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为什么能完成殖民扩张

英国为什么能完成殖民扩张

发布时间:2022-12-21 12:03:08

⑴ 英国取得殖民争霸斗争最后胜利 原因

英国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英殖民帝国的形成
(1)英国殖民扩张的开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
(2)成为海上霸主:18世纪中叶,通过殖民争霸战争战胜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3)“日不落帝国”:到19世纪,英国的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
2.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1)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757年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到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掠夺方式:侵吞印度土地、武力洗劫各邦国库、向民众征收高额税赋、以垄断贸易牟取暴利.
(3)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⑵ 欧洲殖民扩张时代,英国为何能超越其他国家后来居上

在欧洲殖民扩张时代,英国凭借着它强大的力量征服了辽阔的疆土,因此,英国也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国家后来居上是因为英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三、英国的制度环境

自从英国签署《大宪章》之后,英国的社会就开始推崇制度的精神。比如说当时英国的羊毛呢非常的好,政府为了保护羊毛呢的发展,于是他们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专利制度,以此保障羊毛呢产业商业垄断的地位,这也极大地提升了英国的国力和产业力。

所以,英国之所以能够超越他国,都是一步步地凭借着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做到的。

⑶ 英国殖民地开发起步晚,为何还能成为第一大殖民地帝国

因为英国全力发展航海技术,还会给殖民地一定的自主权,这让很多的殖民地都加入了英国。

很多国家对待殖民地国家,只要发现人们抵抗,他们就会疯狂镇压,因此与殖民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冲突。英国是不同的,它赋予殖民地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任命殖民地地方政府为国王,并减少冲突。这样,许多最初属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秘密寻求英国的支持并加入了英国殖民地,从而扩大了英国殖民地的规模。

⑷ 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的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也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行列,先后打败荷兰,法国等.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最初试图经过俄罗斯打通东方贸易路线,为此于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后发现俄国与东方没有直接商业往来,于是转而寻找西北航线,试图经北美洲北部前往东方。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了对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孙湾公司和新英格兰殖民地。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

(4)英国为什么能完成殖民扩张扩展阅读

1688年,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随着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对王权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并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

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最终,使得英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

⑸ 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扩张的原因


⑹ 英国为什么能成为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作为老牌帝国主义,英国和西班牙在世界上都曾有过大量殖民地。不过,他们的结局却不太一样。就英国而言,英国的殖民地最多时曾是其本土面积的110倍,殖民地人口数是本土人口的8倍。到一战前夕,英国控制的势力范围达到全世界面积的1/4。二战以后,这些殖民地纷纷独立,目前,英国的“原殖民地”主要有三大类:王室领土、海外领地和英联邦国家。虽然独立者众多,但留在英联邦内的国家,许多都还赫赫有名。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英国的三大孝子,养育了大量的英国后裔。是英国最成功的殖民地。这三个国家与英国相对最具有类似性,人口组成类似,(加拿大有大量法国后裔,以英国后裔为主。)文化类似,社会制度类似,等等还有其它的众多类似。比如,都是沿海或岛屿国家,拥有便利的海运。英国,面积24 .42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5850万。人口密度为240人每平方公里。 2004年人均GDP 28350美圆,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9。加拿大,面积997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2973万。人口密度为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3930美圆。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8。澳大利亚,面积768 .2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1810万。人口密度为2 .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1650美圆。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9。新西兰,面积27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364万。人口密度为1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15870美圆。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25。可以说,英国殖民地相当成功——即使它放弃殖民地也是因为投入和产出的利益计算而主动采取的措施,而不是逼迫放弃。

再看看西班牙。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是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西班牙在美洲拥有的殖民地的统称。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就不断地进行着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领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达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内陆。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那些由原西班牙殖民地转化而成的新国家基本上都继承了西班牙的语言和宗教,并成为了现在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拉美还包括有巴西等原葡属地区)。可以说,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一个大获全胜,一个溃不成军,那么,都是殖民统治,为什么会有这天悬地隔的差距呢?这原因首先当然是英国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国、克什米尔国,非洲的布干达王国、巴苏陀王国、桑给巴尔苏丹国,中东及东南亚的一些酋长国和苏丹国)。在被划为英皇直辖殖民地的地区,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乡村等行政机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英国征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之后,保留了两国原来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以作为对两国原来的布尔人统治集团的让步),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传授。与西班牙的统治方式相比,英国的统治方法无疑更加有利于长久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并使其在独立之后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而西班采取的则是直接统治的方式,尽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经济上与宗主国结为一体,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非洲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紧密产生密切的认同感。当地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几乎得不到保存,当地语言在教育系统中很少应用。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并摈弃土着生活方式。这种做法导致殖民地人民出现分化,独立后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当然,二者殖民地所以有这样的不同结果,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政策是决策的自主性和交易的自愿性的完全市场经济政策;而西班牙对其统治的殖民地则是采取政府指导下的所谓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换言之:英国殖民政策是完全市场经济,而西班牙则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在于:一是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强力干预和全面控制,二是把尽量多地积累货币财富作为国家目标。

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是放手让商人去操作,政府极少插手,经营方式也是公司制——譬如东印度公司。这里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早在1215年的《大宪章》中,英国已经开始对国王的征税权作出限制。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的垄断特权被国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可以说是对重商主义最后的致命一击。《国富论》弘扬“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在资源有效配置中的作用,同时指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和宽松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有可能对经济造成破坏。” 由斯密《国富论》开创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正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18世纪产业革命的先声。因此,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叔父、老阿诺德·汤因比在1884年出版的《产业革命》一书中就已指出,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气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

反观西班牙,16世纪初,它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并且在查理第五的统治下建立了横跨欧洲大陆的哈布斯堡王朝。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这是因为:第一,虽然西班牙政府在殖民活动中攫取了大量财富(据历史记载,1503~166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取得的财富多达白银18600吨和黄金200吨)。然而这些财富并没有被投入生产活动,相反,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却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从1575年到1647年,西班牙皇室六次宣布破产(诺斯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第二,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而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有能够发展起来。第三,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造成了普遍的寻租条件。由于“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重商主义时代乃是一种腐败的寻租社会”(布坎南等编:《关于寻租社会的理论》)。这样,西班牙经济在16世纪后期“马尔萨斯灾祸”再次袭来和经济衰退重现时一蹶不振。1588年“无敌舰队”大败于英国海军,更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1596年菲利普二世去世以后,西班牙沦落为二流国家。它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已是1975年独裁者弗朗哥去世以后的事情。14~18世纪的法国历史,也向我们讲述了相同的故事。

英国和西班牙殖民地不同结果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那就是:一些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以及它们所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是无法长久的,这种体制和政策安排在发展初期是有效的,但是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上,就必须及时进行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进一步市场化,否则会引来种种恶果。

⑺ 国家禀赋与制度环境!欧洲殖民扩张时代,英国为什么能后来者居上

英国作为殖民扩张时代最后才加入的国家,为什么能够反超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殖民国家呢?

首先英国的殖民扩张虽然比较晚,不过好在这个国家的韧性是很强的。在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曾经下令设立了全面食鱼日,而英国本身的产量是不够的,因此找到了北大西洋的纽芬兰渔场,不过当时的船只和航海技术并不发达,在纽芬兰渔场恶劣的环境中锻炼出来一大批优秀的水手,在为后来的殖民扩张打下来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也带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让整个英国的国力都上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完善的专利制度也吸引来了很多欧洲其他国家的优秀工匠来到英国,也进一步提高的英国的整体实力。在国家禀赋和制度环境的加持下,英国的殖民扩张是十分顺利的,成功确立了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⑻ 二战之前英国为什么能够一直开疆扩土

在经济和工业方面,英国也不逊色德国多少。1939年,德国经济总量约为500亿美元,英国经济总量为380亿,德国经济总量要高于英国。不过如果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英国的经济总量并不逊色于德国多少。在工业领域,情况也一样,德国本土工业产量和英联邦的总产量差不多。德国在钢铁、煤炭等领域产量要高于英国,但英国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等方面远高于德国,可以说两国各有优势,实力不相上下。不过由于英国拥有辽阔的殖民地,英国在原材料生产和供应方面有较大优势,战争潜力比德国更强。二战中,英国的工业生产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也被动员起来,特别是加拿大的工业发展迅猛,到二战结束时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工业强国。如果不是二战后德国拿下了法国等地,德国根本没法和英国抗衡。

⑼ 从岛国到日不落帝国,英国是凭什么完成逆袭的

因为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在英国发生的,这次革命让英国提高了生产力,从而有机会殖民扩张,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一、君主立宪制

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对王权进行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得英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很大的基础。英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开辟了资产阶级的时代。

正是由于英国大力发展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所以他们才能对外殖民扩张。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阅读全文

与英国为什么能完成殖民扩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