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内战为什么与英国有关
1,美国南方的大种植园经济和本国北方的工业联系倒不多,反而是英国的棉花,蓝靛和烟草及粮食的主要原料供应地,是被纳入英国主导的经济体系中。所以到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英国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当然要明里暗里第支持南方邦联。
2,北美独立战争后,英国一直不甘心,后来1812-1815年美英战争,英国依然没有得手。到了19实际60年代,后起的美国已经展现了自己的发展前景。英国为了遏制美国当然希望美国分裂,所以要支持美国南方。
B. 美国内战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美国内战的主要原因是南北方不断激化的利益冲突。美国独立以后,特别是在扩张领土的过程中,北方工商业资本主义和南部种植园经济沿着不同的经济道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南北矛盾越来越尖锐。双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西部新拓展土地的争夺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双方对西部土地的争夺除了经济原因还在于希望由此增加自己在国会的议席,进而影响联邦政府的政策,同时,南方奴隶主采用奴隶制方式,占用了大批劳动力,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却需要大量廉价的“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到19世纪中期,南北矛盾集中表现在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矛盾的不断激化,导致了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使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赶上和超过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
C. 美国独立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内战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封建残余的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和代役税,契约奴制也基本上废除。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正如列宁所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土地问题,也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朝着两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D. 美国内战是指什么
美国内战指美国北部诸州同发动叛乱的南部各蓄奴州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北部同奴隶制度的南部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激化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
1860年,反对奴隶制度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意味着奴隶主势力很强的民主党要在全国范围内失去政权。为回击林肯的当选,奴隶主们宣布南部各蓄奴州退出联邦,并开始准备内战,以图保住其权力。1861年2月,“南部同盟”成立,美国34个州中,有11个州参加。1861年4月,“同盟”的军队举行叛乱,占领了南部的许多要塞和兵工厂,当时,联邦的大部分武器和弹药都集中在南部。只有南卡罗来纳州的萨姆特要塞,对叛乱分子进行了两天的抵抗,但亦于4月14日投降。1861年4月15日,林肯总统宣布南部诸州举行叛乱。南北之间的内战遂告爆发。南部叛乱分子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要维护奴隶制的社会制度。
战争伊始,北部资产阶级就认为恢复联邦和防止奴隶制向新的地区扩展是其基本任务。北部各州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远比南部各州优越。北部23个州的人口达2200万,南部11个州的人口仅900万,其中400万是黑奴。美国全部工业企业的86%,军工生产的97%,国家银行资本的80%以上,均集中在北部。全长5万公里的铁路线,有3.5万公里在北部各州。战时,北部应征入伍者达270万人,而南部是110万人。北军舰队1861年拥有舰只90艘,到1865年增至700艘。双方军队的体制完全一样,都编有步兵师,每师辖3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团辖10个连,每连编制81~100人。每2~3个师组编为1个军,几个军组编为一个军团。
内战初期,军事优势在预先对战争有所准备的南部诸州一方。1861年初,还在林肯就任总统之前,在前总统布坎南政府的协助下,南部积聚了大量武器装备。南军拥有许多有经验的指挥官,因为在美国军队指挥官传统上都是由南部各州的代表补充。美国正规军的许多军官,包括后来成为南军总司令的李将军在内,内战一爆发便倒向“南部同盟”方面。南军官兵的军事素质也比北军官兵好得多。但南部奴隶主的优势是暂时的。他们的战争计划是冒险的,是建立在依靠突然性和大不列颠、法国援助的基础上的。他们计划迅速控制密苏里、田纳西、弗吉尼亚3个州,接着打击华盛顿,从而胜利地结束战争。北军的战争计划具有消极防御的性质,在完成军队的组建和进攻准备之前,他们仅限于防御和局部打击敌人。
战争第一阶段的特点是林肯政府的行动不果断,这是因为北部资产阶级对南部奴隶主的态度动摇不定,反映了他们想用妥协的办法解决冲突和不允许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1861年,主要战争行动在华盛顿、里士满方向展开。7月中旬,3.5万人的北军在麦克道尔将军指挥下进入弗吉尼亚州并到达布尔河。与此同时,3.1万人的南军在博雷加德将军指挥下也逼近河区。7月21日,南北两军在布尔河沿岸的马纳萨斯进行了首次大会战,结果北军败北,向华盛顿溃退。然而,南军未能乘胜追击麦克道尔部队。马纳萨斯的失败迫使林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扩编和加强部队,动用北方经济资源,清除军队和政府机构内暗藏的拥护叛乱的分子,构筑防御工事等。制定了新的战略计划,计划规定用陆、海军兵力构成一个针对南部诸州的包围圈,并使之逐渐缩小,直至把叛乱彻底镇压下去。该计划是建立在已经过时的警戒线战略基础上的,它遭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尖锐批评。
1862年,北军在次要方向取得了一些胜利。4月间,巴特勒将军的军团在海军的支援下从密西西比河口登陆并占领了新奥尔良。格兰特将军的军团从北部沿密西西比河顺利进攻。北部海军封锁了“同盟”的海岸和一些最大的港口,切断了“同盟”与向其提供军援的英法两国的联系。但是,在主要方向——东线,获胜的却是南军。在无能的麦克累伦将军指挥下的10万北军,企图打败南军和占领里士满的尝试未获成功。6月26日至7月2日,北军在契卡霍米尼河同8万南军的会战中失败,并撤至华盛顿。1862年9月,南军李将军企图攻占华盛顿,但在取得初步战绩之后,未能在9月16~17日的安提塔姆附近的会战中取胜,而被迫撤到波托马克河对岸。12月11~13日,北军胡克将军的波托马克河军团在弗雷德里克斯堡附近战败,因此,北军向里士满发动新的进攻的企图亦未成功。1862年6~11月间,杰克逊和司徒雷登的南军骑兵曾数次从后方袭击敌军,但亦未能奏效。
前线迭次失利和华盛顿有陷落的危险使北部的社会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要求林肯宣布对奴隶主进行全民战争,无情地惩治卖国贼和叛徒。国会迫于人民的压力,于1862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过渡到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颁布了没收叛乱分子财产的法案,清洗军队,委派林肯的忠诚拥护者到关键的指挥岗位任职。具有特殊意义的是1862年5月20日通过的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有权获得一块土地,同时还确定了发展农业的资本主义道路。林肯发表的关于解放南部叛乱诸州黑奴的宣言,也同样具有特殊意义。奴隶虽然不需交付赎金便获得解放,但却没有得到土地。
战争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国内的政治生活和联邦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北部各州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高涨,军队得到了新编部队的补充,约有19万黑人入伍,25万黑人在后方部队中服务。政府在战斗中组建和使用了黑人部队。南部后方爆发了多次起义,黑奴在起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北军中参加战斗的有许多侨居美国的欧洲革命者和国际部队:意大利“加里波第卫队”、“波兰军团”、爱尔兰“不死鸟联队”,以及以图尔恰尼诺夫将军为首的俄罗斯志愿军。美国北部人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得到了欧洲劳动人民和所有进步人士的支持。英国工人阶级极力反对大不列颠和法国统治集团策划的向参加“同盟”的各州提供武装援助的计划。俄国立场对阻止上述计划的实行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俄国基于对当时国际舞台上各种势力分布状况不容破坏的关注,这包括维护美国的统一在内,因此,它反对外国干涉南北之间的战争。1863年,俄国海军的两支分舰队到达纽约和旧金山,受到当局和居民的热烈欢迎。这两支分舰队留在美国,有助于联邦国际地位的巩固。
1863年上半年,战争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南军手中。5月2~4日,他们在昌斯洛斯维尔附近的会战中击败了北军。但是,战局很快发生了转折。南军1863年6月在弗吉尼亚州的攻势到7月1~3日终止,结果是李将军7.5万人的军团在葛底斯堡附近与米德将军的8.5万北军进行的遭遇战中,遭到惨败。完全有理由认为这场会战是美国内战之顶点。7月4日,格兰特将军指挥的北军攻占了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维克斯堡要塞。密西西比河全线被掌握在北军手中,至此,“同盟”的领土被分成两半。
到1864年4月前夕,在被任命为北军总司令的格兰特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了一个新的战略计划。该计划规定实施3次主要打击:米德将军12.2万人的波托马克河军团由北向南进攻,任务是歼灭李将军军团的主力并攻下里士满;薛尔曼将军10万人的军团的任务是由西向东进攻,从南面绕过阿勒格尼山脉,控制佐治亚州的南方主要经济区,继而前出到大西洋,然后从南面打击约翰斯顿将军军团的主力;巴特勒将军3.6万人的军团则由东部向里士满进攻。
联邦部队的进攻于1864年5月初开始。薛尔曼将军军团“向海洋进军”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此举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62年就已提出的占领佐治亚并肢解“同盟”的计划是相符的。薛尔曼的部队在挫败南军抵抗的同时,于9月2日攻下亚特兰大,于12月21日占领萨凡纳,抵达大西洋沿岸。接着,薛尔曼挥师北上,攻占了哥伦比亚并插到李军团主力的后方,使李军陷入绝境。1865年春,联邦部队在格兰特指挥下再次发动进攻,于4月3日占领里士满。南军向东南方向溃退,但被格兰特追上并包围。4月9日;李军团在阿波马托克斯附近投降。到6月2日前,南军其余部队均停止了抵抗。
1865年4月14日,林肯总统被演员布斯行刺身死,兇手布斯是奴隶主和北部反动势力的奸细。持续了4年之久的战争以奴隶主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这是一场牺牲惨重的战争。双方约有61.8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北部损失36万人,南部损失25.8万人,双方军队的伤残者约100万人。
战争过程中,军事学术得到了发展。这场战争的特点是规模大、目的性强、参战部队数量庞大。北部转而采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使军事行动变得积极主动。双方都使用了庞大的骑兵集团,骑兵经常深入敌后进行袭击。这个时期出现了每分钟发射175发卡宾枪子弹的霰弹枪。使用经过改进的、有膛线的火器,使以纵队形式进攻的部队伤亡惨重,从而导致了散兵线战术的自然产生。阵地战方式和野战工程构筑有了很大的发展,步兵的近迫作业得到广泛运用。为了突破由工程掩体和障碍物加固的防线,运用了炮火准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装甲列车、海上和内河汽船。使用了电报,可以更有效地远距离指挥部队。在海上战斗中,封锁海岸及最重要港口的方法得到广泛采用。战争过程中,装甲舰队迅速发展起来,开始建造装甲炮舰,这些炮舰配备有安装在旋转式炮塔上的、后装弹的线膛炮。
这场战争标志着北部进步力量战胜了南部奴隶制度,使黑奴获得了社会解放。
E. 英国干涉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一直对美国独立耿耿于怀的英国人找到了干涉美国内政的机会。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人暗中支持南方分裂势力,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不得不向美国赔偿了1550万美元的巨款。
南北战争爆发后,由于以种植园经济为基础的南方邦联政府无法与拥有强大工业经济的北方政府相抗衡,南方迫切希望能够获得外国的承认,在外国的帮助下取得战争的胜利。英国人则希望借战争削弱美国的实力。于是英国人与南方一拍即合。
1861年10月,南方派特使来到古巴的哈瓦那,与英国人秘密协商由英国派船支援南方作战一事。会谈中,英国拒绝了直接派兵参战的要求,但同意为南方建造军舰。此后,南方先后从英国购买了"佛罗里达"号、"亚拉巴马"号和"谢南多亚"号装甲舰。这些战舰活跃在北方的海上航线上,大肆掠夺北方商船,企图从海上切断北方的贸易航线,成为北方政府的心腹大患。
1862年8月,"亚拉巴马"号从英国利物浦港出发,驶向北美海域。出海后,"亚拉巴马"号几乎是逢船必抢。1863年1月,"亚拉巴马"号开进墨西哥湾,击沉了北方炮艇"哈特雷斯"号。此后,"亚拉巴马"号在加勒比海、南大西洋、印度洋、中国南海等海域到处活动,共截获了68艘北方船只,造成经济损失650多万美元。北方商船闻风色变,纷纷逃离上述海域。
为消灭"亚拉巴马"号,北军派大量军舰前往世界各主要航道进行搜索,却始终不见"亚拉巴马"号的踪影。1864年6月,"亚拉巴马"号进入法国瑟堡港整修。美驻法领事迅速将消息传回国内。几天后,北军战舰"基萨奇"号在瑟堡港外突袭"亚拉巴马"号,由于"亚拉巴马"号还没来得及进行补给,船上的火药和弹丸已经失效和生锈,结果战斗一开始"亚拉巴马"号就落在下风,经过一个小激战,"亚拉巴马"号船身多处中弹,最终葬身大海。"亚拉巴马"号被击沉后,英国又向南方提供了"谢南多亚"号装甲舰,该舰继续进行海上破袭战,共捕获北方船只36艘,使北方的海上航运遭到重创。
战后,美国政府终于能腾出手来收拾英国人。当时,许多被英制战舰掠夺过的美国船主和货主纷纷提出赔偿要求,总额高达1500多万美元。但英国政府拒绝承担责任,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两国报纸也展开了一场舆论大战。
1869年,南北战争中的北军统帅格兰特出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的态度日趋强硬。美国政府以英国支持南方打内战,使南北战争的时间延长一倍,导致美国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为由,向英国正式提出赔偿要求。格兰特强调:"‘亚拉巴马’号的赔偿要求是美国与其他国家存在的唯一严峻问题。"更有美国议员提出,英国不仅要赔偿战争的直接损失,还要赔偿间接损失,并要求英国割让加拿大殖民地给美国作为补偿。1872年9月,由瑞士、意大利和巴西等国组成的国际法庭做出最终裁决:英国应向美国赔偿1550万美元,以补偿英制军舰在南北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英国插手别国内战的可耻行为终于得到了应有惩罚。
独立战争后美国虽然独立了,但因为实行联邦制,所以整个国家还是比较松散。
渐渐地分裂为南北两个经济体,北方实行大工业,南方为种植园经济。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南方的种植园经济不仅为他提供了原材料购买市场而且提供了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因此英国支持南方,同时不希望北方强大起来与他竞争。
另一方面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却无法获得国内市场和原材料,因此希望能通过废除黑奴的方法改变南方的种植园经济。
最后双方的矛盾无可调和的时候,爆发了南北战争。
英国在南北战中中支持南方,北方获得了与英国为敌的法国的支持。最后因为人心向背和实力的绝对优势,北方获胜。
F. 1861美国内战爆发英发阴谋制造两个美国的原因是什么为何造到失败
是说英国阴谋制造两个美国吗?
因为一个崛起强大的美国不合乎英国利益。自己越大越完整越强越好,而别国越是分裂内战越好。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不论哪个阶级上台是一样的。中国倒是蠢过一段时间,比如对越南。
美国本为英国殖民地,它叛出英国,又因为它本来是英国国内的政治犯被流放到当时的北美先后建成的13个英国殖民地劳动开拓的,当是废物利用罢,也利于英国国内减少太过于血腥的对政治犯的镇压,而同时,当时,从1600年到1861年,英国国内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和发展时,有很多破产和失业的农民和工人,或因为生产相对过剩而形成的剩余劳动力,这些人在英国国内流浪与反对英国政府对英国不利,对这些人采取了殖民北美殖民地的办法给他们活路,当时北美正缺劳动力,无论是农业和工业。美国独立后,这种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及其它地方的失业人员或穷人或破产者与寻求发展新机会的人或政治犯向北美移民的趋势仍在持续并随着美国后来的发展而加大。
而北美殖民地在流放来的英国清教徒的政治组织和穷困失业移民来的带有先进生产力的工人和农民、技师的开发下,迅速发展,政治和经济上自成一体,形成自己特色的美利坚文化和民族意识,与英国越来越区别和分离,加上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是做殖民地对待,不是当本土对待,经济上对北美13殖民地推行不利于它们的片面经济即只许它们从事提供廉价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生产,为英国服务,还向这些地方倾销滞销的产品,破坏这些地方的经济,直接损害北美13殖民地上层农场主工商业者和工场主的利益,也损害着平民的利益。同时,英国又对这些地方派任总督,政治上是殖民统治,当地人没有政治权利来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这造成北美13殖民地从英国独立出来。
而独立后的美国,大量移民涌入,政治经济体制先进,移民带来了成熟的劳动力和技术,更高层的科技人员带来了新的科技,工业革命的升级换代带来的欧洲产业转移和资本转移与新工业革命的及时跟上带来的高起点发展,美国又有广阔的有断开拓的国土和其上的资源,当时欧洲列强正忙于欧洲大陆上的争霸战争与对拉美革命的镇压等,这不但使美国可以在谋求领土扩张上更为便利,也使美国能在对美国发展壮大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利用列强间的利害冲突从中谋取政治经济利益,有宽松的国际环境不受太多压制地发展经济内政军事等,于是,美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新的迅速崛起的强国。
这对英国的全球殖民霸业是不利的,美国成为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和挑战者。英国在先后应付了法国拿破仑帝国与新兴的德国、老牌的俄国等的威胁和挑战,及缓和了同时期国内因为资本生产关系造成的阶级矛盾和冲突后,面对美国乘着国际形势的有利而发展壮大形成的对其不利的政治经济形势,就要采取对策。
美国国内南北方政治经济上的差异和矛盾,是英国可以利用的。这比英国直接去打要有利得多,何况直接打,对于英国要控制全球殖民体系同时应对法国德国等欧洲列强的挑战的情况下,也没有太多力量可以投入打美国。
美国南部的使用黑奴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是给英国等发达工业国提供工业原料和初级工业产品的,在经济利益上与英国有着直接利害关系,从而与英国关系更密切。而美国北部是本土壮大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体系,与英国是竞争关系,当时的英国在工业科技先进和原料来自其殖民地从而低廉并占有广大殖民地工业品市场的优势下,经济和政治上对美国是压制性的竞争优势,这对北方与尤其不利。因则当时美国北方诸州是对英国反感和敌对的,这与南方的对英友好合作是不同的。而美国南方原料和工业初级品以较高的价格卖给能出更高价的英国却不卖给美国北方造成对美国北方工业发展不利,则造成美国南北矛盾加深。而美国南部则联络英国抵制美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压力和制裁。
美国南北方的政治经济矛盾和敌对在英国推波助澜下,越演越烈,当北方和南方在西进扩张新的土地上实行怎样的政治经济政策从而造成北南双方统治层和平民在利益分配上冲突加剧时,北方人林肯,带有废奴倾向的政治家上台执政,实行的政策偏向北方,让南方感到危机来临,不能再容忍,不如让美国南方独立建国,更能维护南方利益,且有英国说做它们的后援。于是南方宣布独立,美国内战爆发。
美国北方的完整工业体系让它们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经济实力比南方强得多,更先进的资本主义政治组织让它们在国家组织和战争动员与组织上更为有力,也更经得起持久作战。而美国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工业产品和战争物资要依赖英国,战争对经济的破坏也比北方受到的破坏更大,更经不起持久作战。南方黑奴占人口多数,白人人口不多,而北方人口众多,南方的黑奴其中大部不愿为南方卖命,使南方人力更乏。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南方终究不能依靠英国的有限支援,在力量不如北方的情况下长久作战取得胜利。失败是必然的。
G. 为什么可以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内战
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英属殖民地(也就是立国后的美国)对于宗主国英国的反叛,属于英属联邦内部的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所以可以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内战。
H. 简述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过程
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战斗力量是广大工人、农民和黑人;
北方资产阶级要求提高关税,南方种植园主主张降低关税;
北方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南方主张扩充奴隶数量;
南方主张把奴隶制度扩展到西部新开辟的土地上,北方坚决反对;
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过程:
林肯总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接着挑起战争;
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节节失利;
战局的转折;
为扭转战局,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3年,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北方军队获胜,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战争的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拓展资料:
美国内战意义: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取消了,黑A.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它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内战爆发根本原因: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黑人奴隶的存废问题。
I. 为什么可以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内战
美国的独立战争,是在南北两个区域势力中展开的。南方的势力代表了英国老牌资本家,最终被打败了,获得胜利的北方势力,于是宣布美国脱离英联邦独立。
虽然最终的结果是脱离英联邦,但是战争确实只在美国内部进行,所以,应该说实际上是一场内战。
J. 概述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的原因、结果和意义。
原因:1,文化冲突。北方工业化发展
带来的机械化
工业经济,跟南方
的
集体农场的
手工业作坊式
农业经济,两种经济方式的冲突,内战将决定美国是
走向农业还是工业化国家
2,资本冲突。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力跟技术人才,南方需要大量廉价人力资源,人数众多的黑人奴隶就成了双方争夺的经济原因。南方有北方经济工业化需要的充足资源跟廉价的黑人劳力,土地肥沃,而北方却有南方种植园需要的大量闲置土地
3,政治冲突。美国是联邦制,各个州有独立于美利坚联邦的权利,并且联邦在各个州权利权威几乎等于无,美国就是一个松散的无数小城邦国家,维护联邦完整是第一要务,并且北美洲土地辽阔资源丰富被英法等列强垂涎。无论南方邦联还是北方联邦,无能力统一联邦,则美国将会被列强瓜分为一大堆弱小的邦国,所以南北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结果:经历无数次大会战,北方军队在
先进的工业化体系下,枪支
弹药充足,连发枪
速射枪
跟散兵战术
战地救护等等
发展迅速,南方军队依靠农业经济无法支撑。最后南北双方调和,战争结束
请注意,南北战争没有所谓的胜利者跟是失败者之说,因为都是美国人。并且
是人类历史唯一一场没有后遗症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南军还是带枪回家继续种地,北方也无条件释放了所有南军俘虏。各个州得到保留,每个州的武力没有被整改编组,官员没有被审判,北方投入巨资对南方进行重建,尽管有腐败现象发生,但总体来说,内战后不到10年,南北双方对立就宣告结束了
特别注意,黑人奴隶在战争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迅速加入北方军队并瞬间扩充几万兵力也仅仅是在数字上看着吓人,黑人在战争中的表现,着实一般
意义:南北战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经济是无法战胜工业经济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标准。并且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统一,并以两党竞争的方法收编南方政党,总统制
跟
选举制在战争中得到加强,一举奠定了美国几百年的稳定政治局面。战争也使得美国走向彻彻底底的工业化自由资本主义,使得短短几十年就迅速崛起,在一战前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才有了今天强大的美国。并且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几百万黑奴获得自由,这是在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