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风景画是如何发展的
风景画的发展是英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它对整个西方美术的进程都发生了影响。英国风景画的真正奠基者是威尔逊和庚斯博罗。他们在意大利古典主义和荷兰自然主义风景画的影响下,一往情深地描绘英国的自然风光,使风景画由不为人重视的地志画和风俗画地位发展为与肖像画、历史画比肩,代表英国风景画最高成就的是特纳和康斯太勃尔。英国水彩画几乎是与英国风景画同时发展起来的,它以地志画为基础,吸收了欧洲大陆水彩画的材料和技法,在英国特有的湿润气候中得到迅速发展,产生了一批热爱大自然,直接研究英国自然风光的优秀水彩画家。
理乍得·威尔逊(Richard Wilson,1713—1782)出生于威尔士,1757—1758年到意大利学习。他最初运用意大利古典主义手法描绘罗马风光,回国后将古典主义传统与英国本地风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他的画中已经传达出自然主义的气息,但仍受到古典主义结构的局限。代表作品有《河上的荷尔特桥》、《溪谷》等。
托马斯·格尔丁(Thomas Girtin,1775—1802)虽然只活了27岁,但在英国水彩画的发展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使水彩画从早期素描淡彩的画法中解放出来,将其发展成为充分运用色彩并具有丰富色调的画种,并对特纳及以后的画家都发生了影响。主要作品有《德文郡克塞河上的彩虹》(179)和《北威尔士道尔格里附近的凯因瀑布》等。
特纳(Turner,1775—1851)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一个理发师。他1789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790年在美术学院第一次展出了水彩画。1796年的《海上渔民》引起广泛注意,这幅画反映出他运用自然光色表达自己感情的天赋。他在1799年人选皇家美术协会,1802年进入皇家美术院。特纳并不是纯粹的风景画家,在他的艺术中贯穿着他的哲学思想:面对着大自然永恒的壮美,人生的历程是短促而虚幻的。他曾到意大利和法国旅行,深受古典主义影响,大自然在他的笔下具有悲壮雄伟的戏剧性力量,但在表现手法上则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特纳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他的风景画是人与自然的史诗,他的技法对以后包括印象派在内的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纳的代表作品有《雪暴: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1812)、《国会大厦起火》(1835)、《奴隶船》和《蒸汽和速度一大西方铁路》(1844)等。
约翰·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家乡在萨福克,父亲是一个乡村磨坊主,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对他一生的艺术都产生了影响。他在1799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康斯太勃尔强调直接向自然学习,追求人的精神与自然的一致。他在仔细观察和热情描绘大自然的过程中发展了油画技法。在英国画家中,他是最完整地领会了油画造型语言的大师之一。但他的成就并不为当时英国美术界所看重,直到1829年他才被选人皇家美术协会。他的画在法国产生很大影响,德拉克洛瓦把他誉为现代风景画之父。康斯太勃尔的风景画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代表作品有《弗莱福特的磨坊》(1817)、《德汉山谷:黎明》(1811)、《跃马》(1825)、《干草车》(1820)等。
Ⅱ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特征和局限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使整个封建体系走形崩溃,手工作坊为主的生活方式基本上被机器生产所代替,个体经济向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形态转变,从而促精心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的改变,现代的设计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得以产生、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的发展,表现在设计领域需要一个有别于欧洲封建社会末期中追求繁缛装饰、矫揉造作的洛可可等形式的创作环境,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形成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1851年英国水晶宫博览会的举行,暴露出艺术与技术的不和谐,工业产品的装饰停留在古典装饰风格中,导致许多工业产品都是用繁琐雕琢和不和谐的装饰来掩盖粗糙丑陋的产品。如何处理技术与艺术之间分离所带来的缺陷,成为艺术家、设计家、理论家开始考虑的时代问题,因而水晶宫博览会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问题成了工业设计理论和实践形成的起始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原因。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由那个时代的两个“巨人”拉斯金、莫里斯领导的,反对当时过分装饰、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机械化批量生产所造成的粗陋外形。他们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师自然”等。在设计中呈现出哥特式风格,和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纹样中汲取营养的风格特征。运动主要涉及四个领域:家具设计、建筑及室内装饰设计、日用陶瓷、玻璃及金属等设计领域,揭开了现代设计的序幕,但他们反对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认为只有手工艺品才是美的,这是当时的局限。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表现在装饰风格上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崇尚哥特式风格,二是主张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纹样中汲取营养。风格上呈现出对清新自然,风格的追求。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崇尚哥特式风格,从许多家具以及教堂用具的造型及风格特征上可以看出,在某种情况下,特别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给与人们的是一种浮华富丽的感觉,而哥特式教堂内部设计及家具等设计才正式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所追求的,那种简单、清新的造型和装饰。中世纪,哥特式时期,基督教追求的是清淡、禁欲的思想教义,追求哥特式建筑的豪华装饰正呈现出对于上帝的崇敬与信仰。欧洲中世纪手工业生产的自然状态,确定工匠与艺术家是一体的、创作真实的作品,也是工艺美术运动所崇尚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反对过分的装饰以及各种古典、复古主义装饰风格,而哥特式风格所称呈现出的设计创作风格,正是符合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对自然的崇拜,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强调一种自然风格。拉斯金指出建筑和装饰中不应当只从古代汲取营养,只有大自然,才是我们从事创作(或设计)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不是像洛可可造型和装饰上那种柔媚、艳丽的风格,装饰内容脱离了那些古代神话传说以及艳丽的妇女形象,热衷于从自然中寻求,脱离维多利亚市的那种矫揉造作、繁缛的装饰风格,反对粗糙的不美观的设计,注意产品设计实用与美观的双重性设计,反对过分的装饰、追求及荷花的装饰风格,清新、简单的风格。在具体设计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呈现出的特征:强调手工业,反对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他们认为只有手工才能产生美的作品。威廉·莫里斯认为“作为一种生活条件,机器生产完全是一种罪恶”,并终生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他们认为只有艺术家与技术家以及工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美好的东西。在装饰上,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装饰风格。注重功能,讲究简单、朴实无华、推崇自然风格、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推崇自然主义的装饰纹样,对于自然的风格追求在此不再作更多地解释。
英国工艺美术美术运动的成果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效果,威廉·莫里斯和拉斯金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者,同样也是工艺美术运动的集成者,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成果显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成果显现。拉斯金的成果显示主要体现于理论上的创见,对以后莫里斯以及以后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很大。拉斯金的设计思想主要围绕着: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设计的社会功能两大方面。拉斯金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于强调艺术以设计的相关性,但又不是不同的概念范畴。他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而设计(建筑和工艺美术)称为“小艺术”。其这一论断即围绕着艺术的最后的创作品的不同,以及创作思维的不同,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认为设计应为社会大多数人服务,对“艺术家已经脱离生活,只是沉迷于古希腊和意大利的迷梦之中。”为了建设一个完美的社会,必须要有为大众服务的美术,他说“以往的美术被贵族利己主义所控制,其范围从来没有扩大过,从来不去使群众得到快乐,去有利于他们。”约翰·拉斯金强调设计的大众性,反对精英主义的设计,这也是他具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为现代我们的设计创作围绕以“人”为本的本位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产品应用适用于市场大众消费的需要提供早期的先见。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设计的民主性特征不切实际,但当时的这种思想无疑是先进的:认为设计的发展只有两条路可走,即“对现实的观察和具有表现现实的构想和创造”,设计形式强调“回归自然”,设计是应该“向自然学习”,主张以自然形式代替复古主义的装饰样式,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反对批量生产的粗糙。真正的成功的设计,应当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集大成者为威廉莫里斯。在政治建树上,莫里斯继承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并进一步深化工业美术的风格特征。首先,艺术、设计是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虽然这一设计原则比较具有科学的预见性,但其所进一步强调注重设计的产品的手工艺制作。生产效率较机器化大生产低,成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缺陷;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得到艺术化;在产品的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设计是艺术家、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造活动。在具体实践创作上,作为威廉·莫里斯的代表作、同韦帕共同设计的新婚住所“红屋”,在设计上采用非对称形式,注重功能,完全没有表面装饰,采用红色砖瓦,既是建筑材料,又是装饰,在细节的处理上大量采用哥特式建筑手法,“红屋”的成功建成是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设计上,不仅仅单纯把功能放到第一位,威廉·莫里斯还从统一的设计思想出发,亲自设计了市内的家具摆设,并形成设计环境的和谐。作为“现代装帧第一书”的《桥沙集》,集中展示了莫里斯的自然主义创作手法,吸收东方装饰风格及纹样空间处理,展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对自然注意的推崇,呼应了艺术家“向自然学习”的口号。莫里斯设计各种图案,色调优雅,采用美丽流畅的曲线形花草植物纹样,形成以优雅、华丽着称的装帧艺术风格。由于时代的环境局限性,莫里斯的消极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新艺术运动的发展更加凸现出来,过分推崇手工及到后期创作过分强调形式美。总之,莫里斯在近代设计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莫里斯、拉斯金设计思想的传播、承载“协会”、“图书”等载体,扩大了知识面的传播层面,积极促进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及影响,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引导下,使整个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
Ⅲ 18、19世纪英国美术是如何发展的
18世纪的英国美术是如何发展的?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建立了英国国教会,这标志着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开始,但也导致了新教徒捣毁宗教形象的运动。这场运动终止了英国灿烂的中世纪文化,世俗肖像画取代了传统的宗教雕刻、祭坛画和手抄本装帧。英国美术的重新起步是继承了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的余波,其中起决定影响的是德国画家小汉斯·荷尔拜因,正是他把肖像画的形式带到了英国。一个世纪以后又有佛兰德斯画家凡·代克被聘为英王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家。由于英国画家争相仿效他们的风格,使得肖像画几乎成为英国绘画的唯一题材和样式,统治英国画坛达200年之久。其间也产生了如希里欧特(Nichoas Hilliard,1547—1619)这样的本国的优秀画家,但他们的影响都没有超过荷尔拜因和几·代克。
直到18世纪上半叶才产生了具有英国独特风格,反映英国现实生活和人民思想感情的画家。他们无论在风俗画、肖像画或风景画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取代了外国画家在英国的地位。其中第一个最有影响的画家是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荷加斯出生于伦敦一个清苦的教师家庭,他从小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10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一个银匠家做学徒。1720年荷加斯作为一个铜版画家而独立工作,1726年进入画家松希尔的画室学习油画技法。荷加斯的作品主要是铜版和油画风俗组画及肖像画,有《妓女生涯》(又名《烟花女子哈洛德堕落记》,铜版组画,1731)、《浪子生涯》(铜版组画,1735)、《文明婚礼》(油画组画,1743)。他把这些作品称为“社会道德题材”,对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荷加斯的肖像画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理想化肖像,他善于突出人的个性和社会特征,如《卡拉姆肖像》、《画家之姐安娜》。作于50年代后期的《卖虾女》最有代表性。他还留下一部重要的理论着作《美的分析》。荷加斯的绘画与当时英国流行的画风格格不人,他没有学生和追随者,但他的艺术奠定了英国绘画的进步传统。
乔舒亚·雷诺兹(Sir Joshua Reynolds,1723—1792)出生于英国德文郡的一个牧师兼教员家庭。18岁到伦敦学画,后出访意大利,深受古典主义影响。1752年他回到英国后即成为英国最负盛名的肖像画家。雷诺兹是典型的上流社会画家,英国传统的贵族气派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绅士风度被他用意大利的古典主义风格融为一体,引起整个欧洲的注目。他的作品具有巴洛克的气质,形象真实生动,富贵堂皇,注重心理刻画。1768年,雷诺兹参与创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当选首任院长。他在美术学院年度庆典上的演说,成为他主要的美术理论文献,收集成《演讲录》,内容包括艺术见解和美学观点,被当时人称为“艺术的语录”。他的代表作品有《凯贝尔海军上将》(1752)、《蒙哥马利三姐妹》(1773)等。雷诺兹的追随者甚多,形成了18世纪后期英国的一代画风,他的肖像作品成为当时肖像创作的典范。
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gh,1727—1788)出生于赛德贝利村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这使他画了不少风景速写和素描,后来到伦敦学画。庚斯博罗是和雷诺兹齐名的肖像画家,同时又是他的竞争者,个性上的差异造成了他们不同的风格。他是英国画派在色彩上较有成就的画家,他尤善用蓝色,罗斯金称他是“鲁本斯以来最伟大的色彩家”。庚斯博罗的肖像画具罗可可艺术的特征,色彩绚丽精致,用笔潇洒流畅。他的风景画数量不多,但对以后英国风景画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代表作品有《蓝衣少年》(1770)、《格兰汉姆夫人肖像》(1777)《女演员西顿斯》(1784)、《日落》等。
比雷诺兹、庚斯博罗稍后的英国着名肖像画家有雷伯恩(Raebum,1756—1823)、罗姆尼(Romney,1734—1802)、劳伦斯(1awrence,1769—1830)等。其中劳伦斯的肖像画技法在英国有很大声誉,同时他被看作英国肖像画的最后一位有才能的画家。
以下我们就风格、画种和流派等方面分别介绍英国18、19世纪的一些绘画情况。
Ⅳ 19世纪的英国绘画是怎样的
英国的绘画艺术在18世纪就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一大批像荷加斯、雷诺兹、庚斯博罗和威尔逊那样具有全欧洲意义的绘画大师,使英国绘画在欧洲画坛上处于仅次于法国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到了19世纪,英国绘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艺术之国的行列。
英国19世纪的绘画艺术,较之同时期法国绘画的多变来说相对稳定和缓,从新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的整个19世纪绘画流派的交替出现在英国是不太明显的。但就其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这段时期绘画艺术还是很活跃的。在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出现过伟大的诗人兼画家布莱克;而风景画艺术则在19世纪上半期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像康斯太勃尔,透纳和波宁顿等那样的优秀的风景画家;随后又出现了所谓理想主义的“拉斐尔前派”和“古典主义”的绘画运动等等。正是这些画家的努力。使19世纪的英国绘画艺术在欧洲画坛上光芒四射,并对欧洲特别是法国的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
Ⅳ 18世纪英国的美术是在什么社会背景
宗教改革导致的新教徒捣毁宗教形象运动后,英国美术的重新起步是继承了欧洲大陆文艺复兴的余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德国画家小汉斯·荷尔拜因,正是他把肖像画的形式带到了英国。一个世纪以后又有佛兰德斯画家凡·代克被聘为英王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家。由于英国画家争相效仿生了具有英国独特风格,反映英国现实生活他们的风格,使得肖像画几乎成为英国绘画的唯一题材和样式,统治英国画坛达200年之久。直到18世纪上半叶才产和人民思想感情的画家。他们无论在风俗画、肖像画或风景画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取代了外国画家在英国的地位。
第一个最有影响的画家是荷加斯,主要是铜版和油画风俗组画及肖像画,《妓女生涯》(又名《烟花女子哈洛德堕落记》,铜版组画,1731)、《浪子生涯》(铜版组画,1735)、《文明婚礼》(油画,1743),他把这些作品称为“社会道德题材”,其肖像画善于突出人的个性和社会特征如《卡拉姆肖像》、《画家之姐安娜》、《卖虾女》,理论着作《美的分析》。
雷诺兹,用意大利古典主义风格把英国传统的贵族气派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绅士风度融为一体,作品具有巴洛克的气质,形象真实生动,富贵堂皇,注重心理刻画。1768年参与创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任首任院长。理论文献《演讲录》在当时被人称为“艺术的语录”。《凯贝尔海军上校》、《蒙哥马利三姐妹》。
庚斯博罗,在色彩上较有成就尤善用蓝色,罗斯金称他是“鲁本斯以来最伟大的色彩家”,肖像画具有洛可可艺术特征,《蓝衣少年》、《格兰汉姆夫人肖像》、《女演员西斯顿》。
Ⅵ 英国19世纪的绘画艺术有哪些变化和发展
英国19世纪的绘画艺术,较之同时期法国绘画的多变来说相对稳定和缓,从新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的整个19世纪绘画流派的交替出现在英国是不太明显的。但就其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这段时期绘画艺术还是很活跃的。在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出现过伟大的诗人兼画家布莱克;而风景画艺术则在19世纪上半期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像康斯太勃尔,透纳和波宁顿等那样的优秀的风景画家;随后又出现了所谓理想主义的“拉斐尔前派”和“古典主义”的绘画运动等等。正是这些画家的努力。使19世纪的英国绘画艺术在欧洲画坛上光芒四射,并对欧洲特别是法国的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
Ⅶ 18世纪的英国绘画是怎样的
英国在18世纪是欧洲最先进的国家。在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8世纪中叶开始了工业革命,它标志着机器生产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绘画主要是接受外来的影响。几乎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传统,也没有出现过具有欧洲意义的大师。18世纪以后,英国绘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出现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出现了第一个获得世界声誉的画家,这就是油画家、版画家、艺术理论家荷加斯(1697年—1764年)。18世纪中叶,又出现了两个着名的肖像画家:雷诺兹和庚斯博罗,这些画家的出现使得英国18世纪的绘画艺术在美术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Ⅷ 去英国学艺术专业怎么样推荐院校有哪些
天道教育留学顾问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一起看看英国艺术专业推荐院校:
皇家艺术学院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2019年在QS世界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排名第一,也是世界着名的艺术学院;英国艺术学院由建筑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传播学院和设计学院组成。设有建筑设计、摄影、珠宝设计、雕塑、动画媒体、时装设计、产品设计等29门研究生课程,内容较为全面;
申请艺术类专业课程时,通常需要提交相关作品。另外,雅思语言成绩要达到6.5分,其中写作成绩要达到6.0分。两年制硕士课程的学费基本上是28400英镑/年。
伦敦艺术学院
伦敦艺术学院也是英国着名的艺术院校之一,主要由艺术、设计、传播、影视、服装等7个系组成;其中坎伯兰艺术学院主要学习绘画相关课程,切尔西艺术学院主要是艺术设计和空间设计相关课程,温布尔登艺术学院主要是与表演相关的课程,中央圣马丁学院主要是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跨学科课程,此外还有传播学院和时装学院。
为了申请伦敦艺术学院,我们需要获得荣誉学士学位。雅思考试一般要求总分6.5分,单科成绩不低于5.5分。课程费大约是每年20000英镑。
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
去英国留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被学生评为英国顶尖创意大学之一,2019年在QS世界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排名第12位。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为您提供艺术、人类文化、音乐、媒体、表演、文化研究等艺术课程。
如果你想申请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艺术课程,你至少需要一个相关专业的二等学位。语言成绩的一般要求是雅思总分为6.5分,其中写作成绩不低于6.5分,其余3分不低于6.0分。学费大约是每年14000-20000英镑。
Ⅸ 19世纪欧洲的美术是怎样的
巴黎公社的建立,把19世纪艺术纷繁的流派显现出来,艺术家越来越多的为资产阶级服务,形成了一种越来越脱离政治而走向艺术自由的趋向。
一、 新古典主义
在题材、形式、风格上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榜样,特别是以古典雕刻为范本,重素描、讲究造型的严谨,并注意油画制作技巧地道,创造了一种古朴、典雅和庄重的风格,以高贵以简朴和宁静的雄伟。
代表人物:
1. 达维特
法兰西近代画派的复兴者
作品《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主题个人服从国家利益
《马拉之死》《劫夺萨宾妇女》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2. 格罗
作品《拿坡仑在阿尔柯桥上》
《拿坡仑视察雅法鼠疫病院》
3. 安格尔
女性裸体画、肖像画
《泉》《土尔其浴室》
二、 浪漫主义美术
积极:抨击现实把希望寄托在人民革命上
消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往事的回忆和幻想中
重感情和个性,重色彩和色彩对比,主张创作自由,个性解放和艺术独创
1. 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金字塔构图的历史事件
2.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3. 吕德 浪漫主义雕刻家《马赛曲》
三、 现实主义
1. 巴比松画派
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树
主张走出画室,对景写生,通过写生再回到画室中制作完成。
2. 米勒、库尔贝、杜米埃
《拾穗者》《晚钟》《三等车厢》农民画家,农民生活题材
3. 现实主义雕刻
罗丹《青铜时代》《神曲-地狱之门》
《思想者》《加莱义民》《巴尔扎克》
四、 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
1. 印象主义 摆脱了绘画主题的奴役,主张室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印象。
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弗里-贝热尔酒吧间》
莫奈 《日出.印象》
德加 《浴女》
2. 新印象主义
点彩派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五、 后印象主义
特征:1.后印象主义不满足于客观的再现和追求外观与色彩,强调抒发了作者的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
2.后印象主义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积
3.表现不因时间而改变的特质的永恒
作品
1. 塞尚《苹果与橘子》
2. 凡高《吃薯仔的人》《向日葵》《星月夜》
3. 高更《塔希提妇女》
19世纪其他国家的美术
一、 英国美术
英国风景画
波宁顿 真实的历史题材《从码头看鲁昂》
透纳 《特米雷勒号战舰》
康斯泰勃尔《干草车》
二、 德国
1.浪漫主义绘画
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
代表画家:弗里德里希 将自然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家内心的主观感受融为一体,
拿撒勒画派
希腊文 耶苏的故乡 作品以宗教故事、神话为题材,歌德称之为“病态画派”,这种艺术来自于基督教
2.现实主义
门采尔《轧铁工厂》
4. 罗马派
选择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努力把古希腊典雅的理想和永恒的古典形象渗进当时的人物画中。
5. 象征主义
用象征寓言手段表现黑夜、死亡、梦境、画面追求神秘、怪诞、恐怖效果
珂勒惠支
三、俄罗斯
巡回展览画派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Ⅹ 18世纪以前和以后的英国绘画有哪些不同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绘画主要是接受外来的影响。几乎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传统,也没有出现过具有欧洲意义的大师。18世纪以后,英国绘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出现了大量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