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大选是什么
英国大选(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国选举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的国会议员(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议院议员。国会议员最长任期为5年,但可因为解散国会而提前结束。
参选资格
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则成为首相。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或者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在缺乏多数席位的下议院中通过政府制定的法规,如其最后的数月中约翰·梅杰政府所面对的,则是非常困难。
这项制度并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种。在全国拥有20%选票的政党一样可以以得到区区数个席位而收场。这使此选举制度屡遭诟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将表现地更好的政党如自由民主党对此抨击地更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则认为现有制度使得英国政治主流之外的极端党派式微、联合政府很少出现,并且选区同其议员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Ⅱ 英国大选结果怎么样
英国大选投票结束,根据英国媒体进行的大选出口民调,现任首席特蕾莎·梅所在的保守党将获得650个议员席位中的314席(较上届选举损失了17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赢得大选,但无法获得过半数席位。这意味着英国大选可能出现事前市场预测中最糟糕的结局:悬浮议会!据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9日报道,英国工党党首科尔宾表示,“是时候了,特雷莎•梅该让为给工党了。”
路透社报道,沃特森在自己的选区胜选后说:“我们还不知道这场选举的最后结果,现在还言之过早,但看来是对特雷莎•梅非常、非常不利的结果。
Ⅲ 英国大选将会导致英国脱欧的前景难料
据报道,英国官方9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8日举行的议会下院选举中,执政党保守党虽然获得最多议席,截至目前,英国选举部门已统计出650个议席中649个席位的结果。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获得318席,未达到过半数所需的326席。最大反对党工党获得261席。
欧盟预算委员京特·厄廷格9日表示,英国大选结果将使“脱欧”谈判更加困难,一个在国内处于弱势地位的谈判伙伴可能导致谈判向对双方都不利的方向发展。
Ⅳ 英国大选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尽管近日来伦敦恐袭阴影尚未消散,但箭在弦上的英国大选仍在本周四按计划举行。本次大选投票时间定为当地时间6月8日早7点至晚10点(北京时间8日14点至9日凌晨5点),预计最终选举结果将在北京时间9日白天揭晓。那么本次大选的影响有哪些呢?
国际关系
英国大选结果或许会影响英国与其最密切盟友之间的关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梅是首位与特朗普在白宫会晤的外国领导人,两人之间的关系自那时以来一直密切。与此同时,在脱欧问题上,英国与欧盟其他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相比之下,科本最近几天公开反对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在特朗普发推文抨击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后,科本也为萨迪克·汗辩护。如果投票结果对梅不利,上述关系可能重新出现调整。英国在脱欧方面的下一步举措或许也会对居住在英国的300多万欧盟公民产生重要影响。
Ⅳ 英国大选的介绍
英国大选(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国选举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的国会议员(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议院议员。国会议员最长任期为5年,但可因为解散国会而提前结束。2015年5月,英国国会下议院将举行第56次选举,这将是英国数十年来悬念最大的一次选举,选举结果将决定着英国的未来。此次大选将于当地时间7日7时到22时举行,大部分投票结果于5月8日3时到5时出炉。具有投票资格的选民约为4800万人,预估投票率65%到70%。
Ⅵ 英国首相宣布将提前进行大选,此举会对其政坛带来什么影响
对处于脱欧关键期的英国来说,首相特蕾莎·梅宣布提前举行大选无疑是出于意料的消息,但从其做出这一决定的时间点来看,是利用脱欧这个借口推动提前大选的进行,让自己的执政地位更加稳固,毕竟现在这个首相充其量是个过渡性质的,既不是民众选举的首相,也不是议会议员选举的首相,这种尴尬的地位导致特蕾莎·梅必须要扔出提前大选这枚“政治炸弹”来增加自己执政的合法性。在英国这样的民主化国家,只有全民选举的首相才具备合法地位,这就使得现任首相有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虽然也是通过完整的流程才执掌首相大权,但没有经过大选也是一大短板。
但有个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虽然表面来看保守党会在提前举行的大选中有着较大胜算,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大选的提前举行,无异于一场政治赌博,其所潜在的失败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在这方面的例子是非常明显的,前任首相卡梅伦发动的脱欧公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正是因为信心满满的以为不会通过,才盲目的做出了这一决定,结果豪赌失败而无奈下台,这一点对特蕾莎·梅来说也是需要引以为戒的。
Ⅶ 英国大选的选举结果
请注意英国在1832年之前有极其苛刻的大选选举权,直到1918年才有全民选举(男性21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以下为1918年至今的大选结果 选举 日期 首相 党派 席位多数 1918年英国大选 1918年12月14日 大卫·劳合·乔治 自由党(联合政府) 238 1922年英国大选 1922年11月15日 安德鲁·伯纳尔·劳 保守党 74 1923年英国大选 1923年12月6日 拉姆齐·麦克唐纳 工党 −96 1924年英国大选 1924年10月29日 斯坦利·鲍德温 保守党 210 1929年英国大选 1929年5月30日 拉姆齐·麦克唐纳 工党 −42 1931年英国大选 1931年10月27日 拉姆齐·麦克唐纳 国民工党(国民政府) 492 1935年英国大选 1935年11月14日 斯坦利·鲍德温 保守党(国民政府) 242 1945年英国大选 1945年7月5日 克莱门特·艾德礼 工党 146 1950年英国大选 1950年2月23日 克莱门特·艾德礼 工党 5 1951年英国大选 1951年10月25日 温斯顿·丘吉尔 保守党 17 1955年英国大选 1955年5月26日 安东尼·艾登 保守党 54 1959年英国大选 1959年10月8日 哈罗德·麦美伦 保守党 100 1964年英国大选 1964年10月15日 哈罗德·威尔逊 工党 5 1966年英国大选 1966年3月21日 哈罗德·威尔逊 工党 96 1970年英国大选 1970年6月18日 爱德华·希思 保守党 31 1974年2月英国大选 1974年2月28日 哈罗德·威尔逊 工党 −33 1974年10月英国大选 1974年10月10日 哈罗德·威尔逊 工党 3 1979年英国大选 1979年5月3日 玛格利特·撒切尔 保守党 43 1983年英国大选 1983年6月9日 玛格利特·撒切尔 保守党 144 1987年英国大选 1987年6月11日 玛格利特·撒切尔 保守党 102 1992年英国大选 1992年4月9日 约翰·梅杰 保守党 21 1997年英国大选 1997年5月1日 托尼·布莱尔 工党 179 2001年英国大选 2001年6月7日 托尼·布莱尔 工党 167 2005年英国大选 2005年5月5日 托尼·布莱尔 工党 66 2010年英国大选 2010年5月6日 大衞·卡梅伦 保守党(联合政府) -20 注意:负的席位多数意味着那次大选之后会出现僵局国会(Hung parliament)或少数派国会,即无任何党派占绝对多数的国会。比如1929年的大选,工党所取得的席位比绝对多数席位少42个,因此它的席位多数为负42。
Ⅷ 英国大选对英镑有什么影响
随着英国大选日渐近,最新民调也引起外汇市场的波动,据YouGov预测模型,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所在的保守党在议会取得的330席可能有20席不保,而对手工党却有可能增加近30席。民调结果也进一步暗示即将到来的英国大选将十分激烈,提前大选并不是那么顺利,英镑多头在得知此消息后备受打击。
其实在2016年6月英国决定退欧公投之后,英镑出现暴跌情况。不过由于近期英国经济数据的良好表现,英镑也随之上升,并且投资者也预计英国首相May能够胜选的结果,从而增强首相对英国脱欧谈判的信心。但万万没有想到,在英国曼彻斯特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特蕾莎·梅的支持率就开始大降,这不得不令人忧虑。
显然,最新的民调结果动摇了投资者对英国首相在大选中胜利的信心,银行信息港分析师认为,在6月8日的英国大选之前,英镑将继续挣扎,投资者神经还将紧绷着,直到英国大选的因素消除。
Ⅸ 介绍英国大选
英国大选(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国选举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的国会议员(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议院议员。国会议员最长任期为5年,但可因为解散国会而提前结束。
选举候选人大部分为某政党的成员,他们的竞选目标是赢得英国地域上的某选区。2001年上届大选一共有659个选区,或者称下议院有659个席位,即有659位议员。在2005年5月5日的大选中,英国则有较少的646个席位以供各候选人竞争。大多数英国选民根据候选人的党派,而不是其个人品质或主张来进行投票选择。
大选必须在每次国会任期开始之前举行。国会最长的任期为5年,前后两次大选的间隔应超过竞选活动和新国会组建的时间之合(通常为5至8周)。实际的大选可在5年任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举行。5年任期从大选之后的第一次国会会议开始计算。大选时间的选择在于在任首相的决断。此项决定通常具有政治性目的,即如果政府广受好评,它通常在掌权约4年之后“要求”举行大选,以达到掌权时间的最大化。
首相请求君主使用皇家公告的方式(Royal Proclamation)解散国会。公告同时要求公布各个选区请求大选的正式大选文书(Writs of Election)。大选将在公告发布之日起17个工作日之后进行。
从1935年起,每届大选都在周四举行。1945年至2001年的16次大选中,在10月举行的有4次,6月也有4次,5月有3次,2月有2次。
英国内阁将在大选之前强制隔离。在大约6周的时间里,政府各部门不允许同公众就任何新的或有争议的政府动议(如改革动议、行政和立法变化等等)进行交流。
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则成为首相。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或者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在缺乏多数席位的下议院中通过政府制定的法规,如其最后的数月中约翰·梅杰政府所面对的,则是非常困难。
这项制度并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种。在全国拥有20%选票的政党一样可以以得到区区数个席位而收场。这使此选举制度屡遭诟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将表现地更好的政党如自由民主党对此抨击地更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则认为现有制度使得英国政治主流之外的极端党派式微、联合政府很少出现,并且选区同其议员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Ⅹ 英国大选为什么对英镑会有影响
作为去年的市场风险中心之一,英国的经济问题也成为了欧洲关注的焦点。英镑作为英国经济前景主题之一,近期,英镑的走弱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令家庭实际收入受到威胁,从而使得此前受到消费者支出支撑的英国经济增长预期受损。而英镑的价值目前则被政治风险所驱动。(推荐阅读:特朗普真要放弃美元吗?)
去年的退欧公投、特蕾莎梅在去年10月份的讲话以及此次其宣布英国将在6月份提前大选都对英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海外的政治局势——从法国大选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动向——也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那么英国大选对英镑意味着什么呢?英镑之后的走向如何?《英国电讯报》周二(4月24日)撰文对此作出了分析。
上周,英国首相梅宣布将提前举行大选令英镑兑美元飙升了大约1%,英镑一举由去年10月份以来的低迷中振奋起来。但除此之外,英镑仍旧处于弱势,相对12个月之前,英镑兑美元和英镑兑欧元分别降低了12%和10%。
英镑下跌的源头在于:一则是市场要接受英国将要退出欧盟的震动性事实,预期英国经济将在退欧后放缓,且对于资金的吸引力降低;另外,市场认为退欧将令英国出口更加昂贵和困难,需要英镑下跌来弥补这一成本;第三个可能的因素是,不确定性意味着投资者只是不知道英国是否将成为好的选择,从而令持有英镑的必要性受到质疑,因此英镑的下跌意即对于国际买家而言英镑资产价格的下跌。
尽管如此,市场仍然欢迎英国提前举行大选的决定,因为保守党更多的优势议席将给予英国首相梅在与欧盟进行谈判时更大的权力,令英国退欧的进程更具确定性。因此如果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外汇市场就将剧烈波动。
英国大选对欧洲大陆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影响,欧盟领导人作为退欧谈判的另一方有他们自己的大选需要担忧,所以若退欧谈判形势艰难,也将导致汇市的波涛汹涌。
对于英镑的水平,没有客观的“适合”位置,但这并不是说在不同的位置没有赢家和输家。
目前的赢家是英国的出口商,他们的产品价值在换算成英镑时突然增加了10%-15%。他们可以减价以增强竞争力,或直接赚取更多利润。已经有官方数据表明,英国制造商的营业额上升,调查显示该行业产量上升以满足额外的需求,当然全球经济的复苏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然而,相对的,英国进口商也就成为输家。英国的零售商也由此受损,通胀上升了2.3%,增速已经有赶超薪资增长之势,从而威胁到英国家庭生活水平的上升,进而拖累英国整体经济。
同时,对于海外员工来说,英国作为工作地的吸引力也因英镑的下跌而下降。
要分析英镑之后的走势,只是英国国内的形势还不足以为论。
作为货币,英镑并非孤立,而是与多种货币相关联。比如欧元在法国首轮大选结束后的飙升就抹平了此前英国宣布提前大选后英镑兑欧元的优势。市场因中间派马克龙进入第二轮而如释重负,民调显示他将最终获胜,这令外界对他的竞争对手——反欧元的国民阵线领袖勒庞或将成为下一任法国总统的担忧减缓。英镑兑欧元由此下跌了超过1%。
欧元区内的此类政治事件都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举例来说,如果面临危机的希腊退出欧元区,而欧元区其它部分继续保持完整,欧元就会上升。
除了货币,其它的相关因素也会影响汇率。利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元作为目前较为强劲的货币,就可能随着美联储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而继续升值。市场预期今年内美联储可能会加息三次。而若如此,英镑兑美元和欧元兑美元都会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