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人民党在哪里

英国人民党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2-07 09:43:19

❶ 美国、英国、法国执政党

美国是偏右的共和党与偏左翼的民主党,总统。英国也是两个,偏左工党和偏右保守党,是首相。至于法国,是多党的国家,要组成联合政府才行。目前也是两个党为主:左派社会党和右派的人民运动联盟。也是总统

❷ 英国的政治状况

英国实行的是议会民主制,君主是宪法意义上的国家首脑。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首脑。英国的民主体制具有悠久的历史,自由选举、言论自由、法律公开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确保英国的民主体制绵延至今。
英国民主体制的原则是最长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由人民选举产生设于伦敦的下议院议员(MP)。下议院的每一名议员都代表了英国659个选区中的一个选区,即所谓的“席位”。 通常议员也是主要政党的成员。赢得大多数席位的政党得以组成政府,制定政策。自从1999年以来,苏格兰议会和威尔士及北爱尔兰的议会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其他的议会成员分属于反对党或其他的政党,也可以是独立的议员,其结果就是议会代表了各种不同的政治见解,每个成员都有权就重要的政府问题和政策通过辩论发表意见。下议院是英国最高的立法机构,比英国的另一个议会机构--上议院的权力更大。英国的上议院是依据完全不同的原则而形成的,上议会也参与立法的进程。

❸ 英国现在有几个政党

英国最大的有3个政党

1.工党

执政党。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该党曾于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执政。1997年大选获胜,2001年6月大选后蝉联执政。工党近年来更多倾向于中产阶级的利益,与工会关系有所疏远。布莱尔当选工党领袖后,政治上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取消党章中有关公有制的第四条款,经济上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严格控制公共开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对外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对欧洲一体化持积极态度,主张加入欧元区,主张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现有党员近40万名,是英国第一大党。

2.保守党

主要反对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称现名。该党从1979至1997年4次连续执政,成为20世纪在英国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两次大选中惨败于工党。保守党的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自由市场经济。通过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减少公共开支等措施来压低通货膨胀。主张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和“秩序”。近年来,提出实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反对加入欧元区,主张建立“大西洋共同体”以加强英美特殊关系。强调北约仍是英国安全与防务的基石。现有党员30多万名。

3.自由民主党

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支持同自由党合并的多数派组成。主张继续维持与工党的合作关系,推动工党在地方选举及下院选举中实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务、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采取比工党更“进步”的政策。现有党员约10万名,是英国第三大党。

❹ 政党的历史沿革

17世纪以后,欧洲国家产生了政党,并在后来逐渐演变为近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其中,以英国、美国为代表,形成了两党制;以法国为代表,形成了多党制。在20世纪,以苏联共产党和德国纳粹党为代表,又产生了组织严密的专政政党。 主词条:英国保守党、英国自由民主党、英国工党、美国民主党、美国共和党、法国社会党、人民运动联盟
早发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多是因为某些重大的政治原则分歧而由政府内部的政治派别组合形成的。最初的政党主要是掌握政权和监督政府,与普通大众并无紧密关系。他们的活动也局限于议会和政府内部。直到现代选举制度确立以及普选权的扩大,才出现了大众性的政党。
现代政党最初诞生于英国。1640年英国议会就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问题而形成了宫廷党(保皇党)和民权党两大派系。1679年,在关于王位继承权的争论中,支持宫廷党的人被反对者斥为“托利党”(Tory,意为歹徒,爱尔兰骂人的话);支持民权党的人被反对者斥为“辉格党”(Whig,意为强盗,苏格兰骂人的话)。1688年光荣革命后,两党支持在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33年,托利党正式定名为英国保守党,辉格党定名为自由党,并形成了两党轮流执政的惯例。直到1922年后英国工党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而自由党于1988年与原工党分裂的势力合并为英国自由民主党,实力有所增加,目前与工党和保守党并列为英国三大政党,2010年英国大选后保守党和自民党组建联合政府。
美国的政治派别则是在围绕1787年宪法问题而出现的。在讨论和批准1787年宪法时,形成了主张建立联邦政府的联邦党和主张在宪法中更注重保障人民权利的民主共和党,被联邦党人称为“反联邦党人”。1828年后,民主共和党内部又分成了民主党和辉格党两派,南北战争后,美国才出现延续到现在的美国民主党和美国共和党轮流执政的局面。
法国的现代政党则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斐扬党人主张实行君主制;吉伦特派和山岳党人、雅各宾党则主张废除君主制。1799年拿破仑执政后,法国政坛又出现了保皇派、温和共和党派和激进共和党派。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国会中基本分为保皇党、共和党和社会党,这种左中右的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目前两大主要政党分别是中间偏左的法国社会党和中间偏右戴高乐派人民运动联盟。 主词条:德国社会民主党、纳粹党、意大利共产党、日本自由党、日本自民党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不同于英美法国家的政党,这些国家的政党都是将政党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从而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德国在普鲁士时期,于1861年出现了主张德国统一的进步党(1884年改称自由思想党),1865年德国南部出现了主张民主的人民党。1869年出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1876年在原保守党基础上组建了全国性的政党德意志保守党。1918年魏玛共和国实行普选制和比例代表制,议会内的政党多达30多个,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宣布除纳粹党外其他一切政党非法。1945年二战结束后,较有活力的政党有五个,分别为德国左翼党,中间偏左联盟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绿党,以及中间偏右联盟的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拜仁基督教社会联盟和德国自由民主党。
意大利最早的现代政党是1892年成立的工人党,之后在1897年出现了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1914年被开除出社会党的墨索里尼创建了“自主革命行动法西斯”,1919年又建立全国性的“意大利战斗法西斯”,并于1921年改名国家法西斯党,1926年上台后取缔了其他政党。二战后,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天民党)成为多党格局下的最大党,而意大利共产党(意共)则是最大反对党,这个格局一直持续至1994年。1994年由于天民党和社会党等长期的执政联盟相继被揭发连串与黑手党的贪腐丑闻而瓦解,现成为两大政治联盟,分别为由原意共改组的中间偏左联盟民主党 (意大利)和中间偏右联盟自由人民党 (意大利)。
日本的现代政党出现于明治维新时期的自由民权运动。1874年成立了日本最初的政党爱国社。1875年,爱国社与其他政党联合成立了全国性政党,名称未变。1880年,爱国社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国会开设期同盟,取代了原来了爱国社,次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自由党,1882年又成立了代表工商界利益的立宪改进党。二战之后,日本形成了多党林立的局面,1955年出现了“右派政党大联合”和“左派政党大联合”的局面(即“55年体制”),此后右派的自民党长期维持一党独大,政党斗争主要表现为自民党内部派阀之间的斗争。 主词条: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法国社会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开始出现。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诞生了第一个工人政治团体伦敦工人协会。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1850年,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产生分裂,于1852年11月宣布解散。此后,马克思在1864年又创立了第一国际,直到1872年海牙会议后停止活动,并在1876年解散。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于布鲁塞尔创建了德意志工人协会,但是一年后就被迫停止活动。1866年,德国创立了萨克森人民党,并在1869年与德意志工人协会等组织中的民主派合并建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75年又与德国工人联合会合并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年改称德国社会民主党,意识形态转为社会民主主义。
法国在1879年成立了法国工人党,1882年党内分裂为马克思主义派和可能派,后者另外组建了法国社会主义工人协会。1901年法国工人党与革命社会党联合为法兰西社会党。1905年,这几个组织合并为法国社会党。自此之后,欧美各国都出现了工党和共产党,但是都没有成为本国之中主导性的政党。而在一些传统的专制主义国家,出现了一批以民族振兴为目的的改良型政党,而社会矛盾的激化更催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并走上了推翻旧政权的暴力革命之路。并在取得政权后实行一党专政的制度。 主词条: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古巴共产党、朝鲜劳动党、越南共产党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903年内部分化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其后产生了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布尔什维克武装起义夺得政权,并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制度。1925年布尔什维克党改名为全苏联共产党(联共 布),1952年再次改名为苏联共产党(苏共)。
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古巴、朝鲜、越南等国家也相继建立起共产党并成为执政党。 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或工人党有的解散,有的转变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有的重建后成为多党政治下的一党;中国、越南和古巴等的共产党则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党都是在民族独立运动中产生的。拉美国家在19世纪初就已经有政党,但是多属于寡头性质的政党,真正群众性政党是在193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的。民族独立运动中产生的政党一般都是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有的独立后成为执政党并实行一党制,例如埃及、新加坡、莫桑比克、安哥拉等;有的则在独立后政党改组,或重新建立新的政党,例如赤道几内亚、印度尼西亚;有的经历过军政府后才出现政党,例如扎伊尔、索马里、泰国等。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开始都实行一党制,有些国家还实践了全民党理念。经过几十年发展后,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呈现多元化趋势,两党制、主从政党制、多党制都有实行。但是普遍制度化不足,领袖魅力对政党影响很大,政党与军队关系复杂等,政党制度不是非常稳定。 在一些一党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反对党是默许存在的,但是通常没有机会获得实权。占主要地位的政党则容易有机会通过赞助、在投票中舞弊或利用行政、司法手段以保持政权。

❺ 土耳其共和人民党的介绍

共和人民党(土耳其语:Cumhuriyet Halk Partisi或CHP)是土耳其历史最悠久的政党。该党在锡瓦斯会议时以“人民党”的名义成立。土耳其独立战争时期,人民党呼吁人民联合起来站在前线。1923年9月9日,人民党正式宣称它是政治组织。1923年10月29日,人民党宣布国家由无党派民主过渡到共和体制。1924年11月10日,人民党重新命名为共和人民党,使土耳其进入一党执政时期。现时共和人民党的架构配合土耳其变到多党执政时期。在多党执政时期,共和人民党特别注意社会民主主义(共和人民党是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公民民族主义及世俗主义。

❻ 存在时间最久的共产党

六、北欧和英国的一些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

北欧和英国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的力量相对薄弱,政治影响很有限。目前在北欧地区的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和冰岛5个国家里一共有6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而在英国有两个。它们分别是:挪威共产党、挪威工人共产党、瑞典共产党、丹麦共同路线党、芬兰共产党、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英国共产党、新英国共产党。在冷战结束后,这些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难,在组织力量和政治影响方面有程度不同的滑坡,但经过斗争和调整,它们现在基本上稳定下来了,其党员总数不过两三万人,但仍在继续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探索奋斗。

(一)北欧五国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

北欧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很强,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本来就较弱,经历苏东剧变,他们的力量和影响进一步削弱。在剧变中,有些党已消失(例如丹麦共产党),有的党已改名易帜(例如冰岛共产党已改为社会党性质的人民联盟),但经过努力,仍有一些党保存下来了。

1.芬兰共产党。其主席为哈卡宁,总书记为维达涅米,现在仍然拥有分布在300个基层组织的1万名党员。主要成份是工人、职员和知识分子。中央委员会有50名委员,政治局有10名成员,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出版发行机关报《通讯员报》周报。该党目前是北欧力量最大的共产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1987年大选中,以其成立的竞选组织“民主选择”名义获得4个议席。1991年大选中,参加芬兰左翼联盟,共同获得19个议席,但1995年该联盟参政需要与社民党协调一致,故把芬共开除出盟。

2.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其主席是拉赫登麦基,总书记是曼尼科。现有党员1000人,其成份主要是抱怨芬共“僵化”的前芬共党员、退休工人和职员。他们主要在首都赫尔辛基和乌西马省开展一些活动。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召开一次的党代会,中央委员会由27名委员和13名候补委员组成,内设由11人组成的政治局。出版机关报《工人新闻》。该党从未获议席。

3.挪威共产党。成立于1923年,但长期发展不大。它在1945年6-10月支持本国工党的施政纲领,曾经参加本国联合政府,并谈判两党联合。此后在同年进行的大选中,获得11.9%的选票和11个议席,但并没有能够再次入阁,也未能实现与工党的联合,从此该党不断走下坡路。1953年大选中只得3个议席,1957年只得1个议席,1961年完全没能够进入议会。1971年其十三大提出要走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1973年与挪威社会主义人民党等组成选举联盟,共同获得了16个议席,其中自己占1个议席,但1975年丢失了该议席,1977年大选中只得0.4%的选票。冷战结束后,在形势的冲击下,该党继续削弱。但由于它仍然坚持维护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利益,现在仍然有大约1000名党员,在1997年的大选中获得大约0.1%的选票。该党目前有完善的领导机构,即中央委员会,并且出版机关报《自由报》。

4.挪威工人党。主席是索尔维·欧姆达尔。1990年改称现名,其前身为挪威工人共产党(马列)。改名后继续出版发行机关报《阶级斗争》。在1983年大选中获得两万张选票,即1.2%的得票率,而在1993年大选中,得票率为1.1%,获得1个议席。在1997年大选中获得4万张选票,得票率为1.6%,但因为在奥斯陆选区得票率下降失去了唯一一个议席。

5.瑞典共产党。它在1995年11月召开了重建大会,通过了《瑞典共产党宣言》,这是冷战后重新活动的重要标志。该党现在有党员3000余人,其中工人占70%,最高权力机构是每3年召开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组织分为中央、地区和地方3级,主要活动是利用党刊《方针报》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

6.丹麦共同路线党。有党员5000人,以工人和退休者为主,其中很多是不满丹共与社民党妥协的前丹共党员。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会议,出版双月刊《路线》,主办人民电台,1989 年获哥本哈根市议会两个议席,1993年减为1席。

上述保持下来的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在斗争中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芬兰共产党宣称自己是芬兰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理论,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但必须保障每个党员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表示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宣称自己是芬兰唯一的马列主义革命党。挪威共产党宣称自己是以马列主义为基础、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挪威工人共产党在1995年召开的代表大会上,坚持提出实现共产主义是自己的奋斗目标,阶级斗争是手段。丹麦共同路线党则声称其活动基础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列宁的学说,党的目标是赢得政治和经济权力并达到社会主义和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无阶级社会。

各个党根据本国情况进行探索,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和策略。芬兰共产党主张实行高度的政治开放和多党制。规定自己当前的战略是实现共产党与环境保护组织的“红绿合作”,以“红绿政策”替代资产阶级政策,粉碎芬兰社会中的“右派霸权”,维护芬兰人民的社会保障。提出要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和自治权以及劳动者对企业管理的参与权,要实行公平分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以保护环境。其近期的目标是通过管理资本和金融市场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反对国家金融机构和主要经济部门的私有化。要求保证失业者、退休工人和学生的基本福利,要求补充立法保障青年人的学习、就业、收入和住房,批评政府在减少失业方面工作不力,要求政府尽快解决失业问题,要求实现6小时工作制度等。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提出其政治目标是通过民主改革和基本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争取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并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国内政治方面,主张加强左翼力量的民主合作,主张建立广泛的民主阵线,要求对银行、保险公司、大工业企业等实行国有化和取消金融垄断,要求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男女同工同酬。瑞典共产党提出,创建反映平等、集体思想和团结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自己的目标。挪威共产党主张通过国有化、扩大民主监督和市政自治等革新措施限制垄断资本权力,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建立一个民主的人民政权。

多数党认为苏东剧变后,尽管目前世界共运面临巨大困难,但国际社会主义不会消亡。中国等国仍在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争取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正在各国重新兴起。在当今的形势下,所有共运和工运力量应从苏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互相交流、往来和支持,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进攻。对国际形势特别是西北欧的形势,多数党主张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中立地位。主张实现国际和平、缓和、裁军和共同安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第三世界争取民族自决权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反对推行欧洲一体化政策,反对本国政府加入欧洲联盟、西欧联盟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等。芬兰共产主义工人党不赞成芬兰加入欧盟和纳入欧洲一体化,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赞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丹麦共同路线党则要求丹麦退出欧盟和北约。挪威共产党主张挪威退出北约。

(二)英国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

英国的共产主义政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初期有过一段高涨时期,但在冷战结束前已经严重衰落,对国家政治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在苏东剧变时老英国共产党演变成为“民主左翼”组织。现在仍坚持共产主义方向的力量不仅很弱,而且在组织上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目前,还存在的两个主要的共产主义政党,一个是英国共产党(也称为“晨星报派”),另一个是新英国共产党。两党加在一起约有党员1500人,但它们的刊物的读者达两万多人。

1.目前组织上基本稳定并开始略有回升。

早在80年代,老英国共产党内就有一部分党员对当时党的状况很不满意。他们终于在1988年退党,另立组织;而因为他们控制老英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晨星报》,也被称为“晨星报派”。在老英国共产党在1991年演变成为“民主左翼”组织后,晨星报派逐渐地把英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和旗帜接过来了。近几年来,该党在总书记希克斯的领导下,坚持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工会中的影响扩大,力量有所回升,党员人数达1200人左右。该党也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出版发行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唯一一份有共产党背景的英文日报《晨星报》,发行量为8000份,读者达两万人。

新英国共产党的党员大部分是在70年代从老英国共产党里分裂出来的。他们在1977年成立了新英国共产党。该党长期被各种困难特别是经济困难所困扰,一度欠债高达4—5万英镑。通过募捐等活动和工作,现在已经基本上做到收支相抵,正在走出经济困难。现在有党员300人左右,出版发行党报《新工人报》(周报,发行量达2000份)。总书记为安迪·布鲁克斯。

2.在坚持马列主义前提下,调整路线政策。

英国共产党对原党的纲领《英国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修改。它提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共产主义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它剔除了原纲领里对共运形势的错误分析和估计,坚持党的基本方针,从本国实际出发,调整政策,表示要广泛争取左翼和劳工运动的支持,要注意同其他进步力量结成广泛的反垄断联盟,开展议会内外的斗争。

新英国共产党表示要继续坚持马列主义,重申自己是一个马列主义政党,自己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工人阶级获得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英国国内政治中,新英国共产党在选举中不提出自己的候选人,而表示支持英国工党,同时要求工党加强同工会的关系。

3.吸取苏联崩溃经验教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在对苏联东欧剧变进行反思时,英国共产党认为,该剧变是世界工人阶级运动的严重挫折,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但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

在苏联东欧剧变后,新英国共产党批判了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提出社会主义没有失败,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

❼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叫什么

叫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建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

1、第一次代表大会

1847年6月2日~9日在伦敦秘密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章程,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

2、第二次代表大会

同年11月29日~12月8日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审查并批准章程,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无阶级、无私有制的新社会。

(7)英国人民党在哪里扩展阅读

主要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❽ 请问二战时期各主要国的执政党什么

日本没有政党。军国主义封建道路,军队统制一切。天皇是最高元首。
德国是纳粹党(社会主义工人党) 元首是谁我就不用说了吧?
美国当时是民主党人 罗斯福和杜鲁门 (这一点楼上说错了)
英国是工党 丘吉尔
中华民国是国民党 蒋中正公
意大利是国家法西斯党 墨索里尼
法国政府流亡英国时是战斗法兰西党,44年打回法国改为人民共和党 戴高乐

如果还有国家要问可以发信息给我留言

❾ 英国三个大的政党是哪三个

英国三大政党

工党

执政党。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该党曾于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执政。1997年大选获胜,2001年6月大选后蝉联执政。工党近年来更多倾向于中产阶级的利益,与工会关系有所疏远。布莱尔当选工党领袖后,政治上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取消党章中有关公有制的第四条款,经济上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严格控制公共开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对外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对欧洲一体化持积极态度,主张加入欧元区,主张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现有党员近40万名,是英国第一大党。

保守党

主要反对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称现名。该党从1979至1997年4次连续执政,成为20世纪在英国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两次大选中惨败于工党。保守党的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自由市场经济。通过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减少公共开支等措施来压低通货膨胀。主张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和“秩序”。近年来,提出实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反对加入欧元区,主张建立“大西洋共同体”以加强英美特殊关系。强调北约仍是英国安全与防务的基石。现有党员30多万名。

自由民主党

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支持同自由党合并的多数派组成。主张继续维持与工党的合作关系,推动工党在地方选举及下院选举中实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务、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采取比工党更“进步”的政策。现有党员约10万名,是英国第三大党。
参考资料:新华社

❿ 世界主要国家的主要党派

德国的党派有:基督教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盟90/绿党(简称绿党)、自由民主党(简称FDP),基督教社会党(CSU),
英国的党派有:辉格党 Whigs 托利派 Tories 改革党 Radical Party 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 英国自由党 Liberal Party 爱尔兰议会党 Irish Parliamentary Party 英国工党 Labour Party 英国社会民主党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英国自由民主党 Liberal Democrats
法国的党派
法国保卫共和联盟、法国工人党 、法国共产党 、法国人民阵线 、法国社会党
日本主要党派:自民党、公明党;民主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
印度主要党派:印度国大党,印度人民党,印度平等党。
俄罗斯主要党派:俄罗斯统一党,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

阅读全文

与英国人民党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4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5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6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7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4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91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4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2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7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