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搜19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主要原因:1.持续了数个世纪的文艺复兴使英国人的国民素质率先向现代社会发展.2.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海外殖民,拉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为日后世界市场的形成打下基础.3.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使英国在对外贸易和生产能力超出了当时任何一个国家.4.银行,证券等金融业的大发展为英国海外殖民提供了大量融资,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例.5.英国通过战争,先后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和法国的舰队,并掠夺了很多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6.强大的海军和金融力量让英国把世界变成了他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英国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发达,并为其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精神和物质基础,使英国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其霸主地位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的殖民政策也为当今世界一体化做出了贡献.
② 枯竭or重生:英国曼彻斯特华丽转身
——破解资源型城市世界难题转型之路(11)
曼彻斯特是英国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
18世纪末,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应用到纺织行业,促进了曼彻斯特的蓬勃发展。19世纪,曼彻斯特控制的棉纺交易达到世界交易量的80%,故该城有“棉都(Cottonpolis)”之称。
当时,曼彻斯特的煤炭消耗量以百万吨计,产生的烟雾成为“新工业主义的象征”。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曼彻斯特的工业开始向棉产品深加工和棉纺织机械制造转变,进而发展成多种工业相结合,其中纺织、机床、通用机械、电机、食品加工、化工尤为突出。
曼彻斯特进入发展极盛时期,成为英国的骄子,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名。
工业快速发展给曼彻斯特带来不少“副产品”,工业衰败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是由于生产集中以及煤炭的大量使用,水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市区常年累月笼罩在浓烟中,能见度低,以致消防车在市区行驶竟不得不装上雷达。
二是因各类建筑密集交织、布局混乱,当地居住环境恶劣,公共设施不足。
三是棉纺织、航运等传统行业陷入严重衰退,失业人口逐年增加。1961-1983年间,曼彻斯特总人口不过三四十万,制造业裁员就超过15万人。
四是城市中心“空心化”。随着制造业的衰退,内城就业岗位锐减,人口不断向郊区转移,市区内出现大量弃置土地和空置建筑物,中心工业带呈现出一片凋敝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曼彻斯特已成为制造业衰退的象征,被迫走上转型发展之路。
曼彻斯特市政府对城市中心进行新的规划和建设,与私企部门紧密合作,及时引导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创意产业”等引得世界瞩目。
曼彻斯特的转型直视工业化时代的问题和教训,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为首要工作。市议会与100多个非政府组织通力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加大节能环保力度。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市民少开机动车,多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推进供暖系统建设,对公共建筑和居民楼进行节能改造;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等。
市政府等有关方面还大力开发工业革命时代的历史遗产,许多弃之不用的老工厂、旧仓库,经过修缮改造、整容翻建,变成了风格迥异的历史博物馆。
比如,曼彻斯特城南的Quarry Bank纺纱厂内完好地保留了蒸汽机和铁制水车,其主要目的已不是生产销售布料,而是为了让游客了解水力驱动纺纱机的原理。
1984年,英国政府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曼彻斯特市政府敏锐洞察到这一新兴经济类型的巨大发展前景,对创意产业提供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同时大力促进研究机构、技术专家、行业协会之间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
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曼彻斯特政府提出了打造“创意产业之都”的口号。
索尔福德码头地区积极响应,以兴建“英国媒体城”为未来发展定位。媒体城一期(Media City UK I)项目于2006年启动,2011年完成,吸引了英国众多知名的高等教育、文化和媒体制作机构入驻,成为欧洲第一个专门以媒体为核心的聚集区。
2012年,BBC有关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和产品有60%出自曼彻斯特的“英国媒体城”。据大曼彻斯特地区议会统计,2011年,创意产业为该地区创造的总增加值(GVA)为27亿英镑,预计2012-2020年平均每年可创造37亿英镑的总增加值。
在转型过程中,曼彻斯特没有将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全部抛弃,而是利用高新技术对具有优势的行业如化工、航空、机电等进行技术改造,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2003年,曼彻斯特出台了英格兰第一部地区性科学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重点发展生命科学、环境、化学、航空及核能五大技术产业群。
值得一提的是,曼彻斯特拥有世界领先的石墨烯研究水平。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了石墨烯,并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石墨烯的发现国,英国已将其确定为国家创新战略中重要的新兴技术之一,加大扶持力度,已投资6100万英镑在曼彻斯特大学设立“国家石墨烯研究所(NGI)”,投资6000万英镑成立“石墨烯工程创新中心(GEIC)”。欧盟也投巨资资助英国的石墨烯研发。
1984年,曼彻斯特兴建了英国第一个科技园区——“曼彻斯特科技园区”,吸引国际大公司前来投资。该园区发展至今已有184家企业入驻,实现了政府、学术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声势浩大的申奥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投资吸引力,大量私人资本的投入推动了旧城老工业区的改造。
曼彻斯特还抓住并利用英国人热爱足球运动的特点,专门为曼联队建造了一座英国乃至全欧洲设备最为齐全的足球场——“老特拉福德”,通过足球运动汇集市政建设的资金。
综上所述,曼彻斯特于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曼彻斯特从昔日的“棉都”逐步成为英国的“知识之都”。
同时曼彻斯特被选为英国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艺术和音乐场地举办了许多别具风格的活动。
这是全球体育胜地,包括世界着名足球俱乐部曼彻斯特联队和曼彻斯特城队。
曼彻斯特被评为全球顶尖的“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英国最宜居城市”,领先于伦敦、纽约和罗马。
闻丁/2018年5月22日/重庆·财富中心
③ 在人工智能方面英国为什么力争“世界之最”
人工智能能够被集成到现有工艺中,对工艺进行改进和规模化,大大降低成本。AI近年来正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应用已渗入各个领域。AI让计算机能够比人类更准更快地分析和学习信息,从药物发现到逻辑学,几乎所有产业部门均因AI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能力,报告估计,在2035年之前,AI将为英国经济带来8140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由现在的2.5%增加到3.9%。
英国政府10月15日在官网发布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AI)发展潜力的深度报告,对英国如何最大程度地发展这一革命性重大技术提出综合建议。这份题为《发展英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报告,由英国的数字、文化、传媒与体育部,以及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两大部门联合撰写,邀请着名计算机科学家达梅·温迪·霍尔与杰罗姆·佩森蒂执笔。
报告建议,英国政府应该加大对AI的研发投入、加强大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培训更多AI人才,确保英国在AI领域处于世界领导者行列。
力图保持领先地位
报告认为,英国在AI领域已经取得先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国际竞争激烈,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确保这一地位,甚至将英国变成研发和应用AI技术的“世界之最”。
AI和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来自英国,英国可谓是AI的发源地,优势自不必说,多年来对AI研发投入已经形成一套独有机制。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委员会(EPSRC)已经对143个科学项目进行研发拨款,目的是研发出智能技术和系统,其跨学科研究体系有助于AI工具和技术满足伦理和应用需求。
2015年,EPSRC联合剑桥、爱丁堡、牛津、华威与伦敦大学学院这5所英国名校一起,出资4200万美元成立了阿兰·图灵研究所,研究AI在国防安全、健康、计算技术、数据中心工程,以及金融和智能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并帮助培训新一代数据科学家。此外,英国还建立了阿兰数据研究集团、开放数据研究所、国家数据创新中心和皇家统计协会数据科学分部等,在AI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称,在2011年至2015年间,英国AI领域的科研论文发表达到一万篇,不及中国、美国和日本,排名第四,因此英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提高竞争力。报告建议,英国应该将阿兰·图灵研究所变成国家级研究所,开展AI与数据科学的深入研究;各大学应该加快AI的知识产权转化;加强各机构协作,提高AI计算能力。
提高数据开放程度
AI的发展,除了算法,最重要的是数据来源。报告认为,英国还必须增加数据开放程度,让研究人员更容易获得各产业的相关数据。
虽然2012年成立的开放数据研究所已经拥有了全球化数据网络,银行业、农业和体育等数百家企业的数据可在研究所公开获取,但这远远不够,还需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与AI研发人员共享数据。另外,这些数据还需转换成可被机器识别的标准格式,以便更容易分享。
不过,因为隐私、安全、商业利益等因素,大量数据无法被公开,阻碍了科学家们为这些产业开发高价值的AI新应用程序。为促进这些敏感数据的分享,报告建议建立一套完整的信任机制,保障数据提供者的保密需求。报告认为,政府制定数据信托程序,设计框架流程和协议内容,既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又满足AI研发者与数据提供者的双方需求。
加大AI教育投入
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AI研发也如此。报告认为,AI技能专家目前在英国非常短缺,为此,需要从高级人才和较底层的实用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着手培养。
报告建议,企业加大投入建立AI本科人才的培养程序;鼓励现有本科人才继续深造,通过一年期学习,将计算机和数据科学以外的人才培养成AI领域的研究生,比如让生物医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通过一年集中学习AI研发技术,专注于研发医学相关AI应用;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到着名大学学习,为AI领域培养大批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开展网络课程教学,为AI培育技术性劳动人才;在阿兰·图灵研究所下设图灵AI工作伙伴,吸引全世界最好的AI人才,投入巨资让他们在英国潜心研究。
④ 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因素
首先独特的海陆位置使其海洋经济壮大,生产力得意发展,资本主义渐渐强大,这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促进资本主义革命,通过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是政治因素。有了这两个因素的推进,他实力越来越强大,先后又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海上霸主打败,是他实力又大增,建立殖民统治。资本积累雄厚后来又在18世纪率先产生工业革命,所有变革都领先世界。就像楼上说的最早实现工业革命,最早进行资本主义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自然就。。。。。
⑤ 英国为什么率先完成工业化
英国工业化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当时的英国以世界主要列强的角色活跃于国际舞台。早在16- - - 18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的对外商战和殖民扩张就为其创造了国外市场和货币资本。可以说,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殖民地的赤裸裸的掠夺。英国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资本原始积累迅速,工业化起步早,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贸易和世界工业的领先和垄断地位,成为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因此,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始终处于有利的国际环境之中,在殖民地掠夺财富和占领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赚取市场垄断利润。
⑥ 为什么英国科技创新的“第一个”有那么多
因为英国的殖民地在当时是世界最大的,海外资源丰富,国民生产总值高。 七、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识记)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展开;1765年,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机等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识记)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3、瓦特改良蒸汽机及影响(理解)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①在纺织业的推动下,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也很快采用以蒸汽机做动力的机器进行生产。②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③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使火车和汽船出现了。4、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识记)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
⑦ 概括英国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因素
立法保护发明创造;成立科技组织,奖励科技人才;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政府重视有利于科技发展。
⑧ 1850年英国为什么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英国曾经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那是因为当时英国的工业技术发展突出,加上先进的生产关系,鼓励科技发展(创新),还逐渐形成全球金融中心,这样,技术、制度、金融这三大要素的优势,使得他能在那个特定年代异军突起。
⑨ 英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
1 英国受文艺复兴影响下,思想首先解放,这就奠定了英国人对现实世界的真切认识。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统治英国,这个进一步推动了英国人的社会发展。英国人思想是先进的
2 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开始了海外贸易,首先打开海外扩张的先河。对于海外扩张的利益,英国人和其他欧洲国家是看在眼里的,由于海外贸易是在探索当中,所以部分国家还是处于封闭状态。英国人是处于与欧洲大陆分离,所以资源短缺困扰着英国的发展,所以英国人对海外的资源的渴求比一般国家强烈。在这之前,新航路的开辟已经奠定了欧洲人海外扩张的愿望。英国人在开创了东印度公司,对于其给英国带来的暴利,英国人是看在眼里的。于是,英国人就开始认识到海外扩张是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的唯一道路。
3 由于工业革命的先河,英国工业生产已走在其他国家前面。更促进了英国工业生产的速度和效率。在获取低廉的原料后,以高价进行售出,加上工业生产的速度,英国国内国外经济直线上升。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速度,还提高了运输速度。促使英国的工商业发展。
4 在海外扩张的这一段,欧洲国家都在海外扩张,像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俄国等国都在海外扩张,这对英国本身亦是一种刺激,要不想被其他国家超过,就必须加紧发展。英国从欧洲各国的发展也受到被赶超的刺激与压力。就这工业革命的领先,英国不会放过这个世界霸主的机会。
⑩ 英国之所以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根本原因是它拥有
根本原因就是他发明了蒸汽机,这个蒸汽机的话是最早是他们发明的,也不是说他是他们发明的。只能说是他们这种发现了这种情况,然后用来改良借鉴通过研发而成功呢,所以说他们当时的话就比较先进一点,有第1辆中汽汽车啊,还有这种蒸汽机,织布啊,做工的那种机器,所以当时一下子名声大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