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上: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具体来说,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战后经济长期低靡、不景气,国际金融中心也由英国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纽约。一战中,英国的商船队遭到巨大损失,使其航运业遭遇重创,也导致英国贸易量的下降。
到1919年,英国欠美国的债务达85000万英镑。因此,英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债务国。可是在战前,美国是英国的主要债务国。战时英国被迫卖掉了海外资产的四分之一。由于战争,英国的内债增加了九倍,即从64500万英镑增加到66亿英镑。(数字摘自《英国现代史》作者是弗.格.特鲁汉诺夫斯基)
在战争年代,整个英国工业显着地扩大了生产机构,但是,这并不能使它在世界市场上更有力量跟它的对手进行竞争。陈旧不堪的企业需要国家的补贴来维持,这就不能不室战后时期英国工业的情况更加复杂。
战时英国工业的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劳动力被抽到军队和军火企业中去,以及原料不足和机器设备的日益破旧,旧有的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减产了。煤产量从1913年的28740万吨减少为1918年的22770万吨。1913生铁产量为1026万吨,而1918年为908万6千吨。造船业产量也急剧下降,1913年英国造船厂建成的船只总吨位为120万吨,而在1918年减为77万2千吨。战时生产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扩大所谓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制造军火的工业以及供应兵工厂金属的炼钢工业。
工人运动:战争使国内阶级矛盾大大地尖锐化。1918年罢工运动规模壮阔,参加罢工的工人达1116000人,损失5875000工作日。这时英国工人运动的特点是具有战斗性。绝大多数罢工是“非正式”,即有普通工人违背工会领袖的意志发动起来的。罢工者除了提出经济要求外,还提出政治要求。
随着罢工运动的开展,工会的数目也日益增多了。起来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工人,感到了联合起来的必要性。1913年到1918年,工会人员人数从4135000人增加到6533000人。
由于工人不满资产阶级的剥削,后来俄国的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国内的工人极为兴奋。他们想改变社会制度,从而使自己能够获取利益。这样的心态导致了工人们的不断罢工或者是消极怠工。间接的也造成了英国在战后的衰落。
二、政治上:主要体现在英国自由党的没落。在一战爆发前,英国自由党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立法,开创复兴的局面。历史证明,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战后英国衰落的原因作用下,才进一步激化了英国的国内矛盾,加剧了政坛的冲突,从而导致了英国自由党的没落。在此过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表现出了强烈的催化作用。1918年,自由党尚可与其他政治力量联合而维持劳合·乔治的首相地位,但以后自由党在大选中的得票率持续下降,1923年的大选中,工党得票率首次超过了自由党,成为英国的第二大政党,而自由党从此以后再也未能成为第二大党。
但是单独的政党都不能独自领导政府,组建联合政府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各个政党的主见都不同,对于战后经济建设的方向不同,导致与战后英国经济发展滞后。
三、国际影响力方面:虽然英国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保持了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地位,但是由于其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倒退,事实上使得英国不可能再像一战前那样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国”世界政治、军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实亡。华盛顿海军会议上规定英美海军实力保持一致,这说明英国无奈的承认了一战后不再是全球霸主的事实。所以在战后英国不能像战前一样为了经济利益为所欲为,间接的也导致了英国需要牺牲一些利益来保全自己的政治权利。
四、殖民地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完成了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国际联盟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而前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帝国的版图(其实西南非洲被归由南非管理,而新几内亚则由澳大利亚统治)。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在莱因兰和二战之后在西德的占领区就不被认为是帝国的一部分。1920年代是自治领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虽然自治领在一战爆发时还无权选择是否参战,1919年结束一战的《凡尔赛条约》,却是由英国和其自治领分别签署的。1922年自治领不再愿意支持英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迫使英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妥协方案。一个位于都柏林的英爱战争纪念碑。自治领的完全独立经由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终确立:所有自治领取得与英国的同等地位,英国的立法机构不再有权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也将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内设立的一个主管自治领事务的部门也在1925年从殖民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自治领部,并在1930年拥有了首位部门大臣。加拿大在1923年成为第一个独自签署外交条约的自治领,1927年加拿大向华盛顿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亚也派出了首位驻外大使。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1921年取得了自治领地位;1937年爱尔兰与英国断绝了正式的宪法关系,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之外的爱尔兰共和国。原本就独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断绝了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虽然直到1956年英国才从埃及撤军)。在1922年成为英国保护国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后的1932年完全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英国打赢了战争,但却失掉了一个帝国。一战后,力量不断增强的殖民地开始要求取得与“母国”平等的独立地位。于是,以英国为核心的英联邦组织应运而生。
⑵ “从世界霸主到如今的落魄”,英国为何会如此衰落
英国是近几年来混得最惨的国家,甚至可以说从二战之后,英国的国际地位就开始一落千丈,日不落帝国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夕阳西下的帝国。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英国没有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其次就是英国虽然称霸近百年,但是随着周边的德国崛起,英国被迫和德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让英国的国力大规模消耗。最后就是因为二战之后,世界上兴起了一股惊天动地的独立浪潮,英国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最后就是世界独立运动的兴起,英国所属的各个殖民地开始慢慢兴起了独立的浪潮,所以在这样的世界大潮下,英国的各个殖民地陆续陷落,而英国的经济主要依靠的就是殖民地发展起来的。所以丧失了大批的殖民地之后,英国的日子过得更是步履维艰了。
⑶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为何从欧洲霸主地位掉下神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大英帝国仍然占据着世界霸权的宝座。尽管二战前英国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但经过多年的殖民战争积累,英国仍然统治着超过4亿人,并占领了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 在人口和土地方面都无法与英国相提并论。
工业生产能力的下降是英国失去世界霸权的根本原因,而英国失去世界霸权的直接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的殖民独立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旧殖民国家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的殖民地都在寻求独立。尽管英国和法国竭尽全力保护殖民地,但在世界殖民地独立浪潮的冲击下,旧的殖民大国仍然被击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英国分离的所有殖民地中,印度的独立无疑给英国带来了最致命的打击。独立前,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拥有数亿人口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当时,印度殖民地的收入占英国经济总量的40%。
关于。印度与英国分离后,英国的国家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它再也无法恢复从未设置过的帝国的荣耀。实际上,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能力本身就是殖民时代的产物。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旧殖民帝国衰落,英国再也无法保留庞大的殖民地时,英国不可能仅依靠不列颠诸岛的力量来保持世界霸权。位置。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只是加速了英国的衰落,而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⑷ 为什么英国在二战后逐渐失去了世界霸主地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但让英国本土在纳粹空军的狂轰滥炸下变成焦土,还严重削弱了英国国力。二战结束后与出世纪的年代的两次独立浪潮沉重打击了英国。使英国丢掉了“日不落帝国”的挂冠,也使英国沦落为二流强国。
第二、殖民地体系瓦解,海上霸权丧失
英国的生命线是殖民地,是海上霸权,然而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瓦解了殖民体系,英国失去了最稳定的收入来源;海军实力也被严重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受国力限制,大批主力舰要么退役、要么专卖给友好国家,皇家海军的实力大受影响。
第三、美苏崛起,代替了英国的地位
美国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代替了英镑的地位,苏联则控制了东欧,整个欧洲笼罩在苏联威胁的铁幕下,不得不抱紧美国大腿,然而寄人篱下是要付出代价的,再想维持以前的霸权,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⑸ 为什么英国在二战后逐渐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1、美国国内市场统一并广大,资源丰富,大量的移民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丰富的生产技术。所以在二次工业革命中能够迅速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
2、作为当时世界的殖民霸主,英国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短缺,二次工业革命中,资本家更愿意把资本投入到海外殖民地中而不是国内市场,导致国内缺乏资金进行生产改革,进而阻碍了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行。
(5)世界霸主英国为什么没落扩展阅读
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苏、美、英、法、中五国通过大西洋会晤、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搭成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确立了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制度的创建,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联合国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⑹ 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衰落呢
英国这个国家在近代的确是风光占尽,何止是显赫一时,而是制霸海洋300年,号称“日不落帝国”。
但有句老话说得好,“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英国在整个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也只算其中的大帝国的一个,虽然已经做到超级牛了,但也免不了衰落的命运,如今看来英国还算一个世界大国,但味道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已经蜕变成美国人的跟班小弟了,真是令人唏嘘。
这也能够理解英国和法国在二战前夕,一直对纳粹德国的施行绥靖政策,不就是因为怕打仗,导致自己现有地位不保吗?但事实证明怕是没有用的,该来的总会要来。
⑺ 英国霸权失去的根本原因
英国失去世界贸易霸权,被美国和俄罗斯所取代,导致科技与经济慢慢衰落
主观原因是:一战后,英国殖民帝国开始解体,战后英国经济困难。二战后,英国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殖民地纷纷独立。还有就是二战时政府实行战时各党派之间的“政治休战”和劳资之间的“工业休战”。这些都造成了“日不落帝国”的削弱。
客观原因: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经济中心国英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美洲土地资源丰富,两者资源互补。美洲与英国因而有大量的互补型贸易,经济得以迅速增长。但是在美洲中,美国经济规模最大,产品成本更低,国内贸易更发达,得以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国。不仅是美国,德国也充分利用了它的重工业发展的优势,在其他产业部门迅速地赶上并超过了最早起步的工业国家英国。
⑻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二战后英国为什么迅速衰落呢
19世纪,英国凭借着工业革命和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在1865年描述说:“北美和俄国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杰文斯并没有吹牛。从16世纪末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英国就开始在全世界疯狂扩张。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英国已经在各大洲都拥有了殖民地。并且世界上诸如法兰西帝国、沙俄帝国、大清帝国等强国都被英国击败。所以,说英国是当时世界的霸主也并不为过。
(纳粹德国军旧照)
第二次失误,是英国的战略方向选择错误。
在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了一次巨大的经济危机,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英国有不少人将这次危机判断为战争后遗症,这让整个国家陷入一种反战情绪中。
1933年,纳粹党正式上台,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希特勒上台后无视《凡尔赛条约》的约束,疯狂发展重工业和军备力量,这让整个欧洲蒙上了一层战争的阴影。
1938年,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欧洲的大战已经一触即发。然而在危急关头,英国却始终坚持绥靖政策,对于德军的入侵视而不见。并且为了将祸水东引,让德国和苏联打起来。英国更是伙同法国,一起和德国、意大利签订了互相之间永不投入战争的《慕尼黑协定》。
⑼ 二战后英国为何断崖式衰落,从世界霸主变成了二流强国
文/寂寞的红酒
英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一个有着特殊影响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英国称霸长达一个多世纪,鼎盛时期的英国占据了世界陆地面积和人口的四分之一,掌握着世界贸易的22%,垄断着世界的金融和海上航线,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老大。英国如此强盛,势力如此庞大,但在二战结束后出现断崖式衰落,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在全球势力急剧收缩,从世界霸主变成了二流国家,逐渐沦为美国的小跟班。那么为何二战后英国衰落的如此快?
第一,英国的衰落并非发生在二战后,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其衰落的根源是没有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了英国的科技和经济,英国人只能靠辽阔的殖民地和吃老本硬撑着。1894年,美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一,英国被美国赶超。不久,又被德国赶超,30年代又被苏联赶超,到二战时其实英国早已经过气了,二战后的崩盘只是这种衰落的全面表现。
第二,虽然英国称霸长达百年,但随着苏德奥日等新兴列强的崛起,英国的霸主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尤其是后起之秀德国,不仅扩军备战和英国叫板,而且在世界各地给英国人捣乱,德国支持的布尔战争几乎掏空了英国的国库,随后德国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直接把英国的家底打光了,二战后英国已经无力维持其霸主地位,只能将霸主地位让给美国,连二战三巨头的地位都没保住,当殖民地丢光后,英国人只能沦为美国的小跟班。
第三,二战后,世界独立浪潮兴起,世界殖民体系崩溃。英国人已经无法维持其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势力,英国也没有必要再捍卫自己全球第一的位置,他们把社会发展和资源整合放在了第一位。现在的英国福利制度不是全球最高的,但却是最好的最完善的,这和二战后英国的政策转向有关。二战后英国人一脚踢开了主战的丘吉尔,丘吉尔连会都没开完就被赶下了台,这是一种政治和思想极其成熟的表现,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表现。英国人虽然放弃了世界霸主地位,但换来了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为英国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否则那些慧眼如炬的商业巨子为何要卖了资产都往英国跑?尽管英国的霸主地位不在,但英国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英国的文化和英国的制度以及英国人的很多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英语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国际语言,英国人仍然领导着英联邦。
⑽ 曾经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为何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了
英国确实没有任何机会再次崛起了。因为现在英国非常依赖美国的经济以及安全保护。比如在核武器上,就非常依赖于美国的技术以及支持。所以英国在国际话语权上非常的依赖于美国,而且需要看美国的态度来做决定。更重要的是由于现在英国实行了脱欧的政策,也使得他在欧盟地区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小。再加上英国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尴尬,使得英国在以后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
所以说现在英国已经逐渐的没落,而且他的以前殖民地全部都纷纷独立或者是脱离英国的统治。也使得英国在海外的领土越来越少。而且英国国内也是四分五裂的状态,由于在脱欧这件事上,各个地区政府都态度不一。使得英国不能产生一个民族向心力。而且也没有一个民族自豪感,这也使得英国不能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