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的婚礼是什么样

英国的婚礼是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2-11-22 01:11:53

1. 英国王室的婚礼,为什么那么引人注目

英国王室的婚礼,是受到许多国家首脑来关注的。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与平民的结合因为是独一无二的啊。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婚礼能不应人瞩目吗?

2. 英国教堂婚礼流程都是什么样的呢,需要注意什么呢

教堂婚礼是典型的西式特色,而英国教堂婚礼代表了欧州西式婚礼的经典。而大部分人都是教徒,所以选择自己经常去的教堂,办婚礼相对更加方便。不过现在的教堂婚礼,也要求新人要提前注册,这是一个新的变化。当然在婚礼的基本程序与流程设计上,遵守传统的婚礼步骤,预约神父,预订钻戒,安排酒会,吃蛋糕,安排婚宴,致辞送祝福,还有音乐会表演等等,都会在请亲朋的时候都写上流程,便于准备。

最后,到了最后是婚宴的环节,婚宴之前要进行致辞,让整体的气氛达到高潮。而正式的婚宴简单而隆重,是西式大餐,因为不会提供酒水,所以基本上不会用太多时间。最后一个程序是一个音乐会或者舞会,这个环节相应于晚会的形式,大家都会有所准备,而重点看新郎与新娘喜欢哪种,秀秀才艺,所以这个环节很重要,也是新人的主场,而捧场的亲朋,同样参加表演,送上祝福,不喜欢表演的就直接跳舞,完成婚礼。

3. 英国婚礼的过程详细点的 谢谢

一般来讲,英国婚礼和传统的欧洲婚礼相同,分为仪式和婚宴2大部分,整个流程按照7个步骤来进行(其中前两个为仪式部分,后五个为婚宴部分):宾客到场祝福、婚礼仪式(一般在教堂进行)、宾客及新人合影、drink reception(类似国内的酒会)、宾客入席及婚宴致辞(按照伴郎或伴娘中的一人、新郎父亲、新郎的顺序)、婚宴、小型音乐会或者舞会。

吃蛋糕一般在合影之后,有时也放在drink reception中进行,至于开香槟庆祝好像英国人不太时兴这个(老美比较喜欢),少数英国人会选择在婚宴致辞的时候。至于司仪不太清楚指什么,如果是婚宴的话一般都是亲人或很好的朋友来串场,讲话应该是贯穿始末的。

4. 外国人是怎么样办婚礼的

美国人来源于世界各地,婚礼形式也就迥然各异。有热闹非凡的教堂婚礼;有根本没有宗教仪式的世俗婚礼;还有宾客在山顶上光着脚举行的婚礼;甚至还有一种骇人听闻的在海底给宾客用氧气罐的婚礼。但是,这许多婚扎中,不管它的形式多么怪异,仍然包含着一些传统的习俗。

例如,新郎与新娘要交换戒指。戒指经常戴在左手的第四只无名指上,在婚礼上进行交换。这种传统起源于原始早期社会,还被认为是具有魔力的。在一些原始部落里新婚夫妇被戴上用草和花编织的花环,以象征婚姻的幸福与美满。现在,戒指则象征两人相互承担的义务。

婚礼仪式举行后,常常由家中的亲友往新郎新娘身上洒落一把把生米,以此祝愿他们多子多孙。虽然,美国出生率在日益下降,但是,作为消遣嬉戏的洒米作法还在大多数婚礼仪式中盛行。

在婚礼仪式后,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这个婚宴也叫做招待酒会。酒会上各种丰盛的食物对公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致于把对新婚夫妇的注意力给夺去了。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爱和经济状况来决定,因为在美国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帐的。在角落里放着有许多层的色彩摈纷的结婚大蛋糕,传统的作法是新娘与新郎一起握着刀来切蛋糕。据说过去,在吃蛋糕以前,先要把蛋糕丢在新娘的头上。时代改变了,新娘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屈辱的习惯。不过有一点还是依然的,那就是把蛋糕给宾客吃以前,新娘新郎先互相给对方吃一块蛋糕。

吃过蛋糕以后,新娘站在房间中央的一把椅子上,把花束抛给那些未婚姑娘。据说谁拿到那束花,谁就是下一次的新娘。有些姑娘积极地去抢,但有些则腼腆地躲开了。

然后,新娘与新郎就离开婚宴会场,去开始度蜜月(婚礼后的旅行)。这种蜜月旅行起源于古老的德国风俗,在德国结婚典礼后要喝一个月的蜜酒。当今的蜜月旅行大有不同,它完全取决于新婚夫妇的爱好,时间与经济条件。有时候,一对新婚夫妇只在附近的一家旅馆中度过一夜,而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遥远的度假胜地消磨两周。蜜月旅行的费用应由新郎方面承担。

英国有三种婚礼:英国国教婚礼、天主教婚礼以及世俗婚礼,即非宗教仪式婚礼。由于信仰不同,这三种婚礼有不同的要求和习俗。英国婚礼注册有两种,一种是在教堂举行仪式时直接注册,这是最传统的结婚方式。但那太漫长了,要提前半年时间预约,还要张榜公告一个月,直到没有人反对这对新人的婚姻,新人才有机会步入教堂,这实在太缓慢了。于是,市政厅注册成了年轻人的最爱,因为在市政厅注册只需要提前1个月预约。

在英国,婚礼一般是在周六的下午,在教堂或登记处举行。新娘穿着白色的礼服,戴着面纱,拿着花。新郎穿着西装,等在教堂的圣坛。当新娘到达时,风琴开始演奏结婚进行曲,在音乐中,新娘的父亲带着他的女儿走过长廊,然后把新娘的手交到新郎手里,于是婚礼开始了。仪式的重要部分当然是交换结婚戒指,当这对新人结婚时,他们在教堂签署结婚登记证,然后他们穿过教堂来到院子里。在院子里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向他们扔大米和五彩纸屑,向他们祝福。

婚礼后的宴会称为招待会,通常是一个有三道菜的晚餐,加上许多含酒精的饮料。在第三道菜或甜点之后,主人开始发言了。新娘的父亲(他支付婚礼的费用)通常讲他的女儿以及他初次遇见女婿的情况。傧相的发言总是说新郎多么出色。最后新郎发言,他通常会表示对新娘下嫁与他的感激之情。在发言结束后,通常会有乐队演奏伴舞或者迪斯科助兴,直到每个人都累趴下。通常新人会第二天一早出发去渡蜜月。

5. 英国结婚礼仪2021

在英国,婚礼一般是在周六的下午,在教堂或登记处举行。教堂本来是为_设立的,但在教堂结婚也是传统的方式。新娘穿着白色的礼服,戴着面纱,拿着花。新郎穿着西装,等在教堂的圣坛。

当新娘到达时,风琴开始演奏结婚进行曲,在音乐中,新娘的父亲带着他的女儿走过长廊,然后把新娘的手交到新郎手里,于是婚礼开始了。仪式的重要部分当然是交换结婚戒指,当这对新人结婚时,他们在教堂签署结婚登记证,然后他们穿过教堂来到院子里。在院子里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向他们扔大米和五彩纸屑,向他们祝福。

婚礼后的宴会称为招待会,通常是一个有三道菜的晚餐,加上许多含酒精的饮料。在第三道菜或甜点之后,主人开始发言了。新娘的父亲(他支付婚礼的费用)通常讲他的女儿以及他初次遇见女婿的情况。傧相的发言总是说新郎多么出色。最后新郎发言,他通常会表示对新娘下嫁与他的感激之情。这些发言有时会很长,常常会提到相关人士的长篇 故事 。发言的原意是越幽默越好,但是根据酒精消耗量的大小,发言常常会变得比较放肆。在发言结束后,通常会有乐队演奏伴舞或者迪斯科助兴,直到每个人都累趴下。通常新人会第二天一早出发去渡蜜月。

婚礼并不便宜,如上所述,新娘的父亲通常会买单。当然,客人们为新人买一件礼物是很普遍的,也许是一个微波炉,或者一个去夏威夷两周的假期。近来,新人们会列一份清单,注明他们想要的东西,客人会根据各自的情况从清单里选送。

英国有三种婚礼:英国国教婚礼、天主教婚礼以及世俗婚礼,即非宗教仪式婚礼。由于信仰不同,这三种婚礼有不同的要求和习俗。这里主要介绍英国国教婚礼。

英国国教也称为圣公会,1533年,亨利八世禁止英格兰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次年,他又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而以英国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其后,这项运动又得到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1537——1553)的支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则宣布女王为国教惟一最高领袖。教会虽在组织制度和仪式等方面仍保留了天主教的旧制,但在教义上已具备了一些新教的

燕儿和老安是在上海相识相爱又在广州共续生活的,故事还挺浪漫,可以用有缘千里一线牵来概括。总之这中国新娘和英国新郎终于决定走进美丽的围城。入城仪式当然不能轻慢。为了照顾双方的家人朋友,婚礼要举行两场,两地各办一场。第一场在英国。于是我带着无数对英国的幻想和推测,从法国坐完了两趟飞机再乘车深入英伦腹地,来到一个叫Barnsley的地方。这里略有山峦,到处是碧绿的草地或树林,错落着深棕色的砖墙别墅。房子周围总有精心修饰的花草。对于我这个初到英论的游客,但眼前的景致赏心悦目到心旷神怡。当然,这次的主题还是婚礼。言归正转。

国内的婚礼图的是热闹,通行的做法是广邀亲朋好友,张灯结彩喧嚣一片,大闹至少三天三夜才善罢甘休。筹备当然更是大费周折。相比之下,英国式的婚礼少了那种盛气,但轻松而温馨。

这么重要的仪式当然不能没有准备,新郎的家人也忙活了大半年。大到宴会厅小到胸花,件件都是反复斟酌,精心挑选。婚礼前的晚上,新郎给我们介绍了婚礼的具体过程,列了清楚的时间表,一切精确到分钟。英国人的严谨和时间观念可见一斑。

照英国的规矩,结婚当天新郎新娘在仪式之前是不能见面的。新娘的父亲挽着女儿缓缓走进礼堂,把手交到新郎的手里才算两人新的开始。所以婚礼前夜新郎只能住到酒店,直到第二天仪式开始。看不见他做什么,估计更是坐立不安,才用电话不时远程监控我们的进度。

如平时一样地起了床,吃过早饭。10点15分出发,驱车15分钟到发廊做头发。小镇的发廊只有一间木质装修的大厅,最醒目的是中间柔软的红色沙发。看上去宽敞而舒适,更象谁家的客厅。客人可以喝到暖暖的咖啡或茶。只有进门小小的个柜台和四角的镜子和理发椅告诉你这里是发廊。发型师小姐娴熟地让每根头发各就各位,再带上新娘的金冠。在预计的半小时之内完成,非常准时。完全没有国内的满头发胶和鲜花,新娘看上去高贵而现代,漂亮极了。11点钟回家化妆换衣服吃午饭,一切必须在2点15分前完成。12点钟是午饭时间,三明治和奶茶。午饭时婚礼用的鲜花准时送到。一阵小小的忙乱之后,2点15分出发,到婚礼会场。车程预计30分钟。路况很好,我们提早到达,但不能进场,只能在路边等着。

婚礼在当地最大的酒店举行,没有任何宗教色彩,司仪是当地政府的Register,应该相当于我们的民政部门吧。没有时间细细探究,但仍然看得出这个酒店由从前的豪宅改建,四面有大而雅致的英式花园。在摄像机的跟随下,我们陪新娘走进酒店,新娘在入口摆了几个幸福的造型,今天的摄影师看上去很专业。

一进去,新娘和随行的新郎的母亲就被领进礼堂旁边的小厅,照计划上看,是Register例行公事要提问做记录。我们只能在门外静静地等待。很快,所有人面带笑容地出来了。我们分头进会场,婚礼要开始了。身为伴娘的我随新郎的母亲从侧门进礼堂,坐在左手第一排,这是规矩。边厅里问了什么问题,燕儿的回答是什么,对我来说也是个迷。

我还来不及坐定看看四周情况,婚礼进行曲就响起。3点正,婚礼开始。正门打开,新娘身着象牙色的婚纱隆重出场,轻轻含笑,缓缓点步,头纱在身后微微飘起。新郎满面激动开心的笑容,接过新娘的双手。所有人的目光这时才转移到司仪。和法国由当地行政长官亲自主持的风俗不同,司仪是一位年轻女士,前台左边还有一位同来的书记员。司仪的开场白相信大家在类似的电影片段里都见过了。需要补课的拜托看一遍电影《四个婚礼一个葬礼》。但需要伴娘念一首诗对我倒是新鲜事。前一晚的临阵磨枪没有白费,还算圆满完成任务。原以为自己第一次念英语诗还是班门弄斧,在这么多英国人面前念一定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却居然一点都没有怯场。倒是站在一个有利的角度,发现新郎新娘激动而紧张,觉得有一点感动。婚礼继续进行,老安和燕儿先后都说了“我愿意”,跟着司仪当众宣布了今后相守相偕,矢志不渝的誓约,然后在婚书上签字。坐在身边的新郎母亲已经感动得双目含泪了。而我这时才有机会偷偷看了看来宾的情况。大约二三十个人,身着礼服,除了小孩,都专注地看着主席台,见证了这对新人新的起点。可以想象他们这时和新郎新娘一样幸福。

交换戒指之后,大家都积极为新人抢下这历史的镜头。当然少不了轮流合影。一个小时后,仪式就都结束了。司仪和她的书记员离开,其他人则转移到一间半露天的餐厅,开始浅酌合影。这时我才有机会接触今天的其他来宾。作为到场的唯一女方宾客和远道而来中国客人,我受到了他们特殊的照顾。新郎的母亲先后给我介绍了这些来宾。他们都是新郎的亲戚和多年老友,有老有少,还有新郎的小学老师,当然因为她是新郎母亲的多年好友。

这时候摄影师成了主持者。他组织我们轮流分批和新郎新娘在花园里摆造型合影。然后我们一起把彩碎抛向天空。这是对新人的祝福。英国还没有转暖,不时有凛人的寒风。新人必须继续拍外景照片,我们则缩回温暖的餐厅聊天。和英国人享有的“冷漠高傲”的名声完全不同,这里的人友好而好客。我还和新郎8岁的大侄子结下了短暂的友谊。

英国人的晚饭时间相对法国来说较早,婚宴也不例外。小憩之后,六点半我们就进入饭厅,开始准备用餐。对于咱中国人来说,这一顿的菜单当然重要,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晚餐还需要一个主持人,现在是伴郎。开始用餐前,照例新郎发言。现在气氛就轻松多了,新郎自由发挥,没有定式。老安的发言简单实在,是我喜欢的风格。然后伴郎也要发言。今天的伴郎是老安的弟弟。他要宣读别人寄来的 贺卡 。新郎新娘当众打开收到的礼物,还分发礼物。晚宴的另一个亮点是切结婚 蛋糕 。在吃完晚饭喝咖啡的时候,新郎新娘手执手共同切下第一刀,旁边的小朋友们早就急不可耐了,这当然是抓抢镜头的好机会。

晚饭后,有些客人先告辞走了。留下的人就开始跳舞狂欢。背景音乐是70年代的YMCA之类。一家人坐在一堆,又唱又跳。那时的我已经累得不行了,只是觉得非常的温馨。第二天一大早去机场,匆匆结束了这次英国之行。对这个地方我的了解还很少。只知道这样的婚礼很简单,但有余味,很香。

6. 英国婚礼有以下的习俗吗

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
戴戒指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国,它不仅作为一种信物也是一种装饰品。婚姻戒指最初并不镶嵌钻石、翡翠以及红蓝宝石等饰物,纯洁的圆形象征着由婚姻联袂在一起的两个人的团圆。在一些民族中象征着一种魔力,保佑夫妇幸福长寿,同时,施予者表示对接受者的信任,接受者表示对施予者的忠诚。
金戒指象征爱情的纯真,银戒指意味情感温柔。英国人同西方各国一样,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镶嵌任何宝石,结婚戒指应加装饰物,至于戒指的质量则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结婚戒指可戴在同一无名指上,也可以由结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
英国在16世纪时,结婚戒指的内侧经常刻是家族的图案或箴言,诸如"上帝使我成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只手、一颗心、一顶主教冠和一个骷髅,铭文是:"前三个我赐予你,第四个使我超脱。"今天戒指上的铭文大多只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开头字母。
英国人结婚要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总之,英国人崇尚白色,它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而戴头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品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为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一旦举行完婚,新郎新娘从教堂里出来的时候,人们要向新人祝贺,这种祝贺不是亲吻、拥抱和握手,而是向他们撒五彩缤纷的纸屑。撒纸屑的习俗起源于撒麦粒。1491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携王后到布里斯托尔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面包师的妻子看到,于是她从窗子里向他们撒麦粒,并高呼:"欢迎你们,陛下!祝你们幸福、长寿。"这成为一段佳话,到16世纪时,这一习俗已广为流传,人们向新郎、新娘撒麦粒,有时还染各种颜色。麦粒象征着丰收和生活富裕,同时也祝贺新婚夫妇幸福长寿,子孙满堂。
度蜜月也是英国各地青年结婚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把积蓄下来的钱用于旅游,而结婚后去旅游便称作度蜜月。这原是古代的习俗,在新婚之时一定要饮用一种用蜂蜜特制的饮料,用来象征家庭美满、爱情甜蜜和生活幸福。而这种饮料从结婚开始要喝30天,因此就把新婚第一个月称作蜜月了。
在英国对于结婚纪念日十分重视,每年都要庆祝并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年是纸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为皮革婚,第四年为毅婚,第五年称木婚,第六年称铁婚,第七年叫铜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为柳婚,第十年是锡婚,以后是钢婚、绕仁婚、花边婚、象牙婚、水晶婚。从第十五年以后,每五年各有一个称谓,依次为搪瓷婚、银婚(第二十五年是个大典)、珠婚、珊瑚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钻石婚。这最后一个是第三大庆典,但很少有人能够庆祝这个庆典。

7. 英国王室成员的婚礼总是很盛大,他们的婚礼有什么特别的礼节

策划一场婚礼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英国皇室的新娘梅根,相信对此深有感触,除了各种细节的确认,跨越几世纪的皇家传统和礼仪也是必修课呢。

有消息称,公众也将被邀请参加这场婚礼庆祝活动,届时会有许多人预定Harrold先生的“王室礼仪”课程(Royal Etiquette workshop),参加者将在那里学习在接触皇室、贵族及贵宾时应遵守哪些礼节。

相信如所有新娘一样,梅根也将在大婚之日光芒四射,并完全融入到王室家庭传统之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8. 世界各国的婚礼习俗

喜欢看韩剧的人对韩国的婚礼习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几乎大部分韩剧里,都会涉及到一对新人结婚的桥段,从中我们也详细了解到了韩国的婚礼习俗,包括新娘脸上两团“腌萝卜”,原来是用来抵抗邪灵的。其实,世界各国的婚礼习俗都很有趣,不妨让我们都来扒一扒,崇尚个性的80后们也许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启发,策划出最符合自己梦想的婚礼来呢!

俄罗斯婚礼:叫苦不迭
湖南卫视有一期的《天天向上》里,介绍的正是各国的婚礼习俗。最令小记记忆深刻的要数俄罗斯的婚礼习俗了。
据悉,婚宴上会有人大喊“苦啊!苦啊!”每当有人带头喊时,在场的所有人便会齐声附和,这时新人便会站起来,当众深情地一吻。没过几分钟,又会有人大声叫“苦”,新郎新娘便又站起来,再次用甜蜜的吻来平息亲友们的叫“苦”声……这样的“程序”在婚宴上至少要重复十几次亲友们才会罢休。原来,按照俄罗斯人的说法,酒是苦的,不好喝,应该用新人的吻把它变甜。

德国婚礼:疯狂摔碗
与德国人一直崇尚的理智与冷静不同,他们的婚礼更多呈现出疯狂的一面。德国人在婚礼中要举行Party,新人会遭到戏弄,很类似于中国的“闹洞房”,其中重头节目就是兴高采烈地将碟子掷碎。到了婚礼举行之日,应邀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每人都带着几样破碗、破碟、破盘、破瓶之类的物品。然后玩命地猛砸猛摔一通,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新婚夫妇除去昔日的烦恼、迎来甜蜜的开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夫妻俩能够始终保持火热的爱情、终身形影相伴、白头偕老。

法国婚礼:白色纯洁
都说法国巴黎是“浪漫之都”,法式婚礼也为不少女孩子所向往,那法国的婚礼到底有些什么讲究呢?其实,法式婚礼很简单,同时又不失庄重。
白色是浪漫的法国婚礼的主色调,无论是布置用的鲜花,还是新娘的礼服,乃至所有的布置装饰,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国人眼中的婚姻应该是纯洁无瑕的。婚礼上,新娘子会准备手工精细、象征健康以及繁荣图案的柜子作嫁妆,所以此柜子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称。而新人选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称,名为“婚礼之杯”。
法国人的婚礼既传统又随意。一般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日,从早上9时至下午5时之间。一般的法国人都喜欢选择在周末结婚。这样便于更多的亲友们前来观礼。
希腊婚礼:传统浪漫
希腊被誉为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是一个充满神话故事的国度。希腊人的婚礼习俗也是非常有趣的。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在教堂举行的婚礼才被希腊承认为合法婚姻。虽然这项规定在1982年被废除,不过至今仍有不少新人坚持到教堂去结婚。
如今,婚礼上的服饰已经多种多样。特别是根据婚礼的主题不同,希腊人也不是非要穿婚纱举行婚礼。不过,如果选择婚纱,他们还是会选择最传统的样式——白色的长袍,搭配面纱和戴在头顶的花环,这样的装束使新娘看起来像圣洁端庄的雅典娜一样美丽。而新郎的服装相对简单许多,黑色或白色的西服即可。

美国婚礼:形式多样
美国人来源于世界各地,婚礼形式也就迥然各异。有热闹非凡的教堂婚礼;有根本没有宗教仪式的世俗婚礼;还有宾客在山顶上光着脚举行的婚礼。但不管形式多么怪异,仍然包含着一些传统的习俗。
例如,新郎与新娘要交换戒指。戒指经常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婚礼仪式举行后,常常由家中的亲友往新郎新娘身上洒落一把把生米,以此祝愿他们多子多孙。
在婚礼仪式后,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这个婚宴也叫做招待酒会。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爱和经济状况来决定。一般都会在角落里放一个有许多层色彩缤纷的大蛋糕,新娘与新郎一起握着刀来切蛋糕。吃过蛋糕以后,新娘站在房间中央的一把椅子上,把花束抛给那些未婚姑娘。

日本婚礼:仪式繁复
日本人的结婚仪式有神前结婚式、佛前结婚式、基督教结婚式及人前结婚式等。现在较为流行的是人前结婚式和家庭结婚式。
神前式结婚仪式起始于日本室町时代,是当时武官家庭最为盛行的一种结婚典礼。礼节较为繁多,婚礼上男女双方需通过339次交杯酒来盟誓相爱一生,白头偕老!
佛前式婚礼上,男女双方在佛像面前宣读婚约,向祖先报告两人结为百年之好,相守一生。
人前结婚式是一种新的形式,既不在神佛前,也不在家中,而是在公共场合举行,不用受男女双方家庭宗教信仰的约束,而只是在亲戚、朋友面前签订一个结婚合约书就行了!然后一起大声朗读婚约书,宣读自己对对方的爱,整个过程仅需10到15分钟。结婚仪式结束后便是婚宴,婚宴一般都和结婚仪式在同一地举行,这样也就免去了许多麻烦!

世界各国的婚礼习俗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婚礼习俗,说到中国的传统婚俗,人们便会想到什么“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但只要一提到异国婚俗,人们除了想到婚纱,教堂、牧师之外,便不会有太多的印象,其实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各地的婚俗都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而正是这些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婚俗习惯构成了婚姻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法国——法国白色婚姻
白色是浪漫的法国婚礼的主色调,无论是布置用的鲜花,还是新娘的服饰,乃至所有的布置装饰,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国人眼中的婚姻应该是纯洁无瑕的。婚礼上,新娘子必会准备名为“Weddingarmosre”的柜子作嫁妆,柜上刻有手工精细、象征健康以及繁荣的图案,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称。而新人才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称,名为“Coupdemarriage”意思为“婚礼之杯”。
德国——德国人的疯狂
与德国人一直崇尚的理智与冷静不同,他们的婚礼更多呈现出疯狂的一面。德国人在婚礼中会举行Party(派对),派对中,新人会被戏弄,这有类似于我们中国的“闹洞房”,其中重头节目就是兴高采烈地将碟子掷碎。到了婚礼举行之日,新人会坐在由黑马拉的马车来到教堂。而在婚礼举行的地方,会用红色丝带和花环封着出口,新郎须以金钱或答应举行派对作交换条件,新人才可以通过出口,这在德国的传统婚礼中叫做“Ropingthecouple”。另外,在婚宴中,以碎扁桃仁制成的糖果,混有香料的酒和啤酒是待客的主要食品。
希腊——手套中的糖
希腊的新娘子会在手套中放一些糖,代表把甜蜜带进婚姻生活。希腊人喜欢在婚礼中跳传统的圆舞招待宾客。婚礼举行时,其中一项程序是由诗歌班的领唱者训示新郎要好好照顾和保护妻子,新娘子则会轻拍新郎的脚掌以示尊重。新人会用薄纱包着裹以糖衣的扁桃仁,然后分派给宾客,以象征丰足和美满。
英国——贮放时间最长的蛋糕
传统的英国式婚礼,新娘会手持象征好运的马蹄莲,若新人住在郊外,则要与观礼嘉宾步经教堂,并于途中撒满橙花。英国人的婚礼多在正午举行,随后安排午餐聚会,称作新婚早餐。而英式的结婚蛋糕由大量水果制成,并在蛋糕面上饰以碎扁桃仁,顶层叫作“ChristeningCake”,有“诞生之瓶”之意,会保留至第一个婴儿出生。
捷克——给你买路钱
在捷克婚礼中,女傧相会把迷迭香的小树枝扣在宾客的衣服上,以象征生活美满及坚贞不变。礼成后,神父会在教堂外将新娘交给新郎,并训示新人要努力完成对方的心愿。然后新人踏过一段铺满丝带的路,新人的亲友要付款让亲人通过。
苏格兰——格子裙、风笛及鞭炮
传统的苏格兰格子裙是新郎必穿的礼服,富于苏格兰特色的风笛声会响彻整个婚礼会场。和中国人相似,苏格兰人还会放鞭炮以赶走不祥及邪恶之物。
俄罗斯——岁岁平安
俄罗斯婚礼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说完贺词,干杯后把玻璃杯抛向天花板,玻璃杯跌成碎片,象征——新人将有美满的婚姻,这就有“岁岁(碎碎)平安”的意思。另外,从新人在花车车头缚上的装饰可知道他们期望第一个婴儿是男还是女,若是小熊就代表想生儿子,若是洋囡囡就代表想生女儿。
瑞士和荷兰——环保婚姻
瑞土和荷兰的新人最有环保意识,他们会在新居种一棵松树,寓意好运和百子千孙。
日本——“和服”新娘
日本人喜欢在婚礼中以含有“庆祝”意思的糖果“Kyogashi”款待宾客。新娘子会穿上丝制的结婚专用和服,上面织有新娘的家族饰章,还会戴上假发饰物。在婚礼中,长辈和嘉宾会在干杯时致贺词,并细诉新人的相爱故事。
菲律宾——永恒的爱
菲律宾人通常会在婚礼会场挂一个装饰鲜花的巨型大钟,里面藏看一对白鸽,完成所有程序之后,新人会拉动系看大钟的丝带,让白鸽自由飞翔以象征永恒的爱。观礼的嘉宾会轮流与新娘和新郎跳舞,并把金钱钉在他们的衣服上,有时候双方的亲戚朋友还会比赛哪方得到的金钱较多。
韩国——“两点”新娘
韩国新郎会穿上大礼服,新娘的嫁衣则是七彩的丝织服,配以长袖子和黑丝顶冠。新娘的化妆会在脸颊上点两红点,有抵抗邪灵的意思。
土耳其——“恸哭”婚礼
新娘会穿着装饰华丽的土耳其长袖袍子,手脚则会画上红褐色的格子花纹作为装饰。阿拉伯人会将观礼的嘉宾人分男女来接待,观礼的女士会依习俗为新娘出嫁而“恸哭”。
阿根廷——花水浴
在阿根廷一些地区,青年男女在订婚或结婚时,有洗“花水浴”的习俗,所谓“花水浴”,即在入浴前把整篮鲜花撒在水面,沐浴时用花瓣揉搓全身,他们认为水是圣洁的,花是喜庆的,而“花水浴”正可以代表美满和吉祥。
墨西哥——盐、酒和面包
传统的墨西哥吉卜赛婚礼,新人被喂以拌了盐的酒和面包。这意味着除非世界上再没有盐、酒和面包,否则,这对夫妇的爱是不会消失的。
印第安——“昂贵”的婚姻
印第安人认为珠宝可以抵抗饥饿、疲倦、疾病及厄运,所以新郎及新娘会戴上银贝壳和绿松石等珠宝首饰。在印第安文化里,水象征着洁净及纯正,新娘及新郎会进行洗手仪式,代表把旧日的恋爱和悲伤回忆通通洗掉。还有印第安人认为东方是代表将来的方面,所以婚礼的所有仪式都要面向东方。
非洲——扫帚与婚姻
非洲人民风淳朴,新娘要梳起辫子,盖上面纱,做羞怯与娴淑状;参与婚礼的主持人、嘉宾及观礼者则必须穿上传统的非洲长袍。依非洲习俗,一对新人要跨过饰满鲜花的扫帚,象征跨进人生的新阶段。在婚礼中,非洲人会以鼓声及库加舞助兴,并把酒倒于地上,献给神明。
加勒比及百慕大——水果蛋糕
加勒比及百慕大的婚礼食品十分特别,他们传统的结婚蛋糕是深色水果制成,其中包括酒酿的莱姆果、佛手橙;蛋糕的形状奇多

9. 英国王子大婚什么样子的

英国哈里王子与美国女演员梅根·马克尔的盛大婚礼于 北京时间5月19日晚7点,在温莎城堡内的圣乔治教堂举行。

这位新王妃很特别,比灰姑娘还要特别。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有黑人血统的王室成员,她出生在贫民窟,比王子大3岁,离过婚,甚至直到婚礼的前几天还被前夫和哥哥姐姐们连环怼。

但这都没有影响哈里王子对她的爱,他为她亲自设计了戒指,他为她放弃签署婚前协议。

当新娘梅根身穿洁白的婚纱缓步向哈里王子靠近,童话故事也不过如此了。

温莎城堡内的圣乔治礼拜堂是豪华的哥特式建筑,有各种艳丽的彩绘玻璃和精致壁画。

婚礼花艺师是Philippa Craddock ,她用了戴安娜王妃最爱的白色花园玫瑰和梅根最喜欢的牡丹来布置教堂,都是皇室庄园里当季的鲜花,没有从国外大张旗鼓的空运,结束后还会分发给慈善机构。

坎特伯雷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主持了他们的婚礼仪式。

宣誓的时候,哈里王子甚至忍不住落泪。那一刻,他不是什么王子,就是一个终于娶到心爱姑娘的男孩。

梅根没有伴娘,但乔治小王子和夏洛特公主都是她的花童。

有一个空座位特别留给了戴安娜王妃

据《太阳报》报道,在圣乔治教堂的结婚仪式上,观礼席中威廉王子的身边特别留了一个空座位。这个位子是为了表达对哈里王子的母亲、因车祸去世的戴安娜王妃的敬意而特别留下的。

订婚戒指意义非凡

他们的结婚戒指看起来并不复杂,简单的黄金圆环,但却是由伊丽莎白女王提供的稀有的威尔斯黄金打造的,这也是英国延续了88年的传统。

梅根的首饰不多,是来自Cartier的钻石耳环和手镯。

她的订婚戒指才真正让人羡慕,是哈里王子亲自为她设计的,估计大概要25万英镑。戒指由三颗钻石组成,不仅代表哈里王子对梅根的感情,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个三钻订婚戒指是由哈里王子亲自描绘设计的,中央的一颗枕型钻石来自博茨瓦纳。哈里王子小时候去过很多次博茨瓦纳,对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感情,也是这对夫妻约会度假的地方。而戒指外侧的两枚较小钻石就大有来头了,是从哈里已故母亲狄安娜王妃的私人胸针上取下的。

2010年,威廉王子送给凯特的求婚戒指也与戴安娜王妃息息相关。那是一枚12克拉斯里兰卡蓝宝石,周围镶嵌14颗钻石,在她去世后,这枚戒指传给了哈里王子。而后,哈里将戒指让给威廉王子,作为传家宝向凯特求婚。

一向受王室青睐的英国珠宝设计师品牌Annoushka,这次以梅根本人风格和她同哈里王子的大婚为灵感来源,为原本就大受欢迎的“王冠系列”推出了两款新设计。

向女王“借”皇冠

从订婚戒指和婚礼现场的布置就可以看,在这次婚礼中,出于哈里王子对自己的母亲戴安娜王妃的纪念之心。此前人们纷纷猜测,梅根的头冠也极有可能是戴安娜王妃的生前的私物。甚至有人猜测,这对时尚的夫妇可能甚至不会佩戴皇冠。

然而在现场,梅根佩戴了奢华的钻石头冠,令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头冠却不是此前热议的几个头冠里的任何一个。果真,皇家的珍宝首饰还真不是大家都见过的。

梅根头上戴的王冠是制作于1932年的掐丝白金钻冕,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藏品, 曾属于玛丽皇后,也由玛格丽特公主佩戴过。

凯特王妃在2011年婚礼上佩戴的是女王的卡地亚光环王冠,也被称为卡地亚“卷轴王冠”。

皇室新人的花花结婚证

英国皇室婚礼也有结婚证,还得是女王亲笔签署的。

根据《王室继承法》,英国王位前六名顺位继承人都要得到君主批准才可成婚,2011年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结婚的批准书是当年在女王85岁大寿的庆典上公布的。哈里王子刚好是王位第6顺位继承人,因此情况与兄长相同。

此前,伊丽莎白女王为哈里王子与梅根·马克尔大婚准备的许可文件也公布于众。

这份精美的皇室文件由传统手工印刷术完成,在文件的左右两边印有两位新人的御用勋章。代表梅根的勋章以象征美国的玫瑰花为主体,陪衬以代表她出生地美国加州的金罂粟以及美国国徽中的橄榄枝。哈里王子的勋章则由代表威尔士的一只红龙及象征英国的玫瑰、蓟、以及酢酱草组成。

同时,这份御准文书上英国女王亲自签字,并写着“朕同意,朕最爱的孙子哈里王子与梅根结婚。”根据传统,御准文书经英女王亲笔签署后,便会以印有女王图像的蜡封起,大婚过后才交付哈里王子及马克尔二人。

婚礼蛋糕打破传统

不爱水果爱鲜花

在婚礼蛋糕的选择上,这对不按套路出牌的准夫妇请了一位擅做美式糕点的蛋糕师来做结婚蛋糕,打破了以往在婚礼当天吃干果蛋糕和非传统果冻这一王室传统。

烘焙师克莱尔·泰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的以往作品

两人的婚礼蛋糕由伦敦网红烘焙师克莱尔·泰克操刀,以柠檬海绵蛋糕为基底,加入接骨木花糖浆调味而成,而蛋糕外层则将接骨木花融入瑞士奶油中,最后加入鲜花点缀,打造带着“春天味道”的非传统蛋糕,感觉“仙气”十足。

据传,此次蛋糕开销高达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为了打造这款独一无二的蛋糕,泰克和她的6人团队,耗时5天制作。泰克向媒体透露,这次婚礼蛋糕的口味和设计都由哈里王子和梅根共同决定。此前,她还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晒出了蛋糕的半成品图片。

莱尔·泰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的婚礼蛋糕半成品照片

那么,历次英国皇室的蛋糕都是怎样的呢?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四层结婚蛋糕高达两米七,重0.2吨,外表精美华丽,里面是用朗姆酒和白兰地浸泡过的坚果和水果制成的传统干果蛋糕。

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蛋糕看起来比较低调,是一个五层的几何建筑风格蛋糕,口味也是传统的干果蛋糕。

七年前,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八层奢华婚礼蛋糕想必不少朋友还记得。

这个蛋糕由英国知名女蛋糕师菲奥娜·凯恩斯设计制作,选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盛行的糕点风格,精致复古。凯特王妃中意花草主题,要求糕点师以16中代表不同寓意的花草做成立体装饰图案。这个蛋糕,从准备制作到完成,总共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王室的婚礼蛋糕更多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感情,表达祝愿。据路透社报道,此次大婚的蛋糕最终外观会以“艺术装置”的形式登场,想想都觉得充满期待呢。

花絮

所有来参加婚礼的嘉宾都穿得非常高级好看,甚至比时装周还要靓丽。很多男士都穿着燕尾服,女士都戴着礼帽。

伊丽莎白二世演绎一袭黄绿色造型,优雅端庄,尽显女王风范。

此外,包括贝克汉姆夫妇、Elton John, Serena Williams在内的600位宾客受邀亲临现场:

贝克汉姆演绎Dior Homme新任创意总监Kim Jones操刀的Morning Suit。维多利亚演绎的当然是自己的设计,红色高跟鞋来自Manolo Blahnik。

凯特王妃的妹妹Pippa Middleton演绎伦敦品牌Fold的花朵连身裙亮相,鞋履来自Jimmy Choo。

和乔治·克鲁尼的一起亮相的阿迈勒,演绎Stella McCartney艳丽风采。

名嘴奥普拉演绎的裙装也来自Stella McCartney,帽子为Philip Treacy出品。

戴妃家族成员Kitty Spencer演绎DG花朵裙。

网球名将Serena Williams以范思哲裙装搭配宝格丽珠宝亮相。

中新网消息,哈里的两位前女友也在婚礼现场现身。

克蕾西达·博纳斯(Cressida Bonas)在2012至2014年与哈里交往,她今日身着彩色连衣裙出席

10. 英国皇室婚礼是怎样的他有什么流程

传统的英国皇室婚礼,流程极为严格,从早上9点开始,历史5个小时后宣告结束,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但又不失浪漫温馨;作为数百年的风俗,新郎新娘要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亲吻,“阳台之吻”也成为了整场婚礼中的重头戏,在众目睽睽之下亲吻,作为新娘新郎的一方也要经历一番心理考验。

按照传统的王室规矩,新郎新娘需要在大主教的见证下完成婚礼,在近2000名宾客的目睹下,王子和王妃要交换戒指、宣读誓言,同时祝福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伦敦知名教堂,历史上有很多皇室成员都再次举办过婚礼,这其中也包括伊丽莎白女王的大婚。威廉是查尔斯的儿子,也是王室第二顺位继承人,能够如此高规格的教堂举办大婚,足见王室对于这个人有多么器重。

完成教堂婚礼仪式之后,新娘和新娘会外出与宾客合影,时间大概只有十分钟左右,随后就要驱车赶回白金汉宫,因为在那里还有一个英国皇室婚礼的重头戏:世纪之吻。世纪之吻的称呼源于1981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礼,那场婚礼耗资巨大、影响力强,所以被英国人称为是世纪婚礼,“阳台之吻”也就称为了世纪之吻,新婚夫妇要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当众亲吻,接受宾客们的祝福。

阅读全文

与英国的婚礼是什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62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72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52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88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4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1002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2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34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814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26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8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5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28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8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9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9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9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44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74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