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英国读医科需做哪些准备
在英国有看病经历的童鞋都是一把辛酸泪,因为英国不仅看病要等很久,终于见到医生后他们通常给你开的都只是止痛药,总令童鞋们产生一种医生在英国究竟干吗用的想法。可是,医生还是英国紧缺的人才啊,是个相当高大上的职业,收入高得惊人,某些岗位的工作量低得吓人。而英国的医学教育在全球也是赫赫有名的。
令人桑心的是,Martina接触的童鞋中,许多想读医科的童鞋最终都只是选择生物化学类的专业。那是因为在英国顶尖高校的医学院实在竞争太大了,恐怖程度令人发指。
帝国理工有英国数一数二的医院,科研和实践的强大程度比起牛剑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年全球大约有2000名不怕死的高中生申请他们家的医学专业,最终获得offer大约只有250人。而且这2000名申请者都达到了他们家对学术的最低要求:
A-Level要求AAAb/AAAC:至少一科是生物或者化学,一科是数学或者其他自然科学,如果生物和化学只选了一科,要求提供第四科的AS成绩,并达到B;如果提供4科总成绩,第四科则要求达到C。
GCSE要求生物、化学、英语、数学和物理这五科的总成绩需要达到AAABB。
能达到这个成绩的学生估计还不少,所以英国最顶尖的医学院都要求学生再考一个试——Bio-MedicalAdmissions Test(BMAT)。这个考试在每年11月初举行,共分为3部分,包含科学知识考察、思考能力测试以及写作。光是这个考试就吓到了不少童鞋,因为BMAT是没有参考课本了,而且题多时间少,基本上只能靠最直接快速的反应来做题。
最后,当然还有面试。只有学霸中的学霸才能留下
㈡ 在英国怎么看病
一踏上英国土地就需要在住所附近找GP注册。一旦有需要看医生就要去GP预约看家庭医生,免费的,拿到处方去Boots拿药,每个处方需要交费7。10镑。
如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去医院的,诊所医生会帮你写信去医院预约。届时拿着信去医院。
急诊需要救护车的那就不要预约,直接去医院或拨打电话999,都是免费。拿药才需要7。10镑。
16岁以下 65岁以上以及孕妇(含孩子一周岁以下的妇女)拿药也免费。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也可办理NHS发的免费拿药卡。
㈢ 英国留学生活问题.
学校没有什么好坏,唯一不同的是看你要学的专业那个大学更好一些,或者是课程的安排是你喜欢的。
气候的话上网随便查一下就有了,UEA 在诺维奇 我差一点就去了。
寄宿家庭的话,你要了解他们的忌讳是什么,千万不要认为理所当然的就可以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先征求他们的意见。个人隐私不要打探,注意礼貌用语,和用餐的礼节等等。
不知道你学什么专业,资料这些东西如果是商科之类的不要带 完全没有用,计算机的还比较有用。
电器呢 看你的需要了,比如随身听,相机,电脑 什么的,不过记住要带转换插头,也可以买个比较好的中英通用的接线板。电饭锅什么的就免了,这边买的很便宜的,你在Argos买就好了,网址Argos.co.uk。 注意电子词典一定要带的,最好是可以充电的那种。
什么筷子等等这边中国超市都有的买的,带不带都行,不然就带一双好了,菜刀其实没有什么必要了,反正寄宿家庭管饭的,用他们的餐具就好了,不然就让他们带你去买。碗盘子什么的超市就有,超市自产和宜家的都很便宜,宜家的才几十p就能买一个了。
衣服这些因人而异了,如果不是很讲究的话,带上换洗的就好了,主要是春秋天的外套,冬天的大衣。最好是带几件防水的,英国的天气。。。冬天这里是下雪的,不过大部分的地方有暖气,我冬天一般是里面一个T恤,下面牛仔裤,外面一件厚外套就可以了。女孩的话当然要带几个包包了,数量随意。裤子一般就是牛仔裤就可以。如果是读商科可以准备套正式的西服什么的(其实在英国买也可以,也不算太贵而且一般用不到),
文具一镑店就很多买的了,你要带一支笔(不要带钢笔,这边的墨水贵的要死),可以带一个本子A4大小就可以了。就是临时用一下的。
日用品,随便带一些小包装的就好了,够你一个星期左右的量就可以了,反正也不贵。如果要带化妆品那我就帮不上忙了,这些东西可以到 super rgs,boots,body care买,经常有打折的日用品。男生带个电动剃须刀,同样能充电的最好。女孩的什么风筒之类的要带的话就带些非常小的。
药品的话 带点感冒药,消炎药,以防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有风油精清凉油什么的也带一点点就好了。其他的看个人身体状况了。英国看医生听麻烦的,主要是要预约,经常等你病好了也轮到你了。
另外如果你带隐形眼镜,记住一定要多带几幅过来,英国买隐形眼镜非常的麻烦,通常要2-3天左右才能买到。那些什么药水药片的也带点,这边挺贵的。
手机带过来可以用的,先买个sim卡,我以前有回答过你可以看一下http://..com/question/69177826.html
然后等你有了银行账户3个月以后可以签手机合同。反正到了以后你就知道了。
机票 我不知道,你自己找航空公司去咨询吧,现在应该有直飞广州的飞机了,不过是到伦敦,我建议你还是转机比较方便。直飞一般是9个小时左右,转机通常等2个小时的话差不多将近12个小时(看是什么航空公司了)。
学习方面就一定要注意了,因为你刚来可能刚刚适应的时候差不多就要交作业了。如果你是本科还好点,硕士就难了,因为就要考虑自己的毕业论文了。学习要靠自己了,老师是不会强迫你学的,你要自己自觉的去看老师给你的开的那张书单,记住 拿到书单以后马上去图书馆借去,不然很多学校的书是不够的,而买一本真的很贵(通常在60英镑左右)。英国学习并不容易的,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不管什么地方只要努力就好了。
软件的话,你常用的那些都可以啊,没有什么特别的啊,什么翻译软件,反正就是你认为自己会用的就装上好了。盘就没有必要了,占重量,如果是正版的就把序列号保存在电脑上好了。要用的话就从网上下载。
至于字典的话,我带了2本,不过几乎没有用过的,电子字典就好了。
对了鞋你穿一双过来就好了,这边的耐克什么都不贵的.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消息。希望能帮到你。
㈣ 英国留学医疗,英国怎么看急诊,在英国如何看心理医生
预约自己的GP,根据预约时间去看医生。如果是急诊,先搜索自己周围有没有24小时的医院,不过那种医院通常人都会很多。英国的急诊通常是针对那种很严重需要住院的,不然医生不会很负责的
㈤ 去英国看病需要哪些手续
具体流程如下:
STEP 1:注册GP
首先到了GP Surgery后,和reception的工作人员说 “Hi! I want to register with th GP, please ~”
如果你住学校的学生宿舍,可以直接去学校的Health Centre注册GP。如果你不住学校的学生宿舍,就登陆NHS的官网,再找你居住地附近的GP诊所注册。
然后,你就会获得一张表格。其中包括个人信息、疾病历史等,填好后你有可能被要求出示你的护照 (passport) 及住址证明 (proof of address),用来确认你的居住地在他们的管辖内,比如可以出示:
住房合同、
学校开具的学生证明、
银行账单(每个月寄到家的那份/ 或者直接去银行打印一份bank statement)
水电费账单
低于25岁的同学可能会收到一个测尿管,用来测试是否得了性传播疾病Chlamydia,这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最常患的一种性病。不过这个测试并不是强迫性的,你可以选择不做。
最后注册成功,获得一份Welcome Pack,里面介绍了门诊的服务和各种医疗方面的联系方式。一周后你还将收到医疗卡Medical Card,上面写有你的个人NHS号码。若没收到也没有关系,在下次看病时Reception还是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到你的NHS Number。
* 但如果之后你搬家了,你需到新居住地附近重新找GP诊所进行注册。
STEP 2:预约、看病
预约需要提前打电话或者亲自去GP诊所预约时间,有些GP诊所也提供online appointment。在预约时一般需要提供生日和名字,你还可以要求看女医生或男医生,然后他们就会告诉你最快何时可以约上医生。
预约后你要在appointment当天提前到诊所报道,通过Reception登记,然后等待医生叫名字。
STEP 3:拿药
如果医生判断你需要药物治疗,你会获得一张处方药(Prescription) 的药单,你要拿着这张药单去药房(Pharmacy)买药。一般Boots,Superdrug和大一点的超市都会有药房服务。无论是什么药,价格都是统一的。具体的价格会随着NHS每年的资金需求而增长。
㈥ 在英国重感冒怎么办哪里有药店买什么药
买一本中英文词典和当地城市的地图什么都解决了 或者向华侨打听 或者向大使馆人打听 或者写一个汉语求助标牌到街上去 有会英汉的好人自然会来帮助你 你外面求助 即使有人告诉你 你也难以找到 药名也难问到
要靠当地人来解决
㈦ 在英国看病方便吗
英国现行的医疗制度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 NHS)制度,这是一种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费医疗制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中国人常常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留学生身在异国他乡,掌握基本的就医指南很重要。提及国外的医疗体系,免费医疗和医用费用高昂这对矛盾总是并存。类似于“留学美国,生病了千万别叫救护车,不然可能会心痛而死”“国外看病伤不起,华人留学生打飞的忍痛回国就医”的新闻更是经常见诸报端。
毕竟,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除了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学习之外,健康才是头等大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着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一副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身处异国他乡攻克学业的学子更专心的学习,也能让国内牵肠挂肚的父母少一些担忧。生病,是所有人不想发生却无可避免的事。但是,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生病经历,所以医疗体系和制度也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2018 年大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也把目光聚焦在了中国医疗制度的不完善上。而对于广大留学生而言,别的国家的医疗系统和看病程序更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㈧ 留学英国:如何看病就医
在英国看病医生对患者很亲切,医生开药和检查都非常谨慎,除非必要,否则不会给你轻易开药和检查项目。因为英国实行的是医药分离制度,医生收入与成本控制有关。
在英国看病医生开过处方后,你就拿着药方自己到市面上任一家药房去取药。16岁以下的儿童,所有就诊治疗和药物都免费。16岁以上的成年人,则是就诊治疗免费,药物要自己掏钱购买,但自掏部分很少,如果所需药品特殊,或者不在英国国家健康服务体系支付范围内的,也需要自己付费。患者可以拿着医生的处方到任何药店领取药品,只需支付少量费用(区域不同有所差别,但都不超过10英镑)。
㈨ 近40%英国公立医院科室治疗等待时间超18周,当地医疗资源是否匮乏
其实当地的医疗资源并不匮乏,要知道英国和美国都是属于老牌的发达国家,他们的人均床位占有率要远远超过我们,所以按照道理来说,不应该出现一个手术要等待18周,甚至出现三周以上的时间。但是从英国卫报以及其他的医疗周刊当中却严重批评了英国目前的医疗体系,认为患者从接受诊治到进行治疗的时间往往要超过两三个月。这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病情,所以需要进行改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英国的医疗制度。
第三,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从每个人的医疗资源分配来看的话,英国绝对是足够使用的,错就错在他们的医疗人员并不能够满足现行的体制需求。医疗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足够的假期去进行休假,并不需要去履行自己的医生责任,就算病人的病情再紧张。自己能够按时下班,是不需要付任何法律责任的。
㈩ 非常好奇国外的学医制度 特别是英国的 一般读到真正能成为医生需要几年
英国是跟国内差不多,读出来是mbbs的双本科学位就可以当医生了,但是北美要读博士才可以当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