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战时各国的兵力
1、苏联
苏联军队是二战中规模最庞大的军队之一,由战争初期的500万余人发展到战争结束时的近1200万人,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苏联军队的数量都大体维持在900万到1100万的水平。
其中苏联陆军是最主要的作战力量,苏联在战争中组建了最庞大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和炮兵部队,正是依靠这支强大的地面部队,苏联才最终挡住了纳粹德国陆军的进攻,并最终将战线退回到德国本土。
战争结束时,苏联陆军是世界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拥有最强大的装甲部队,拥有6个坦克集团军、23个独立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超过2万辆。
2、美国
美国军队是一支在战争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军队,是战后唯一一支能够和苏联军队相对抗的武装力量。不同于苏联军队的陆军一支独大,美国军队除了陆军外还建立了一支空前强大的海军,这是当时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拟的。
美国陆军同样拥有一支强大的装甲力量,拥有28个装甲师,15个独立装甲旅和其他独立装甲营,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达13000辆。由于美军没有组建更好级别的装甲单位以及在装甲战术上的局限,美军的突击能力是远不如当时的苏军的。
3、德国
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德国军队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这得益于德国提前的军事动员和先进的作战理念,到1941年德国军队已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军队,总兵力超过700万人,而当时苏联才有500余万人。
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德国军队也开始大规模的增加,到1944年德国军队的增长达到顶点,用兵超过1000万人,但是它的对手总兵力也相应的增加到2000万人,所以德国军队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
4、英国
英国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将海军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只保留一支小型的职业化陆军以应付和平时期的各种危机。
由于二战中英法联军很快被德军打败并被逐出欧洲大陆,英国为了保卫本土不得不将主要经历放在了海军和空军身上,英国是自始至终都坚持发展战略空军的国家之一,这不可避免的要削弱陆军的力量。
不过为了开辟第二战场,英国还是组建了一支规模较大的远征军,战争结束时英国总兵力近700万人,拥有6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军队实力仅次于苏联和美国。
5、中国
中国军队战前只有不到200万人,而且严重缺乏现代化武器,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
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开始极速的扩张,其中国民政府领导的军队人数在400万左右,中共政府领导的军队由几万人增加到100多万,这样中国军队最高兵力应该在500多万人。
Ⅱ 二战英国军队死亡36万,其中有多少是死在亚洲战场的呢
很少很少。
英国在二战时,陆军很少,因为他是个岛国,不用保持很多的陆军,只有我把住了天险海峡,英国就会很安全。
英国在殖民地的部队就更少了,甚至没有坦克协防。
Ⅲ 请问二战时期为什么亚洲东南亚国家参战兵力那么少
二战以前,东南亚只有一个独立国家:泰国。
越南,老挝,柬埔寨是法国的殖民地,当时称法属印度支那,日本称为法印;缅甸,马来亚(注意,不是今天的马来西亚),北婆罗洲(沙捞越,沙巴,文莱),新加坡(当时和柔佛,槟榔屿合称英属海峡殖民地)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菲律宾是美国的保护国,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当时称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本称为兰印)。
当时在这些地区全是英法荷的殖民地部队,比如法印真正的法国军队很少,除了越南人就是法属北非的摩洛哥人和法属西非的黑人。英国的军队绝大部分是印度人,在新加坡被日军俘虏的英军中有9万阿三。荷兰本土已经被德国占领,兰印名义上效忠于流亡伦敦的荷兰女王的流亡政府,而实际上流亡政府只直接统治苏里南等美洲殖民地,出于防御日本的需要,早就把兰印委托给英国了。美菲联军也是大部分是菲律宾人。
所以美英法荷东南亚部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从训练,装备,战斗力,意志等各方面都无法和日军相比。
澳大利亚二战时,陆军师番号编到9,但是其中有空番号。实际总兵力不足9个师。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师还被英国调到北非战场和德意军队作战去了。诺大的澳大利亚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只有1个师了。最后在澳大利亚总理马克唐纳的激烈要求和澳大利亚国会投票决议的压力下,丘吉尔才被迫放回一个澳军师。还没到,新加坡已经失守了。所以后来澳大利亚都准备放弃澳洲北部,退守大沙漠以南,防守南澳洲了。
Ⅳ 问一句二战英国有多少兵力,来自哪里
总体数量明确而具体的数字不好查
当可以分开算,大致为以下几个部分:本土军和殖民军以及联邦军,本土军是二线的民兵和预备役部队
殖民军还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外作战的正规军,另外就是各殖民的地方军如英印军非洲各地的驻军及征召当地人组成的部队,联邦军就是主要指加拿大和澳新联军以及南非,这是比较明确可查的例如北非战场和诺曼底登陆后的加拿大军团。再为你提供几个战场的资料,仅供参考。
北非战场:为了对抗隆美尔军团3个师的德军,英军先后投入16个师和10个旅,包括第英军1,2,7,10装甲师,第2,44,50,51,70步兵师,印度第4,5,10师。还有南非第1,2师,新西兰第2师(第4,5,6,8旅),澳大利亚第6,9师,这是在北非所出现的所有英军番号。
远东方面:1942年初英国在远东的兵力只有第1缅甸师,师长是英国的斯科特Scott少将。这个师是1941年4月才组建的,士兵训练不足,武器装备低劣,而且缅甸士兵对英国殖民者有敌意,士气低落。另一个师是从印度调来的第17英印师,开战以后才仓促运到,师长是科文Cowan少将。除了这两个师之外,还有刚刚运到的英国第7装甲旅。指挥驻缅英军的是赫顿Hutton中将。1943年以后战争形势好转盟军重新调整缅甸战场的指挥结构:韦维尔上将转任印度总督,奥金莱克上将出任印度总司令。从此时起,印度总司令不再负责缅甸战场对日作战。作战事务归新设立的盟军东南亚战区,海军上将,英王乔治六世的表弟,德国血统的蒙巴顿勋爵出任战区最高司令,下设第11集团军群,实际是战区地面部队司令部, 司令官吉法德中将。集团军群主力是由东方集团军改编而成的英国第14集团军,另一支部队是史迪威指挥的中国驻印军(孙立人和廖耀湘的新1军新6军)。斯利姆的14集团军下辖斯康斯中将的第4军(驻防中段的英帕尔地区),和克里斯蒂森中将 的第15军(驻防南段的若开地区)英国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岛屿的部署:英军几千、澳军6个步兵团+2个机抢团+辅助部队共计18500人,其余为印度兵。 再说下新加坡的情况
英国在新加坡部署有印度军第12旅,其中包括两营的英军,印军第九师一旅驻防于吉兰丹哥打巴鲁(Kota Bahru)另一旅驻防于彭亨关丹。这两旅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北马的东海岸。 印军第十一师驻扎在吉打和霹雳等地,主要的任务为防守暹马边境及北马的西海岸。 上述两师印军合成为一个军团,叫做印军第叁军团,在喜士(Sir L. M. Heath)中将指挥之下澳洲军第八师驻防于柔佛,东至兴楼(Endau)西至麻坡(Muar),包括丰盛港(Mersing)等地。英军当局觉得敌军在丰盛港登陆的可能性极大。在新加坡岛上驻有重炮队,高射炮队,也有若干英印的步兵。 此外还有以英人为军官的马来军一团,和以马来人为军官的柔佛军一团指挥官森门士(Keith Simmons)少将英军投降前不久还有18师运到了新加坡。
其余太生僻繁杂了只能以后靠你自己慢慢考证了或是大家多交流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各国分别都有多少军队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统计
国别 死亡(人) 负伤(人) 被俘(人) 失踪(人) 合计(人) 占总动员兵力(%) 死伤比例
苏联 7 000 000 3 450 000 5 750 000 —— 16 200 000 60 2∶1
美国 292 000 671 000 119 000 29 000 1 111 000 6.8 1∶2.3
英国 398 000 480 000 331 000 98 000 1 307 000 22.2 1∶1.2
法国 211 000 400 000 140000包括失踪 —— 751 000 17.9 1∶1.8
德国 2 850 000 7 250 000 1600000包括失踪 —— 11 700 000 68.8 1∶2.5
日本 1 553 000 305 000 303 000包括失踪 —— 2 161 000 22.3 5.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参战兵力及减员率
美国:参战兵力1 400万人,减员(指阵亡、伤员、失踪,以下同)人数1 070 364人,减员率7.6%。其中阵亡占25%,伤员占61%,失踪占14%。)
英国:参战兵力1 200万人,减员人数1 233 796人,减员率10.3%。其中阵亡占28%,伤员占38%,失踪占34%。
前苏联:参战兵力2 200万人,减员人数12 000 000人,减员率52.2%。
德国:参战兵力1 700万人,减员人数9 900 000人,减员率58.2%。其中阵亡占21%,伤员占50%,失踪占29%。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5 700多万人死亡。其中:
前苏联:死亡2 060万人,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被纳粹军队俘虏的前苏联士兵575万人中有330万人死于战俘营。
波兰:死亡600万人,是受纳粹摧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奥斯威辛等三个集中营被杀害的就有290万犹太人。
德国:死亡730万人,其中有士兵370万人。
法国:死亡81万人;南斯拉夫:死亡170万人;美国:死亡38万人;匈牙利:死亡42万人;意大利:死亡33万人,罗马尼亚:死亡37万人;荷兰:死亡21万人;希腊:死亡16万人;芬兰:死亡8.4万人;保加利亚:死亡2万人;挪威:死亡1万人。此外,欧洲各国被希特勒分子杀害的犹太人和其他人种有500万~600万人;吉卜赛人被杀害50万人。
在亚洲战场,中国:死亡1 200万人;日本:死亡180万人。
两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数目:61 持续时间:2 194天(6年) 中立国数目:6 参战国总人数:17亿人(占世界人口80%) 战争中被打死的人数:3 200万人 受伤人数:3 500万人领土上进行过军事行动的国家:40个 军事行动区域的面积:2 200万平方公里动员入伍人数:11 000万人
Ⅵ 英国最强时期有多少军队
提起二战时期的英军,人们往往会嗤之以鼻。人们普遍认为英军是盟军中的酱油角色,尤其是英国陆军,弱的不能看,比国军和法军强不到哪去。
1.事实上,二战时期的英国陆军非常强,抛开三流殖民军在东南亚被日本暴打的特殊案例,英军在二战中打的可圈可点。在苏德战争前,欧洲和北非的硬仗基本都是英军打的。德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陆军,又有意大利帮助,但英军虽然输多胜少,但仍然将德国堵在欧洲,将意大利军队差点赶进地中海。仅仅这一点,就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做到的。
2.即使在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尽管英国鞭长莫及,被日本偷袭得手,但英军腾出手后很快压着日军打,英帕尔战役打的日本魂飞魄散,巴布亚半岛战役打的日军怀疑人生,英军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陆军之一,而非什么水货。
英国鼎盛时期拥有520万军队,大部分是高技术含量的海军和空军,陆军装备也非常精良,机械化程度和战斗力丝毫不比美军差。
英国军队的“主教”自行榴弹炮,是一款性能非常不错的自行火炮。
装备精良的英国炮兵。
英军大规模装备的萤火虫中型主战坦克。该坦克曾击毙大名鼎鼎的德军“钢铁死神”魏特曼。当时驾驶着007号“虎”式的魏特曼坦克遭到了英军萤火虫坦克和英国轰炸机的围攻。
英国钢铁情人“瓦伦丁”轻型坦克。
正在装弹的英军萤火虫坦克。
英军喷火坦克。
英军装备的“克伦威尔”式巡洋坦克。别看和德国虎王打吃力,但被德国虐惨了的英国坦克手在亚洲硬是打出了虎王的感觉。
3.二战时期的英国陆军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比美军都不差,比德国军队还要强一些。二战中实现了陆军机械化的只有美军和英军。
二战中英国军队是一支由本土和自治领、殖民地杂烩的混合部队,其中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出了名的能打,和德国人硬碰硬丝毫不落下风,在太平洋打的日本怀疑人生。
二战加拿大生产的卡车,加拿大是二战时期世界第七大工业国,是英国的后期基地。
4.
英国军队伙食非常好,伙食水平低于美军但远在德国和苏联之上,面包、牛肉、各种新鲜蔬菜都有,还有烟草和葡萄酒供应。
英军注重团队精神,求生意识强烈!一对一英国军队不容易取胜,但团体作战英军可真不弱,能和德军单挑怎么会弱。二战中英军是唯一和美军一样,对德国打出1.2:1战绩的国家,远高于苏联的5:1。
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投入了多少兵力
苏联 7 000 000 3 450 000 5 750 000 —— 16 200 000 60 2∶1
美国 292 000 671 000 119 000 29 000 1 111 000 6.8 1∶2.3
英国 398 000 480 000 331 000 98 000 1 307 000 22.2 1∶1.2
法国 211 000 400 000 140000包括失踪 —— 751 000 17.9 1∶1.8
德国 2 850 000 7 250 000 1600000包括失踪 —— 11 700 000 68.8 1∶2.5
日本 1 553 000 305 000 303 000包括失踪 —— 2 161 000 22.3 5.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参战兵力及减员率
美国:参战兵力1 400万人,减员(指阵亡、伤员、失踪,以下同)人数1 070 364人,减员率7.6%。其中阵亡占25%,伤员占61%,失踪占14%。)
英国:参战兵力1 200万人,减员人数1 233 796人,减员率10.3%。其中阵亡占28%,伤员占38%,失踪占34%。
前苏联:参战兵力2 200万人,减员人数12 000 000人,减员率52.2%。
德国:参战兵力1 700万人,减员人数9 900 000人,减员率58.2%。其中阵亡占21%,伤员占50%,失踪占29%。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5 700多万人死亡。其中:
前苏联:死亡2 060万人,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被纳粹军队俘虏的前苏联士兵575万人中有330万人死于战俘营。
波兰:死亡600万人,是受纳粹摧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奥斯威辛等三个集中营被杀害的就有290万犹太人。
德国:死亡730万人,其中有士兵370万人。
法国:死亡81万人;南斯拉夫:死亡170万人;美国:死亡38万人;匈牙利:死亡42万人;意大利:死亡33万人,罗马尼亚:死亡37万人;荷兰:死亡21万人;希腊:死亡16万人;芬兰:死亡8.4万人;保加利亚:死亡2万人;挪威:死亡1万人。此外,欧洲各国被希特勒分子杀害的犹太人和其他人种有500万~600万人;吉卜赛人被杀害50万人。
在亚洲战场,中国:死亡1 200万人;日本:死亡180万人。
两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数目:61 持续时间:2 194天(6年) 中立国数目:6 参战国总人数:17亿人(占世界人口80%) 战争中被打死的人数:3 200万人 受伤人数:3 500万人领土上进行过军事行动的国家:40个 军事行动区域的面积:2 200万平方公里动员入伍人数:11 000万人
Ⅷ 二战英国军队死亡36万,其中有多少是死在亚洲战场的呢
英国在亚洲基本上没打什么仗,就只在缅甸和中国军队一起打过几仗,很快跑到印度去了
投降的挺多的,估计死在战俘营比战死的多,顶天了就三四万人
Ⅸ 英国二战有多少军队
英国实行志愿兵役制,士兵服役期按本人与军方签定的合同而定,分为3年、6年、9年、12年、15年、22年。武装力量现役部队兵力为21.094万人。陆军:英国陆军的数量40个营.人员总数仍保持在11.7万。军队部署快、行动灵活、战斗力和应变能力强。 空军:英国以龙卷风式空优战机为主力,约有300架,对地攻击机有美州虎50架,猎鹰式垂直起降战机60架,鹰式攻击战机150架,英国海军则有40架猎鹰式垂直起降战机,总计在600架以上,最进与德、西联合开发“欧洲联合战机”EFA英国将引进250架左右。 海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驱逐舰护航,有核潜艇或者潜艇,称为全球存在海军(大洋海军)(以上数据位2004年状况).
Ⅹ 英帕尔大战中的15万英国军队,为何能彻底扭转东南亚的战局
因为英国军队的兵力有限,二战后期在东南亚爆发的英帕尔大战,已经属于英国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之一。这次战役非常出彩,消灭了6万多日本军队,扭转了东南亚战场的不利局面,东南亚地区的盟军开始了全面反攻。
英帕尔战役前后花了四个月时间,最终以日军惨败告终。10万日军参加了这场战争,死亡人数达到5.3万多人。其中约有3万人死于疾病和饥饿!幸存的4万多名士兵不是受伤就是生病。
英帕尔战役对在缅甸战败的英军来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胜利。作为日本缅甸前线军的主力军,第15集团军在这场战争中被大大削弱,无法再发起改变格局的行动。从那时起,盟国向日军吹响了东南亚之战反击的号角,日军开始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