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希特勒点名让日本攻打印度,英国一战击溃10万日军,这是为什么
1944年3~7月日军对印度的英帕尔地区发动进攻,此战日军派出强悍的第15军出战,总兵力高达9.2万人。英军派出第14集团军的第4、第33军迎战,并有中国远征军协同作战,该战役被称为英帕尔战役。此战前后经历四个月,最终日军惨败并撤退,伤亡高达6.5万人,之后日军再没有进攻过印度!
1943年苏德库尔斯克战役与日美瓜岛战役结束后,法西斯轴心国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希特勒要求日军在印度发动一场攻势,以打乱盟军部署,获得重新扭转战局机会。日寇为了分散南方美军的进攻,减少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切断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缅甸的防御态势,制定了进攻印度的英帕尔作战计划!
英军第33旅旅长刘易斯·皮尤回忆此战时讲道:敌军已不存任何希望,他们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药品,什么也得不到了;他们衰弱不堪,嘴里塞满野草。日寇溃逃后,一路上因伤饿而死的士兵到处都是,日寇从来没有这样的惨败。日军为了不给缅甸人留下惨败的印象,特意在江西岸短暂休整了一下。一些人看见日军昂首挺胸的模样,还以为他们打了胜仗。
英帕尔战役后,日寇再也没有向印度发动进攻,在他们看来英军武器先进,但是战心不足。日军是败在丛林的大雨中,是败在丛林的瘴气中,十万大军出战,仅三万人活着回来,战损率高达70%,这是日军无法抹去的恶梦与伤痛。
② 让日本攻打印度的希特勒,英国击溃10万日军,这是为何
希特勒让日本攻击印度是想要让日本将东南亚战场彻底拿下,希特勒自己牵制美苏,希望能够扭转战争局势。但是希特勒显然是太看起的日军了,因为当时日军轰炸了美国的珍珠港,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实行了经济封锁战略,导致日本的石油一直供应不足,前线部队的补给品根本没有办法送达。
越到后面日军就越难受,因为长期没有补给,日军只有饿着肚子和敌人战斗,因为长期和尸体待在一起,日军很多人都患有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全部都痛苦的死去,最后日军没有办法只有从印度战场撤退,最后牟田口廉回到日本后也被革职。
③ 美国英国苏联苏对日宣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美国对日宣战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
实际上在1942年12月7日,日本飞机在珍珠港开始轰炸后,日本向美国提交了宣战书,之后,美国对日宣战
英国对日宣战的原因在于日本在1942年12月8日,偷袭珍珠港后,偷袭香港,对英国开战了,大家处于了战争状态
在偷袭珍珠港八小时后,日本人兵分三路,向香港进军,第一路在天上,俯冲轰炸机从台湾基隆基地起飞,目标直指启德机场;第二路在地面,装备精良的日本陆军第38步兵师,在大批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从中国大陆越过防线,向新界发起进攻;最后一路也来自天上,从广东机场起飞的轻型轰炸机部队,目标是轰炸位于斯卡特岛的英国海军基地。
苏联对日宣战是在雅尔塔会议上最终敲定的,在获得了美国的保证,苏联将获得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罗斯在中国东北的全部权益,并保证蒙古状态后,苏联同意在解决德国后,对日宣战
所以在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
④ 一战后英国支持日本为了牵制哪个国家
一战后,英日同盟就结束了。英国不再给予日本“特殊援助”。
《四国同盟》代替了《英日同盟》,这对日本来说,已经是个体面盛大的葬礼了。
一战前,英国是强力支持日本的。一是为了牵制俄国,后来克里米亚战争,俄国败了。二是日本还可以牵制一下德国,一战中德国也败了。英日同盟没有意义了,所以英国人就想结束同盟(此时恰好盟约到期)。可是,为了不破坏两国的关系,所以英国人又不好意思说出来(英国不想再续约了)。正好美国说了出来,英国就坡下驴,结束了《英日同盟》。
华盛顿会议前夕,英国是大反常态,不再像巴黎和会上那样支持日本,实际上反而是联合了美国,共同抵制日本,因为日本在西太平洋有着霸权。这就是英国的均势政策,谁也不能比谁强,所以英国“联美制日”。
一战后,英苏关系是正常化,有着《英苏临时贸易协定》,承认了苏联的国家主权,其实这也勉强算是个同盟关系,英苏关系就此改善。所以,一战后,英国确实是打算制约甚至扼杀苏联的,可惜,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英国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取而代之的是拉拢,以图恢复破裂的英苏关系。自打希特勒上台,英国就更想拉拢苏联了。
综上:
问:一战后英国支持日本为了牵制哪个国家?
答:根本没有这回事!英国反而是“联美制日”、“联苏制德”、“联法抗德”,也开始调整对华关系(日本能乐意吗?这是能让日本高兴的事儿吗?)。凡华体系中,英美在太平洋就是为了打击日本,削弱日本的实力。美国牵头儿,英国就跟着,英国欠啊?很明显,英国也是想打击日本的。
⑤ 英国海军怎么炸沉日本海军的“高雄”号重型巡洋舰的
英、德等国的海军也发展并使用了一些微型潜艇。
1945年7月31日夜,英国海军的排水量仅30吨的XE-3号微型潜艇,由一艘潜艇运至新加坡附近的海域,潜入柔佛海峡,突破了防潜障碍,用携带的磁性水雷炸沉了日本海军的“高雄”号重型巡洋舰。这艘巡洋舰的排水量达13万吨,由此可见微型潜艇这次取得的战绩有多么辉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微型潜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⑥ 二战时期英国打得过日本吗
很明显打不过,英国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后又经历过一战的打击,日本属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甲午海战,日俄战争,日德战争都胜了实力变强到后来越来越强,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⑦ 英国侵略过日本吗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受过英国侵略吗
侵略过,但是结局反而增进了维新的进程,日本也没有受到太严重的打击。
1863年8月15日,英国为了报复生麦事件死伤的人,与日本萨摩藩交涉未果,炮击鹿儿岛湾。1863年11月15日英萨在横滨议和。萨摩藩赔偿两万五千英镑(相当于2万300两),但这笔钱却由当时的中央政府(幕府)来支付。 萨英战争的结果使萨摩藩了解到攘夷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英国因打赢鸦片战争,认为萨摩藩不堪一击,却意外打成平手。因此转变支持幕府的分针,改亲近萨摩藩。
生麦事件是指1862年9月14日在横滨郊外的生麦村发生生麦事件。当时四名西洋人不知日本礼仪,见到武士没有退到一旁,而惨遭奈良原喜左卫门、海江田信义等人的砍杀(死亡1名负伤2名,另1名是女士而安然无事)。
⑧ 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英国怎么打日本。详细攻略战术!用什么打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打人打骑伤害都很高 所以最不明智的选择就是用骑兵去打日本武士。以前我在贴吧说日武很厉害,贴吧里自恃牛逼的人骂我傻逼,还说所有兵种都克日武,日本最厉害的只有火枪兵,我只能呵呵一笑。日武的战斗能力其实是非常强的。只要一被近身血马上都被放光了,所以关键就是别被他近身。英国就用火枪兵和枪骑兵远打,边打边跑,他日本武士不可能把刀扔出来。另外对付日本武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炮炸。从工厂里弄出来十几个英国火箭炮轰,日武绝对就完蛋了 但一定要注意保护火箭炮,最好旁边在搁几个鹰炮。因为日武打炮的速度也可快所以不能让他靠近。打日武的话推荐你用葡萄牙。葡萄牙管炮是专门打步兵骑兵的杀人速度超快。
⑨ 二战后中,美,英,苏四国怎样瓜分日本
初定计划是美英中苏四国联合占领日本。其中东京也由四国分割共管。
苏联占领北海道岛和北本州岛;美国占领中本州岛;中国占领四国岛;英国占领西本州岛以及九州岛。
但是英国当时国力衰弱,而且正和美苏法三国联合占领德国,兵力根本无力触及到远东地区,所以在日本驻军管理有困难;中国当时正在内战,也没精力。中英都要推迟一下才行。所以就剩下美苏两国了。
而和德国不同的是,日本本土当时只有美国军队存在,所以出于和苏联的意识形态分歧,美国干脆自己独占了日本,并且还打着“盟军”的旗号。
占领图是这样的:
⑩ 二战英国有与日本开战吗
日本对英国直接交战应该是:缅甸战役。 缅甸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地处东南亚和中国的西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进攻缅甸对于其自身来说也有着很多意义,比如孤立中国,以及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当时英国由于自身受到法西斯同盟德国攻击,自顾不暇,无力在缅甸投入很多力量以进行有效防备和抵抗日本的进攻。1942年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 1942年初,日本占领马来亚后,开始入侵缅甸。1月30日,日军攻克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分两路继续前进,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间,日军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这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但在这之前缅甸首都仰光已被日本攻占。远征军第200师与日军在缅甸同古展开交火。然而日军在饭田祥二郎指导下率优势兵力兵包围了同古,迫使中国远征军突围。不过,中国远征军在孙立人等将军的指挥领导下,在缅甸曾多次击败日军的进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不久,中英两国军队预定在曼德勒筹划会战,但日军在同时夺取了英军控制的仁安羌,并领兵迂回至中国军队背后。英军开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国远征军右翼暴露,结果联合作战失利,远征军被迫后退。在日军的不断打击下,英军一路溃败,最后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国军队与后方联系的要点腊戍被日军占领。远征军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另两路分兵撤回中国境内。最终缅甸失陷,滇缅公路中断,10万远征军经血战只有4万余人安全撤离。200师师长戴安澜率部突围时牺牲。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输送。缅甸被日军占领后,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 另外在太平洋也有海军的零星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