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国选举制度的介绍
英国选举制度,下议院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的。凡英国公民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公民(其公民为选举目的时不视为外国人),年满18周岁或自选举登记公布日起12个月内将满18岁者,在没有法定的丧失选举权的情况下,并且居住在规定选举登记的选区内(根据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2000),均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投票。
❷ 英国如何大选
★英国大选选什么?
2010年英国大选将选出下届议会,英国各政党将角逐下议院的650个席位,赢得过半席位的政党将组成下届政府(或联合政府)。
★英国大选投票日是哪一天?
5月6日星期四,一般惯例是在在星期四举行,但也并非一定要在星期四举行,不过投票日是不能定在周末和国定假日的。
★为什么投票日是星期四?
其实也并非一定要在星期日举行,这只是一般的惯例。有关它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过去人们在星期五拿到一周的工资,在星期四举行投票可以避免人们在投票日当天烂醉如泥。
★英国大选谁有投票资格?
投票日当天年满18岁之英国公民、或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国家公民和爱尔兰共和国公民,必须登记取得投票资格。
★英国大选谁被禁止投票?
下列人士禁止在大选中投票:英国上议院议员;判刑确立之受刑人;过去五年中选举舞弊判刑确立者;“无法律行为能力者”
英国大选选票是什么样子?
选票上印有该选区所有候选人的姓名,以候选人姓的字母顺序排列,如果为政党参选人,候选人旁边会记载政党名称。投票人必须选择一位候选人,在候选人姓名旁边的方格内打叉(X)。
★英国大选投票是强制性的吗?
投票不是强制性的,法律没有规定人民必须投票,也没有规定人民必须登记取得投票资格。
★英国大选我投的票保密吗?
每张选票上都有一个序号,因此追查哪张选票是谁投的,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法律禁止这么做,选票上面的序号是为了避免选举舞弊而设的。
★英国大选谁有参选资格?
参选人必须是年满18岁之英国公民、或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国家公民和爱尔兰共和国公民。禁止参加英国大选者包括:破产者、公务人员、警察、军人、政府指派之商业公司负责人、非英联邦国家之国会议员、选举舞弊判刑确立者、上议院议员
★英国大选如何计算选票?
英国采取“简单多数票当选制度”,候选人只要在该选区赢得最多的选票就算当选,不论其得票数是否过半。
★政党领袖如何成为首相?
如又有一个政党在大选中赢得下议院过半数席位,女王将在投票隔天邀请该政党领袖担任首相,组成下届政府。
★如果没有任何政党赢得过半席位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在大选中赢得下议院过半席位,那么情况会变得更复杂。取得最多议席的政党可以单独组成“少数政府”,但少数政府在议会里将面临施政困难,甚至会导致政府瘫痪。该党可以与其他政党合组“联合政府”,取得议会里过半的席位。
❸ 英国是怎样选举首相的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普选制的国家,其选举制度不仅对英国自身的民主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体系也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简单扼要的介绍了英国选举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对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的借鉴之处,也就是英国选举制度的优点,做了重点的分析。 一、英国三大立法主体 在英国, 君主(monarch)以及下议院(又称平民院)和上议院(又称贵族院)两院(House of Commons and House of Lords)是法定的三大立法主体。当然君王的立法地位只是流于形式,而两院中的下议院又具有主导地位。 至今为止,上议院还不是通过选举产生,其中一部分议员是执政党政府建议英女王授封的终身贵族;另一部分则是世袭贵族,也就是说,他们的议员身份是由其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在英国的政治议事日程上,有关上议院的改革以及是否废除上议院的争论已持续多年。经过改革,上议院中世袭贵族议员的数目已经大大减少,但其变革现仍处于进行当中。
❹ 英国分为四个地区 ,那首相是怎么选出来的
英国首相选举方式:
首先是由下议院选举,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领袖将要成为首相。(英国主要是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政党)
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
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或者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
英国女王不是选出来的,女王王位是世袭制的,女王没有实权,只是象征意义的国家元首。英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是首相,这是由人民选举的。
(4)英国怎么大选扩展阅读:
英国首相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简称联合王国首相或英揆(揆,本意即宰相),英国政府首脑,是代表英国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
英国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缩写PM)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现任首相为第76任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
英国内阁的首脑。按惯例由英王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 ,1714 年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他因不懂英语,不谙英国国务,1717年起停止参加内阁会议。
1714年,英国女王安妮驾崩无嗣,在乔治一世的前面还有五十位血缘关系和安妮女王更接近的贵族,但他们都是天主教徒,不能继承英国王位。
乔治一世则是血缘和安妮女王最接近的新教徒贵族,所以根据1714年的遗嘱继承英国王位,称乔治一世,成为汉诺威王室的第一位国王,也是一个母语是德文,而且无法使用流利英文的国王。他敕命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为内阁首领,自己并不出席内阁会议。并从此开创了英国君主不出席先例,会议改由国王令一名亲信大臣主持,成为了英国首相制度的开端。
参考资料:网络-英国首相
❺ 英国首相候选人怎么选
选举主要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就是初选资格,候选人在国会展开首场拉票活动,各人发言12分钟,目前8人入围。
第二阶段由358名保守党下议院议员投票,锁定两名最终候选人。
第三阶段由所有保守党党员投票,胜出者出任新的党领袖,以及英国新一任首相。
❻ 英国大选的选举制度
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则成为首相。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或者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在缺乏多数席位的下议院中通过政府制定的法规,如其最后的数月中约翰·梅杰政府所面对的,则是非常困难。
这项制度并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种。在全国拥有20%选票的政党一样可以以得到区区数个席位而收场。这使此选举制度屡遭诟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将表现地更好的政党如自由民主党对此抨击地更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则认为现有制度使得英国政治主流之外的极端党派式微、联合政府很少出现,并且选区同其议员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❼ 英国是怎样选举首相的
英国首相选举: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
议会大选后,即由英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首相从本党议员中提出阁员名单 ,请英王任命。
大臣分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参加内阁的阁员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组成人数经常变动。参加内阁的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国防 、财政、内政等 重要部门的大臣,不担负某一具体部门首长的大法官、枢密院院长、掌玺大臣,主管地区事务的苏格兰事务大臣、威尔士事务大臣、北爱尔兰事务大臣。
内阁会议之前,首相有时就重要政策方针先召集少数亲近大臣开会讨论,称小内阁或内内阁。
❽ 英国大选是什么
英国大选(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国选举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的国会议员(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议院议员。国会议员最长任期为5年,但可因为解散国会而提前结束。
参选资格
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则成为首相。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或者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在缺乏多数席位的下议院中通过政府制定的法规,如其最后的数月中约翰·梅杰政府所面对的,则是非常困难。
这项制度并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种。在全国拥有20%选票的政党一样可以以得到区区数个席位而收场。这使此选举制度屡遭诟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将表现地更好的政党如自由民主党对此抨击地更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则认为现有制度使得英国政治主流之外的极端党派式微、联合政府很少出现,并且选区同其议员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❾ 介绍英国大选
英国大选(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国选举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的国会议员(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议院议员。国会议员最长任期为5年,但可因为解散国会而提前结束。
选举候选人大部分为某政党的成员,他们的竞选目标是赢得英国地域上的某选区。2001年上届大选一共有659个选区,或者称下议院有659个席位,即有659位议员。在2005年5月5日的大选中,英国则有较少的646个席位以供各候选人竞争。大多数英国选民根据候选人的党派,而不是其个人品质或主张来进行投票选择。
大选必须在每次国会任期开始之前举行。国会最长的任期为5年,前后两次大选的间隔应超过竞选活动和新国会组建的时间之合(通常为5至8周)。实际的大选可在5年任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举行。5年任期从大选之后的第一次国会会议开始计算。大选时间的选择在于在任首相的决断。此项决定通常具有政治性目的,即如果政府广受好评,它通常在掌权约4年之后“要求”举行大选,以达到掌权时间的最大化。
首相请求君主使用皇家公告的方式(Royal Proclamation)解散国会。公告同时要求公布各个选区请求大选的正式大选文书(Writs of Election)。大选将在公告发布之日起17个工作日之后进行。
从1935年起,每届大选都在周四举行。1945年至2001年的16次大选中,在10月举行的有4次,6月也有4次,5月有3次,2月有2次。
英国内阁将在大选之前强制隔离。在大约6周的时间里,政府各部门不允许同公众就任何新的或有争议的政府动议(如改革动议、行政和立法变化等等)进行交流。
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则成为首相。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或者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在缺乏多数席位的下议院中通过政府制定的法规,如其最后的数月中约翰·梅杰政府所面对的,则是非常困难。
这项制度并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种。在全国拥有20%选票的政党一样可以以得到区区数个席位而收场。这使此选举制度屡遭诟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将表现地更好的政党如自由民主党对此抨击地更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则认为现有制度使得英国政治主流之外的极端党派式微、联合政府很少出现,并且选区同其议员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