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日战争时期,英国有没有帮过中国
抗战时期,英国也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英国先后向中国提供了2400万英镑的贷款(约合1.1亿美元)。当时英国的处境也非常艰难,能挤出这些钱支持中国已经不容易。此外,英国民间也积极向中国进行捐赠。在抗战爆发后的一年里,英国民众向中国的捐赠超过了200万英镑(约合9400万美元)。我们有理由感谢英国民众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② 英国为什么支持中国洋务运动
在中英两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不是英国而是俄国,英国本土距离大清国比较遥远鞭长莫及,只好采用控制清政府来控制整个大清的办法服务自己的大局利益。所以我们看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只割让了地理位置重要的香港岛作为其殖民地,而不灭掉清政府占领大清国。但是,英国人也注意到,大清国北面的俄国在步步蚕食中国领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20多年里,获利最大的并不是英国人,而是俄国人,俄国人逼迫清政府割让了大片领土。
英国人经过一番利害计算后,认为必须要扶植大清国加强实力来协助自己抗衡俄国对自己的挑战,英国人开始寻求帮助清政府发展铁路大动脉和军事工业,让大清国帮自己分担俄国从中亚到东亚一线南下的压力。
③ 求二战时英国对华的援助,要详细的资料 谢谢了
二战中英国对中国的援助请求反应是最冷漠的,抗战初期多次求援都被拒绝。直到1938年10月华南华中相继沦陷,英国在华势力范围基本为日本控制。英国感觉在华利益被严重侵犯,终于决定对中国提供援助,但只同意先给50万镑(合230万美元)为滇缅公路购买卡车,以及500万英镑(合2300万美元)的外汇贷款用于平稳中国经济。可以说,直到1940年,英国对华军事援助微乎其微。到1940年秋天,德意日三国结成同盟,日本南进步伐加快,英国越来越感到其远东领地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在此情况下,英国终于决定与中国开展合作保护其远东利益。1940年10月,英国大使卡尔主动向蒋介石建议“中国可以要求英国提供军火、弹药、飞机等,如果英国不能筹措飞机的供应,可以转商美国政府供给,中国还可要求英国提供贷款100万英镑。”而作为回报,中国需“考虑派遣壮丁三四十万人,协助英国作战”,还要求中国“于日本向马来及新加坡进攻之时,以大军攻击广州地带,以牵制日军之南一下”,并说明中国这一军事行动所消耗的军火、弹药,应由英美补充。
随后,英国的确在1940年底向中国提供1000万英镑贷款(合4600万美元),但提供武器装备却是一句空话,英国在宣布提供贷款的当月就通知中国政府不能提供武器和军事人员,只是口头许诺什么考察将来可能合作的基础,提高驻华军事武官的地位,扩大其武官处等。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对华提供财政援助贷款共1550万英镑(合7200万美元),其中的2/3是1940年后提供的。而在这之后,由于英国在欧洲战场自顾不暇,还需要美国提供巨额援助,对华援助基本停止。
④ 为什么英国对中国一直提供大量援助
法国和德国在国内的影响力大主要原因是有大量的援助、企业在国内。而英国作为美国的忠诚盟友。没有对中国有大的投资。而中国的出口则很少在英国。所以影响力自然不行了。
⑤ 为什么在百团大战中英国和美国会帮助中国
在二战时期面对同一个敌人,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援助中国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在二战时期日本就是英国和美国共同最大的敌人,援助了中国抗战活动,就是拉住了日本的大后方为他们打败日本法西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⑥ 英国人说对中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
英国人说对中国的"援助''指的是:主动地向中国提供有偿或无偿并附加了其它条件的技术设备物资支持。
援助,拼音:yuán zhù
释义:以出钱、出力、出主意以及提供精神上支持等方式帮助别人。
引证:老舍《四世同堂》七:“冠晓荷常常一方面暗中援助小太太,一方面给大赤包甜蜜的话听。”
近义词:援手、救援、营救、支援、扶助
反义词:掠夺、求援
例句:四川雅安地震时,他为当地的灾民伸出了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