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为什么要去舟山

英国为什么要去舟山

发布时间:2022-11-20 15:11:54

‘壹’ 鸦片战争英国为何最终放弃舟山选择香港呢

舟山可以说是非常的富裕,再者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说这个地方是非常的富裕了,可为何英国人占领舟山后要放弃舟山转战一文不值的香港?是无奈还是另有原因?且往下看!

再次占领舟山

放弃了舟山后,英军以武力占领了香港,结果英国高层认为香港太过于贫瘠,放弃舟山是个愚蠢至极的决定。

很快英国高层便重新委任在华英军领导者,并强烈要求重新占领舟山。

1841年10月1日,英军再次占领舟山!

再次归还

在英军宣布舟山为自由贸易港的同时,英国方面突然又有了不一样的声音,新任英国外交大臣阿伯丁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将舟山作为合约性通商口,必定会对英国造成巨大的财政支出,同时英国还有可能与清政府闹僵,影响对华贸易。

没错,英国政府迫于无奈,再次归还了舟山。

然而这一次归还有了条件,啥条件呢?那就是将舟山作为质押物,换句话而言,质押期间舟山还是我的,待你清政府赔款付清,我才能退还舟山,其次我归还了舟山,你的香港必须给我。

那么很快就到了归还舟山的时刻,英国一方又开始眼红,舟山这一块大肥肉自己吃不上也不能让别人白吃,没错!英国人再次和清政府签署合作,直白的说就是,你的舟山除我之外不能给任何国家,如果有国家要侵略舟山,那么由我来保护你舟山!这叫啥,自己吃不到也不允许别人来吃!

结语:

英国人放弃舟山的犹豫不定,昭示了舟山地区的地理优势,但最后不得不放弃舟山,转战香港,一方面来自于舟山民众的众志成城,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无奈!

‘贰’ 为何英国最初更想要的是舟山而不是香港

其实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在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之时,英国最想要的是舟山而不是香港,由于清政府的不同意,而后才用香港代替。

相信学过中学 历史 对近代史应该都不会太陌生,香港在割让给英国之前跟现在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现在的香港经济繁荣,亚洲金融中心等,但在当年割让之前,香港其实是个名不见经传经传的小岛。岛上荒芜一片,除了少量迁徙而来的耕农人烟稀少,而且还是海盗、强盗等不法犯罪分子的集聚地,反倒是因为香港地处珠江口,香港岛成了海盗和走私商的天堂。英国人把香港岛作为他们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中转地。虽然香港岛受到了鸦片走私者和盗贼的欢迎,但在英国人的眼里,他们压根没看上这个小岛,原来英国人早已盯上了中国的另一个地方——舟山群岛。为了这个地理位置独一无二的海岛,英国甚至两度占领舟山。


为什么英国会看上舟山群岛呢?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中国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的一组岛群。在东经121 30′ 123 25′,北纬29 32′ 31 04′之间,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是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相当于中国海岛总数的20%,分布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58个,占该群岛总面积的96.9%。主要岛屿有舟山岛、衢山岛、六横岛、岱山岛、朱家尖岛、金塘岛、鼠浪湖岛、鲁家峙岛等。

舟山群岛不但地处长江口,南面是宁波,北面是上海,西面是杭州湾,水运异常便利,而且靠近清廷的赋税重地江南水乡。中国近一半的茶叶、丝绸和瓷器都产自这里。如果在舟山群岛建立贸易基地,那一定是上上的选择。

其次这里拥有最丰富的渔业资源,相信大家都听过“舟山渔场”吧,这里位于寒暖流交会之间,学过地理的应该都不陌生,寒暖流交会会带来大量丰富的海鲜等渔业资源。早在大约5000年以前,就有大陆渔民到这里捕鱼定居,到唐宋以后随着海上贸易交流的兴起,舟山群岛又海湾辽阔,海面平静没什么大风大浪,背靠繁华的江南,一度是明州港的商船通往日本等地的必经航道之一,一时间来来往往的商人络绎不绝,加上海上贸易的促进作用,这里渐渐繁华一时,不再时当初的仅仅渔民定居打鱼而已。显然这绝佳的地理位置用来搞贸易最适合不过了。

早在干隆皇帝时期,英国就派出了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远赴中国,与清政府进行谈判,直接表明了想要舟山群岛作为贸易中转站和存放货物居住等要求,但当时的清政府闭关锁国,视海外为蛮夷,而自己为强大的天朝上国,自然干隆皇帝不会理会他的要求,直接二话不说就打发走了。自从马戛尔尼碰壁而归,英国一直在找机会想要撬开中国的贸易大门。终于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腐败无能的清军自然不是英军的对手,一番大战后,于1840年7月攻占了舟山定海,达成了英军在战前做出的在中国沿海永久占领一个岛屿,用于军事和贸易之用的战略目的。

其实在签订条约之时,英国考虑了很多地方,一开始考虑了海南、台湾、福州、厦门、舟山,后来最先放弃的是海南,英国认为其经济价值低,其次台湾情况复杂,英国人几次尝试登岛都被台湾当地居民击退,福州和厦门则远离清政府政治军事中心,距离京师较远,对清政府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压迫不明显,达不到战略压制目标,再者就是远不如当时的舟山腹地江浙一带繁华,毕竟最终目标还是要进行贸易。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巴麦尊再一次分析了占领舟山的好处: 一是此地离清廷的首都北京不那么远,便于施加军事压力;二是从舟山无论上溯长江、运河还是杭州湾都非常方便,海运便利;三是舟山可以辐射江南重要的丝绸、瓷器、茶叶产地,商业潜力巨大。似乎,舟山他们要定了。

然而在英国看来毫无疑义的事情,最终还是没了。首先在英国占领舟山以后,激起了当地的民怨,当地居民奋起反抗,不再把食物和水等卖给英国人,加上清政府的极力反对,态度相当强硬,最终英军找了个台阶退出舟山群岛。然而英国又马上派出了另一位驻华代表进行谈判,这位驻华代表一来马上扩大了战争范围,把附近的福建厦门广东的数座港口占领了,当然舟山也不例外,再度被占领。同样不例外,英军再次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剧烈反抗,加上突如其来的瘟疫,岛上的英军一下子就病倒了一大片, 英军一下子病倒了五千人,有近五百人因此丧命。想那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在战场上的伤亡总数也不过五百来人,而舟山的瘟疫对英国军队大杀伤甚至超过了战场。 综上种种原因,在深思熟虑后,驻华代表义律最终做出决定退出舟山。

退出舟山后在和清廷代表琦善的谈判中,他不再提舟山,反而要求清廷同意他从舟山撤回的军队暂住在香港。所谓驻扎,不过是占领的代名词罢了。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清政府不肯,毕竟江浙一带是纳税重点地区。

在经过一系列讨价还价之后。在义律的威逼下,琦善口头应允割让香港,而实际上琦善始终未《穿鼻草约》在上签字或加盖关防。在公告发表的第五天,英国出兵强占了香港。所谓的《穿鼻草约》是伪造的。道光皇帝得讯后,决定对英宣战,并将琦善革职问罪。

然而面对英国人的大炮,清政府再一次战输了,此后,英又经过一年多的持续侵略战争,最终用武力胁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将抢夺来的侵略权益用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然而这却不是英国最初想要的结果,对于义律的自作主张放弃舟山,选择香港英国女王和外交议员很是不满,然而也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英国当时外交议员巴麦尊更是批评香港岛是一个“鸟不生蛋之地,一间房屋也建不成”,扬言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的太少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批评义律是“一位完全不遵指令而努力争取最短任期的人”。 最终义律被解职,取而代之的是璞鼎。

义律解职后,由璞鼎查接替义律担任驻华全权代表,继续领导对华战争,并担任香港的政务官。直到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璞鼎查被委任为首任英国驻香港总督。至此香港便真的成为了英国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同时也开放了相关通商口岸,到1846年签订《退还舟山条约》,英国人撤出舟山,舟山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反过来看舟山,英国通过在《南京条约》里加入了开放通商口岸的条款,将舟山附近的宁波和上海设为了通商口岸。如此,原计划中舟山的贸易中转站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当然就当时情况来说香港就地理位置而言,确实不如舟山。但对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却是一个难得的“避风港”。一来此地人烟稀疏,对占领者不会有太激烈的反抗。二来从新加坡等其他南洋殖民地前来的海上补给线比去舟山要短,管理成本要小得多,即使面临陆上封锁,也问题不大。更重要的是香港港口水深,便于大型船舶的停靠,有利于建成未来英国的远东海军基地

2009年舟山跨海大桥通车,舟山不再孤悬海外,舟山的贸易价值也重新被人们所重视起来,2017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舟山,相信舟山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觉得不错,请戳正上方头像订阅哦( )

‘叁’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为什么退还舟山改占香港

1)

舟山被英国人所认识,是在明嘉靖年间。这一时期,葡萄牙等地殖民者通过十六世纪初期的地理大发现,先后来到杭州湾以南的舟山群岛,并在舟山双屿港进行互市贸易,它曾一度成为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国际贸易中心,是东亚最早、最繁华的“自由港”。发动鸦片战争的英国侵略者在这一时期虽然注意到了舟山,但无暇东顾。自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四月,明军捣毁葡萄牙殖民地舟山双屿国际自由贸易港后,已垂涎三尺的英国侵略者步葡萄牙殖民者的后尘,企图把舟山变为他们的殖民地。1793年和1816年,英国政府曾先后两次派使团访华,要求清政府缔结通商。其中,获得浙江舟山贸易特许是英国政府的首选目标。

清干隆五十七年(公元1793年),英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全权特使的政府代表团对中国进行访问,英使团以照会形式表达了英国政府的要求,一是要求开放舟山、宁波、天津为通商口岸;二是将舟山群岛一个岛拨给英国,以便英人居住和存放货物。对英国使团提出的要求,干隆帝断然拒绝。在时隔23年后的1816年,英国政府又派以阿美士德为特使的使团再次访华,其使命与第一次使团基本相同,未果。

当用和平与外交的手段无法获取时,英国政府就谋划用枪炮来解决。
(2)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半年,英国政府就选定浙江定海作为战争的突破口。 1839年4月3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海军上校义律向英国政府建议,“用武力占领舟山岛……正式把舟山割让给英王陛下”(英国外交部档案:《巴麦尊致义律》,F﹒O﹒17/31)。其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舟山建立军事基地。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女王陛下政府认为舟山群岛的某个岛屿很适合此目的。舟山群岛地处于广州与北京的中段……从许多方面来看,给远征军设立司令部提供一个适合的据点”(英国外交部档案:《巴麦尊子爵致海军勋爵专员们》,见《风云定海——鸦片战争在舟山》第188页)。

二是在舟山建立大不列颠商业中心。 1840年2月21日,英国海军上校义律在致海军上将梅特兰的机密件中说:

“舟山群岛良港众多,靠近也许是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如果英国占领舟山群岛的某个岛屿,大不列颠将会得到巨大的利益。第一步措施无疑将是宣布它是各国船只进出自由的自由港和建立适中自由的关税……这个基地不久便会成为亚洲最早的贸易基地,也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基地之一。在军事的基地上建立一个大不列颠商业中心,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英国外交部档案,见《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选编》,第475~479页)。

可见,英国人看重舟山的是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希望将舟山变为英国的军事基地和对华贸易的自由港口。
广东禁烟,英国政府有了借口,于是,悍然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年7月5日,中英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次日,定海城沦陷。英军入侵定海后,一方面成立军政府,另一方面在定海城乡进行劫掠破坏,激起了定海民众的强烈反抗。定海民众坚壁清野、同仇敌忾,奋力抗英,使侵华英军陷入了极度困扰,英国占领军死亡相继。英军为了摆脱侵占定海后的困境,竟以撤军为筹码,提出退还舟山占据香港的方案。
其直接原因有三:
一是舟山民众对英军的占领进行了激烈的反抗。英军远涉重洋,远离本土,一切生活品均靠就地解决。因此,英军曾千方百计引诱逃亡的民众回定海,民众不顾性命秘密地将各种生活必需品转移出城,使英军得不到新鲜的食品。同时,定海民众“迭次用药熬成浓汁,于井泉溪边乘机遍投”,使英军得不到干净的饮用水。当地民众义勇与民间抗英组织“黑水党”结合以游击方式痛击入侵者,如英军炮兵上尉安突德和英舰“风鸢”号船长助治爹利等20多人被俘。据英国外交部档案记录,“有28名英军落入宁波中国官方手里”(见《风云定海——鸦片战争在舟山》第206页)。

二是舟山英军中疫病流行甚为严重。英军越洋东来,水土不服,再加以食物匮乏,虽滥施抢劫,亦难以为继。据统计,1840年7月13日至12月31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舟山英军住院共为5329人次,其中死亡448人(奥塞隆尼《英军在华作战记》,1844年伦敦出版,第54页)。根据英陆军总参谋长蒙泰回忆录记载,至1841年2月25日英军第一次撤离定海时统计,死亡人数为500整,也就是说死亡总人数占北上英军4000人的八分之一,使英军陷入绝境,逼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舟山。

三是在华英国侵略军力量有限。英军计有战舰16艘,武装船4艘,运兵船1艘,运输船27艘,陆海军总兵力不过六七千人,其中地面部队4000人(《中国丛报》,第9卷,第112、211页)。以如此远涉重洋、为数有限的疾病之师,要控制东南沿海及舟山,战线过长。而且在军事上、财政上,占领舟山比占领香港要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相反,“退出舟山而仅占香港,可收集中兵力之效”(刘存宽:《舟山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英国的对华战略》,《浙江与鸦片战争新论》,宁波出版社第52~53页)。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形势所迫,不得不然。义律在致巴麦尊的函件中说:“不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夺取舟山是否能达到英国的目的“是值得怀疑的”。他决定“撤出舟山”,“在广东附近取得一个海岛基地”(英国外交部档案:F﹒O﹒881/75A,第31件)即香港岛。
(3)

英军武力占据香港岛,侵华统帅义律的使命为此终结。 1841年1月26日,英军占领香港岛后,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大为恼火,指责义律不该放弃定海而去占领区区不毛之地香港,赔偿600万元也太少。于是解除了义律的职务,任命殖民老手璞鼎查为全权代表,要求重新占领定海。

1841年10月1日,英军再次占领定海后,于1842年2月10日,宣布定海为自由贸易港,与宣布香港为自由贸易港仅相差半年多时间。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作重要人事变动,对华策略也作了重大调整。新任英国外交大臣阿伯丁认为,女王陛下政府不倾向于把这样获得的领土视为永久性征服,而是同中华帝国缔约通商。因为长期占领定海必定会带来很大的费用,而且会与清政府闹僵,影响对华贸易的范围。于是,英国政府只有无奈退还舟山。但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载明,舟山必须作为质押物,待清政府赔款付清,英国才能退还舟山。

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互换,英国部分人士对香港的态度又动摇起来,认为“无论是英国的政治家还是商人都无法把香港这个令人不喜欢的地方与位于较北部的富庶诱人、有丰沛的人力资源且已经进入了很好的开发的舟山相比”。1845年,随着归还舟山日子的临近,以舟山取代香港的议论越发激烈。一时间,又引发了用香港换舟山的讨论。《香港大公报》写道:“对于舟山的重要性和它对于一个伟大的海军和商业国家的价值不容轻视而不见,呼吁尽一切可能把舟山夺取过来”(《十九世纪之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版)。此次媒体公开讨论以香港换舟山,可谓声威和气势都非常壮大。相比之下,英国政府和港英当局的态度要慎重得多,他们认为,如果违约拒交舟山将会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势必造成与中国政府的强烈对抗,使英国“背上背信弃义的污名”,损害其国际社会的“形象”,乃至引起法、美等国的异动。最后,英国政府的意见是“继续保留香港”。

1846年3月,英国政府眼看着舟山这么好的地方要交归给大清国,总是不甘心。于是,派生出要与清政府签订一个附加条件,即此后签订的《中英退还舟山条约》。此条约称:“英军退还舟山后,大皇帝永不以舟山等岛给予他国。舟山等岛若受他国侵伐,英国应为保护无虞”(见 《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选编》第437页)。如此一来,大清国在收回舟山的同时又使其成为英国的保护地,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关于“势力范围”的条约。

总之,舟山是英国政府企图永久占领的第一目标,虽然战争的结果没有让英国政府如愿以偿,但它昭示世人,舟山的区位优势和港口的资源优势之重要。如今,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将舟山群岛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为目标,建设国际性自由贸易港城。舟山群岛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球。

‘肆’ 在鸦片战争中,为何英军必然会败在舟山群岛呢

‘伍’ 定海保卫战的历史事件介绍

定海保卫战是 鸦片战争 中战斗最激烈、牺牲最多的一次战斗,那么你了解定海保卫战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定海保卫战的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定海保卫战的简介
定海保卫战简介指出此战起因是在鸦片战争之中,英国侵略者对舟山蓄谋已久,想要在定海设立自己的 军事 指挥部,于是在1840年6月对定海战争,击杀了定海的知县和总兵。

到1840年11月英国侵略者撤兵,但是英国侵略者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占领定海,于是在1841年9月26日再次对定海发动侵略战争,守护定海的军队拼命抵抗,但是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太大,在1841年10月1日定海宣布沦陷,定海被英国侵略者占领了4年零9个月的时间。定海保卫战简介指出,此战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大量的官兵都壮烈牺牲,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里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在定海被占领的日子里,舟山的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反抗英国侵略者,一直到英国侵略者撤退才停止。

同时在定海保卫战,也是整个鸦片战争里歼灭英国侵略者最多的一次,而且在英国侵略者占领定海后,舟山人民为了对英国侵略者进行打击,坚持进行清野,并且拒绝向敌人供应生活中必备的粮食、新鲜蔬菜和肉类,并且故意将水井堵塞,而且将水源污染。同时严密防止汉奸买办的出现,最终英国侵略者在没有新鲜蔬菜、水果和肉类的情况下,部队里有大量的人因缺乏水果、蔬菜 营养 缺失而感染 疾病 ,直到1841年2月25日,英国侵略者被迫撤离定海,定海重新回归祖国怀抱。这是定海保卫战简介中突出强调的内容。
定海保卫战的结果
定海保卫战结果是以定海被英国侵略者攻陷而告终。但英国侵略者也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中战况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英国对舟山垂涎已久,早想要据为己有。1840年6月终于忍不住对舟山发动了侵略战争, 历史 上称为定海战争。英国侵略者击杀了定海的知县和总兵,但是因为舟山人民的顽强抵抗,英国侵略者久攻不下,只能在1840年11月的时候进行了战略性撤退,但是英国侵略者并不死心,于是在1841年9月26日再次对定海发动侵略战争,定海的守卫军队虽然顽强抵抗,却架不住英国侵略者的大炮的疯狂轰炸,最终定海被英国侵略者占领,1841年10月1日定海沦陷。

因为定海保卫战结果对中国来说是失败的,所以定海被英国殖民统治了4年零9个月,最终因为定海人民群众发动自身的力量对英国侵略者进行清野、断水、断粮、断必备的水果和蔬菜,又因为伊里布和懿律共同签订了浙江休战协议,英国侵略者最终撤离了定海,至此定海长达4年零9个月的英国侵略统治宣告结束,定海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虽然定海的人民顽强抵抗侵略,但是定海保卫战结果仍然是英国侵略者的 成功 ,这是武器装备的差距,但是定海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共同保护家园,所以定海回归也是必然的结果。
定海保卫战的影响
定海保卫战影响深远,虽然定海保卫战是以英国侵略者攻破定海而结束,但是却激发了中国人民一致对外的决心。

在定海被英国侵略者霸占之后,英国侵略者一边对定海进行疯狂的掠夺,一边又对定海进行实地勘察,想要在定海建立侵略军事指挥部,想要以定海为根据地,一步步的侵略我国土地,建立长久的殖民统治。但是定海保卫战成功激起人民的斗争和反抗精神,定海人民不管是老人、妇女、 儿童 都拿起手中的武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进行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并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给英国侵略者带来了巨大的骚扰。

自从英国侵略者占领了定海,定海人们就开始坚壁清野,并且将村里的水井都给堵上,还将湖里的水都给污染,切断了英国侵略者的水源,并且拒绝向英国侵略者提供任何的粮食、水果和蔬菜,如果有人敢替英国侵略者征集食物,人们直接会群起而攻之。虽然定海保卫战失败了,但是定海保卫战影响也并不是全都是负面的,定海保卫战影响最有利的就是激发人们的反抗精神,让人们团结起来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让中国人民意识到侵略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打跑侵略者,保卫住自己的家园。同时也让侵略者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以上便是关于定海保卫战影响的介绍了。

猜你喜欢:

1. 《百家讲坛》道光与鸦片战争视频全集

2. 鸦片战争知识点总结

3. 关于鸦片战争的演讲稿

4. 高一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试题及答案

5.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介绍

‘陆’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为什么更想租借舟山群岛

英国对我国的舟山群岛一直都很喜欢,主要还是因为舟山群岛的地理位置优越,英国人通过地图发现舟山群岛位置很棒,加上舟山群岛属于我国浙江,浙江的商品茶叶做的很好,所以很喜欢舟山群岛,舟山对我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能给我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占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当时的舟山群岛就是现在杭州的舟山市,有四千多个岛屿。

舟山群岛的经济地位也是相当重要的,众所周知香港是以发展港口贸易为主,但是相比于舟山还是稍微差一点,浙江是中国经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我国茶叶以及丝织品都是产自浙江,英国人来中国就是想捞钱,他们很看好浙江的茶叶和丝织品,想将其低价回收,在其他地方高价卖出,他们可以在这里下手做中间商赚差价。

‘柒’ 鸦片战争英国为何最终放弃舟山选择香港呢

1842年8月,英国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呈上来的《江宁条约》,内容涉及割让香港岛、赔款2300万、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各个方面,钦差大臣耆英看完之后表示全盘接受并签字,这让英方大喜过望,

战后,因立下的“赫赫功劳”,璞鼎查成为了大英帝国驻香港的首任总督。这一纸条约让香港与大陆分道扬镳,从此香港开始了一段迥异的历史进程,这将对整个中国都产生不大不小的影响。

在舟山,英军同时遇到了看得见的敌人和看不见敌人,一方面舟山民众激烈反抗,坚壁清野并组成民间队伍游击抗英;另一方面,英军在得不到新鲜补给的情况下,又发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疫病流行,造成了大量非战斗减员。比如在占领定海的战斗中,英军未损一兵一卒,占领定海半年内,因疾病损失1000余人。

残酷的现实迫使英军放弃了定海,退回了香港,而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对义律放弃舟山占据香港大为恼火,决定任命璞鼎查为新全权代表,并进一步扩大战争。

1841年10月,英军再次占领定海,随后宣布定海为自由贸易港。此时英国新任外交大臣阿伯丁认为,大英帝国的利益在于通商而非割占领土,占据舟山会与大清闹僵,于通商不利,所以决定退回舟山群岛。《江宁条约》中同时载明,舟山为“抵押物”,待2300万银元赔付完毕后,才会还给大清。

英国人窝在香港岛上又实在不甘心彻底放弃舟山,最终在1846年搞出来个《退还舟山条约》。条约规定,大清收回舟山的同时承认了英帝国对舟山的保护权,不允许第三国染指,舟山群岛事实上沦为了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也成为了近代列强在中国疯狂瓜分势力范围的滥觞。

香港岛最终成了大英帝国不尽人意的选择,此时的香港,也远谈不上繁华二字,作为日不落帝国的一小块殖民地,在全球殖民地中并不起眼,大英帝国只是把它作为与中国做生意的工具,所以从一开始,真正决定香港命运的从来不是香港自己,而在深圳河的北岸。

‘捌’ 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英国更想租借舟山群岛

当时的清廷已经是内忧外患,在南京一战的失败,也让清政府彻底失去了话语权,所以就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实当初英国人想要的并不是香港,但为什么后来,又变成了香港了呢?

当初英国人看上的是舟山群岛,而在1834年,战争还未开始的时候,广州的英国使馆负责人,早就看上了舟山群岛,他表示这里有着相当高的战略意义,希望英国政府可以拿下这个地方。

而不少英军因为水土不服而死在这里,所以他们也有了想要退缩的念头,自然在这里没办法成功,那么英国自然要换一个目标了,于是香港岛人口稀少,又靠近广州,就成为了英国的目标。

‘玖’ 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英国更想租借舟山群岛呢

我们都知道英国1840年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1842年跟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地割的是香港岛,其实英国人刚来中国看好的最佳地方并不是香港,而是位于长江出海口对岸的舟山群岛。

舟山对面便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浙江,大批的纺织品和茶叶都是来自于浙江,控制了舟山便控制了中国的出口。英国人可以在舟山非常廉价的买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然后将其贩卖到世界各地,可以赚取高额利润。英国曾两度拿下舟山,但是最终签约的时候,确拿了香港而不是舟山。最终英国人还是放弃了舟山,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只是从地图上看到舟山的位置格外好,但是一旦他们占领了此地,便发现舟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舟山周围的吃水深度太浅了,英国的大型战舰根本无法靠近岛屿,自然无法军舰压制舟山群岛上的百姓,也不能及时停靠、补给和维护。英国人在舟山遇到了当地民众激烈的反抗,使英国耗损了不少实力。舟山战略位置太好了,北上畅通无阻便能威胁京津地区,即便英国人真要强行割占舟山,清朝统治者估计也不会签字,到时候只能是鱼死网破,英国人只能罢手。

‘拾’ 有历史说英国人当年殖民香港前想要的其实是舟山群岛而不是香港是吗

英国人一直在中国南方经营多年,不存在迷路一说。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英之间的贸易主要通过十三行进行,英国舰队是绕了大半个地球才到达中国的,如果继续北上需要中转站,而香港刚好满足了这个需求。通过香港因果一方面可以控制珠江流域,一方面可以继续北上。而广东以北的区域当时并非英国势力范围。要经过逐步扩张才行。所以五口通商,英国也只是要求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杭州,这些南方城市。这叫逐步扩张。英国人求的是稳妥,进退有据。

阅读全文

与英国为什么要去舟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是怎么对应美国金融制裁的 浏览:203
外贸出口到印尼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946
越南战争纪录片哪里有看 浏览:688
印度人如何榨椰子油 浏览:915
大厂英国宫到地铁6号线怎么坐车 浏览:45
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伊朗军事基地 浏览:302
gua是什么意思印尼语 浏览:152
哪里可以看印尼电影 浏览:801
伊朗的石油有多少钱 浏览:105
印尼ice是在哪里 浏览:442
印度最贵的鱼叫忘什么鱼 浏览:327
意大利有什么文化建筑 浏览:749
如何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 浏览:694
彩叶印度榕怎么养 浏览:32
如何注册中国外交部邮件 浏览:58
非典为什么会发生在印度 浏览:581
英国的上院与下院分别管什么 浏览:186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62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72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