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航空母舰的诞生历史是怎样的
航空母舰诞生历史并不长。1910年11月,美国人在轻巡洋舰“伯明翰”号上铺设了一条26米长的木制飞行跑道,第一次使飞机从舰艇上起飞。两个月后,美国人又一次在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的后甲板上铺设了长36米的木制跑道,并每隔一米装一条两端拴着沙袋的绳索进行了着舰试验。这两次试验的成功,使航空母舰的诞生成为可能。1918年,英国海军将一艘巡洋舰的前、后甲板上的主炮塔拆除,铺上木制跑道,以甲板中部的上层建筑为界,前面的跑道供飞机起飞用,后面的跑道供飞机降落用,这艘改装后的巡洋舰被称为“飞机搭载舰”,它能载20架飞机,是人类史上第一艘用旧军舰改装成的航空母舰。1922年,美国将一艘运煤船改装成全通式飞机甲板的航空母舰“兰格利”号。1922年底,人类史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在日本诞生了,这艘航空母舰已初步具有现代航空母舰的样子,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很小,且位于右舷,该舰排水量7000多吨,长160多米,航速25节,携带飞机21架。
不过,航空母舰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从其诞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人们还迷恋“巨舰大炮”,将战列舰和巡洋舰当作海战的主力,而将航空母舰看成辅助兵力,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以6艘航空母舰和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偷袭珍珠港成功之后,人们才发现了航空母舰不可小视的作战能力。之后的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又一次证明航空母舰起到决定海战胜负的主导作用。这几次海战震惊了各国海军,各海军强国纷纷掀起建造新型航空母舰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各国已建成或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舰有200艘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海军大国都把主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设计建造新型的航空母舰和其他新型舰艇上,他们不是追求数量上的多,而是从作战威力上入手。总之,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空母舰的数量不断下降,但由于采用了新技术,航空母舰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大多了。
Ⅱ 墨尔本号航空母舰有哪些历史
“墨尔本”号航母购自英国,是“巨人”级轻型航母“威严”号的改装型。其原型舰建造于1943年4月13日。1949年,澳大利亚海军决定购买该舰,并将其改名为“墨尔本”号。改装内容包括增加蒸汽弹射装置和雷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配备了5.5度的斜角甲板和助降镜。
1955年1月,经过改装的“墨尔本”号航母在英国北爱尔兰东部港口贝尔法斯特沿海进行试航。这个时候,“墨尔本”号已经焕然一新,配备了许多新式武器装备。
这年晚些时候,该航母配备了3个中队的战机,它们分别是808、816和817中队,部署着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具有空战、对海攻击和对地攻击能力。很快,“墨尔本”开始起航去澳大利亚。途中,航母先后经过了直布罗陀、那不勒斯、马耳他、苏伊士运河、亚丁和科伦坡等地。
1956年5月,“墨尔本”号抵达澳大利亚的悉尼港。澳大利亚海军为“墨尔本”航母的到来而万分高兴。然而,他们没料到的是,这艘航母带来的不仅仅是现代化作战能力,还带来了苦难和灾难。
1957年10月28日,也就是“墨尔本”航母抵达澳大利亚一年半的时间,这艘航母就开始闯祸了。当日,它在阿德莱德港行驶时,突然与“蓝卡”号战舰相撞,开创了碰撞历史的先河。幸运的是,第一次撞击是在港口里,因此,只受了点小伤几年后,“墨尔本”的脾气难改,开始越来越多地发生相撞的事件了。
1964年2月10日,大悲剧终于发生了,“墨尔本”号居然与自己编队的护驾战舰“航海者”驱逐舰发生了相撞。这次撞击可是悲剧性的,偌大的航母居然撞向驱逐舰的中部,将驱逐舰拦腰切断,原先好好的驱逐舰顿时成了两大半。
不过,澳大利亚海军的调查结果是,“航海者”驱逐舰的舰长严重失职,偏航进入了航母航道的水域。这是“墨尔本”号航母第一次把一艘战舰撞沉,驱逐舰共有82名官兵死亡。其中,他们多数是在驱逐舰的前部死亡的。
澳大利亚海军得知此事后,悲哀不已。显然,一艘驱逐舰的报废是重大损失,然而,82条人命的突然消失更是重大悲剧。驱逐舰毕竟排水量达数千吨,因此,两舰相撞后,“墨尔本”也受到重创。
舰长罗伯森给海上委员会的战舰损害报告说,航母虽然没有人员伤亡,然而,许多地方已经损害。其中,1号和2号平衡水舱已经淹到了第5甲板,前舷和右舷撞出了洞,电缆舱也可能有窟窿。
随后的几年里,“墨尔本”号航母老实了一些,基本上没有再发生什么问题。从1964年底到1967年12月,“墨尔本”开始成为友好使者,出访了许多国家。它先后访问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包尔、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槟榔、日本的横滨、吴港和中国的香港等地。同时,“墨尔本”号还大量参加了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演习,它们包括“福特演习64”和“海豹”等联合演习。其中,1965年3月15日,它与英国海军一起进行联合演习,英军战舰包括“鹰”号和“胜利”号航母。
1967年秋,“墨尔本”号航母穿越太平洋前往美国进行现代化改装。途中,该航母访问了夏威夷美军港口,后来,访问了美国加州的旧金山港。在圣迭戈,它接收了20多架新型战机,包括10架A-4攻击机和14架“跟踪者”反潜机。
随后,“墨尔本”开始在美国军港进行现代化的改装,时间一直持续到1969年。期间,整个航母的电子系统进行了全部的更换。随后,“墨尔本”航母回国,开始了新的生涯。“墨尔本”回到澳大利亚后,没有多长时间,“旧病复发”,又开始与别的战舰相撞了。
1969年6月3日,在南海行驶的“墨尔本”号航母与美军“伊文思”号驱逐舰一起进行“海妖”联合演习。然而,两舰突然发生相撞。结果,“墨尔本”再次如同一把巨刀,刺进了驱逐舰的舰体里。
结局是十分悲惨的:驱逐舰就像以前倒霉的那艘驱逐舰那样,当即沉没,但死亡人数达到73名,成为又一次海上大悲剧。调查发现,战舰相撞时,美军“伊文思”的舰长在铺位上正呼呼大睡,而两名负责观察的年轻军官竟然让驱逐舰驶进了航母的航道。
事故发生后,美军对“墨尔本”航母感到毛骨悚然,很快就取消了与它的联合演习。随后,“墨尔本”号航母前往新加坡进行紧急修理。不久,它返回澳大利亚悉尼港进行整修。谁知,“墨尔本”航母就是在港口里也不本分。
6月10日,它又与一艘名叫“马鲁”的船只发生相撞。虽然航母损失轻微,然而,“墨尔本”航母的“好撞之舰”的名声顿时大噪起来。“墨尔本”的相撞故事丝毫没有结束的意思。
1970年9月3日,“墨尔本”航母在悉尼港又与一艘渡船发生相撞。幸运的是,双方在港口里相撞,因此,只是表面受了一些小伤。经过一番修理,航母又恢复了原貌。两年后,正当人们快要把“墨尔本”忘掉的时候,“墨尔本”却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72年10月15日,航母突然燃起大火,浓烟滚滚,好不吓人。还好,航母备有灭火系统,消防员迅速展开了灭火,终于将大火扑灭。虽然这次火灾损失得到了控制,然而,“墨尔本”的名声开始越来越让人感到厌恶。或许,“墨尔本”航母天生就是多灾多难。
大火事故结束两年后,该航母再次演绎相撞事件。那是1974年7月11日,“墨尔本”航母正在悉尼港里行驶,居然与一艘客轮撞上了。澳大利亚人大为震惊。谁都知道,客轮容纳大量乘客,要是在海上相撞,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大量乘客的死亡。
“墨尔本”航母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成了惹祸的代名词。两年后的1976年7月24日,“墨尔本”号航母在悉尼港又相撞了。这次,它是与一艘日本货船相撞的,双方都受到了一些损失。
1977年,英国海军举行舰队校阅活动,邀请了英联邦和其它一些友好国家海军参加。作为英联邦成员国,澳大利亚自然派出了战舰。于是,“墨尔本”号航母率领导弹驱逐舰“布里斯班”号前往英国访问。访问结束后,“墨尔本”号航母前往英国造船厂进行维修。
1978年,“墨尔本”回到澳大利亚,继续进行改装工作,包括扩大飞行甲板,更换电子作战系统。随后,航母重新投入使用,成为澳大利亚海军最有战斗力的战舰。问题是,“墨尔本”航母的悲惨命运似乎难以改变。
1979年3月3日,“墨尔本”航母一台锅炉突然发生了爆炸,一些士兵躲闪不及,当即受了伤。其实,这次事故还算是轻的,严重的还在后面呢。这年8月22日,“墨尔本”航母在太平洋行驶,安在支架顶部的好端端的雷达罩突然掉了下来,一头扎进了大海。
这可是澳大利亚海军最新型的雷达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墨尔本”航母迅速组织人员打捞。然而,大海波涛汹涌,深不见底。澳大利亚海军彻底地失望了。
几十年来,“墨尔本”不但没有为澳大利亚海军增辉,反而祸端迭出,导致人员死伤惨重,成了地道的“惹祸”航母。1982年初,澳大利亚海军决定,“墨尔本”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于是,“墨尔本”航母进入了备用状态,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出来使用一下。当时,英国决定出售“常胜”号航母,价格为2.5亿多美元。澳大利亚海军有点动心。随着马岛海空大战于5月中旬结束,澳大利亚海军忽然感到航母的作用已经不如以前了,任何先进的反舰导弹都可以让一艘航母葬身海底。
因此,澳大利亚海军决定,放弃“常胜”号航母的购买。至于“墨尔本”号航母的结局,可想而知了。既然马岛战争证明了航母的脆弱性,那么,“墨尔本”就只能走向解体。况且,航母几十年的服役,没让澳大利亚海军少为它寒心。
于是,“墨尔本”航母拆除了所有设备,仅剩下壳体。1984年墨尔本号作为废船卖给中国联合拆船公司。1985年5月21日,墨尔本号被牵引进广州黄埔船厂。
Ⅲ 航空母舰的发展历史
航空母舰的发展历史过程:
1、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驾驶一架寇蒂斯双翼飞机从停泊在港口的伯明翰号巡洋舰(USS Birmingham CS-2)起飞,飞行了一段距离后安全降落在附近的一片海滩上,这是世界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驾驶飞机从军舰上起飞。
2、1912年5月2日,英国海军上尉格里高利驾驶着一架“肖特”S.27双翼飞机从以10.5节的航速行驶的豪伊伯尼亚号战列舰上起飞,从而创造了飞机从航行中的军舰上起飞的先例。
3、第一艘安装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是由一艘建造中的客轮“卡吉林”号改建的英国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它的改造于1918年9月完成。飞行甲板长168米,甲板下是机库,有多部升降机可将飞机升至甲板上。
4、1917年7月,英国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纯正血统”的航空母舰,并将其命名为“竞技神”号(又译作“赫尔墨斯”号),以纪念航母的鼻祖——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竞技神”号。
5、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注重于发展适合本国的航空母舰,以维护本国海上利益。航空母舰进入新阶段。
美国海军于2007年1月16日宣布,美国新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式命名为杰拉德·福特号(USS Gerald R. Ford, CVN 78),以纪念在2006年12月26日晚间去世的美国前总统杰拉德·福特。
法国在历史上一共拥有过十艘航空母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法国进入自主研制航母阶段。两艘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克莱蒙梭”号和“福煦”号分别于1961年和1963年开始服役。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的“瓦良格号”。
(3)英国航母穿越多少年扩展阅读:
航空母舰制造难点:
1、首先高速飞行的重型舰载机需要喷气发动机,而喷气发动机尾焰对甲板的侵蚀极大,这需要现代航母甲板由抗高温的特种钢制造。
特种钢需要特殊的配方、特殊的冶炼技术、精密的焊接技术、严格的质量控制、各种高精材料的分选、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制造这种特种钢材的国家两只手数得过来。
2、航母甲板长度有限,重型舰载机不能随便起降,起飞还好说,可以靠滑跃,但降落就必须用拦阻索。
拦阻索必须能够拦下几十吨的飞机,又不能损坏飞机,还要保证自身重复使用下的可靠性,拦阻系统必须有效缓冲飞机降落的巨大动能,又要有一套复杂的机械系统加以控制,这又是一个重大难题。
3、现代喷气战斗机需要大量燃料、弹药,存放飞机需要足够面积的机库,飞机的维护需要大批零件和大量地勤人员,要保证舰载机数量,那么这些不但要占据大量空间和载重,还要有很现今的统筹规划系统进行管理。
需要的保障系统多了,人员也多,航母的载重就要增加,对动力系统的考验非常大。
Ⅳ 航母的发展史
概述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是一个战斗群,一般包括一艘旗舰,两艘防空巡洋舰,4~6艘防空反潜驱逐舰,1-2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CV是航空母舰的英文缩写,全称是Carrier Vessels 。 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是以其舰载机编队,夺取海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为中心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
航空母舰时代
1911年1月18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一架飞机在由“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改装而成的航空母舰上降落,预示了航空母舰时代的到来。最初的航空母舰都是由巡洋舰装上木质飞行甲板改装而成。1918年改装的英国“阿尔戈斯”号航空母舰已经拥有像现代航空母舰一样的甲板。英国在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思想方面总是处于领先的地位。1921年他们就开始拥有3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像倾斜式飞行甲板、蒸汽动力飞机弹射器、飞机降落指挥系统,还有现代飞机的垂直/短距起落技术都是英国人首创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航空母舰并不是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那时的海战还是其他战舰唱主角,航空母舰只不过是待在它们一边的飞机平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航空母舰立刻显示出它的强大威力。理由很简单,当时普通战舰的火炮射程只有37公里,而航空母舰的飞机活动范围已经可以达到480公里。从此以后,在航空母舰战斗群中,普通战舰只能待在航空母舰的一边,充当火力支援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一共建造和改装了100艘航空母舰。在大西洋,盟军的航空母舰负责攻击德国的潜水艇,为向欧洲战场运输兵力和物资的船队提供空中保护。在太平洋,美国航空母舰舰队和日本航空母舰舰队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较量,如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菲律宾海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海上军事力量。在攻占日本占领的许多海岛的战斗中,航空母舰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 航空母舰是一支强大的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它的存在和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威慑。由于全世界大面积的海洋都属于公海,因此给航空母舰很大的活动天地。由航空母舰和其他舰船组成的舰队可以在全世界的公海上游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航空母舰一直在发挥着它的威力。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航空母舰是美国最早投入战争的军事力量。在1959-1975年的越南战争,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及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航空母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辑本段任务及类型
任务
现代航空母舰主要肩负着3大任务: 1.对陆地和海上目标进行包括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在内的空中打击。 2.为海上其他船只和设施提供有效的空中保护。 3.协同进行反潜作战。
类型
现代航空母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供普通喷气式飞机使用的大型航空母舰,一种是供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落飞机使用的轻型航空母舰。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小和火力。大型航空母舰体积庞大,有些还采用核动力推进系统。如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总长为335米,宽77米,重约83000吨。舰上载有6000多名男女官兵,80多架高性能飞机。这些大型航空母舰虽然有很高的军事价值,但是造价也非常昂贵。 全世界现在大约只有40艘航空母舰在服役,其中美国海军有12艘。建造一艘像美国那样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大约需要5年的时间,费用高达40亿美元。并非所有的国家都能够承受得起。许多国家都趋向于选择较小的轻型航空母舰,它的长度在150-210米左右,重量在10000-15400吨左右,可供15-26架飞机使用。轻型航空母舰多数使用反潜用的直升机和6-10架像AV-8B“鹞”式那样的垂直/短距起落作战飞机。 “兰利”号是美国的第一艘现代航空母舰,长150米,重20000吨。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航空母舰,美国海军有12艘大型航空母舰,每艘载有约86架作战飞机。此外,还有12艘可以用于两栖作战的航空母舰。它们比轻型航空母舰大,比大型航空母舰小一些,长约258米,重36000吨,载员900名。这些航空母舰可以运载1800名登陆部队,25架直升机和15架“鹞”式垂直/短距起落飞机。 苏联拥有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和4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轻型航空母舰都已退役。“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现为俄罗斯所拥有。它长300米,重59000吨,携带50架作战飞机。与美国航空母舰不同的是,它有12枚威力强大的巡航导弹,用于攻击敌方的船只。 法国有两艘中型航空母舰,“福煦”号和“克莱蒙梭”号,舰长恰好超过140米,载有40架飞机。 2000年9月28日,法国DCN造船局在西部布勒斯特港将”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式移交给1800名法国海军官兵,该航母服役后,将替代目前部署在以土伦为母港的地中海舰队中的“克莱蒙梭”号航母,必要时它可开到红海、波斯湾、印度洋甚至南太平洋等海域作战。 英国现有3艘“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他们还准备在21世纪初再建造几艘。 意大利以前有一艘“朱塞佩.加里波第”号轻型航空母舰 标准排水量10100吨,最大航速30节,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舰之一。 该舰于1981年3月在意大利联合造船公司的蒙法尔科内船厂开工建造,1987 年8月服役,一共用了6年时间。 该舰的满载排水量为13370吨,标准排水量为10100吨。和其它航母不同的 是它排水量非常小,曾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舰。舰总长180米,宽33.4米,吃水 6.7米。飞行甲板前端设有倾斜度为6.5的跃飞甲板,用于起飞“鹞”式垂直短 距起降飞机。飞行甲板上可停放6架“海王”直升机或相应数量垂直短距起降飞 机。 机库设在飞行甲板以下,高约6米,相当于两层甲板的高度;长110米, 约占舰体总长度的2/3,宽15米,总面积达1650米,可用于存放12架直升机或垂 直短距起降飞机。 动力装置:常规动力,4台美国造LM-2500燃气轮机,2轴推进,功率8.1万 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7000海里/20节。 虽为轻型航空母舰,但其搭载飞机能力和反潜、反舰、防空作战能力都较 强。主要武器装备:4座倾斜发射“奥托马特MK2”远程反舰导弹系统(射程180 公里),2座8联装“蝮蛇”防空导弹系统(备弹48枚),3座“布莱达”双管40毫 米炮,2座3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搭载飞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9架,直升机12架。人员:舰员550人+航空 人员366人。 “凯沃尔”(Cavour)号航母,这是意大利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也是意大利海军舰队的旗舰船。交接仪式是在意大利海军日期间于6月10日在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面前举行的。 军旗是在着名政治家Cavour的诞生地——都灵由该市市长Sergio Chiamparino移交的,意大利国防部长Ignazio La Russa、意大利海军参谋长、舰队司令Paolo La Rosa也参加了交接仪式。 这艘航母的排水量为27100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非核动力航母,由Fincantieri船厂集成了最高水平的设计的优点和改良后建造而成。 “凯沃尔”(Cavour)号航母的建造开始于2000年11月的合同,2001年6月,在Riva Trigoso开始了第一块钢铁切割,2004年7月下水并转移到Muggiano进行全套装配,2008年3月交接给意大利海军。最近,该航母完成了战斗系统的装备。 “凯沃尔”(Cavour)号航母不仅仅用于军事领域,还被应用于人道主义行动。该船舰实际上可以定义为Fincantieri的经验理念在高科技复杂船只建造上成功应用的结果。 西班牙的航空母舰名为“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根据美国制海舰的设计改进而成。可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成为西方又一型现代轻型航空母舰。 1990年,该舰进行部分改装,对岛式上层建筑作了改进,使主要舱室布置更加合理,为停机坪上的直升机设置了保护装置;另外对居住条件进行了改进,使舰上可增住6名军官和50名技术人员。 该舰在开工的第一年,美国曾为其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它的造价估计约2.75亿美元。 满载排水量:17188吨 舰长:195.9米 舰宽:24.3米 吃水:9.4米 动力装置:常规动力,2座燃气轮机,单轴推进。 功率:34.1兆瓦(4.64万马力) 航速:26节 续航力:6500海里/20节。 主要武器装备:4座20毫米近战武器系统。 搭载飞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12架,直升机16架。 人员:舰员555人,司令部和航空人员208人 中部飞行甲板和岛式上层建筑 火炮:4座巴赞(Bazán)“梅罗卡”(Meroka)2A 12管20毫米近防炮,仰角85o,发射率3600发/分,射程2公里 2座莱茵麦托(Rheinmetall)37毫米礼炮 对抗措施:假目标:4座洛拉尔·海柯尔(Loral Hycor)SRBOC Mk36 6管发射器,可发射红外曳光弹和箔条弹,射程2.2海里;SLQ25“水精”,拖明鱼雷诱饵;舰体和桨叶降噪 电子支援/对抗:(Elettronica Nettunel),截获和干扰 作战数据系统:NTDS指挥系统,11、14号数据链,马可尼-马特拉SCOT 3卫星通信系统 武器控制:4部塞莱尼亚(Selenia)指挥仪,用于“梅罗卡”炮;拉德麦克(Radamec)2000系列 雷达:对空搜索:休斯(Hughes)SPS52C/D,3座标,E/F波段,240海里 对海搜索:ISC卡迪恩(Cardion)SPS55,I/J波段 飞机控制:ITT SPN35A,J波段 火控:4部斯佩里(Sperry)VPS 2,I波段,用于“梅罗卡”炮;RTN 11L/X,I/J波段,导弹警告;塞莱尼亚RAN 12L,I/J波段,目标指示 战术空中导航:URN25 载机:6-12架AV-8B“斗牛士”(Bravo)垂直/短跑起降战斗机,6-10架SH-3“海王”(Sea King)直升机,2-4架AB212反潜/预警直升机,2架SH-60B“海鹰”(Sea Hawk)直升机 具有12o升角的跃飞甲板前部 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号(Principe de Asturias),西班牙海军舰队旗舰,1988年开始服役。 轻型航母,战时最多载机37架(基本为“鹞”式垂直起降机和“海王”直升机)。 作为西班牙海军现役唯一一艘航母,国产化达70%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号”是西班牙人心中的骄傲。 印度也有两艘80年代从英国购进的航空母舰(有一艘已于1997年退役),虽然比较陈旧,但也可以给印度海军提供一些空中保护。最近他们宣称,将建造新的航空母舰。 阿根廷也曾有一艘航空母舰,这艘命名“五月二十五日”号从英国购进的航空母舰因为太陈旧,于1999年1月拆除。原为 英国皇家海军“巨人”级航空母舰,1969年2月开始在阿海军中服役。 排水量: 19896吨(满载)。 长:211.3米 宽:24.4米 吃水:7.6米。 主机:2台蒸汽轮机 航速:24节。 武备:9门L90型40毫米单管炮 舰载机:12架“超军旗”战斗机、6架S-2E“追踪者”反潜机、 4架SH-3D“海王”反潜直升机、l架A-103“云雀”—Ⅲ直升机 巴西的航空母舰则是购自法国的“福煦”号航母,2001年3月法国为了筹措建造”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不断超支的建造费用,以1400万美元的低价提前向巴西出售“福煦”号航母,而按原计划它应该是到2O04年才退役。于是巴西平白捡了个便宜,其海军也将因此成为南美地区海上制空能力最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