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战士兵吃些什么
苏联伙食
据记录黑面包至少挽救了40万人的生命,维持了将近1000万人的战斗力。它的配方简单,但烤制过程复杂而精确,通常需要三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饥饿的苏军指挥员常常把部队中所有人员佩戴的手表或戒指集中起来,用于交换难以下咽黑面包和马肉肠。
美国援助的罐头午餐肉原是二战联军的主食,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当年甚至称,“没有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将无粮可吃”。苏军的内部价是两块手表一整条黑面包,在供应不畅的时候,一条黑面包是10个战士一天的口粮。
苏联士兵的伙食通常包括圆白菜汤〔Shchi〕和煮荞麦汤〔Kasha〕。这些都是标准的俄国乡下常见的原料。一个老俄罗斯人这样说:“Shchi ee kasha, pisha nasha。”意思是:“圆白菜汤和煮荞麦汤,是俺们经常吃的。”通常的附加食品是茶、咖啡、盐、面包、通心粉、咸鱼或罐装肉。美国食品很常见,通常计算,这些通过租借法案来的食品在战争中可以为一千二百万人的陆军每人每天提供半磅的份量。这些食品在一九四三年之前是很常见的,四三年后,通过租借法案来的事物原料也是很常见的。这些原料通常被称为“第二前线”而鸡蛋粉被称为“罗斯福的鸡蛋”。援助的食品物资包括面粉、干碗豆、豆类、糖和罐装肉类。其他的还有 Tushonka 黄油〔一种由凝胶沉淀捣碎制成的东西〕、蔬菜、油、人造黄油、罐装的或块状干牛奶、干鸡蛋、粗面粉和咖啡。虽然咖啡的供应一直没有间断,但茶依然是传统的常见饮料。
伏特加和其他酒精类饮料,是部队经常需要的。只要可能的情况下,士兵们都会喝它。喝缴获的德国酒通常比正式配给部队的要好。而一个士兵喜欢的酒可能某某国的牌子到本地的都有。 德国伙食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1级伙食 --Verpflegungssatz I最高优先配给。
主要包括:
黑麦面包 75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 45克
香肠(生罐装食物) 120克(有时是熏鱼)
果酱或人造蜂蜜 200克
煮过的薯仔,蔬菜 750克
肉类 120克
蔬菜或动物脂肪 45克
调料 15克
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 8克
巧克力或糖果 1袋 香烟纸 7卷
这些食物用罐头和纸包好,放入纸箱内。
战争时期士兵伙食供应的实际情况:
供在一线作战的士兵食用的食品应在24小时内借助夜色的掩护送达前线:“夜色降临之后,运输兵的到来打破了战斗间歇的沉寂,他们送来了食物,并取走士兵们写好的家信,已经有两周没人来收取这些家信了。送上来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锅煮出来的杂烩浓汤,我们每个人还得到了半块大面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奶酪。饥饿的我们不能一下把这些东西都吃光,因为下一次食物供给可能在24小时之后才能送到。”1944年起,补充兵部队的伙食标准被降低,食物总量并没有减少,但其中肉类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薯仔和蔬菜。
正是靠着这些德国从挪威一直打倒希腊,再从希腊得到莫斯科城下。
德国士兵在回国休假时使用特种食品供应卡。面包证和食品供应卡一起印刷在一张硬纸片上,需要多少面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面包证,和士兵证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对战时探家士兵的免费食品供应。 中国军队
中国国民党军队腐败的“乞丐部队”
物资短缺给补给带来困难,但军队中的腐败进一步恶化了士兵们的生存环境。即使是嫡系部队,士兵们也总是吃不饱,不光粮食,几乎所有的军需物资都很匮乏。
美国人研究了中国军队的伙食分配制度后总结:按照部队规章,每个士兵发给每天24盎司米,一份盐;每月一份全薪,如果全花在食物上,一个月可以买一磅猪肉。一个中国士兵靠这些配额可以很好地维持生活。可是,事实上他们真正得到的仅仅是分配给他们的食物和钱的一部分,因为长官们习以为常地为自己“克扣”很大一部分。结果是大多数国民党士兵营养不足。
二战中,美国针对中国军队长期缺乏营养,体力较差,影响战斗力,由美国营养专家提出供给标准(每人每日发给):
大米:27.3盎司(850克)
蔬菜:11盎司(340克)
大豆:2.2盎司(70克)
花生:1.1盎司(35克)
肉类:1.1盎司(35克)
植物油:1盎司(30克)
盐:0.35盎司(10克)
燃料:29.43盎司(900克)
盎司=31.1035g
1945年2月28日,蒋介石批准了这个标准。相继在贵阳、昆明、百色等军中试行。 英国皇家军队英国皇家军队的伙食当然是少不大名鼎鼎的咸牛肉罐头,伙食水平低于美国军队但是远在德国和苏联之上。
英国步兵每日配给:
1又1/4磅鲜肉或冻肉,或者1磅罐头肉或咸肉
1又1/4磅面包,或者1磅饼干或面 4盎司咸肉(熏肉)
3盎司干酪
5/8盎司茶4盎司果酱 3盎司糖2盎司盐
1/36盎司胡椒粉1/20盎司芥末
8盎司新鲜蔬菜,或者2盎司脱水蔬菜。 1/10吉尔酸橙汁(在缺乏足够新鲜蔬菜的情况下作为替代品,1吉尔等于四分之一品脱)
1/2吉尔朗姆酒(1吉尔等于四分之一品脱) 每周供应不超过2盎司的烟草
在必需的时候允许下列替代食物的使用:
使用4盎司燕麦片者米 代替 4盎司面包或者饼干。 使用 1/30盎司巧克力 代替 1/6盎司茶
使用1品脱勾兑酒(葡萄酒,白兰地)代替1配给量烈性酒
使用4盎司干果 代替 4盎司果酱
使用4盎司黄油、猪油、人造黄油,或者1/2品脱食用油 代替 4盎司咸肉(熏肉 ) 日本军队伙食
没有饭团就会战斗力大减的日本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错,但实际上后来就变得极为磨炼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粘米饭,但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上司发话说:‘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后来,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极快地吃完,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
日本陆军昭和6年伙食标准: 米:640克 麦:200克 罐头肉:150克
干菜:110克
泡菜:40克
酱油:20克
盐:12克
糖:15克
茶:3克
在前不久轰动一时的东史郎日记,其中很多地方说到,日军的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很差。在部队出发的前几天还可以就士兵自带的口粮过日子,然后就开始节食减肥。一天吃不到一合大米(一合约0.18升),菜就是咸菜什么的,一点奶糖都是十分珍贵的,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动物食品。改善伙食只有在部队到后方休整的时候才有可能吃能按军部标准发放的基本伙食,或是部队就地”征发粮食,实际就是抢劫“。
日本当时的后勤系统相当垃圾,特别是食品配给(小鬼子们都是骂声一片啊)于是侵华战争开始后,部队食物配给就一个命令现地自给:抢!中国老百姓的猪,鸡可就遭难了,日本鬼子在战争中抢劫可比土匪有过之无不及。
日军下级军官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回忆:每次部队转移驻地的时候,一般只带上5左右天的口粮,假如5天内不能到驻地的话,那么每天下午4点就开始排人进入丛林猎杀或采集野果充饥,并且在第三天开始减少口粮配给;而且里面也写到,如果部队是开赴前线的话,那么会把驻地的牲口带上,用来提供肉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日军经常发生杀吃战俘,甚至是自己战友的事
Ⅱ 英国人一日三餐吃什么还有他们的传统食物是什么
在很多亚洲国家,一日三餐是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人们很少不吃早饭,午饭时间常常超过一小时,而晚饭则是全家团聚,边吃边聊,交流情感的重要时刻。在英国,很多人不重视饮食。早饭可能仅仅是一杯咖啡,如果手头要干的活太多,午饭一般就不吃了,晚饭一个人单独吃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总体现象。在英国,还是有很多人非常重视三餐的质量并保证充足的就餐时间的。就像很多亚洲人,有人偶尔也会跳过一顿饭,也有人每天晚上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吃方便面。不过,亚洲人和英国人对三餐和就餐时间的总体态度,无疑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此外,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上的差异也很多。
英国人吃很多面包和薯仔。面包、薯仔和大多数亚洲人的主食米饭、面条一样,都是碳水化合物的很好来源。此外,英国人常常用烤箱来烤肉、薯仔、派等等,亚洲国家很少烤制食物。英国人还吃很多奶制品,如奶酪、奶油和鲜牛奶,亚洲人则吃得较少。 请注意,在英国“一杯茶”指导是加奶的红茶(有时还加糖),有些人称其为“英国茶”。这种茶在英国是很受欢迎的热饮,甚至比咖啡更受欢迎。这和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茶完全是两回事,因此在英国有人请你喝茶时,你得知道这不是中国式的茶。
如果有人问:“传统/典型的英国食品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英国各地有不同的地方菜,比如苏格兰有 “苏格兰羊杂碎布丁”(Haggis),是把切碎的羊心、肺、肝加洋葱、燕麦和香料装入羊肚煮成的香肚;英格兰西南的康沃尔有“康沃尔菜肉馅饼”(Cornish pasties),是用肉、薯仔、胡萝卜和香料做馅的香喷喷的馅饼;“炸鱼和薯条”(Fish and chips)是裹着香脆面糊的炸鱼排佐以薯条,在全国都很受欢迎,特别是产鲜鱼的沿海地区。
典型的英国式早餐: - 牛奶加麦片 - 吐司抹果酱 - 煎蛋、炒蛋、煮荷包蛋或白煮蛋(配吐司吃) - “英式早餐” (培根、香肠、蛋、煎西红柿加薯仔饼或薯条,通常配吐司吃) 典型的英国式午餐: - 三明治 (夹各种料,如火腿和奶酪) - 烤薯仔 (夹各种料,如金枪鱼和蛋黄酱) - 色拉 - 汤和面包 典型的英国式晚餐: - 炸鱼和薯条 - 汉堡和薯条 - 牛排和薯条 - 香肠和薯仔泥 (“Bangers and mash”) - 炖菜/砂锅菜 (大块的肉配以米或薯仔及其他蔬菜混合成的汤汁,盛在一个大的加盖大砂锅中,放在烤箱中慢火烘烤而成) - 烤鸡/牛肉/羊肉配烤薯仔、蔬菜和肉汤(一般在星期天吃,称为“星期日烤肉” (“Sunday roast”)
虽然上述英国式早餐和午餐是较典型的,但英国人对外国的菜肴也很热衷,因此,典型的英国式晚餐也可能有咖喱鸡和米饭(印度菜)、古老肉和炒饭(中国菜)、比萨饼或者意大利面食,如意大利番茄牛肉面(意大利菜)。
英国传统食物只有在酒吧(Pub)里最容易找到,最具代表性的餐点有烤牛肉配约克热布丁(Yorkshire Pudding),以及牛排肾脏派(Steak&Kidney Pie),苏格兰熏鲑鱼,还有各式浓淡啤酒及果酒、各式甜酒及威士忌、各式芝士等。 英式下午茶当然也是经典体验,Scones加上果酱式配茶的主角,找个古典小馆坐坐,享受一下英国人累积了几世纪的饮茶传统。
烤牛排是英国菜中的代表作,由大块带油的生牛肉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同煎牛排一样,在您点这道菜时,服务员会问你喜欢生一些的还是熟一些的。做好的牛肉吃时可以沾西式芥茉酱,作为辅菜的约克郡布丁也很有名。
炸鱼及炸马铃薯条是英国的“麦当劳”,是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食品。炸鱼多为鲽鱼或鳕鱼,与炸薯条一起沾着盐或醋(不少英国人两者都用)食用,很受普通百姓欢迎。
牛肉馅饼 为牛肉或牛肾,有些特殊的味道,吃惯了会觉得非常好吃,这也是小酒馆中的一种典型的午餐,一定要尝尝看哟!
Ⅲ 英国的人们吃什么样的食物,被认为是后天口味
在网上流传一句话“世界上有两本最薄的书,一本是英国的菜谱,一本是美国的历史。”英国菜常常被认为是糟糕食物的代名词,食物煮的太烂、薯条切得太大、鱼用面粉油炸了。以至于在很多西方人眼里英国菜都算不上好吃的食物。那么英国食物为什么会常常被认为是糟糕的食物呢?里面的原因你又知多少?
当时的配给标准,当时一些英国人可以在自己的院子里养鸡或者种植蔬菜,但是他们必须用鸡肉来换鸡饲料,于是他们就成立了俱乐部,几个家庭养一头猪,或几只鸡,但对于一些养殖出来的产品,他们需要上交一半,另一半分给俱乐部其他成员。到二战结束后,肉的配给标准一致延续到1954年。
其实里面有很大的历史原因。二战将大英帝国拉下马,也摧毁了他们的传统烹饪。
Ⅳ 二战英国海军吃什么饭
英国皇家军队的伙食当然是少不大名鼎鼎的咸牛肉罐头(不是SPAM),伙食水平低于美国军队但是远在德国和苏联之上。
1又1/4磅鲜肉或冻肉,或者1磅罐头肉或咸肉
1又1/4磅面包,或者1磅饼干或面 4盎司咸肉(熏肉)
3 oz. cheese; 3盎司干酪
5/8盎司茶4盎司果酱 3盎司糖2盎司盐
1/36盎司胡椒粉1/20盎司芥末
8盎司新鲜蔬菜,或者2盎司脱水蔬菜。 1/10吉尔酸橙汁(在缺乏足够新鲜蔬菜的情况下作为替代品,1吉尔等于四分之一品脱)
1/2 gill rum; 1/2吉尔朗姆酒(1吉尔等于四分之一品脱)
每周供应不超过2盎司的烟草
在必需的时候允许下列替代食物的使用:
使用 4盎司燕麦片者米 代替 4盎司面包或者饼干。 使用 1/30盎司巧克力 代替 1/6盎司茶
使用 1品脱勾兑酒(葡萄酒,白兰地)代替1配给量烈性酒
使用 4盎司干果 代替 4盎司果酱
使用 4盎司黄油、猪油、人造黄油,或者1/2品脱食用油 代替 4盎司咸肉(熏肉)
Ⅳ 二战中英国人为什么爱吃胡萝卜
胡萝卜是各人都很熟习的蔬菜。不外最后胡萝卜并不受人们待见,英国人以为只要驴子才爱吃这类根状食品。在二战期间,已经瞧不起胡萝卜的英国人却爱上吃胡萝卜,胡萝卜终究怎样逆袭的呢?
二战迸发后,德军采用U型潜艇打击英国的舰船,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海上航运道路。英国少量的食品都依赖于出口,海上航运道路的毁坏招致中国食品质源的匮乏,百姓严峻缺少滋补。在这类情况下,英国当局实施了食品配给轨制。
每个人都有一本专属的配给手册,依据性别和年齿的差别,能够取得指定额度的食品。配给轨制实施之初食品数目限定并不是十分严厉,但跟着物质的耗费,限定变得严厉起来,更加蹩脚的是配给手册上的食品粮油店里没法供应。英国百姓难已享用鸡蛋、牛奶等食品。
食品的匮乏给了易栽种、产量大的胡萝卜时机。当局开端鼓舞百姓开垦地盘栽种薯仔、胡萝卜等蔬菜,自力更生。但是英国百姓十分不情愿去吃驴子才爱吃的胡萝卜。
英国当局一个奇妙的谎话却霎时改变了公众对胡萝卜的观点。事先英军在名为“英俊战士"的双发双座重型战役机上配备了AI雷达。有了机载雷达的协助,英军得以在夜间持续作战,击落德军飞机。为了袒护机载雷达的存在,相干部分称成功是因为飞行员眼力好,而飞行员眼力好就是因为吃了胡萝卜。别的事先一些医学家以为胡萝卜中存在少量的维生素有益于改进目力。一时间,胡萝卜成了带来成功的罪人,人们对它的好感度霎时上升了。
英国当局捉住时机推出了胡萝卜宣扬告白——一个卡通抽象的“胡萝卜医生”手中拎着“维生素A”,进一步宣扬胡萝卜的滋补价直。人们栽种胡萝卜的热忱低落。到了1942年,胡萝卜产量呈现了数万吨的盈余。人们开端将带点甜味的胡萝卜制作成糕点,胡萝卜蛋糕、胡萝卜饼干另有胡萝卜布丁都深受人们的欢送。当局还举行了胡萝卜竞赛,鼓舞公众发扬想象力,创造出更多共同的胡萝卜食品。孩子们常常吃的是胡萝卜棒,就是在去皮的胡萝卜中插上棒子,拿在手上吃。
数十年之后的今日,胡萝卜有益于目力的说法还在传播。实际上吃胡萝卜并纷歧定能加强目力。维生素A是加强目力的重要,它能协助眼睛把光芒转换成能够传送到大脑的旌旗灯号,让人们看分明天下。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够天生维生素A。以是胡萝卜的确具有改进目力的成效。可是β胡萝卜素并不能十分有效地转换成维生素A———一个维生素A份子需求12至21个β-胡萝卜素份子转化。要想改进目力就得猛吃胡萝卜,何况成效怎样仍是一视同仁的。不外,胡萝卜改进目力的成效已不得人心,再加上它的确富含维生素,甘旨又滋补,如今仍是很受各人的欢送。
Ⅵ 二战时英国的生存之道
二战之前,英国拥有人口4800万,其赖以生存的食物有2/3是从国外进口的,只有1/3的食物是由本国提供的。二战中,德国对英国进行轮番轰炸,并用德国海军截断英国的海上运输,致使英国很快地失去了原本赖以生存的大约2/3的食物。军队必须吃饱才能打仗,英国人吃不饱,不用德国人打,自己就先溃败了。那么,英国是如何在二战中生存下来的呢?
不可复制的经验
有意思的是,食物配给制虽然是食物短缺下的无奈之举,但却让普通英国人比战前战后都吃到了更多的健康的食物,因为民众的食物营养成分得到了政府精心地调配。
食物配给制的本质是用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其最大优势就是在资源非常有限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让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存和最终目标的实现。食物配给制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只要条件适合,它就会释放极大的能量。
通过食物配给制,首先保证了英国前线所需要的战争资源,比如汽油在开战前5个月就受到了限制,为了节省燃料,老百姓不得不啃冷面包;其次保证了老百姓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果没有食物配给,穷苦老百姓由于买不起面包而被饿死也是有可能的;最重要的是,食物配给保证了老百姓的充足的营养需求,从而让他们保障了充沛的体能,为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事例也说明,面对困难,人类是有很大潜能的。只要意志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不是在战争这种特殊时期,让原先1/3的食物去养活同样多的人口,是没人敢想象的。但在战争中人们却做到了,这增加了人类战胜困难的信心,为人类增加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配给制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这只是物品供应严重短缺下的权宜之计,这时候政府只能利用强制手段,控制老百姓的需求,根据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对供给资源进行分配。但老百姓的需求只是得到暂时的缓解,并没有有效的满足,如果长期执行下去,会导致老百姓的需求萎缩,无法提供经济增长的动力。
因此,食物配给制虽然体现了人类战胜困难的智慧,但它毕竟是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具有不可复制性。如果我们把特殊条件下的英国食物配给制扩展到和平、无天灾时期,并把配给制的范围扩展到全部经济领域,那么配给制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计划体制。计划体制的特点就是一切资源的分配和经济活动都按照政府的意志来运行。前苏联(俄罗斯的前身)就是典型的计划体制。这种体制的优点就是能集中一切资源做大事。苏联的卫国战争取得了胜利,核武器造出来了,卫星也飞上了天。但这种体制毕竟违反经济规律,长期运行下去,必然引起苏联经济停滞,难以持续,最终导致前苏联的灭亡。
(本文源自大科技*网络新说2015年第11期)
Ⅶ 英国人每天吃什么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在一家餐馆的厨房里学习烹饪。我在广告公司工作了15年,主要是研究食品品牌,研究英国家庭如何购物、烹饪和饮食。然后,我成立了自己的食品零售公司,为伦敦饥饿的上班族提供食品。我喜欢的食物。
早餐:
麦片配牛奶或吐司和果酱/马麦酱。咖啡或茶。儿童喝橙汁或牛奶。腊八粥在冬天很受欢迎,通常上面放上糖、水果,有时还会加果酱。苹果或香蕉也是很受欢迎的早餐。一顿丰盛的英式早餐通常只是偶尔的享受。就我个人而言,只有有客人在我家过夜,我才会做地道的英语菜。
英国人经常吃很多不同的东西,英国文化非常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食物。由于与世界各地的历史有联系,普通家庭将会吃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食物。
我住的小镇有大约65000人,有餐馆提供英国、中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意大利、披萨、土耳其、法国、“现代欧洲”、西班牙、希腊、墨西哥、美国熏蒸室、美食汉堡、意大利、中东和黎巴嫩食物以及一家法国/印度融合餐厅。还有街边的小摊卖秘鲁菜、海鲜饭、牙买加菜和其他一些我不记得了。去伦敦,半个小时的路程,你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食物。
Ⅷ 英国人一般喜欢吃什么
英国人比较重视餐饮礼节,生活讲究,菜量不要多,但质量要精,讲究花样,菜的口感要鲜嫩。现在,越来越多英国人喜欢口味清淡、甜酸、微辣的食品。菜的做法主要有煎、炸、烤、烧等。
主要食物有冷鸡、冷肉、火腿、香肠、沙丁鱼、煎鱼、烤鸡,以及西红柿、洋葱、青椒、扁豆等蔬菜,汤类有鸡汤、杂拌汤、木樨汤、素菜汤、瓜菜汤等。英国人不喜欢吃带粘汁和过辣的菜。
(8)二战英国百姓每天都吃什么扩展阅读
英国人饮食秘密
一、正餐前上点汤
这里说的汤都很稠,材料通常是蔬菜,有时也用些肉。最常见的汤有磨菇汤、番茄汤、大蒜汤、薯仔汤、鸡汤、苏格兰汤(蔬菜和大麦熬成的汤),还有就是浓咖哩汤。浓咖哩汤是外来风味被改造成英国菜的一个典型,用蔬菜和咖哩熬成。
为了把蔬菜熬烂,烧汤的时间往往都比较长(60分钟左右)。而且,为了加强汤的浓度,现在很时兴把已经熬好的汤料倒入榨汁机里搅拌。薯仔是使汤变稠、变浓最理想的用料,所以也最常用。
传统的英国家常饭通常分三道上:头盘(通常是汤)、主食和甜品。按分量,主食最大,所以当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比较忙的时候,往往就只上主食,省去了头盘或甜品。
二、喜欢烧烤
软炸鱼和炸薯仔条、烤牛肉是最平常的主食。此外,烘肉馅饼或烘果馅饼也很常见,其做法是把炖好的肉和蔬菜用薄薄的面团裹起来,再放进烤炉里烘。英国的烹饪常常要用到烤炉。
烤炉里有各式各样的焙盘,肉和蔬菜放在焙盘里用慢火烤,以便把肉和蔬菜的味道都调出来。以我个人的经验,英国的菜式几乎是没了烤炉就做不出来的。在一些稍为隆重的场合,主食往往是烤肉,烤牛肉、烤猪肉、烤羊肉或鸡肉都行。
三、鱼和海鲜很少见
现代英国家庭的餐桌上已经很少有鱼或海鲜。说起来似乎有点怪,因为英国大部分的领土距离海洋最远的都不会超过60公里,海鲜类食品应当很丰盛。
其实原因很简单,过去英国沿岸的海域捕捞过度,使海鲜产量大为减少,导致价格高昂,许多人都等到上馆子时才吃海鲜。
相对而言,英国大部分平民百姓都不如中国的百姓这样随便上馆子,所以吃海鲜的机会就更少。
四、酷爱甜食
英国人的一大通病是太爱吃甜食了,也许就是这里胖人多的缘故吧。英国人爱吃冰淇淋和别的冰冻甜食,也喜欢传统的甜点心和甜馅饼,而且通常是拌着许多奶油或蛋奶沙司一块吃。
按程序,在英国吃一顿有三道菜的全餐通常意味着先吃咸或辣的食品,最后再上一道甜食。
当然,这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奶酪。英国人普遍爱吃奶酪,煮过的,生的,来者不拒。不少情况下,会在吃了些甜品以后摆上一桌子各式的奶酪和饼干,再配上咖啡、白兰地或波尔多葡萄酒,作为最后的一道菜。