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时曾浴血奋战的英国,为何会成为二战中最大的输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主要参战国之一的英国,虽然没有苏联在苏德战场上的惨烈,也没有抗日战场上遭受如中国一般的巨大伤亡。但是,曾历经了激烈的不列颠空战,最高时集结了1000多万军队,始终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的英国,说一声浴血奋战并不夸张。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因为,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美名,是需要庞大的武力、尤其是庞大舰队作为支撑的。二战之后,英国面临的局面是:英国庞大的军队,哪怕仅仅维持日常开销,英国都已坚持不下去。因此,英国被迫削减军队开支,这自然极大的降低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力,也为殖民地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添了一把火。
最终,二战胜利后,只过了不到20年的时间,英国的殖民体系就轰然倒塌,英国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彻底消失。而作为事实上的第一强国美国,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庞大的市场和世界老大的地位。
② 难道战胜国比战败国输得还惨为何英国会成为二战最大的输家
英国之所以成为二战最大输家,是因为二战经济实力消耗过大,已经无力维护日不落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的衰弱直接影响英国的殖民统治,再加上美国暗中鼓动英国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所以二战后英帝国一蹶不振,坠落成二流国家,成为最大输家。
二、英国在二战中付出很大,但是得到的回报却很少。
二战之后,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以前被世界承认的国际经济中心的伦敦,被美国纽约所取代,同时美元也代替了英镑,成为世界上的通用货币。
比起二战开始时迅速被德国吞并的法国,英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屈指可数,可以说整个二战战场都留下英军的足迹,算得上劳苦功高。可是在分配战争果实的时候,最大的蛋糕却被苏联和美国拿走,英国却因为殖民地问题陷入殖民解放运动的漩涡之中。后来在美国推动下,英国放弃了绝大部分海外殖民地,成了只有英伦三岛光杆司令。
英国明明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却平白损失了自己非常大的利益,可以说英国是二战的最大输家。
三、美国要在世界范围内削弱英国的影响力
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推动殖民地解放运动。英国被迫放弃了大量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利益受到严重破坏。
1956年,英国为了防止进一步损失,就联系法国和以色列,与埃及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可是由于美国的介入,对英法施加非常大的压力,终使英、法不得不接受停火协议,放弃了苏伊士运河的争夺战。
可以说美国应该是英国最大的敌人,可是英国害怕苏联强大后,对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威胁,不得不跟着美国后面做小弟。经过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英国都是是胜利的一方,可是却输掉了整个最强大的帝国。
总之,在二战中,英国虽然是战争胜利国,却是输得最惨的国家。从世界最大帝国的神坛上,跌入世界二流国家的行列,实在令人唏嘘。那么今日美国会走当年英国的老路吗?
③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英国确实挺悲催的,二战之前他是西方世界的老大,殖民地遍布世界,妥妥的世界第一。
综上所述,英国只是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者的名声,得到的好处也非常有限,实际情况时他们的整体实力锐减,国际地位下降,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失败的表现。
不过话说回来,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像英国这种殖民国家肯定是会衰落的。英国能在这种大格局下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并成为“五常”之一,已经是非常不错的。
值得庆幸!
④ 浴血奋战却输得最彻底,为何英国会成为二战中最大的输家
首先是因为在二战之前,凭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了整个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所以在整个欧洲世界,英国是排名第一的欧洲强国。
那么当希特勒准备发动第2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首要的目标就是瞄准英国,因为枪打出头鸟,英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和国力是最强的,这些法西斯分子肯定要寻找一个最瞩目的目标来攻击,以此来证明法西斯实力的强大。
要不是英国仗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地形,靠着英吉利海峡,相信英国已经像法国一样被德国攻陷了。尽管德国是从陆军和空军两方面进攻英国,但唯独攻克不了英国的海军,英国海军在作战经验还有实力上都要强于德国。
英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日不落帝国经过二战之后,彻底的从世界强国中除名了,二战也给英国的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到现在都难以恢复过来。
⑤ 赢了虚名输了国家地位艰苦卓绝的英国为何会成二战中最大输家
因为当时的加点几乎已经花光了,曾经英国是一个殖民地遍布全球的国家,说一不二,在二战以后实力减弱了很多。
⑥ 为什么二战时期英国在亚洲的军队表现那么糟糕
主力被德国牵制,又是远东作战,战线长,后勤补给不一定跟得上。保卫殖民地和保卫本土是两个概念,而且马来亚和缅甸比起印度来更是无足轻重,英国就没有尽力去防守。而且本土隔海峡与大陆对持,英国强大的海军可以保证德国无力越过海峡,而东南亚的陆地相连,英国陆军一直不是很强。皇家空军还把最优良的飞机都留在本土,在东南亚只有一些老掉牙的水牛战机,完全不是零式的对手。当年英国最重视的是本土,其次是地中海,然后是印度,所以东南亚战场一败涂地也是可以理解的。缅甸的英军只想尽快撤回印度保卫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⑦ 英国当年号称第一海军强国,为什么太平洋战争中被日本打得那么惨
在二战中,英日没有太大的碰撞,只有在香港、缅甸等地区有战事。之所以被打得那么惨,原因很简单。
一是英国国力下降。英国是以殖民体系为根基的,国内市场狭小,是主要靠输出产品的老牌帝国主义。经过一战、二战,殖民体系受到毁灭性打击,国力下降。日本、德国相对而言是新兴国家,有后发优势,技术更先进。蒸汽机革命在英国,而后来的电气革命则扩散到德国、美国、日本。特别是日本海军在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是塑造了日本的国运,被日本大力发展。
二是二战重心,特别是英国重心在欧洲。欧洲火起,英国被德国打得朝不保夕,本土告急,大西洋航线都险些被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掐断。主要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用于与德国作战,及保护大西洋航线,东南亚与英国隔了一个半球,交通不便,英国无暇东顾。而日本的主要视线就在东亚和东南亚。
三是军事力量薄弱。二战时英国在香港、缅甸的驻军多为印度雇佣军,战斗力本来就不高。
所以,英国被日本打得那么惨就不足为奇了。
⑧ 二战英军在东南亚等地对日作战为什么一败涂地
二战时东南亚的英军是殖民地军队,主要由印度和马来人组成,素质低战斗意志差。所以尽管单兵装备不比日军差,人数也占优,但却一触即溃,新加坡的战役中,7万多英军向2万日军投降,上演了二战中的一个奇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军的海战观念落后于日军,仍信奉大炮巨舰主义,不重视航母。因此在战争初期布署在东南亚的主力舰大都被日军航母击沉,日军用制空权夺取了英军的制海权。在丧失了制海权又无制空权的情况下,英军在陆地上更是无心恋战,疯狂溃逃,最后几乎是不做抵抗地让出东南亚,龟缩于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