严重,尤其是出现了新冠病毒变异的情况。整个英国都笼罩在新冠病毒的迷雾之下,英国政府已经开始不断地推进疫苗的接种工作了,虽然进展不尽如人意但还是有一线希望。
英国首相在参观一个疫苗接种服务站时,鼓励工作人员表示,整个英国的疫苗接种是在不断的和时间赛跑,英国的医疗系统面对严重的压力,各项医疗资源急缺必须加速疫苗的接种。
英国政府负责医疗事务的首席顾问则表示,目前疫情仍然是强大,感染者还会大量的增加,需要治疗的人数暂时不会减少。对于英国来说未来几周是相当难熬的,现在的住院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疫情第一次高峰的情况,政府必须做出准备来应对这一切。
⑩ 请问有人知道,英国在4月15日发布抗癌疫苗,这个消息可信么如果可信有什么渠道或办法能参加实验么
抗癌疫苗不太靠谱
4月中旬是上海肿瘤宣传周,各类肿瘤发病率的数字撬动人们的神经。而就在此时,4月15日,英国传来一则让人振奋的消息:根据当地媒体消息,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万能”抗癌疫苗,据说这种疫苗可以阻断包括胰腺癌、肺癌、胃癌等在内的“所有肿瘤”。这种新型药物处于人体试验阶段,有望在两年后面市。
昨天,记者就这一“万能抗癌疫苗”联系沪上专家时,有些专家已从媒体上获得这一消息,有的则属于首次听说。他们的反应相当一致:“这事还不太靠谱”。“抗癌疫苗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方法之一,但结合目前英国媒体的报道以及癌细胞自身的特点、抗癌疫苗的研制难度来看,抗癌疫苗面市的可能性不大,所谓万能,更是不太可能。”
抗癌的“革命性”突破?
4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爆出抗癌治疗方面的“革命性”突破,称科学家研制出“万能”抗癌疫苗。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该疫苗的工作原理是:不是自己出马去“杀”癌细胞,而是调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去和肿瘤斗争。
“疫苗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让它去寻找、摧毁一种端粒酶。这种酶在许多癌细胞中大量存在,它促使癌细胞在人体中生长、蔓延——让癌细胞繁殖、正常的健康细胞死去。”报道称,这种酶是令人类对癌细胞束手无策的原因之一。
临床试验中,英国科学家将疫苗应用于1000名胰腺癌晚期患者。要知道,在众多癌症中,胰腺癌被誉为“万癌之王”。最新资料显示,经全球科学家40余年攻坚,胰腺癌生存期没有明显延长,确诊后平均生存期仅6个月。
对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而言,胰腺癌细胞是“隐形的”,即免疫系统发现不了它,但是这种新疫苗可以“定位”胰腺癌细胞中释放出的端粒酶,追踪到它并调动免疫系统予以反击。参与研究的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内波特莱姆指出,由于健康细胞中这种端粒酶含量较低,因此能够“躲过”这场由疫苗引发的“反击战”——这是针对以往癌症治疗过程中,癌症药物在“杀”癌细胞的同时,也“杀”健康细胞,结果“两败俱伤”,患者甚至在治疗过程中就去世了。
这一研究团队还指出,这种疫苗不仅能治疗胰腺癌,还能治疗胃癌、肺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所有癌症”,因此誉之“万能”,且没有呕吐、掉发等癌症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专家:消息来源“不可靠”
根据报道,“疫苗将在2013年面市”。一切听来都是一次“革命性的人类抗癌突破”,不过,当记者向国内肿瘤专家求证时,他们的观点惊人的一致:“这事有点不太靠谱”,有专家甚至直言:“绝对扯淡”。
“这则消息是由大众媒体发布的,至今未在专业期刊、文献上发表,信息来源不太可信。”上海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医师、肺部疑难杂病诊断中心主任顾爱琴教授告诉记者。已经在网上看到这一消息的上海市抗癌协会委员、上海市胃肠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长宁区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幼龙也有同样感受:“作为医学专业研究,如此发现应由专业期刊发布,而大众媒体发布的消息只能作为给老百姓了解的、未来的一种癌症治疗方向。”
剔除消息来源,专家分析,在没有看到完整学术报告前,仅凭这则消息来看,这种所谓的“万能疫苗”说法存疑。
“全球癌症疫苗研究已经有10-20年的历史,之所以至今没有一种成熟的、疗效显着的抗癌疫苗,最大的难点在于科学家找不到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的本质区别。”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姚阳教授有20年肿瘤临床治疗经历,他向记者解释,要找到这种“本质区别”,就要摸清癌细胞的生存、生长、防止方式,从而找到“杀”癌细胞的致命性方法。“这就好比你要弄坏一辆汽车,如果只刮坏了汽车外壳,汽车照样能开,只有捣毁发动机、轮胎才行。”找到癌细胞和健康细胞的“本质区别”,更意味着在“一击即中”癌细胞的同时,不至于“误伤”健康细胞。
但找“本质区别”相当难,这是一个困扰全球的医学难题。徐幼龙告诉记者,癌细胞不像病毒、细菌这些“人体外来物”,人类已经摸清了不少致病病毒、细菌的生长方式,研发出抗生素等治疗手段。癌细胞是人体自身细胞的变异,这种细胞的生长规律至今无解。对于癌细胞,肿瘤专家只能用“狡猾”来形容,“科学家对它的变异原因至今不明,但又发现,癌细胞有免疫逃逸功能,免疫系统对它没辙。”“它还能识别靶向治疗。说得通俗些,靶向治疗就是在人体内设置靶点狙击癌细胞,一开始有用,但之后又发现,癌细胞有了其他通路,它不通过设置靶点的那条路。”
针对英国科学家这次爆出的“定位”端粒酶阻击癌细胞的说法,国内肿瘤专家也不认同。“端粒酶普遍存在于人体中,在没有看到学术报告前,很难信服这一新发明的疫苗。”
有进展不等于研制成功
分析这则报道,专家指出,英国科学家在延长肿瘤患者寿命方面或许有了一些进展,但是“有进展”并不等于“研制出能够上市的抗癌疫苗”。
记者检索报道时发现,主要报道媒体是《每日邮报》和雅虎英文版财经频道。在这两篇报道中,英国科学家的这项临床试验结果实际还未揭晓,如今的消息来源竟是“小道消息”。
根据报道,这个涉及英国当地1000名胰腺癌晚期患者、57家医院的临床试验设有两个对照组:一组是进行传统疗法,另一组是在传统疗法的同时接种新疫苗。报道称,“试验结果要到明年才能公布——如果结果好,疫苗有望在2013年面世。但小道消息称,一些病人确信加入这次试验能让他们的生命延长一到两年。而在早前的一些小规模临床试验中,疫苗让癌症晚期患者的平均寿命延长了3个月。”
显然,病人“自己预估”的一到两年存活期并不足信。专家指出,小规模临床试验中,“3个月”的寿命延长是有可能的,如果放在胰腺癌晚期病人身上,算是很不错的疗效。
“如果试验是真实可信的,延长3个月的生命期算是癌症治疗方面的一大进展,但是只能说是进展,这与所谓万能抗癌疫苗的突破有本质区别。”姚阳指出。
记者从国内肿瘤专家处了解到,其实,抗击肿瘤的疫苗在临床试验中一直在做,但是效果并不好,这也是它们迟迟没有面世、推向更广泛人群的原因。
专家补充,即便“万能抗癌疫苗”真的研发成功,使用费用也可能很昂贵。“以目前大肠癌的靶向治疗做个对比,患者一月治疗费是5万元人民币,如果按生存期延长一年看,一年治疗总费用得逼近100万元。药物之所以这么昂贵,是因为靶向治疗是目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新药走向市场的前几年价格昂贵,是因为药厂会将前几十年的研发成本都打到药品售价上。”无法想象,研发相当困难的“万能疫苗”使用费会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