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工业革命使当时的社会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1.英国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生产技术革命:蒸汽机等科技应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社会关系革命: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同时也壮大了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台式日趋明显.
4世界格局:通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西方的兴起,东方的衰落. 欧洲第一次成为世界中心.英国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坚船利炮,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至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Ⅱ 2、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有哪些工业和行业产生兴起与进步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页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2)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了什么现象扩展阅读: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大范围的大肆杀戮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奴役当地农民,加剧了当地农民的贫困落后,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验,同时,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使全世界各国人民觉悟。
Ⅲ 英国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轻工业部门中的棉纺织业开始。因 为棉纺工业是新兴工业,受旧习惯的束缚较少,容易采用先 进技术;而且棉纺工业比较集中,不象毛纺工业那样分散, 因而比较容易改变为大机器生产。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使织布速度大为加快, 棉纱顿时供不应求,引起了纺织工业各个环节的连锁反应。 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创造了手摇"珍妮纺织机”,同时可以纺出十六至十八根纱线。但是纺出的纱细而易断。 过了四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又制造了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 结实但较粗。后来工人克隆普顿吸取了两种纺纱机的优点, 发明了 “骡机” 它可以同时转动三、四百个纱锭,纺出的 纱既细又结实。纺织环节的重大突破,把织布又抛到了后面。 1785年,卡特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提高织布效率四十 倍,随即出现了大规模的织布工厂。
又过了好多年,到十七世 纪后半期,法国物理学家帕蒂初步进行了蒸汽机的的试制。 后来,在1698年,英国德封郡的神士萨浮里发明了有使用价 值的蒸汽抽水机,被用来柚取矿坑里的积水。蒸汽抽水机耗 费燃料很多,使用起来也不安全。
1705年,英国人锻工纽科 门和玻璃工考利共同研制成能够从深井里抽水的蒸汽机,叫 做纽科门蒸汽机。瓦特正是在纽科门蒸汽机模型基础上进行 研制和改进的,17 6 5年制造的蒸汽机比纽料门蒸汽机的效率 啬两倍.后来,瓦特又不断改进他的机器,使它能够带动各 种工作忆的蒸汽动力机,这就是万能蒸汽机。当然,早于瓦 特20年,依国技师巴祖诺夫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加工厂使用的 蒸汽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但是在农奴制的俄国,手工劳 动很便宜,蒸汽机没得到广泛采用。
这样,从18世纪60年代 起瓦特屡次改良蒸汽机,到1784年,他终于取得构造完备的 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蒸汽机在应用的时候,没有忽冷忽热 的现象,耗费原料又少,先后被好多工厂采用,并且被推广 到其它工业部门。
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就在英国纷纷 出 现 T o到19世纪30年代,单是兰开夏一个郡就拥有814台蒸汽 机。由亍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引起了冶金,采矿、交 通运轮.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变革。英国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完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历时七、八十 年。继英国之后,法、美、德等国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 半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这场技术革命的过程,就是以自然力代替人力,自觉应用自然科学的过程。社会对技术的需 要把科学推向前进,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指导技术改革,把 科学知识应用到生产过程,构成为直接生产力。
Ⅳ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革命,这次工业革命让机器代替了以往的手工业。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当中最为着名的珍妮纺织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皆是出现在这一次工业革命当中。
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手工业上面的,还有发生在经济领域、思想领域乃至政治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提高了生产力,更是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且工业革命也进一步解除了封建统治,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使社会逐渐分裂成了两个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这也为后来的共产主义发展提供了基础。
Ⅳ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技术的发展是连续的,同时又显现出某些阶段性。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蒸汽—机器时代的技术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技术体系与以前的以农业为中心的技术体系不同,与19世纪中叶逐渐孕育并开始形成的以电气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体系也不同。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工业革命初期的许多技术发明主要还是工匠们的经验结果,科学只是起了辅助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科学家逐渐对科学的应用产生了兴趣,加速了科学和工业的结合,使得许多技术上的发明成了科学在工业上的应用。
(2)由工作机、传动机、动力机所组成的机器系统的出现,是这一技术系统的另一个特征。以工作机的发明为起点,解放了双手;动力机以蒸汽机为动力源,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工作机。
(3)机器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用机器生产机器,它是在各种技术的体系化过程中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工匠个人的技能已经不能够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技能的地位相对降低了,机械设备及劳动手段的作用提高了。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机器劳动使得进一步分工成为必须,产生了工匠和工程师的分工。同时,也使得工人把技术看作是异己的力量。
蒸汽—机器时代的技术体系从工业革命开始孕育,经过了约100年的形成期,逐渐成熟起来,并日益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Ⅵ 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1、生产力的飞跃:1860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德、美等欧美国家也开始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2、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①产业结构: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
②阶级关系: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社会生活: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④负面效应: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Ⅶ 英国工业革命使当时的社会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坚船利炮,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至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和军事、政治实力得到空前发展,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他们不仅更大规模地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还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开办企业,利用那里的廉价劳动力,谋取高额利润.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
Ⅷ 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个时候的英国没有重视工业技术的革新,工业发展过于依赖资本的输出和原料掠夺,工业开始落后于德美等新兴国家。
Ⅸ 英国工业革命后期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1、机器大量运用,所需人工逐渐减少,失业率上升2、生产相对过剩,导致经济危机3、急需大量生产原料及市场,必须向外扩张(侵略!)4、由于上一条之故,必须大力发展军火科技,热兵器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