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825年英国发生什么事,取消了什么
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年底,着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 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出口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 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Ⅱ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 历史 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的资料,仅供参考。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欧人的一支——凯尔特人(罗马人称其为高卢人)西进.
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凯尔特人继续西进到了不列颠岛.在他们之前在岛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宫,被苏格兰人称作历史中心,该宫殿以“斯康石”闻名苏格兰,史称“定命石”,因为继承苏格兰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贵族都要到这里来举行加冕仪式.直至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 决定 把这种仪式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举行.直到诺曼征服后,苏格兰仍有皮克特王国.
史前英国(凯尔特英国,史前—43年)
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与54年:朱利叶斯·凯撒首次率军入侵不列颠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厄斯率军征服不列颠【罗马人在不列颠岛设置了行省,不列颠岛被分为 军事 区(西北部山区)与行政区(东南部平原区)两部分.罗马人实际上只控制了行政区,北部的苏格兰与西部的威尔士仍在凯尔特人的手中,罗马人为了防备他们的反抗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长城”】
中古时期英国
盎格鲁-萨克逊英国与七国时代(约440年—850年)与丹麦律法施行区时期(850年—1066年)
4~5世纪,罗马帝国日渐衰落,逐渐放弃对不列颠的控制,罗马人从407年开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结束对不列颠400年的统治.
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昄依
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
832~860年: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
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
诺曼底王朝:1066~1154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1086年:发布《末日审判书》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由封建贵族提出的《大宪章》
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
1387~1394:乔叟写作《坎特伯累 故事 集》
【公元13世纪—15世纪, 资本主义 萌芽.】
兰卡斯特王朝:1399~1461
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红白玫瑰战争"
约克王朝:1461~1485
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印刷第一本书 【玫瑰战争时期(1399年—1485年)】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纪中叶,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都铎王朝正值资本主义在英国初升时期,产生了两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为子嗣和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庭宣布决裂,成立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被伊丽莎白指定为继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兰国王的宝座,成为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为100年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创立了条件.】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 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 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 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
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1628年,《权力请愿书》
1628年,解散议会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 【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1679年,人身保护法 ;托利党成立(1833年改称现名)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 自然 哲学的 数学 原理》
1688~1689年: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儿)执政.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年:伦敦 股票 交易所成立
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传给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国的汉诺威王室.接着是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执政.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美国独立,英国击败拿破仑.
1721~1742年:罗伯特·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顿去世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763年,结束英法七年战争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00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成立(1906年,改工党)
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
1911年,议会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
1919年,乔治五世将汉诺威王朝改为温莎王朝.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温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
温莎王朝1917~
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
1921年:爱尔兰独立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为削弱, 政治 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
1949年,议会法
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1988年3月,自由民主党
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纪中叶,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都铎王朝正值资本主义在英国初升时期,产生了两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为子嗣和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庭宣布决裂,成立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被伊丽莎白指定为继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兰国王的宝座,成为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为100年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创立了条件。】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
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1628年,《权力请愿书》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1679年,人身保护法;托利党成立(1833年改称现名)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1689年: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儿)执政。制定《权利法案》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1年:制定《王位继承法》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传给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国的汉诺威王室。接着是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执政。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美国独立,英国击败拿破仑。
1721~1742年:罗伯特·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顿去世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
1825年:火车运行、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1840年:发动 鸦片战争
1842年: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0年: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
1900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成立(1906年,改工党)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1年,议会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
温莎王朝1917~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
1949年,议会法
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1982年4月到6月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
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
1999年:南联盟战争
2001年10月7日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看了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的人还看了:
1. 欧洲历史大事年表
2.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3.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4. 世界近现代历史事件
5. 中国历史知识
Ⅲ 德州独立战争怎么回事1835-1836 起因和其中的战役
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原属于墨西哥,1821年以前得克萨斯是新西班牙总督区(西班牙殖民地)的一部分。墨西哥独立后,得克萨斯成为墨西哥CoahuilayTejas州的一部分。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大量美国移民涌入得克萨斯。1835年12月20日,得克萨斯人在戈里亚得签署了第一份独立声明。而后墨西哥政府禁止蓄奴制度存在,这些奴隶主不满意,因此得克萨斯在1836年3月2日正式宣布独立,建立了得克萨斯共和国。
四天以后,墨西哥当时的独裁者安东尼奥·洛佩斯·德·桑塔·安纳将军在两星期的进攻之后,歼灭了据守阿拉莫的约200名得克萨斯人。(“记住阿拉莫”变成了得克萨斯独立的口号。)1836年4月21日,在圣·哈金托(现在的休士顿)附近,安东尼奥·洛佩斯·德·桑塔·安纳将军所率领的墨西哥军队被山姆·豪斯顿将军所率领的800名得克萨斯人所击败。
而后美国承认得克萨斯共和国,1836年得克萨斯革命后新建立的得克萨斯共和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边境有争议。墨西哥不承认得克萨斯的独立,宣布要将得克萨斯重新并入其领土,并警告假如美国介入的话两国之间将爆发战争。得克萨斯维持其独立立场并强调格兰德河是其边境。英国试图调停这场争议但没有成功,因为墨西哥不肯承认得克萨斯。1845年美国宣布假如得克萨斯共和国愿意加入美国的话美国将承认格兰德河为其边境。同年得克萨斯加入美国成为美国的第28个州。
Ⅳ 1810-1840英国重大事件
1813 俄、普、英、奥、瑞典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莱比锡战役
1814 拿破仑一世退位,波旁王朝第一次复辟 法国颁布《一八一四年宪章》英、美签订《根特和约》挪威埃斯伏尔会议
1815 英、俄、普、奥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 英国颁布《谷物法》滑铁卢战役1817 查卡布科战役 英、美签订《卢希—巴戈特协定》1825 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1830 英国“斯温运动”1832 英国第二次国会改革 1836 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 葡萄牙革命1836—1839 英国宪章运动第一阶段1840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Ⅳ 1835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什么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Ⅵ 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简介
1、英法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2、蔷薇战争
蔷薇战争(又称玫瑰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
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的后裔。玫瑰战争是约克家族的爱德华三世的第五代、第六代继承人对兰开斯特家族的爱德华三世的第四代、第五代继承人的王位战争。
3、都铎王朝的建立
都铎王朝(英语: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后,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周围地区。伯爵亨利·都铎于1485年8月,在法国援助下杀死理查三世,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
都铎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直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止,历经118年,共经历了五代君主。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4、圈地运动
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在欧洲,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模圈地运动。
5、文艺复兴
较之欧洲大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间较晚。不过,经过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确立,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与世界文化联系的日益扩大,以及冲破罗马教廷的束缚,所有这些,都使得英国文艺复兴后来者居上。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涌现出的“三巨人”:莎士比亚、培根和哈维,是这一时期在艺术、人文和科学领域的最杰出代表。这一时期,英国的艺术、人文和科学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在加强不同领域间联系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深耕着各自的园田。
Ⅶ 英国重大案件发生时间
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是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间,于伦敦东区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带以残忍手法连续杀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兇手代称。犯案期间,兇手多次写信至相关单位挑衅,却始终未落入法网。其大胆的犯案手法,又经媒体一再渲染而引起当时英国社会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欧美文化中最恶名昭彰的杀手之一。
虽然犯案期间距今已达百年之久,研究该案的书籍与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但因缺乏证据,兇手是谁却是各说其词、毫无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扑朔迷离。可是开膛手杰克的身影却透过媒体、摇滚乐、玩具等物品不断出现在今日的大众文化之中。
◆犯案过程
开膛手的犯案地点集中在伦敦东区(East End of London)白教堂(Whitechapel)附近。这里在当时是着名的移民集散地,远从俄罗斯和东欧来的数万移民定居在此。由于收入微薄,此处早已成为贫穷与犯罪的温床,街头上流落着无家可归的流氓与拉客的娼妓。虽然苏格兰场于1829年就建立全市巡逻网,但薄弱的警力仍难以负担每晚有数万妓女出没的东区治安。
白教堂连续凶杀案
疑似兇手寄发的第一份讯息"Dear Boss"1888年8月7日一具女尸被发现陈尸东区的白教堂,死者是中年妓女玛莎·塔布连(Martha Tabram),身中三十九刀,其中九刀划过咽喉。同年8月31日凌晨三点四十五分,另一位妓女玛莉·安·尼古拉斯(Mary Ann Nichols)被发现死在白教堂附近的屯货区(Bucks Row)里,时年43岁。她不但脸部被殴成瘀伤,部分门齿脱落,颈部还被割了两刀。但最残忍的是腹部被剖开,肠子被拖出来,女阴也遭利刃严重戳刺。
由于该教堂附近甚少发生凶杀案,这两件案子和之前的几件杀人案件受到社会大众的注目,有些媒体甚至以“白教堂连续凶杀案”(the Whitechapel murders)称之,认为是同一名兇手所为。这样绘声绘影的描述引起当地居民的恐慌,于是警方在此投入更多的便衣警探巡逻,当地居民也组织巡逻队维持治安。如此使人们相信此类案件将不会重演。
开膛手杰克
没想到8天后,也就是9月8日凌晨五点四十五分,一位居住在汉伯宁街(Hanbury Street)29号的老车夫于其廉价出租公寓的后方篱笆里发现一具女尸,死者是47岁的妓女安妮·查普曼(Annie Chapman)。她与前位死者同样被割开喉咙,并惨遭剖腹,肠子被甩到她的右肩上,部分子宫和腹部的肉被兇手割走。其颈部有明显的勒痕,据说死前曾呼救,但未引起注意。由于这是兇手第一次在住宅附近犯案,时间还是接近清晨的5点以前,却未发出任何引人注意的声响,此案成为日后人称开膛手的兇手所犯下最着名的案件。
9月27日,中央新闻社(Central News Agency)收到一封用红墨水书写,并盖有指纹的信,署名“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信中以戏谑的态度表明自己就是杀死妓女的兇手,并声称被逮捕前还会继续杀害更多妓女。由于这封信以“亲爱的老板”(Dear Boss)起头,日后便以此称呼兇手寄发的第一封信。
9月30日凌晨一点,一名马车夫于住家附近发现伊丽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的尸体。不同于前两位牺牲者,这位44岁的瑞典裔妓女虽被割喉,但未遭剖腹,而是死于左颈部动脉失血过多。由于犯罪手法不同,有人怀疑此案的兇手与前两起开肠剖腹的兇案并无直接关系。
就在大批警力赶到伊丽莎白·史泰德陈尸处时,凌晨一点四十五分左右,46岁的妓女凯萨琳·艾道斯(Catherine Eddowes)被发现横尸在主教广场(Mitre Square)上。除了同样被割喉剖腹,肠子甩到右胸外,她还被夺去部分子宫和肾脏。由于巡罗的员警声称一点半时这里并无异状,因而研判死者是在一点半至一点四十五分之间被杀害,并被剖开腹部。兇手行兇手法之俐落,让多数人认为他可能是专业的外科医生。
凌晨三点,一位搜寻可疑嫌犯的警员在高斯顿街(Goulston Street)附近发现件沾满血的衣物,经过鉴定是凯萨琳·艾道斯身穿围裙的一部分。而在衣物掉落的附近高墙上,发现疑似兇手用粉笔写下的一行文字:“犹太人不是甘于被怨恨的民族!”("The Juwes are not The men That Will be Blamed for nothing.",但另有刑警记得是"The Juwes are The men That Will not be Blamed for nothing.")。之后警察督察长汤玛斯·阿诺德(Thomas Arnold )到现场巡视并观看这句留言,因担心该墙上涂鸦天亮后被路人看到,反而激起反犹太主义者的情绪,当场下令擦去。
最后一位受害者
隔天,也就是10月1日,中央新闻社又收到一封明信片,内文同样以红墨水写成。信里,写信者自称是“调皮的杰克”(saucy Jacky),并提到他打算“隔天再干两件事”——一般认为就是9月30日凌晨伊丽莎白·史泰德和凯萨琳·艾道斯这两起命案。另外,写信者提到打算割下死者的耳朵寄给警方,这与凯萨琳·艾道斯遗体外耳损毁的情形类似。最后,写信者同样留下“开膛手杰克”的属名。而日后便以写信者自称的“调皮的杰克”("Saucy Jacky")称呼该信件。
10月15日,一封寄给白教堂一带的居民自发组成的白教堂警戒委员会(Whitechapel Vigilance Committee)信再度引起大家的注意。信里附半颗肾脏,并以黑色墨水书写。写信者声称“来自地狱”,并说这颗肾脏取自“某个女人”(一般认为就是凯萨琳·艾道斯)身上,其中半颗被他煎熟吃掉。不同于前面两封信,这封信没有任何署名,日后人们便以开头的“来自地狱”("From Hell")为此信命名。比起前两封信,一般认为此信由兇手亲自书写的可能性最大。
11月9日一位多塞街(Dorset Street)上的房东托他助手到玛莉·珍·凯莉(Mary Jane Kelly)的房间收六个星期未缴的房租,却从窗口发现这位25岁的年轻妓女惨死在床上:她全身赤裸,颈部有勒痕,胸部和腹部被剖开,脸部的耳鼻和乳房也被割掉,据信被兇手拿到旁边的壁炉烤熟吃掉(但有人认为是被兇手割下带走)。一位邻居宣称昨晚,即11月8日晚上八点半时仍看到凯莉活着(不过她对凯莉的长相描述不完全正确),另外有邻居声称当天凌晨四点左右有听到一声凄惨的女性尖叫声。但可以确定的是,尸体发现的前一天晚上10点,凯莉曾出现在酒吧里。
玛莉·珍·凯莉命案后,开膛手杰克似乎消声匿迹:伦敦未再出现类似的命案手法,媒体对命案的兴趣也逐渐褪去。但警方动员大批人力却迟迟无法侦破案件,饱受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在内的英国各界人士批评,进而导致警界高层的异动。1892年,警方宣布停止侦办白教堂连续凶杀案。
◆开膛手书信
综观整个开膛手犯案期间,警方和报业收到千百封关于案情的信件。有些信出自全心全意提供讯息协助捉拿兇手的人士之手,但其中绝大多数被认为对案情毫无帮助而被忽略。
也许这数以百计的信中,较吸引人的是那些宣称兇手亲笔写的信件。这些信中绝大部分被当作骗局。许多专家指出这些信里“没有任何一封”是真的,但其中却很可能包含兇手真迹。经过近代和现在的权威人士验证,有三封信最引人注目:
·《“亲爱的老板”信》:日期是写9月25日,邮戳日期是9月27日,收件者是中央新闻社(Central News Agency),9月29日被送往苏格兰场。刚开始这封信被认为是个骗局,但当爱道斯的遗体被发现有只耳朵部分被割掉时,信中被应证的“割走女士们的耳朵”("clip the ladys ears off")引起人们的注意。警方于10月1日公布这封信,希望有人能认得信里的笔迹,但徒劳无功。“开膛手杰克”之名第一次出现在这封信中,并在信件被公布后获得世界级的恶名,大部分的胡闹信件都模仿该信的笔调。连续凶杀案结束后,警方宣称该信是一名当地记者的骗局。
·《“调皮的杰克”明信片》:邮戳日期是1888年10月1日,收件者是中央新闻社(Central News Agency),内文笔迹类似《亲爱的老板信》。信中提到两位受害者 (即史泰德和艾道斯)将死在彼此附近:“此时的两件事”("double event this time.")。有争议的是这封信在凶杀案公布前就寄出了,而且不像是具有此类犯罪知识的怪人所写,虽然它在案发前24小时更早以前就被加上邮戳,且后面相当长的细节为当地居民与记者所知晓。之后警署宣称已确认该信是由特定记者所写,而这位记者也是《亲爱的老板信》的撰写者。
·《“来自地狱”信》:又被称作《卢斯科信》(Lusk letter)邮戳日期是10月15日,白教堂警戒委员会的乔治·卢斯科(George Lusk)于1888年10月16日收到。卢斯科打开信件附送的小盒子时,发现里面有半颗肾脏,不久将其保存在“酒之灵魂”(乙醇)的医生说这是人类的肾脏。艾道斯其中一颗肾脏被兇手取走,而这位医生认为寄给卢斯科的肾脏“貌似凯撒林·艾道斯被取走的那颗”,虽然他的发现十分不可靠[1]。该信的作者宣称已经“煎熟并吃掉”另外半颗肾脏。关于这颗肾脏的说法不太一致:有人坚称这是艾道斯的,但其他人认为这只是个“恐怖的恶作剧,而且仅仅如此。”
有些地方会列出另一封信,即日期是写1888年9月17日,被认为是第一封使用开膛手杰克这名号的讯息。专家们相信这是封20世纪才被放入警方档案,距离开膛手犯案时代已十分久远的的现代赝品。他们察觉到这封信既无警印鉴以核对收件日期,也没有早期调查员检查过其是否是潜在证据。另外没有任一当时的警察档案曾提过该信,而且部分看过的人宣称这封信是用圆珠笔书写,而这要到开膛手杰克犯案后50多年后才被发明。
◆受害者
已确定的受害者都是中下阶层的妓女,且除了玛莉·珍·凯莉外,皆年趋中年却无固定居。受害者都在隐密或半隐密的地方被杀,死前大多呈现酒醉状态。死者的遗体显示受害者喉咙被割开,死后腹部往往被剖开,部分受害者甚至外阴被兇手切下。现在很多人相信受害者开始就被扼死,以防她们求救。一些尸体的内脏被取出,而根据尸体上的伤口,兇器被认为是如手术刀般锐利的刀,因此推断兇手有相当程度的外科和医学技巧,其职业可能是医生或屠夫。
▲玛莉·安·尼古拉斯
闺名玛莉·安·沃克,绰号“波莉”。1845年8月26日出生,1888年8月31日星期五被杀。
▲安妮·查普曼
闺名爱莉莎·安·史密斯,绰号“黑安妮”。1841年9月出生,1888年9月8日星期六被杀。
▲伊丽莎白·史泰德
闺名伊丽莎白·古斯塔斯多特,绰号“长丽兹”。1843年11月27日生于瑞典,1888年10月30日星期六被杀。
▲凯撒琳·艾道斯
曾化名“凯特·康微”和“玛莉·安·凯莉”,皆出自于以习惯法婚姻结为连理的丈夫汤玛斯·康微和约翰·凯利。1842年4月14日出生,1888年9月30日星期日被杀。
▲玛莉·珍·凯莉
到巴黎旅行后自称“玛莉·珍娜特·凯莉”,绰号“姜”。据称1863年生于爱尔兰蒙斯特的利麦立克或利麦立克郡一带,1888年11月9日星期五被杀。
可能的受害者
当时其他遭到类似手法攻击或杀害的受害者们罗列于下表中。这些受害者的资料十分有限,其中包括:
▲“费小仙”("Fairy Fay")
这是1887年12月26日一起无名凶杀案的死者绰号。死因被认定是“一根尖头柱贯穿她的腹部”,一般认为“费小仙”是媒体一项与艾玛·史密斯兇案(见下方)有关的乌龙产物:他们把艾玛的朋友在艾玛遭受攻击后,提到艾玛在兇案前一年耶诞节也受到攻击一事误认为另外一桩兇案。“费小仙”一词直到艾玛·史密斯兇案后多年才出现,且似乎出自着名歌曲《波莉多利都朵》(Polly Wolly Doodle)的歌词:“好好享受吧,我的费小仙”(Fare thee well my fairy fay),现在并无任何证据显示有这位受害者确实存在。在兇案发生地的纪录里也显示当时附近没有位女性姓“费”。
▲安妮·密尔沃(Annie Millwood)
大约生于1850年,据闻是1888年2月25日一次攻击事件的受害者,这次攻击造成她“腿部与下半身有多处刺伤”而住院治疗。之后她顺利出院却于1888年3月31日去世,死因很可能是某种自然因素。
▲艾达·威尔森(Ada Wilson)
据闻是1888年3月28日一次攻击事件的受害者。她的颈部连中两刀,但却劫后余生。
▲艾玛·伊丽莎白·史密斯(Emma Elizabeth Smith)
大约生于1843年。1888年4月3日她遭到攻击,一把钝器贯入其阴道,造成会阴破裂。受到攻击后她设法带伤走回自己的租屋,回去后朋友们送她到医院,在此她告诉警方其遭到两三人围攻,其中一人未成年。之后陷入昏迷,直到1888年4月5日去世。
▲玛莎·塔布连(Martha Tabram)
闺名玛莎·怀特,有时本名因拼错写成玛莎·塔布兰(Martha Tabran)。生于1849年5月10日,1888年8月7日被杀,身中三十九刀。基于某些不完整的理由,如缺乏犯案证据和行兇动机、地理和时间上近乎接近以及标准的攻击方式,塔布连最常被认为是开膛手刀下另一位受害人,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犯罪手法(穿刺,而非勒毙或割喉)。不过现在大家也接受兇手会改变犯罪手法,甚至戏剧性的变化。
▲“白厅之谜”("The Whitehall Mystery")
这词指的是1888年10月2日白厅街(Whitehall)上新伦敦警察队总部大楼地下室发现的无头女尸。原本属于这具尸体的一只手臂在泰晤士河畔的皮米里科(Pimlico)被发现,另外一条腿被肢解后埋在尸体发现处底下,剩下的一手一脚则未找到,而死者的身分始终无法辨识。
▲安妮·法尔(Annie Farmer)
生于1848年,据闻是1888年11月21日一起攻击事件的受害者。这次攻击中她颈部被割开,鲜血直流以致差点丧命。幸好伤口不深,而这显然是因兇器为钝刀。警方怀疑这伤口纯为自残,故不久停止侦办这宗案件。
▲萝丝·米雷(Rose Mylett)
真名可能是凯撒琳·米雷,但又名伊丽莎白·“酒鬼丽兹”·戴维斯、“秀丽”艾莉丝或“克拉拉”。生于1862年,死于1888年11月20日。据闻她被“紧紧缠在脖子上的绳索”勒死,虽然有些调查员相信她是烂醉如泥时不小心被自己穿着的衣领勒住而窒息。
▲伊丽莎白·杰克生(Elizabeth Jackson)
一名妓女,1889年5月31日至6月25日其部分遗体自泰晤士河中陆续打捞出来。据闻这些尸块是根据她失踪前已有的伤痕辨识出来,显然她死于凶杀案。
▲艾丽丝·麦坎锡(Alice McKenzie)
绰号“陶烟管”艾丽丝,并使用化名艾丽丝·布莱恩做为。她大约生于1849年并死于1888年7月17日。据闻死因是“颈动脉断裂”但身上被发现另有数起小处瘀伤。
▲“宾奇街兇案”("The Pinchin Street Murder")
这是指1889年9月10日被发现的无头尸,除了双手未被割断外,其情况类似“白厅之谜”。一份当时无法确认的推测认为尸体的确切身分是莉迪亚·哈特(Lydia Hart),即一名失踪妓女。“宾奇街兇案”和“白厅之谜”常被认为是同一连环杀手所为,“他”因而被称为“无头尸杀手”或“无头尸兇手”。然而开膛手杰克与“无头尸杀手”是否为同一人或毫无关联的两者(但很可能在同一地区活动)已成为长久以来开膛手研究者争辩不休的话题。另外,伊丽莎白·杰克生也被认为可能是“无头尸杀手”刀下的另一位受害者。
▲法兰西丝·寇尔(Frances Coles)
又名法兰西丝·寇尔曼、法兰西丝·哈金斯或绰号“橘发尼尔”。生于1865年,死于1891年2月13日。她后脑杓上的小块伤口显示曾被狠狠摔在地面,且喉咙被割开。然而遗体上找不到其他肢解痕迹。
▲凯莉·布朗(Carrie Brown)
绰号“莎士比亚”,乃出自她酒醉时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习惯。大约1835年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的曼哈顿,1891年4月24日遇害。她被衣料闷死且随后被利刀肢解。其遗体上发现外阴部有大撕裂伤,背部和腿部有轻微的割痕。虽然她的卵巢在床上被找到,但没有任何器官被夺走,这是否为兇手故布疑阵则不得而知。当时,这宗兇案被拿来和白教堂凶杀案做比较,但伦敦警方坚决否定两者的关联性。
某些开膛手研究者援引伤残男童的案例,认为他们也可能是开膛手犯案的对象,因为当时几封宣称是兇手寄给警方的信中曾不断威胁将杀害幼童。
◆嫌疑犯
虽然开膛手杰克引起世人注目,但直到目前为止,并无明确的证据指出兇手是特定的几个人物。相反的,随着时间日渐久远,研究者渐增,被大家认定的嫌疑犯越来越多,且身分遍及当时伦敦的各个阶层;反倒是传统上被认为嫌疑最重的几个嫌犯,于更多资料发堀后逐渐被还清白。在此,将列举出较具知名度的嫌疑犯。
下列是警方认为很可能是开膛手杰克的嫌疑犯(但请注意并没有证据可供认定他们就是):
▲马塔古·约翰·杜立德(Montague John Druitt)
(1857年8月15日 — 1888年12月1日)
取得律师身分后,他自1881年至1888年11月21日起长期担任某间私立学校老师以彰其职。另外,他也是有名的运动家和业余板球员。由于不明的原因,1888年11月19日最后一次现身于一所位于布莱克希斯(Blackheath)的学校,两天后宣告失踪。1888年12月31日他的遗体被发现漂浮在泰晤士河上,检查结果显示其尸骇由于口袋放入大石块,曾沉入河底数星期之久,警方因此推断他于沮丧的情况下投河自尽。由于他失踪与死亡的时间距离第五起凶杀案不远,且他死后凶杀案不再发生,让当时许多调查员认为他就是开膛手。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凯莉兇案与他死亡之间,他曾在法庭上担任合法代理人,且根据法庭纪录,还曾为了座位的问题争论许久。某些人认为这反驳了杜立德在凯莉案后精神崩溃的说法,而在麦维·麦克那登爵士(Sir Melville Macnaghten)的备忘录,也就是最早认为杜立德有嫌疑的文件里,这位律师被误认为一位医生,由此进一步推论,福德瑞克·艾柏瑞(Frederick Abberline)侦探怀疑杜立德涉有重嫌。
▲塞维林·安东尼诺维奇·克拉索威斯基(Severin Antoniovich Klosowski)
化名乔治·查普曼,但与受害者安妮·查普曼无任何关系。他生于波兰克拉索威斯基,但来到英国后取名查普曼。当时他住在伦敦,是个有暴力倾向的男人,或许懂些医学知识,后来因毒杀三名女子的确切罪行处以绞刑。他曾一度是福德瑞克·艾柏瑞认为最有可能是兇手的嫌疑犯(参见乔治·查普曼(杀手))。
▲阿朗·柯明斯基(Aaron Kosminski)
(1864或1865年 — 1919年)
伦敦犹太人社群成员,1891年2月曾送入精神疗养院治疗。他被麦维·麦克那登警长备忘录列入嫌疑犯之一,理由是他有许多疑点,如长的像主教广场附近“伦敦巡警看到的那名男子”(这个说法仅见于该文件中,有些研究者认为麦克那登真正的意思是指伦敦警方的目击证人约瑟夫·劳温岱,然而其他人却想到另种解释:并未有权威性的资料显示那晚有任何人出现在广场附近。)助理长官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与唐纳·斯文森探长(Donald Swanson)的评述都宣称“只有眼力好的人才看的到兇手。”(虽然有多种说法,但这可能是指目击证人以色列·史瓦兹)。然而,他们宣称因为证人不愿意提供不利于犹太人的证据,因此不可能起诉。斯文森在他报告版本的边注里提到,那个男人就是柯明斯基,并补充说他兄弟的家就在白教堂伦敦警局旁,而其被双手反绑送入精神病院里,不久便死了。最后两个关于柯明斯基的细节不太正确,因为他活到1919年。他的精神错乱症状有幻听、担心被其他人吃掉的恐惧和拒绝梳洗。在院里他被描述成没有伤害能力的人物,虽然有一次他对着院里的服务员挥动一张椅子。近年来多数研究者认为他会被列入嫌犯名单里,兇案当时的反犹太主义情节影响大于其症状与案情的关联性。
▲麦可·奥斯卓(Michael Ostrog)
(1833年 — 1904年?)
职业骗子,曾化名和易容过。他被一位新加入调查的警官列为嫌疑犯,时间是1889年,也就是“真作五案”的受害人遇害隔年,但研究者找不到证据指出他犯过比偷窃和诈骗更严重的案子。事实上,纪录显示开膛手犯案期间他正在法国监狱里服刑,而这似乎成为一项难以动摇的不在场证明。他生前最后一次被提及是在1904年。
▲约翰·皮札(John Pizer)
(1850年 — 1897年)
皮札是住在白教堂附近的波兰裔犹太人,从事制鞋业,警员隡金特•威廉•辛格(Sergeant William Thick)将曾其带回侦讯。辛格显然相信皮扎认识“毛皮围裙”,即一名以袭击妓女着称的当地男子,白教堂连续凶杀案刚发生时,许多居民曾相信“毛皮围裙”就是兇手。但他的嫌疑终究被撇清,原因是一次观看伦敦码头大火中,一群警官谈论起这一系列凶杀案时,皮札宣称辛格早认识他好几年了,言下之意是他被辛格逮捕乃出于恶意且缺乏证据。
▲法兰西斯·塔布莱特“医生”("Dr." Francis Tumblety)
(大约1833年 — 1903年)
似乎是未受教育或自学的美国人,他靠装成专业医师跑遍全美国和加拿大,偶尔远赴欧洲干同样的勾当。自认到是位女性贬抑者,他常把死亡与其病患连在一块,虽然不确定此为有意或无意之举。1888年法兰西斯人在英格兰,11月7日被逮捕,理由是“被控有下流猥亵的行为”,显然针对其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喜好。11月16日他被保释出狱。等待受审期间,他反而在11月24日逃到乡下准备前往法国。有人认为他出狱后能及时犯下玛莉·珍·凯莉凶杀案(11月9日)而随后即遭到逮补。由于在美国犯下多起恶名昭彰的诈骗,他被逮捕的消息让某些人认为他就是开膛手。他究竟是名杀手,或只是名受不当怀疑的怪人仍有争论。塔布莱特被认为有嫌疑,是在兇案发生多年以后某位伦敦警察寄给一名记者的一封信里所提到,但没人知道这位警员有直接参与开膛手一案的调查工作。而主张苏格兰场于1888年派遣一名警官前往美国,试图将塔布莱特带回来与罪案有关的说法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仍是个争议。
其他可能的嫌疑犯
还有一些被当时的记者等人点名为潜在的白教堂凶杀案嫌疑犯(但请注意并没有证据可供认定他们就是),其中几位着名人选是:
▲威廉·亨利·伯利(William Henry Bury)
(1859年 — 1889年)
自伦敦迁居苏格兰后不久,他于1889年2月10日勒死发妻爱伦·艾利奥(Ellen Elliot),而她曾是名妓女。在她死后不久,又在其腹部施与几道伤口。有些人相信,这几道伤口十分类似玛莎·塔布连与玛莉·安·尼古拉斯遗体上的痕迹。柏利向当地警方自首后便被列为嫌犯之一,虽然他宣称并未涉及其他任何案件。不久之后他在苏格兰丹地(Dundee)被处以绞刑,罪名是他自己承认的谋杀妻子。
▲汤玛斯·尼尔·克利医生(Dr. Thomas Neill Cream)
(1850年5月 — 1892年11月16日)
一位暗地里专门从事堕胎的医生。生于苏格兰,于伦敦接受教育,在加拿大开业且之后转往美国伊利诺州的芝加哥。1881年他被发现要为他几位病人中毒,其中男女皆有,负起责任。起初,这起事件没有他杀的嫌疑,但克利自己却要求调查这些尸体,显然这是个引起他兴趣的尝试。之后他被关在位于久利特(Joliet)的伊利诺州州立监狱,1891年7月31日被释放出狱,理由是品行良好。到伦敦展开新生活后,他再度被控谋杀并遭到逮补,1892年11月16日处以绞刑。根据某些来源所述,他死前最后几个字是说:“我是杰克....。”("I am Jack...")此话被诠释为意指开膛手杰克,但也可能被蒙头罩消音过。专家们根据参与处刑警官们没提到这宣称曾妨碍招供的理由,主张这个插曲也许本身没啥意义的可能性大于此为后来捏造的故事。据闻开膛手犯案之时,他正在监狱里服刑。然而有些着作认为在被正式释放前他能贿赂警官而离开监狱,或留下一个替身在他所住的牢房里,但这两种说法都没法获得权威资料佐证。(参见汤玛斯·尼尔·克利)
▲弗雷德瑞克·贝瑞·汀尼(Frederick Bailey Deeming)
(1842年7月30日? — 1892年3月23日)
一名当时住在澳洲雪梨的水手,有位妻子和四个小孩。由被视为一名英国公民,1887年12月15日他被控破产而前往位在英格兰的法庭。虽然最后被判处40天徒刑,但显然他在1887年12月29日就被释放,并试图与妻小一块逃到南非开普敦躲避债主。抵达不久他便因诈欺被当地警方盯上,于是又把妻小送到英格兰,而自己前往新建立的约翰尼斯堡,从此他似乎消失了:没有可靠的资料记载1888年3月到1889年10月兇案发生期间他的行踪下落。他再度现身是在英格兰的京士顿赫尔(Kingston upon Hull),在此他叫做哈利·劳森(Harry Lawson),即他众多化名的其中一个。成功转入职业骗徒生涯后,他显然试图与分居的妻子破镜重圆。1891年7月,他们俩同孩子搬到雨山(Rainhill)的租屋,但这段重归旧好于1891年8月11日他趁妻小睡觉时割断他们喉咙后嘎然终止。由于在他是以单身汉的身分引介到当地,并声称其家人是来拜访他的姊姊与侄辈,所以很轻易解释他们的失踪。之后他向他房东女儿爱咪·马瑟斯(Emily Mathers)求婚,并于1891年9月22日结婚。1891年11月2日这对新婚夫妇搭船离开英格兰南安普敦,1891年12月15日抵达澳洲维多利亚州。1891年12月24日他杀了爱咪,把她埋在租屋底下,随即离去。爱咪的遗体不久被发现,并引起当地侦查与寻找在英国其他尸体的行动,这也导致他于1892年3月11日被逮补,并于审判中判处绞刑,而当时的澳洲舆论认为他就是开膛手。据说他熟识开膛手被害人凯撒琳·艾道斯,并与她保持通信,但这个说法仍无法证实。
Ⅷ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军入侵不列颠。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率军征服不列颠。
公元5世纪-9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不列颠 带来古英语不列颠南部改称英格兰 开始七国时代。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
公元1014年:“北海帝国” 丹麦克努特大帝兼任英格兰国王。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公元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公元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公元1529-1536年:英国宗教改革 立新教圣公会为国教。
公元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创伊丽莎白时代。
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
公元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取胜。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公元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
公元16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签和约恢复战前状态。
公元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议会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公元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战争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美国 加拿大 印度的控制权。
公元1757年:普拉西战役,克莱武入侵印度孟加拉。
公元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规定 英国直接统治印度。
公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公元1793年到1815年:七次反法同盟 及拿破仑战争。
公元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公元1812-1815年:英美战争。
公元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 而修建大本钟;下加拿大叛乱。
公元1840-1842年:鸦片战争。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921年:爱尔兰独立战争。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元1948年:伦敦奥运会。
公元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公元1966年:英格兰举办足球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公元2012年:伦敦奥运会。
(8)1835年英国发生了什么事扩展阅读:
1、英国简介: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United Kingdom)。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总人口超过66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占83.9%。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英联邦元首国、七国集团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英国的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
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
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直到今天,美国人还管英国人以及英裔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Ⅸ 求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按时间顺序
因为你没说哪段时间的大事年表,而我这里有1837-1901的大事年表: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这里列的《英国大事年表》大多为科学发明.正是这些科学发明的应用使大英帝国称霸世界.
公元1840年
·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在世界上首次发行邮票——“黑便士”实行邮资制
·英国J.P.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测试了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作出贡献
公元1840~1842年
·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
公元1841年
·英国W.菲利肯斯提出第一个地层系统表
公元1842年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J.B.劳斯建成第一个过磷酸钙厂生产氮肥
公元1843年
·10月,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英国A.拜恩发明了可以传送文字和图形的自动化记录电报装置
公元1845年
·英国R.W.汤姆森获充气轮胎专利.数十年后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公元1846年
·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替代了保护贸易
公元1848年
·英国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和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公元1849~1851年
·英国考古学家A.H.莱亚德在伊拉克摩苏尔发掘古代新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遗址时,发现大批艺术珍品和新
亚述国王“阿苏尔巴尼帕图书馆”中的大量楔形文字,轰动欧洲
公元1850年
英国伦敦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
·英国E.福布斯编成第一幅海产生物分布图
公元1851年
·英国建成水晶宫,为现代建筑先驱工程之一
·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公元1852年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1853年
·英国同俄国的克里木战争发生
·英国W.汤姆森给出电路振荡方程,并导出振荡频率,为电振荡理论的开端
公元1854年
·英国J.斯诺调查伦敦霍乱大流行,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的关系,促进城市公共卫生运动
·英国F.南丁格尔率护士赴克里木战场,返英后于1860年创办世界第一所护校
公元1856年
·英国H.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公元1856~1864年
·英国K.W.西门子和法国P.E.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公元1857年
·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美、法、德等国,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公元1857~1859年
·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
公元1858年
·英国H.C.索比发表《显微镜下晶体结构》,开辟了显微岩石学研究新领域
公元1859年
在印度土军的重大叛乱之后,东印度公司"帝国"被并入英国政府的统治之下.
·英国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充分论证了生物进化论
公元1859~1890年
·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在世,写了68篇福尔摩斯私人侦探故事,对后世推理小说有重大影响
公元1860年
·10月,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
·中国奕?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英国R.马利特制出全球地震活动图
公元1861年
·英国T.格雷姆提出胶体概念
公元1862年
英国开尔文用热传导理论计算地球年龄
·英国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
公元1864年
·英国J.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并预测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基础
公元1865年
·英国在因佛内斯首次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元1868年
·英国在伦敦最先设置交通信号灯
公元19世纪60年代
·英国国会大厦建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由英国建筑师巴雷父子和A.W.H?普金主持设计
公元1871年
·英国J.W.S.瑞利提出散射理论,并说明天空呈蓝色的原因
公元1872年
·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世界首次环球海洋考察,为近代海洋科学的开端
1876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加封维多利亚女王为"印度女皇".
公元1878年
·英国E.J.慕布里奇在美国拍摄马跑的动作姿态,首次把照相术用于活动摄影
公元1878~1879年
·英国J.W.斯旺和美国T.A.爱迪生分别发明炭丝灯
公元1881年
·英国考古学家F.皮特里在埃及考古发掘中创立“顺序年代法”,迄今为考古学家所沿用
公元1883年
·英国科学家O.雷诺发现流动中动力相似律,提出无量纲比数“雷诺数”
公元1884年
·英国科学家W.弗赖斯-格林制成第一台电影摄影机
·英国L.E.沃特曼创制能连续供水的自来水笔
公元1890年
·英国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
公元1892年
·英国学者A.布朗提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期之间应有中石器时代,至此,史前考古学时代划分基本齐备
公元1893年
·英国科学家R.A.哈德菲尔德获使用高锰钢作耐磨件专利
·英国P.曼森提出疟疾由蚊虫传播的假说,成为热带病学奠基人
公元1897年
·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提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即电子)组成,导致电子的发现
公元1898年
·6月,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租借”给英国,限期99年
公元1899~1902年
·英布战争发生
公元1900年
·英国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出逃
公元1901年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逝世
Ⅹ 1800年到1870年英国有什么事件
公元1840年
·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在世界上首次发行邮票——“黑便士”实行邮资制
·英国J.P.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测试了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作出贡献
公元1840~1842年
·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
公元1841年
·英国W.菲利肯斯提出第一个地层系统表
公元1842年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J.B.劳斯建成第一个过磷酸钙厂生产氮肥
公元1843年
·10月,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英国A.拜恩发明了可以传送文字和图形的自动化记录电报装置
公元1845年
·英国R.W.汤姆森获充气轮胎专利。数十年后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公元1846年
·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替代了保护贸易
公元1848年
·英国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和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公元1849~1851年
·英国考古学家A.H.莱亚德在伊拉克摩苏尔发掘古代新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遗址时,发现大批艺术珍品和新
亚述国王“阿苏尔巴尼帕图书馆”中的大量楔形文字,轰动欧洲
公元1850年
英国伦敦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
·英国E.福布斯编成第一幅海产生物分布图
公元1851年
·英国建成水晶宫,为现代建筑先驱工程之一
·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公元1852年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1853年
·英国同俄国的克里木战争发生
·英国W.汤姆森给出电路振荡方程,并导出振荡频率,为电振荡理论的开端
公元1854年
·英国J.斯诺调查伦敦霍乱大流行,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的关系,促进城市公共卫生运动
·英国F.南丁格尔率护士赴克里木战场,返英后于1860年创办世界第一所护校
公元1856年
·英国H.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公元1856~1864年
·英国K.W.西门子和法国P.E.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公元1857年
·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美、法、德等国,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公元1857~1859年
·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
公元1858年
·英国H.C.索比发表《显微镜下晶体结构》,开辟了显微岩石学研究新领域
公元1859年
在印度土军的重大叛乱之后,东印度公司"帝国"被并入英国政府的统治之下。
·英国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充分论证了生物进化论
公元1859~1890年
·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在世,写了68篇福尔摩斯私人侦探故事,对后世推理小说有重大影响
公元1860年
·10月,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
·中国奕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英国R.马利特制出全球地震活动图
公元1861年
·英国T.格雷姆提出胶体概念
公元1862年
英国开尔文用热传导理论计算地球年龄
·英国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
公元1864年
·英国J.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并预测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基础
公元1865年
·英国在因佛内斯首次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元1868年
·英国在伦敦最先设置交通信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