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住在哪里
一、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始建于1705年,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白金汉宫正式成为王宫,此后这里就成为了英国王室的标志,也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办公的地方和住所,每当女王在家时,皇家旗帜就会飘扬在宫殿上方。
白金汉宫建筑属新古典主义风格,共有775间客房,其中包括92个卧室,78间浴室。伊丽莎白二世的主要国事接待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自她即位以来,几乎每年都会邀请来访的外国元首到这里做客。
外国来访的国家元首都会被安排下榻在这里的“比利时套间”,套间位于白金汉宫的一层北向,拥有着绝佳的景观,窗户正对着皇家花园,花园有来自全球的350种花、30多种鸟,很多都是濒临灭绝的稀有品种。
宴会厅是白金汉宫最大的房间,女王招待外国元首的国宴都在这里举行。
每年7月至9月,女王都会外出度假,这期间的白金汉宫都会向公众开放,游客可随便游览整座花园,甚至还可以在花园草坪上野餐。
白金汉宫门前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游人前来观看。
二、温莎城堡
温莎城堡位于伦敦以西泰晤士河畔的一个小镇,拥有900多年的历史,这个富有童话色彩的城堡是伊丽莎白二世出生的地方,她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现在是英国王室夏宫和周末度假地。
这座城堡是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拥有1,000多间客房,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这座城堡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天,也是他安葬的地方。
温莎城堡建于1070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的家具和艺术品,其中不乏绘画大师达·芬奇、鲁本斯、伦勃朗等人的作品。许多房间成为艺术展室向公众开放参观,
爱德华八世,那位着名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王,就曾在这里向辛普森夫人求婚,之后放弃王位,他的弟弟乔治六世给退位后的爱德华八世封了一个温莎公爵的称号,温莎公爵夫妇婚后就一直住在这里,逝世后合葬于这座城堡。
温莎城堡也是王室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国王或者女王会在这里授予爵位和封号,王室喜庆的日子以及重要的节日,会选择在这里设宴庆祝。
三、荷里路德宫
荷里路德宫位于苏格兰的爱丁堡老城,也是英国女王在苏格兰的主要行宫。这里环境静谧优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建筑外形有着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极为华美典雅。
荷里路德宫始建于1128年,16世纪初落成,曾是苏格兰王室的主要住所,也是英国王室的夏季度假行宫。
女王每年夏天都会在这里举办一次花园聚会,每当女王住在这里时,荷里路德宫就会升起王室旗帜,除了有王室成员到访或举办活动外,这里平时对公众开放。
四、巴尔莫勒尔城堡
巴尔莫勒尔堡是伊丽莎白二世最喜欢的避暑行宫,这里也是她去世前居住的地方。去世前两天的9月6日,她还在这里任命特拉斯接任英国首相一职。
伊丽莎白二世几乎每年都会和家人到巴尔莫勒尔堡度假。这座城堡是她自己的私宅,虽然名字是城堡,但更像是一个庄园,早在1852年,当时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以3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这座城堡。
自1852年起,巴尔莫勒尔城堡就是英国王室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无论是之前的国王,还是后来的女王,都喜欢和家人夏天来这里避暑。
就是这座女王最爱的庄园,现在也被拿出来出租,只要花钱就可以入住,体验住在皇宫里的感觉。女王生前曾宣布,由于英国的生活成本危机,租客在她的巴尔莫勒尔庄园租房时可享受打折优惠,其中,庄园最便宜的科尔特小屋一周的租金只有555英镑,约合人民币4447元,可供5人居住,每人每天的租金约合人民币127元,是不是很便宜?
五、桑德灵厄姆庄园
该庄园位于英格兰的诺福克郡,从1862年被维多利亚女王收购后,就一直是历代王室最喜欢的住所,有四代英国君主先后居住于此,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就在这里出生和去世。
这里也是伊丽莎白二世拥有的两座私人住宅之一,另一座是前面说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这里有乡间别墅和数百英亩的花园和野生林地,由红砖和石灰石打造的建筑外观很有特色,现在王室成员几乎每年都会在这里过圣诞节和新年。这里也对外开放,当女王不在时,游客可以参观。
庄园里有一个叫伍德农舍的别墅,这座农舍对女王来说有特殊意义,晚年的女王和其丈夫菲利普亲王并不常在一起居住,女王住白金汉宫,而菲利普亲王则住在这里,远离其他皇室成员,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女王没有活动时,也会定期来这里看望他。
这个庄园也对外出租。据英《每日邮报》9月6日报道,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前曾把这座庄园的一处别墅挂在爱彼迎租房平台上出租。这幢拥有4间卧室、2个卫生间的别墅,根据时间段,每天租金从1497元到2828元人民币不等,一经上线就十分火爆,预约订单已经排到了2024年2月。
‘贰’ 中世纪英国侯爵是不是居住在自己的封地
英国没有侯爵这一级,最早征服者威廉入主英伦的时候只设立了伯爵和更低级的骑士阶层,直到爱德华三世时才设立了公爵。侯爵是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才有的爵位。
一般公爵都是名誉爵位,只有王室成员才能获封成为公爵,另外还会有单独的属于自己的伯爵领。大多数地方伯爵平常都居住在封地内,管理该地区的事务。但是也会有一些伯爵被任命为郡长或者宫廷里的朝臣,这样他们就可能需要离开封地去上任。所以具体情况还是各有不同的。
‘叁’ 中世纪欧洲封/建贵族在农村住还是城市住
领主制下的城市与农村与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农村不同。
一般中贵族住在自己的城堡里,城堡附近为自己的领地,有的大贵族还拥有庄园。但这种城堡很难说是什么,它没有什么商品经济的功能,农业的基础反而更大。你还是这么与理解吧:小城堡没有商业区,视其为农村;大城堡有城下市町(即商业区),可视其为城市。
‘肆’ 中世纪巴黎贵族生活是怎样的
1、衣服的颜色、款式均以法律规定,非贵族者不得穿金戴银,不能穿丝绒、毛皮衣服。农民只能穿黑、灰两色,贵族可以追求华美,是当时服装改革的推动者;但当时的服装上仍然有不少缺陷,如无衬衣、睡衣,且男女衣服样式区别不大。
2、在饮食上,有限制和经济实力两种区别。如野味:孔雀、鹿肉、天鹅属于限制方面;而因为野味气味大,当时的储藏技术的落后,令得从东方而来的长途运输香料可与黄金等值,成为当时贵族的专利。
3、在居住方面,中世纪贵族为土地贵族,他们依附土地而生,在庄园中心地带有贵族的住宅,但主人不会长住;另一处则为代表权势之地的城堡,起初是皇家特权,一般建立在山上,是易守难攻之地,一防卫性为主且代表权势,不追求舒适,内部潮湿、阴暗;城堡的作用众多,不仅是贵族家族的居住地和社交场所,也是在战乱时周围居民的避难场所。
4、婚姻家庭
中世纪贵族的婚姻为政治婚姻,贵族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后代和加强贵族家族之间的联系。一桩婚姻可结成联盟,化解矛盾。所以贵族长子更多考虑政治方面的因素,而无继承权的次子则考虑经济利益,所以当时追求寡妇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因为中世纪无自由恋爱,婚姻都由父母、家族安排,所以虽然那个时候的妇女地位较低,但是贵妇人却是例外。她们都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而言是贤妻良母,担负相夫教子,料理家族事物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是罗曼蒂克的典型,成为骑士所追逐的对象和崇拜理想;她们所代表的是纯洁、高贵和爱情的理想。
当时的贵族家庭是一个意义上扩大的家庭,包括仆人、佣人和依附者,即穷亲戚、寄养者和骑士等,如果一个人可以住入贵族家中满一年零一天,就可成为此家庭中正式成员,因而贵族城堡中事物繁多。当时的家庭是以父权制为中心,但当时的寄养制,使得子女和亲生父母的感情很淡薄。
贵族在中世纪社会中属于上层,所以各个方面都有特征,比如贵族只与贵族联系,生活习俗固定、联系固定,在封闭集团内大家共有贵族意识,并通过外部法令使其确立,使阶层固定,与其他阶层形成明显的界限。
(4)中世纪英国贵族居住在哪里扩展阅读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贵族的采邑领地可能是一个庄园,也可能是十几个、几十个。一个庄园包括一个或几个村庄。庄园的耕地分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
在 11 世纪,采邑的多数居民是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未经领主许可不得离开采邑.其实当村外的世界还非常陌生、充满危险并且到处都是同样的采邑时,打算离开的人是很少的。因为采邑的村庄提供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家族联系,并且使人们能更方便地找到铁匠和神甫。
村民们轮流到领主的地里去劳动,向领主交上一部分他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此外,还有人头税、年贡、磨坊使用费等。
按耕作制度,耕地分三部分: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年年轮换,此为三圃制.每个农奴在每种地上都有一块,一般是长长的一条。
耕作时需 4 ~ 8 头牛牵引沉重的耕犁,故需相互合作;由于每家都是狭窄的长条地,种什么和什么时候种,也需要相互协调,因此农村公社在庄园内也往往存在.庄园内还有森林、牧场、水源,由农民共同使用。
至于领主这方面,他不能剥夺农民的财产,也不准把农民赶出他的份地,这是一条公认的封建法律。
与西欧封建庄园不同,中国封建庄园是地主式经济,而不是领主式经济;中国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分离,没有西欧领主在庄园内的行政、司法等特权;中国庄园多搞代役租;佃户、客户也没有西欧那样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伍’ 现在英国国王及贵族有多少领地,庄园,城堡
现代英国传统贵族的权力被大大缩减了,其资产也自然逐渐的被用作其他目的。目前仍然处于英国女王直接管辖下的领地只有3处,分别是白金汉宫,温莎城堡和荷里路德宫。当然英国女王拥有少量的其他资产,比如一些土地以及地产,但是具体都有哪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而其他英国贵族的资产则大大的受到议员的限制。所有的英国皇室都住在温莎堡或是白金汉宫,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领地。而现代英国的册封贵族都只领头衔,不获得额外的资产,所以总的来说只有女王拥有以上提到的几所地产。
‘陆’ 中世纪的将军和公爵住的地方分别叫什么
中世纪将军住的地方叫城堡,公爵住的地方叫庄园。
‘柒’ 好向往中世纪的欧洲贵族生活,骑骑马、泡泡温泉、喝喝红酒,住在城堡里……
亲,裸心堡呀,可以满足你的需求。现在疫情,大家还是安安心心在国内旅游吧,别出国门添乱了。你说的想又住城堡又体验贵族式生活,那一定是要强推莫干山裸心堡,保证可以完美承接住你所有的童话般的奢侈幻想。
可能很多人只知道裸心谷,实际上裸心谷不远处还有一个跟欧洲古堡一样的酒店叫裸心堡。据说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城堡的遗址,现在裸心堡实际上是在旧址上重新翻建的,最大程度去还原,模仿的痕迹也是参照19世纪的城堡样子。如果你真的想体验一把贵族生活,裸心堡有叫王室的城堡套房,里面全是欧洲古董家具,书橱、床、沙发都可能真的是以前某个贵族用过的。建议你可以买一个裸心莫干山的旅游套餐,性价比更高一点,当然你要是不差钱也可以单独预定,射箭、骑马、游泳、徒步游这里都有的,一点都不比在国外差。而且裸心堡和裸心谷的游玩项目还非常不一样,比如这里皇家仪式更狠一点,下午茶和晚宴都是英伦西餐盛宴,非常有代入感。这里不光有骑马还有很好看的马车可以坐。当然裸心堡也有名气响当当的裸叶SPA,你要是愿意一边温泉SPA一边喝红酒,情调超级浪漫。BUT,价格也是真心有点小贵,不过你要是想体验一次公主皇后的待遇,真的也是不虚此行的。
‘捌’ 需要一些西方中世纪贵族方面的资料,帮个忙!
中世纪为一个典型的贵族统治时期,贵族是维持统治的阶级结构,无论是否长官都有统治权,且成分复杂,并随早、中、晚期不断变化。
早期人们不注重谱系,因为是个民族与罗马的混容时期,是重视现有势力和土地;中期,社会基本定型,人们开始注重谱系,强调封号,看重出身,贵族集团也于此时形成,成为一个封闭的团体;到晚期,因为商品经济发达和社会上成分的流动增加,也开始有下层人加入贵族行列,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封号而无土地的破落贵族。
关于贵族的起源,现在的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来自于学者布洛克,他认为中世纪分为两期。第一期(第十一、十二世纪之前)为无贵族时期,罗马的原贵族随着帝国消亡而消失,而蛮方贵族没有形成;第二期(十二世纪之后)才开始出现贵族,其典型特征为骑士阶层开始正式出现,即骑士等于贵族。但后来的学者通过考察,对以上说法不认同。日尔曼大举入侵后,罗马贵族没有真正消亡,与后来蛮邦上层结合为一体,中世纪前期就已经有贵族,到了后期贵族和骑士有所融合,但两者之间也有区别,直到和平时期,骑士的军事功能削弱和,两者才合为一体。
十二、十三世纪后,随着贵族和骑士融合,开始形成明确的贵族之间等级,要成为贵族必须成为骑士,等级性和集团性明显。骑士必须是骑士的后裔,这种差距和其他阶层的集团拉大,使得贵族具有了明显的封闭性,且贵族内部也分出了不同的登记,表现出不同的权势:
公爵,此称号授予部落首领,为一地的统治者,仍有政治、经济、法律和权利,这些人行为往往决定很多人的命运,他们仅为名义上的归附。
侯爵,大都为边防长官,是由国家派为边境地区的长官负责数郡的统治,这些人大都出身于当地的大家族,为半独立力量,可任命当地官员。
伯爵,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如郡首,由国王任命,时间长久后也成为半独立状态。公爵的委任者也称伯爵,其权利甚大,尤其代表公爵时,常常由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成为统治者,如在英国建立安茹王朝的安茹伯爵,以及法国的香槟伯爵等。
以上三种贵族为高等贵族,均拥有大量的领土,能实行独立或者半独立的统治。
子爵,起初为高级贵族的侍从或是助手,带其处理事物和司法案件。高级贵族不在场是可独立行使其权利,到后来开始建造城堡,形成小统治中心。
男爵,大都与军队相连,以服军役为条件从国王那里领取土地奉养土地的骑士首领,一位男爵最少拥有40~50个骑士领(一个骑士领是指供养一个骑士所需的土地面积)。
贵族的特征也反映在其它各个社会生活方面。
衣食住行方面:衣服的颜色、款式均以法律规定,非贵族者不得穿金戴银,不能穿丝绒、毛皮衣服。农民只能穿黑、灰两色,贵族可以追求华美,是当时服装改革的推动者;但当时的服装上仍然有不少缺陷,如无衬衣、睡衣,且男女衣服样式区别不大。在饮食上,有限制和经济实力两种区别。如野味:孔雀、鹿肉、天鹅属于限制方面;而因为野味气味大,当时的储藏技术的落后,令得从东方而来的长途运输香料可与黄金等值,成为当时贵族的专利。在居住方面,中世纪贵族为土地贵族,他们依附土地而生,在庄园中心地带有贵族的住宅,但主人不会长住;另一处则为代表权势之地的城堡,起初是皇家特权,一般建立在山上,是易守难攻之地,一防卫性为主且代表权势,不追求舒适,内部潮湿、阴暗;城堡的作用众多,不仅是贵族家族的居住地和社交场所,也是在战乱时周围居民的避难场所。
婚姻家庭状况:中世纪贵族的婚姻为政治婚姻,贵族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后代和加强贵族家族之间的联系。一桩婚姻可结成联盟,化解矛盾。所以贵族长子更多考虑政治方面的因素,而无继承权的次子则考虑经济利益,所以当时追求寡妇就成为了一种习俗。因为中世纪无自由恋爱,婚姻都由父母、家族安排,所以虽然那个时候的妇女地位较低,但是贵妇人却是例外。她们都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而言是贤妻良母,担负相夫教子,料理家族事物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是罗曼蒂克的典型,成为骑士所追逐的对象和崇拜理想;她们所带表的是纯洁、高贵和爱情的理想。当时的贵族家庭是一个意义上扩大的家庭,包括仆人、佣人和依附者,即穷亲戚、寄养者和骑士等,如果一个人可以住入贵族家中满一年零一天,就可成为此家庭中正式成员,因而贵族城堡中事物繁多。当时的家庭是以父权制为中心,但当时的寄养制,使得子女和亲生父母的感情很淡薄。
贵族在中世纪社会中属于上层,所以各个方面都有特征,比如贵族只与贵族联系,生活习俗固定、联系固定,在封闭集团内大家共有贵族意识,并通过外部法令使其确立,使阶层固定,与其他阶层形成明显的界限。
到了中世纪的中期,贵族集团的意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贵族有意识的和自由人划分界限。成为贵族不仅仅是财产上的要求,还必须经过授封仪式,越来越严格,使得贵族只能在贵族儿女身上产生,且授封只有国王才能进行,成为贵族的条件变得日益苛刻。
其次,贵族开始更加注重谱系,其中不能有模糊之处。贵族还开始采用族徽,这一标志的起源和战争有关,当时交战的双方习惯以一特殊标记来分清敌我,后来就渐渐演变为贵族之徽。
然后,作为贵族在职业上也和其他人有严格区别,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都与战争相联系。当时的社会一般把工作类型分为作战者、祈祷者(教会)和劳动者(农民),作战是骑士、贵族的特权也是地位的象征。
最后,贵族的生活方式、观念都和其他阶层有所不同,他们崇尚忠诚、浪漫、风度。其荣誉不受玷污。
贵族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但是其中也有流动,尤其是到了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社会上成分流动的增加,中世纪晚期也开始有下曾人加入这一行列。他们有的通过婚姻方式,因为贵族集团内部男女比例失调,出现低等家族和贵族的联姻;有的是因为在皇室和贵族中服役,表现出色而受封贵族称号;还有的是经济富有者凭借经济实力而上升为贵族。同时,也出现了无土地、破落的贵族,族徽成为贫穷的象征。
‘玖’ 英国贵族的住所叫什么
城堡(英文名称:castle/fort)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公元1066年至1400年是兴建城堡的鼎盛时期,欧洲贵族为争夺土地、粮食、牲畜、人口而不断爆发战争,密集的战争导致了贵族们修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堡,来守卫自己的领地。
‘拾’ 现在还完好的英国的中世纪宫殿有哪些要附详细资料:方位,历史,图片等。
英国现在的中世纪宫殿全部在苏格兰,而且真正意义上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宫殿已经无存。保存较好的中世纪风格的宫殿列出来(超链接不能直接显示,复制到网址栏之后就可以看了,图片是斯康宫的内景):
一、斯康宫
是保存最好的了,不过经过几次改建和最初风貌一有何大不同。
着名的斯康宫被苏格兰人称作历史中心,它曾是皮克特人的首都。公元前皮克特人就来到苏格兰,比凯尔特人还早。1066年,诺曼征服此地后,苏格兰被分裂成许多小王国,其中之一就是皮克特王国。从8世纪到12世纪,苏格兰不断遭到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侵扰。已在苏格兰确立统治地位的丹麦王肯尼思一世把首府迁至斯康。这座庞大的石头城堡后来成为曼斯菲尔德伯爵的家,他的后代在此连续居住了400年。该宫殿以“斯康石”闻名苏格兰,史称“定命石”,因为继承苏格兰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贵族都要到这里来举行加冕仪式。直至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决定把这种仪式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举行。但是1306年苏格兰着名的国王罗伯特·布鲁斯仍在此举行加冕仪式。1651年,查理二世复辟,他也在斯康附近的穆特山上举行了加冕仪式。该宫殿前是一座绿荫广场,一只昂首阔步的白孔雀耸立其间。附近是一座富丽堂皇的修道院,它曾被洗劫一空,毁于一旦,但是修道院院长的邸宅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修复的修道院保持了中世纪的风貌。院内装饰华丽,歌德式的椽木家具富丽堂皇,精美的象牙塑雕和一对古老的座钟把人们带到久远的年代。斯康宫内也陈列着各式遗留下来的古瓷、银器、水晶石等古董。其中,东方瓷器和釉面瓷器在路易15时期就已存入宫中。许多世纪以来,斯康宫在各封建派系相互倾轧中濒于毁灭。1801年,威廉·阿特金逊伯爵重新修复该堡,使之成为着名的历史名胜之一。
卫星地图:http://maps.google.com/maps?ll=56.422806,-3.4358098&z=17&t=h&hl=zh-CN
二、林利斯哥宫
这座宫殿破坏比较严重了,但在英国中世纪的宫殿中算是很好了。
林利斯哥宫位于一个嵌入林利斯哥湾的海角,在M9Stirling-Edinburgh高速公路以北,是苏格兰最为宏伟的古迹之一。那个海角原本极有可能是一个岛屿,因为据估计该地过去的水位比现在要高出12米(40英尺)左右。从12世纪到16世纪末,林利斯哥宫都是皇室的居所。在1298年,英格兰爱德华一世在开赴Falkirk战场途中占领了该城堡。1301年,他回到林利斯哥宫,建造了一座新的城堡和加强了林利斯哥宫的防御工事,将当地确立为1301至1302年间战役的大本营。新建的城堡随即在农民WilliamBunnock带领的伏击中部分损毁,但它至少在1334年之前得到修复。
继Bunnock在1314年的破坏之后,大卫二世摧毁了这座英国的防御工事,并在当地兴建了一座皇家庄园(随后在1424年毁于火灾)。现存的建筑是为JamesI修建的,工程从1425年开始,在16世纪才宣告完工。
卫星地图:http://maps.google.com/maps?ll=55.978676,-3.6005347&z=18&t=h&hl=zh-CN
三、福兰克宫
建筑损毁了近一半,但是总体保存完好。
内容中文的实在找不到,只有英文的。大概是苏格兰以前的王宫,今天,它是在苏格兰国民信托服务,并作为旅游景点服务。
卫星地图:http://maps.google.com/maps?ll=56.253786,-3.2060941&z=19&t=h&hl=zh-CN
还有很多古堡,不是宫殿,网上很容易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