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关M-16的相关资料
M-16步枪
在1964年2月8日,空军把装备的AR-15正式命名为“美国5.56mm口径M16步枪”(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5.56mm, M16)。同时,陆军把他们装备的试验型命名为XM16E1。XM16E1与M16的区别在于其枪机增加了枪机辅助闭锁装置(枪机到位助推器),因为M16的拉机柄只有拉动枪机功能,不能助推,一旦因为某种原因使枪机不能复进到位,枪机就无法闭锁。1967年2月23日,美国陆军决定全面换装改进型的XM16E1,并将XM16E1正式命名为M16A1。M16与M16A1在外形上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个活塞状的枪机到位助推器。柯尔特公司、空军、海军陆战队和尤金·斯通纳都同意在步枪上增加这个使采购单价增加4.5美元的复杂装置,但是陆军赢得这个全面支持是在采用了XM16E1三年之后,1967年2月28日XM16E1正式命名为“美国5.56mm口径M16A1步枪”(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5.56mm, M16A1),在1966年6月16日,柯尔特公司获得一份将近840,000支步枪的价值约91,700,000美元的合同,从而确保了M16的前途。但是在1965年至1967年期间,一些主要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虽然M16只是AR-15的军用编号,但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下面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枪机框和击锤只是这些细微的区别之一。
对于AR-15能成为M16,M14可谓“功不可抹”,事情还要从20世纪50年代说起。在北约进行“弹药通用化”即要在北约内统一枪弹口径时,美国认为T65式7.62×51mm枪弹射程远、穿透力强,坚决反对任何降低威力的小口径弹药。于是美国凭盟主地位施加强硬影响,1953年,北约正式决定T65弹为北约制式弹。1957年,美国进行制式步枪的选型试验,参与竞争的步枪包括有已经定为北约制式武器的FN FAL步枪、斯通纳的AR-10和在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基础上设计的T44全自动步枪。
其实选型试验的结果早已内定。美军的制式步枪是不会用外国货的,FAL的参与只是做做样子而矣;AR-10试验时出了问题,但不允许修改,而是立即取消资格。于是T44步枪理所当然地取胜,并定型为M14。
M14步枪
M14刚刚装备部队便立即在越南战场投入使用,在越南的丛林山区中,M14的缺点暴露无遗。M14全长1120mm,带实弹匣时全重4.54kg,由于7.62mm枪弹威力大,在全自动射击时后坐力非常大,射手不容易控制,射击精度很差。最不能忍受的是在越南战场上配发的M14在快慢机上加了锁,钥匙由连长掌握,士兵只能半自动射击,如果要全自动射击则需要向连长申请开锁。在AK47强大火力的压制下,使用M14的美军士兵苦不堪言。此外由于步枪和弹药都太重,通常在巡逻任务中的单兵携带的弹药量不超过100发子弹。因此,在越南战场上的美军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步枪取代M14步枪。1962年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下令M14立即停产,随后M16便匆匆忙忙地赶赴越南战场救火了。
M14从1957年装备部队,1963年全面停产,1967年被全面换装,只装备了10年时间。其实M14也并非是一支一无是处的枪,它只是一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被错误使用的枪而矣。
一般来说,美军装备一支新型步枪总是要经过反复多次,极为慎重的试验与评价的,而M16在试验与评价都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便装备部队,这就使它先天不足,以致以后屡遭弹劾。
M16全面配发到部队后首次在战斗中登场是在1965年11月越南德浪河谷(Ia Drang)的战斗,而且表现得相当好。哈罗德·G·摩尔(Harold G. Moore)中校(后升为中将)在报告中写道:这次胜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带来的”。(题外话:哈罗德·G·摩尔与当时的随军记者约瑟夫·L·盖洛威合写了一本关于德浪河谷战斗的回忆录,书名为《我们曾经是年轻的士兵》,该书在2002年被拍摄成电影《我们曾经是士兵》,由梅尔·吉布森主演。)
但是当M16配发的数量增加时,关于战斗失利的报告也是这样写的。从1966年秋天开始,越南战场上频频传出M16出现故障的消息。在1967年5月,一名海军陆战队员所写的家信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我今天上船时刚好收到了你的信。从上个月的21号到今天我们都在实施一次行动。目前敌人伤亡很大,而海军陆战队的伤亡比较轻微所以我才能回到基地看报纸。让我给你一些统计数字看看为什么说伤亡轻微。在我们营里失去了接近1400人,有半数的人能回来。我们连里失去了250人,有107人回来。我们排里失去了72人,有19人回来。我想我的运气到头了,他们(死神)最后也会找上我的。可是,我只是被一块小弹片打中了。我希望我的伙伴们都可以说这样的话。
……信不信由你,你知道是什么东西杀了我们大部份的人吗?是我们自己的步枪。在我们离开冲绳岛之前,我们全部都配发了这种新式步枪——M16。实际上我们发现几乎每个人的死的时候都在维修他的步枪——因为他的步枪出故障了。有一位跟我们在一起的女记者拍下了这些照相,五角大楼发现后不让她公开这些照片。他们说不希望会影响到美国公众的情绪。这不是很可笑吗?”
柯尔特公司立即派出几个专家小组奔赴现场,美国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美国步枪手》杂志等也派人前往调查、采访。当时M16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弹膛污垢严重、卡壳、拉断弹壳、弹匣损坏、枪膛与弹膛锈蚀、缺少擦拭工具,尤其在恶劣条件下,情况更为严重。此时,由凯萨琳·利莱(Catherine Leroy)拍摄的这些照片在巴黎《竞赛》杂志上公开,消息传到国内,一片哗然,批评M16的浪潮此起彼伏,尤其是反对采用小口径的人推波助澜、添油加醋。
这些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南气候潮湿,温度高,若不注意擦拭维护,很容易使枪生锈,但将改用步枪弹发射药是主要原因。M16原本所用的M193枪弹原装杜邦公司的IMR4475单基管状药,这种药燃速快、压力曲线升得快、残渣少。不久,杜邦公司通知陆军说他们无法大量生产IMR4475。1964年1月,陆军决定采用奥林公司的WC846双基球形药,他们认为这种发射药易于生产,成本低,而且燃速慢,降低了峰压,有利于提高枪管寿命,而且原本T65枪弹也是使用这种发射药的。但事与愿违,M193弹采用WC846药后便出现了很多问题:球型发射药燃烧后会在M16的枪管和导气管中留下一些粘粘的残渣,由于枪管没有镀铬,而导气系统又没有相应的维护装置和适合的润滑物,因此很难迅速使步枪恢复正常使用状态;由于球型发射药的弹道特性导致导气孔的压力,加上缓冲装置质量很轻,M16的全自动射速从正常状态下的每分钟750-850发大大提到到每分钟850-1000发;另外由于枪机开锁时剩余膛压高,残渣也增加了膛壁与弹壳之间的磨擦力,因此经常出现卡壳和断壳现象;此外,对M16的生产全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的质量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上述原因外,装备M16的部队缺乏必要的训练和指导也导致M16在战斗中出现了很多戏剧性的故障。
针对战斗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一个由国会组成的委员会于1967年5月15日开始着手调查,首席代表是密苏里洲的民主党员理乍得·伊萨霍特(Richard Ichord)。他在本宁堡和彭德尔顿营进行测试观察M16的故障,并直接专程前往越南评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在1967年6月下旬提交报告,陈述“看上去所谓问题重重的M16其实是一支非常优秀的步枪,其在应用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均由部队内部管理不善所致。”但抽壳困难和射速的问题是由设计的缺陷引起。为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问题,M193弹中容易产生残留物的含钙元素的碳酸盐的含量由原来的1%减少到0.25%,这样就使M16导气管的堵塞现象减少了一半,抽壳困难的现象也得到了解决。柯尔特公司也对M16本身进行了改进,例如弹膛镀铬;重新设计缓冲器(即复进簧导管),使射速降低到正常状态;设计一种维护工具以及新的枪托,使清洁工具能贮存于步枪内;膛线缠距由14英寸改为12英寸;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最后,还制订了一项“应该如何正确地维护M16”的庞大训练计划,并印制了一份连环漫画式的步枪维护手册发给士兵,这项措施是关于操作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在操作性能和生产问题上所作的努力,使得M16/M16A1的运作开始变得相当可靠了。
M16A1使用手册第6页中关于清洁附品及新枪托的说明
在解决了故障频频的问题后,下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更多的步枪交到正需要它们的步兵团的手上。1966年,柯尔特公司是M16/M16A1的唯一生产商,月产25,000支。1967年6月30日,美国政府购买了M16的专利与特许生产权,然后就增加了两个承包商,在1968年4月,通用汽车公司的Hydramatic分部(Hydramatic Division of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和哈灵顿·理查森公司(Harrington & Richardson)开始生产M16/M16A1,月产分别为25,000支。1969年柯尔特公司扩建,M16的月产量达到50,000支。1970年5月,三家公司的最高月产量达到89,000支。到1971年,通用公司和哈灵顿公司相继停产M16/M16A1,而柯尔特则仍在为美军提供M16/M16A1步枪,直到1988年。
M16A1的附件中包括有一个两用途两脚架,除作为脚架外还可作为钢丝剪用
M16与AK47的首次较量是在越南战场上,在很多对比两支枪性能的报道中都会提到当时很多美军士兵在缴获AK47后,宁愿扔掉M16而使用AK47,使人感觉到M16十分不可靠。但据一些轻兵器专家查证,常常被扔掉的是M14步枪,扔掉M16也是存在的事实,却远不如人们所想象的普通。每一批M16A1在配发到部队前,都会进行可靠性抽试,抽试的结果中表明M16A1平均故障率为0.033%,低于指标要求的0.1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3000发。通过严格控制生产工艺,M16A1还是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的。尽管M16最初在越南战场上表现得故障频频,但问题在六个月内就解决了,M16/M16A1在战斗表现中证明了尤金·斯通纳设计了一把优秀的步枪。
当美国深深地陷入越战的泥潭中时,还出现了几个M16的衍生型,包括一种短命的狙击步枪和XM177等。在越南作战的美军普通反映M16、M16A1火力猛、重量轻,比M14易于携带。据在越南作战的美军第一骑兵师的一位指挥官P·W·肯德拉中尉介绍,该师的一个班被三面包围在山上,为了呼叫直升机火力支援发射了信号弹。北越士兵以为他们要撤退,于是加快了进攻速度,结果受到M16A1的猛烈射击,伤亡惨重。
当时北越士兵经常采用挖地道偷袭的方法令美军吃了大亏,后来美军特种部队就埋伏在探听到的地道出口附近,北越士兵刚出来就被M16密集的火力所射杀,于是他们称M16为“黑枪”(Black Rifle)。他们还经常谈论:“小黑枪与小弹能打大孔”。虽然美军在越南战场失利,但M16却从越南战场起步,仅柯尔特公司在这段时间内就生产了350万支M16。1974财年,美国陆军采购了270万支。M16开始走向世界,并在世界各国军队在掀起的一股小口径步枪热潮。
从这个角度看,M16的机匣相当单薄,而护木则相当粗壮
在1970年3月13日,美国陆军要求其他北约国家仿照美国军队的做法把M16/M16A1定为北约的标准配备。英国人的反应十分强烈。在大约二十年前,英国军队曾强烈地反对美国军械人员把7.62mm T65弹定为北约标准弹,因为英国人认为他们的.280口径子弹更好,而现在美国陆军却竟然要求他们采用一种口径更小的子弹!!!但无论如何,M16/M16A1在越南战争后期的表现非常优秀,北约组织决定选用新的小口径枪弹作为北约的标准配备。
北约组织在1977年4月至1979年春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以决定新的北约制式弹,大部份北约成员国家提交的弹药都是以标准的5.56mm M193 M16弹为基准研制的,但是西德则推出了4.7mm无壳弹。在所有测试完成后,在1980年比利时的SS109弹被选定为第二种北约标准弹。SS109弹的弹头为组合钢弹芯,枪口初速为每秒3000英尺(915m/s)。它的优点是有效射程比美国的M193弹更远,适合轻机枪使用,但是要完全达到这种性能表现必需将膛线缠距改为7英寸,而原来的M16/M16A1的膛线缠距为12英寸。当SS109弹在缠距为12英寸的步枪中发射时,SS109弹的表现只比M193弹好一点点。因此,为在步兵班内使步枪和轻机枪使用同一弹药,M16A1需要进行改进以适应发射SS109弹,美国军方决定尽快改变膛线缠距并改进M16/M16A1的一些不足。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根据M16A1在部队使用的十几年来的意见也对M16着手改进并试验,到1985年,陆军正式承认其改进的成果,改进后的M16A1E1被正式命名为M16A2。
⑵ 什么组织被称为M16
M16没有听说过,我想你说的可能是MI(英文字母I)6,是英国的情报机关军情六处的英文缩写,也就是电影里007所在的情报组织。相当于美国的CIA,专署负责英国境外的情报活动,MI5则是负责境内的安全事物
⑶ M16情报局-伦敦......我需要他的资料和解释!
英国间谍情报机构
英国是一个十分重视谍报活动的国家,其谍报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17世纪就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谍报机构。目前主要有五大情报机构,即:秘密情报局、秘密保安局、政府通讯总部、苏格兰场特勤处、国防情报局。
秘密情报局(SIS/M16)
秘密情报局通称“军情六处”,始建于1907年,是西方现代间谍情报机关的开山鼻祖,是英国主要的间谍情报机构。它受英国外交部监督,直属英国首相领导。秘密情报局总部设在伦敦东南1区泰晤士河南岸的威斯敏特大桥街100号的“世纪大厦”内,对外称“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办公处”,下设训练中心和多个情报站。
秘密情报局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外搜集他国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从事间谍情报和反间谍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到30年代初,该机构隐蔽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颠覆苏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与美国谍报机构合作,在隐蔽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中期,主要在中东从事针对从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下取得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政权的破坏颠覆活动,包括利用英国控制下的新闻机构以及资助当地反对派组织设立电台进行颠覆宣传。冷战结束后,英国规定该机构对外情报活动主要面向亚洲、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巴尔干地区及中东地区等。
秘密情报局是英国惟一可以使用非法手段在国外搜集秘密情报的机构,有300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大多数是外国人。为了搜集有价值的情报,秘密情报局的人员采取任何行动都是英国法律所允许的。此外,它还负责向英国政府各部门提供情报分析成果。
⑷ 求介绍M16步枪
M16步枪即M16系列自动步枪。
M16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换装的第二代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部队并参加实战的小口径步枪,对后来的轻武器小型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迄今为止,M16系列步枪被将近100个国家使用,被誉为当今世界六大名枪之一。
M16是一支轻巧的5.
M16系列步枪
56毫米口径步枪,具有通过导气管由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枪机框操作启动的回转式枪机。它由钢,铝以及复合塑料制成,
M16主要分成共三代。第一代是M16和M16A1,于1960年代装备使用美军M193/M196子弹,能够以半自动或者全自动模式射击。第二代是M16A2,在1980年代开始服役,是用来发射比利时SS109子弹(北约5.56毫米口径标准弹药,美军制式M855/M856子弹)的。M16A2可以半自动射击,也可以以最多3发连发的点射射击方式来射击。射击模式是由枪支一侧的选择开关决定的。最后,M16A4成为21世纪初美伊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装备,也越来越多的取代了之前的M16A2。在美国军队中,M16A4与M4系列卡宾枪的结合使用仍在逐步取代现有的M16A2。M16A4具有配备护木的四个皮可汀尼滑轨,可以使用光学瞄准镜、夜视镜、激光瞄准器、强光照明灯,握柄以及战术灯。
除了早期有一些毛病之外,M16逐
M4卡宾枪
渐成为了成熟而可靠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柯尔特轻武器公司以及赫斯塔尔国家兵工厂制造,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生产过其改型。其半自动版本AR-15,是由少数大生产商生产的并加以许多细小的改进,从而成为美国流行的民用枪械之一
M16的发展在1950年代由军方主导,1960年代在越南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实战测试。这导致在1964年M16正式被美国空军(USAF)采用许多个M16的改进版本陆续进行了实战测试,成功的产生了M16A1M16A1仅仅是基于M16应军方要求加上了一个复进助推器。它从1967年到1980年代一直都是美国陆军的主要步兵轻武器,直到被M16A2取代。M16A2如今反过来又被M16A4取代,后者采用了为M4卡宾枪开发的模块化“平顶”型机匣。该武器的最初版本仍然有库存,主要供留用,以及给国民警卫队以及美国空军使用,[1]
类别:可选射击模式步枪
口径:5.56毫米(0.223英寸)
M16/ M16A1
口径 5.56×45mm M193弹
采用日期 1964年/ 1967年
全枪长 986 mm
枪管长(不含消焰器) 508 mm
m16图(20张)
枪管长(含消焰器) 533 mm
膛线 6条,右旋,缠距305mm
空枪重(带空弹匣) 3.1kg/3.18kg
全枪重(含满装弹匣) 3.55kg/3.63kg
战斗全重(带实弹匣和背带) 3.73 kg/ 3.82 kg
理论射速 700-950 RPM
有效射程 600 m
初速 975 m/s (3200FPS)
枪口动能 1625 J
弹匣容量30 / 60rds
瞄准基线长 501 mm
生产商:Colt
操作
清枪动作(无弹匣的时候)
当将枪支从其他人手中拿过来,或者任何不确定枪支状态的时候,都应该执行清枪动作。为了安全,永远要假设枪膛里有子弹且能够发射。把枪口指向安全的方向,将枪机拉柄向后拉到底(会退出一颗子弹),检查枪膛以保证它是净空的,从而使接下来的操作可以在掌握中。按下枪机助进器、扣下扳机,然后关上抛壳窗的盖子。
清枪动作(有弹匣的时候)
先退下弹匣。如果在装有弹匣的情况下进行清枪动作,将会有一发子弹留在弹膛里。
装弹
将一个装满子弹的弹匣插入机匣内。当弹匣准确地插入时会有一声轻响。测试其是否稳固时可以向外轻拉弹匣,看是否会被抽出。用中等力量从底部敲击它来确认已经被锁定。
预备射击
将拉机柄向后拉到底然后松手,按下枪机助进器。如果枪支不需要立即开火,将选择钮调到“SAFE”档然后把抛壳窗的盖子盖上。
开火
射击术是一门复杂且精细的艺术,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不过,开火的一般步骤是首先将选择钮调到“SEMI”或者“BURST”(某些型号是“AUTO”),将枪托底板靠在肩膀上,将眼睛、觇孔、准星,以及目标放在同一条线上,然后扣下扳机。
退弹
尝试将快慢机调到“SAFE”档(在击铁被压下,也就是枪支翘起的时候,选择器在只能被调到“SAFE”)。一只手按住弹匣释放按钮,另一只手握住弹匣,将弹匣拆下。将枪向右翻转然后翘起来(一颗子弹将会被排出)。向后拉拉机柄然后保持。将枪向左翻转,确保枪膛内是空的。让枪机向前移动,按下复进助推器,将快慢机调到“SEMI”然后锁住扳机。把抛壳口的防尘盖盖上然后放回退出来的子弹[2]
⑸ 步枪之王
一:苏俄AK系列
人气指数:10。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数量最多的突击步枪要属苏俄AK系列(包括AK47.AKM.AK74.等多种型号的突击步枪和变形枪)2001年5月世界着名轻武器杂志《枪的世界》曾公布:截止2001年月,AK系列突击步枪的总数在全世界已超过5000万支,排在第一;排第二位的是美国的M16突击步枪,总数为750万支;排第三位的是奥地利的AUG步枪,总数为50万支。该杂志还把AK47评为二十世纪“世界六大名枪”之首,足见AK系列突击步枪在世界各国受欢迎的程度。
精确度指数:8。AK47与德国stG.英国的EM2作为世界上第一代突击步枪的代表,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便闻名遐迩。由于该产品定型较早,且发身的是7.62毫米的中径弹,导致武器后坐力偏大,枪口上跳严重,尤其是实施连续连发射击时,精确度远不能与现代小口径步枪相比。
可靠性指数:10。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士兵扔掉手中的M16转而使用AK47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M16在风沙.沼泽及泥泞等恶劣环境中,枪膛污秽严重,容易卡壳,故障率高。相比之下,AK47表现出动作可靠,结实耐用,故障率底等优点。这也是AK47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侵彻力指数:9.5。 [侵彻力是指弹头在嵌入或穿透物体的能力]。一般来说在近距离上中口径弹的侵彻力远不如小口径弹。但在中.远距离上,小口径弹的威力就不及中口径弹了。所以评价一种武器的威力指数,还要依据战场环境来确定。在越战中,美军扔掉手上的M16抓起AK47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与越军隔着植被对射时,美军M16的穿透力明显不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射中口径弹的AK47步枪,侵彻力指数只能得到9.5分。
人工机效指数:9.5。如果拿俄AK47.德国stG.英国的EM2以及美M16等第一代有托步枪,与七十年代后第三代无托突击步枪相比,从人工机效上说,不论在战术效用上,还是在战场适应性上,有托步枪的人机配备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有托步枪的机动性则明显不足。
综合评级:9.5(综合评级并不是单纯对上述五项指数的平均,而是对枪整体的评价)
二:美国M16式5.56毫米突击步枪
人气指数:9.5。一直想超越俄AK47的美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小口径步枪的探索工作。而1960年的越南战争,则加快并催生了伺候远销55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的M16系列。
M16A1式 M16A2式 M16A3式多种型号的突击步枪和变形枪)本文以位居“世界六大名枪”之一的M16为准。
作为世界上第一支军用小口径步枪,M16的出现对二十世界后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径浪潮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但实事求是的讲,早期的M16口碑远不及AK47,主要毛病是射击时经常卡壳,越南潮湿的作战环境和恶劣的战斗条件加大了故障率。时至今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坚持认识小口径武器远距离威力太小,步枪小口径化的道路并不可取。
精确度指数:9。小口径枪弹使武器的后坐力大幅度降低,射手便于控制武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射击精确度。作为第二代突击步枪的代表,M16的射击精确度,不论是单法还是连发都由于第一代的AK47。
可靠性指数:8.5。M16使用一条细长不锈钢管将燃气直接倒入后部枪机,钢管内极易进入污物,且污物不易排出枪外,钢管内径的缩小造成燃气压力下降,直接后果是枪机复进不到位,造成卡壳。这种先天不足实难满足M16在风沙.沼泽.泥泞等恶劣环境中可靠地使用。关于这个问题,M16很快换装就是很好的证明。M16是1964年正式装备部队的,到了1967年就换装成了M16A1,足见其问题的严重性。相反,AK47从列状到换代一直支持了五十多年。
侵彻力指数:9。M16使用的枪弹并非现今北约通用标准SS109式5.56毫米步枪弹,而是美制M193式5.56毫米步枪弹。M193用M16发射时的初速高达1000米/秒,发射后射弹存速能力底,速度锐减快,造成近距离威力太大,而远距离威力又太小。综合衡量,该弹侵彻指数得到9分更合适。
人机工效指数:10。与使用中口径枪弹的步枪相比,小口径武器更显得轻巧,紧凑和便于携带。尤其是在射击时,中口径步枪所产生的后坐力令人感到恐慌和难以承受。使用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则不必担心难以操作,而且还利于携带更多的枪弹,独立执行作战任务。
综合评级:9。
三:德国G36突击步枪
人气指数:9。德国的G36突击步枪于1995年才开始列装,属于第三代突击步枪,其名声远不及M16.AK47.AUG等突击步枪,何况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但是绝妙的构思,看似常规却有处处透出的非常规之举,以及优良的战技术性能,使之公开亮相不久,便引起世界枪坛的广泛关注,并在短短数年间,排在了世界小口径名枪之列。
精确度指数:10。G36突击步枪采用了许多非常规设计,其瞄准具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该枪完全放弃了机械瞄准具,以准直和望远式两套光学瞄准具取而代之,使镜.枪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G36加装夜视仪后,形成了一个潜望式的系统,瞄准精确度又高,还有效的降低了基准基线高度,使其在瞄准方面具有了其他小口径步枪无与伦比的优势。
可靠性指数:8.5。G36步枪没有设置气体调节器,枪机由一个长约6毫米的超短型气压活塞推动,排除剩余火药燃气,虽然这种设计并不影响枪的功能,但在恶劣的环境中的排污能力毕竟不如有调节装置的武器。
侵彻力指数:9。G36发射北约标准SS109式口径枪弹,其枪管长度也与AUG.FAMAS.FNC等突击步枪相当,因而威力与上述武器相差无几。
人机工效指数:10。该枪采用折叠枪托,枪托的设计也别出心裁,中间是透空的,不仅质量轻,而且折叠后不影响射击。此外由于采用有托设计,G36射击时枪口的噪声和火药残烟对射手的影响也很小。
综合指数:9.5。
四:法国FAMAS突击步枪
精确度指数:10。FAMAS步枪的质心匹配合理,且提把将照门和准星包含在内,对准星.照门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另外,该枪还加装有两脚架――-实验表明:步枪装与不装脚架,点射时的面积会相差50%左右。可见,步枪加装脚架后,虽然牺牲了武器的机动性,但会使射击稳定,精确度提高。FAMAS步枪在现代无托步枪中射击精确度当数最好。
可靠性指数:8 FAMAS步枪的结构略显复杂,擦拭保养也非常不便,在泥水.沙尘等恶劣环境下的故障率偏高。
侵彻力指数:9.2。有枪弹专家曾使用法国FAMAS,奥地利的AUG以后国产95式步枪分别对700米距离上3.5毫米后的A3钢板射击,其结果是:FAMAS射弹穿透率为75%,AUG步枪的射弹穿透率为72.7%,国产95式步枪的射弹穿透率为100%。虽然FAMAS和AUG均使用北约5.56毫米SS109步枪弹,但FAMAS步枪的穿透力略高与AUG步枪。
人机工效指数:10。FAMAS是世界上人工机效最好的步枪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该枪背带环设计成沿枪管前后轴线对应形式,因而在行军中战斗背挂显得简单快捷;二是该枪有一个包含准星.照门的提把,并且加装有两脚架,因而在持枪快速跃进及架枪射击时更显方便;三是改枪的质心配备合理,不论但手快速出枪,还是双手射击都有很好的稳定行。
综合评级:9.5。
五:中国95式5.8毫米突击步枪
精确度指数9.5。95式步枪全枪的质心及自动机的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几乎重合,这种优化设计非常成功的把自动机复进到位和后退到位的撞击点选择在自动机质心的水平线上,可有效的增强射击时全枪的稳定性和机构动作的平稳性,从而对提高射击精确度大有益处,这一点与法国的FAMAS步枪很相似。如果仅从单发射击的角度考虑,95式步枪与法国FAMAS相差无几。但是,FAMAS步枪因加装有两脚架,连射时精确度稳定。95式步枪在本文列举的十大名枪中射击精确度应居中下游。
可靠性指数:10。与FAMAS和AUG等无托步枪相比,95式步枪则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据有关资料介绍,95式步枪在定型之前所经过的实验环境,其恶劣程度让包括以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而着称的以色列TAR-21步枪在内的世界诸多名枪望而生畏。
侵彻力指数:10。实验表明,国产95式步枪不仅对700米距离上3.5毫米厚的A3钢板穿透率为100%,就是对300米距离上10毫米厚的A3钢板射击,穿透率同样能达到100%,而法国的FAMAS和奥地利的AUG同样条件下射弹穿透率则为0。
人机工效指数:8.5。国产95式步枪虽然也做到了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基本重合,但该枪无法做到不倒手就可打开保险.装卸弹匣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枪的人工机效。
综合评级:9。
六:奥地利AUG突击步枪
该枪最早是为了参加1977年北约小口径步枪选型而研制的,但在评比中因出来了枪机突笋裂缝等故障,最终竞争失利。蒙羞的赫斯塔尔公司针对参选时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至少十处改进,FNC终于在1979年以新面目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此后的二十多年中,该枪以其良好的战术技术性能,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同,不仅一跃成为公认的世界名枪,而且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世界枪械史上劣变优的佳话。
精确度指数:9。AUG突击步枪与整个枪族内的武器,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来变换短步枪.机枪和卡宾枪等型号的。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与简化后勤保障,但同时也容易在枪管与机匣的连接处形成空隙,射击时造成枪管微小的径向摆动,影响到射击精确度。
可靠性指数:9。由于该枪的枪托弹板两侧与弹匣内壁之间没有容砂空隙,复进簧导筒与导竿间的空隙又太小,因而,这种在滑动的接触面上没有设置容砂垢沟槽的步枪,其抗风沙能力会有所降低。
侵彻力指数:9。对比FAMAS及国产95式步枪的穿透力,很容易评出AUG的侵彻力指数。
人机工效指数:8.5。奥地利AUG突击步枪质心未能靠近小握把,显得前轻后重,不利于快速出枪。此外,该枪带环的位置选择得也不够合理,背带时不舒服。
综合评级:9。
七:比利时FNC式5.56毫米突击步枪
人气指数:9.5。比利时FNC侥幸抢占了“世界六大名枪”的一席之地。该枪最早是为了参加1977年北约小口径步枪选型而研制的,但在评比中因出来了枪机突笋裂缝等故障,最终竞争失利。蒙羞的赫斯塔尔公司针对参选时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至少十处改进,FNC终于在1979年以新面目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此后的二十多年中,该枪以其良好的战术技术性能,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同,不仅一跃成为公认的世界名枪,而且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世界枪械史上劣变优的佳话。
精确度指数:9.5。该枪的导气箍装在枪管上方,使武器重心与枪管轴线有效重合,从而消除了射击时枪管上跳现象,使射击精确度大幅度提高。此外,采用的是折叠枪托,并社顶有3发点射功能,有利与提高连发射击时的精确度。
可靠性指数:8。赫斯塔尔公司虽然为了降低FNC步枪的故障率进行了多方改进,但其综合故障率仍然达到了0.45%,主要表现是:当武器连续发射6800发弹时偶有击锤断裂的情况,有时甚至出现3发点射机构与击锤的连接轴多处减断现象。
侵彻力指数:9 FNC步枪发射SS109式枪弹或美M193式枪弹,其威力与M16相当。
人机工效指数:10。该枪采用折叠枪托,枪托的材料为管状铝合金,外表现附有塑料保护层,中间有一塑料块支撑,利与射手操作,战术灵活性好。此外,该枪无需专门工具就可快速分解组合,并且该枪使用的弹药.弹匣均可与美M16武器通用,拓展了战术适用性。
综合评级:9。
八:以色列伽利尔5.56(7.62)毫米突击步枪
人气指数:9.5。许多枪械爱好者为伽利尔突击步枪没有排入“六大名枪”之列而鸣不平。名不平自有鸣不平的理由:一是多年的战火成就了以色列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雄厚的国防工业,经过战争考验的武器更易被人们所认可;二是中东地区恶劣的地理环境,客观上要求武器必须防风沙.抗寒冷.耐炎热。伽利尔突击步枪恰恰是以色列众多武器的典型代表,甚至可以说是犹太人智慧的结晶。伽利尔突击步枪集众家之所长,凝聚了当今世界众多名枪的设计特殊,在服役20多年的时间里,饱经战火洗礼,实应列为“世界六大名枪之列。目前,南非的R4步枪,瑞典的FFV890C步枪均是以伽利尔为蓝本设计生产的。
精确度指数:9。伽利尔突击步枪装有昼夜两种瞄准具。白天用的瞄准具结构简单,准星为柱形,可作高底调整,表尺为L形,翻转形照门;夜间瞄准具固定与枪上,不用时可折叠起来,瞄准时通过照门上的两个亮点的中央与发光准星.目标构成瞄准。
可靠性指数:10。伽利尔突击步枪吸收AK47/AKM步枪抗风沙性好,结实耐用的同时,还有许多独特之处;零件小.结构简单.机构动作可靠.使用性好,互换性高等,尤为突出的是该枪的平稳性好,不论是但发射击还是连发射击,都非常容易控制。
侵彻力指数:9。伽利尔通过换枪管可组成发射美M193式5.56毫米枪弹以及北约7.62毫米枪弹两种步枪。发射美M193的威力基本与美M16A1相同,发射北约7.62毫米枪弹时威力稍大一些。
人机工效指数:10。在该枪机匣左侧,握把上方增设一个快慢机,便与左撇子射手使用;拉机柄自右侧伸出,向上弯曲,左右手均可拉动。此外,该枪采用的是以钢管制成的折叠枪托,即便在折叠情况下也可以发射,人机工效合理。
综合评级:9.5。
九:瑞士SG550式5.56毫米突击步枪
人气指数:8。SG550突击步枪实际上有两种型号:SG550是标准型,供步兵使用;SG551式步枪是短枪管型,供坦克和车辆乘员使用。瑞士SG550/SG551的确是一型设计比较成功的小口径步枪,但如果与俄.美.英.法.德等老牌国家相比,认可度还有一定差距,出口量自然不及M16系列,AK系列等武器。
精确度指数:9。该枪使用北约标准口径枪弹,单发射击精确度与大多数型号世界名枪相差不多,但由于SG550突击步枪上加装了两脚架,故提高了武器连发射击的稳定性,缩小了射击散步。
可靠性指数:8.5。该枪坚固耐用,耐高温,抗严寒。这主要是因为该枪的导气系统的设计与其他的导气式步枪不同,气体不是直接进入导管,而是通过导气箍上的小孔,进入活塞头上面弯成90度的管道内,然后继续向前,抵靠在导气关塞子上,借助反作用力使活塞和枪机后退而开锁,从而有效地避免活动部件剧烈运动。
侵彻力指数:9.2。该枪的枪管长达528毫米,且使用壁很厚的内膛为6条左旋膛线的枪管,因此,侵彻力要比同口径无托枪强。
人机工效指数:8.5。该枪采用的是折叠式枪托,装填拉柄,弹匣卡笋和快慢机柄在枪的左侧,左右手都很容易操作;握持小窝把的手也不需要移动即可操作快慢机柄与手动保险,人机结合非常成功。此外,该枪的供弹方式也很有特点,它可使士兵在冲锋时将3个或更多的弹匣安装在枪上,有效的提高了火力地持续力。
综合评级:8.5。
十:英国L85A1式5.56毫米突击步枪
人气指数:7.5。L85A1突击步枪又称恩菲尔德SA80步枪。该枪是一支设计独特.加工精细.便携平稳的武器。不幸的是制造该枪的恩菲尔德轻武器厂在上世界九十年代初就关闭了,该枪从此由其他厂家生产。L85A1远不及“世界六大名枪”的名声那样响亮,目前也仅销售到莫桑比克一个国家。
精确度指数:8.5。该枪的枪管长达518毫米,并且配有机械瞄准具和光学瞄准镜两种瞄准装置,具有射击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可靠性指数:8。该枪在设计时从战斗使用角度考虑的有所欠缺,相比其他名枪故障率明显偏高。比如,在海湾战争中,英军在使用该枪过程时,多次出现弹匣卡笋卡不住弹匣,击针破裂,全枪腐蚀严重等问题,故障率比同时参战的美M16A2高出许多。
侵彻力指数:9。与使用北约标准SS109式5.56毫米口径枪弹的其他步枪基本相同。
人机工效指数:8.5。该枪采用了多功能背带,可供使用将枪横挂胸前.斜挎或扛在肩上,并可立即转入战斗状态而不必解开背带,甚至可以想背帆布包那样把全枪侧挂在后背上。
⑹ M16枪简历
M-16步枪
M16自动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换装的第二代制式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列入部队装备的小口径步枪。该系列自动步枪主要包括M16式、M16A1式和M16A2式3种型号步枪。
1957年,美军装备M14式7.62毫米步枪之后几个月,就正式提出设计新枪。M16式自动步枪由美国着名的枪械设计师尤金·M·斯通纳设计,当时有两家美国公司竞争研制发射该弹的步枪,其中之一是阿玛利特公司。该公司将其设计的AR-10式7.62毫米步枪改进为发射5.56毫米枪弹的AR-15式步枪。1957年阿玛利特公司的设计方案中标。在阿伯丁试验场试验取得满意结果后,又根据寒冷地区试验结果对AR-15式步枪作了一些改进,如枪管加强,允许枪膛带水射击,扳机护圈加大,戴连指手套可以射击等。1962年,美国空军首先采购8500支AR-15式步枪装备机场警卫部队并将其命名为M16式步枪。陆军于1964年正式装备该枪。
M16式步枪在越南战场上暴露了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弹膛污秽现象严重,卡壳故障率高。针对战场上出现的问题,阿玛利特公司对该枪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16A1式步枪,1967年定型,1969年起大量装备美军。
1977~1980年北约小口径步枪选型试验后,确定比利时的SS109式5.56毫米枪弹为北约制式口径枪弹,而M16A1式步枪只能使用美国的M193式5.56毫米枪弹,从而存在近距离杀伤威力太大,远距离杀伤威力不足的问题。为了统一到北约口径,并进一步提高步枪的作战性能,柯尔特制造公司又对M16A1式步枪进行了改进。198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首先采购了20万支改进后的M16A1式步枪装备部队,并命名为M16A2式步枪。1984年3月美国陆军也正式宣布采用M16A2式步枪。
M16系列步枪除装备美国武装部队外,还装备澳大利亚、智利、多米尼加、海地、意大利、约旦、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黎巴嫩、斯里兰卡、越南、中国台湾等55个国家和地区。
结构特点
M16系列步枪的特点是口径小、质量小、射击精度高、持续作战能力强,在步枪通常射程(400米)内杀伤效果好,广泛采用铝合金和塑料等轻型材料和先进的加工制造工艺。
M16式步枪采用导气管式工作原理。该枪与普通导气式步枪不同,没有活塞组件和气体调节器,而采用导气管。枪弹被击发后,火药气体经导气孔高速进入导气管,并直接进入机框与枪机之间的气室。枪机上的密封圈阻止气室内的火药气体前进,因此急剧膨胀的气体便推动机框向后运动。机框走完了自由行程,其上的开锁螺旋面与枪机闭锁导柱相互作用,使枪机右旋开锁,而后机框带动枪机一起继续向后运动。
①M16式步枪的特点
该枪主要由上机匣组件、下机匣组件和枪机-机框组件构成。上机匣组件包括枪管、瞄准具、导气管、上下护木、枪口消焰器、枪管连接箍、防尘盖、提把、上机匣等。下机匣组件包括枪托、握把击发发射机构、保险机构、复进簧导管、复进簧、下机匣与机匣连接套等。枪机-机框组件包括装填拉柄、枪机闭锁导柱及其固定锁、枪机、抛壳挺、机框等。
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击针没有击针簧,击发时击针以环形凸起撞击枪机尾端以保证正常的击针突出量。开锁过程中机框上的环形隔板带动击针向后运动,在机框复进但未走完闭锁后自由行程之前,环形隔板限制击针前进,只有在机枪确实闭锁之后才能击发。
发射机构只有单发和连发式,没有3发点射式。扳机护圈可向下打开,便于士兵戴皮/棉手套时射击。快慢机柄有单发、连发和保险3个位置。通过转换快慢机柄的位置,发射机构可直接控制击锤。
该枪的固定式三角形直枪托、方形护木和握把均用塑料制成,许多重要零部件用铝合金制成。
②M16A1式步枪的特点
M16A1式步枪是M16式步枪的改进型,主要改进之处是:弹膛镀铬,重新设计了复进簧导管(亦称缓冲器),以降低射速,在完成闭锁动作过程中防止反跳开锁;由于M16式步枪没有拉机柄,在机匣右侧后端增加了一个辅助闭锁装置,该装置由机框右侧的一排细齿和伸出机匣右边的辅助推机柄组成,其作用是在枪机因故障不能完全闭锁时,射手可用手推其闭锁;枪管下方可加挂M203式40毫米榴弹发射器,具有点、面杀伤能力。
③M16A2式步枪的特点
M16A2式步枪是M16A1式步枪的改进型,主要改进之处是:改用刚度较大的重枪管,缠距由305毫米改为178毫米,可发射比利时的SS109式5.56毫米枪弹,提高了有效射程和远距离杀伤威力;增加了3发点射机构,既可单发射击和3发点射,也可单发和连发射击;表尺可调整800米距离上的高低和方向偏差;取消了枪口消焰器朝下的开口,射击时可抑制枪口上跳,卧姿射击时可消除枪口区地面扬尘;机匣右侧抛壳口的后方增加了一个导壳板,抛壳时可防止打击(左)射手的脸部;护木由原来的方形改为圆形,改进了散热器,护木上面呈肋状,便于握持;枪托和握把改用高强度尼龙材料制成;备有轻便的可卸式两脚架,用以提高卧姿射击稳定性。
瞄准装置
M16系列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准星装在直立式三角形准星座上,表尺装在框形提把中。
M16/M16A1式步枪采用柱形准星、L形表尺和觇孔照门,表尺分划为0~300米和300~500米。
M16A2式步枪采用柱形准星和双觇孔照门表尺,大孔用于200米以内的近距离射击,小孔用于远距离射击。提把上还可安装光学瞄准镜。
弹药
M16/M16A1式步枪使用M193式、M777式5.56毫米普通枪弹,M196式、M778式5.56毫米曳光弹,M199式5.56毫米教练弹和M100式5.56毫米空包弹。M16A2式步枪使用SS109式5.56毫米枪弹(即北约制式枪弹),也可使用M193式5.56毫米和其他5.56毫米枪弹。
M16自动步枪 规格:
产地:美国
类别:可选射击模式步枪
口径:5.56毫米(.223英寸)
弹药:5.56×45毫米北约标准步枪弹,.223雷明顿枪弹
弹匣容量:20或30发可拆卸弹匣
枪机:导气式,转动式枪机
全长:100.6厘米(39.5英寸)
枪管长度:508毫米(20英寸)
射速:750到900发/分钟,可循环的
初速:975米/每秒(3,200尺/每秒),884米/每秒(2,900尺/每秒)
有效射程:550米(600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