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英国在二战后逐渐失去了世界霸主地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但让英国本土在纳粹空军的狂轰滥炸下变成焦土,还严重削弱了英国国力。二战结束后与出世纪的年代的两次独立浪潮沉重打击了英国。使英国丢掉了“日不落帝国”的挂冠,也使英国沦落为二流强国。
第二、殖民地体系瓦解,海上霸权丧失
英国的生命线是殖民地,是海上霸权,然而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瓦解了殖民体系,英国失去了最稳定的收入来源;海军实力也被严重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受国力限制,大批主力舰要么退役、要么专卖给友好国家,皇家海军的实力大受影响。
第三、美苏崛起,代替了英国的地位
美国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代替了英镑的地位,苏联则控制了东欧,整个欧洲笼罩在苏联威胁的铁幕下,不得不抱紧美国大腿,然而寄人篱下是要付出代价的,再想维持以前的霸权,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❷ 英国为什么要脱欧脱欧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首先,如果说英国脱欧以后,那么英国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移民数量。在英国脱离欧盟以后,那么对应用过来说,以前不断涌入他们国家的欧盟移民就会越来越少。这对于英国的普通民众以及英国的本地民众来讲是一件好事,因为在这之前随着大量的欧盟移民进入英国,他们抢占了许多原本英国普通民众的就业机会,而且占用了大量的教育以及医疗资源。并且随着大量的移民进入英国皆导致英国的房价正在不断飙升。因此导致了英国本身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所以说作为经济发达的英国,它每年都需要拿出大量的资金去扶持欧盟中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这对于英国来讲是一笔不少的支出。而英国一旦脱离了欧盟,这一笔支出可以为英国省下了非常大的一笔数目,而这笔数目拿到英国自身发展对英国来讲是非常有利的。
❸ 为什么英国法国会产业空心化,而德国日本却没有
产业空心化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去工业化。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之后,就必然会进入去工业化的阶段。原因是什么?经济学上有很多解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从物质消费走向了服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时候,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增长。
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伦敦、纽约,无一例外都是产业空心化,金融、房地产、旅游、娱乐成为主导产业。相反日本的东京、大阪、德国的柏林、慕尼黑,却还保留了大量的制造业。所以我认为,金融产业强大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它也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
❹ 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 英国脱欧的三个原因
英国脱欧看似意料之外,如果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却在情理之中,首先从历史上看,英国在经济上总爱孤立于欧洲之外,搞自己的小圈子。反对把建设联邦欧洲作为欧洲联合的目标,1951年4月,欧洲经济共同体诞生。1959年11月,英国却与奥地利等国形成7国“小自由贸易区”,对抗欧洲一体化。上世纪60年代,英国曾先后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两度遭遇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直到1973年1月1日,英国才正式加入欧共体。但英国疑欧主义的影响力依旧存在。迄今为止,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
第二个是现实原因是,英国劳工担心外来移民抢饭碗。英国的劳工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本来分到的一杯羹就不多,现在随着世界经济下行,因为工资高,工作机会反而会被欧洲其他地区低工资的劳动力抢去,于是出现了 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潮,英国脱欧现实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这两枪还不行,第三枪是击倒留欧的关键,这个理由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虽然英国财政部专门发表悲观分析报告显示,如果英国投票脱离欧盟,将使英国陷入长期经济衰退,但英国中小公司都支持脱离欧洲。它们认为,现在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方兴未艾的大国是印度、发达国家中最具活力的国家是美国。欧盟都没有和最重要的经济体建立自由贸易关系, 欧洲怕开放,怕竞争,总想搞自己的小圈子。上不能赶上美国,下挡不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追赶,反而在讨论是否救希腊,欧盟经济必然停滞不前,长痛不如短痛。早脱,英国早振兴。
英国内部因为脱欧而撕裂,而这个伤口也同样撕裂了欧洲。首先从欧洲方面来看,在欧盟援助希腊等问题上,强国和弱国矛盾不断,英国走了,要法、德继续扛下去,除了英国,有接近一半欧洲人希望有公投“脱欧”的权利。“脱欧”最踊跃的是意大利和法国:48%的意大利受访者希望“脱欧”,41%的法国人想投票给“脱欧”。现在欧盟的经济融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成了鸡肋。甚至欧盟二十年的一体化可能开倒车。
从世界更广的角度说,现在随着世界经济的下行,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浪潮上升,出现孤立主义,美国也出现了特朗普现象。发达国家的中下层因为工资高,担心工作机会被其他地区低工资的劳动力抢去,于是出现了反对全球化的,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潮,英国退欧公投就象一把利刃正好插中世界经济的软肋。
再从历史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公投反映出欧洲经济的致命弱点, 就是欧洲的经济无法有效地整合,美国高科技公司云集加州筑就硅谷, 中国新兴公司奔赴深圳把当年小县城建设成一线城市,但这种景象不会在欧洲出现,希腊房价低, 不会有德国人和法国人去那里创业, 柏林经济好也不能吸引意大利人来工作。
曾几何时,欧洲的精英们也在规划着欧洲经济统一的蓝图,希望能整合欧洲, 通过信息、贸易、人才的自由流动来振兴欧洲,但如今人们发现,欧洲各国却是一个再练习也无法合奏的交响乐团,各唱各调,现在甚至连经济弱国意大利都想着索性不要欧元,用自己的货币自己过,欧盟是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深入的地区,如果欧洲不能抱团,全球其他区域经济整合就不知路向何方,世界贸易从区与区谈判变成国与国之间谈判,这样大国如中国、美国会占据有利地位。所以欧洲的衰退,对经济的大国比如中国和美国来说,反而是相对有利的结果。
❺ 英国政府为什么要脱欧
欧盟也有穷国,需要其他富裕成员国救助,欧盟意图逼英国脱离美国的势力真正加入欧盟,英国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应得的利益却要济贫,还要离开美国这棵大树,所以态度消极,另一方面英国又想在欧盟像德法一样坐上主导地位,又不想废除英镑和真正担起在欧盟中的责任!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历史和政、治原因。
3、英国政府为了 保住自己原有的高福利,英国想单方面 提高对移民人口的的标准,欧盟不允许。
4、欧盟里有太多的国家 经济并没有到达高标准,却要在自己国家 实行高社会福利,无异于增加其他国家负担(英国承担了不该承担的)。
5、欧盟并不是英国的亲生的,它是由德国以及其他几个国家联合创立的,英国后来才参加进入欧盟(既然不是我亲生的,又不听话,哼)。
6、英国的实力在欧洲,名列前列,有实力和欧盟叫板。
❻ 英国为什么逐渐放弃殖民地
英国放弃殖民地的原因:
一、英属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英国在殖民地的疯狂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世纪初,世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英国殖民者受到了殖民地人民的激烈抗争,英国的殖民统治日趋瓦解。
二、经济危机的影响
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无力继续经营殖民统治。
三、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英国实力
在1940年纳粹德国进攻英国本土时虽然英军奋力抵抗将德军击退,但德国空军之后持续不断的轰炸伦敦等英国主要城市也给英国经济造成不小的打击,纳粹德国在1940年至1945年间占领了英国皇家属地海峡群岛。
至1945年德国投降前英国的战争物资基本全部依赖加拿大和美国,造成二战结束后英国经济对美依赖度增加。世界大战造成英国国力衰退,各自治领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决策权,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
四、二战后世界去殖民化运动兴起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英国从此失去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但也因此导致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印度独立后世界范围内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开始瓦解。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以色列建国。还有众多原英国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
(6)英国为什么去实体化扩展阅读
现今英国的发展状况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英国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
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英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萎缩,80年代和90年代初两次经济衰退加剧了这一态势。英制造业中纺织业最不景气,但电子和光学设备、人造纤维和化工产品,特别是制药行业仍保持雄厚实力。
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零售、旅游和商业服务等,是英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2014年8月,英国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2012年英服务贸易总额3058.5亿英镑,约合4863亿美元。
截至2014年8月英国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从业人员约270万,占就业人口的9.1%。2012年来英游客达3108万人次,收入达186亿英镑,约合295亿美元。
❼ 英国三大产业比重
英国各主要产业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为0.52%,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为18.57%,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为80.91%。
不单单是英国,整个欧美发达经济体都在去实体化或者说叫做产业空心化的现象。
发达国家这三大产业中,服务业的比重一般都占到了70%以上,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在30%以下,甚至更少。
英国、法国、美国第国家第三产业比重都接近80%,第二产业比重约为20%。以产业立国的日本,第二产业的比重也不足30%。甚至巴西、印度、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超过60%。
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
❽ 英国为什么要脱欧呢
简单来说,英国原本比较富有,和欧盟本来就有贸易顺差,但是欧盟的人去英国,会对英国的劳动市场造成冲击。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企业招力工,由于力工是个很累的工作,愿意做的人很少,老板就不得不提高工资来吸引人力资源。但是进入欧盟之后,有了欧盟的移民政策,大量的欧盟劳动力进入英国,甚至叙利亚的难民也要有一部分分配到英国, 这样老板就可以用很低的价格来雇佣这些廉价劳动力,造成本地人的失业。
还有就是由于欧盟协议,欧盟的人享受的福利政策是一样的,在英国做手术需要在国家医疗系统登记,本来等的时间就久,再加上欧盟其他成员国的人,就要等更久的时间,英国当然不愿意。
英国脱欧有好处,当然也会有坏处1. 英国将不能和欧盟其他成员国自由贸易,可能会失去欧盟5亿人的市场。
2. 英国就需要和欧盟重新达成贸易协定,但是欧盟可能会强迫英国答应一些限制条件,贸易变得没有以前自由。
3. 英国很多科研项目将无法获得欧盟的资助,英国是获得资助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德国)。
4. 退出欧盟之后在国际的影响恐怕不及欧盟,会降低国家的影响力。
5. 不再受到欧盟的保护,可能会引起贸易或者军事上的摩擦。
❾ 为什么二战之后英国失去了所有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让英国几乎把帝国时代的财富都花了。二战更是让英国黄金储备和有价证券,债权都不剩啥了,就这欠了美国一屁股债。二战后,英国从财力上已经无法再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了。这是英国自身的原因。
而从外部原因讲,美苏两个趁二战战胜而崛起为超级大国的两个庞然大物,都开始对英法比等欧洲老牌殖民宗主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下手,只不过这回不是传统的帝国之间的殖民地争夺,美苏都高喊民族自决的口号,举着非殖民化的大旗。这些广大殖民地表面上脱离了宗主国而获得“独立”,但是他们绝大部分先天不足,甫一独立就被美苏控制,分别纳入了他们各自的世界秩序和政治经济体系之中。相比较而言,还是美国收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