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在世界上强盛了多少年

英国在世界上强盛了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2-11-12 10:58:21

A. 英国凭啥称霸世界几百年呢

英帝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一度豪横世界三百年。巅峰时期,统治过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那么,作为一个人口不过几千万的小小岛国是怎样做到的呢?其实英帝国在海外扩张上还是有它的独特之处和智慧招法的,在东印度公司运作上,就可窥视一斑。

东印度公司的成功,也让聪明的英国人摸索到一条属于自身特点的全球扩张之路。英国尽量避免像西班牙和葡萄牙那种简单粗暴的掠夺方式,而是像东印度公司这样,一步一步掌控住殖民地区的经济和贸易,进而征服整个地区。

实践中,英国人尝到了甜头,这种方式不但统治成本最低,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殖民效果。因此,这种办法,成为英国人最常用的主要征服方式,也是英国人的高明之处,更是它能够征服世界,成为世界霸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B. 英国称霸过世界多少年最多时有多少个国家是他的殖民地为什么那个时候英国一个小小岛国那么强大

1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2曾经是英国殖民的国家共56个,地区2个(现在的国名):
大洋洲14个: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图瓦卢,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瑙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巴巴多斯,基里巴斯.

非洲21个: 南非,尼日尔爾利亚,喀麦隆,莱索托,博茨瓦纳,加纳,马拉维,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斯威士兰,赞比亚,乌干达,汤加塞舌尔,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拉利昂,肯尼亚,冈比亚.

美洲8个: 加拿大,伯利兹,圭亚那,特利尼达和多巴 哥,牙买加 ,格林纳达,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

亚洲10个: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文莱,民主也门.

欧洲3个:爱尔兰,塞浦路斯,马耳他.

地区2个:美国的一部分(指纽约州及周围),中国香港.

注:以上56个国家中除缅甸,爱尔兰,津巴布韦,民 主也门外,其他国家现在均为”英联邦”组织成员

现在依然是英国管辖的海外领地,属地还有16个:
海外领地9个:安圭拉、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直布罗陀、蒙拉赛拉特岛、圣海伦纳及其附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属地3个: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为“福克兰岛”) 南格鲁吉亚与南三明治群岛,皮特凯恩群岛.

皇家属地3个:根西岛,泽西岛,马恩岛.

特殊属地1个:赛普勒斯英属基地区 3工业基础强 海上位置优越 经济体制好

C. 英国的鼎盛是在哪个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从人口和国土面积来讲,英国只能算作一个中等国家,它只有2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19世纪中叶,人口2000多万。当时,英国在在欧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由于英国最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使它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跃而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强国,英国及的命运及世界格局因此而被迅速改变。

182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185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当时世界其他国家使用的纺织机械、铁路机械、蒸汽机和其他机器,绝大部分都是从英国进口的。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充当了世界霸主,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工业大国,也是最大的商业大国、海运大国、世界金融中心、最大的殖民帝国。

当时英国在世界上,不仅经济上最强大,在国际政治上和军事上颐指气使,称王称霸,到处进行军事干预,除了在世界各大洲进行殖民掠夺、欺凌弱小民族以外,还在国际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像极了如今的美帝。

那时的英帝国,确实是个庞然大物,它的米字旗在世界各大洲飘扬,因而被称作“日不落帝国”。

D. 英国霸权一共延续了多少年

从击败“无敌舰队”开始,一次世界大战\爱尔兰独立明显削弱,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再也没有.

E. 论述英国称霸世界百年的原因和表现

首先,我觉得你要定义一下“百年”。估计你说的是1815-1914这个百年。在政治学和历史学上,这一段时间有个专用术语:Pax Britanica, 就是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也就是英国霸权全盛的百年。

原因就简单而言,有经济,技术和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

1.技术-蒸汽机时代

1789-1815年期间,英国的主要对手法国处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军事实力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1804年法兰西帝国成立,拿破仑在征服欧洲大部后,大力加强海军,对英国这一海洋和殖民地帝国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传统风帆战列舰无法压制法国海军时,英国加大了船用大型蒸汽机的研制,从而在护卫舰巡洋舰速度上对法国构成优势,迫使法国放弃入侵英国的计划,转向侵入俄国,奠定了法兰西帝国灭亡的基础。(这一过程在二战中重现,德国由于无法在海军上匹敌英国,导致转向侵入俄国,第三帝国崩溃。)

英国在蒸汽机技术上的优势由此奠定,进一步稳定了其海洋霸主的地位,同时也为工业化大生产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拿破仑的竞争,英国不一定会率先进入蒸汽机时代。

2.经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

英国利用蒸汽机时代的技术优势,产生了工业化大生产,吸收了绝大多数破产农民作为工人,生产出工业化产品,攫取了最多的利润。这一过程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将近30年,并且由于英国1640-1688年就完成了君主立宪,政治形态和平过渡到了民主制度,普通民众的收入早已增加,形成了成熟理性的市民社会,所以在由传统手工业转向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其他国家很难避免的革命现象,英国却实现了平稳过渡。(30年后,即1848年,欧洲法普奥等国在这一转换中,爆发了欧洲革命。这一时期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期;60年后,即1870年左右,俄国也同样爆发了革命,并且由于俄国蒸汽机时代并没有真正的完成,最后直接导致了沙俄帝国崩盘,USSR的建立)

也就是说,英国利用先进的技术实力,通过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保证了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增强了国民凝聚力。其他国家除了美国,由于市场先占,利益减少,国民收入降低,均在工业化时期产生了爆乱,使英国工业先发的优势扩大。这一扩大直到1880年左右,德美两国率先发起内燃机和电气革命,才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

3.政治

英国成熟的社会形态有效弥补了早期国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所产生的隐患。国家发展早期,国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并且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理论,这一扩大趋势在经济发展30-35年的时候会到达顶点,随后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在国家发展70年-80年的时候会缩小到最小,形成稳定的中产阶级。英国实际上实现这一目标,在1880年的时候,英国达到了收入差距的缩小,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国家。而同期法国才战败,德国,意大利刚刚统一,美国才结束内战,俄国农奴革命,日本刚进行明治维新,均无力挑战英国,国际局势趋于稳定。

4.军事

先进的工业技术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强大的经济进一步刺激了科技的发展,造成英国当时无匹的军事工业,特别是造船,这一技术优势直接保持到了一战结束,随后被美国超越。

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力量保证了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的稳定,造就了占据地球面积近四分之一,拥有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神话般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1588年崛起的近400年间,奠定了英语民族在世界上占据主人地位的基础。伴随着英国1880年的盛极和1900年的衰落,美利坚的崛起,接过了英语民族发展的重任,呈现了现在的Pax Americana 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百年和平,不是指百年无战争,而是指百年时间内,自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没有爆发卷入整个欧洲的超级战争。

F. 大英帝国的鼎盛到底是什么时候

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之后,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夺取了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了海上霸权。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尔爾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G. 英国称霸全球,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您好,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吨位比例为10:10:6:3.5:3.5。从此美国和英国有一样的海军舰队的权利。
望采纳。

H. 英国什么时候开始强大的

英国崛起历程的起点应该笼统地归至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着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在该时期,英国已经出现近代代议制政府的雏形,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迅速发展,人本主义思想开始深入英国民众内心,近代海军也已经开始建立起来,同时,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已然开启,这一系列影响英国崛起的因素都已经出现或凸显。

当然,英国最后崛起的标志事件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但伊丽莎白时代却为英国崛起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没有早期的契约精神和伊丽莎白的努力,英国在走上强国之路上不知道还要走多远。

(参考)英国强盛发展应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崛起完成:

第一个时期,从伊丽莎白女皇登基执政到光荣革命结束。英国开始从事海上殖民活动,并且打败先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和荷兰的海军,从此英国的海上力量崛起,成为欧洲之首。光荣革命后,英国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第二个时期,从光荣革命结束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期间,英国成功吞并了苏格兰,并且在英法七年战争中取得胜利。这为英国日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广阔的殖民地空间的基础。
第三个时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末。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原材料、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还有思想上的伟大成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他的思想,是自由资本主义的第一声号角声。是英国国库日益充盈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蒸汽动力的推广。这主要应归功于瓦特,是他改造了蒸汽机,使蒸汽的使用从煤矿中解放出来。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尽管英国不再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角,但这丝毫未影响它日益巩固的霸主地位。可以说,维多利亚女皇见证了英国在落日前最后也是最灿烂的时光。维多利亚时代是每一个英国人都难以忘却的流金岁月。

I. 大英帝国全盛时期是哪位君主持续了多少年

一八三七年,年仅十八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登基为英国女王,直到她在一九○一年逝世。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当中,英国控制全球海权,主宰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日不落帝国”俨然“可以与世界抗衡”。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涌现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莎士比亚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狄更斯,自由主义政策的先锋格莱斯顿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顿,可谓人才济济。

帕默斯顿这个名字中国人可能有些陌生,不过很多中国人都知道他的那句名言:“大英帝国既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帕默斯顿勋爵可以说是无人不晓。此公于一八三○年首次出任英国外交大臣,先后担任外相长达十六年之久;又在一八五五年和一八五九年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直到他于一八六五年去世。在这三十五年当中,维多利亚帝国的对外政策深受帕默斯顿的左右。其谋略之深远、手法之高妙、算度之精密,纵观几百年来世界外交史,除了中国大外交家周恩来,再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让中国人永世不忘的鸦片战争,正是当时担任外交大臣的帕默斯顿所发动的。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之际,着名导演谢晋拍摄的巨片>真实的记录了这段历史。正如这部传世之作片首的题词所言,“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一八三九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乃是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气概,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忠报国。不过,以林则徐的精明强干,只要他对海外的局势有起码的了解,就决不会选择一八三九年来查禁鸦片。林则徐的失败就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他真正的对手不是广州的那群鸦片贩子,而是远在伦敦的帕默斯顿。

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混合体。英国步步东来直至用坚船利炮打破清朝的大门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但这场战争在一八三九年爆发却又有其偶然性。对西方缺乏最起码了解的大清王朝误打误撞的选择了一个最糟糕的时机。恰恰正是在一八三九年,帕默斯顿办成了一件在欧洲外交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他创建了一个国家。

法国东北部和荷兰南部沿海地区是一片无险可守的平原,任何控制了这里的敌对势力都会构成对英伦三岛的巨大压力。一八一五年,正是在这片平原上的滑铁卢,威灵顿公爵击败拿破仑,解除了有史以来对英国最大的威胁。自此之后,确保这片土地不落入任何欧洲大陆强权之手便一直是英国的目标。英国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维也纳和会把这片土地划归荷兰的结果是一八三○年革命爆发。一时间,法国、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地利各国军队云集,眼看一场大战就要到来。

刚刚出任外相的帕默斯顿清醒的认识到,要想确保这片平原不成为反英势力的跳板,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个国家不仅要独立,而且要中立,而她的中立必须得到欧洲的一致承认。经过整整九年坚持不懈的奔走斡旋连横合纵,在关键时刻几次动用英国主力舰队在英吉利海峡陈兵示威,帕默斯顿终于成为奇迹的创造者。一八三九年,英法普奥俄五大欧洲强国签署了承认比利时独立的公约,并庄严的宣誓公认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未经比利时的请求,缔约国军队不得踏入比利时一步。

倘若林则徐禁烟是在一八三○年,全力周旋比利时事务的帕默斯顿就很可能无暇东顾,被集中在本土的英国舰队也根本抽不出兵力开赴远东。而一八三九年比利时公约刚刚签署,整个欧洲听到帕默斯顿勋爵的大名都在发抖。在讨论“广州事件”的内阁会议上,外交大臣用拳头锤着桌子咆哮道:“这不仅关系到英国商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女王陛下的尊严。”战争的决策就这么定下来了。

比利时公约对于俄奥两家关系不大,乐得做顺水人情;法德却都受到了这片缓冲带的限制;占了大便宜的只有英国一家。帕默斯顿的成功一举奠定了英国“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大英帝国的国家利益变成了欧洲的“正义与公理”。一八七○年普法战争期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即援引这项公约要求交战双方不得侵犯比利时的中立,俨然是欧洲秩序维护者的派头。一九一四年英国对德宣战同样是援引比利时公约,劳合乔治在演说中公开斥责德国背信弃义入侵比利时是“不折不扣的恶棍”。相比美国当年在“上海公报”中全盘接受中国的条件,如今又拿着恶棍的帽子到处乱扣,不能不反衬出不列颠绅士“帝国的手腕”是何等的老辣!

倘若是以帕默斯顿一流的手法,海湾战争之后必然是在优势地位下和萨达姆签署和约,随即恢复和伊拉克的贸易;同时和沙特阿拉伯与科威特签署条约,从法律上确定美国驻军的权利;再抓住机会压以色列让步,按照当年美国自己制订的联合国决议实现以巴分治。如果以色列不放心,那可以正式签署美以共同防御条约,甚至安排以色列加入北约。现在回头看,那是和平解决以巴争端,从而使美国摆脱中东负担唯一的机会。倘若当年走出这三步棋,中东早就全成了美国的势力范围,何至于如今搞得如此被动!

维多利亚帝国的衰落

“帝国的手腕”再厉害,也必须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帕默斯顿敢于发动鸦片战争,还不是因为英国海军部告诉他:“只要英国一艘战舰,半个夏天就能消灭清朝的全部水师。”维多利亚帝国的统治地位在一八六五年帕默斯顿逝世之际达到了顶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仳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把这些用词稍加改动,就可以立即用来形容美国人以当今世界主人自居的感受:欧洲各国是美国的小兄弟;俄国人是美国的手下败将;印度人给美国编写电脑程序;中国人给美国制造日用百货;被打趴下了的日本则是美国领导下的仆从国家;欧佩克进贡石油,台湾人求赐军火;联合国是美国的传声筒;北约是美国的御用打手;世界银行是美国的慈善机构;从格鲁吉亚到菲律宾,美国大兵正在充当保护人;从东亚到非洲,绿色的美元是财富的象征;至于山姆大叔不大方便出手的事情,自有土耳其以色列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无数小伙计鞍前马后......

现在的时光是美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美国甚至比当年的维多利亚帝国更加强大。然而,当维多利亚女王在一九○一年逝世时,又有多少英国人能意识到大英帝国百年的全盛时期即将随她而去,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那两场可怕的战争?事实上,维多利亚帝国兴盛的缘由恰恰正是其必然衰落之所在。大国的兴衰又岂是人力可以强求的?

英格兰占据压倒优势的制造业、英格兰坚不可摧的海上优势和英格兰无与伦比的金融体系构成了维多利亚帝国兴盛的三大支柱。一八六○年的英国以全世界区区百分之二的人口,却生产了全球百分之五十三的钢铁和百分之五十的煤炭,消耗了世界一半的原棉,控制着三分之一的世界海运。大英帝国一年的能源消耗竟然是俄罗斯的一百五十五倍!经济学界估计,当时英国一国的工业在欧洲占约百分之六十,全世界约百分之四十五,可谓不折不扣的“世界工潮。

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英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给予了她海上霸权的地位。作为岛国,英国的安全不象欧洲大陆国家那样依赖强大的陆军。当拿破仑的大军所向披靡之际,近乎于疯狂的造舰运动使得皇家海军的实力比其主要对手的总和还远为强大。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参战之前俄国舰队的耀武扬威和英国参战之后俄国人在远程大炮轰击下的东躲西藏,在整个欧洲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权的垄断让英国人得以放手扩展自己的殖民地。大英帝国的“海外属地”在维多利亚时期以每年十万平方英里的速度增加。当英国第一枚邮票发行时,凡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都有维多利亚女王的肖像。

海权保护下的英伦三岛成了欧洲的安全天堂,发达的工商业和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了理想的投资场所,议会又制订出一项项法律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十九世纪中叶起,伦敦的金融业进入空前的繁荣时期,英国成为制造业、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中心。可以看出,英国这三大优势相辅相成,组成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支撑着日不落帝国的太阳。

然而,太阳也有落山的时候。一八七三年的全球大萧条之后,大英帝国的三大支柱迅速动摇,其速度之快似乎也和英国不可一世的统治地位成正比。

在大萧条的冲击下,自由贸易体系全面崩溃。新兴的美国和德国筑起关税壁垒,严重打击了英国的出口;而美德企业却迅速的吸收最新的技术和管理而后来居上。一九一三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已经下降到全世界的百分之十三点六,落到了美德两国之后。在技术领域,英国也已优势不再。欧洲人最先发明的汽车却是在美国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以严谨认真着称的德国人则在化学工业上占据了领导地位。技术进步迅速扩展到了军事领域,空军和潜艇的投入战场对英格兰的海权构成致命打击。过去以长长的一支舰队维持英国的安全,犹如千钧系之于一发。现在,欧洲大陆上的强权既可以从空中威胁英伦三岛,也可以从水下攻击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英国人欧洲安全天堂的日子到头了。本土“绝对安全”和制造业优势地位的丧失不可避免的冲击到英国的金融体系,大批资金从欧洲流向北美。后起的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严重威胁了英国的殖民利益。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把大英帝国推进了危险的下坠螺旋。邱吉尔打赢了两场对德国的大战,却无法挽回英国跌落成一个不多不少的中等强国。

当年欧洲发明的汽车技术在地域广阔的美国得到全面发展,而今天美国推出的网络技术同样是在亚洲更有前途。用导弹防御维护本土的“绝对安全”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人们却已经发现美国人的假账原来比谁做得都大。这难道不和维多利亚时期的往事惊人的相似吗?难道不值得那些口头反美内心崇美的“爱国者”们深思吗?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了,可今天的香港又是属于谁的呢?谁笑到最后,谁才笑的最好。

传说当年吴王称霸大赏功臣,不料功劳最大的孙武却坚辞相国之任,固请还山。吴王请伍子胥力挽,孙子答曰:“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今四境无忧,王恃其强盛,骄乐必生。吾非欲自全,并欲全子。”即使是深谙春秋手法的帕默斯顿勋爵恐怕也悟不到这一层上。

西方文明解放人的欲望,并从中产生惊人的力量。于是人们便总是迷信力量的强大,以为强大就能带来永恒。可是从罗马到苏联,西方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强盛无比的帝国又有哪一个能传到千秋万载?有哪一个能逃避先上升后下坠的“马鞍型曲线”?不,他们不会明白这是为什么,他们不会明白林则徐为什么会写下他生平最得意的对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J. 英国最鼎盛的时期是在 多少年到多少年

英国最鼎盛时期是1763年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后,到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比唐朝晚了一千多年

阅读全文

与英国在世界上强盛了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男足对伊朗哪个台 浏览:45
中国古代印尼叫什么 浏览:737
伊朗新年是什么时间 浏览:466
丹顶鹤在中国哪里越冬 浏览:217
伊朗石油怎么运输到中国 浏览:431
二战意大利美国哪个更强 浏览:17
建行在越南取钱手续费多少 浏览:446
抄底伊朗什么意思 浏览:50
中国移动语音如何设置 浏览:13
英国什么时候实行炮舰政策 浏览:941
ems寄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591
为什么要去印尼盾国家打工 浏览:98
中国电信怎么看电视 浏览:862
印尼的果冻果是什么 浏览:681
1885年英国什么报纸停刊了 浏览:563
在北京申请英国t4签证要多久 浏览:6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5
伊朗为什么不把油卖给中国 浏览:513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赤脚医生 浏览:92
印度舞腰链怎么用的时间长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