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前经常听到关于英国食物的玩笑,英国真是美食荒漠么
有人说,好像英国人不太琢磨吃这方面。食物非常单一,就是炸鱼、炸薯仔还有面包啥的,长此以往就习惯了。早餐,最多的是麦片,用冷牛奶一泡就行。要不是干干的面包片抹上黄油果酱,再煎个鸡蛋。午餐就吃个生蔬菜色拉或者冷的三明治就对付了。晚餐,要么靠烤箱,要么平底锅煎一大块肉,其实,英国人自己偶尔都会调侃一下自己的邋遢食物。相比中国珍馐美食的精美和繁富种类,英国的食物确实比较单一。
英国的咖喱也是不错的。在英国的这么多年两样东西完全吃不腻,Pizza和咖喱。除了印度人的咖喱,英国人改良后的咖喱既保留了印度咖喱的80%的味道,因为欧陆早餐只有烤面包、黄油和果酱。而英式早餐则丰盛得让人难以想象,包含炸培根、炸香肠、煎鸡蛋、薯饼、番茄焗豆、两片黄油烤面包,配上英式红茶或者咖啡简直是美味极了。人民对于本国的食物毫无兴趣,导致十分乐意接受并尝试外来美食文化。反观当地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地域,例如我国的广州,对待外来饮食习惯的接纳,多少需要一些时间做缓冲。
B. 英国菜为什么那么难吃
说到“黑暗料理”,英国菜长期声名在外。
第一个原因,与工业革命有关。
18世纪,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诞生。英国农民脱离土地,成为收入微薄的工人,一些农村的祖传菜谱逐渐没人做了。
工人的食物原料需要从市场购买,劳累了一天后,他们缺乏时间烹饪。很多家庭对食物的要求仅是快速填饱肚子和便宜。
18世纪末,随着制糖业的发展,普通家庭也能吃得起糖,但可能吃不起牛奶和肉。白糖因为热量高,工人们非常依赖。
英国人找到了法国人“不屑于吃”的罐头,并将其技术发扬光大。181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家罐头公司。从此以后,不论是牛羊肉,还是蔬菜水果,都能在罐头里吃到,工人阶级除了糖配面包外,也能吃到别的菜了。
一百年前,徐志摩评价:在英国,最好吃的菜是外国菜。
几十年前,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咖啡馆里,对德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评论说:“英国食物是世界上除了芬兰食物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么能相信饭烧得这么差的人?”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
几天后,小布什拒绝吃苏格兰第一名菜“哈吉斯(haggis)”,因为它长这样↓
十几年前开始,英国美食节目异常火爆。人们评价说,这是出于迫切需要。
几年前,“仰望星空派(Stargazy Pie)”火爆全网。这道以死不瞑目的鱼为主角的菜,堪称古早级地狱笑话。而且,这道菜竟然真实存在。
16世纪,康沃尔郡人发明了这道菜,让鱼头抬起来有利于汁水的下渗。据吃过的人表示,味道竟然还不错。
英国菜的传统烹饪方式除了放入烤箱烤(各种派)、放入油锅炸(炸鱼薯条)外,主要是水煮。不论豪华酒店还是老百姓家里,餐桌上都会摆着两个瓶子:一个盐瓶,一个胡椒瓶。
煮熟的薯仔与蒸鱼,没有味道,吃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美其名曰原汁原味。
区别在于,家里的盐罐是塑料的;高级的餐厅,盐瓶和胡椒瓶是木头的,配有研磨器。
英国菜为什么这么难吃?这不是简单的刻板印象能够解释的,它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
首先是地理因素:食材与香料受限导致的缺乏。
世界上美食非常发达的文明,大概分为物产富饶型、香料丰沛型,以及农业发达食不厌精型。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南美洲国家、中国,是这些类型不同程度的混合。
而与英国气候类似的地区,比如冰岛、加拿大、芬兰、荷兰,普遍缺少美食传统。德国原本情况类似,但靠着德国农民的100种吃猪方式,以及东北酸菜的兄弟德国酸菜,德国菜味道也还不错。
C. 全球米其林餐厅众多,为何英国的米其林餐厅是公认最难吃的
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吧,因为大家都觉得英国菜是世界上所有菜系中最难吃的,所以才认为,即使是米其林餐厅这种看起来高大上的餐厅,也是英国的最难吃。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是觉得是这个样子的。这个问题我们要分开两面来讨论,第一个是米其林餐厅的问题,第二个则是英国美食的问题了。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肯定不可能啊。既然这个餐厅被评为米其林餐厅,那么肯定是有一定的资本的,不会像大家嫌弃的那样。而且,每个人的胃口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难吃,有的人还就喜欢这一个口味。就比如说炸鱼薯条,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吃的嘛。
D. 英国无美食,是我们吃不惯,还是他们的厨师厨艺太差
我觉得应该是我们吃不惯,他们习惯了那种饮食方式了,所以都这么吃,那我们吃煎炒烹炸已经习惯了,所以不适合。
E. 英国作为世界着名强国,为何当地的饮食文化却很平庸
简单的来说是没人去钻研,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会产生误解了,因为英国的某些专业厨师还是在食品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的,所以也有一些名菜以及一些美食,但是如果用饮食文化来形容的话,那么形容的一定是两地普通人日常生活所食用的菜系以及菜品,所以这里说的没人去研究指的就是普遍英国的百姓并不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吃这一件事情,其实简单想想他们为了自由可以发起革命,但是几乎见不到他们为了吃而引发战争。
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有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这里看英国的美食文化的确是有一些平庸,是英国本土人可能并不觉得平庸甚至引以为傲,拿英国名菜仰望星空来说,如果不是开始了造梗和玩梗,说不定英国还真有可能部分地区把这一个菜品当成佳肴招待贵客。
F. 多数欧洲人,认为英国的美食很糟糕吗
在网有一句话“世界上有两本书最薄,一本是英国的食物,另一本是美国的历史。”那么为什么英国的食物经常成为众人取笑的例子?在quora有人味道:为什么说英国食物常常被认为是糟糕的?我们就来看看外国网友是怎么回答的。
因为在不太遥远的过去,它确实有糟糕的食物。导致这种情况的两个因素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任何令人兴奋的事物(包括食物)都不屑一顾,二战时期实行定量配给。所以替代品,劣质替代品被发现并使用。在吃了十年的替代品之后,它们成为了新的常态。“什么东西尝起来像什么”。这样,刻板印象就产生了。
G. 英国菜被称为暗黑料理,是怎样的原因导致英国的菜系都很重口
英国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Simple”(简单)。其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锅里煮,做菜时什么调味品都不放,吃的时候再依个人的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茉、辣酱油之类。说起来是尊重个人的好恶,却也难免有偷工减料之嫌。
在英国的厨房,永远都能刷新你对食物认知的下限,大多数来英的留学生,在腐国黑暗料理界摸爬滚打数日后,愣是一度晋升为“厨神”,毕竟“没有学不会的厨艺,只有不够嘴馋的懒汉”。由此可见,德国人是真的不馋。
H. 英国的文化影响力很大,为什么英国的美食却寥寥无几
璀璨的餐桌以及精致闪亮的各式餐具。身姿笔挺的仆人们手托银盘,穿梭在厨房和餐厅之间,送上一道又一道精致的餐点和葡萄酒,从开胃菜,黄油面包,肉汤到主菜的咸猪肉、烤乳一些剩的也不多的,觉得没必要就不要了,结果那位大姐微笑着把松鼠鳜鱼转到面前,坚持再吃几口,一边一说:好吃好吃太好吃了。随即她可能觉得我不懂,就吧唧吧唧嘴说:好吃极早餐,最多的是麦片,用冷牛奶一泡就行。要不是干干的面包片抹上黄油果酱,再煎个鸡蛋。午餐就吃个生蔬菜色拉或者冷的三明治就对付了。晚餐,要么靠烤箱,要么平底锅煎一大块肉。
只要是蔬菜,不管是吃叶子的,还是吃茎的,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放进锅里煮。英国人除了知道煮,好像再也不会别的做法。菜煮烂了就端上餐桌,什么色、香、味,一概不在英国人心目中,会做饭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做厨师应该是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工种。所以在国外厨师是非常受尊重,而且很有前途的职业。
I. 为什么都说英国盛产黑暗料理
英国美食,越是不断刷新对“黑暗”的认知,简直就是只有想不到多难吃没有做不到多难吃!
曾经听人评价英国美食:英国的国菜“鳗鱼冻Haggis”在印度能称得上是“米其林”,可见英国美食给人的印象。
英式早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英国贵族被称为“Gentry”,认为自己是高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传承人,给到访的亲友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食材全部取自自家的土地,目的就是为了“炫富”。英式早餐就成了贵族一项重要的社交方式,尤其是中世纪骑士打仗或狩猎,荒郊野外必须吃饱了才有力气。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昔日贵族逐渐没落,中产阶级也纷纷效仿贵族的英式早餐,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们工作都很辛苦,更要一顿丰盛的早餐“打底”,豪华的英式早餐就这样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英式早餐的食材非常讲究:培根选用的是猪背肉;鸡蛋要单面煎,流质的蛋黄才是灵魂;番茄和蘑菇都用来解腻,番茄对半切开煎或烤;黑布丁不是甜点,而是猪血和其他碎肉混合燕麦洋葱等做成的黑血肠,切片后煎煮烤都可以;焗豆是用番茄酱熬制豆子,有酸甜的口味;炸薯块混合了薯仔和洋葱,吃之前炸或者烤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