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逆差),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鸦片战争前,英国人要在中国购入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特产,所以英国人的白银流入中国。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此时中国还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小农经济的特点就是大部分生产资料都是自给自足,所以中国不需要购置英国的商品。
Ⅱ 鸦片战争之前英国的状况
1、政治上,通过了光荣革命的洗礼,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勃兴,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渐渐壮大。
2、经济上,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工业生产水平迅速增强,资本主义工业化水平全球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3、军事上,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一大批新式武器出炉,装备于英国皇家海军,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是世界第一强大的海军。
(2)英国在鸦片战争之前如何逆转扩展阅读:
1733年织机中开始采用飞梭,60~70年代纺纱机普遍采用;80年代,蒸汽机投入使用。随着蒸汽机采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部门。
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大机器生产在纺织业中已占主导地位。英国从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至此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西北地区兴起一批工业大城市,人口也向那里集中。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
Ⅲ 英国在鸦片战争前,向我国输出的鸦片是从哪里运来的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按照英国的说法,鸦片战争便是通商战争,毕竟英国及其殖民地产品是需要销路的。
鸦片之于英国是贸易和侵略的工具,但之于中国,却有着切肤之痛。国力羸弱,白银外流,民众萎靡,国人抵抗外来入侵的时代真正开始了。
Ⅳ 3、鸦片战争前,英国政府曾几次想和清政府建立政治、经济联系,但都没有成功
英国在鸦片战争之前,曾三次遣使来华,希望与华建交,全部失败。
至于禁烟之后,开战之前,英国全权代表懿律与琦善在大沽和广州的两次交涉谈判,于题目无关,不必详细说明。
干隆五十三年(1788年)英国第一次派公使来中国交涉,不幸英国所派公使死在途中,使团半途折返。
干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十日及八月十三日,英使“马戛尔尼”在热河行宫两次见了干隆,两次都未跪拜。干隆心中不悦,以一道勅谕拒绝了“马戛尔尼”所提出的要求。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罗尔美都使团因跪拜问题,遭嘉庆下逐客令。
Ⅳ 在19世纪,英国也鸦片泛滥,后来怎么解决了
清朝时期,中国向英国出口瓷器和丝绸导致英国白银大量外流,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鸦片的吸食导致中国对鸦片的需求大量增加,英国因此扭亏为盈。最后,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虎门进行了一次鸦片燃烧,并配制了解药。第二年,英国以微弱多数投票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这就是所谓的鸦片战争。从表面上看,战争是由鸦片引起的。所以英国没有鸦片?事实上,当时英国鸦片泛滥的情况并不比中国好到哪里去。
当时英国的情况是这样的:感冒头痛怎么办?失眠多梦怎么办?疑难杂症治不好?孩子哭着不睡觉。你不用再担心了。一点鸦片酊,你的麻烦就会马上结束!
随着吸食鸦片人数的不断增加,犯罪率急剧上升,英国社会秩序十分混乱。社会各界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表现。
发动侵华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也意识到,这种"神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必须通过立法加以限制。1868年,英国通过了《药品药剂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鸦片贸易。
但真正让鸦片从西方社会消失的,不是法律,也不是越来越高的价格,而是"治疗鸦片成瘾"的药物——吗啡。这种着名的"止痛药",效果比较好,而且也算不上上瘾,于是,更换新的"鸦片酊",开始盛行。
Ⅵ 鸦片战争之前,世界形势发生了哪些重大的改变
鸦片战争前夕,欧美列强已经开始了抢占殖民地。英国由于最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抢占的殖民地最多、攫取发展工业所需的自然资源最多而成为了“世界霸主”;沙皇俄国积极“西向”和“南向”政策,在东欧瓜分、占领波兰,占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黑海北岸领土,占领了整个中亚;法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都分别抢占了不少的殖民地。
Ⅶ 鸦片战争时,英国为何走向富强
1:鸦片战争前,英国就开始走向富强,在20世纪中叶 和末期 维多利亚 时代 达到 鼎盛
2:为何会富强,主要是源于1300年末开始的文艺复兴 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结速了宗教束缚欧洲人思想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前,在文化科技上一直是中国领先西方,蒙古西征 匈牙利看到攻城的投石车不知道是什么)
3:文艺复兴直接 导致了工业革命,因为文艺复兴 一是产生了城市市民阶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人力资源,二是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设备理论
4:工业革命开始的最强国是西班牙,从新大陆印第安人手里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后被英国打败,英国成为最强的殖民国家
5:清朝对内采取 八 股那套 限制人思想的教育方法。对外闭关锁国,别人的技术学不大,别人已经很强大了,清政府还在夜郎自大
6:其实我国也有过累似文艺复兴 ,思想解放的时期,那就是春秋时的诸子百家,科技,思想束缚很少,儒家 法家等奠定 了以后2000多年中国的主流文化。比西方早了近1500年。
7: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开始,新思想就被禁止,只有有利于统治者的思想理论才可以流行,从秦的法家治国 到西汉初的道家无为治国,到西汉中到东汉末的儒家治国。南北朝,唐朝时的某些时期,佛一度成为过主流文化,到了宋又是儒,明清也是儒
从秦始皇开始的统治者一直在 宣扬一种文化独尊论,这种文化有利于他们愚弄人民,巩固统治,但独一文化大大扼制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
8:现代社会为什么进步的快,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思想束缚少是很重要的原因。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束缚新思想是中国比西方起点高,但最后落后于西方且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Ⅷ 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国为什么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击败大清帝国并且开始让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中国方面:第一、清朝后期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朝后期社会衰败,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这种情况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第二,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时代呼唤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鸦片战争当中,清政府各级决策者错误频出,上层指挥简单低效,各级官员欺上瞒下,导致不知己不知彼,对战局应变低效。两年的战争过程中,同样的决策错误在各地重复上演。这既是由于清朝后期政府的腐败所致,也是清朝后期政府腐败的具体表现。正是在清朝后期统治集团的这种状况下,英国方面的优势才得以显示和发挥出来。
英国方面: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继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英殖民主义者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到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业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亿二千多万磅;筑成铁路数千公里。当时英国已有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首都伦敦的人口发展到二百几十万。从对外作战所必需的海军力量看,到1836年,英帝国主义已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Ⅸ 鸦片战争前英国是什么社会制度
君主立宪制。
鸦片战争前就是指1840年之前,而1689年英国就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9)英国在鸦片战争之前如何逆转扩展阅读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形势:
1、国内:
(1)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政府财政困难。
(2)政治上,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买官鬻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法律败坏。
(3)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
2、国外:
(1)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
(2)他们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3)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对中国输出鸦片。
Ⅹ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对英国的战略方针及英国的应对措施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英国都是以一种“宗藩关系”进行往来,而英国则只想打开中国的市场,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鸦片战争前,英国的愿望并没有如其所愿,因此英国便靠走私鸦片,从中牟利,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与英国进行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