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癌症早期筛查的方式有哪些
1.痰液细胞学检查:涂片找脱落的肺癌细胞。
2.胸部低剂量CT照片: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3.直肠指检和盆腔检查:排除妇科癌症和直肠癌。
4.乙状结肠镜检查:50岁以上,有亲属患肠癌的最好40岁就开始。
5.大便潜血试验: 每天收集一次标本(两份),连续3天。试验结果阳性者,应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6.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7.前列腺癌:包括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直肠超声检查。
8.乳腺钼靶照相:40岁每年一次钼靶结合B超的筛查,35岁以下年轻女性更应首选B超。35~40岁期间应做一次基础乳腺摄影,以作日后对照。乳腺自我检查,每月做一次。
9.肿瘤标志物:静脉血,有目标再查。
10.B超:腹部、盆腔、乳腺、甲状腺等。
望采纳。
Ⅱ 癌症是怎么检查出来的
诊断癌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①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各种常规检验及具有一定特异性的化验。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②体格检查:由于约有75%的癌症发生在身体容易发现的部位。因此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等十分重要,常常能发现相当一部分肿瘤,并能对其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
③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常规透视、拍片、各种造影、各种体层检查;CT、ECT、核磁共振检查;B型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等。
④病理学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
⑤内窥镜检查:食管镜、纤维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
⑥放射免疫学检查:如胎甲蛋白测定、癌胚抗原检测,EB病毒抗体检测等。
⑦医用激光诊断。
另外,开展区域性预防癌症普查,也是有较大价值的早期发现途径。通过普查,能够发现早期癌症病人,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癌症早期检查
随着科技进步,种种防癌治癌的手段层出不穷,但一些癌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却未降反升。这是由于早期防癌意识不强和常规体检项目上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于癌症,早期正确诊断是施行合理治疗及以后治疗成功的关键。那么,对于早期癌症,市民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检测?癌症早期检查包含几个部分?多长时间做一次健康检查?家族有癌症史的高危人群怎么办?记者就早期癌前检查的相关问题采访了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黄守清副主任。
认识癌症早期检查
据黄主任介绍,健康体检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传统检查、肿瘤检查和重要器官检查,而癌症早期检查是肿瘤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项。
肿瘤检查包括影像学和血液标志物检查,这两项检查的对象不同,对于内脏器官,就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既包括眼观手摸等简便易行的方式,也有 X线、 B超、 CT、彩超等影像学手段。另外,血液标志物的检查也很重要,可以有助于发现肝癌的甲胎蛋白( AFP),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乳腺等肿瘤标志物( CEA), VCA-IGA则是 EB病毒,是对胃炎的检查,还有一些广谱的肿瘤标记物可作为筛查用。专家指出,确定做防癌体检的对象,应从年龄上进行考虑。癌症的“高危人群”,指的是对某一癌症特别危险的特定人群。肺癌的高危人群,是每天吸烟 20支吸了 20年的男性;乳腺癌高危人群,是家族中母系亲属中已有乳腺癌病人的女性;肝癌的高危人群,是迁延不愈而且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炎病人。大量的统计数字已表明,大部分癌症的高发年龄是在 40岁以后,因此, 40岁以后的人,就要加倍小心自己的身体了,也应把自己列入“高危人群”。
对于早期癌症,市民可以通过自查和进行特定的防癌体检来检测。家族有癌症史的高危人群,应多做几次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人一步入 40岁,一年内至少要做一次专业性的防癌体检,还有化验、病理学、窥镜等常规措施及血液标志物检查。目前技术水准不断提高,通过种种手段,危害人类的常见肿瘤基本都可及早被检查出来。而属于“高危人群”中的市民更要适当地增加检查次数。
癌症早检刻不容缓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约 200万,已占我国各种疾病死因的第二位。黄主任说,大众对癌症防治参与热情不高及癌症防治知识的匮乏等是重要原因。市民要么害怕、要么没钱、要么有钱也没时间做定期健康体检,其实查与不查,病症都是客观存在的,心存侥幸或是麻痹大意都可能让自己后悔莫及。
在采访过程中,黄主任与记者提起一件事:前些日子位律协一位同志前来体检,体检结果是早期膀胱癌,这种病癌常规的检查是很难查出的,因及时发现,现在治疗得相当好,如果再延一年可能癌细胞就会扩散到了其它部位。
对此,专家郑重提醒大家:有的患者讳疾忌医,在很早的时候身体就有征兆,可是有的因为自身经济的原因,有的是害怕检查结果出来自己难以承受,就听之任之了,最后等病痛到了无法忍受的时候才来就医时已经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期。癌症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症病人有 90%是可以治愈的,治疗费用也会大大降低。只要我们重视癌症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检查,或定期进行普查,大部分癌症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值得欣慰的是,不管是单位出钱的集体体检,还是自费的个人体检,都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我国长年累月形成的体检,其侧重点在于心血管疾病、肝炎和糖尿病等方面,与癌症检查关系不大。所以,医院建议,个别患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增加防癌的检测项目。
Ⅲ 癌症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
不同部位,筛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常规筛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筛查早期肿瘤疾病的一个常规手段,通过抽血检测血液中的各类肿瘤标志物可以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
乳腺癌筛查——乳腺彩超/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靶主要是针对乳腺癌的筛查。乳腺超声适合年轻女性,容易发现早期病灶,是年轻女性选择的检查方法;乳腺钼靶检查是目前公认乳腺癌临床常规检查和乳腺癌预防普查的好方法之一,可观察到小于0.1毫米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是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有效且可靠的方式。
肺癌筛查——胸片、胸透、胸部CT
对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可以选择进行胸部的影像学检查,例如胸片、胸部CT等。
肠癌筛查——肛门指检、肠镜
对于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可以选择进行肛门指诊,能够发现七成左右的低位直肠癌的病例;肠镜可以直观的观察肠道内的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对肠道息肉进行活检。
胃癌筛查——胃镜
对于胃癌的早期筛查,通常是选用胃镜的方式,可以发现胃部的粘膜病变、有无胃息肉、癌前病变等,对于可疑病灶,可以直接取活检进行病理学的检查。
宫颈癌筛查——HPV+TCT双合诊
HPV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定期进行HPV病毒筛查可有效发现异常情况;TCT对细胞的宫颈癌检出率为百分百,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
Ⅳ 早期癌症怎样检查
怎样才能早点发现癌症?
(1)了解癌症早期的症状
通过上面的症状总结了解癌症早期可能的症状。当然,上面的这些表现并不是癌症特有的表现,仅仅是一种预警信号,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以便早期发现病因进行治疗。
(2)定期自我检查
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否患病是自我发现的,所以要学习一些医学科普知识,以便自己能够及时发现一些预警症状。比如可以观察或者触摸到身上的肿块等。
(3)定期体检
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定期参加健康体检,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结语
癌症虽然可怕,但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它。保持良好的心态,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充足的睡眠,定期自我检查和体检,相信自己和医生,相信可以早发现身体的异常,早日治疗,延长寿命。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我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