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过程!
“日不落帝国”曾在历史上长期成为英国的代名词,这是因为英国在18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在此之前,世界殖民强国分别是16世纪的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英国是在一一打败它们之后才坐上头号交椅的。 对西班牙的胜利发生在英国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此时,新航路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令人羡慕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优越地位。提倡重商主义的伊丽莎白一世,利用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鼓励海外扩张。在国际上想尽一切办法创造良好环境,拆散法、西同盟,军事上积极改造海军,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英国政府特许成立了一些大的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其中,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分别在印度和北美一带进行殖民活动。英国在印度抢占了许多据点,并不断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而17世纪,世界上最强的殖民国家却是荷兰。为此,在1652-1674年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对荷兰的战争。在这期间,以工业资本闻名的英国能给战争以最直接、有效的支援,而以商业资本为主的荷兰,处处依赖进口,终不免衰落的命运。荷兰被迫接受了英国的《航海条例》,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中介地位被排挤,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18世纪,英国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面临的主要对手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和封建专制的法国,既争霸于欧洲,也因双方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而激烈冲突。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制度的优势转化为英国在实力上相对于法国的优势。18世纪中期,英国在双方一系列战争中的最后、最大一次战争——七年战争中,终于战胜法国,英国得以侵占印度的大片领土,在北美,法国丧失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等地,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从此,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英国在殖民争霸过程中的一系列胜利,鲜明地体现出英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而赢得的历史机遇,而殖民掠夺又给英国带来巨额财富及丰富的原料、广阔的市场,“商业上的霸权,造成工业上的优势”,殖民霸主地位的树立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头号强国奠定了基础。
Ⅱ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殖民扩张有哪些方式产生最深远的影响
英国不断汲取殖民地的财富,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最终成为了日不落帝国;殖民扩张方式有建立殖民地、向欧亚大陆掠夺工业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影响是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2)英国怎么确立日不落扩展阅读
英国较早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更加进步的政治制度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进入18世纪以后英国本土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战乱。
英国在17-18世纪基本完成了农业革命,具体表现为:轮作制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新作物的耕种以及肥料的使用等。通过圈地运动,地主获得了大量成块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则向城镇转移,或是为资本主义农业服务,进而扩大了国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农奴制度早在中世纪晚期就已基本绝迹,英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受到封建残余的阻碍相比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和地区(西班牙、德意志)更小。英国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也就意味着英国人可以通过较低的消费获取较多的生活资源。
Ⅲ 英国如何形成“日不落”帝国
1783年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宣告了第一帝国的终结。此后,英国人面对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帝国。为此,谢尔本伯爵哀叹道:“政府同意美洲独立之日,便是大不列颠之太阳陨落之时,我们将不再是个大国和受尊敬的民族了。”然而,仅仅几十年后,一个更庞大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又被英国建立起来,它在欧洲的国际政治对弈中再次击败对手法国,自“滑铁卢战役”胜利后一个世纪里达到了它力量的顶峰,建立了可与“罗马治下的和平”相提并论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之所以说此时英国的力量已达到了顶峰,主要因为:
第一,海上霸主地位通过反法战争树立起来。如前所述,能与英国海上争霸的,只有法国、西班牙。不过通过亚勃基尔湾海战与特拉法加海战,法国舰队与西班牙舰队的主力被彻底击溃,再也无法与英国较量了。从世界各国海军力量的对比来看,1790年时,英国的海军总吨位为48�59万吨,仅次于它的法国为31�43万吨,第三的西班牙为24�22万吨,尽管英国排名世界第一,但仍然还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仅次于它的法西两国的海军总吨位数联合起来就超过了英国;到了1815年时,英国的总吨位数达到60�93万吨,法国尽管仍排名第二,但减少到22�83万吨,俄国列第三,为16�73万吨,西班牙沦落到第四,还不到6万吨。可见,英国的海军总吨位数超过了排在其后的三个国家的总和,而大致相当于世界其他各国海军总吨位数的总和。正如希尔所说:“英国的政策在拿破仑战争中达到顶点,使得英国的国防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在这场战争后的近一个世纪里无人能与之匹敌。”
第二,英国在反法战争中完成了帝国重建的任务,建立在第一帝国废墟之上的“日不落帝国”已基本成形。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17世纪末以来,英国和法国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继续。……实质上,英国政府和统治阶级反对法国的主要动机并非为了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而是为了争夺世界的商业和殖民霸权。这样,我们不难看到,当反法联军在欧洲大陆与拿破仑进行争夺时,英法之间在殖民地上的争夺也异常激烈。在与法国人争夺殖民地时,英国不再一味地扩大殖民地,而主要是为了争夺那些拥有广阔市场的殖民地以及对于英国海外贸易通道的畅通至关重要的一些殖民据点等。这些殖民地或殖民据点包括:从法国人手中强占的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多巴哥和圣卢西亚,从荷兰、西班牙、丹麦等国手中强占的非洲的开普、亚洲的锡兰、马耳他、特立尼达、赫尔戈兰等。这些地方尽管面积不大,但是对于维持帝国的贸易通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反法战争结束后,英国在与殖民地的经济关系上,完成了由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的过渡。进入19世纪后,自由贸易作为一项政策逐渐广为流行,英国逐渐放弃了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走上了贸易自由化的道路。1808年,英属新斯科舍和新布伦瑞克总督宣布,允许英国或美国船只把某些商品转运至印度,这实际上是对实施了100多年的《航海条例》的违背,但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许可。1811年,英国进一步表示,允许除法国之外的任何国家的船只装载某些重要产品进入英属哈利法克斯、圣安德鲁斯、圣约翰等港口。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一步步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则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帝国的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总之,到1815年反法战争结束时,随着帝国版图的迅速扩大,第二帝国基本定型。如果说第一帝国的中心是北美13个殖民地,那么,日益兴盛的“日不落帝国”的中心则是远东的印度。印度对于帝国的重要性,正如曾担任印度总督的寇松所言:“只要我们统治印度,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一旦丢掉了印度,我们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只能降格为一个三流国家。”更多的人则形象地将印度誉为“帝国王冠上最珍贵的宝石”。
从1815年到19世纪中叶,英国的商船与战舰出现在全球各个角落,他们获取领地、开设口岸、掠夺原料、倾销产品……19世纪40、50年代两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1858年英国与法国、荷兰一起强迫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36年和1857年英国与伊朗签约,1838年和1861年英国与土耳其签约,这些条约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共有一个核心内容,即英国要求得到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特权。为确保帝国安全以及贸易的通畅,英国这一时期还占领了一些军事要塞与贸易据点,如1819年占领新加坡,1839年占领亚丁港,1841年占领香港,这样从好望角到印度洋,再到太平洋,英国建立了一条极为通畅的海外贸易通道。
如果说历史上庞大辉煌的罗马帝国也只不过是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区域帝国,那么,英国人建立的“日不落帝国”却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帝国,英国殖民地遍及全球,其开拓的疆域之大,统治的人口之多,绝非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所能比拟。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是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国的一个标志,帝国本身与英国的海上霸权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英国的霸权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小小岛国能在世界称霸一个世纪之久,这是它一系列的制度领先所造成的结果。
Ⅳ 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称号,是怎么样建立的呢
一、海盗起步
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就是发展海盗事业,而这要从伊丽莎白时代说起。在这一时期,英国逐渐向近代门槛迈进,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迫切需要发展海外贸易和对外扩张。
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工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获取最大利润,此时,工业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萌芽开始产生。
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资本主义者就开始向欧亚大陆掠夺工业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印度半岛成为了英国主要的殖民重点。同时在非洲地区,英国也加紧了殖民控制,这一时期,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间,它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了工业资本掠夺殖民地的时期。
Ⅳ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英国是如何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吧!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1、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在世界上最先进行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2、 英国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3、由于英国海运业迅速发展最最核心的,女王当时也参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份,直接攫取了海上运输贸易霸权,建立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线上,海运便利,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保障,盛行圈地运动,进入了现代社会,实行较开明的经济政策,为当时英国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
Ⅵ 英国建立起称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其根本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获得极大发展,通过海外殖民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位列世界第一位,大大超过法国等其他国家,所以说在英国国土上(包括殖民地)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太阳,就成为日不落帝国。
Ⅶ 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称号是如何建立的
英国,全名英吉利大不列巅葡萄牙共和国。它是全世界第一个进行蒸汽发动机科技革命的我国。全世界第一个进行资产阶级公有制工业生产我国。优秀的工业生产生产效率,让高新科技和创造发明领先于全球,促进国防发展趋势。英国从1588年逐渐至1921年,三百年横纵七洲三现大洋,依次战胜海上马车夫西班牙,意大利无敌舰队,法国的欧洲地区第一海军,1815年,英国称为日难落王国,宣布变成世界警察,殖民者全世界。统治起源于水上,初露峥嵘于北大西洋,战胜意大利无敌舰队。16新世纪的三现大洋上,意大利无敌舰队扬威北大西洋,中国太平洋,印度洋海域。
开始了工业生产资产抢掠殖民的阶段。至19个世纪60时代,英国进入了资产阶级辉煌时代,它是“制造业”、世界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这类第一工业强国的影响力,为它向外扩大造就了深厚的经济能力,因此从60时期至80时代是夯实入侵,扩大殖民的高峰,至20世际初攻占了世界最多的殖民。以上便是英国“日部落王国”头衔的创建过程,
Ⅷ 英国在19世纪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英国在19世纪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是英国不仅通过七年战争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几乎所有殖民地。
丘吉尔称七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他援用英国政治家霍勒斯·沃波尔当时的评论来渲染英国显赫的大国地位:“罗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们征服世界只经过三次战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罗马时代扩大了一倍”。
(8)英国怎么确立日不落扩展阅读: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日不落帝国”一词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其应用对象明确包括了英国和美国,其意义也不仅仅表现在对领土的占有方面,而扩展到了语言(英语)、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艺术(西方艺术)领域;
例如在1852年亚历山大·坎贝尔的一次讲话中。随后该词被应用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一个较早的例子就是1897年的一篇文章上的“自夸”:“山姆大叔头上的太阳永不落下。”
在近年来,该词被转义并引入美国的政治语言。《美国历史导读》一书中描述了原来的十三个殖民地如何和在不列颠帝国扩张的“风头浪尖”独立,接着谈到,然后“美利坚合众国自己变成了一个帝国,影响力最终超越了曾经是最伟大的不列颠霸权。
独立两个多世纪过后,在美国政府、公民和海外驻军所拥有的领土上,或者在美国霸权控制下的美国势力范围中的国家上空,太阳永不落下。”
Ⅸ 英国“日不落”帝国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日不落帝国”,英文即Empire that sun never set,指的是这个帝国拥有的土地遍布在全球的24个时区上,所以可以一天不停地被太阳照到,“太阳在这个国家永远不会降落”。最早这样说的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他在16世纪时形容自己国家的强盛:“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在巅峰时期,大英帝国的国土面积达到3367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的1/4,它的领土从英伦三岛蔓延到香港、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尔爾利亚、马耳他、新加坡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了大英帝国的旗帜,当时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地图还特地用红色标出其领土,向世界人展示这个庞大的帝国的全球影响力。
Ⅹ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是什么
1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在世界上最先进行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2 英国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3由于英国海运业迅速发展最最核心的,女王当时也参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份,直接攫取了海上运输贸易霸权,建立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线上,海运便利,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保障,盛行圈地运动,进入了现代社会,实行较开明的经济政策,为当时英国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
首次是本土实力的强大,然后就开始进行殖民扩张,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之后,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夺取了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了海上霸权。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尔爾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计算所有领地的时差,就会发现,没有那个时间段全大英帝国的民众是完全处于天黑(日落)状态的,【总有人处于白天,也总有人处于黑夜】。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