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新航母的无索电磁拦降是怎么实现的
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强国不可缺少的海上国之重器,每个国家都努力发展新技术运用与本国的航空母舰之上,如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的部分航空母舰就可以在机库放出战机。现代,在建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运用了诸多新技术,包括电磁弹射电磁拦阻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电磁拦阻技术。
② 飞机是怎样在航母上降落的
飞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尤其是在夜间或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是难度最大的飞行技巧了。以美国航空母舰为例子,降落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回归的飞机要进入环绕母舰的环型航线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几乎失速的地步。飞行员将放下起落架、襟翼与空气减速板,将捕捉钩伸出,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
在航空母舰的后部有4条拦截索。降落的飞行员必须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他应该挂上第三条,假如他挂上前两条,那么他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他挂上最后一条,那么他的下降角度太陡。当飞机达到平衡时,在拦截索阻力的作用下,使飞机动能迅速下降,最多前冲60米至90米就能完全停滞下来。
美国航空母舰的拦截索缓冲器可使30吨重的舰载机以140节的速度着舰后滑跑915米停止。舰载机停下后,拦截索自动复位,迎接下一架着舰机的到来。
1952年,英国海军中校格特哈特从女秘书对着镜子搽口红的动作中得到启发,设计出早期助降镜。它是一面大曲率反射镜,设在舰尾灯处,光射向镜面再反射到空中,给飞行员提供一个光下降坡面,飞行员沿着坡面在镜中位置修正误差,直至安全降落。
③ 战机是如何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的
?
1945年12月3日,英国“吸血鬼-I型”战斗机实现了喷气式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的首次起降。那么,战机是如何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的?
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机在航空母舰上主要有两种起飞方式,即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
航空母舰上的调度员引导战机对准弹射轨道???
一架战机被弹射器弹射升空的瞬间。另一架战机正在弹射轨道起点等待起飞,注意飞机后面的偏流板已竖起
弹射起飞必须在有弹射器的航空母舰上进行。弹射起飞时,准备起飞的舰载机要预先将平尾上偏,襟翼下偏。接着飞机滑行进入弹射位置,将安装在前起落架上的弹射拉杆连接到弹射器拖曳装置上,并使飞机固定在弹射器动力冲程的初始端。飞行员把油门加到起飞位置,弹射器工作。当牵制杆上的释放部件的载荷达到释放值时,飞机被释放,开始弹射加速滑行。滑行到弹射器冲程末端,达到起飞离舰速度,飞机自动脱离弹射器飞离航空母舰。整个弹射过程不超过2.5秒。弹射起飞时的过载是很高的,可以达到5.5倍重力加速度,这要求飞机和飞行员都足够强壮才行。
舰载机在没有弹射器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方式是滑跃起飞。滑跃起飞时,飞行员先握紧刹车把手并将油门加到最大,然后松开刹车把手,飞机以最大推力加速滑行。飞行甲板终端的一块上翘斜板,会在飞机离舰前的瞬间,为其提供一个向上的动量,以避免飞机达到平飞速度之前坠入海中。甲板上翘的角度越大,滑跑距离越短,但对飞机发动机、飞机结构强度的要求也越高。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甲板的上翘角度为12°左右,英国“无敌号”航空母舰甲板最初的上翘角度为7°,后改为12°。目前大部分滑跃甲板的上翘角在12°~15°之间。理论计算表明,采用滑跃起飞,在同等重量、同等推重比的情况下,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比采用普通跑道可缩短50﹪左右。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起飞跑道有左右两条,交于舰艏,设有3个起飞点,左跑道两个,起飞距离既可为195米,也可为105米。舰载机离舰后即转入舰艏前方飞行,飞机重心的运动轨迹呈“凹”字形,即先下沉后上升。在此过程中,飞行员要不断向后拉驾驶杆,使飞机由下沉转入上升。
正准备降落到航空母舰甲板上的战机,注意尾部的着舰钩已经放下
不论什么航空母舰,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方式大同小异。舰载机归航后,先进入围绕航空母舰的环型航线,逐渐降低飞行的高度和速度。降落条件成熟时,舰载机先沿斜甲板延长线进入着舰航线,随后飞行员放下起落架、襟翼与减速板,伸出尾钩,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降速率,准备降落。降落时一般落在斜甲板上。由于斜甲板与起飞甲板之间有一个6°~13°的夹角,所以航空母舰的航迹总是向右偏移,飞行员要不断修正航向,这个动作称为“对中”。
航空母舰的着舰区一般设有四根拦截索,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后部压低,以保证至少能钩住其中的一根。拦截索是由液压制动的,它可以在2秒钟和50米内使飞机停下来。最佳情况是钩上第三根拦截索(从离进场方向最近的一根开始算),假如钩上前两根,说明下降角度太陡,假如钩上最后一根,那么下降角度又太平。降落时,飞行员必须将发动机的推力始终保持在最大推力的85%~90%,如果飞机没有钩上拦截索,飞行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这个过程就叫“逃逸复飞”。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飞机无法复飞,作为应对降落特殊情况的最后手段,拦阻网将被派上用场。拦阻网一般安装在着舰斜甲板的前端,是一个高6米左右的巨大尼龙网,能使速度小于325千米/时的飞机停住。拦阻网是舰载机着舰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此时飞机的速度绝对不能太快。
?
?
④ 飞机是怎么在航母上那么短的甲板降落的
飞机降落的时候也需要帮助才能停下来。航空母舰上设置了一道如绊马索般的拦阻装置,使飞机可在着舰后70~90米的距离内停止下来。拦阻索自斜角甲板尾端60米处开始设起,向前每隔14米横设一根粗钢索,连续设置4~6根。飞机降落的时候,在放下起落架和襟翼后,要放下专门设计的可伸缩的尾部舰钩,当这种钩子挂住拦阻索的任意一根时,飞机便能迅速被拦阻,并在前冲60~90米处停下来。为防止意外,舰上另一端还可以临时架设高约4.5米,宽比拦阻索略大些的拦机网,保证飞机安全降落。
另外,有的国家的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是垂直起降(如英国的“海鹞”式、美国的V-22等),但它们的运载能力有限。
⑤ 航母舰载机起降方式有哪些
航母舰载机有三种起飞方式,主要是:弹射起飞,滑跃起飞,垂直起飞.。
航母舰载机的降落方式:
航母阻拦索,用于将将舰载机高速拦停,是舰载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与岸基飞机着陆时可缓慢减速平飞大相径庭,舰载机着陆必须加速着陆,一旦阻拦索尾钩未能挂住舰载机,必须能快速拉升逃逸。
通常,拦截索布置在飞行甲板后部,共有四条拦截索,降落的飞行员必须让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他应该挂上第三条,假如他挂上前两条,那么他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他挂上最后一条,那么他的下降角度太陡。
在着陆时,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可以保证钩住一条拦截索。同时他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假如他没有挂上拦截索的话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拦截索是由液压制动的,它可以在两秒钟和50米内使飞机停下来。飞行员会依照甲板上的地勤人员的指示将发动机的推力降低到慢车并且离开降落区。在紧急情况下,比如飞机的挂钩损坏了,飞机无法使用拦截索停下来,在甲板上可以拉起拦截网来协助飞机迫降。
⑥ 英国女王级航母,既然是垂直起降飞机为何还弄滑越甲板
女王级航母搭采用的“滑跃起飞+垂直降落”方案,搭载F-35B战斗机采用短剧垂直起飞,降落的时候采用垂直降落。
垂直起飞会消耗大量的燃油,喷出的高温燃气会对甲板的烧蚀。这样就会导致飞机的作战半径下降、航母的维修费用增加。不是特别紧急的时刻,不会采用直接垂直起飞的方式。
相对于垂直起飞来说,降落所消耗的燃料、甲板烧蚀可以忽略不计了。
⑦ 航母舰载机起降方式有哪些
起飞方式为3种,降落2种
1,垂直起降,主要是鹞式,鱼鹰,F35,雅克38
2滑跃式起飞,拦阻索+着舰钩降落
3弹射起飞,降落同上
⑧ 航母的舰载机起降方式有那两种
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装有弹射装置,是用蒸气加压的。起飞时,将飞机的后轮固定在上面,从而获得足够的冲量,将飞机弹射出去。舰载机的尾部都配有挂钩,降落时,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会有一根弹性钢绳,挂钩会挂住绳子,从而使飞机获得足够的阻力停下来。
根据情况不同吧!有动飞机心思的,也有动甲板心思的,还有就是弹射装置.改进飞机主要是使固定翼可以实现垂直起降,也就是把喷气发动机改道,向下喷射,达到一定推力使飞机起飞,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英国的鹞和苏联雅克141等飞机.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对飞机要求高,且飞机不能满载起飞,耗油大,并且影响飞机作战半径.优点是对舰艇空间要求低,反应时间短,而且即可以正常起飞又可垂直,战术使用比较灵活.动甲板的,主要就是滑跃式甲板,它可以在飞机起飞时抬升飞机前部,缩短飞机的起飞距离,缺点是对距离和飞机要求还是不小,优点是技术难度低.而弹射系统,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蒸汽的,另外一种是美国正在研制的电磁导轨的!他们共同的原理都是通过辅助系统增加飞机的初速度达到缩短飞机起飞距离的目的,优点是对飞机要求不那么高,并且缩短距离显着,缺点是技术相当复杂,可靠性一般.目前主要的降落技术就两种,拦截锁和侧斜甲板,原理就不多讲了,别人都讲过了!总的来说,目前降落还是不那么舒服.
⑨ 航母舰载机起降方式有哪些
目前有3种方式
1,垂直短距起飞,英国的海鹞舰载机,美国的F-35B,前苏联的雅克舰载机都采用这种方式
2,滑跃起飞,俄罗斯的SU-33,MG-29,中国的J-15采用滑跃起飞的方式
3,弹射起飞,美国的F-18,F-35C,F-14,法国的阵风M,都采用弹射起飞
⑩ 1939年9月17日,英国“勇敢”号航空母舰是如何沉没的
1939年9月17日黄昏,“勇敢”号航空母舰及4艘担任护航的驱逐舰,进至爱尔兰以西水域执行反潜巡逻任务。不久,“勇敢”号接到报告说,有1艘德国潜艇正准备攻击1艘商船。“勇敢”号的舰载机和2艘驱逐舰奉命前去搜索这艘潜艇。当“勇敢”号航空母舰正在机动,准备接受1架返航的飞机降落时,它被德国“U-29”,号潜艇发现,并遭到攻击。“U-29”号潜艇问“勇敢”号发射两条鱼雷,击中该舰的一舷。20分钟后,“勇敢”号航空母舰沉没。全舰1202名舰员,除688人获救外,其余514人葬身海底。“U-29”号潜艇虽遭到驱逐舰的深水炸弹攻击,艇体受到严重震动,但仍安然返回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